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腹部创伤CT诊断及临床意义

膜后血肿者 2 例, 胆道损伤者 1 例, 其他损伤者 4例 。 2 . 1脾脏损伤 : 6 8 例, c T表现为脾体 积增大 ,形态不规则 , 密 度不均匀 或脾 内斑 片状低密度影 , 脾边缘 葱皮样 、 弧带状 或 斑片状高密度影 。 2 . 2 肝脏损伤 : 2 4例 ,其 中 1 6例表现为肝包膜下透 镜样 低 密度 , 伴相应肝实质受压变平 ; 4例表现为肝 内见线样 低密度 影. 边缘模糊 ; 4例表现为肝内高密度 圆形血肿影。 2 . 3 肾脏损伤 : 1 1 例, c T表现 为肾体 积增 大 , 肾周见高密度

7 2 ・
实用 医学影像杂志 2 0 1 3 年2 月第 l 4 卷第 l 期
J P M I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1 4 . N o . 1

经 验 介 绍 ・
腹部创伤 C T诊断及临床意义
谢 庆伦
随着社会经济 和交通科技 的发展 , 各种事故造成 的损 伤 已成为 当代人 的主要死亡原 因之一 。腹部创伤非常常见 , 占
方面应在必要 时做 C T平扫加增强扫描 , 以明确诊断 , 为临床 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及时 、 准确的依据 。 肝脏损伤是仅 次于脾脏损伤 的常见腹部 创伤 器官 , 1 2 5
例腹 部创 伤患者 中 2 4 例 为肝脏损伤 . 占所有患者 的 1 9 . 2 %。 由于损伤多为暴力直接 冲击所致 ,大多数创伤累及肝有 叶。 肝脏 损 伤后易造 成腹 腔积血 , 腹 腔积 血量对 于评 价 预后有
年 5月至 2 0 1 2年 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1 2 5例腹部创伤患者 的C T影像学表现 , 旨在探讨 C 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 。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CT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2 0 1 5年第 2期
C T在 腹 部 实 质 性 脏 器 损 伤 诊 断 与 , 厶! 口7 r = - r 中 的 应 用
张பைடு நூலகம்干;
( 内江 市第 六人 民 医院 放射 科
6 4 1 0 0 0 )
【 摘 要】 目的: 探讨C T在腹部 实质性脏器损伤诊 断与治疗 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 ) l 1 年 4月 一 2 0 1 3年 7月我院收治 的 6 0例 闭合 性腹部 实质性脏器损 伤患者 , 对其临 床病例 资料 C T检查 结果进行 回顾性分析。结果 : 在本研究 6 0例闭合 性腹 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者 中, 包 括单脏器损伤患者 5 0例 , 其中有脾损伤患者 2 4例 , , 肾损伤患者 1 4例 , 肝损 伤 患者 7 例, 胰腺损伤 5例。多脏器损伤患者有 1 O例 , 其 中肝损伤伴左 肾损伤 4例 ; 肝损伤伴J 损伤 2 例; 脾损伤伴右 肾损伤 2例 ; 脾损 伤伴胰腺损伤 2 例 。结论: C T扫描检查腹部 闭合性 实质 性脏器损伤是一种简 洁、 快速、 准 确的方法, C T扫描 能迅速作 出准确诊断, 对制定 毫诊腹部刨 伤l 临床治疗方 案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 有效提 高患者预 后, 降低 死亡率 , 值得
在 临床 上大力推广。
【 关键 词】 c T ; 腹部 闭合性损伤 ; 诊断价值 【 中图分 类号】 R 6 5 7 . 3 【 文献标识码 】 B
腹部损伤分 为腹部 闭合 性损伤和开 放性损伤 , 叉可分 为实质性 脏器 损伤 和空腔脏 器损伤 。腹部 闭合性 实质性脏器损伤一般情况下发生损 伤的器官 较多 , 且多具隐蔽 性 , 从而较难对损伤 的部 位及严 重程度作出准确诊断 , 导致死亡率 较高 , 是威胁该类 患者生 命安全的重要原 因之 一… 。近几年来 , 多层螺 旋 c T的应用不 断普及 , 使得腹 部实质性 脏器损伤检查 的准确 度大幅提高 , 因此 , C T检 查成 为了腹 部闭合性 实质 性脏器 损伤检 查的常用方法 2 J 。为 了探讨 c T在 腹部 实质性脏 器损 伤诊断 与治疗 中的应 用价值 , 本 文对 2 0 1 1 年 4月 一 2 0 1 3年 7月我院收治的 6 0例闭合性腹部实质性脏 器损伤 患者进行 研究, 效果令 人满意 , 现将结 果报道如下。

腹部CT检查在急诊中的应用(附39例报告)

腹部CT检查在急诊中的应用(附39例报告)

腹部CT检查在急诊中的应用(附39例报告)目的提高腹部CT检查在腹部急诊患者的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患者的CT检查资料,收集经手术和(或)临床诊断确诊的资料完整病例39例。

结果胃溃疡穿孔5例,泌尿系结石5例(平片隐性),肝脏和(或)脾脏破裂12例,肠系膜挫裂伤6例,膀胱破裂1例,急性胰腺炎4例,宫外孕3例。

结论腹部急诊患者行CT检查,简单易行,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值得应用。

标签:腹部;急诊;CT随着临床工作环境的变化,急腹症患者入院前行CT常规平扫的应用越来越多,笔者收集整理了我院2005年3月~2013年6月39例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CT图像,进一步提高对急腹症患者CT平扫的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2个月~55岁,外伤19例,非外伤20例,外伤性病变包括车祸上9例,腹部钝器伤5例,坠落伤5例。

1.2检查设备和方法西门子spirit双排螺旋CT,扫描方法,全腹部平扫,层厚层距5 mm,螺距1.5 mm。

2结果2.1外伤性病变包括单纯性肝脏破裂6例,脾脏破裂5例,膀胱破裂1例,肠及肠系膜损伤7例,非外伤性病变包括:胃溃疡穿孔4例,泌尿系结石5例,肠梗阻8例(结肠癌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胰腺炎引起的肠梗阻2例),宫外孕3例。

2.2肝脾破裂的CT表现肝脾周围有积液,包膜不光滑,肝脾实质密度不均匀,双侧结肠旁沟积液。

2.3肠及肠系膜挫裂伤的CT表现局限性的肠壁增厚,肠壁围脂肪影的异常表现,密度增高,呈片状或索条样高密度影,邻近肠系膜区的凝血块,邻近肠系膜区的三角形或者幕样高密度影(术中发现该影像为集聚于肠系膜间的凝血块,考虑为肠或肠系膜血管破裂出血集聚于肠系膜间凝固形成所致);手术证实的胃穿孔4例,术前均检查到肝前间隙少量气体集聚;2例小儿肾功能衰竭的CT检查发现双肾盂小片样高密度结石灶,另外3例检出输尿管结石,5例患者在CT 检查前的平片检查中均未能检出阳性结石影;肠梗阻患者8例,CT提示诊断结肠癌3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胰腺炎引起的肠梗阻2例;宫外孕急腹症患者3例,表现为附件区的软组织块影,密度不均匀,盆腔内见液体影。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研究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月 第3卷第1期对良恶性肺结节诊断的敏感性为93.02%(80/86),准确性为79.17(76/96),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320排CT灌注成像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320排CT灌注成像诊断结果病理诊断结果合计恶性良性恶性80686良性6410合计8610963 讨论在临床上肺结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对该病的诊断在临床医学中属于难点、重点,对患者仅仅通过影像形态进行判断会出现误诊的情况,将恶性肺结节判断为良性肺结节,因此通过科学、有效、适当的CT诊断方式对患者肺结节进行诊断,是提高患者生存预后的关键所在[3]。

320排CT在临床上又称之为动态容积CT,能够时间真正动态容易的CT,通过灌注成像能够将组织的血流灌注以及微血管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将组织器官上的血流动力学信号进行提供,能够通过毛细血管的水平将肿瘤组织的代谢情况进行反映,将肿瘤新生血管的关注参数反映出来,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肺结节情况的判断,同时恶性肺结节中主要由支气管动脉进行供血,因此支气管动脉灌注值能够将其供血的程度反映[4]。

本次研究中发现,恶性肺结节的肺动脉灌注值以及灌注指数明显低于良性肺结节(P<0.05);支气管动脉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肺结节(P<0.05),同时320排C T灌注成像的诊断敏感性以及准确性与病理学诊断无明显差异(P >0.05)。

综上所述,在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鉴别中应用320排CT灌注成像的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雷苑麟,刘红艳,陈建初,等.320排C 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 24(24):15-16.[2]胡钰,方进,邓达标,等.M S C T灌注成像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M e t a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 32(8):1226-1230.[3]鲁慧静.多层螺旋C T灌注成像在肺癌与肺良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7,39(2):80-82.[4]牛晓霞,胡晓芸.双排螺旋C 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外周肺结节良性、炎性、恶性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0):4068-4069.急诊中的C T平扫检查在外伤危急症患者的腹部急诊中被广泛应用,该检查方式对于判断患者脏器的损伤程度以及骨折情况等均具有重要作用[1]。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手术发现本组患者脾损伤32例,肠系膜损伤21例,肝损伤11例,膀胱损伤7例,胰腺损伤5例,胆道损伤4例。

b超检查和手术结果一致率为85.00%;ct检查和手术结果一致率为93.75%。

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

结论:ct检查在诊断腹部创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比较清楚的反映出患者腹部创伤的具体面积、位置、类别,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诊断;手术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4-0054-02腹部创伤为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主要导致原因为车祸、摔伤、坠落等[1],通常情况比较危急,所以快速的临床诊断对手术方案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意义。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其中男62例,占77.50%,女18例,占22.50%;年龄最大52岁,最小17岁,平均(38.43±1.2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3例(53.75%),坠落伤21例(26.25%),锐器伤16例(20.00%)。

创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 h,最长2.5 h。

1.2 方法本组80例患者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1.3 检查标准1.3.1 b超检查使用hitachi-420 b超检查仪,对患者的整个上腹部进行b超检查,发现腹腔内存在游离液即为阳性[2]。

CT检查在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

CT检查在腹部脏器损伤的应用价值

总结 颈托固定或沙袋米袋固定法,因婴儿头颈会转动,固定无效,不舒
适,患儿易哭闹。针灸、推拿、牵伸、热敷法,患儿不适易哭闹,家长心疼, 难坚持。利用向光性原理纠正婴儿姿势性斜颈,无痛苦,易坚持,效果显 著。对其它类型斜颈的治疗亦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毅,鲜小庆.自制简易颈托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应用EJ].中国美容医
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
规则形bJ。肾撕裂伤表现为不规则的低密度影。 3讨论 3.1腹腔积血是腹腔内脏器损伤的常见的征象,腹腔内的任何液 体包括血液首先发布于附近间隙,然后流到更低的间隙,这些间隙包括 肝肾间隙,左右膈下及结肠旁沟和盆腔的Doaglas窝,本组所见腹腔积液 为肝肾间隙积液6例,膈下积液4例。 3.2脾脏位于左季肋区,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质地柔软,血液 丰富,位置固定。是腹部最易损伤的器官,本组病例脾脏损伤占60%也说 明了这一点。脾损伤分为三种:1、完全性脾破裂,脾包膜及实质破裂,较
多血液进入腹腔,CT表现脾撕裂可见脾外形不规则,表现单一的或多发
3.5腹腔内游离气体是空腔脏器破裂的最常见的征象,表现为气 体集聚于高位的前份腹膜腔内,当气体量较大气体使脏器与腹前壁腹膜 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气体量较小时,该气体仅限于最高位的前份腹膜腔 内。胃破裂引起前份腹膜腔内积气。本例急诊手术见胃体前部有一2.
利用向光性原理纠正婴儿姿势性斜颈
曾洪华 蒋和葱(青田县鹤城镇城东社区卫生服务站 浙江青田
323900) 摘要: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共9例姿势性斜颈婴儿,利用向光性原理,经1至2个月合理睡姿,均已纠正。向光性(英文:phototropism)是向
性的一种,指生物的生长受光源的方向而影响的性质,常见于植物之中。植物向光生长,有利于获得更大面积、更多的光照,有利于光合作用,维持植 物更好的生长。据观察,婴幼儿单独睡觉时,头面部喜欢朝向光源的方向。利用这一点,为姿势性斜颈患儿变换以前的睡眠习惯,在睡眠中轻松纠正 斜颈。此方法简单易操作,无痛苦,易坚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向光性;斜颈;纠正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lX(2014)04—357—01 及会翻身,不管置于何种体位,他自己会转至脸面部朝向光源。从而使 脸变正,达到纠正斜颈的目的。如果妈妈和宝宝一起睡,那么妈妈应睡 在宝宝的右侧,因为宝宝喜欢妈妈身上的气味,睡觉的时候总是把脸朝 着妈妈所在的那一边。因为婴儿睡眠时间多,在睡眠期间置头颈部于正 确位置,纠正斜颈。患儿无痛苦,易操作,能坚持,而且把宝宝头面部朝 向光源及妈妈,宝宝睡眠会更安心、更香甜,也就更能保持正确的头颈位 置。平时的生活细节也有助于纠正斜颈。如抱宝宝的时候,因为宝宝总

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肾损伤的诊断
肾挫伤
CT表现为肾实质内局灶性低密度影,边界模糊。肾挫伤一般保守 治疗即可。
肾裂伤
肾裂伤在CT上可表现为肾实质内的线性低密度影,代表肾实质的 断裂。根据裂伤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肾血管损伤
CT可显示肾动脉或肾静脉的损伤,如血管断裂、血栓形成等。肾 血管损伤通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以恢复肾脏的正常血供。
02
CT在腹部外伤的诊断中的应用
肝损伤的诊断
肝包膜下血肿
CT表现为肝包膜下新月形或半 月形低密度影,相应的肝实质 受压变平。这种血肿一般出血 量不大,多数可以保守治疗。
肝内血肿
肝内血肿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 或椭圆形低密度影,CT值随时间 逐渐降低。肝内血肿较大者可能需 要手术治疗。
肝破裂
CT可清晰显示肝脏轮廓的中断、肝 内高密度影(出血)以及周围组织 的肿胀。肝破裂通常需要紧急手术 治疗。
发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未来CT在腹部外伤诊断中将实现更 高程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降低辐射剂量
在保证诊断准确性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扫描参数和算法, 降低CT检查的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CT与其他影像技术(如MRI、超声等)进行多模态影 像融合,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腹部外伤诊断信息。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识别,辅助 医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腹部外伤诊断,提高诊疗效率。
06
结论
CT在腹部外伤中的价值
准确诊断脏器损伤
发现隐蔽性出血
CT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腹部脏器的形态、 结构和毗邻关系,准确诊断脏器损伤的部 位、范围和程度。

腹部CT扫描在脑外伤合并腹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腹部CT扫描在脑外伤合并腹外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艾克拜尔江阿布来提艾来提库尔班【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颅脑、腹部合并伤时,腹部伤的最佳诊断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36例多发伤病人的腹部CT所见及腹腔穿刺结果。

结果在脑外伤病人昏迷时,腹部CT扫描确诊率最高。

结论在颅脑、腹部合并伤时,腹部CT扫描是首选诊断方法,并且对腹部伤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脑外伤;腹外伤在多发性创伤中,脑外伤合并腹外伤占有相当一部分比例,在其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下面结合经CT扫描诊断的36例该类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6例中男24例,女12例。

年龄8~69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25例,坠落伤7例,棍棒击伤2例,沙土塌方2例。

受伤部位:36例均有腹部外伤。

1.2 方法病人均处于昏迷状态,急诊行头腹部CT扫描。

受伤至CT检查时间1.5~18h.36例均行腹腔穿刺检查。

1.3 结果 36例中脑外伤合并肝脾肾挫伤4例,前腹壁血肿2例,腹膜后血肿并腰椎骨折4例,脾破裂6例,肝破裂7例,脾被膜下出血3例,肝被膜下出血4例,肠管及肠系膜挫伤6例;36例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阳性率77.8%.因严重颅脑伤死亡13例,占本组病例总数的36.11%,其余23例中1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存活9例。

13例行保守治疗,全部存活。

2 讨论 2.1 发病率与死亡率 Taylor[1]报道482例儿童颅脑中合并腹部外伤者占19.7%.Michurin[2]报道818例颅脑伤病人中12.4%合并腹部脏器损伤。

我院1998~2005年间统计颅脑伤合并腹部脏器损伤占多发伤的20.7%.由此可以看出脑外伤合并腹部外伤在临床并不少见,并且死亡率较高,Mchurin[2]报道为37.8%,我院为38.89%.除了颅脑并发腹外伤增加了创伤严重程度外,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脑外伤昏迷影响腹部伤的早期诊断,贻误了抢救时机。

2.2 昏迷病人腹部伤的早期诊断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病人,不能根据主诉及临床表现判断腹部伤情,给早期诊断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 单侧肾梗死可能是外伤的直接结果。 ▪ 但是双侧肾梗塞要考虑栓子的来源。 ▪ 外伤后最常见的栓子位置在胸主动脉峡部。胸
主动脉固定在那儿。 ▪ 但是该病人栓子来源膈肌水平的主动脉位置 ▪ 这里是主动脉固定的次要位置。
八. 肠损伤
病例 21
▪ 44岁,自杀男性,从 40 英尺高处摔到混凝土地面。抑 郁症病史。查体:BP:90/54,面色苍白,冷汗,神志 不清。头部没有外伤征象,胸、腹部瘀斑,腹胀,骨盆 显著畸形活动,全程血尿。CT如图:
分析
▪ 气管插管在右主支气管。 ▪ 胸腔引流管看起来还好。 ▪ 胃管盘绕在胃中。 ▪ 上纵隔增宽、模糊不清,需要重视。 ▪ 左侧膈肌边缘模糊、透亮度降低。 ▪ 出现上述征象的有胸部血肿、 肺挫伤、膈肌破裂或
脾损伤。 ▪ 基于胸片我们考虑主动脉损伤、 肺挫伤以及膈肌、
脾脏和左肾损伤的可能 ▪ 继续 观察CT 图像
▪ 复合性损伤患者。 ▪ 包括胰尾损伤。脾损伤、 肾损伤和气腹。
病例17
包括胰腺损伤的复合性损伤
分析
▪ 来自右侧的外伤。 ▪ 肝脏裂伤通过下方大血管并延伸到胰头和胰
颈交界处。 ▪ 外力来自右前方,将肝脏和胰腺向后方脊柱
压迫。 ▪ 有时这种损伤还涉及到十二指肠。
六. 膈肌损伤
病例 18
胸片:79 岁,车祸伤昏迷患者,外院 气管插管后转入
CT示“领口征”提示膈肌 破裂
讨论
▪ CT横断位显示胸片高密度影实际是肝脏。 ▪ 肝脏外缘形态不正常黄色箭头)。 ▪ 非特异性征象为肝脏后缘中断 (小蓝色箭头) ▪ 横轴像肝脏外缘凹陷是由于胸腔出血 ▪ 矢状多平面重建清楚地显示了肝脏外缘凹陷
及“领口征”。
膈肌破裂总结。
七. 主动脉损伤
病例 21
五。胰腺
▪ 1.少见,仅占 0.4% ▪ 2.1.1%穿透伤,闭合性损伤只有 0.2%的发生
率。 ▪ 3.单独损伤少见。 ▪ 4.通常是复合性损伤的一部分。
病例 15
一般资料
▪ 车祸伤患者。 ▪ 生命体征稳定,下腹部轻度压痛
分析
▪ 腹腔器官正常,没有腹腔积液 ▪ 胰腺发现有模糊的低密度影,胰尾有一些液例 10侧面刀刺穿透伤患者
讨论
▪ CT 显示腹膜后一个小的肾包膜血肿 ▪ 无腹腔积液,延迟未有发现采集系统外渗的
的征象(图像未显示) ▪ 该病人采取非手术治疗
钝器伤
▪ 90%闭合性损伤会导致肾损伤。 ▪ 与肝、脾损伤不同,肾损伤还需要评估收集
系统。
病例11
病例11
病例12
肾包膜下血肿(I级肾损伤)
最易受伤部分。这部分还涉及裸区,将会导 致腹膜后出血而不是腹腔出血。
肝裂伤活动出血示意图
病例4
不同类型的肝脏损伤
病例4
▪ 图示: ▪ 1.绿色箭头: 椭圆状低密度区符合血肿 ▪ 2.黄色箭头: 线性形低密度影区符合挫裂伤。
(注意此挫裂伤与左侧的门静脉相交) ▪ 3.蓝色箭头: 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区符合挫伤 ▪ 4. 肝周积液液 ▪ 5.此患者肝脏损伤几乎涉及两叶,但血供正
▪ 22 岁,.男性,车祸伤(该高速 行驶的车中弹出),患者昏迷伴 有股动脉搏动减弱
分析
▪ 胸腔积液需要高度重视胸腔内出血 ▪ 脾脏内异常强化提示活动性出血 ▪ 双侧肾梗塞 (右侧血肿在其他图形
显示) ▪ 主动脉周围软组织密度影 ▪ 考虑诊断 ? ▪ 双侧肾梗塞的原因?
膈肌水平的主动脉连续图像
体。左肾前方较明显。 ▪ 放射学家认为需要重视胰腺损伤的可能。 ▪ 独立的胰腺损伤极其罕见,因为胰腺受肝、
脾和胸骨的保护。 ▪ 之后病人症状加重,CT复查发现胰周积液增
加(未显示),表明该病人是一个独立的胰 腺损伤。
▪ 上述情况是一个例外。 ▪ 更多的是胰腺外伤是复合伤的一部分。
病例16
·
分析
分析
▪ 对比分析 ▪ 静脉注射对比剂,动脉末期发现胃中没有胃
管。 ▪ 最重要的是在下肺野出现软组织和脂肪影。 ▪ 这些提示膈肌破裂。 ▪ 要确诊膈肌破裂,可以通过内置的胃管注入
对比剂充盈胃(下图)
左图证明较高的位置是胃。右图示胃体部出现 ‘领口征’ , 为膈肌破裂的特征
同一个病人的冠状重建图像显示胃通 过膈肌裂孔形成的“领口征”。
说明损伤超出肝实质。
病例6
病例6
CT表现:
1.包膜下血肿大于 10 厘米 (即四级伤害) ▪ ·2. CT增强出现强化 ▪ ·3.强化与腹腔没有相关联
三. 肾外伤
病例9
▪ 穿透伤患者
21 岁,男性,腹部枪伤,下肢感觉、运动 功能丧失,无血尿。脊柱 (黄色箭头) 内 的高密度影是弹头碎片。延迟和排泄期。
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病例3
1
2
3
结果
▪ 1.围绕脾和肝腹腔积液。 ▪ 2.椭圆形或圆形低密度区符合脾脏血肿。 ▪ 3.线性低密度影符合脾前部的裂伤。 ▪ 4.脾门区对比剂外溢。
对比增强
▪ 强化是指异常高密度区域与邻近邻近血管 (如主动脉)相比CT值高10HU。
▪ 鉴别诊断是: ▪ ·活动性动脉渗血 ▪ • 创伤后假性动脉瘤 ▪ • 创伤后 AV 瘘

病例5
病例5
病例5
▪ ·肝右叶门静脉中断 ( 4 级) ▪ ·CT增强显示对比剂溢出肝脏外缘 ▪ • 腹腔积液 ▪ ·延迟扫描密度降低
关于CT增强
▪ CT增强是否影像损伤等级的划分 否,分级内容不包含活动出血
▪ 活动性出血会增加非手术治疗失败的可能性 ▪ CT增强很重要,如果对比强化与腹腔相连,
鉴别
▪ 1.异常强化超出器官的边界一定是外渗。 ▪ 2.假性动脉瘤或 AV 瘘对比随时间延迟而下降。 ▪ 3.如果是活动性动脉渗血,做延迟扫描对比
度会下降。
二. 肝
▪ 肝脏在后腹膜实质性脏器损伤中位居第二位 ▪ 肝损伤是死亡的最常见原因:肝下、 肝静脉、
肝动脉、 门静脉分支丰富。 ▪ 强调的是(特别是超声检查), 肝右叶后段是
▪ 以上是膈肌损伤的特异性表现。
▪ 非特异性表现包括膈肌中断或增厚或“内脏 依赖征” 。
内脏依赖征
病例19 膈肌破裂显示“内脏依赖征”
分析
▪ 左图示膈肌破裂后胃后移与脾紧贴。胃与脾 紧贴后胸壁是不正常的表现。
▪ 右图示右侧肝脏与胸壁之间存在距离
病例20
病例20 右侧外伤患者
分析
▪ 胸片显示右侧膈肌影抬高,可能是胸腔积液, 或膈肌麻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