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合集下载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源远流长的,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普世的道德观念。

这些价值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也对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普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生命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生命,对人类生活的尊严和平等保持高度的关注。

孔子曾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成而不立”,这表达了尊重生命的核心思想。

这种尊重生命的理念体现了普世的人道主义观念,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价值观念有着共通之处。

2. 和谐相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相处的理念,提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这种和谐观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和谐相处是一脉相承的。

3. 孝道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是指儿女对父母的敬重和关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视为一种美德,并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

在当今世界,孝道的普世性在于人们对于家庭关系和爱的重视,这种价值观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认可。

4. 仁爱“仁者爱人”,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之道,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关怀和帮助。

这种仁爱观念是普世的,任何文化和宗教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善待和共情能力。

5. 中庸中国传统文化倡导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不过不及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这种中庸之道体现了平衡、和谐和理性的思想,是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

以上所提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其实都融合了普世的人本主义理念,具有普世性。

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文化里,人们都会尊重生命、追求和谐、重视家庭、体现仁爱、追求平衡,这些都是普世价值观的表现。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普世性,但也不可忽视其与中国特色相关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些价值观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生活实践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承载着丰富而深刻的人文精神,包括仁爱之道、礼仪之道、忠信之道和诚实之道等。

这些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个人品德修养有启示,也能对社会关系和国家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人际关系,提倡以礼相待、尊重他人。

忠信和诚实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有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被当代社会所重视和传承。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普世价值,仁爱之道,礼仪之道,忠信之道,诚实之道,当代社会,启示,重要性,世界和平,发展。

1. 引言1.1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的关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是在长期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众多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和道德准则,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许多内容也具有普世性,即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被普遍接受和认同。

在当今世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也逐渐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和关注。

众多的普世价值,如和平、公正、尊重、人权等,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仁爱、礼仪、忠信、诚实等相互呼应和契合。

这些共同点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也为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建构和传承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之间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补充和促进的。

这种关系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有助于推动全球文明的多元发展和繁荣。

在当代社会中,更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去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致力于促进全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进步。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仁爱之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之道源自于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和创新的双重任务。

传承是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则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使之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只有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要注重对核心价值观的传承。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它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和价值追求。

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五千年来一直流传的仁爱精神、中庸之道、和谐价值观等。

这些价值观具有普世性和时代性,有助于人们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创新的方式,使这些价值观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例如,可以通过当代文学、电影、音乐、艺术等各种媒介方式,让年轻人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其次,我们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创新和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但也需要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结合。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在线化,使更多人能够接触到这些经典。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构和再创造,创造出更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艺术形式。

比如,通过将传统戏曲与现代话剧相结合,创造出新型的舞台艺术形式,使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代生活。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年轻一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来进行创新。

年轻人在面对传统文化时,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和创造,使传统文化更贴近自己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比如,可以通过绘画、摄影、音乐、设计等形式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追求。

这种创新既能够传承传统文化,又能够为当代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和灵感。

最后,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研究。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更需要社会的整体努力。

教育部门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让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价值观体系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这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普世价值观的特点。

本文将重点从五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的关系,分别是道德伦理观、家庭观念、孝道观念、社会和谐观念以及教育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道德伦理观方面体现了普世价值观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诚实守信、忠诚正直等道德品质,这与普世价值观中对尊重他人、公平正义等价值追求是一致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普世价值观中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价值观念相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这一观念也与普世价值观中对家庭的重视相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尊敬父母、教育子女、关心家人等观念一直被认为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与普世价值观中对家庭的重视是一致的。

孝道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一观念也体现了普世价值观的特点。

孝道观念强调尊重长辈、关心父母等,这与普世价值观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相契合。

在普世价值观中,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是不分国界的,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老人,都应当给予应有的尊重和照顾。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社会和谐观念,这与普世价值观中对社会公正、平等、和谐等追求相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和谐与道义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建立在公正和谐的社会基础上,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这一观念也与普世价值观中对社会公正和和谐的追求相契合。

教育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也与普世价值观有着一定的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尊师重教,教育被视为一种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途径。

而普世价值观中也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公民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优秀范文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历史意义的课题,需要中华民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作文篇一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其现代化,这是一个亟待解决历史意义重大的课题,百年来,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无不在为这一课题而奋斗终生。

其实,不论我们思考研究的结论如何,传统文化都走在其现代化的路上,所以这一问题的解决就更显急迫,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清楚,自由度才能越大,才能避免走弯路,甚至回头路,有效的促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健康发展。

历史上,曾经产生过多种关于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潮,都曾在不同方面产生了好的和坏的影响,在当代学者中我最佩服和赞同邓晓芒教授的观点。

中国思想文化能否完成系统创新,从传统中转换出来,用创造性的历史工作,把中国真正引向世界,完成绵延百年却尚未完成的课题,是否构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解读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那么要如何重新解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进行自我批判,以了解自身的限度,图谋克服和超越之道,而这种自我批判,又只有建立在对外来文化,尤其是与中国文化具有最大反差的西方文化的透彻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如果只是一头扎进传统中,我们现代人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越古人的,更谈不上去实现什么现代化了。

继承五四,超越五四,从国民性批判提升到人性批判,把启蒙思想从一种救国方略提升为国人必备的一种普遍人性素质。

启蒙并不是一场运动可以一劳永逸地达到目标,而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气质,一种哲学生活,,在这种态度,精神气质或哲学生活之中,对我们所是之内涵的批判同时也成为关于强加给我们的界限的历史考察,成为逾越这些界限的可能性的实验。

当这样一种启蒙的精神气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相碰撞相结合,深刻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注入民族血液,融入中国文化,我想“自强不息”这一传统文化元素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其现代化,中华民族的而精神面貌也就会焕然一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民族自觉正在日益高涨,本土化的要求愈益强烈,和而不同的世界文化将变得越来越相异相生,丰富多彩。

因此,我们不仅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积极吸收当今世界先进文化,更应该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以构建并大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到底是什么呢?第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根基和精神动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深厚民族特点的独自体系,蕴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凝聚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

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1]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可以形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品质,这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的民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正当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发展之时,对于这个近代以来曾遭受了沉重屈辱和曲折的民族而言,大力弘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着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意味着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

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极富包容会通、与时俱进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和现实环境,它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能够增强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其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合了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和人文精神,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也逐渐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其所蕴含的普世价值也愈发显现。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与普世价值的联系和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多元,其中包括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孔孟之道、儒家伦理、礼乐道德等多种元素。

这些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统一、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

这些理念不仅贯穿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中,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智慧人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体验。

其背后蕴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人文关怀,对现代人类社会乃至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文明具有深远的普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利他”的价值观念,这对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心理,在今天的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中仍然具有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行仁爱”的价值观念与今天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的现实需求高度契合。

秉持“仁爱利他”的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构建和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也为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注入了正能量。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谐统一”观念对当代世界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天地共生的生态观念,提倡天道自然、人道自然,这种观念在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人民对于环保、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呼吁日益强烈。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守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当代世界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全球价值观参考。

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崇尚“礼乐道德”和“忠孝廉耻”等伦理道德观念,对当代全球多元文明的相互尊重与平等相处也发挥着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中国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观念、社会稳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价值观,这些观念也被视为普世价值的代表。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讨普世价值的内涵和意义。

普世价值是指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基本价值观,它涵盖了人权、民主、自由、平等、人性尊严等方面的基本观念。

普世价值的主张始终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它表明了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景和目标。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讲究天人合一、天命思想等传统哲学思想,这种思想也被视为普世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仁爱”和“道德”,这也是普世价值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人们一直强调家庭价值观、社会公德心、诚实正直等品质,这些品质也被视为普世价值的代表。

家庭稳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人们认为平安幸福的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

这种观念也被视为普世价值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非常重视集体利益、社会和谐与统一等价值观。

中国历史上一直强调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对此,人们有深厚的信仰和践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一直认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普世价值中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普世价值观,这些观念是开放和包容的,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和价值观相互融合。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普世价值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与时俱进,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价值观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浅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浅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浅析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

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

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

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

本文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的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语言、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礼仪制度、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等。

其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且处于基础地位的是思想观念文化,它对其它不同层面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着影响和导向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审视中国传统文化既具有其优秀的品质和丰富的内涵,对当代社会文化发展具有正价值,同时也有一些缺陷与弊端,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负价值和消极影响。

我们应全面看待、理性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但总的来讲,其正价值占主导地位、起主要作用,我们应充分发挥其正价值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规避其对我国文明社会建设的负面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当代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当代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当代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是源远流长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深刻的历史积淀。

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是中国人的优秀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石。

在当代社会发展与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传统文化的独特性与传承其精华,以及如何与现代社会保持良好的互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中华传统文化是包含中国古代文学、哲学、道教、佛教、儒教、民间文化、诗歌、书画等诸多方面的文化体系。

它的精神核心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人文主义理念,即对人性、伦理、道德、社会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与探讨。

它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倡导诚实、宽容、谨慎、克己等品德,以及重视和谐、爱国、爱家、尊老、敬师等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对个人的性情修炼和精神追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传统文化还注重理性思考,强调博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一切形式的歧视与压迫,倡导普世价值观念。

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品质,处处彰显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的关系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的文化现代化也变得越发迫切。

然而,只有用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掘其宝贵的精华所在。

传统文化与当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的接纳与转移,而需要平衡与碰撞,需要融合与创新。

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础,现代社会需要在保持其独特性的同时,发挥其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并探寻当代生活与文化的结合方式,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路径。

首先,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包括文化场所、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文化活动与节庆的延续。

其次,我们应该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与普及,让更多的人愿意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掌握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掘自己独特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应该通过文化创意产业,让传统文化活力充沛,让传统文化更受现代人的喜爱,也让传统文化延续至今。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普世价值观的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认同。

普世价值观的主张包括人类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人权、法治、公正、同情心、忠诚、诚信、勤劳、富有创造性等等。

这些价值观不仅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也是现代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观。

然而,在中国,在谈论普世价值观时,总会牵扯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讨论。

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普世价值观并不排斥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相反,普世价值观的某些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体现。

例如,尊重人权、法治、公正、同情心、忠诚、诚信等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价值观念也与普世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高度一致。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价值观念也与普世价值观存在诸多分歧。

例如,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一直强调孝道、家庭责任、社会责任、道德标准等传统价值观,而这些价值观在普世价值观中并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一直倡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西方现代文明中重视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的观念有所不同。

然而,这些价值观之间的分歧并不意味着它们是互相排斥的。

相反,它们在承认彼此存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通过学习和借鉴外来的普世价值观,中国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主流文明的脉搏,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文化,推进适应全球化、现代化的文化建设。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向普世价值观提供丰富的资源,为全球贡献更多的智慧和价值观。

在今天的世界里,走向文明、进步、和谐、发展的旅程,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如果看待普世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关系时,充满了对抗、排斥、以邻为壑,势必会阻碍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导致文化的闭塞和单向性。

相反,通过承认和认同彼此之间的共同点,尊重他人的差异和特色,就可以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开放性,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互惠共赢,为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摘要】中国文化复兴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普世价值作为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深厚的根基。

现代社会对普世价值的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契合之处,推动了中国文化复兴与普世价值的结合。

教育领域中,普世价值的传承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传媒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普世价值对于中国文化复兴意义重大,不仅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也是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坚持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既能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又能促进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更加灿烂的表现。

【关键词】普世价值、中国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现代社会、教育、传媒、文化产业、中国文化传承、世界舞台、重要意义、必然选择。

1. 引言1.1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普世价值是人类共同的精神需求和道德规范,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普遍认同。

中国文化复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焕发和传承,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和自强。

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的结合,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也积极融入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和文化表达。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文化复兴必须与普世价值相结合,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强。

教育、传媒、文化产业等领域都应该注重普世价值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的传承,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繁荣与共存做出贡献。

普世价值对中国文化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必然选择。

2. 正文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仪之道,弘扬仁爱之风,倡导孝顺敬老,尊重师长,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

这种价值观与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理念不谋而合。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家族、国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提倡忠诚、孝顺、忍让、谦逊等品德。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其独特性和持久性而受到世界的赞赏和尊重。

随着全球化进程
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普世价值观开始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中。

本文将从中国传统文
化价值观的角度谈论普世价值观,并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普世价值观相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社区,并尊重长
辈和祖先。

这种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中的尊重和团
结有很多共同之处。

普世价值观强调个人自由和尊重他人的权利,而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则强调个人责任和尊重社会的影响力。

这两种价值观都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之间互相依存的
关系,以实现和谐和平衡。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了道德和伦理观念。

中国人注重道德规范和具有情感的规则,这些规则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和和谐。

同样,普世价值观也强调道德和伦理观念,例如尊
重人权和公正。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与普世价值观中的道德和伦理观
念是相似的,因为它们都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幸福和繁荣。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传
统文化价值观强调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而普世价值观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

这种差异可
能是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导致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社会逐渐开始接受并融
入普世价值观,并转向更加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

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谈普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有着悠久的历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民的灵魂和思想中。

这些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并且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很强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与共生。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仁爱”和“和谐”是普世价值观中关于人类尊严和平等的核心。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和互助,并将这视为人类生存、发展和幸福的基础。

这与普世价值观中的人权和人类尊严的理念相契合。

世界上的许多文化和宗教也都强调了这个价值,如基督教的“爱邻如己”和伊斯兰教的“真主是慈悲者”。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礼仪”和“孝道”,这是家庭伦理和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和孝道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指导,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以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理念。

尽管在当代社会中,个人和自由的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强调,但礼仪和孝道仍然对于人们的行为起到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而这个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也有共识,如联合国的《残疾人权利公约》中就提到了对家庭和社会的尊重与包容。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的“智慧”和“和平”与普世价值观中的科学进步和国际和平相一致。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智慧和思考,并将其视为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石。

而普世价值观中的科学精神强调人类通过科学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实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观念同样与普世价值观的和平相一致。

和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无论是在个人层面、国家层面还是国际层面,都是人们追求幸福和福祉的重要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之间也存在差异和冲突。

在中国文化中,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相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更加重要,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个人独立性和个人权利的尊重。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对个人自由和开放性的限制。

这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视秩序和稳定的价值观所致。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有许多与普世价值观相契合的地方,这也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共识基础。

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历来有国粹主义、全盘西化论、中西调和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理论。

但这三种文化理论都有其局限。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应该选择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内生或内启方式。

这种内动力重启的依据在于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普世性(普适性)。

这种普世性使其很容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契合,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要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首先要厘清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含义。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

[1](P85)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线,但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的外延比儒家文化要宽泛,除儒家文化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等。

比如墨家的“兼爱”、“尚同”思想,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逍遥不羁的思想情趣和人生态度,千百年来不也是中国人民热情追求和憧憬的理想目标?这些思想意识对中国国民影响颇深,在意识形态上往往成为儒家文化的补充结构。

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的思想文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融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比之下,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都更为丰富,历来也未有定论,但有一点则为多数人认同,即现代化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

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亦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工具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

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代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的先进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及消费水平。

传统文化是一个文化范畴,而现代化从其定义上看则更多是指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个经济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应经历这样四个阶段:物质层次——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2](P132)(当然后二者也常被合并)。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基因。

在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得到了传承,而且通过创新得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于塑造国家形象、增强民族自信心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传承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的首要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代代相传。

这种传承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来实现。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通常会向子女传授一些道德准则,如孝敬父母、尊敬他人等。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通过学习中文、文学、历史等课程,接触到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培养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此外,社会各个方面也为传承传统文化提供了渠道,如传统文化节庆活动、文化艺术表演等。

这样的传承不仅让中国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对接。

然而,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历史,而是需要与现代社会相结合,进行创新。

传统文化的创新是对传统进行解构、升华和融合的过程。

创新不仅体现在艺术形式上,还在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转化。

例如,在京剧中,舞台布景、服饰和化妆等方面进行了现代化改造,使得京剧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同时,也有一些新的主题和故事被融入到京剧剧本之中,使得京剧更富有时代感。

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得传统艺术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需求,使其更具活力。

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反映了过去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具有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尊师、仁爱、诚信等价值观念,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道德的指引,有助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此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太极拳、中医药等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使者,带给世界各地的人们健康、和谐和平静。

然而,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和理解;另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就是中国第13集普世价值观后感

这就是中国第13集普世价值观后感

我国第13集《普世价值观》是由我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一档纪录片节目,该节目以全新的视角展现了我国的时代特色和价值观念。

观看完这一集的节目后,我深受启发,在此共享我的观感和感悟。

一、内容概述在这一集的《普世价值观》中,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进行深入的剖析,呈现出了我国特有的普世价值观念。

节目着重突出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仁爱”、“诚信”、“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并且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讨论了这些价值观在当代我国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意义。

节目也探讨了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差异与共通之处,以及我国应如何拥抱和传承这些普世价值观。

二、启示与感悟观看完《普世价值观》后,我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普世价值观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是我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积淀和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

这些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些传统价值观不仅仅是我国特有的,更是对全人类有着深远的意义。

节目中提及的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的对比与对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而如何处理好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

我认为,我国应该在传承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也要敞开心扉,吸收并融合其他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以促进文明的交流与共存。

三、对未来的思考通过观看《普世价值观》,我对我国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我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应该更加自信地展现自己的传统普世价值观念,并且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对话。

与此我国也应该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融合其他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希望《普世价值观》这样的节目能够继续深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观,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的启发和思考。

也希望观看此类节目的观众能够通过深入的思考,更好地理解和珍视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普世价值观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冲突

普世价值观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冲突

普世价值观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冲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普世价值观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也日益突显。

普世价值观是指在不同文化或国家之间普遍共享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比如人权、民主、平等、自由等。

这些价值观的核心观念源自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因此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认可和推广,被视为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然而,在东方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普世价值观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

在这些国家里,封建思想、族群观念、权力至上等文化传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当这些传统与普世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引发争议和矛盾。

例如,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君权神授”和家庭的尊严、地位,因此权威和家长式教育仍然占据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观念。

而西方的民主与平等观念则强调个人的自主权和人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观念产生了矛盾。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上的一些言论和行为就容易引发争议和反对。

另外,对于一些具体问题,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会引发冲突。

比如生育权问题,在西方国家,女性拥有决定自己是否要生育的自主权,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家庭观念仍然强烈,生育被看作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稳定的责任。

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对人口政策和法律的争议。

然而,不同的文化传统之间的冲突并不一定意味着一方就是对的,另一方就是错的。

而是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这些问题。

例如,封建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会面临对人权和平等的批评和挑战,需要从自身文化传统中去思考,如何在吸收西方文化对于人权的观念的同时,保持本土文化传统的特色和优势,并建立适合自己的系统和法律。

另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是难以避免的。

互相学习和借鉴其他文化的长处也是传承自己文化的重要手段。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和人情味儿,吸引了许多西方人士的青睐和认可。

因此,通过积极的文化交流和沟通,可以实现文化之间的共存和互惠互利。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及影响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及影响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及影响正确的掌握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总格局下,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而在经济全球化、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不断加速的现代化过程中,文化不断拓新,既守护和继承传统又背离传统、走向现代的双向逆反运动,正构成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演变的一大奇观。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实际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的深刻规律。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也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的产物。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仅指精神文化,它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文物典章、宗教信仰、哲学美学和风俗习惯等。

在古代,由于交通的隔绝和交往的罕少,人群依氏族、部落分居各地,其后逐渐融合为较大的民族。

他们创造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相应也创造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共同的心理状态和共同的风俗习惯,以及种种共同的规章制度,从他们的生存方式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还升华出他们的宗教、哲学、美学和科学技术。

精神文化又可分为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政法制度、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和大部分文学艺术等,它们因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动而或迟或早地产生相应的变动;另一类是不带社会意识形态性的文化,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和相当部分的风俗习惯与部分文学艺术(像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杂技、书法及文学中的山水诗、爱情诗中的很大部分),它们虽也因时代的前进而有所变化,却不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

文学艺术由于能够为后人继续提供审美的魅力,往往具有更恒久的生命力。

在讨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时,注意到上述两类文化的区分是很重要的。

因为后者的传统比前者更为稳固。

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更多表现为文化积累中的并存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普世性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余艳1(陕西理工学院,陕西汉中,723001)[摘要]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历来有国粹主义、全盘西化论、中西调和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理论。

但这三种文化理论都有其局限。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应该选择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内生或内启方式。

这种内动力重启的依据在于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普世性(普适性)。

这种普世性使其很容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契合,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普世性;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一要研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首先要厘清的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含义。

我们认为,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共有的、以儒家思想文化为基线的、涵括其他各种不同思想文化内容的有机的构成体系。

①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基线,但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家文化。

传统文化的外延比儒家文化要宽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而儒家文化则仅仅是民族思想文化形态中的一种而已。

传统文化除儒家文化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名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传统文化的形成、民族心理素质、风俗习惯乃至人们的思维、行为、生活方式等。

比如墨家的“兼爱”、“尚同”思想,道家提倡的自然无为、逍遥羁放思想情趣和人生态度,千百年来不也是中国人民热情追求和憧憬的理想目标?这些思想意识对中国国民影响影响颇深,在意识形态上往往成为儒家文化的补充结构。

这些内容不同、类型相异思想文化与儒家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吸收、融合,共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现代化:不发达社会成为发达社会的过程和目标。

作为过程,其首要标志是用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生产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亦随之出现变化(其标志为政治民主、工具性主义和科学精神、社会流动和现代化人格)。

作为目标,它一般指以当代发达国家为参照系的先进技术水平、先进生产力及消费水平。

可见,传统文化是一个文化范畴,现代化从其定义上看则更多是指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个经济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应经历这样四个阶段:物质层次----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②(当然后二者也常被合并)。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已经到了第四个阶段。

自戊戌变法以来,中国几代思想家殚精竭虑,苦苦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却没能达成一致的见解。

建设现代化新文化,问题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上。

在文化转型的选择上,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学术思想界围绕“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关系问题,努力寻找中西文化的结合点。

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章太炎的“国粹主义”到“现代新儒学论”,各学派辩难攻错,但通过纵向比较分析,各学派观点只要是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这样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就无法超出国粹主义、全盘西化论、中西调和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理论。

国粹主义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指导现实生活。

在这种观点看来,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困难、矛盾以及价值失落和价值错位,只能靠传统的恢复来拯救。

全盘西化论则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本没有与现代化内在要求相一致的内容,它是压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一个沉重包袱,不仅毫无价值可言,而且还是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亦即西方文化中汲取力量,因而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文化转型即1余艳(1979-),女,陕西南郑人,陕西理工学院经法学院社科部讲师,西北政法学院哲学研究生。

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

中西调和论即在中西文化二元对立中主张中西融合。

此三种倾向,在中国现代史上常常是此消彼长,交替出现。

笔者认为全盘西化以西方文化为文化变革的目标和价值取向的思想,在逻辑上不可避免地要导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导致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和扭曲,从而使社会的价值标准失范、行为失衡,使人们赖以解释自身行为的文化根基发生动摇。

过度贬抑传统文化势必导致几千年悠久文化传统中的许多精华连同糟粕一起被否定掉、抛弃掉,这必然使中国文化丧失吸收和整合外来文化的基础及可能性,这种代价和损失任何民族都承受不起。

在文化变革中的另一选择是主张立足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固有内容有选择的与西方文化所崇尚的人权、平等等基本理念进行中和,即中西调和论。

这种思想是以西方文化为标准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以中适西,“中体西用”为其代表。

其痼疾在于不愿承认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本质差别。

这种二元文化模式必然导致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价值选择上的无所适从。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农耕时代的匹配物,而“国粹主义”武断地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所有内容都是精华,可以原封不动地拿来指导现实生活的观点,显然是有其根本缺陷的——忽视了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原则。

以上三种倾向都有其弊端,因此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我们应该选择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内生或内启方式,即重启传统文化的内动力,使其焕发勃勃生机。

这种内动力重启的依据在于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普世性(普适性)。

二传统文化价值的普世性并不是意味传统文化具有普遍适用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普遍永恒性(不变性),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然判断)。

如果我们这样去理解普世价值的内涵的话,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价值观。

作为普遍价值的“普遍”本身像前面所分析的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不是针对所有人,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的,即不是一种“事实的普遍”(可以通过经验的观察和归纳来验证的普遍性),而是一种“价值的普遍”;是一种表述上的“应当的普遍”。

③它不像事实的普遍性命题那样要受到事实的限制而有可能被经验证伪,它确实是不好证实或证伪,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表述的普遍性”。

这意味着这种普遍性并不是客观地普遍性,而是一种语言上或陈述上的普遍性,简言之,是个体想当然的普遍性,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因而,这类普遍性命题只能为特定的文化所认同,有时甚至只能为自我所认同。

因此,作为普遍价值的一种形式(最高形式),普世价值的建立必然受价值普遍性自身逻辑特性的限制,不能指望它在价值上获得很高的共识,而只能是“少数的、低限度的”。

因而,这种普遍性是涵容着主体不同体验的具体普遍性,是一种允许接受和理解上有差异的普遍性,在理解上达成一种完全一致的、为所有人所认可的共识是不可能的。

这种状况也说明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低线价值”,它只能以降低它的下限来求得它的普适性。

底线越低,普世性越强。

只有当我们这样去理解普适性的时候,才能找到普适价值。

当我们说传统文化价值具有普适性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它的。

从传统文化的内在机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多数内容都具有成为普适价值的内在特性。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具有全人类性。

从一般意义讲,价值属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范畴,即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特定关系。

从特征上看,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特征。

因为,价值实质上是由主体需要提出来的,主体是价值的原点、动因;衡量某物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的大小的标准(尺度)并不在于客体及其属性本身,而在于具体主体(的具体需要和利益)。

因此,“谈论任何价值的时候,都不仅要指明是‘什么事物的价值’,尤其要明确指明是‘对于谁’(以及哪一方面)的价值”。

④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讲天人关系,还是讲“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物关系,还是在论及人人关系时所涉及的主体------人,都绝非是指个人、家庭、阶级、民族这样的具体的、狭隘的人或人的集合体,它所指的“人”是指人的整体。

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法家“天人相分”讲的都是整个人类与之相对的自然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墨翟“兼爱”也都论述的是整个人类族群间人与人的相处之道。

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主体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即超越了具体主体的“类主体”。

所谓“类主体”或“人类主体”是指:人类在整体上有必要、并且能够成为一个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权利与责任统一的现实主体,使整个人类能够像一个人一样地进行判断和选择。

这样的主体实际上是一个最高形态的个体,即它不是各个个体主体形态的总和,而是由最普遍共同性而构成的一个整体性的主体形态。

其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内容具有底线性特征。

普世价值不可能是全球所有民族和国家中所有的人在全部的价值观念上高度趋同的人类价值体系,而是一种“底线价值”,即在“最低的最大化”基础上达成的基本价值共识。

它是在最低限度的基础上共同遵循的具有最大普遍性的价值原则。

这是由普世价值的主体性特征和普遍性特性所决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价值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想价值追求,是一种各家各派对天人关系、人际关系等的一种理想追求,比如儒家的“君子人格”就是儒家关于最完美的人格的设想;另一类价值追求则重在规范道德伦理关系,重在应用,因而是较易实现的,它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事的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因此其内容是一种低层次要求,比如孝、悌。

前一内容是理想,是人们对生活对自我的更高要求,这种理想状态当然可以穿越时空存续;后一类因其限度低,就可以成为底线的、具有最广泛适用性的、可接受性的普遍价值原则。

其三,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淑世性。

普世价值不仅要调解民族和地区的矛盾和冲突,协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而且,它还要关切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道德问题、生活意义问题,它需要落实于每个人的道德实践和日常生活世界之中。

因此,普世价值必须具有淑世性。

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论视界,主要不在于探讨价值的一般原理,而着重于论述人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价值,人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即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思考的重点,能解除信仰危机,具有淑世性。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具有普适性。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价值观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和在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条件下长期形成的,所以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例如强调人的等级差别、轻视物质利益、束缚个性发展、贬低法制功能、不尚竞争精神等等。

这些偏颇显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是,不能因此就否认它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概括和凝结而成的,其中所蕴含的理论精华和积极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灵魂,对中国人的人生选择和人格塑造,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建构和民族精神培育,对民族的凝聚和社会的发展,都发生过极其深远的积极作用,具有着超越其历史条件的普遍性,不能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些糟粕就否认它的普适性。

毕竟,没有一种价值理念中全都是金石玉言,没有任何瑕疵。

三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超越历史的普遍性,是一种普适价值,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很容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契合,它不但对于价值哲学理论的研究的深化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有其宝贵价值,⑤能成为现代人的精神明灯,指引我们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