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实际物理解题中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

合集下载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许多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题,这些问题和错题的存在不仅令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感到困惑和挫折,更可能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造成影响。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时可能缺乏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导致对一些物理原理和现象的理解存在偏差,从而产生错题。

学生学习物理时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态度不端正的问题。

有些学生可能只是死记硬背,而不深入理解物理的内在含义,从而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出现偏差。

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对物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导致在解答物理题目时出现错误。

一些学生可能缺乏对物理实验的经验和动手能力,导致在实验操作和实验分析中出现一些问题。

针对初中物理错题的原因,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应该注重对物理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倡导理解型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物理的内在含义。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物理实验的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能够理解科学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物理题的错解原因分析

关于物理题的错解原因分析

由于水 的沸点是 1 0 0℃, 初 温为 3 0℃, 那么, A t = 1 0 0℃一 3 0℃=
7 0 q c
答: 水 温升 高 7 0℃。 总之 , 学生和教 师都应该从错题中发现原 因、 总结规律 。一方
错解原 因: 审题不清 、 思维定势或者对题 目不 理解 造成错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能力 、 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就会束手无策 , 并且可能会 产生畏 难心理 以及思维障碍 , 导致 做错题 目。 也有一小部分 同学是公式记 正解 : 选 B 。首先 , 抓住关键字匀速行驶 , 就分 析 出合外力 为 力, 则路程之比就是牵引力做功之比 3 : 2 。 再根据功率计算公 式 , 已
四、 经 验 因 素
已知一个 比例 , 这时由于题 目较 复杂 , D . 物体 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 只要温度不变 , 物体的 内能就一定 有一些 隐蔽条件 的情况下 ,
错解 : 选 A或 C或 D
错解原因 : 对 内能 、 热量 、 温度等概念认识 不清 、 概念混淆或者 忆 错 误 。
课例 交 流
2 0 1 3年 1 月2 8日
关 , 物 陧题 的 锫 解 原 @ 分 侦
文/ 陈舒婷 梁 启 发

要: 初 中生在物理解题时, 经常在某些易错 的问题上 出现错误。下面对一些初中物理易错题进行分析, 剖析错解原 因并纠正错误。
关键词 : 物理解题; 错解原 因; 分析; 纠正方法 初 中生在解题 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解题错误 。 通过归类 , 可 以 将初中生 出现错解的主要原因分 为以下 四类 : 知识因素 、 心理 因素 、 能力 因素 、 经验 因素 。
生 活 中的 前 概 念造 成 错 解 。

物理练习中错误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物理练习中错误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物理练习中错误的成因分析及解决对策现在,物理教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学校重视的学科,学生也在努力致力于学习物理。

但是,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不是很高,许多题目也不能完全正确的作答。

首先,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能会没有正确的解决问题思路。

物理是一门理论科学,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学习具体的知识点,还要学会以正确的思路去解决问题,但有时学生会在这一方面出现问题,他们也许会因为记不住具体的知识点而出错,也许他们没有牢记某些基本的定义,更加有可能的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从而导致错误的答案。

其次,学生也可能因为没有足够的练习而出错。

如果学生学习物理的时候只是看书,而没有足够的练习,他们很可能会出现练习出错的情况,因为只有在练习中,学生才能够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串成一个整体,能够根据不同的问题有正确的解决方案。

再者,学生可能也会因为完成练习太慢而出错。

有些学生在完成物理练习的时候,会非常谨慎,把每一道题的解答都要求到极致,但是,有时学生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没有来得及解答所有问题,从而导致错误答案。

此外,有些学生也会出现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他们常常利用大量的时间熟悉每一道题,有时甚至把每一道题都研究得太深了,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而忽视了其他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习物理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的时候要整体上去学习,遇到新的知识点,要学会用正确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将它限制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

另外,在学习物理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多多练习,定期的总结练习,帮助学生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此外,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及时学习,重视复习,避免花费过多的时间在一个知识点上,而忽略了其他的知识点。

总之,要想解决物理练习中学生出错的问题,学生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多多练习,注重实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物理学科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物理学科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物理学科的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分析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

本文将介绍物理学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概念理解错误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容易出现对概念理解错误的情况。

这类错误通常是由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或不完整所致。

例如,学生常常混淆物理学中的“力”和“能量”概念,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出现混淆错误。

解决方法:学生应该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学习、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等方式澄清概念的具体含义。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解决一些经典题目来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计算错误物理学中的计算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物理计算的复杂性和繁琐性,学生容易在计算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

常见的计算错误包括单位转换错误、十进制计算错误等。

解决方法:学生应该练习物理计算,多进行计算题的训练。

此外,学生还需要仔细审题,注意单位的转换和计算的精度,以免造成计算错误。

三、实验设计错误物理学中的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常常犯下错误,如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操作不规范等。

解决方法:学生在进行实验设计时应该提前做好实验背景的了解和资料的查阅,确保实验设计合理。

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注意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四、推理错误物理学是一门基于逻辑推理和实验验证的科学学科。

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时常需要进行推理和解释。

然而,由于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不深刻或逻辑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容易在推理过程中出现错误。

解决方法:学生应该加强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解决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来提升自己的推理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加科学学术讨论或参观科学实验室等活动,与学科专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总结:物理学科中的常见错误不仅仅是知识点的错误,更体现了学生学习和思维方法的问题。

物理解题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物理解题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物理解题困难的成因与对策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可以实现寓教于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调整合理,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体现学生主体性,有利于学生多动脑、多开口,在课堂上发挥了主体作用;教材难度明显降低,对一些知识的处理只要求“知其然”不需非要“知其所以然”,计算题目明显减少,难度也有所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知识面也拓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增强了。

这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可喜的变化。

但是,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在许多教师看来,中考题目越来越简单,实际上对学生却存在着新的困难,面对问题往往不知所措。

进入高中以后,学科思想、空间想象、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显得薄弱,往往难以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

针对这种现象,初中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上加强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物理学科应该具有的各项素质。

一、初中学生解题困难分析物理题是带有一定情景的应用题,它要求学生从题目文字信息中提取信息,甄别物理条件、确定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场景,寻找物理现象在变化过程中的规律,直到解决问题。

在多数情况下,传统的训练直接给出了简化后的研究对象及物理情景,因而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学生缺乏对物理现象和物理场景的识别能力和理想化的处理能力。

例如:学生学习了浮力和物体的浮沉条件,习惯于解决木块、石蜡、空心铁球这类物体的浮沉的问题,但如果遇到像轮船在大海中航行,装卸货物,为什么轮船载重线不止一条呢?这类实际的问题,有时一筹莫展,困难的原因在于:1.学生的洞察力不够在实际问题的叙述中,初中生易受问题表象和次要因素的干扰,很难抓住问题的本质所在,因而不能把实际问题中的物理条件抽取出来,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

2.缺乏程序化的思维训练现行初中教材中应用性的事例虽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注意到了浅层次的认识,只做到了表面的热闹,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缺乏必要的变式练习,在问题的训练上只停留在代代公式,没有系统化、程序化的训练,这就形成了解题方法的思维障碍,没在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技能)的转化。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物理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本次中考物理试题按照《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物理学科的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坚持以人为本,稳定中求发展,适度考查了物理学科的整体水平。

整套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的基础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套试卷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减负增效”的精神,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同时突出了重点知识的考查。

试题的难度不大,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考查了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和规律,试题还特别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物理实验的考查。

试题中涉及了多个实验器材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物理与生活的。

试题中涉及了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三、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部分:大部分题目的难度适中,个别题目有点难度。

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清、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2、填空题部分:填空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3、作图题部分:作图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4、实验题部分:实验题的难度不大,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5、计算题部分:计算题的难度适中,但学生在答题中出现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理解有误等问题。

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题意,不能全面分析问题,导致失分。

四、教学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高中物理错题资源的整合

高中物理错题资源的整合

高中物理错题资源的整合卞爱文(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ꎬ江苏靖江214500)摘㊀要:在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中ꎬ错题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如何正确学习物理知识ꎬ因此ꎬ高中物理错题是最具代表性㊁最为典型的教学资源.本研究主要通过对高中生常犯错题进行归因分析ꎬ从而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内容形象化㊁具体化ꎬ并为日后的错题教学提供方向.关键词:高中物理ꎻ错题教学ꎻ归因分析ꎻ纠正对策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4-0053-03收稿日期:2023-05-25作者简介:卞爱文(1980.1-)ꎬ男ꎬ江苏省靖江人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 十三五 规划课题 基于元认知理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态的实践研究 (批准号:D/2020/02/249)㊀㊀高中物理教师在运用错题资源开展教学工作时ꎬ主要是为了培养高中学生形成完善的物理核心素养[1]ꎬ相比于高中阶段其他科目的学习ꎬ物理学科具更有更强的逻辑性及抽象性ꎬ这就要求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能够从错题资源中反思学习ꎬ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2].1走入错题ꎬ归类分析一般情况下ꎬ教师在搜集到班级中学生的常见错题后ꎬ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整理ꎬ这是由于学生的直接错误纷繁复杂ꎬ表面看上去杂乱无章ꎬ实际上错误背后的根本原因具有相似之处.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ꎬ当前高中学生在做物理习题时主要会出现两大类错误.1.1概念理解错误知识错误主要指的是学生对概念㊁公式㊁规律存在理解不准确的情况ꎬ针对这一类问题ꎬ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句ꎬ并将其与规律公式建立联系ꎬ从而将抽象知识的具体化㊁形象化.例1㊀如图1所示ꎬ当一个运动员在做跳高运动时ꎬ会在落地处铺设软垫ꎬ请问铺设软垫是为了减少(㊀㊀).图1㊀跳高图示A.接触面对于运动员的冲量B.接触面对于运动员产生的作用力C.运动员的惯性D.运动员自身重力的冲量错题解析㊀很多学生在拿到这一题目后难以选出正确答案.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物理概念(冲量㊁惯性等)的理解较为片面.很多学生容易将冲量与作用力混为一谈.因此ꎬ在面对这一类型的题目时ꎬ教师就需要为学生再一次讲解物理概念的深层含义.在具体解题中ꎬ学生首先可以假设运动员在落地过程中ꎬ坠落在软垫前的速度为vꎬ当该运动员完全接触软垫后ꎬ软垫会对运动员产生的作用力为Fꎬ那么在经过Δt后ꎬ跳高运动员的速度就会从v降低至0.通过学习动量定理后ꎬ我们能够列出以下式子(F35-mg) Δt=0-(-mv)ꎬ最终可以得出F=mg+mvΔtꎬ选项B正确.1.2无法构建正确的模型要想提升物理解题的正确率ꎬ高中学生首先需要做到精准审题ꎬ将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进行提炼ꎬ并转化为正确的物理模型.如果在解题中建立了错误的模型ꎬ那么就会产生审题偏差.例2㊀图2是某一游乐园中儿童滑梯的简易图ꎬ已知滑梯中AB间的长度为4mꎬ且该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37ʎꎬ且滑梯中水平滑槽BC右侧与圆弧CD相切ꎬCD是半径为40cm的1/4圆弧.那么当儿童在滑滑梯时ꎬ会从最高点A处开始由静止下滑ꎬ如果这一位儿童与AB以及BC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ꎬ那么为了能够防止这一儿童在滑下滑梯后不会飞出去ꎬ设计人员需要将水平滑槽长度设置为多少?图2㊀滑梯简易图错题解析㊀很多学生在读完题干信息后感到十分茫然ꎬ虽然题干中给出了相当多的解题信息ꎬ但是却不明白如何运用这些信息解答题目ꎬ最终解题失败.实际上ꎬ当这一儿童从滑梯顶端滑至C点时ꎬ有mg-N=mv2CRꎬ因此ꎬ假如这一儿童在滑至C点时的速度超过了gRꎬ那么儿童在C点所承受的支持力就会变为零ꎬ儿童就会在滑下滑梯后飞出去.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发生ꎬ就需要满足mg>mv2CRꎬ进而得出vC<gRꎬ最终计算出水平滑槽的最低长度.2以错启思ꎬ分类纠正2.1错题解析ꎬ串线织网相比于其他高中课程ꎬ物理具备较强的逻辑性ꎬ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公式定律的适用条件ꎬ明晰相近知识的易混点.因此ꎬ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单元复习以及习题训练ꎬ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将课堂中不易发现的零碎知识内容进行汇总整理ꎬ最终通过穿针引线的方式将看似无关的知识点建立联系ꎬ最终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网络图[3].例3㊀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是mꎬ重力加速度为gꎬ当工人使用起重机将该物体沿竖直方向以加速度a升高h时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该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会增加mahB.该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会增加mgh+mahC.该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会增加mahD.该物体的动能一定会增加mah-mgh错题解析㊀学生容易做错该题目的原因是未掌握两个方面的知识点ꎬ分别为:什么物理量能够引起能量的变化?机械能和动能用什么力做的功来量度?因此ꎬ教师需要在讲解这道题目中引导学生掌握三条功能关系:第一ꎬ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的负值ꎬ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变化的负值ꎻ第二ꎬ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ꎻ第三ꎬ其他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2.2审清题意ꎬ重视建模在审题的过程中要仔细ꎬ边读题边勾画重点ꎬ并将这些关键词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ꎬ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大大提升做题正确率.值得注意的是ꎬ当教师将审题方法教给学生后ꎬ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审题㊁自主分析ꎬ最终使学生掌握独立审题的能力.例如ꎬ在讲解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时ꎬ很多学生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ꎬ导致学生不能进行自主思考ꎬ最终没有及时掌握正确的作图技巧.针对这一情况ꎬ教师就应当将做题的主动权重新归还给学生ꎬ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作图的每一个细节.另外ꎬ针对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ꎬ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学会建模ꎬ在审题过程中将具体问题模型化处理ꎬ最终再将模型所遵循的规律找出来[4].例4㊀假期小王同学在乘坐动车组列车时ꎬ对车厢内的速度显示屏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记录ꎬ并最终将数据信息汇总至表1中.小王同学记录了列车在经历匀加速㊁匀速以及再次匀加速时速率各不相同ꎬ部分数据列于表1中.请问ꎬ在小王记录的这段时间内动车组的加速度为多少?动车发生位移的45大小是多少?表1㊀动车车厢的速度显示t/sv/m s-1030100403005040050500605507060080㊀㊀错题分析㊀通过阅读题干信息能够发现ꎬ本题的数据信息主要以表格形式出现ꎬ在表格中学生仅仅能够获取到点状信息ꎬ因此ꎬ解题信息并不完善ꎬ这就要求学生再结合文字信息进行解读.然而大多数学生在拿到题干后仅仅对表格信息进行分析ꎬ却忽视了文字信息的重要性ꎬ最终导致解题错误.笔者班级学生在对表格信息进行分析时ꎬ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动车的运动主要分为五个步骤ꎬ按照表格的五段时间能够得出他们的加速度分别为:0.1m/s2㊁0.05m/s2㊁0m/s2㊁-0.1m/s2㊁-0.05m/s2.而另一部分学生会认为动车的运动主要分为三个步骤ꎬ他们的加速度分别为:0.1m/s2㊁0m/s2㊁-0.1m/s2.由此看来ꎬ当一个题干中出现了多种信息形式时ꎬ学生需要将这些形式的信息进行转化汇总ꎬ并最终根据整体信息进行分析.2.3过程指导ꎬ变式助力在针对思维错误进行教学时ꎬ教师需要以学生思维的原生态为切入点ꎬ将其错误思维在教学中呈现出来.通过设计一些针对性问题来帮助学生认清错误认知ꎬ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5].例6㊀如图3所示ꎬ已知一个倾斜的传送带逆时针转动ꎬ此时把一个物体A放置传送带顶端.请问ꎬ在刚放上A后ꎬ试判断其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图3㊀例6图示错误分析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了解到ꎬ一部分学生会认为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沿传送带向上的.实际上ꎬ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ꎬ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两个方面认识不到位ꎬ分别为:第一ꎬ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不一样的ꎬ很多学生认为这与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是一样的ꎻ第二ꎬ一些学生对 滑动摩擦力方向总跟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一知识点理解不到位.因此ꎬ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ꎬ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如果图中的传送带是静止状态ꎬ那么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2)如果传送带是按题中逆时针转动ꎬ那么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和(1)中是否一样?(迫使学生认识到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不相同的)(3)如果图中的传送带是顺时针转动ꎬ那么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和(2)中是否一样?(4)最终对不同摩擦力的判断方法进行小结.通过对高中生物理错题进行归因分析ꎬ不仅能够大大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ꎬ更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融入错题教学中ꎬ最终有效提升高中物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参考文献:[1]张建龙.浅论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ꎬ2015(7):66.[2]韦颜峰.基于学生解题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ꎬ2020(24):24-25.[3]任耀金.建立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捷径:学会在收集错题中 淘金 [J].教学考试ꎬ2022(40):31-33.[4]张慧芬ꎬ袁海泉.高中物理非线性类易错题的几种特殊解题策略[J].理科考试研究ꎬ2022ꎬ29(17):46-48.[5]许向颖.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易错题成因及解决方法[J].数理化解题研究ꎬ2022(01):103-105.[责任编辑:李㊀璟]55。

物理解题中常见的思维障碍与对策

物理解题中常见的思维障碍与对策

设” 消极的 , 现为心 理能力 不足或缺 乏正确 的 是 表
般从正面人手或从某一特定环境引入 , 这是必要 心理态势 , 它影 响着思维 的正确性 , 铸成 解题 中的
的 , 学生容易先 人为主 , 但 导致 只从 某一个 角度单 大错 .
调片面地理解应用概念和规 律.
例 2 有两艘宇宙飞船均在 同一轨道上绕地球
行分析 , 而应根据 飞船 做圆周运动所需 要的 向心力 线 方向. 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 的 ,但在学生 中具有 与地球所 提供 的 向心力 间 的大 小关 系做 出飞船是 普遍性 .原 因是学 生对 “ 静摩 擦力 的方 向总是跟物 “ 向心 ” 还是 “ 离心” 的判断. 体 的相对 运动趋 势方 向相 反 ” 解不 够深刻 , 理 加之 学生会 习惯性地选取地 面为参考系而 对 策 : 应试教育 的影 响 , 受 教师在教 学过程 中 , 思维 的定势 ,
例 1 将质量为 m的物体以水平初速度 抛出, 。 不计空气阻力 , 求抛出后 t 内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秒 时刻 的动 量 , 再求其 矢量差 , 而不是 利用动量 定理 师在直线 运动这 一特定环 境下用 动量差来 表示动 量变化而给学生 留下了深刻的“ 第一印象” 所致 , 所 以当遇 到求 解动量 的变化量 时受 “ 因” 首 的影响而
纛 欺法探对 熬
( 南京 师 范 大 学 附属 扬子 中 学 , 苏 南京 江
204) 10 8
物理 教学 的最终 目的是使学生 能综合运 用物 经验认知而造成 的首 因效应. 理 和其他学科 的知识 、技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而 对策: 中学生 的思维 , 正处 于形象思 维 向抽 象 解决 问题 的过程又是学生理解基础知识 、 发展认知 思维过渡的阶段 , 因而往往把经验 中非科学 的感 受 结构 、 成物理思 维 的过 程 , 形 但在 解决物理 问题 的 和片面 的、表面的映像代替规律或概念 的本质 , 从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解题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建设。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题的基础,只有打牢基础知识,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通过丰富的例题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到解题过程中。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还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能主动地去学习和思考。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趣味性的实验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实践,从中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解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物理问题的解答往往需要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解题训练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解决,锻炼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一些不同寻常的问题,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解答。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解题的思维框架,掌握解题的套路和技巧。

在解题训练中,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归纳规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其解题的效率和准确率。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还需要注重实践操作和反馈。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掌握解题的技巧。

学生个人试卷分析失分原因物理

学生个人试卷分析失分原因物理

学生个人试卷分析失分原因物理写作日期:2022年4月20日第一部分:引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试卷是检测学生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之一。

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中出现的失分情况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本文将重点分析学生个人物理试卷中失分原因,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通过深入剖析学生失分原因,可以帮助学生们了解自己学习中的短板,并通过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学习成绩。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不牢固在物理试卷中失分的一个常见原因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

这一点可能源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入,或者在学习的时候草率地记忆公式而忽略了理论的真正含义。

举例来说,学生可能会记住初速度、末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但却无法正确地应用这些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对于物理理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而不仅仅停留在记住公式的表层。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学生应该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应用。

学生可以通过解答更多的物理题目来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通过参加物理实验、观察物理现象等方式从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物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第三部分:计算和推理能力不足除了理论知识的不牢固外,学生物理试卷失分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计算和推理能力不足。

在物理学中,计算和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不足,他们可能会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最终的答案是错误的。

同样地,如果学生的推理能力不足,他们可能无法正确地解读问题,从而无法准确地给出答案。

为了提高计算和推理能力,学生需要注重真实的应用和实践训练。

通过多做相关的物理题目,特别是那些需要运用计算和推理能力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可以尝试参加物理竞赛、加入物理学习小组等活动,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从中获得启发和提高。

第四部分:考试策略不当除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之外,考试策略也是影响学生物理试卷失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探析刘培强(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ꎬ福建泉州362100)摘㊀要: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应用极限思维法ꎬ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极限思维能力ꎬ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ꎬ从而为高中生掌握物理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高中物理ꎻ极限思维法ꎻ解题技巧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9-0103-04收稿日期:2023-12-25作者简介:刘培强(1981.6 )ꎬ男ꎬ福建省泉州人ꎬ本科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学物理教学的实施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JSZJ22109)(福建教育学院资助).㊀㊀在高中各学科的学习中ꎬ高中物理课程是大部分学生的 梦魇 ꎬ这是因为高中物理知识的学习ꎬ不仅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技巧ꎬ同时也需要学生拥有丰富的逻辑思维能力ꎬ才能对相关物理知识点充分掌握ꎬ以至于很多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由畏惧而产生厌学情绪.基于此ꎬ在高中物理教学中ꎬ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在高中物理解题中ꎬ能够以直观科学的方法简化公式中的推导和计算ꎬ以此使高中物理习题化繁为简ꎬ化难为易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ꎬ本文就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ꎬ以期对高中物理教学和学习有所启示.1借助极限思维法深入解题途径高中物理中的电磁学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ꎬ同时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ꎬ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ꎬ通常需要物理教师严格把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关ꎬ使学生深入到对楞次定律的理解中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ꎬ最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电磁感应定律计算电磁学中的感应电动势.此外ꎬ教师也应该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在电磁感应习题的解决中ꎬ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点与实际案例习题联系在一起ꎬ从而充分掌握和理解这些电磁学知识点[1].例1㊀如图1所示ꎬ在本例题中ꎬ当电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用B表示时ꎬ使用一拉力F将矩形线圈从磁场中匀速拉出ꎬ当其他条件不再发生变化时ꎬ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速度越大ꎬ拉力做功越多B.线圈边长L1越大ꎬ拉力做功越多C.线圈边长L2越大ꎬ拉力做功越多D.线圈电阻越大ꎬ拉力做功越多解析㊀由题目所给出的已知条件可知ꎬ矩形线圈被拉出时ꎬ速度保持不变ꎬ那么在这个过程中ꎬ矩形线圈获得的拉力和磁场产生的安倍力相等ꎬ但两图1㊀例1题图者方向相反ꎬ因此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到该例题中ꎬ可以根据题中的四个选项分别进行分析ꎬ获得正确答案.对于A选项ꎬ可将速度看做无限趋于0ꎬ那么必然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安倍力无限趋于0ꎬ则拉力做功无限趋于0ꎬ反之亦然ꎬ因此A选项正确.对于B选项ꎬ假设磁场中的线圈L1长度无限趋近于0时ꎬ那么磁场所产生的安倍力也会无限趋近于0ꎬ随着矩形线圈被匀速拉动ꎬ安倍力和拉力相等且相反时ꎬ拉力也无限趋近于0ꎬ反之亦然ꎬ因此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ꎬ综合分析ꎬ得到C选项正确.对于D选项ꎬ可以将线圈电阻看作无限大ꎬ并趋于断路ꎬ但是拉力做功会无限趋于0ꎬ因此D选项错误.在对本电磁场题目的解题时ꎬ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在对本道题目的分析中ꎬ能够更好地实现对问题的解决ꎬ最终ꎬ本习题的答案为ABC三个选项.2借助极限思维法突破解题思路在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分析时ꎬ将极限思维应用到相应习题中ꎬ可以借助极限思维实现对该难点的突破.例2㊀将一个物体从一口井底提到井口过程中ꎬ原有的滑轮绳为PQꎬ而井中物体的质量为m时ꎬ将绳子挂在车上的位置设置为P点ꎬ对应的绳子挂在井中的物体上设置为Q端ꎬ在题目中ꎬ绳子的总长度由于不会发生变化ꎬ因此当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以及定滑轮质量对绳子造成的摩擦力等因素影响时ꎬ随着汽车从A点沿水平向左运动ꎬ如图2所示.那么滑轮两侧的绳子处于绷直状态下ꎬ定滑轮一侧的绳子长度记为Hꎬ随着井中的物体被提升ꎬ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ꎬ由A点向C点运动ꎬ当汽车经过B点时ꎬ汽车走过的路程用H表示ꎬ在B点处汽车的速度设为vBꎬ那么当汽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运动过程中ꎬ绳子拉力对重物做了多少功?图2㊀例2题图解析㊀对于这一类型物理问题进行求解时ꎬ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ꎬ因为不知道汽车到达B点时物体的速度ꎬ所以通常会觉得这类问题非常难解决[2].㊀学生在解题时ꎬ会将汽车在B点时的运动速度和物体上升速度看作为一个整体ꎬ因此会得出Vt=VB或者Vt=VB/cosθ.然而这种解题方式是错误的ꎬ而导致学生犯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在解题时ꎬ没有将速度的方向考虑到解题过程中ꎬ而速度作为矢量ꎬ想要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ꎬ则应该了解汽车运动速度与井中物体上升速度之间的关联性.由图2可以发现ꎬ绳子的速度会随着汽车的移动而发生角度的改变ꎬ所以学生之前的解题思路是错误的.针对这种类型的高中物理问题ꎬ需要物理教师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到解题过程中ꎬ并充分考虑理想性的极限值ꎬ对问题进行解答.在极限思维法中解答本例题时ꎬ需要知道绳子随着汽车的移动而发生的最大角和最小角度ꎬ根据图2中的案例和实际情况进行考虑ꎬ绳子的角度θ取值范围在0ʎ到90ʎ之间. (1)当绳子的角度θ=90ʎ时ꎬ对应的绳子移动速度则为0.随着θ角的减小绳子的运动速度也随着发生变化.(2)但是当绳子的角度θ=0ʎ时ꎬ那么绳子在上下移动时的速度必然和汽车的前进的速度大小相等.可见ꎬ当汽车从A点出发ꎬ并且无限向远处匀速移动时ꎬ绳子的速度随着夹角θ变化规律应为:V=V车cosθ学生验证汽车在A点位置时ꎬ将θ=90ʎ代入其中ꎬ可以得到:V=V车cos90ʎ=0而当汽车在无穷远的情况时θ=0ʎꎬ那么可以得到:V=V车cos90ʎ=V车从而推算出汽车在B点位置时ꎬ绳子的移动速度为:V=VBcosθ最终得到汽车达到B点位置时井中物体的移动速度ꎬ随后ꎬ在解题时ꎬ对井中物体运用动能定理ꎬ列出相应的方程式ꎬ对这道物理题进行求解ꎬ以此得到绳子对井内物体所做的功为:W-mg2-1()H=12mV2t-0和Vt=VBcos45ʎ经过对公式的运算ꎬ得出绳子对井内物体所做功为:W=14mV2B+mg2-1()H3利用极限思维法摸索解题途径高中物理解题是一个需要运用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的过程ꎬ利用极限思维法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㊁提供新的思路和解题途径.因此ꎬ在利用极端条件下ꎬ充分考虑将问题极端化ꎬ选用一些参数或条件获取最大值或最小值ꎬ观察问题的变化ꎬ通过分析在极端条件下问题的特性ꎬ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结论.所以ꎬ在利用极限思维思想摸索解题途径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背后的物理本质ꎬ并得出解题的关键点.例3㊀如图3所示ꎬ图中有两个斜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ꎬ图中的甲乙图形高度相同ꎬ斜坡从顶端到底端的长度相同ꎬ但是甲图的斜面是直线ꎬ而乙图的斜面则由两个部分组成.因此在两个斜面分别放置一个小球同时释放时ꎬ在忽略斜面对小球的摩擦力因素影响的情况下ꎬ判断小球最先从哪个斜面顶端到达底端.图3㊀例3题图解析㊀在解决本题的过程中ꎬ当学生在不了解具体细节情况下ꎬ可以将两个不同的斜面长度全部假设为Lꎬ但由于两个斜面的情况又有所不同ꎬ所以可以对两个斜面分开进行处理.当小球在甲图的斜面上运动时ꎬ根据公式:L=12at2甲进行计算ꎬ但由于a=gsina=ghL所以能够得到小球从甲图斜面顶端到底端的所使用的时间为:t甲=2La=2Lgh/L=2L2gh但是对于乙图的斜面而言ꎬ其并非一条直线ꎬ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ꎬ在没有充足的已知条件下ꎬ使用常规的物理解题方法难以实现对该物理问题的有效解答.因此ꎬ此时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可以将极限思维思想应用到该问题中ꎬ以此引导学生对该物理问题的解答ꎬ最终求出小球在乙图的斜面上运动的时间.由于乙图的斜面有折角ꎬ在对乙图斜面上的两个部分进行分析时ꎬ可以从两个部分之间的夹角位置着手ꎬ相较于传统的解题方式更加有效.在对乙图的斜面夹角的分析中可以发现ꎬ该夹角的范围在90ʎ到180ʎ之间ꎬ根据极限思维法ꎬ可以将乙图两个斜面的夹角分别无限扩展ꎬ对应的夹角分别设置为90ʎ和180ʎ.因此当夹角为180ʎ时ꎬ可以按照甲图的斜面分析小球的运动情况ꎬ而当斜面夹角为90ʎ时ꎬ那么对应的小球在运动时ꎬ则需要对乙图的斜面的两个部分进行计算.在第一个阶段中ꎬ小球在进行自由落体运动时ꎬ运动的时间计算公式为:t前=2hg在第二段的小球则以匀速做直线运动ꎬ对应的运动时间计算公式为:t后=L-h2gh因此ꎬ当小球在乙图的斜面上运动过程中ꎬ需要消耗的总时间为:t乙=t前+t后=2hg+L-h2gh=L+h2gh在该表达式中ꎬ由于L>hꎬ因此:t乙=L+h2gh<2L2gh又乙图斜面夹角的范围在90ʎ到180ʎ之间ꎬ所以最终可以得出乙图的斜面上小球的运动时间较短.4运用极限思维法提升解题效率将极限思维法运用到高中物理解题中ꎬ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ꎬ使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问题的解答.通过极限思维法的运用ꎬ学生在物理学科的考试中ꎬ能够避免以往考试时因时间紧张导致大量物理问题来不及解答的情况发生.例4㊀如图4所示ꎬ在本装置处于平衡状态时ꎬ将绳子AC更换成较长的绳子时ꎬ对应的绳长为AC'ꎬ如果杆AB依旧保持竖直状态不变时ꎬ那么更换长度后的绳子AC'所受到的张力变化和杆AB所受到的压力变化有以下四种情况ꎬ其中哪种情况是正确的(㊀㊀).第一种:当T增大时ꎬ对应的N减少第二种:T和N同时增大第三种:当T减小时ꎬ对应的N增大第四种:T和N同时减小图4㊀例4题图解析㊀对于这类高中物理问题ꎬ在解题中除使用常规的方法外ꎬ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应用极限思维法进行解题.根据极限思维法的解题方式ꎬ将图4中的θ极限缩小和放大时ꎬ对应的θ取值范围在0ʎ~90ʎ之间.(1)当θ取值为0ʎ时ꎬ那么对应的N=0ꎬ因此T=G.(2)当θ取值为90ʎ时ꎬ则N'变大ꎬ同时T也会随着N'的变大而增大.因此ꎬ当θ减小时ꎬT和N也会随之减小ꎬ借助极限思维法ꎬ最终学生可以快速获得该物理问题的答案.5结束语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中ꎬ物理教师将极限思维法应用到物理解题教学中ꎬ相较于传统的物理解题方式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因此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ꎬ需要高中物理教师根据教学实际ꎬ将极限思维思想渗透到物理问题的点评中ꎬ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ꎬ最终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参考文献:[1]杨丹.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有效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ꎬ2019(05):52. [2]张甲申.极限思维法在高中物理教学解题中的应用分析[J].高考ꎬ2020(04):42.[责任编辑:李㊀璟]。

高三物理一轮备考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和应对策略

高三物理一轮备考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和应对策略

高三物理一轮备考过程中学生出现问题和应对策略高三物理备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物理考试来决定自己的高考分数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打击学生的信心,影响他们的备考效果。

下面我将列举一些高三物理备考过程中学生常见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

1.时间管理问题:很多高三学生备考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觉得复习计划排得太满了,但每天的时间并没有完全利用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将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和题目按照优先级排列,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

-坚持按照计划学习,合理分配时间。

避免花费太多时间在琐碎的事情上,如刷手机、打游戏等。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每天完成一定量的复习任务。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复习效率。

2.题目理解问题:物理考试中的题目常常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物理知识进行解答。

然而,一些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常遇到题目理解困难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如下:-多阅读相关的参考书和教材,理解物理概念和公式的含义。

-多做一些例题和习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加深对题目的理解。

-遇到难题时,可以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多进行讨论和交流。

-多做一些模拟测试和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3.难点知识点问题:高三物理课程中有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常常成为学生备考的痛点。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

-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和同学,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制作概念图、思维导图等辅助工具,将知识点系统化。

-独立思考和学习,多进行实践操作,例如做实验、演示等。

4.焦虑和压力问题:高三是一个紧张的备考阶段,学生常常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焦虑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建立一个良好的备考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取得好成绩。

物理解题错误的成因与对策

物理解题错误的成因与对策

2、实验直观印象的思维定势 例:如图所示,把一木块放在底板光滑的小 车上,并随着小车一起沿水平面作匀速直 线运动,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然停止时, 车上的木块将() A、立即停止 B、立即向前倒下 C、立即向后倒下 D、继续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错解为B 究其原因,在学习“惯性”内容时,老师演 示上述实验中,当时的形象是木块向前倒下。 许多学生对实验的直观印象很深刻,看到此类 题目,很自然去回忆当时的情景,而忽视了 “光滑的车面”这一理想化的条件。
3、由于在画图或解答过程中物理量的符 号标示随心所欲的习惯而产生的错误
在练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标示物理符号的习 惯,在使用物理量的符号时随心所欲,如不同物 体受到的重力都用G表示,压力都用N表示,速 度都用v表示等等,都没有下标;或都所有力都 用F表示而不用下标;甚至有些学生在画图时根 本不标物理量的符号。这样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 果头脑清醒最后答案就有可能不会错,当问题复 杂或考试紧张时就会漏洞百出。
对策:
首先是要认识到物理练习的目的是要掌握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操作过程,不应死记硬背。 其次是要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可以相 互借鉴、融会贯通,但在借鉴的过程中要分析 具体问题中的外部环境和事物内部制约,而不 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由于没有养成画图的良好习惯而产生 错误
图像能够非常直观、形象地传达各种信息,在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画 图过程中可以体会到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事物 的发展过程以及遵守的一些规律,为正确解决问题打 下良好的基础。养成解决有关力的问题中画出物体的 受力分析图、在电学问题中画出等效电路图、在热学 问题中画出状态变化图的习惯是正确解题所必不可少 的,但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却没有画图的 习惯,凭想象来认识问题,从而产生的很多的错误。

中考物理解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中考物理解题失分原因及对策

中考物理解题失分原因及对策作者:戚红民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年第07期中考时,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部分内容,明明刚复习过,但学生解题时却不知从何着手;同一个内容,换一个角度出现就不知如何处理;很多本不该失分的知识点,却成了提高成绩的绊脚石.一些常见的、经典的物理试题,在中考时仍然容易做错.现归类并分析学生错解的原因,以期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一、审题性失误审题是解题的首要环节.审题就是按照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去理解题意,有些学生在解题时,因无人商量,需独立完成,在审题这第一步即出现失误.如忽略了题目的隐含条件等,从而误会了题意.对策:审题就是仔细推敲,理清结论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弄清该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关系.因此教学中,一般是分为三步来进行的:第一步,看题意.读题先默读一次通过读题了解题目中讲了哪一个考点,对题目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形象的认识,并能复述考点.第二步,找关键词.动手把已知、问题及题中的重点字找出来,关键是弄清题目涉及的考点.这样既能全面复习又能减少做题的失误.第三步,筛选法.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明显错误的题先去掉,提高做题的准确性.二、知识性失误纵向比较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考查“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始终是重点,知识性失误是根本失误,突出表现在概念含糊不清,物质的性质差异不明确等.对策:中考仍是重基础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学生在学习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时,一是紧扣“关键字词”,深刻理解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每一个物理原理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并通过同化和顺化的方式,自主内化基本概念,正确理解物理原理;二是把相近、相似的概念、物质进行比较,找到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加深对概念、原理、物质性质的辨析和理解;三是运用类比方法解题时要抓住问题本质,依据客观事实和物理原理,综合分析,取得结果,切不可机械模仿,顾此失彼而妄加推断.三、思维性失误解题时,有时思维会受阻,或因思维紊乱而发生失误.常见的思维性失误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思维受到试题干扰信息的影响,而后向复杂的方向进行;二是思考作答时思维不够严密,存在漏洞;三是受到平时练习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而忽略了变化等.1.思维不精误入圈套命题者常有意设置“圈套”或“陷阱”.在解题时,思维“不精明”的学生,难以明辩是非曲直,仍沿袭常规思维方式或机械地套用常用解法,从而容易上当受骗.2.思维定势先入为主在物理学习中,思维定势还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作用.正确的思维定势能使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错误的思维定势则产生思维的惰性,用旧观点看新问题,穿新鞋走老路,产生消极的影响,在解题中就会出现错误.因此,在应用概念和规律、公式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策: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避免思维层面错误的关键.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应避免先入为主,克服平时训练中的一些熟题、熟方法的干扰,注重对“貌似神离”、“形同质异”题的分析、比较,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防止思维定势.当题目稍作变化(变条件、变数据、变要求等),熟题变成生题,负迁移是导致思维方式错误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理解物理原理,掌握通识通法,熟悉一般问题的分析方法是优化思维,提高思维质量的有效途径.四、表述性失误近几年中考物理阅卷分析结果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方面命题者为了拉开差距,处处设陷阱,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解答时需条理清晰,表达规范.但从每年阅卷分析后的结果看,很多学生由于书写不规范、文字表述含糊不清等而引起不必要的表述性失误导致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对策: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做简答题时,注意所用物理专用名词要准确,必要时可进行专项练习;物理用语的使用要按题目要求,并且书写要规范;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如是答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由强到弱还是由弱到强等;所写内容要有条理性、逻辑性,要切中问题的要点,例如在设计实验方案时,一般应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来回答.五、心理性失误中考不仅是一场智力因素的考试,也是非智力因素的较量.以轻松、自信、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是从心理上所作的必要准备.有的学生对某一类型的试题有畏惧感,或对文字信息较多的试题产生心理波动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答题,造成错解而失分,甚至放弃作答.对策:平时,我们一要着力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在经历挫折的体验中增强抗挫折的心理能力;二要告诫学生在碰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时,首先要保持冷静,相信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样对自己有一种良性的心理暗示,多想想自己以前成功的事例、最理想的成绩,以此增强自己的信心,尽量使懂的地方不失分;三要正视现实,学会反思,及时调整心理,特别在考试成绩不佳时,更应调整心态,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后续的学习中去.无论是中考还是平常的考试,均会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学习“由不会到学会”是一个过程,再由“学会到做对”又是一个过程,要想把看似简单的问题做得完美,不仅需要考试时的认真、仔细,更要在平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较真:对自己在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分析原因,不怕麻烦,回归课本和笔记,认认真真重新学习,深入思考,然后再寻找那些“质同形异”或“质异形同”的试题进行比较练习,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这样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对平时练习中的失误,更要“小题大做”,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将这些失误记录在案,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再三反思,保证下次不再出错,切不可用“粗心”二字一带而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中考中“会而对、对而全”.。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分析初中物理错题原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中物理错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知识理解不深刻。

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解题时容易出现错误。

这可能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记住了物理的定义和公式,而没有深入思考和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

这就导致了对于一些复杂的物理问题,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没有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容易出错。

二、数学能力不足。

物理问题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数学运算,如代数运算、几何推理等。

学生如果在数学方面的基础不牢固,就很难正确解答物理问题。

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单位转换的物理题目,学生如果数学运算中出现错误,就容易导致最终答案错误。

三、实验操作能力不强。

物理学科注重实验和观察,许多问题需要依靠实验来解答。

学生如果在实验操作能力上存在不足,就容易导致实验中的数据测量错误,从而导致题目答案错误。

在测量物体质量时,学生如果操作不规范,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较大。

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物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措施: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深刻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可以通过举实际例子、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的本质和应用。

二、强化数学基础训练。

物理学科与数学密切相关,数学基础不牢固会严重影响到物理学习。

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代数运算、几何推理等数学方法,从而更好地解决物理问题。

三、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在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训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物理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错题原因的分析,可以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强化实验操作训练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等教育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物理学习成绩。

物理解题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物理解题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

或者导致错误 。教学 中, 应训练学 习理解记忆能 力 , 经常把相似 的概念 、 公 片面 、 孤立观点看问题 , 没有 良好审题 习惯和技 能只会生搬硬套 , 不能把各 因而往 往抓住 了 问题的 某一 方 示和习题对比分析 , 区分异 同, 提高 比较借鉴 能力 , 排除干扰 。一定 要从实 种物理知识相互联 系起来 进行 综合思 考 ,
的 干扰 , 而是 类似 相 似 的 习题 的 解 法 带 来 的记 忆 干 扰 。 有 些 学 生 死 记 习 题 生 思 维 要 有 一 定 的 广 度 , 这 样 才 能 在 物 理 学 习 中 用 全 面 的 综 合 的 观 点 看 问 但 是 很 多 学 生 的 思维 品 质 在 这 方 面 往 往 表 现 出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常 常 用 解法 , 但遇到貌似而质疑 的习题时 , 便寻源记忆思 路求解 , 以致解题 受阻碍 题 ,
判断能力 , 将理论结合实践 , 使学生 学会 多向反思 , 提高认 识 , 分析 和推理 好 的知 识 体 系 。
水平。 二、 记 忆 干 扰 型
七、 抽 象 卡 壳 型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半 幼稚、 半成 熟的 时期 , 在解 题 中往 往会 出现思
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记忆与另一知识的混淆 , 互相 干扰 , 记忆是条长 线 , 路混乱 , 甚 至颠三倒 四, 繁杂 无章的现 象 , 而造 成逻辑 性思维 障碍 , 对 具体 深入记忆 的内容 中。其表现有 : 一是对一些形似之一 的概念或公式 的记 忆 的问题不能以抽 象规律 为逻辑起点 。物 理知识 体系 的综合 性特点要 求学

形 不 成 思 维 中心 , 从而也不会 寻找解决问题 的替换方案 , 使 问题脱钩 , 根据 直接经 验认 为这一 判断 正确。再 如 , 凭 生活 经验 认 为: 不住关键环节 。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者:顾强华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年第09期批判性思维主要是指批判性、反思性、严谨性的思维.目前,在美国的教育中,已经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但是在我国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却显得含蓄、不合理,有些教师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不够,也没有注重批判性思维的探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渗透批判性教育,使学生学会辩证看待知识,从而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谈点体会.一、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如果不具备批判性精神,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缺乏质疑精神.在对相似度很高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学生就会表现出举棋不定,尤其是在概念教学中,一些相似度较高的概念,学生只记得模糊的轮廓,具体分析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渗透,让学生关注相似概念中的不同点,从而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在讲“力的平衡”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下面哪一对力是平衡力?A.桌子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B.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C.桌子的重力和桌子对地面的压力.这就需要学生对二力平衡的概念有深入的了解: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力作用点在同一个物体上,并且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一概念本身的理解并不是很困难,但是在运用过程中,学生却容易出错.主要是因为学生会将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平衡知识点相混淆,错误认为相互作用的力就是平衡力,因此错误认为B是正确的.此时教师要带领学生从力的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白力的平衡要求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对方身上.通过这样的分析过程,学生能够得出只有A是正确的,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二、在错解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审题不清、思维定式或者不理解题意.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严谨的思维,没有根据物理原理一步一步进行推导,更多时候是将自己的主观想象加入到解题过程中.因此,在对错题的分析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错误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后再对物理问题进行解决时,就能够从表象中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成功率.例如,在讲“压力和压强”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一个重1N的红酒杯,里面装有2N的酒精,液面的高度是10cm,如果红酒杯底面面积是20cm2,那么红酒对杯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少?而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又分别是多少?在解题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这样解答:红酒对桌面的压力是2N,压强是2N/20cm2=1000Pa;而玻璃杯对地面的压力是1N,压强是1N/20cm2=500Pa.这是一种错误的解法.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学生将容器看成了规则形状,认为液体的重力能够大小不变地传递到杯底,实际上红酒杯是一种口大底小的容器,红酒的重力有一部分是被酒杯侧壁承担了,因此红酒对地面的压力是小于其重力的.只有上下均匀一致的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其重力.因此,在解决问题时,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具体的题目背景进行解决.这样,在错解分析中学生了解了压力、压强的传递性,在纠错中学生的批判能力得到了提高.三、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能力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实验开展之前,教师要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引导.这些问题必须是教师经过思考、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不能是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搜集,然后对已有的结论进行质疑,学会打破思维定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讲“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之前,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像的虚实、大小与物距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并不是教师随便提出来的,而是根据实验探究过程提出来的.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来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这些现象与物距之间的关系,思考凸透镜是如何成像的,为什么会出现成像的不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进行信息搜集,并且利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来研究成像规律,在反复的调整距离和观察物象中,就会找到影响成像变化的关键因素——物距.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从实验现象来总结物理规律,提高其信息搜集能力以及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高三期末考试中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三期末考试中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三期末考试中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与教学建议一、存在问题1、对于基本的物理原理和概念理解不透彻。

比如:实验原理不明白会导致研究对象选错,对于平衡摩擦力不足和过度理解不到位;电路结构及原理不明白会导致看不懂电路图,不能够提取出电路的最基本结构,导致整个电学实验没法得分;“磁通量的变化率”的含义不理解,一种可能性是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的实验原理或装置不理解,另一种可能性学生是否对“xx的变化率”的理解就是存在问题的?;对劈尖干涉理解的不到位。

2、多选题的答题技巧不足,考试时间分配不合理,选择用时过多,导致二卷时间不够,同时也反映对基本知识规律掌握的不扎实不够透彻。

比如:选择题11题的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面不能够在脑海中直接提取出准确的形状,导致解题时对于B和C这么容易排除的选项还是无法排除,浪费时间。

12题线框切割问题,对于某条边切割充当电源,其他边充当用电器,从而转换成电路的问题理解不到位,不能够正确找到某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反映了对于基本电路的组成无法清晰的识别出来其中蕴含的规律。

也说明学生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上是欠缺的,对物理的框架建构还不完善。

3、计算题的表达式书写不规范(其中一方面问题是不能用题干中给定字母表示),过程繁琐不简洁,体现物理思维不简洁。

比如:17题列出向心力方程,但不标记v0不给分;已知条件不替换出来,不给分。

4、对复杂的物理问题的过程分析存在问题(其中立体空间感欠缺是存在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将整个物理过程分析明白,也体现了对于题干中关键信息提取能力不足,审题能力不够。

比如:16题中“气体内能的变化量大小为ΔU”学生直接写上热力学第一定律,忽视“大小”的含义,导致错误;对题目中“导热性良好”错误性的理解为气体是等温变化。

对活塞的受力分析过程出现漏力(重力)。

17题中有的同学两个分速度下标搞不清楚沿哪个坐标轴。

还有的把进入磁场的角度搞成30度,劳而无功;第三问,只有极个别优秀的同学能进行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在实际物理解题中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
现在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已经意识到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物理问题从表面上看学生似乎很清楚,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但实际上学生在解决习题的过程中所披露出来的错误和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接受程度有较大偏差。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笔者从几个崭新的角度出发,对初中学生在实际物理解题中出现错误的最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还学生一双“自由”、“明亮”的眼睛
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式教学,但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课后生活。

初中物理知识是最基础、也是与现实生活最接近的,只有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自然、了解自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体验成功解决问题带来的喜悦,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从另一方面讲,解决物理习题的过程是学生还原出题人构造物理模型的过程,一般说来,出题人是根据自己头脑中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结合某些物理关
系编写的物理习题,学生在解题时能否正确的还原这个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重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详尽讲解课本中重要的定理、定律
课本部分重要的定理或定律的叙述“过于精简”,造成了学生对定理和定律理解的片面性及模糊性。

物理学中的概念和定律是几代物理学家经过反复推敲才建立起来的,是以最精简的方式展现在教科书中的。

正是由于这种简洁造成了学生的“消化不良”。

做为一名物理教师,应当给学生详尽地讲解定律中隐含的或不易注意的内容。

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的条件下,才能更顺畅地解决物理习题。

为了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定律以便更好地解决物理习题,教师很有必要对定律进行“咬文嚼字”,扣住其中的关键字词。

例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叙述,课本中是这样的: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定律本身的简洁性使学生不能清楚地理解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

问及很多的学生,他们的答案是有可能静止也有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不定性的答案是不符合物理思维的。

我们首先应当对学生起引导作用,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到底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静止状态,是什么决定了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引起学生的深思与讨论之后再讲解定律。

首先教师应讲清楚“保持”的意思。

“保持”就是不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

让学生选择一个固定的参考系,如果物体相对于这个参考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外力消失后,物体仍然相对于这个参考系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物体相对丁•这个参考系是静止的,那么当外力消失后,物体仍然会保持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最后我们可以把内容做适当的扩展,讲解这个物理定律的来源,为什么是伽利略做的思想实验结果,却冠名为“牛顿第一定律”?这时我们就应当给学生讲解物理学史,讲解物理学家们发现物理定律的过程和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还没有达到相应课本本身所隐含要求的程度,而曰常
的生活习惯也会误导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

还是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教师应当瞻前顾后,有时要把课本后面的东西拿到前面来讲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沪科版的初二物理教材把牛顿第一定律拿到质量的前面来讲,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又给学生说明了“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尽管惯性的概念在前面已经学过,但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还是感觉很陌生,决定惯性大小的唯一因素就是质量,在学习重力的计算时,也用到了质量,课本中是以加油站的形式给出的。

总之,“质量”的概念在学习之前反复用到,而课本上的“质量”和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说的“质量”完全不同,学生对现实生活中很熟悉的“质量”的理解必然会影响到对有关物理概念的理解。

因此,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课本的一些章节的安排顺序加以适当的调整。

此外,我们还应当把课本上严密的科学语言以通俗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和概念。

把中学物理中的概念尽可能集合成各种组合。

使学生把这些组合变成S己的概念,并且应当懂得这些概念此时此地在他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应用而由衷地感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并且对学生的实际观察操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使学生克服物理的思维和现实生活所逐渐养成的思维的矛盾冲突,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的抽象概念。

四、以唯物辩证法贯穿物理教育
有些物理现象不易直接观察到,这也会成为学生在理解问题上的一大障碍。

这就要求我们以唯物辩证法贯穿物理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还要注意把握住“度”的问题。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弱,我们在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同时,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问题,应当把一些微小的、学生不易观察到的现象
进行“放大”。

我们必须遵守直观性原则:学生必须理解他们所学习的东西。

我们教师应当明白、清楚和确切地讲解定律和有关的概念,使学生明白他所学
知识的实际意义。

初中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哲学方面的思维。

我们应当使学生学会应用哲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例如,可以采取熏陶、感受、启发等此类的方法使哲学的思想在教学中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正确理解物理知识的同时结合贴切的哲学观点,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再用该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例如,让学生理解了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即物体)的关系: 物质与物体是紧密相连的。

物质是从物体中概括出来的,没有物体,就不会抽象出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体之中,而物体是物质的具体表现;物体除了具有共同特性——客观实在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的个别属性。

我们既不能用物质去代替物体而看不到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也不能用物体去代替物质,看不到世界的统一性。

物质与物体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理解了这个对丁•理解质量、密度、惯性以及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不随位置、状态、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类似的问题就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