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平人物专访稿—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紧迫性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紧迫性
—专访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夏平
肖正华
据统计,我国每年为生产建筑材料要消耗各种矿产资源7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矿石、化石类资源;生产这些建材的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要排放1吨CO2、0.74公斤SO2、130公斤粉尘。

“上述数据表明,建筑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与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已迫在眉睫。

”武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夏平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专访时还表示,只有通过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才能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多种效益。

中国住房: 全面推进绿色建筑,是加强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

绿色建筑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而言,有哪些积极意义?
夏平:绿色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未来城市经济整体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具体而言,发展绿色建筑有利于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缓解城市资源能源供需紧张的矛盾;有利于降低城市社会总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有利于推进城市建筑产业现代化,提高建筑产业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加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转型升级;还有利于在全社会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中国住房: 很显然,发展绿色建筑无论对建筑业本身,还是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利,但事实上,很多地方的绿色建筑眼下并没有形成规模,应该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夏平:首先是要提高对发展绿色建筑的认识。

管理部门和建设各方要提高对发展绿色建筑深刻认识,将绿色建筑考核纳入政府层面管理,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并出台相应的政策、资金予以扶持和鼓励。

其次是要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政策和行政监管法律法规。

目前绿色建筑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缺乏针对绿色建筑的政策倾斜和激励政策,由于绿色建筑前期增加投资成本,生态环境效益的显现是长期过程,较难刺激市场需求;市场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缺乏可操作的各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行政监管制度。

最后是完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支撑。

当前,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层面还不够完善,如遮阳产品、雨(中)水回收系统投资造价成本偏高;外墙外保温层有出现开裂、起鼓、甚至部分或小块脱落;节能门窗有些中空玻璃密封材料不过关,致使空气进入,冬季出现起雾或结露现象;建筑节能技术、产品、材料的可选择性不大等等。

中国住房: 发展绿色建筑,应该坚持哪些原则,注意哪些问题?
夏平:发展绿色建筑,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健康、安全的居住环境,要实现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

在发展原则上,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在理念上,要贯彻绿色平衡;在整体设计上,要讲究科学。

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于围护结构要尽量采用低耗能材料。

同时,在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上,要充分考虑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

中国住房: 就地方相关政府部门而言,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才能充分保障绿色建筑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夏平:首先,应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统筹规划城镇和区域的总体布局,努力降低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资源消耗。

其次,应尽早建立和完善发展绿色建筑的4大体系。

即:政策与法规体系、技术标准支撑体系、行政监管体系、评价认证体系。

再其次,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强绿色关键技术研究,整合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的区域知识创新体系,完善以企业为主、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合作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现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机融合。

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最后是做好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及宣传工作。

通过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修正和提升配套政策体系和技术标准规范;推广新的节能产品、
设备和技术工艺。

在总结试点示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以示范效应带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韩成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