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Ⅰ卷
一、选择题。

本卷共1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为两个历史时期世界主要经济体年平均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反映了
A.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作用最大
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C.冷战格局的形成有利于“黄金时期”的出现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答案】
B
2.
国家和地区
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20世纪80年代
平均经济增长率
(%)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
韩国5.65 ——6.44 7.43 9.6 新加坡1.61 1.57 1.31 2.04 6.6
中国香港6.01 5.79 5.93 5.98 6.9
中国台湾6.30 6.6 5.8 7.6 7.9 由上表我们可以得出,此时期“亚洲四小龙”
A.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经济高速发展缩小了贫富差距
C.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比较窄
D.政府忽视民众的正当权益
【答案】A
【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四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福利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都低于20世纪80
年代平均经济增长率,这说明“民众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限”,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贫富差距缩小,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福利政策覆盖面的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保障福利的发放说明政府重视民众的正当权益,故D项错误。

3.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强制是一种罪恶,因此国家的强制力必须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市场价格机制本身就是最有效的调节机制。

私有化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剂良药。

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
A.胡佛奉行政府是经济的“守夜人”
B.撒切尔夫人推行“混合经济”
C.克林顿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D.戈尔巴乔夫实行“加速发展战略”
【答案】B
4.195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凯斯•芬斯登在《纽约先驱论坛报》著文:“以前有过一个时期,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生产资源。

然而,自那时以后我们就逐步倾向于实行一种真正的人民资本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的主要含义是
A.建立福利制度,发展民生
B.实行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
C.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D.推动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材料未体现建立福利制度,故A项错误;实行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不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的史实,故B项错误;“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 项错误;据材料“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一个不太富足和比较简单的生产资源”可知,作者不赞同少数人拥有生产资源,主张资本的社会化和分散化,故D项正确。

5.1946年法国实行了电力工业国有化,将1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EDF),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讷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EDF管理和经营。

这一措施
A.表明法国放弃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要求
C.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体现战后工党的经济主张
【答案】C
6.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异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欧共体的成立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了市场与计划并存,国有化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这是对资本主义的修补,欧洲共同体是欧洲
国家走向联合,谋求经济一体化,进而谋求政治一体化,与“修正民族国家”相符,故A正确,排除B、C、D三项。

7.下表为1947年至2000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及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单位:十亿美元)。

表中数据的变化说明
A.技术革新步伐减缓
B.国际竞争日益加剧
C.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D.知识经济开始崛起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的制造业的总产值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技术革新的步伐并没有减缓,故A项排除;制造业产值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情况,与国际竞争无关,故B项排除;材料中制造业总产值的不断增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不合,故D项排除。

8.英国1967年制订的《农业法》规定:合并小农场时,政府对愿意放弃经营的小农场主可以发给2000英镑以下的补助金,或者每年发给不超过275英镑的终身年金。

为了实施土地开发权国有化而进行国家强制购买时,政府必须向丧失开发权的土地所有者支付补偿金。

以上材料最能反映的是
A.英国的福利国家制度覆盖全面
B.英国重视土地流转中的利益补偿
C.英国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D.英国发展混合经济缓解经济危机
【答案】B
9.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将政府具有供给责任的公共服务、政府机构自身的后勤性服务与行政工作相关的技术服务,承包给具有条件资质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

政府部门主要承担购买者的角色,对服务生产质量和过程进行界定、监督、控制和评估。

这反映出英国
A.加强对经济的控制
B.调整了政府经济职能
C.放弃政府干预经济
D.有计划性的发展经济
【答案】C
10.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图表,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各国经济结构日趋相同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
【答案】D
【解析】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至今还未形成,故A项错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不可能日趋相同,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早已在发展中国家之前实现工业化,工业比重的下降是因为产业转型,不是水平的落后,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第三产业兴起,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2小题。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1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产品市场化。

英国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

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

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

在她第三任期内,英国政府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等材料二 1978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

”1984到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

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

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

【答案】(1)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增长;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英国摆脱了滞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曾造成大量失业,一度激化了社会矛盾。

(2)相似: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市场作用;②在所有制方面,推动私营经济发展;在分配方式方面,更加重视按劳分配。

背景: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英国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国有企业效率低下。

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模式;打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约翰逊总统在一所大学中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说(1964年5月22日):“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为的是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有智慧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以及促进美国文明的素质……在你们这个时代里,我们不仅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而且能通向伟大的社会。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1942年12月,委员会发表一份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为战后建立“新英国”勾勒了蓝图,是建设“福利国家”的指路标。

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所有英国人“不分阶级不分贫富”,都有权享受社会福利制度的保护,“从摇篮到坟墓”……1945年工党执政后,就开始履行它的诺言。

——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三 1949年,社会保障支出在英国政府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3.5%,到1997年已经上升到32%,成为英国财政支出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几乎等于教育支出的三倍。

其增长速度高于其他任何一项政府支出。

因此,英国推行福利制度改革。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二战后美国为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

其经济理论根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战后英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措施:实行国有化;建立福利制度。

经济理论根源:凯恩斯主义。

(2)从建立福利制度到削减福利开支。

战后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工党执政。

20世纪90年代的原因: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不得不缩减福利开支;优渥的福利制度之下,社会劳动力不足;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出现“滞胀”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1964年5月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半个世纪以来,我们召唤出无限的创造力和永不衰竭的工业……给所有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富足的制度……下半个世纪……利用那种财富去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国民生活……有机会走向富裕的社会和强大的社会”,结合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相关知识,从工业国有化和福利制度的建立的角度概括说明战后美国为建立伟大社会所采取的措施;联系所学的相关知识,得出其理论根源是凯恩斯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