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稳态与环境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夯基提能作业(必修3)

合集下载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近年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九单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8·山东济宁高三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一定不是生产者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C.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包含生产者与消费者两种成分D.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解析:C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不是生产者,如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A错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B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成分,C 正确;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错误。

]2.在山清水秀的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猴、蛇、鹿、熊等动物,还有珙桐、蜣螂、细菌、真菌等生物,关于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是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猴、蛇、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④B.①②C.③④ D.②③解析:A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总称,神农架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既有各种各样的生物,也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无机环境,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而蛇、猴、鹿均有很多种,所以猴、蛇、鹿均不止一个种群;生物群落是所有生物的总称,不能单指动物或植物,故不能说所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蜣螂以动物粪便为食,腐生菌指从已死的动、植物或其他有机物中吸取养料,以维持自身的正常生活,很多细菌和真菌属于此类,因此,蜣螂、腐生菌属于分解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必修3)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题型三 食网链和食物网数量变化分析 5.(2019·陕西咸阳模拟)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 3 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 4 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特别提醒] 1.三类“不一定” (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 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 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 者)。 (3)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 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 能的是(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田螺、草鱼 是消费者,A、D 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 化学能,B 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 错误。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 D、 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 A、B 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 D、C 中指出箭头多的 D 为“生 产者”,指入箭头多的 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D→A→B, 确定 A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2019-2020年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

2019-2020年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2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课

2.(2016东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4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不同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D 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强,A错误;生态系统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不同,一般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 恢复力稳定性低,C错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 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正确。
(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 在海水中)。
3.外来物种入侵 (1)外来物种入侵就是某物种从它的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 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 (2)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破坏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或生态平衡;使原生 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即引发生态危机。 (3)侵入种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占据生态位。如果迁入地环境条件适 宜,侵入种由于缺少天敌的控制,一旦传入,能迅速传播蔓延开来,在短时 间内呈现种群的“J”型增长。 知能拓展 (1)人类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这是环境问题产生的 根本原因。 (2)解决水体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污水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 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通常的办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 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生物
课标版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教材研读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① 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 的能力。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② 自我调节 能力。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功能课件(必修3)
生物
课标版
第31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教材研读
考点一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第一营养级能量分析
3.消费者能量分析
(1)从上述图解可以得到:摄入量=同化量+ 粪便中的能量 。
(2)在各营养级中,能量的几个去路: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被
下一营养级生物 利用(最高营养级除外);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
某营养级的同化量 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考向一
依托图示或实例,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1.(2017河北定州中学第一次月考,17)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b=h+c+d+e+f+i
b ×100% 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用。
(3)未被利用的能量为未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
利用的能量,可理解为现存量或储存在化石燃料中的能量。 4.特点: 5.研究意义 单向流动 和 逐级递减 。
(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
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 续高效地流向 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
(3)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⑩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实质是呼吸作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 。
3.碳循环的破坏——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大气中的 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2)影响:使 气温升高 ,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平面上 CO2 含量迅速
C.“草→ 兔→ 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零。
题组二 群落空间结构类型的判断
3.(2012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 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 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 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
题组一 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2014全国Ⅰ卷)某种植物病毒Ⅴ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 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Ⅴ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Ⅴ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 和青蛙不能构成竞争关系,因为二者不存在因争夺共同的食物或空间而发 生斗争;植物病毒V与水稻是寄生关系,与青蛙间无寄生关系。
4.(2015内蒙古包头测试)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 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必修 3教材P109~111,考查角度主要侧重生态系教材 P116“ 技能应用 2” 改编) 某地农业部门在防治棉铃虫问题上,提出了两种方 案——Ⅰ.喷洒高效农药;Ⅱ.放养赤眼蜂(其为棉铃虫天敌)。请评价哪种方案更有 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说明理由。

恢复力稳定性 恢复 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______ 恢复 原状 遭到破坏,_________
实质
核心 区 别 影响 因素


恢复力 稳定性 抵抗力 稳定性,b为_________ 一般情况下二者呈负相关,a为_________
联系
4.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干扰 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 (1)控制对生态系统_______ 自我调节能力 的___________________ 。 物质和能量 投入。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__
第31讲
[江苏最新考纲]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A)。3.全球
性生态环境问题(B)。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B)。4.实验:调查当地生态环境
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b)。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年10考)
提示
放养赤眼蜂。因为喷洒高效农药,在消灭棉铃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大量的棉
铃虫的天敌。棉铃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容易再度大爆发。在棉田中放养赤眼蜂, 由于棉铃虫和赤眼蜂在数量上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能够将棉铃虫的数量长 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这个角度看,这个方案有利于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下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新人教版必修3

第31讲生态系统的结构限时训练提升考能(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相关实例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杉树可组成一个群落B.池塘中的全部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一块稻田中的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构成种群D.组成加拉帕戈斯群岛的13个主要岛屿的鸟类各自形成独立的13个种群解析群落指的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全部生物的总和,A项中只包括杉树一个物种,应为种群,A错误;生态系统是指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B项中没有包括无机环境,应该是生物群落,不是生态系统,B错误;种群应该包括同种生物中的所有个体,C正确;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鸟类不属于同种生物,D错误。

答案 C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如硝化细菌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动物未必是消费者如蚯蚓为分解者;细菌应属生物群落范畴不是非生物成分。

答案 C3.(2015·贵阳期末)若要表示一个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流动情况,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能量在各营养级间逐级递减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消费者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解析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流动的渠道是食物网,食物网的形成是因为消费者往往不只以一种生物为食,D正确。

答案 D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生物B.竞争和捕食是食物网中常见的种间关系C.一般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D.营养级越多的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就越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构成食物链所必不可少的,A正确;捕食是食物网中必有的种间关系,另外可能会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又可在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上体现,C正确;也有可能存在一条很长的食物链,其上存在多个营养级,D错误。

人教版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31

人教版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31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4-
2.种间关系 (1)基本概念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 食物 。 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 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维持生活。 ④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5-
(2)种间关系实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连一连]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6-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7-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 生物种群 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11-
(科学思维)下图表示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 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12-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 不是 (填 “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2)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b中 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 光照强度 影响形成的,c处藻类植物 的分层现象是受 光照 的影响形成的。
考点1 必备知识梳理 关键能力突破
-13-
考向1 群落的概念、物种组成及空间结构分析 1.(2019广西柳州高级中学模拟)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 同区域中的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 关闭 B.区域⑥溶解氧可能最少 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属于生产者,A项正确; C.a为区域⑥的优势种 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 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 ,溶解氧减少,⑥区域藻类数量最多,呼吸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稳态与环境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夯基提能作业(必修3)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xx湖北黄石期初调研,30)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A.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B.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C.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D.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2.(xx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15)草→兔子→狐狸→狼为某草原上的一条食物链,下列关于该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化学能→光能→热能B.兔子产生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子的同化量,而属于草的同化量C.当狐狸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D.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狼个体体内的能量少于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3.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4.(xx海南单科,25,2分)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5.(xx山西临汾一中月考,25)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B.若实行灭虫灭鼠,一段时期内牧草间的竞争会加剧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6.(xx江苏单科,10,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信息传递7.(xx宁夏平罗中学第一次月考,1)在碳循环中,生物之间碳的传递形式是( )A.CO2B.碳酸盐C.有机物D.化石燃料8.(xx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月考,20)为了控制甘蔗害虫,有人将蔗蟾带入澳大利亚。

由于蔗蟾的皮肤会产生毒素,起初袋鼬等蔗蟾的捕食者出现大量死亡的现象,但现在,袋鼬学会了只吃蔗蟾的幼仔而不吃毒性更强的成体。

蔗蟾和袋鼬之间肯定不存在( )A.物质循环B.能量流动C.信息传递D.共同进化9.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对信息传递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雌蚕蛾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前来交尾属于行为信息B.鸟类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味属于化学信息D.信息传递可以双向进行10.(xx湖北襄阳五中开学考,38)有关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的来源只能是无机环境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都是单向的D.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信息11.(xx湖北荆州高二期末,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捕虫板是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性来诱杀昆虫成虫,该过程所涉及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蜜蜂跳“8”字舞告诉同伴采蜜的方向属于行为信息C.信息传递具有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D.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xx云南玉溪一中一模,6)下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循环是指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B.伴随A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中C.B过程只代表生物的呼吸作用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2.(xx海南单科,18,2分)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3.(xx课标全国Ⅲ,5,6分)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4.(xx福建理综,4,6分)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 357 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5.(xx河北沧州一中第二周测,17)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量B.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以达到早熟、高产C.施放过量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D.农场中生物间的化学信息传递沿食物链逐级进行二、非选择题6.(xx课标全国Ⅲ,31,8分)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

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丰富度是指。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

7.(xx课标Ⅱ,31,8分)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 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 000头。

回答下列问题:(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8.(xx安徽理综,29Ⅱ,9分)果园可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进行管理。

(1)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可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如用性信息素(E)-2-壬烯醇诱捕害虫丽金龟,可破坏其种群。

(2)科研人员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了连续5年的监测,结果见图。

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每年输入果树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一部分储存于果树的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其余能量的去处是、。

(4)如果不对果园土壤进行管理,果树林下将会出现从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到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优势,再到草本与灌木混生等阶段的演替。

在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其原因是。

9.(xx广西名校第一次模考,31)某草原食物链草→兔→狐中能量流动关系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兔传递到狐的效率是(用表中字母答题)。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兔种群密度。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取样时应注意。

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标记50只兔,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只/hm2。

野兔天性警觉,经捕获后难以再次捕获,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比真实值。

(偏大,不变,减小)(3)能量沿食物链草→兔→狐流动时逐级递减的原因是。

(4)狐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狐的气味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起到的作用。

(5)狐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其通过自身代谢,能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无机物排出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可见,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若草的种类减少,则与原来相比,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将。

答案全解全析A组基础题组考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A 若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成图,可形成一个金字塔图形,该图形叫做能量金字塔,所以能量金字塔可用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2.B 在此食物链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光能→化学能→热能,A错误;兔子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草的同化量,B正确;兔子和狐狸分别处于第二、第三营养级,C错误;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所有狼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少于所有狐狸个体体内的能量之和,D错误。

3.C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75+200+875=1 250(kJ),故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故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光合作用提供了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故C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都是高营养级捕食低营养级,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故D正确。

4.D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

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A正确;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B正确;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地输入能量,C正确;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部分流向分解者,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D错误。

5.C 图中鹰分别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A正确;灭虫灭鼠后,一段时期内牧草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牧草间的竞争会加剧,B正确;生产者的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流向分解者(残体、粪便等),④未被利用,可见C错误;保护鹰和食虫鸟,能够控制昆虫和鼠的数量,从而有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D正确。

6.D 蓝藻水华现象与水体中N、P增多而引起蓝藻大量繁殖有关,未体现出能量流动的特点,A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包括太阳能(光合作用固定)和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化学能(化能合成作用利用),B错误;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物质可以循环反复利用,D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