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苏教版数学三上《农村新貌》ppt精品课件1

合集下载

农村新貌 公开课获奖课件

农村新貌 公开课获奖课件

青 春 风 采
高考总分:
692分(含20分加分) 语文131分 数学145分 英语141分 文综255分
毕业学校:北京二中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 院 北京市文科状元 阳光女孩--何旋
来自北京二中,高考成绩672分,还有20 分加分。“何旋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 的笑声,远远的就能听见她的笑声。” 班主任吴京梅说,何旋是个阳光女孩。 “她是学校的摄影记者,非常外向,如 果加上20分的加分,她的成绩应该是 692。”吴老师说,何旋考出好成绩的秘 诀是心态好。“她很自信,也很有爱心。 考试结束后,她还问我怎么给边远地区 的学校捐书”。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
平均每排有多少幢? 36÷3=12(幢) 答:平均每排有12幢。
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每户有4人。
一共住了多少人? 36×4=144(人) 答:一共住了144人。
每个灯柱装5盏灯,一共装了90盏。 有多少个灯柱? 90÷5=18(个) 答:有18个灯柱。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 态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 走,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 任王老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 老师办事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 力,看重做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 没有取得好结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 励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
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玩具。 一共做了多少个玩具? 48+36=84(个)
答:一共做了84个玩具。
每6个玩具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84÷6=14(箱)
答:能装14箱。
果园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树? 15×6+30 =90+30 =120(棵) 答:一共有120棵树。

三年级数学上册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教案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教案 苏教版

课题:10、实践活动:农村新貌教材类型:苏教版所属学科:数学>>第五册:教案内容:教学内容:P14——15教学目标: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谈话,看书上插图,感受农村新貌。

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1、整体感知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⑴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绝所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行吗?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⑵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幸福村有几排楼房?幸福村有多少人?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教学反思:。

《家乡变了样》PPT课件

《家乡变了样》PPT课件
变了样”。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作业讲评: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多方位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 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同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创作 表现乡村或城市的变化,希望同学们课后更多地 关注自己的家乡。
家乡变了样
JIA XIANG BIAN LE YANG
-.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我们都热爱自己的家乡!可是,你了解自己家乡的过去和现在吗?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你知道家乡过去什么样?现在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点击图片看动画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1)家乡如何变化 家乡的变化表现在拓展
(2)如何表现变化 这几幅作品,描绘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家乡的变化?是怎样表现的?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绘画示范:
总结绘画方法:
点击图片看动画
(1)构思画面; (2)铅笔构图; (3)勾线着色; (4)修饰完成。
情境导入
探索新知
艺术创作
总结拓展
作业要求: 以家乡的街景或建筑为绘画题材,描绘出“家乡

《农村新貌》优质课PPT课件

《农村新貌》优质课PPT课件

孙老师说,杨蕙心学习效率很高,认真执行老师的复 习要求,往往一个小时能完成别人两三个小时的作业 量,而且计划性强,善于自我调节。此外,学校还有 一群与她实力相当的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切磋、交 流,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 谈起自己的高考心得,杨蕙心说出了“听话”两 个字。她认为在高三冲刺阶段一定要跟随老师的脚步。 “老师介绍的都是多年积累的学习方法,肯定是最有 益的。”高三紧张的学习中,她常做的事情就是告诫 自己要坚持,不能因为一次考试成绩就否定自己。高 三的几次模拟考试中,她的成绩一直稳定在年级前5名 左右。
高考总分:711分 毕业学校:北京八中 语文139分 数学140分 英语141分 理综291分 报考高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北京市理科状元杨蕙心
班主任 孙烨:杨蕙心是一个目标高远的学 生,而且具有很好的学习品质。学习效率 高是杨蕙心的一大特点,一般同学两三个 小时才能完成的作业,她一个小时就能完 成。杨蕙心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强,这一点 在平常的考试中可以体现。每当杨蕙心在 某科考试中出现了问题,她能很快找到问 题的原因,并马上拿出解决办法。
“用好课堂40分钟最重要。我的经验是,哪怕是再 简单的内容,仔细听和不上心,效果肯定是不一 样的。对于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内容,有的同学觉 得很简单,听讲就不会很认真,但老师讲解往往 是由浅入深的,开始不认真,后来就很难听懂了; 即使能听懂,中间也可能出现一些知识盲区。高 考试题考的大多是基础知识,正就是很多同学眼 里很简单的内容。”常方舟告诉记者,其实自己 对竞赛试题类偏难的题目并不擅长,高考出色的 原因正在于试题多为基础题,对上了自己的“口 味”。
坚持做好每个学习步骤
武亦文的高考高分来自于她日常严谨的学习态 度,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 “高中三年,从来没有熬夜,上课跟着老师走, 保证课堂效率。”武亦文介绍,“班主任王老 师对我的成长起了很大引导作用,王老师办事 很认真,凡事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精力,看重做 事的过程而不重结果。每当学生没有取得好结 果,王老师也会淡然一笑,鼓励学生注重学习 的过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农村新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1课时  农村新貌》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第11课时农村新貌教学时间:年月日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与同学们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1、出示教学挂图;2、请一位发现有什么问题的同学提出问题;3、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怎样解答;4、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完成问题的解答。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并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思考问题的解答途径。

第二个环节:小组或同座位同学相互提出问题,并说明能否解答。

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学生都提供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第三个环节:提出问题,教师板书(不分类)让提出问题的同学提出进行解答的同学来解答。

设计意图:给枯燥、平淡的提问、解答创设一点活跃的气氛第四个环节:请同学们将黑板上板书出来的问题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问题之间相互联系与区别,渗透一种教学思考方法。

第五个环节:选其中的6个问题,作为作业在作业本上完成。

设计意图:给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自由的展示空间,有能力的,可以多做复杂的,没有能力可以多做简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作业都能有机会收获成功的喜悦,体会学习的快乐!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作业)教学后记:1、课堂实施情况:第一个环节:一学生提出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株?由于是两步解答的问题,完成的过程时间长了一点。

第二个环节::学生共提出了14个问题(重复和不能解答,或没有根据的问题除外)第三个环节:同学们在分类的过程中,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按书的左边一页问题,右边一页问题分类,(去果园的问题激发了争议)一种是:按不同情况的分类,人口,灯柱,玩具,去果园,苹果树,梨树一种是:按一步计算和两步计算问题分类2、作业情况:①为计算错误;②为答不完整;③因问题不会解答需要辅导;④一人重复解答了一个问题。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农村新貌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并能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农村新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农村、关注农村发展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农村新貌的介绍:介绍农村新貌的概念、特点及意义。

2. 数学知识:包括加减法、乘除法等,结合农村新貌的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新貌,观察农村发展变化,收集相关数据。

4. 课堂讨论:针对农村新貌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村新貌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发展。

2. 讲授新课:讲解农村新貌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加减法、乘除法等,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新貌,观察农村发展变化,收集相关数据,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4. 课堂讨论:针对农村新貌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 成果评价:检查学生在解决农村新貌相关数学问题的成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五、教学建议1. 教师应关注农村新貌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观农村新貌,观察农村发展变化。

3.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2农村新貌

12农村新貌

第12 课时(9月21日)№:012教学内容:农村新貌第14—15页。

教材简析:这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设计了一幅展示农村新貌的场景图,向学生提供了关于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方面的素材,并通过对话的形式提供了某些具体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提出的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答。

和以前同类教材不同的是:教材把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机会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在让学生主动寻找所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探索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是应用意识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会话导入新课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去参观新农村,想去吗?好!看,新农村就在我们眼前,它就是幸福村。

(课件播放:农村新貌)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1. 课件演示农村全景,整体感知。

(1)在幸福村,你看到了什么?(2)仔细观察每个地方,认真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边观察边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同时,针对自己的发现提出问题,做好记录。

教师参与到小组的活动中,聆听学生的谈话,收集课堂信息。

3.交流反馈,解决问题。

(1)分组展示汇报整理的问题,教师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①看农居得到的信息是: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每户有4人。

可以提出的问题:平均每排有几幢楼?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②看玩具厂得到的信息是: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玩具,每6个装一箱。

农村新貌

农村新貌

农村新貌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结合农村变化渗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农村经常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哪里又造了新的厂房,道路加宽了……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看到过哪些变化。

学生交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参观“农村新貌”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面貌。

[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关心家乡,热爱家乡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二、整体观察1、出示整幅“农村新貌”图。

学生独立观察。

2、师生谈话。

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说出四个场景,师引导并板书: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

[评析: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考,做到观察有序,思考有整体性。

初步学会把所学的内容大体分成几大块,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三、具体分析谈话:提出你最想参观哪个在方。

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随机选场景来指导分析。

[评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挑选学生最感兴趣的场景入手分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参观住宅楼:1、提问:在住宅楼前,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指名说一说)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觉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回答后师随机板书:(可能有:①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②每排有多少幢楼?)3、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指名分析。

例如解决第一个问题要用到哪2个信息?你是怎么想的?集体交流后再订正。

例如参观玩具厂:1、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文具厂、工人、工人的话语)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1)我上午作48个。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实践活动:农村新貌

集体备课教案内容实践活动:农村新貌主备人韦有勇复备栏备课时间2007年8月30日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谈话,感受农村新貌。

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1、整体感知出示农村新貌全景图,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问: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⑴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在图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据所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行吗?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

⑵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村里有几排楼房?村里有多少人?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

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

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四、作业设计:学生自己选择一个问题并解答出来。

小学数学(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农村新貌》ppt精品课件1

小学数学(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农村新貌》ppt精品课件1

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玩具。 一共做了多少个玩具? 48+36=84(个)
答:一共做了84个玩具。
每6个玩具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84÷6=14(箱)
答:能装14箱。
果园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树? 15×6+30 =90+30 =120(棵) 答:一共有120棵树。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农 村 新 貌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
平均每排有多少幢? 36÷3=12(幢) 答:平均每排有12幢。
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每户有4人。
一共住了多少人? 36×4=144(人) 答:一共住了144人。
每个灯柱装5盏灯,一共装了90盏。 有多少个灯柱? 90÷5=18(个) 答:有18个灯柱。
我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
55×3=165(米) 答:3分钟不能走到果园。
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农村新貌-最新教育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农村新貌-最新教育文档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农村新貌教学目标:1、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

2、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根据情景,自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教学对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相互激发。

教学过程设计: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你喜欢农村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去参观新农村,好吗?但老师有一个很简单的要求,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出现的数学问题,你们能做到吗?二、创设情境,进行实践活动。

1、整体感知。

课件演示农村新貌全景,整体感知画面内容。

提问:在农村,你看到了什么?(突出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

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请大家边参观,边根据所给信息提出问题,看看哪组提的问题多而且好。

学生分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哪些问题,并进行整理。

(2)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根据各组的汇报,把共同的问题,师进行出示。

看看哪组提出的问题和老师出示的问题相同的多。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1)谈话:经过大家的仔细观察、开动脑筋,提出了很多问题。

现在还需要我们自己解决。

请你选出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好吗?(2)生独立解答问题,师进行巡视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3)解答后先在小组里交流,并相互评价。

再在班里组织交流,说出解题的思路和过程,师即使给予评价。

三、应用拓展,积累经验。

1、谈话:今天,我们不仅参观了你喜欢的农村风貌,而且还用你学到的知识解答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你能说说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请你回家后注意观察,找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小组里交流、整理。

板书设计:农村新貌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0-30之间的数的写法和读法;2.认识十、百、千及其简单的组合;3.理解数的相等关系,掌握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4.掌握加法的意义,完成十以内的加法运算;5.发现减法的意义,完成十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2.数量、数字符号和读法的转换。

教学难点1.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及应用;2.认识十、百、千及其简单的组合。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学生小班教学:数字卡片、计数杆;3.场地的准备:学生的课桌和椅子。

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课:数的认识1.教师通过数字卡片展示数码0-30,让学生认识和写出它们;2.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询问自己卡片上的数字,锻炼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3.教师通过画图和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认识10、20、30这类“十位数”。

第二课:数的读法和写法1.学生在教材上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师指导和纠正学生在读写数中的问题;2.通过幼儿版《三字经》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的大小关系,以及不同数字之间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本质;3.教师为学生讲解并演示十、百、千的简单组合,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用等式表示相等关系1.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认识等式及其符号“=”,并能用等式表示两个数的相等关系;2.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等式的意义和使用方法;3.教师带领学生举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等式解决问题,并启发学生应用等式的思维方式。

第四课:加法的意义和应用1.教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和使用方法;2.教师为学生讲解加法的使用场景以及加法的基本规则,例如“任何数加0还是原来的数”和“加法的结果与操作数的顺序无关”等;3.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十以内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加法计算能力。

第五课:减法的意义和应用1.教师通过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和使用方法;2.教师为学生讲解减法与加法的关系,例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和“加上被减数等于减数加上差”等;3.通过游戏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运算,提高学生的减法计算能力。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农村新貌苏教版我今天要上的教案是《农村新貌》,这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

我将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了解农村的变化,并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48页的例题和练习。

例题是通过一张描绘农村新貌的图片,让孩子们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栋新房,多少棵树木,以及多少头牛。

然后,我会引导孩子们通过加减法计算,得出总数。

随后的练习则是让孩子们自己画出一幅农村景象,并数一数画中的物品数量,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则是如何让孩子们将图片中的物品与数字相联系,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农村景象的图片,以及一些写有数字的卡片。

孩子们则需要准备好他们的练习本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我会将计算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结果写在黑板上,以便孩子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找出一张他们喜欢的图片,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并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答案:孩子们的作业答案将根据他们选择的图片而有所不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对农村景象非常感兴趣,他们在数数和计算的过程中都非常积极。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进行计算时还存在一些困难,我需要在课后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我还可以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创作一张农村景象的图片,并进行计算,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实践情景的引入是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展示农村景象的图片,我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引入环节,我特别注重让孩子们观察图片,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如“图片中有多少栋新房?”、“多少棵树木?”等,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问题意识。

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重点之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数的认识和写法,数与图形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加法和减法运算•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数学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健康竞争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自信乐观的品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数和图形的认识•简单的数学加法和减法运算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想象法在学习数与图形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各种图形,并让学生自己在纸上画出来。

告诉故事法在教学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编写一些有趣的故事,并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解题方法。

探究法在学习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小方块,让他们自己计算出几个小方块的面积和体积。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数的认识与写法•学生观看教师教授的PPT,认识数字1-100的数字写法。

•掌握1-100的数的读法和写法,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第二课:数与图形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想象法,想象各种图形,引导学生区分图形的不同。

•通过教学PPT和练习册,让学生掌握数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三课:加法和减法•让学生通过听故事,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的方法,利用练习册上的例题进行练习。

第四课:面积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面积探究,例如给学生提供小方块,让他们自己计算出几个小方块的面积。

•让学生通过练习册上的练习,掌握面积的概念。

第五课:体积的认识•让学生通过探究,计算出一些简单的物体的体积。

•通过教学PPT和练习册,让学生掌握体积的概念。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练习册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学生加分•抽查学生对数与图形之间对应关系的掌握情况六、教学建议•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在面积和体积的探究过程中。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 教案-word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 教案-word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教案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教材P14~15。

教学目的:1、在现实情境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根据情境,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教学过程: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我们江苏江阴的华西村,更是走在全国农村发展的前沿,成为中国首批农村城镇化的新农村。

你们想去看看吗?二、小组合作,实践活动。

1、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等)2、谈话:你们想先参观哪里呢?(玩具厂)那我们一起去参观吧!参观了玩具厂,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同桌交流后汇报, 指名口答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

每6个玩具装一箱。

)可提出问题:一天一共生产多少个玩具?上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下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一天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上午生产的玩具比下午多多少个?上午比下午多生产多少箱玩具?)3、谈话:下面你们想去参观哪里?(果园)接着呢?(参观住宅区)最后参观(美丽的街道),然后一起回家。

4、提问:在参观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学生交流,如:每参观完一个地方都要能提出问题;不要大声喧哗;小组集体活动,不要掉队)5、学生四人小组活动。

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按小组汇报:(1)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2)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有4人。

可提出问题:平均每排有几幢楼?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3)每个灯柱上桩盏灯,一共装了90盏。

题:街道上一共有多少个灯柱?(4)我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到果园是200米。

农村新貌

农村新貌
找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
教学难点
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并能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
黑板、挂图、习题集
课前自学
学 习 过 程
一、交流展示
、观察场景图,说说图中的信息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后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位于左上角的关于村民住房的信息;第二部分是位于左下角的关于村中安装路灯的信息;第三部分是右上角的关于玩具厂工人一天生产情况的信息;第四部分是右下角的关于果园的信息。
下午的呢?
(4)果园里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
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5)到果园有200米,小朋友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
要求:先组织学生讨论后,在再本子上逐一解决问题。
五、达标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相应内容。
板书设计:
农村的新貌
学生提出的问题:
平均每排有几幢楼?
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
(2)每个灯柱上装了5盏灯,一共装了90盏。
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共有多少个灯柱?
(3)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天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
上午生产的玩具比下午生产的多几个?
上午生产的玩具可以装多少箱?
二、自主探究
组织学生说说每个部分知道哪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1.收集信息、发现问题
学生4人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边看图边交流自己发现的信息,同时针对自己发现的提出问题,做好记录。
2.交流反馈、解决问题
学生按小组向全班汇报:
四、运用提升
(1)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每户有4人。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2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农村新貌21、通过现实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3、结合农村变化渗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细心观察的小朋友!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生活中的农村经常在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哪里又造了新的厂房,道路加宽了请同桌互相说说你看到过哪些变化。

学生交流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参观农村新貌中出现了哪些新的面貌。

[评,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在关心家乡,热爱家乡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二、整体观察1、出示整幅农村新貌图。

学生独立观察。

2、师生谈话。

提问:请你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说出四个场景,师引导并板书:住宅楼、街景、玩具厂、果园。

[评析:让学生独立观察、独立考,做到观察有序,思考有整体性。

初步学会把所学的内容大体分成几大块,然后逐一进行分析。

]三、具体分析谈话:提出你最想参观哪个在方。

学生自由回答。

师生随机选场景来指导分析。

[评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挑选学生最感兴趣的场景入手分析,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尽一切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参观住宅楼:1、提问:在住宅楼前,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指名说一说)2、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觉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生回答后师随机板书:(可能有:①我们村一共有多少人?②每排有多少幢楼?)3、引导学生逐一解决上面两个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解答。

相互交流。

(2)集体交流,指名分析。

例如解决第一个问题要用到哪2个信息?你是怎么想的?集体交流后再订正。

例如参观玩具厂:1、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文具厂、工人、工人的话语)学生独立收集信息。

、(1)我上午作48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农 村 新 貌
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我们村有36幢楼,排成3排。
平均每排有多少幢? 36÷3=12(幢) 答:平均每排有12幢。源自每幢楼住一户,平均每户有4人。
一共住了多少人? 36×4=144(人) 答:一共住了144人。
每个灯柱装5盏灯,一共装了90盏。 有多少个灯柱? 90÷5=18(个) 答:有18个灯柱。
我每分钟走55米,3分钟能走到果园吗?
55×3=165(米) 答:3分钟不能走到果园。
你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我上午做了48个玩具,下午做了36个玩具。 一共做了多少个玩具? 48+36=84(个)
答:一共做了84个玩具。
每6个玩具装一箱,能装多少箱? 84÷6=14(箱)
答:能装14箱。
果园有6行苹果树,每行15棵;还有30棵梨树。 一共有多少棵树? 15×6+30 =90+30 =120(棵) 答:一共有120棵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