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14.1.3积的乘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4.1.3积的乘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
2.掌握积的乘方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1.确定积的乘方的概念;
2.确定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
3.熟练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2.教辅材料;
3.常规文具。
(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入积的概念,复习乘法运算;
2.向学生提问:1) 3×3×3×3的意义是什么? 2) 5×5×5×5×5的意义是什么?(二)讲授
1.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2.分析并解释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3.通过例题指导学生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
(三)练习
1.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选做教辅材料上的练习题;
3.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四)巩固
通过课堂练习、作业检查来巩固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澄清和解答。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积的乘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应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了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则,并且通过例题指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导入、讲授、练习、巩固等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气氛,并且通过互动讨论等形式调动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性质的掌握,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积的乘方的性质,并能将其灵活运用于简化计算过程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入积的乘方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的乘方的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通过积的乘方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积的乘方的性质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积的乘方的认识。
3.课后作业:
-设计分层次的课后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巩固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利用积的乘方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4.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教学拓展:
-结合数学史,介绍积的乘方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如制作积的乘方知识卡片、编写积的乘方小故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学设计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第14章第1节“积的乘方”中的14.1.3节进行的设计,是该章节中的核心知识点。
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抵触,因此需要巧妙的设计,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我们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考虑学生的心理、增强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类比、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性质,掌握乘方的基本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方的基本运算法则。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乘方的基本运算法则,并简单介绍一下积的乘方的概念。
2.讲解(2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讲解积的乘方的定义和运算法则,通过示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练习(2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通过计算获得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巩固所学知识点。
4.归纳总结(10分钟)让学生在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后,归纳总结积的乘方的基本规律和性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实际应用(15分钟)根据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以便掌握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小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思考,总结今天的教学,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出改进。
五、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有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进行评价。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1.3积的乘方优秀教学案例
1.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定义。如:两个相同的正方形相乘,可以理解为正方形的边长乘以边长,即2×2×2=8,这就是积的乘方。
2.讲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通过举例、讲解、演示等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法则。
3.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乘方与平方差、完全平方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为学习更高阶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正方形的巧克力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小明的妈妈买了一块正方形的巧克力,每块巧克力的边长是4厘米,小明想知道这块巧克力一共有多少立方厘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3.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引出积的乘方的概念。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尝试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将以以上教学内容与过程为指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本节课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我也将注重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积的乘方
3.在讲解重点难点时,进一步举例和解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提高自己在引导学生讨论时的启发和指导能力。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积的乘方的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存在一些差异。有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运算规则,而有的学生则在应用时感到困惑。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然而,我发现在这个问题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与他们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更具吸引力和启发性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a·b)^n = a^n · b^n公式的理解和应用。这是积的乘方的核心知识,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例题掌握此公式的运算过程,明确乘方运算的先后顺序。
-重点二: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掌握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积的乘方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积的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四、教学流程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概念讲解:介绍积的乘方的定义,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积的乘方的意义。
2.运算法则:详细讲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通过典型例题演示运算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8.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回顾旧知:请学生回顾有理数的乘方、幂的乘方等概念及运算法则,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2.创设情境: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面积的估算、体积的计算等,让学生感受积的乘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题:已知a^2+b^2=8,求(a+b)^4的值。
4.思考总结题: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总结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
5.家长评价:请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在作业本上留言,以促进家校共育,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量适中,难度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通过积的乘方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1.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有理数乘方、幂的乘方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积的乘方法则,教师进行指导。
3.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总结积的乘方规律。
4.例题讲解
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积的乘方运算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2.实践应用题:设计2-3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题目,让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4.1.3积的乘方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
2.能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熟练运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探索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高效课堂(人教版)14.1.3积的乘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1节“积的乘方”内容。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等知识,但他们对乘方的概念及运用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共同探索乘方的规律;
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清晰地掌握乘方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设计逐步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共同探索乘方的规律。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清晰地掌握乘方的知识。
在讨论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对乘方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炼出乘方的运算法则,并明确乘方的意义。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清晰地掌握乘方的知识。
八年级数学上人教版《积的乘方》教案
《积的乘方》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积的乘方的意义,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2.学会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具体实例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和演绎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灵活运用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生准备计算器、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2.新课学习: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积的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并尝试用符号语言表示。
然后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法则的运用。
3.课堂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积的乘方的理解。
4.归纳小结:总结积的乘方的意义和运算法则,强调运算法则的关键是确定指数,并注意符号问题。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符号的变化规律。
5.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当的课后练习题,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同时可以安排一些拓展性的任务,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与积的乘方相关的题目等。
6.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积的乘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板书设计:积的乘方定义:几个数相乘,每个数都提到一个相同的幂次。
法则:a×b^n=a×b×…×b(n个b)。
运算顺序:先乘后指数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4.1.3积的乘方》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积的乘方运算规则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2.交流分享: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积的乘方运算的解题过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乘方知识,发现并总结积的乘方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设计丰富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积的乘方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善于思考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②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a厘米,宽是b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提高拓展题:设计一定数量的提高题,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提高题:计算以下积的乘方,并解释计算过程。
① (2x - 3y)(3x + 2y)^2
② (a^2 + b^2)(a^2 - b^2)(a^2 + 2ab + b^2)
-拓展题:运用积的乘方运算,简化以下代数表达式。
① (x + y)(x^2 + xy + y^2)
② (2a - 3b)^3(2a + 3b)^3
3.课后反思: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积的乘方运算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预习任务: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了解下节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计划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当两个数相乘后再进行乘方运算,应该如何计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积的乘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1.3积的乘方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积的乘方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能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将积的乘方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代数表达式、方程和不等式等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积的乘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具有一定的基础。然而,积的乘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运算规则,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新的运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
3.反馈评价: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及时解答。
4.情感升华:强调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积的乘方的理解和应用,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
-完成课本第14.1.3节后的练习题1-5题,重点在于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和符号处理。
-解决运算过程中出现的符号错误和计算顺序混乱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引入环节:
通过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引导学生发现积的乘方的规律,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
2.新课导入:
-利用生活实例,如面积、体积的计算,引出积的乘方的概念。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和理解。
3.活动设计:
2.生活实例:接着,提出一个生活实例: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a$、$b$、$c$,求它的体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V = abc$,引导学生探讨:如果这个长方体的每个维度都扩大2倍,体积会扩大多少倍?由此引出积的乘方概念。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乘方》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积的乘方》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运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学习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稳固、深化和开展,又是为后面学习整式的综合运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学目的1、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
2、探究积的乘方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推理能力、条理清晰的语言、符号表达能力的同时,激发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计算10 × 102 × 103 = 106(x5 )2 = x102、同底数幂的乘法:a m × a n = a mn (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a m )n = a mn (m,n都是正整数)二、讲授新知1、探究填空,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1)(ab)2 =(ab)(ab)——乘方的意义= (a·a)·(b·b)——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 a(2)b(2)——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2)(ab)3 = (ab)(ab)(ab)=(a·a·a)·(b·b·b)= a(3)b(3)2、推理验证思考问题:积的乘方(ab)n = ?猜想结论:(ab)n = a n b n(n为正整数)证明:(ab)n = (ab)(ab)…(ab)n个ab= (a·a·a…a)(b…b)n个a n个b= a n b n由此可得:(ab)n = a n b n(n为正整数)3、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4、计算(1)(2a)3 = 23 ·a3 = 8a3(2)(-5b)3 = (-5)3 ·b3 = -125b3(3)(xy2)2 = x2 ·(y2)2 = x2y4(4)(-2x3)4= (-2)4 ·(x3)4 = 16x12三、巩固习题计算:(1)(ab)4 = a4b4(2)(-1/2xy)3 = (-1/2)3 x3 y3 = -1/8 x3 y3(3)(-3×102)3 = (-3)3 ×(102)3 = (-27)×106 = (-2.7)×107(4)(2ab2)3 = 23×(ab2)3 = 8a3b6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没有直接讲解积的乘法法则,而是让学生做一组练习题,结合所做的练习,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练习题和计算结果,自己归纳概括出积的乘方法则,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并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14.1.3《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1
14.1.3《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乘方的概念,掌握乘方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利用乘方的性质计算简单的乘方运算;3.能够应用乘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乘方的定义和性质;2.乘方的运算法则;3.乘方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乘方的概念及其定义;2.运用乘方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教具:黑板、粉笔、习题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明做了3道数学题,每道题做对都有1个金星,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个金星?”引导学生思考,带出乘方的概念。
2. 引入新知(10分钟)黑板上写下“2^3”,向学生解释这个表示方法,表示2的3次方,即2乘以2乘以2。
然后向学生提问:“2的3次方等于多少?”引导学生回答。
3. 探究乘方的定义(15分钟)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乘方运算题目,通过让学生自己计算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乘方的定义。
让学生发现:一个数的乘方,就是这个数连乘若干次。
4. 讲解乘方的性质(15分钟)通过讲解示例和一些特殊的乘方,引导学生发现乘方的一些性质,如:任何数的0次方都等于1,任何数的1次方都等于它本身等等。
5. 练习乘方的运算法则(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乘方运算题目,让学生运用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
并与学生一起检查答案,讲解解题思路和注意事项。
6. 应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2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方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总结乘方的定义和性质,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如果有时间,可以向学生介绍更高级的乘方应用,如科学计数法等。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方的概念及其定义,掌握了乘方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能够应用乘方解决实际问题。
七、作业布置布置习题册上与本节课相关的习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思维活动,发现积的乘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积的乘方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积的乘方的应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积的乘方的定义,理解积的乘方实质上是乘法的多次重复,能够准确地表示出来。
2.学会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较大数字的乘方,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3.能够运用积的乘方性质进行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多项式的简化问题,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讲解、示范、提问等方式,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4.教学巩固:
-设计综合性的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积的乘方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开展课堂小结活动,引导学生总结积的乘方的性质和应用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4.个性化作业: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不同难度的个性化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
-教师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5.反思总结:
-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学习积的乘方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通过反思,引导学生培养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策略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14.1.3 积的乘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2.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3.关键: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应该在引导这个推导过程时,步步深入,•层层引导,而不该强硬地死记公式,只有在理解的情况下,才可以对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灵活地应用.教学方法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区别.【学生活动】踊跃举手发言,解说老师的提问.【课堂演练】计算:(1)(x4)3(2)a·a5(3)x7·x9(x2)3【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演练题,并从中领会这两个幂的运算法则.【教师活动】巡视,关注学生的练习,并请3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再提出下面的问题.同学们思考怎样计算(2a3)4,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先独立完成上面的问题,再小组讨论.(2a3)4=(2a3)·(2a3)·(2a3)·(2a3)(乘方的含义)=(2·2·2·2)·(a3·a3·a3·a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24·a 12(乘方的意义与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16a 12【教师活动】提出应用以上分析问题的过程,再计算(ab )4,说出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之后,再与同学交流.(ab )4=(ab )·(ab )·(ab )·(ab )(乘方的含义)=(aaaa )·(bbbb )(交换律、结合律)=a 4·b 4(乘方的含义)【教师提问】(1)请同学们通过计算,观察乘方结果之后,•你能得出什么规律?(2)如果设n 为正整数,将上式的指数改成n ,即:(ab )n ,其结果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出(ab )n =a n b n .【师生共识】我们得到了积的乘方法则:(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这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n n n ab ab ab aaa a b b b b 个个个=a n b n【教师活动】拓展训练: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abc )n ,【学生活动】回答出结果是(abc )n =a n b n c n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例】计算:(1)(2b )3;(2)(2×a 3)2;(3)(-a )3;(4)(-3x )4.【教师活动】组织、讲例、提问.【学生活动】踊跃抢答.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计算下列各式:(1)(-35)2·(-35)3; (2)(a -b )3·(a -b )4; (3)(-a 5)5; (4)(-2xy )4; (5)(3a 2)n ; (6)(xy 3n )2-[(2x )2] 3;(7)(x 4)6-(x 3)8; (8)-p ·(-p )4;(9)(t m )2·t ; (10)(a 2)3·(a 3)2.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本节课注重课堂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良好开端等于成功一半”.1.积的乘方(ab)n=a n b n(n是正整数),使用范围:底数是积的乘方.方法: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在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时,注意知识拓展,底数和指数可以是数,•也可以是整式,对三个以上因式的积也适用.3.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4.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1.课本习题板书设计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四章《积的乘方》教案1
《积的乘方》教案1教学设计说明:本课通过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引导参与点拨为依托,通过给出问题,让学生合作探讨解决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观察、体验,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教材分析本节课“积的乘方”是幂的乘法法则的延续,在以后的内容和实际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2)学情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性质后,具有一定的自学探究能力.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法则,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概括抽象的认识能力.2.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进行计算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鼓励学生对积的乘方法则进行拓展和延伸.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法则的探索过程和掌握并正确运用积的乘方法则.难点:运算中有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等多种法则,运算时正确运用运算法则是本节课的难点.课时设计 1课时. 教学策略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交流—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活动1: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在前面学过的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的内容以及两者区别.【学生活动】 踊跃举手发言,解答老师的提问. 【课堂演练】计算:(1)()23x(2)a a 5⋅ (3))(2375xx x ⋅⋅答案: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a a a n m n m +=⋅(m ,n 都是正整数) 幂的乘方运算法则:()nm mn aa =(m ,n 都是正整数)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另一个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计算:(1)()23326xx x ⨯==(2)a a a a 6515==⋅+(3)xxxx x x x x18675675375)(2==⋅⋅=⋅⋅++【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旧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信.探索新知探究一:1.请思考下面问题.(1)边长为2a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 ____, (2)棱长为2a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 ____.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求正方形面积和正方体体积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动手剪一剪、切一切探究得出结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二请同学分组交流合作解答下列问题.1. 计算: ()223⨯与2223⨯,我们发现了什么?2.比较下列各组算式的计算结果:(1)()223-⨯⎡⎤⎣⎦与()2223-⨯ (2)()()325-⨯-⎡⎤⎣⎦与()()3325-⨯-3.思考怎样计算()3ab ,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4ab 呢?()nab 呢?答案:1. ()2222323⨯=⨯2.(1)()()2222323-⨯=-⨯⎡⎤⎣⎦(2)()()()()3332525-⨯-=-⨯-⎡⎤⎣⎦ 3.ba b b b a a ab a b a b a ab ab ab ab 333)()()()()()(=⋅=⋅⋅⋅⋅⋅=⋅⋅=⋅⋅b a b b b b a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444)(()()()()()()=⋅=⋅⋅⋅⋅=⋅⋅=ba b bbb a aaa ab ab ab ab nn n n n n==⋅⋅⋅⋅=⋅⋅⋅⋅⋅⋅个个个)()()()()()(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nn n ab a b =(m ,n 都是正整数)探究三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如()nabc ?同学们分组交流、思考后回答:()nn n nabc a b c =(n 是正整数)【设计意图】 通过分组、合作交流学习,逐步探索新的知识,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猜想、论证、归纳,即构建了新知识,又体验了新知识的导出过程.二、典例学习,应用所学 活动2【例1】计算:(1)()32b (2)()3a -(3)()32xy (4)()43x -解:(1)b bb 333382)2(==(2)a a a ---=⋅=3333)1()((3)y x y xy x63333)()(22=⋅=(4)x x x 444481)3()3(=⋅=-- 活动3巩固新知1.口答(1)6)(ab = (2) 3)(a - = (3) 4)2(x -= (4) 7)(xy -= (5) =-2)3(abc 2. 计算: (1) 33)102(⨯ (2) 232)31(z xy -(3) 32])(4[y x -- 3.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1) ;)(422ab ab = ( ) (2) 3339)3(d c cd =; ( ) (3) ;9)3(623a a -=- ( ) (4) ;)(3633y x y x -=- ( ) (5) .)(69323b a b a +=+ ( )答案:1.(1)66a b (2)3a -(3)416x (4)77x y -(5)2229a b c2.(1)()()333339210210810⨯=⨯=⨯(2)zy x z y x z y x 6422222291)()()31()31(3232=⋅⋅⋅=--(3))(646333])([)4(])(4[22y x y x y x --==---- 3.(1)×,24a b (2)×,3327c d (3)×,69a (4)×,93x y -(5)×,323()a b +【设计意图】通过本组习题的训练,巩固新学的积的乘方法则. 三、应用拓展 活动4【例2】1.计算(1);)2()(244243a a a a a -++⋅⋅ (2).)5()3()(27233323x x x x x ⋅+-⋅ 2.若_________;,8963=-=x b a x 则 3.若_______;)(,0)3(122==++-xy y x 则4. 已知22m=, 23n=,求332m n+答案:1.(1)a a a a a a a a a a 8888824436)411()2()(442=++-=++=++⋅⋅(2))25272(2527225272299997293672332)5()3()(33=+-=+-=⋅+-⋅=⋅+-⋅a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2.232a b - 3.94.解:∵22m=, 23n=∴2166)32()22()2(2333333=====⨯⋅++n m n m n m【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延伸,旨在理解积的乘方的逆用,同时也告知学生公式灵活应用的又一个方向.四 、 感悟与收获活动内容:师生相互交流,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1.积的乘方法则:()nn nab a b =(n 是正整数).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积的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2.要注意运算过程,注意每一步依据,还应防止符号上的错误. 3.在建构新的法则时应注意前面学过的法则与新法则的区别和联系.五、课后作业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47()x x =B .3412x x x ⋅=C .22(2)4x x =D .22(3)6x x =2.计算()4323b a --的结果是( ).A .12881b aB .7612b aC . 7612b a -D .12881b a -3.下列计算错误的个数是( ). ①()23636xx =;②()2551010525ab ab-=-;③332833x x ⎛⎫-=- ⎪⎝⎭;④()43726381y y x x =A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 4. 计算23()ab = . 5.如果()3129327mm n x y x y -=成立,则整数m = ,n = .参考答案1.C 2.D ()()()()12843424432813)3(b a b ab a -=⎪⎭⎫ ⎝⎛--=--3. C 4.36a b 5.由()333129327m n n x y x y -=得,()3129327m m nx y x y -=∴312m =且()39m n -=, ∴4m =,1n =六、 板书设计七 、 教学反思以学生熟悉的数学问题为主线,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数学知识和结论溶于数学探究活动之中,在这样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数学知识是通过自己分析、讨论、归纳得到的.积的乘方法则不是我们硬塞给学生的,是学生经过分组交流合作自己归纳所得.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亲自体验分析、观察、归纳得:积的乘方法则:()nn nab a b =(n 是正整数).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和困惑:1感觉经过一堂课的学习,同学对积的乘方法则的运用掌握的不错,但灵活逆用积的乘方法则解决问题还有些掌握的不够好.2小结时比较死板,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14.1.3 积的乘方【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2.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2.学习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体会探究数学法则的乐趣,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教学重点】积的乘方法则的应用.【教学难点】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导.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教师带领学生依据乘方的意义及前面积累的经验,推导积的乘方公式,并由学生表述文字语言和数学公式.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幂相乘.公式为:(ab)n=a n b n(n为正整数).【教学说明】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因式的积的乘方也具有这一性质,如(abc)n=a n b n c n(n为正整数).2.积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即a n·b n=(ab)n(n为正整数).教师讲课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例1计算下列各题.【分析】应用积的乘方公式时,要分清底数含有几个因式,确保每个因式都进行乘方,注意系数的符号,特别不能忽视系数为-1时的计算.【教学说明】在-(-2a2b4)3中,指数3对第一个负号不起作用,对第二个负号起作用.例2计算下列各题.【分析】按顺序进行计算,先算积的乘方,再算幂的乘方,最后算同底数幂相乘.【教学说明】可类比实数运算法则来安排上述各题的运算顺序.例3计算:【分析】每个幂的指数都较大,应观察题目特点,结合1,-1和0的乘方的规律,寻找简便运算.根据积的乘方公式的逆用,即“同指数幂相乘,指数不变,底数相乘”来把原式进行转化.【教学说明】逆用幂的乘法公式(包括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常用技巧.本题即是依据题中指数大,底数中有互为倒数(互为倒数的积为1)的特征,通过对题目结构转化,逆用积的乘方公式求解的.在转化时,注意性质符号.运算符号的变化不能出错,不能因转化而改变了原式的大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2.计算下列各题.3.某工厂要做一种棱长为2.5×103mm的正方体箱子,求这种箱子的容积(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写出下列各题的结果.5.试问:N=212×58是一个几位的正整数?【教学说明】上述习题可由学生分组集体讨论求解,题1是巩固积的乘方法则;题2是幂的乘法与其他运算的综合,强调学生看清题目特点,合理选用法则,并特别注意符号与运算形式转化不能出错;题3是积的乘方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意解答过程完整;题4,题5是积的乘方等公式的逆用,要发掘技巧,形成能力.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本节所学的积的乘方公式是什么?如何用文字表达?应用时要注意些什么?说出你的收获与思考.2.对比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积的乘方公式的联系与区别,与同伴交流你的感受.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4.1”中选取部分题.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教学可先由学生依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等法则的推导与应用自主探究出积的乘方法则,并应用于具体解题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幂的乘法三个法则之间的异同,并利用具体问题指导学生解题时先观察分析问题特征,再合理选用法则.课堂中,可采用口答、动手做做等方式组织学生比赛,从中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教师依据具体情形予以点评指点,查漏补缺,使学生全方位从本质上理解知识.作者留言: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
最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积的乘方》精品教案
(aa) (bb)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a2b2
同理:
(同底数幂相乘的法则)
(ab)3 (ab) (ab) (ab)
(aaa) (bbb)
a3b3
推理验证
思考问题:积的乘方(ab)n =? 猜想结论: (ab)n=anbn (n为正整数)
n个ab 证明: (ab) n= (ab)·(ab)·····(ab)
an·bn = (ab)n am+n =am·an amn =(am)n
作用: 使运算更加简便快捷!
当堂练习
1.判断: (1)(ab2)3=ab6
(2) (3xy)3=9x3y3
(3) (-2a2)2=-4a4
( ×) (×) (× )
(4) -(-ab2)2=a2b4
( ×)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 x.x2=x2 B. (xy)2=xy2
典例精析
例1 计算: (1) (2a)3 ; (3) (xy2)2 ;
(2) (-5b)3 ; (4) (-2x3)4.
解:(1)原式= (2)3a3 = 8a3; (2)原式= (-5)3b3 =-125b3; (3)原式= x2(y2)2 =x2y4; (4)原式= (-2)4(x3)4 =16x12.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也只是一个习惯,只 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 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
3、
同桌之间交流一下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教科书课后练习中的1、2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作业。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积的乘方》教学教案【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积的乘方》教学教案教学目标:理解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利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及其应用.难点:幂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说一说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是如何计算的?答案: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填空2342323223(1)______;(2)()______(3)24_______(4)()______.x x x a x x ⋅⋅=-=⨯=⋅=;(-);答案:x 9;-a 6;28;x 8二、探究 问题:填空,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23()(1)()()()()()(2)()______________________ab ab ab a a b b a b ab ab =⋅=⋅⋅⋅====答案:(1)2,2; (2)()()()ab ab ab ⋅⋅,()()a a a b b b ⋅⋅⋅⋅⋅,3,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追问: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指出:一般地,对于任意底数a ,与任意正整数nn n abn a n bn nab ab ab ab a a a b b b a b =⋅⋅⋅⋅=⋅⋅⋅⋅⋅⋅⋅⋅⋅⋅⋅⋅⋅=个个个()()()()归纳:积的乘方运算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即:()(n n n ab a b n =为正整数)练习:1.计算(-xy 3)2的结果是( )A .x 2y 6B .-x 2y 6C .x 2y 9D .-x 2y 9答案:A2.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有( )①(2x 2)3=6x 6; ②(a 3y 3)2=(ay )6;③(32m 2)3=272m 6;④(-3a 2b 2)4=81a 8b 8.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B3.计算:332234(1)2;(2)5;(3);(4)2.a b xy x --()()()()解:3333333322222243443412(1)228(2)55125(3)(4)2216.a a a b b b xy x y x y x x x =⨯=-=-⋅=-=⋅=-=-⋅=();()();()();()()() 三、应用提高(1)若(a n b m )3=a 9b 15,则( ) A .m =3,n =5 B .m =5,n =3C .m =12,n =3D .m =9,n =3答案:B(2)若x 2n =2,(xy )3n =3,则x 5n y 3n =_____.答案:6提示:逆用公式:a n · b n = (ab )n四、体验收获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1.说一说积的乘方法则?2.积的乘方法则可以逆用吗?五、达标测评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m2·m4=m8B.(3m2)2=3m4 C.(-m3)2=m6D.(mn)3=m3n答案:C2 .填空:(1)(3xy)2=_______;(2)(-3a)3=________;(3)(-2×102)5=____________.答案:9x2y2;-27a3;-3.2×10113.计算:(1)(-43ab2c3)2;(2)[(-a2b3)3]2;(3)(-3a2)3·a3+(-4a)2·a7-(5a3)3.解:(1)原式=169a2b4c6(2)原式=(-a6b9)2=a12b18(3)原式=(-27a6)·a3+(16a2) ·a7-125a9=-27a9+16a9-125a9=-136a94.已知n是正整数,且x3n=2,求(3x3n)3+(-2x2n)3的值.解:原式=(3x3n)3-8(x3n)2=(3×2)3-8×22=216-32=184六、布置作业教材98页练习题(1)-(4)题.。
积的乘方教案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3积的乘方【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幂的意义,在推理得出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的过程中,领会这个性质.2.经历探索积的乘方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探索精神,有助于塑造他们挑战困难,挑战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的乘方的运算.难点: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观察、实践法、举例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复习回顾::a m ·a n =a m+n(m、n都为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提出问题: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与幂的乘方法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其中m,n都是正整数;底数都不变.不同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是底数相加,幂的乘方是底数相乘.课件中用集合的思想通过采用圆圈圈示的方法形象的呈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新课讲授:(一)积的乘方体积V=3m a (). 思考:当正方体的边长为1.1×10³时,它的体积如何表示呢?它的体积应是V=(1.1×10³)³.进一步思考:(1)这个结果是幂的乘方形式吗?(2)它又如何运算呢?能不能找到一个运算法则呢?1.计算: (2×3)2与22 × 32,我们发现了什么?∵ (2×3)2=62=36,22 ×32=4×9=36,2.比较下列各组算式的计算结果:[2 ×(3)]2 与 22 ×(3)2[(2)×(5)]3与(2)3 ×(5)3第2题由学生独立动手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猜想规律.提出问题:填空,看看运算过程用到哪些运算律,从运算结果看能发现什么规律?(1)(ab )2=(ab )·(ab )=(a ·a )·(b ·b )=a (2 )b ( 2 );思考:积的乘方法则?(ab ) n =()()() n ab ab ab ⋅⋅⋅⋅⋅⋅个=()() n n aa a b b b ⋅⋅⋅⋅⋅⋅⋅⋅⋅⋅⋅⋅⋅个个=a n b n ,即(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 .归纳: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ab )n =a n b n .(n 为正整数)推广: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积的乘方等于什么?(abc )n = a n b n c n (n 为正整数)积的乘方法则的逆用:a nb n =(ab )n .(n 为正整数)例1:计算:(1)(2a )3; (2)(5b )3 ;(3)(xy 2)2; (4)(2x 3)4.解:(1)(2a )3=23•a 3 = 8a 3;(2)(5b )3=(5)3•b 3=125b 3;(3)(xy 2)2=x 2•(y 2)2=x 2y 4;(4)(2x 3)4=(2)4•(x 3)4=16x 12.课堂练习:(1)(ab 2)3 =a 3•(b 2)3=a 3b 6;(2)(3a 2b 3)3 = 33 •(a 2)3 •(b 3)3= 27a 6b 9; (3)(23x 3y 2)2 = (23)2• (x 3)2 •(y 2)2 =49x 6y 4. 2.(1)(ab )4 ; (2) (2xy )3;(3)(3×102)3 ; (4) (2ab 2)3.(3)(x 3y 2)5 ; (4)235a a ();⋅ 4. (1) [4(xy )2]3 ; (2) [3(a +b )(ac )]4 .例2:计算.(1) 2(x 3)2·x 3(3x 3)3+(5x )2·x 7;(2)(3xy 2)2+(4xy 3) · (xy ) ;(3)(2x 3)3·(x 2)2.注意: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课堂练习:1.计算(-4×103)2×(-2×103)3的结果是( B )A .1.08×1017B .-1.28×1017C .4.8×1016D .-2.4×10162.计算: 2(x 3)2 · x 3-(3x 3)3+(5x )2 ·x 7解:原式=2x 6 · x 3-27x 9+25x 2 ·x 7 =2x 9-27x 9+25x 9=0.注意:运算顺序是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二)积的乘方的逆运算(ab )n = a n ·b n 逆运算: a n ·b n = (ab )n .试用简便方法计算:(1) 23×53 = (2×5)3 = 103(2)(5)15 × (2)15 = [(5)×(2)]15 = 1015.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0.04)2004×[(5)2004]2=?解法一: (0.04)2004×[(5)2004]2 2)2004 × 54008 =(0.2)4008 × 54008 =(0.2 ×5)4008 =14008 =1; 解法二: (0.04)2004×[(5)2004]2 =(0.04)2004 ×[(5)2]2004 =(0.04)2004 ×252004=(0.04 ×25) 2004=12004 =1.说明:逆用积的乘方法则 可以化简一些复杂的计算.既学既练: 488=(4×0.25)8=1;(0.04)2004×[(5)2004]2= (0.04)2004×[(5)2]2004 = (0.04×25)2004 =1;161701258.)()⨯=-((0.125)16× (8)16 × (8) = 8.课堂练习: 3.计算: (1)(2x 2y 3)3 (2) (3a 3b 2c )4解:(1)原式=(2)3 ·(x 2)3 ·(y 3)3=8x 6y 9;(2)原式=(3)4 ·(a 3)4 ·(b 2)4 · c 4 = 81 a 12b 8c 4.4.如果(a n •b m •b )3=a 9b 15 ,求m , n 的值.解:(a n •b m •b )3=a 9b 15 ,∴(a n )3•(b m )3•b 3=a 9b 15 ,∴ a 3n •b 3m •b 3=a 9b 15,∴ a 3n •b 3m +3=a 9b 15 ,∴ 3n =9, 3m +3=15,∴n =3,m =4.课堂小结:说一说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同底数幂的乘方,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的法则及注意事项.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考虑到公式的逆用.作业布置:n 为正整数,且x 3n =2,求(2x 3n )2+(-3x 2n )3的值;【解析】原式=4(x 3n )2-27(x 3n )2=-23(x 3n )2=-92.x +3·3x +3=36x 2,求x 的值.【解析】7.a 3b 2=72时,求a 6b 4的值.【解析】a6b4=(a3b2)2=722=5 184.4.完成本节课配套习题.【板书设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注意:底数相同时,直接应用法则;底数不相同时,先变成同底数再应用法则.幂的乘方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注意事项:幂的乘方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区别;幂的乘方法则的逆用.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注意:积的乘方的逆用.【课后反思】在本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与前面相同的方式展开教学. 教师在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应用时,再补充讲解积的乘方公式的逆运算:a n•b n=(ab)n,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应用能力,也可以补充讲解:当n为奇数时,(-a)n=-a n(n为正整数);当n为偶数时,(-a)n=a n(n为正整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b)3; (4)(-2x3)4;
注意
若底数中含有“-”号,应将其视为“-1”,并 将其作为一个因式,防止漏乘.
解:(1)(2a)3=23·a3=8a3; (2)(-5b)3=(-5)3·b3=-125b3; (3)(xy2)2=x2·(y2)2=x2y4; (4)(-2x3)4=(-2)4·(x3)4=16x12;
n个a n个b
=a·a·…·a·b·b·…·b=anbn (n为正整数)
上面的推导正确吗?有无遗漏?
(ab)n=anb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思考 若底数有3个,上面的公式还适用吗?
积的乘方法则的推广: (abc)n=anbncn(n为正整数)
14.1 整式的乘法
14.1.3 积的乘方
R·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有一个正方体包装盒, 棱长为4×102mm,要求 它的体积有多大?你知道 怎样列式吗?
1. 认识积的乘方的推导过程. 2. 知道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推进新课
幂的乘方, 底数 不变, 指数 相乘. (a2)3= a6 ,(am)n= amn .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C )
A. x3+x3=x6 2x3
B. x·x5=x5 x6
C. (xy)3=x3y3
D. x3·x3=2x6 x6
3. 计算:0.1252015×82016
解:原式=0.1252015×82015×8 =(0.125×8)2015×8 =12015×8 =8
4. 解方程:3x+1·2x+1=62x-3
解:3x+1·2x+1=62x-3 即(3×2)x+1=62x-3 x+1=2x-3 x=4
课堂小结
(ab)n=anbn(n为正整数) 即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 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a、b、c可以是任意数,也可以是幂的形式.
积的乘方法则的逆用: anbn=(ab)n(n为正整数)
强化练习
计算: ① (ab)5;
=a5b5 ④ -(ab)3
=-a3b3
② (2a)3; =8a3
⑤ 2(ab2)3 =2a3b6
③ (-xy)4; =x4y4
知识点2 积的乘方的计算公式的运用
例 计算: (1)(2a)3; (3)(xy2)2;
强化练习
① (-2x2)3; =-8x6
③ (xy2)2; =x2y4
② (-2ab2)3;
=-8a3b6 ④ 48×0.258
=(4×0.25)8 =1
填空:
① a3·b3=( ab )3;
② (-2)4a4=( -2a)4;
③ 1 3 a6b9 1 a.计算(am·an)p= amp+np . 解析:(am·an)p=amp·anp=amp+np
(ab)2表示 a 与 b 的积的 平方 .
知识点1 积的乘方的运算规律
探究 填空. (1)(ab)2=(ab)·(ab)=(a·a)·(b·b)=a(2)b(2 ); (2)(ab)3= (ab)·(ab)·(ab)= (a·a·a)·(b·b·b)
=a(3)b(3 ).
运算过程中用到哪些运算定律? (1)(ab)2=(ab)·(ab)=(a·a)·(b·b)=a(2)b(2); (2)(ab)3= (ab)·(ab)·(ab)= (a·a·a)·(b·b·b)
=a(3 )b( 3 ).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你能说说吗?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 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你能将上面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
n个ab
(ab)n=(ab)·(ab)·…·(ab)
n个a n个b
=a·a·…·a·b·b·…·b=anbn
n个ab
(ab)n=(ab)·(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