五年级下科学教案热起来了_教科版

合集下载

第1课《热起来了》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第1课《热起来了》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热起来了》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教学准备】课件PPT 。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直接揭题。

(一)进入新课谈话:这几天的天气比起冬天怎么样?(根据具体情况与学生互动)(板书——热起来了)二、制造认知矛盾,激发探究欲望。

(二)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谈话:当我们觉得很冷时,我们经常用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学生回答具体热起来的方法,教师追问热起来的原因。

PPT:议一议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有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配图创设问题情境)谈话:老师根据刚才同学们所说到的热起来的方法和原因,进行了梳理。

大致有如下内容:(PPT课件分别呈现热起来的方法、热起来的原因。

)谈话: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连线游戏,将热起来的方法与热起来的原因对应起来。

(设计意图:不仅帮助学生概括热源类型,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产生认知矛盾——“衣服能否产生热量?”)PPT:连线:请将热起来的方法与热起来的原因对应起来。

晒太阳外界物质给予热量烤火吃热的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开空调开取暖器血液循环加快运动多穿衣服?盖被子(设计意图:利用PPT多种笔的划线功能,师生现场互动,利用不同颜色的笔,呈现出不同学生针对“多穿衣服和盖被子” 的不同连线,引导学生陷入矛盾冲突之中,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欲望!)三、暴露前概念,体会研究的必要性。

(三)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反馈器)1.利用反馈器了解学生前概念。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4)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热
1.热起来了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热”单元的起始课,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产生的因素。

其中“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教学背景:
我们生活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人们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

小学生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也是经常和普遍的。

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就从“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话题开始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身体从周围获得热量的途径和方法。

1、热起来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合集5篇)

1、热起来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合集5篇)

1、热起来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合集5篇)第一篇:1、热起来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热起来了-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热起来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交流研究方法。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5)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5)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3、许多固体液体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4、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5、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6、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8、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1趣味活动引入,激发学习兴趣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3、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4、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5、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6、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7、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3、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4、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1、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方法设计、3、设计实验观察金属固体体积变化的现象。

4、用“游戏”解释热胀冷缩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摩拳擦掌二、教学过程1整单元知识网络串联2用实验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在现3常见热源4观察实验解释热水在冷水中上浮的原因?5实验证明液体的热胀冷缩。

6观察实验证明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7应用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乒乓球踩扁,怎样恢复原样?8设计实验证明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9小结许多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金属锑铋是热缩冷涨,4℃以下的水是热缩冷胀的。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4)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4)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一、教材简析:本课是“热”单元的起始课,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产生的因素。

其中“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二、教学背景:我们生活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人们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

小学生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也是经常和普遍的。

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就从“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话题开始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身体从周围获得热量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科学词汇:热量、热能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形式。

科学方法:小组探究、观察描述、实验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核心价值观:体验并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热。

教学重难点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温度计、毛巾、课件一套实验记录单教学流程引出“热”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研究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活动过程基础设计个性设计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搓手等活动。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的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4.保温)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讨论汇报(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教科版科学五下2.1《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1《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2.1《热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热起来了》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科学五下第2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温度与热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验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热量的传递和变化,从而深入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温度和热量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可能会有困难,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

2.帮助学生建立温度和热量之间的概念联系。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

2.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热水、冷水、温度计、实验记录表等。

2.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热量传递的例子,如热水倒入冷水中,观察热水逐渐冷却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热量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将要进行的活动。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种温度的水,将温度计放入水中,记录初始温度,然后将热水加入,观察温度计的变化,记录最终温度。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热量对物体温度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量会使物体温度升高?热量和温度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进行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2)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2)

热起来了(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外界给人体带来热量能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了热量。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能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设计--实验验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实验用:温度计、外套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就会感觉热起来,为什么?1、学生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评议,补充讲解。

4、板题,出示PPT对应的图片。

二、新授1、教学“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1)、出示PPT课件,抛出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归纳。

(3)、指多名学生汇报交流,师同步出示PPT。

小结2、针对“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这一问题开展实验(1)、抛出问题课件(2)、对于“衣服、帽子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的原因有争议或不确定,请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简单陈述自己的理由,引导进入实验验证环节。

2、学生设计并汇报实验的思路。

3、实验前回顾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

4、指名上台实验:(1)、先测量教室空气温度,读数并在课件(表格)中填写。

(2)、用外套把温度计的液泡包裹起来。

(3)、找一名学生计时,3分钟后再读数,并把读数结果填入表格中。

5、分析实验数据6、学生归纳从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从而得出“衣服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真正原因。

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四)拓展探究认识请学生在课后进行小调查:保温知识在你身边的应用实例,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7)

教科小学科学下《2.1、热起来了》word教案(7)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热1.热起来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毛线衣物、棉织衣物;一瓶可加盖密封的热水;温度计。

为全班准备:各类热源图片或演示课件1套。

教学活动:(1)引入。

●我们的手很冷,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的手变暖和?并说说其中的道理。

●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你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2)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运动——血液循环加快空调、取暖机、太阳、温泉——外界物质给予热量盖被子、穿衣服——?(3)研究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

●学生提出推测。

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思考:早上起床及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这说明什么?●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否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交流研究方法。

●实验操作:将衣服叠好里面放人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看温度计上的读数是不是上升了,等等。

(4)交流新发现。

●通过实验,有什么新发现?你现在是怎么认为的?●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发现吗?●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的想法吗?●通过实验研究我们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教科版科学最新五下2-1《热起来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教科版科学最新五下2-1《热起来了》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教材简析】《热起来了》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热源和热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引发学生对热探究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仅用毛衣包住温度计,会出现温度计温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最佳方法是用一杯常温水,先测出水的温度,然后用毛衣包住水杯再测水的温度。

【学情分析】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这一点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吃热的食物都是从其他热源获得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则是加快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而对于多穿衣服让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有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这正是本节课要弄清的科学概念。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所以本课在引出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进行实验验证,形成正确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有多种方法可以给人体带来热量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的。

2.添加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只起到了保温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体会到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主设计实验,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理解衣服不能产生热量,而是起到了保温作用。

【教学准备】分组准备:温度计1支、常温水1杯、毛衣1件、计时器1个,实验记录单。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当我们觉得手冷时,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热起来了。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参考教案

1.热起来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东进学校陈思思【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预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加穿衣服、盖被子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会热起来,热的产生跟什么有关?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引出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问题。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热起来了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热起来了_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热起来了_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热起来了教科版(一)引入:师:今天天气有点冷,我的手冰凉的,谁有最简单的方法让我的手暖起来?生:两只手相互搓一搓。

师:“那我们来试试。

”边说边搓手。

全班学生一起来进行由慢到快的搓手,感受搓手是否真的能带来热。

师: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生:手在摩擦的时候产生了热。

师:你说的真好,摩擦能产生热。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热起来的一些方法。

教师板书:热起来了(设计意图:通过搓手,既可以活跃气氛,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热起来的感觉,引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使学生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认识使我们热起来的方法师:当我们的身体感觉冷时,有哪些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学生分组交流后汇报。

生:我们可以开电暖气。

生:可以到太阳下晒一晒。

生:可以吃点热的食物。

生:还可以坐在火堆边烤火。

生:多穿点衣服,或者到操场上跑一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晒太阳、火堆、电暖气、吃食物、做运动、多穿衣服2、分析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师:这些方法为什么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汇报生:电暖气送出的热风是有热量的。

生:太阳也能给我们带来热量,还有火堆也提供给我们热量。

师:吃食物为什么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呢?生:食物是热的,比如热气腾腾的面条,我们吃了就热起来了。

生:寒冷的冬天,当我们刚钻进被窝时,觉得被窝很冷,如果衣服具有热量的话,那被窝也是一样的,我们钻进去应该是热的。

所以我觉得衣服不具有热量。

生:如果衣服具有热量,那我们的衣柜里不是热气腾腾了吗?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做出了自己的推测,但是科学讲究的是实验证据。

让我们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吧。

2、教师出示实验器材:两支温度计、两瓶自来水、一件衣服。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首先把你们的实验方案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我们准备把温度计放在科学书里,测出科学书的温度,再用衣服把书包起来,看看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会上升。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 l 教科版.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 l 教科版.doc

《热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生热。

(2)理解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2)培养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产生热的方式。

【教学难点】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的原因。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课前准备】毛衣、温度计、书本【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中的小女孩最终被冻死在寒冷的冬天里,可见小女孩是多么需要热量啊!因为热量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能抵御'•严寒。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小女孩热起来呢?一起去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手冷了,我们相互摩擦双手,就能使手热起来。

那么,冬天感觉身体很冷,有什么办法使身体热起来呢?例如:运动,运动加快了能量转换一一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加快分解代谢,转换成了热能;吃食物,食物里有很多的热量,身体吸收后会产生能量,就会发热;晒太阳、烤火、电暖气,阳光、火、暖气为我们带来了热量;穿•衣服、盖被子等。

增加热量有很多种方法,那么穿衣服、盖被子能增加热量吗?(二)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推测:1.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一一衣服能生热。

2.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一一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止冷气进入。

推测之后,我们来假设一下。

如果衣服能增加热量,那衣橱里挂满了衣服,衣橱的温度会不断上升,上升到一定的温度后,•衣橱里的衣服会燃烧起来。

虽然衣橱里挂满了衣服,但没有自燃的现象,因此这与假设的结果是不一致的。

根据我们的假设,想一想: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來,被窝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的时候,被窝还是热吗?这说明了什么?实验名称验证加穿衣服是否会给身体增加热量实验器材衣服、温度计、书本实验步骤用温度计测量折壳的毛衣的温度,测量书本在外而的温度,书本的温度,一段时间后观察温度计的度数是不是上升了,再把书本放到毛衣里测暈记录所观察到的现象。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1热起来了4-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1热起来了4-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21热起来了4-教科版热起来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水瓶、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引入:一瓶
冰水让学生摸摸,说说感觉。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
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讨论交流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4、这么多方法真让在寒冷的冬天的人热起来了(板书课题:热起来了)5、
热的方法分类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实验1、衣服能让我们热起来吗?用生活中的实例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发学生积极思考)2、学生交流。

3、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
衣服能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5、交流研究
方法。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四、小结: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今天的收获吗?板书设计:热起来了加穿衣服、盖被子----(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传热)吃食物(食物供热)跑步等运动(运动产热)。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热起来了》一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热起来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中的第一课,本课用一个令人遐想的课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点明了本课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教材从日常生活引入,设计了“怎样可以产生热”这个话题。

在“怎样可以产生热”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去认识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并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加穿衣服只是起保温的作用”的认识。

2.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们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并且要尊重客观事实,认识衣服并不能为身体增加热量,而是起保温的作用。

学情分析:关于热,学生已在四年级对其有所认识,知道了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是身体热起来。

对于“衣服能否自己产生热”这个话题,很多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但大多是一些无意观察。

活动开始就让学生预测衣服能否自己产生热,应引导学生提取原有的经验,明确活动探究的方向,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取证的过程中,涉及观察现象等多项任务,但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物质的认知和分辩能力稍差,所以对本课的教学老师要多加引导。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展开科学探究活动;2、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能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3、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物体发出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难点:物体发出热的方式有那些。

教学准备:温度计、烧杯、秒表、毛衣、热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生:运动、吃东西、烤火、在太阳下、盖被子、穿衣服。

二、探究过程:1、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师:难怪老师和同学们今天都穿得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热起来的问题。

(出示课题:热起来了)师:衣服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热起来呢?2、研究衣服能否生热的问题。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教学设计
学校
课题
《热起来了》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教科版
章节
第二单元《热》第二节
学时
1
年级
五年级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是因为衣服可以保暖。
2.穿衣服过后,身体会将热量转移(传递)到衣服上。
●科学探究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去验证衣服会不会自己发热。
2.能运用分析、比较、概括的方法得出探究结论。
2、提示设计实验方案的注意事项。一、猜想的不同不影响实验的设计;
二、要预测实验结果来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
3、改进实验方案。
探究毛巾对水温/空气事项。
一、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二、锥形瓶的橡胶塞不要盖得太紧;
三、如何用衣服包裹锥形瓶(微视频)。
目标达成: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好奇。
PPT
思维论证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质疑
衣服和热的关系。
1、回答问题。
2、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衣服会不会自己发热。
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思维论证。
目标达成:穿衣服过后,身体会将热量转移(传递)到衣服上。

实验验证
1、出示实验材料。
一部分学生用热水做实验,一部分用室温水做实验。
5、巡视指导学生实验。
1、根据实验材料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用铅笔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上;
2、全班分享,改进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3、思考实验注意事项并汇报;
一、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二、锥形瓶的橡胶塞不要塞得太紧;
4、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
同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数据【如实填写】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1)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1)

《热起来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生活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热现象是人们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

学生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是比较普遍的,对于冷热现象的前概念主要建立在生活经验中。

比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人开水里烫一下,让乒乓球重新鼓起来;喝太烫的开水时会加人一些凉水,等等。

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就从“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话题开始,让学生讨论,我们的身体从周围获得热量的途径和方法。

怎么让自己感觉热起来,学生有很多的体验:运动、晒太阳、用电暖器取暖……也包括加穿衣服。

对于小学生来说,增减衣服是习以为常的方法。

但如果反问一句:“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学生们或许会不置可否。

这是一个学生不曾思考过的问题,但也是可以去探究的问题。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就让学生重点展开对“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自主探究活动,并由此引发学生探究热及热现象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二)过程与方法: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三、【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四、【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五、【教学准备】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课件PPT六、【教学过程】(一)引入:1.今天选择咱班上公开课,同学们紧张吗?你们要好好表现哦。

这么多老师坐在后面,老师有点儿紧张,现在手还是凉的,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尽快地热起来吗?2.生:搓手。

(如没有回答到则老师介绍搓手的方法)3.全班一起来进行由慢到快的搓手,感受搓手是否真的能带来热。

4.今天我们来学习“热起来了”(板书课题:热起来了)(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1.手凉的问题解决了,如果身体冷,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使身体热的方法(磁条板书各个方法)并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4.师:出示课件,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些办法都可以让我们感觉热起来。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7)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 热起来了|教科版 (7)

热起来了一、教学目标1.知道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2.能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3.培养学生对热现象进行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温度计、毛巾、毛衣、书、实验记录单等。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请大家看图,用语言和动作表达你看到的、感觉到的。

2.冷3.很冷4.非常冷。

【设计意图】PPT1-3让学生体验冷的感觉,同时为下一环节情感教育做铺垫。

5.PPT4:看到这张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体会)【设计意图】PPT4,本节课情感教育的主线,由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引出下一环节找热起来的方法,同时引导学生懂得感恩。

(二)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1.PPT5:P29想一想,当我们觉得冷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板书课题:1、热起来)2.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相互补充。

3.PPT6,小结过渡:我们想了这么多热起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设计意图】通过提出这样一个发散的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师生交流活动中,知道使身体热起来的一些方法,同时锻炼学生分类总结的能力。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随机展示PPT7-9(超链接)。

PPT7:晒太阳、烤火、取暖器、空调等——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PPT8:食物——提供能量。

PPT9: 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5.PPT10,小结过渡:帮站在寒风中的爷爷奶奶找找切实可行的方法。

6.学生交流,师生共同筛选。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渗透着感恩回报的情感教育,同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的能力。

(三)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1.PPT11,小结过渡:衣服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即时点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科学教案-热起来了教科版
一、教材简介
《热起来了》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启示课。

本单元是以“热现象”的观察、发现、解释和假说为主线展开的,所以在本课的引入部分,要以现象的发现和体验为主要途径。

让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产生新的问题”这样的一个探究过程。

二、教学背景
冷热现象是人们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小学生对冷热现象的关注和探索也是经常和普遍的。

所以本节课既是对他们前概念的一种全面展现,更是新知识的有效补充。

怎么让自己感觉热起来,学生有很多的体验:运动、晒太阳、用电暖器取暖……也包括加穿衣服。

但如果反问一句: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学生或许会不置可否。

这是一个学生不曾思考过的问题,但也是可以去探究的问题。

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就让学生重点开展对“衣服是否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自主探究活动,并由此引发学生探究热及热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加穿衣服、多盖被子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热量。

2.过程与方法: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被子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尊重实验实事求是。

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衣服不能直接给身体增加热量。

五、教学难点
通过做对比实验,明白衣服、被子不能直接给身体加热。

六、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卡纸、厚毛巾、温度计、记录表
教师:温度计、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新课
很高兴能到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从大家一进教室,我就发现了我们班同学们的几个优点……
【设计目的: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激情,通过适当的肯定,引起学生注意,使他们有意识的在上课过程中更好的展示他们的优点。


1.今天气温比较低,我的手有点冷,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我的手现在热起来?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忆各种能让手热起来的各种生活体验。


预设:把手放在口袋、对手吹气、搓一搓……
2.师:我们就选择用搓手的这个方法一起来体验一下,请大家跟我一起用力搓一搓手。

【设计目的:当天气确实比较冷的时候,一般的搓是达不到快速热起来的效果,所以必须要求学生用力的或者快速的搓一搓手,才能让手尽快热起来。

在提问的时候我特地强调了“使我的手现在热起来”让问题更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师:热起来了吗?
3.这是因为两只手相互摩擦产生了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热起来了的奥秘。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二)怎样给身体加热
1.当天气冷的时候,你经常用哪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先别急着说,我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卡纸用来记录,请大家仔细看上面(PPT出示)的要求:
把想到的方法记录在卡纸上
根据热起来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
我会选择方法比较多,而且字写的大的展示到黑板上。

注意为了不让你的方法泄密,请小组交流尽量轻声——材料在桌上的信封里,可以开始了。

【设计目的:卡纸——可以移动的板书:把学生的各种方法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可以根据原理的不同进行分类整理。

小组活动:尽可能的能够让每个学生写出自己的生活体验。

而且也避免了一问一答的单一形式。

把问题抛给所有的学生,这样更有效。


交流回报
2.请其中一个小组把方法贴在黑板上,并让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他们的方法。

请你大声的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并给大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分?
【设计目的:首先让学生来汇报,并解释他们分类的理由,形成一种生与生之间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的不要插嘴,等小组汇报完成以后,可以适当的提问:对他们的归类方法认同吗?如果有学生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也请他贴在黑板上,并让其说一说这个方法属于哪个分类。

其次,这个环节并不需要对各种方法使让身体热起来的原理讲的透彻,如果学生能够说到如,运动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晒太阳能够取热,吃食物可以增加能量就可以了。

如果学生没有点到,教室可以简单的解释。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之一还在于展现学生各自的前科学概念:很多学生都会说道:天冷的时候多穿几件衣服,晚上多盖一条被子等这样的方法。

教师也不需要去否定他们的方法,只要求他们说说各自的理由即可。

如果我学生质疑,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过度都下一个教学环节。

】3.请大家看着这些方法思考,这些方法是不是都在给身体增加热量?
【设计目的:对黑板上的各种方法,进行质疑,是不是都是给身体增加热量。


(三)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1.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小组同学讨论讨论吧,说说各自的理由。

【设计目的: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看似简单,但学生未必思考过。

当提出这样的问题后,可能有少数的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有些聪明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作用,既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有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到底衣服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活动便更自然而然地引入到第二部分。


2.对于他的观点,谁有不同的看法。

3.大家说的都蛮有道理的,我这里一个生活中例子,看看能不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请大家仔细看: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受?晚上再去睡觉的时候,被窝还热吗?这说明了什么?
【设计目的:根据书上的例子,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思维论证。


谁能按顺序来回答一下。

4.衣服或者被子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呢?如果用实验验证,你会怎么设计这个实验?先静静地思考,等思考成熟再和组里同学交流。

PPT出示:
实验所需的材料
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你的预测?为什么会这样预测?
【设计目的: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交流他们各自的想法,并能够对设计的实验要有预测。

并要求学生说出预测的依据是什么?这也是科学课的严密所在。

其次: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是解决本节课重点和难点所在,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思考这个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


小组汇报制定方案
A:你将如何来使用温度计?
B:你觉得测量多久来读数?
C:测出来的数据与什么做比较?比较几次较合适?
D: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测试教室的温度,并和大家同步进行。

谁愿意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E:出示实验记录表:请大家看这张记录表,有看不懂的吗?
()能产生热吗?
【设计目的:学生汇报各种实验方法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几种错误的操作方法,所以教师要抓住几点易错的地方,引导学生,尽可能的让误差降到最低。

由于时间有限,由一位学生来测量教室的温度,这样既可以让各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比较,还减少了每小组实验所需的时间。


5.小组实验
请小组代表上来领取材料,完成后归还实验材料
6.汇报交流,投影仪展示
A:学生上台汇报
B:请你推测一下,像羽绒服、棉袄、羊绒衫这样的衣物能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呢?
【设计目的:举一反三,既然厚毛巾不能给身体直接增加热量,那么像羽绒服、棉袄、羊绒衫等这样的衣物也不能给身体直接增加热量】
C:看来,像衣服、被子之类的物品是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那为什么当天气冷的时候,多穿几件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呢?你能解释这里的原因吗?我们将在接下去的课中做进一步的研究。

【设计目的: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不多,难度也不大,却让学生经历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一个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本课的教学已经完成了,联系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教材安排了最后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多穿几件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呢?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很自然的引入下一阶段的教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