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与本土化_中国大学模式的艰难选择_王洪才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初探
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初探近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机构关注的热点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
在地国际化的概念体现了对国际化和本土化的有机结合,旨在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和全球视野的拓展。
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理念和实践进行初步探讨。
一、在地国际化的概念内涵“在地国际化”一词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要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实现对国际资源的整合和应用。
在地国际化的理念明确了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简单的本土化,也不是简单的国际化,而是两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1.强调本土化。
在地国际化并不是简单地引进国外的教育资源,而是要将国际资源与本土教育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本土教育资源的作用。
要坚持以本土文化和教育实践为基础,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2.强调国际化。
在地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本土化层面,而是要充分吸收国际教育资源和理念,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全球化的人才。
要积极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3.强调产出价值。
在地国际化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国际化的象征和标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实际教育效果和价值的提升。
要把握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本质,实现对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
二、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在地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应当是多维度和多层面的。
学校要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学校还应该积极引进国际教育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推动国际教育资源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学校也可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丰富学校办学内涵,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1.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地国际化的实践中,学校首先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
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动课程的国际化,注重国际合作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全球化思维和竞争力。
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 王洪才资料
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王洪才一、“内涵发展”原义: 通过学校内部挖潜的扩张模式“内涵”与“外延”是逻辑学的一对范畴, 原义指概念的两种基本属性。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 而概念的外延则是所指对象的范围。
我们所使用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包括“内涵性发展”“、内涵型发展”和“内涵式发展”等各种用法) 和“外延发展”( 包括“外延性发展”“、外延型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等各种用法) 都是从这里借用来的。
在很大程度上, 人们所说的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都是一种比喻性的说法, 而没有给以精确的规定。
最初人们使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当时人们普遍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办学效益太低, 不具有规模效益。
当时衡量办学效益的主要指标是学校校均规模和生师比以及生均成本, 研究表明这三者都很低。
在此基础上一种发展思路产生了: 高等教育应该扩大其内涵方式来获得发展, 具体而言就是提高生师比, 提高单位规模效益, 从而降低生均成本。
这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式, 即不增加多大的投入, 即可使在校生规模获得很大提升。
显然这种发展思路是与主张新建高校来增加招生规模的思路相对的, 后者主张通过增加高校数量的方法被认为是扩大高等教育外延的方法, 而前者在不增加高等学校数量情况下增加招生规模的方法则是增加高等教育内涵的方法。
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与外延型发展概念就此提出。
当时, 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直接任务就是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
但在高等教育投入不能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如何来扩大招生规模呢? 人们自然会想到能否通过学校挖潜来扩大招生。
如果可行的话就会节省了大量的因新办学校而必须的巨额投资。
研究结果也确实证明了我国高等学校提高办学规模还有很大的空间。
于是高等教育的内涵型发展思路就此确定下来。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策略近年来,全球化大势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在面对国际化时,国家和各高等教育机构仍需探索如何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发展。
一、国际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关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发展,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
在全球化的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随着国际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高等教育也必须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国际化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首先,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广泛的选择,使得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其次,它可以帮助学校提高自身的声誉和知名度,并且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和学者,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开放的教育环境;最后,它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合作,并且拓宽了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的平台,从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
二、本土化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虽然国际化有着诸多好处,但是完全国际化也有其弊端。
过度追求国际化,容易造成文化的失衡和传统的弱化,从而威胁着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本土化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土化可以意味着多个层面的意义。
首先,它强调了本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保护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必要的。
其次,在本土化过程中,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地域、民族、生态等各方面环境的不同,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模式。
最后,本土化还可以促进国家的自主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建立适合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提供坚实的支撑。
三、如何在国际化和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点国际化和本土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二者相结合,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亦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高等教育机构要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规划。
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化及其实现的战略路径
国家开放大学与多个国外高校签订了 师生交流协议,定期选派优秀的教师 和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访问、学习和
交流。
通过派出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教 学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推动
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
吸纳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
国家开放大学积极吸纳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提高国际化水平和促进中 外文化交流。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和文 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充分了解和适应
。
资金压力:国际化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可能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面临的挑战
语言障碍:开放大学的国际化需要克服语言 障碍,提供多语种服务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 区的需求。
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拓展合作办学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合作办学项目,与更多国家和地 区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国际化教育。
国家开放大学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与国外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 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以及共同选派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联合办学,国家开放大学可以吸纳更多的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进一步促进中外文化 交流和国际化进程。
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科研合作
国家开放大学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科研合作,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 响力。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面临的机遇
政策支持:国家开放大学国际化已得到相关政策 的大力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市场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 的提升,国际化教育需求日益增长。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技术进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为开放大学的国际 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高校教育也正面临着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双重挑战。
国际化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而本土化则要求高校与本地社会和文化相融合,满足本地学生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高校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交流和合作变得越来越普遍。
国际化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广泛的机会。
通过与来自各国的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培养跨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同时,国际化教育也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到多种教育方法和学术理念,拓宽学习的思路和方式。
跨国企业对于具有国际背景和经验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际化的高校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就业铺平道路。
然而,高校教育的本土化同样重要。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和文化背景,高校教育要与之相结合,满足本地学生的需求和期望。
本土化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本土意识和民族精神,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
在本土化的教育中,高校应该关注本地社会的需求,培养与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本土化的高校教育也能够在文化交流中保护和传播本地文化,促进国家和社区的发展。
如何在实践中平衡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呢?首先,高校可以开设多样化的国际课程和项目,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
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的互动,本地学生可以学习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本土课程的设置,为本地学生提供符合本地需求的知识和技能。
高校可以与本地企业和社区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和实习项目,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在本地社会中所需的职业能力。
此外,高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培养。
教师是高校教育的关键因素,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
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研究项目,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和研究水平。
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机遇
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机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关注。
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快速发展也为高等教育的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然而,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等角度探讨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挑战和机遇。
一、办学理念方面的挑战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第一个挑战在于办学理念。
传统的中国教育注重纸上谈兵、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而西方教育则更注重实践和创新。
因此,面对北京阳光大厦安装塌陷事件、兰州大学“百倍油烟”事件、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人们普遍认为这些问题与传统教育思想有关。
然而,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开始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例如南昌大学“智课工程”旨在通过实践平台、优秀导师等方式拓展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
同时,高校还积极与各国合作,在教育理念与实践方面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中国教育变革。
二、师资力量方面的挑战师资力量也是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中国国内,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师资队伍存在参差不齐、短缺等问题。
而面对全球化和国际竞争,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多语言授课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的素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开展师资培训计划,为老师提供国际化的教育培训。
如果不仅是大学,在 K-12 阶段的教育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就教师进行更好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把全球化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引入到他们的教学工作当中,培养出更好、更可持续的人才。
三、教学质量方面的挑战教学质量也是高等教育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然中国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但大多数国内高等教育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和交流机会,只注重学术成绩和论文发表。
这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都比较薄弱,无法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注重教学质量建设,建立实践基地和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高等院校间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也在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整体还有待提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相对封闭,教育资源不够开放和共享。
这导致了我国高等院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高等院校还面临着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学术研究水平等方面的挑战。
国际化办学需要面临着语言文化差异、教育体系不同等问题,这也给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深入研究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对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推动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探索出一些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对于提高学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加强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可以为学校引进更多国际化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还可以为学校带来更多的国际学生,丰富校园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与交融。
研究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含200字】2. 正文2.1 高等院校国际化的现状分析当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高等院校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化水平整体上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学生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相较于发达国家,国际学生比例仍然较低。
我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比例虽有所增加,但留学生源地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堂课程表
41 西葡语系 史 青 副教授
多姿多彩的西班牙文化
42 西葡语系 常福良 教授
重视汉译外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43 西葡语系 董燕生 教授
西班牙语及西语国家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44 西葡语系 徐 蕾 副教授
西班牙语的专业发展
45 西葡语系 张晓非 副教授
小葡语,大世界
46 亚非学院 张忞煜 讲师
遥远的邻邦——关于中印的几则故事
71 日语系
熊文莉 副主任/副教授 日本如何讲日本故事,树日本品牌
72 日语系
徐 韬 系主任/副教授 高翻是如何“炼”成的?
73 日语系
孙容成 副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74 日语系
魏 然 副教授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与国家形象传播——以东 京两届奥运会为例
75 中文学院 陈小明 教授/副院长
国际传播视野下的汉语特殊性分析
61 英语学院 王展鹏 副院长、教授 让·莫内的欧洲一体化思想及其启示
62 英语学院 张在新 教授
创新思维训练(Developing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63 英语学院 沈 毅 副教授
从英汉互译看中英文在表达上和文化上的差 异
国际中国文
64
梁 燕 教授、院长
化研究院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戏曲
22 国际商学院
23 国际商学院
24 国际商学院
25 国际商学院 国际新闻与
26 传播学院 国际新闻与
27 传播学院 国际新闻与
28 传播学院
29 国际新闻与
姓名 马晓霖 薛庆国 姚晓舟
殷桐生
王建斌 张建华 何芳
黄玫
闫冬 傅宏宇 王鲲 李洪峰 田妮娜 邵炜 李长栓 姚斌 任文
大学价值失范及其治理
大学价值失范及其治理王洪才【摘要】大学治理的目的无疑是为了使大学人充分享受学术生活的乐趣,坚持以知识追求为志业。
大学出现的价值失范现象则使大学人感受到知识追求仅仅是工具而非目的。
造成大学价值失范的原因很多,但从本质上说则是学术自主性的失却,“双肩挑”制度可能是始作俑者,而教授会功能失调和校长角色定位偏颇则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治理大学价值失范需要走法治化道路,需要从完善大学独立法人制度、健全大学章程和改变单位制的管理模式进行突破。
【期刊名称】山东高等教育【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7【关键词】大学治理;价值失范;法人地位一、价值失范是大学治理的根本难题(一)大学价值失范是指“知识追求”从中心地位偏离大学治理乃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议题,因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目的就是理顺大学与政府、与社会的各种关系,进而理顺大学内部的各种关系,大学内部各种关系的理顺意味着大学实现了治理。
如果大学不能实现治理,则大学就会处于一种躁动不安的状态中,学术生产力就得不到开发,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就会受到影响,当然就无法办出人民满意的大学来。
目前大学内部确实存在一种躁动的风气,这正是困惑中国大学走向世界一流的根源。
大学内部出现躁动的根源是什么?说到底,就是因为大学人不再视知识追求为根本价值了,而是心有旁骛,仅仅把学术视为一种职业,从而出现了价值失范。
大学人这种表现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种外力作用主要是管理杠杆的牵引。
人们普遍承认,大学应是一个学术共同体,是一个追求知识的乐园。
但在现实中不少大学人已经从知识追求中疏离出来,仅仅把知识追求当做一种营生,不再捍卫知识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道德力量了,相反,对权力和金钱的崇拜日甚一日。
这说明,大学价值观出现了偏颇,它将影响到大学的健康运行,必须加以治理,不然大学就会在偏颇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以说,知识价值的失落是当前大学治理面临的根本问题。
[1]因而,大学治理就是要实现一种回归知识价值本位的状态,从而实现大学人人人享受大学求知乐趣的状态。
中国大学为何难以实现学术为本
作者: 王洪才[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05
出版物刊名: 探索与争鸣
页码: 77-80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4期
主题词: 中国大学;学术为本;文化传统;大学校长
摘要:大学以“学术为本”本是一条公理,但在现实中却屡遭尴尬,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行政化、商业化乃至娱乐化。
尽管大学行政化的根源错综复杂,但文化因素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中国文化中,大学首先被理解为教育组织而非学术组织,这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的学术性;而将学与术分离以致也使学术失去自明性;学术长期处于依附地位,从而彰显了它的工具价值而抑制了本体价值。
这一切都使学术难以自立,大学自然也难以实现学术为本。
大学要实现其学术卓越就必须恢复学术的优先地位,否则创办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可想象的。
推进比较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共建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2022年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研讨会综述
推进比较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共建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2022年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研讨会综述宋 佳 王 芮2022年9月24-25日,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2022年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研讨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召开,会议主题是“大变局下中青年比较教育学者的使命与挑战”。
120多位与会中青年学者、24位评议人、6位比较教育学科相关期刊负责人,围绕新时代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方法范式转型、研究领域拓展、学术共同体建设进行了广泛交流。
此次研讨会对推进比较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共建比较教育学术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一、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与方法范式转型比较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属性,在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逻辑、组织形态、研究范式也在经历变革。
比较教育研究在关照宏观国家政策的基础上开始不断注重细嗅微观教育实践,强调更加科学地阐明教育原理,揭示背后的运行机制,建构独特和适当的研究范式成为比较教育学界同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围绕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浙江大学梅伟惠教授等学者分析了21世纪以来国际与比较教育的研究热点,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探讨了美国和德国高校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脉络。
比较教育学科要关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教育的趋同与多元发展,重新审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关系。
国外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侧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多学科背景的师资队伍、原创性的理论创新研究,重视校内系所、校外研究机构、刊物和学会的联动作用。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在研究深度方面应加强批判性,建立属于自身的学科知识体系。
比较教育学者应尝试走向规律的探求,探索不同文化能够共享的价值基础,不断深化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
(二)比较教育方法范式转型华东师范大学郑太年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袁利平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梁荣华副教授、作者简介 宋佳,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上海 200234);王芮,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234)。
面向2035本科教育诉求·挑战·应对
2035-Orient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ppeal, Challenge, and Response
作者: 王洪才[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出版物刊名: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7-47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本科教育;质量诉求;挑战;应对
摘要: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大厦的"地基","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我国本科教育在经历了快速的规模扩张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要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必须借鉴历史经验和国际经验并且进行哲学审辨.高质量的教育行动方案起于对培养目标的设计,只有目标正确、手段合理,才能保证结果有效.新时代,我国本科教育应将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并作为办学理念和教师行动指南,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化、信息化、普及化、个性化的挑战,全面地提升本科教育质量.。
高校国际化挑战与合作
高校国际化挑战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高校国际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趋势。
高校国际化不仅仅是高校之间的竞争,更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的合作与交流。
然而,国际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高校国际化的挑战,并提出解决这些挑战的合作方式。
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语言和文化差异是高校国际化面临的首要挑战之一。
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会遇到沟通障碍和适应困难。
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是加强跨文化交流和语言培训。
高校可以提供专门的语言课程和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不同国家的高校对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有不同的偏好,这给高校国际化带来一定的困惑和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之间可以进行教师交流和合作研究,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
通过跨国合作研究项目和互访交流,可以促进教学方法的交流和融合,提高教育质量。
三、学术价值观的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学术文化和价值观。
在高校国际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学术价值观也会成为合作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论坛和研究项目,促进不同学术价值观之间的对话和理解。
通过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可以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并促进学术进步。
四、资源分配和管理高校国际化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和管理,包括资金、设施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不同国家的高校在资源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也是合作的一个重要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可以进行资金与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建立跨国合作项目,共同开展研究和教育活动。
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建立国际化的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互补和共同发展。
总结起来,高校国际化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这些挑战也为高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和提升教育质量,高校国际化的目标将更加可实现。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高校国际化的挑战与合作。
(字数:550字)。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挑战与回应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问题、挑战与回应
王洪才
【期刊名称】《江苏高教》
【年(卷),期】2016(000)003
【摘要】中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无可回避.但要实现成功转型就必须回答“谁应转、谁先转、转什么、怎么转和如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背后隐藏着一系列挑战,必须一一回应,否则就难以实现真正转型.【总页数】6页(P8-12,17)
【作者】王洪才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质量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7
【相关文献】
1.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作用、挑战与改革--以安徽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 [J], 汪国林
2.新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教育的战略应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势在必行 [J], 顾德库
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挑战与反思 [J], 陈忠;戴斯玮
4.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契机与挑战 [J], 张宇;
5.加快地方高校转型改革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关于湖北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J], 吴顺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本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
我国本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探索
刘慧云
【期刊名称】《教育与职业》
【年(卷),期】2009(000)030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是没有选择的国际化,也不是简单的西欧化、美国化,而是植根于本土教育和文化特色的复杂多样的国际化.基于本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既内涵了或使用、或存放、或沉着,有辨别、不自私的品质与态度,同时也具备了突破某些观察、理解与思考问题时的盲,最甚至误区的智慧与勇气.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刘慧云
【作者单位】长沙学院国际交流处,湖南,长沙4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本土生国际化对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王洪才
2.本土生国际化: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视角
3.相容中相长: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4.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兼论宁波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探索
5.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该如何发展应用技术大学
中国该如何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王洪才【摘要】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新命题,它的出现是为了解答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定位问题,也是为了解答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结构优化问题.但要促进应用技术大学顺利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大学的确切内涵和评判标准,需要转变人们关于大学的传统观念,需要选择得力的大学领导人,特别是要促进大学办学实现开放化,真正应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真正呼应市场的需要.【期刊名称】《高校教育管理》【年(卷),期】2014(008)006【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作者】王洪才【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01999年之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一批新建本科院校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从而大大扩充了本科教育队伍。
然而这批新建本科高校却面临“先天发育不良,后天营养失调”的难题。
它们虽然具有多年的高职高专办学经验,然而对于发展本科教育而言却是严重不足的。
它们对于本科教育发展定位也是不清晰的,所以在向学术型发展还是向应用型发展上是举棋不定的。
往学术型发展似乎要重复传统本科教育发展老路,这对于它们而言似乎是不可取的。
往应用型方向发展又该如何进行呢?这正是一个抉择难题。
在国家出台了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后[1],一种声音是主张它们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转型发展,但如何实现转型又需要进行探讨。
为此,必须探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意义所在,继而探讨转型面临的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是什么,进而探讨如何具体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方向转型。
一、发展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需要客观地说,明确提出我国将有一大批普通本科院校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一个大喜讯。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类型单一是一个突出问题。
我国有千余所普通高校,如果它们不分大小、不分科类、不分基础都一股脑地向学术型方向发展的话绝非一件幸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按:从2010年第1期开始,本刊将不定期地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杰出人士就教育问题发表真知灼见。
“思想与目标统一在一起时,就成为创造的力量。
”这些名家的见识蕴涵着无穷的力量,是推动教育进步和改革的原动力。
本期发表我国著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专家、厦门大学王洪才教授的《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大学模式的艰难选择》一文,以飨读者。
国际化与本土化:中国大学模式的艰难选择*王洪才(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摘要在全球化局势下,中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又要与世界高等教育趋势融合,这就是“中国大学模式”问题核心所在。
为此出现了国际化与民族化两种不同声音,而文化本体说渐渐成为一种主导学说。
然而真正的难点却在于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该保留哪些中国特色。
这一难题考验中国大学的创造性潜力,而解答这一难题的第一责任人就是大学校长。
关键词全球化;中国大学模式;国际化;本土化中图分类号G649.22文献标识码A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Tough Choice of Chinese University ModelWANG Hong -cai(Research Center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what way should go along has to be considered for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should not only satisfy China'social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but also fuse the world trendy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is the core of "Chinese University Model".Hence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voices ,one is internationalization ,another is nationalization ,and the cultural ontology plays a leading role.However ,the difficulty of Chinese university model is how to draw lesson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whic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ould be retained.The difficulty test the crea-tive potential of Chinese university ,and the president of university should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 firstly to solve the difficulty.Key words :globalization ;Chinese university model ;internationalization ;localization·1·*收稿日期2013-06-07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现代大学制度与中国大学模式探索”(项目编号:11JJD880021).作者简介王洪才(1966-)男,河北永年人,教授,博导,主要从事现代大学制度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一、国际化与本土化:两种对立的观点?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对社会各方面生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必然波及教育,特别是大学,因为大学科技创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助推器。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更加明显,学者国际流动,特别是学生国际流动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主要浪潮。
面对来势汹汹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国大学该如何走”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1]无论作为一个学人还是一个大学管理者,必然要重新审视大学的角色和使命:全球化意味着什么?中国大学该如何面对?[2]或者说大学如何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服务?[3]此时,几乎没有人会认为这样的思考太过功利。
这也说明,在全球化时代,无人能够置身度外,必然要关心国家和民族整体利益,[4]而高等教育始终与国家利益和国民福利联系在一起。
[5]这也是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根本动因。
[6]关于如何建设“一流大学”,学术界出现了两种看似相互对立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一流大学的标准是普遍性的而非民族性的,它采用的是国际通行规则,如虽然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大学排行榜,但它们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
因此,要建设一流大学就必须采用世界通用规则,[7]不能搞“中国特色”或“中国模式”。
[8]这一派观点可以称为“接轨说”。
无疑,“接轨说”也是建立在对现实的大学办学状况进行批判基础上的,它认为,我们常常用“中国特色”来掩盖那些落后的、不合理的做法,从而拉开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
因此,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需要走国际化的道路。
具体而言,就是要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大学规则来举办大学。
国际通行的大学规则指什么呢?一般认为就是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
[9]与世界通行规则相冲突的主要是指中国大学的政治化行政化色彩太浓厚,因而招来人们越来越多的不满。
人们认为行政化的根源是政治化,如果失去政治支持的话,大学行政化趋势肯定也会得到根本的治理。
[10]另一种意见认为国际化的实质是民族化,“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是这一观点最集中的反映。
①换言之,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上获得自己的地位,就必须表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这个不同点只能是民族特色,所以,它的结论就是没有民族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
[11]民族化首先意味着本土化,即把国际先进的东西引进时要与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结合起来,反对照搬照抄,食“洋”不化,而现在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时只学习了皮毛,没有获得其实质,因为没有与本土文化结合起来。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观点与历史上的“中体西用”观点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只是此“体”并非彼“体”。
但对于本土文化究竟是什么和如何结合,这一派观点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
[12]一般认为,坚持民族化的观点在目前略占据上风。
因为坚持民族化观点与“中国特色”理论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
在今天,中国政治上大力倡导大学应当承担其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实质就是对民族化理论的支持。
[13]而“文化引领作为大学第四职能”的主张也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14]这说明,高等教育发展问题首先是一个政治问题,其次才是一个学术话题。
在“民族化”内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存在着严重分歧。
学界一般认为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国文化的标志符就是孔子,②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举办就是一个典型证明。
[15]对于孔子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没有人会否定,但对孔子能否完全代表中国文化则存在不少争议。
最具争议的地方就是有不少人认为道家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因为道家文化具有更多的形而上品质。
但就实际影响论,显然道家输于儒家,因为儒学差不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官方哲学。
事实上,无论是“本土化”主张还是“国际化”主张,他们都面临的是如何处理大学发展中的共性和个性关系问题,“接轨派”观点强调的是共性一面,而“本土化”观点则强调的是个性的一面。
因此,它们两者是一个观点两个方面,仅仅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并没有什么本质·2·区别。
但它们都没有回答究竟如何实现两者有机统一,这个话题正是“中国大学模式”问题探讨的关键。
特别有意思的是,关于中国大学模式问题也吸引了国际学者的高度关注,他们也从自己立场来阐释中国大学模式的含义。
如现任日本高教学会会长、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金子元久教授在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市场化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
[16]而著名的比较教育学者露丝·海霍教授也是民族化的坚持者,认为中国大学模式应该产生于中西文明的对话过程中。
[17]二、文化本体论立场及其难题高等教育的发展动力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大命题,目前还没有一个具有普遍说服力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
卡拉克·克尔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始终面临国际化与民族化或普遍化与特殊化的纠结,而前剑桥大学副校长科·阿什比勋爵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始终面临三种力量的博弈,一是大学的内在逻辑,二是市场的力量,三是政府的力量,这一论述被伯顿·克拉克教授发展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角模型。
中国学者提出不仅存在这三种力,还有第四种力量存在。
[18]61-71这也客观说明了,高等教育发展动力非常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公式来解答。
这就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下的高等教育了。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不少国家都希望直接地克隆一下先进大学模式,从而使本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起来。
但这一设想有简单化、技术化的嫌疑,因为大学是有自己生命的,特别需要有自己的信仰和坚守,否则大学就失去了灵魂。
所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关键在于理念,认为理念才是大学行为的指导,而且这个理念还不是学者头脑中的理念,而是真正大学办学者所践行的理念。
[19]在大学办学理念上,高等教育长期陷入工具论或政治论的困惑中。
工具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认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知识本身,而是为了提升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本国的创新力,最后是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
而且这也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主要动力。
毋庸置疑,这种工具论发展模式在短期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等,但长期看效果就很难预料。
工具论思维的结果就是选择“外延式”发展模式,如入学人数的增加,办学规模扩大,大学数量的增加。
这种模式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模式”,其特征是发展结果是可测量的,发展过程是可控制的,因而也是容易见效的。
但高等教育要培养创新人才,这触及教育理念、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内涵的变化,靠技术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引入新的大学模式。
这种新模式就是一种“内涵式”发展模式或“文化模式”,[18]27-37这是所有后发型国家面临的难题,即不知道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机制才适合创新人才成长。
在那些原发型高等教育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是因为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产生了知识传承的需要,所以存在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发展动力,这种动力始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