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合作机制研究
1
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 要求
2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 挥重要作用
3
探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对于提 升创新能力与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内容
研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包括合作动力、合作模式、合作过程及合作效果等方面。
研究方法
研究展望
未来可以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机 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 模式和机制。同时,可以加强对高校协 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和评估,提高其运行 效率和成果转化率。
VS
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注重以下几个 方面的发展:加强跨学科的合作、注重人 才培养、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国际合 作等。同时,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 式和机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设立合作基金,为各主体提供 资金支持,促进合作项目的实
施和成果转化。05Fra bibliotek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主体间合作机制的
实施保障
政策保障与支持措施
政策法规保障
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法规 ,明确主体间的权益和义 务,为合作提供法律保障 。
组织保障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 员会,负责指导、协调和 监督合作项目的实施。
资金支持
科研院所:作为协同单 位,科研院所在协同创 新中心中发挥科学研究 和技术研发等功能,为 解决国家或区域重大战 略需求提供支持。
企业:作为协同单位, 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心中 发挥市场导向和产业引 领等功能,推动科技成 果转化和创新创业发展 。
地方政府:作为协同单 位,地方政府在协同创 新中心中发挥政策引导 和资源配置等功能,为 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 发展提供支持。
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概念
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概念协同创新中心是指由企业、高校、研究机构、政府等各方组成的创新合作平台。
它的目标是集中各方的优势资源,以协同创新手段提升科技研发、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培养水平,从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以下是协同创新中心的基本概念:第一步: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分散的、不同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在一定的主题或目标下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技术、资源和人才来创建一种创新模式,以实现更高的创新效益。
协同创新的实施需要技术、组织、管理、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撑,因此协同创新中心需要通过各种咨询、培训、交流等方式加强成员间的协作,提升协同效率,实现共同创新。
第二步:创新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平台是协同创新的基础设施,是多种符合协同创新需求的资源和条件的综合体。
它包括专业实验室、商业化的创新孵化器、智库、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机构、创新网络平台等多种载体。
创新合作平台需要为成员提供创新成果共享、技术开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服务,进而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健康发展。
第三步:开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协同创新中心必须基于开放、公平、共享的原则进行运营,建立多元、包容、良性的创新合作机制,保证资源、成果和利益的公平分配。
同时,开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也是协同创新实践的灵魂,它能够真正激发创新的活力,扩大创新格局,加速创新进程。
第四步:政策、法规和规范文件的支持协同创新依赖于政策和法规保障的强力推动。
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文件,将人才培养、项目评估、合作沟通等方面纳入到政策框架中,充分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政策和法规的构建,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尊重市场、企业和行业的规律,促进协同创新的更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协同创新中心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的重要载体,具有提升创新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强人才培养的作用。
而其核心的开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也是协同创新能够持续发展和繁荣的源动力。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协同创新是指不同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共享资源、合作研发等形式进行创新的过程,可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中,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合作意愿不强的问题。
一些高校之间缺乏对协同创新的重视和认识,不愿意主动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
这可能是因为一些高校更关注自身的研究和发展,缺乏对协同创新的理解和认同。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提高高校对协同创新的意识和认识。
可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开展宣传教育等形式,向高校传达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强高校对协同创新的认同度。
2. 建立激励措施。
可以通过设立协同创新奖励制度,给予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和个人相应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发高校的合作意愿。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资源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不同高校之间的实力和资源差异较大,一些高校在协同创新中难以享有公平的机会。
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可以成立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和共享,为不同高校提供平等的合作机会,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2.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可以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高校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成果进行评估,倾向于那些具有实力的高校,从而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竞争。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由于协同创新涉及多个高校和各种资源的管理,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合作效率和效果的降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建立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机制。
可以成立专门的协同创新机构,负责统筹和协调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和计划,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2.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
建立起高校之间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交流,提高合作效率和协同创新的质量。
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
”[1]协同创新不同于原始创新过程的协调合作,也有别于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的产品技术要素整合,其本质属性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创新[2]。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快速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
但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为此,国家提出“十二五”期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
高等学校既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源泉,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协同创新中大有可为,其在协同创新中的关键支撑便是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一、创新人才缺乏是推进协同创新的瓶颈问题如果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总量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专利总量代表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国际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代表科学研究的水平,那么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1564亿元,处于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2007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91(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提出的“三方专利”指向美国、日本和欧洲专利局都提出了申请并至少已在美国专利商标局获得发明专利权的同一项发明专利,其是研究世界范围内最具市场价值和高技术含量专利状况的重要指标),占世界的1.1%,排在第12位;1999-2009年,论文共被引用340万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5.2次,排在世界第9位[4]。
李家俊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
李家俊: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访谈自《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正式启动以来,大力推动协同创新、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等话题在高等教育界日渐升温。
最近,《中国高校科技》杂志就此访问了天津大学校长李家俊教授。
科教融合、体制创新、成果转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记者:非常感谢李校长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支持。
您在地方工作时就曾经给本刊撰写过文章。
请您对更名后的《中国高校科技》杂志提几点希望。
李家俊:更名后的《中国高校科技》更加突出了思想性和引领性,觉得杂志“顶天、立地、育人”的办刊理念和“科教融合,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等教育;协同创新,以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转化应用,推动高校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这样3条办刊主线,确实都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或者说是中国大学不能回避且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科学研究如何支撑高等教育”,首先要反映在“科教融合”的育人理念上,为高校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和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我很赞同。
大学如果没有科学研究,至少不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有高水准的科学研究,才有高水平的大学。
从“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出发,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科学研究怎样支撑高等教育。
这既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大学传授的知识或者说大学课程体系反映的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或者说是前人的科研成果和现在的科研成果的一种结合。
在大学发展中我们讲得最多的是学科,学科建设、学科体系、学科专业、学科特色等。
学科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学科就是科学技术、社会发展需求对大学提出的一种分类的方法,学科本身就是现在和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个汇合。
高水平的大学建设需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的教学体系,除了课程里面讲的科学技术知识以外,还要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文化、科研氛围以及最前沿的科学话题,这都是育人的重要环节。
关于协同刨新对高校人事管理新要求的几点思考
时 ,大 多是 临时从 高 校 内部 组织 团队 ,其 项
目完成,又没有新的任务 , 聘任就结束了。
目申请下来 以后,又各干各 的,成果不多。
这种任务聘期机制不仅有利于根据项 目的 目 标任务, 迅速组成一个大的团队,而且非常
2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 2 0 1 3・ 2
第一 ,以需求为导 向。 与现有的以学科 组织形式 已经完全不符合协 同创新 的要求 。 为基础 的研究基地不 同, 协 同创新中心是 以
一
个 有实力 、有 分量、有影 响力 的领 军人
需求为导 向、以任务为牵引的研究模式 。 根 物 是整个协 同创 新中心 的关键 。只有这样
据这一模式的转变 , 高校的科学研究、 人才 的人物才可 以把 不 同领域 的佼佼 者吸纳进 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 向, 逐步 向需求导 来,从而形成一股新 的合力 。
向为主转变 。 第三 ,评价机制不合理 。高校现行评价
第二 , 人员来源 多元。 有别于现有 的各 体制基本是以项 目、 论文、 获奖为主的评价方 类实验室、 研究中心 、 创新平 台等基地 的组 式, 评价时特别重视作者的排名, 基本以第一 织管理方式 , 协 同创新 中心的研究人员来源 作者或通讯作者为主, 其他作者的重要性没有
很长一段 时期 以来 , 高校一直在深化人 “ 配角”的做法必然受到极大挑战。 事管理制度 改革 , 取得 了不小的成效 。 但与
协 同创新的新要求相比, 仍存在一些不足 。 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聘用机制不灵活 。高校在用人机 三、 高校推进协 同创新的人事管理改革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校企协同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促进了校企合作,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也为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机会。
在此背景下,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了一个重要任务。
二、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意义1.增加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机会,促进双方互利共赢。
2.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3.加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推动科技进步。
三、建设目标1. 构建良好的合作平台 - 搭建高效的沟通渠道,促进校企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
- 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双方的合作事宜。
2. 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 设立专门的创新研发团队,聚集企业内外的优秀人才。
- 提供创新资源和研发资金支持,激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
3. 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 建立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
- 推动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
四、建设步骤1. 确定合作方向与重点领域•通过市场调研和评估,确定与企业合作的重点领域,明确合作的方向和目标。
2. 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设立创新研发团队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
3. 开展项目合作•通过项目申报、评审和立项,促进高校和企业的项目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4. 提供资源和支持•为企业提供科研设备和场地,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协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
5. 定期评估和调整•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方向和目标。
五、预期成果1.促进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2.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运用,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提升高校科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和学术进步。
4.加强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推动更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六、总结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企业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以高校协同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造性 , 跨 学科 、 跨部门、 跨 行 业 地 实施 协 同创 新 , 才 能 真 正 融 人 当今 世 界 发 展 潮 流 。2 0 1 1年 4月 , 胡 锦涛 在清 华 大学百 年 校庆 的讲话 里 , 以建设创 新
化 。对系统各要素 而言, 协 同的结 果使各要素获
知识互补、 运作协调 、 收益共享 的创新模式。具体 来说 , “ 协同创新” 是企业 、 政府 、 知识生产机构( 大
学、 研究 机 构 ) 、 中介 机 构 和 用 户 等 为 了 实 现 重 大
管理从研发管理 向创新管理转变 , 不断提升高校科 技创 新能 力 , 以推 动创 新 型 国家 建设 。
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 内部各学科之间、 各高 校之间、 高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 之间, 围绕 国家重 大 战略项 目和各 产 业 关键 技 术 , 在政 府 、 科 技 服 务 中介 、 金融部门等相关主体的整合下 , 投入各 自的 优势资源 , 合作研究 , 从 而力求完成重大科技攻关 的创 新 性 活 动 。具 体 来 说 , 在学 科 上 , 更 注重 多 学 科交叉 融合 ; 在 社会 发 展 上 , 科 技 界 与 经济 界 的互
果, 充分 发挥 高等 教育 作 为科技 第一 生产 力 的重要 作用 。 L 1 因此 , 亟须加强协 同创新 , 推 动 高 校 科 技
交流思 路 、 信息及 工作状 况 , 合作实 现共 同的 目 标” 。 2 j 8 卜 科 我们这里所讲的“ 协同创新” , 是 由多个
独立 的 、 没有 隶 属关 系 的机 构 所组 成 的 目标 趋 同 、
方互相配合或一方协助另一方做某件事。《 辞海》
对“ 协 同” 的解 释 是 : 一 是指谐调一致 , 和合 共 同 ; 二是 指 团结统 一 ; 三是指 协 助 、 会同 ; 四是指 互相 配 合 。任何 事物 都是 一个 复杂 的 系统 , 都 由各 种要 素 所构 成 , 且 每一 件 事 物都 处 于一 定 系 统 之 中 , 都依 赖 于系统 而生 存与 发展 。协 同学 理论认 为 , 协 同是 指要 素对要 素 的相 干能力 , 表 现为 各要 素在 系统整 体发 展过程 中协 调 与合 作 的性 质 。系 统 各 要 素之 间 的协调 、 协作 形 成 拉 动效 应 , 推动 系统 整 体 的优
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
关于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刘晓艳1,张银铃2,安宁1(1.华南师范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510631;2.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广东广州510070)摘要:“2011计划”的实施,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将面临对协同创新的认识方面、缺乏领军人物、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体制机制滞后等困难。
地方高校应加强统筹规划,精心培育领军人物,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外部环境,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模式,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创新能力1引言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
第一次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对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为了贯彻这一讲话精神,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并于2012年3月15日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的实施,是国内首个打破层级、类别限制的高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既为国内一流高校提供了崭新的科技导向,也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提供了机遇[1]。
地方高校要更新观念、整合资源、分层规划、改革体制,以自身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
2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目前,地方高校开展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有如下四个方面:2.1认识方面的问题①地方高校对协同创新认识不足。
部分地方高校将协同创新简单的理解为“找钱活动”,或者认为协同创新有益于学生就业,甚至还有部分高校认为协同创新有悖于“学术自由”的理念,导致参与协同创新积极性不高[2]。
②地方高校对自身科研实力和企业需求认识不足。
地方高校出于对自身科研实力的担忧,认为自身科研成果难以满足大企业的需求,因此在选择协同创新伙伴的时候多以中小企业为主。
从而造成大企业对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技术不了解,会优先选择与国家重点高校合作。
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与价值分析
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与价值分析摘要:现阶段,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主力军,需要充分结合高校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科研能力,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推动高校深入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发展价值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66-011 引言高校协同创新发展是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科技正处在由前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转变,这就决定了科技发展模式要尽快地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转变。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科学研究能力的提升,进而引领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高校协同创新的重要任务。
2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高校协同创新需要首先坚持政府的科学引导,在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坚持知识的开放与融合,促进创新理念的渗透,进而推动高效协同创新的发展。
具体分析现阶段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要充分营造一种自由、创新、宽容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倡导敬业、求实、进取、合作的精神作风[1],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并将协同创新的基本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突出创新的重要价值。
在协作的过程中重视战略性与前瞻性,突出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公益性。
第二,搭建协同创新的发展平台。
高校要在内部及不同高校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深度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学科性优势,建立适合多种类型研究与学习的创新模式,构建综合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推进跨学科交流,引领国家知识体系创新。
高校实行协同创新,需要综合市场发展需求,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行业技术进步与发展的需要,不断成为国家技术体系创新的重要发展阵地。
第三,创新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
高校协同创新需要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多方人才主体的重要作用,在了解市场发展方向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为基本引导性因素,推动行业需求与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论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分析
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摘要: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
文章从整合维度与互动强度两个维度探索构建协同创新的框架,并论述了协同创新的理论框架与内涵,最后针对协同创新的组织和平台构建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协同创新;协同创新内涵;协同创新系统框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科技资源已跃居世界前列,各类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特别是形成了相当规模、涵盖创新链各环节的各类创新基地,为进一步整合科技力量、共享科技资源、集聚创新人才,推进国家重大创新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
协同创新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举措;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管理体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所在;是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经济下举国体制优势的重大部署。
1、协同制造与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的前范式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创新越来越具有开放性,科技知识的创造、创新和应用部门之间需要构建开放式的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的先期基础是协同制造。
协同制造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供应链内部及供应链之间的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等精细合作,最终通过改变业务经营模式达到企业资源最充分利用的目的。
协同制造是整合了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制造、全球制造等生产模式的优点,打破了时空的约束,通过互联网络,使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和合作伙伴共享客户、设计、生产经营信1息。
协同制造从传统的串行工作方式,转变成并行工作方式,从而得以最大限度地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生产周期,进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高设计、生产的柔性。
大型工程协同制造的典范是波音777飞机的诞生,整个项目参与人员总数超过8000人,所用的小型机和个人电脑总数超过10000台,通过对10万余个零部件的协同制造和整合,整机的设计制造周期与约4.5年,远低于757、767所花的9~10年时间,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中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标, 定位 为围绕宇航领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 新联合体。 各高校也要准确定位, 明确科研优
重 大科 技前 沿 问题 开展 协 同创 新 ,实现 基础 势领域 , 清 楚 自己的弱项 ,寻找 合作伙伴 ,实 研究、 技 术研 发和 产业应 用链 条 的紧密 互动 , 现优势 互补 。 譬如 ,哈尔滨工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科研 具有 以航 天科 技重 大 需求牵 动高 校学科 群 发展和 航天特色 , 其 明确创新 目标 是在航天科 学与技
哈尔 滨工 业大 学 与 中国航天 企业 集 团多
业
制 它 1
大
、 学
曼象
滨
u l
0
0
0
年来在重大科研项 目攻关方面一直有着深度合 作, 是校 企协 同创 新 的一 个范例 。 本文就 哈尔 滨工业 大学与中国航天企 I 集 团多年来协 同创
新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提 出高校与企业协同
工
在进入大科学时代 的今天 ,没有社会不 同领
域创 新力 量 的协 同,重大 科研 攻关 也很 难有 大 的突破 。纵 观 中 国航天 事业 的发 展 史 ,从 “ 两弹 一星 ”到 “ 载 人航 天” 、从 “ 探 月工程 ” 到 “ 神 九与 天宫一 号 的空 间对 接 ” ,每 一次创 新成 果 的取得 ,都体 现 了社会 各方 力 量 的大 力协 同 。在 航天 精神 二十 四字 中,就 有 “ 大 力协 同,无私 奉献 ”八个 醒 目的大字 。可 见 , 在科 技 发展 中 ,协 同创 新是何 等重 要 。
二、 高校与企业之 间的协同创新, 必须
高校与企业构成 的协 同创新中心是一项全 新系统 。新系统组成必须突 出 “ 整体功能大于
探索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探索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促进科研和推动创新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速变革,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等院校通常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但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科建设方面,一些学科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面临国际竞争时,仍存在许多弱势和不足之处。
而科研创新方面,高校科研工作往往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相割裂,导致科研成果无法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动力。
探索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可以实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的有机结合,推动高等教育朝着更高水平、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000字】1.2 问题提出在当今社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依然存在。
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以下几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科建设模式往往是单一的,缺乏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无法满足综合性人才的需求。
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无法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如何打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一种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促进高等院校的长远发展和社会进步。
1.3 意义高等院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构建高职本科协同育人体系的本然要求、实然困境和应然取向
作者简介:韦湘云,1989年生,广西河池人,硕士研究生,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绩效考核评价、职业教育研究;伍家苇,1997年生,广西梧州人,本科学士,中级信息系统监理师,研究方向为就业创业研究、职业教育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切实提高高校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从顶层设计上为职业教育发展确立了方向。
深入推进高职本科教育改革,构建一体化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是回归职教本质属性、彰显职教类型特征、建设技能型社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推动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路径。
一、构建高职本科协同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一)是立足“两个大局”、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两个大局”,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人才支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对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了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使命任务。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发展定位、社会功能、制度改革和育人功能等多方面挑战。
立足“两个大局”的宏观角度,职业教育作为与生产力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逻辑起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从现代化教育体系的中观角度来看,高职本科协同育人是优化教育结构、解决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断头与孤立问题、实现贯通培养的因应之策;从教育结果输出的微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落脚点是培育兼具基本学科知识和技术革新能力、满足现代生产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因此,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是职业教育把握发展机遇、主动回应时代挑战、着力增强人才适配度的战略选择,也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摘要】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学术合作不够密切以及管理机制不够有效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建设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以及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对策。
展望未来,对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提出建议,可以促进高校之间更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不断完善和强化这些对策和建议,可以更好地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和科研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对策、完善、学术合作、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不同高校之间为了共同发展、共享资源而进行合作的一种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我国的大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协同创新,高校可以共同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共享科研设施和人才资源,提高科研水平和影响力,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实践中,高校协同创新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机制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导致资源利用不够有效。
学术合作不够密切,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影响了创新成果的产出。
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导致参与者积极性不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设完善的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学术合作与交流,完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只有这样,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高校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在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作为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高校协同创新机制的建设是提高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研究高校协同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可以有效引导相关机构和决策者加强机制建设,改善学术合作环境,提高管理效率,从而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升级和发展。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案例三
要点一
背景介绍
某高校协同创新项目是由高校、企业 、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旨 在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产业升 级。利益配置效果评估是对该项目利 益配置方案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分 析的过程。
要点二
利益配置效果评估
该项目采用了基于目标实现度的利益 配置效果评估方法,即根据项目实施 前设定的目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 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评估指标 包括技术成果的质量、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等。
框架设计
框架组成部分
基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设计 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 务,建立有效的监督与约束机制。
包括利益配置主体、客体、方式、标准、监 督与约束等方面。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的具体措施
要点一
具体措施
要点二
实施步骤
通过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透明公正的利益分配 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诚信体系建设等措施 ,保障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04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的构 建
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利益配置机制,激 发高校及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的积极性和创 造力,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尊重知识产 权,注重利益共享,倡导诚信合作,实现多 方共赢。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的框架设计
加强沟通协调
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加强各方的沟通和协调,确保利益配置机制的 顺利实施。
完善制度保障
制定利益配置管理办法
明确各方在协同创新中的权益和责任,为利益 配置提供依据和保障。
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明确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应用,避免因知识产权 问题引起的利益纠纷。
协同创新-全方位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全方位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前言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推动者。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高校需要不断地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
目前,高校之间、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也需要进行协同创新,以实现科技创新的高效率和最优质量。
本文将对协同创新的理念、策略和实践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科技创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协同创新的概念协同创新是指多方参与,共同推进某项科技创新的过程。
高校之间、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共同协作,可以共享资源、整合人才、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达到更优质的科技创新成果。
协同创新是创新体系的一种新思维模式,旨在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协同开发、协同利益分享的新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和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协同创新的策略1.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高校靠自身优势和特长,围绕产业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结合,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促进科技创新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也可以提高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水平。
2.聚焦研究热点和前沿高校需要为转化和落实科技创新成果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和科研平台,聚焦研究热点和前沿,会更有利于推进协同创新。
3.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建立交流平台,分享经验、资源、技术和人才,提升彼此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4.支持和培育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要支持兼职教授、企业技术总监以及在职职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的实践协同创新的实践需要在多方面推进,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1.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构建合适的协同创新平台,是协同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打造科技创新和创业生态圈。
2.协同创新项目的推进通过对创新需求的了解和需求调研,选择科技成果转化率高、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创新项目,根据项目进行产学研合作,分配人员、经费、资源等,推进项目的实施。
3.协同创新成果的推广实施通过各种形式,将协同创新成果宣传出去,推广和实施。
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中的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
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中的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等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高校校园建设规划方案中的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在高校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学科交叉可以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
在过去,学科之间往往存在着严格的界限,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相对较少。
然而,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要求人们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科交叉,不同学科的专家和研究者可以共同探讨问题,从而产生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例如,在城市规划领域,交叉学科的合作可以将建筑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全面和可持续的规划方案。
其次,学科交叉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学科教育往往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引入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项目,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学科交叉也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
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可以打破传统学科的束缚,激发出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生物医学领域,生物学家和工程师可以合作开展研究,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解决医学问题。
这种学科交叉的合作可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创新,推动学术界的进步。
除了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也是高校校园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协同创新强调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与协作,通过共享资源和知识,实现创新的目标。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提供一个促进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平台。
这样的平台可以吸引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参与创新项目,促进知识的交流和共享。
协同创新还可以促进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
高校可以与企业、政府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创新项目。
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问题和需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协同创新方案
(1)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推动人才双向流动。
(2)开展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组织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提升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5.推动国际协同创新
(1)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5.推进国际协同创新
(1)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研究项目。
(3)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协同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2.资金保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需求。
2.构建协同创新平台
(1)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信息共享、需求对接和项目合作。
(2)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等。
(3)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3.优化政策环境
(1)制定和完善协同创新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加大研发投入。
协同创新方案
第1篇
协同创新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我国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我国政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发展战略。本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各方优势,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全面提升。
(3)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竞争力。
四、保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作者:宋爽姜越惠晓丽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2年第11期为了应对世界的激烈竞争与迎合国家的发展需求,我国大力倡导并实施协同创新战略。
高校作为创新策源地与主阵地之一,必须担负起时代赋予其的重要使命与责任。
基于这种大背景,我国教育部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及实地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对我国高校的发展既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
为了能够应对世界快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抓住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契机,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我国高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准确、深刻地把握协同创新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是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前提;创新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核心;协同合作的实现是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基础。
高校只有深刻理解了协同创新暗含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为实施计划的导向,最终才能在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国家。
协同创新高校基本要求创新能力协同合作关于协同创新,多见于国内外的论文报告,也曾以指导理念的形式纳入地方或行业规划。
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协同创新是指在创新系统中,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国际创新力量等创新主体,在国家的引导支持下,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围绕同一目标,共享优质资源,展开深层次、多样化的交流合作,形成创新合力,推动创新产出更多的创新成果的过程。
高校协同创新无非就是更为强调高校的主体作用,高校基于其应有的职能,利用其优势资源,发挥参与、指导、调控等主导作用,与其他创新体进行协作创新的过程。
2011年,在清华大学的百年校庆上,胡锦涛总书记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就协同创新问题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并且,从世界发展变化的形式和格局来看,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
面对这种局面,为促使我国掌握国际竞争主动,采取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为此,总书记还重新阐释了我国高校担负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特别强调了高校要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同其他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协同创新。
正是基于以上的背景,教育部立足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明确、及时地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这是我国高校继“985工程”和“211工程”之后所面临的新一次挑战与机遇,为了能够应对世界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抓住冲击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契机,高校当务之急应该是准确、深刻地把握协同创新对其提出的基本要求。
一、观念与时俱进是前提协同创新是新时期我国立足于当前国际形势与国家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所以当高校作为协同创新体发挥主导作用时,前提应该是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
不仅要深刻掌握国家当前的迫切需求,而且能够及时了解国际的发展态势,以便高校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进程中针对发展需求与形势,随时转变观念,做出应对策略。
高校也只有以“国家需求、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汇聚一流的创新团队,形成一流的创新氛围,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的创新成果,才能最终实现既满足服务国家当下重大需求的任务,也达成以广阔的国际视野,依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标准塑造自身优势与实力的目的。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是不相匹配的,并且在诸多领域里的科研成果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水平,这显然不利于高校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从而也就会影响推动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当中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在举国倡导“协同创新”的新形势、新背景下,高校首先应转变思想,跟进观念,依据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我国发展的现状,同时以需求为导向,增强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并在服务社会发展中提高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创新能力。
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应该本着坚持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的原则,在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是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使然,更是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
所以,高校拥有与国际发展动态、国家战略需求同步的先进观念意识,是实施好协同创新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能力提升是核心国家立足于战略层面实施的协同创新,是希冀凝聚我国科技创新力量围绕世界重大科技问题和国家当前的迫切需求,最终达到创新能力提升的目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长久以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不仅造成了我国教育事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才是根本,学科是基础,科研是支撑。
高校只有牢牢把握这三个基本创新要素,以提高创新能力发展为导向,增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增强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才能在解决国家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以及参与国际重大科学问题方面有所突破,增强服务社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水平。
因而,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是协同创新战略对高校提出的核心任务与要求。
使协同创新体之间的创新核心要素形成有机结合,不仅仅是理论认识上的提高,多年的实践也同样有力地说明,高校要实施好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成果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首先,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基本前提。
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如果没有具有创新意识、能力较强、学术水平较高的实力雄厚的人才,想要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举步维艰的。
在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中,也将创新型人才培养放在了第一位。
这其中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培养,对高校教师的培养也不能忽略。
因为只有当拥有了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优秀学生人才。
因而,高校要努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质,增强其创新意识与能力,最终达到创新能力提升的目标。
其次,增强科研实践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必要支撑。
高校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人才,不但所培养的人才会具有高质量,也同时可以加强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为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故高校要围绕国际形势与国家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继续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应用开发研究,努力挖掘跨学科研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个平台,并实现在理论前沿创新的同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带动国家产业技术的腾飞,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加强学科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科研水平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伯顿·克拉克曾说“如果让学术工作者在学科和单位两者之间进行选择,他或她一般都选择离开单位而不是学科。
一个人离开他的专业领域要比离开他所在的大学或学院代价高得多,因为一个人的高等教育层次越高,其专业在决定任务时的重要性越明显。
”这足以可见学科的重要地位。
就目前高校实施的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而言,其核心和关键也在于学科的建设。
学科是培养人才与进行科研的基础内容,高校在继续优化基础学科建设的同时,应该深层次地开展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建设,这是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对高校提出的基本要求。
唯有突破原有的学科框架,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形成对科技及知识的多元视角,才能开启创新基因,激发创新活力,最终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因其拥有天然的多学科优势、丰富的人才资源以及优越的科研条件,并且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无疑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作用。
高校必须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肩负起协同创新的时代重任,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三、加强协同合作是基础从世界发展态势来看,如今人们预想解决面对的各种问题,仅仅依靠一门知识和技术,运用单兵作战的模式是不可能的了。
并且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中,创新系统中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以及其他创新力量等多个主体,因而协同创新战略大力倡导协作攻关的新观念,要求打破条块分割、撕裂组织内外部边界的局面,实现资源在协同创新体之间的无障碍流动,形成无边界的柔性组织。
高校实施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是并非一校一院之所为,需要多个单位,多种人员,多样资源的协作努力,这就对高校协同创新提出了新的基本要求—协同合作。
协同合作是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基础。
当高校在协同创新过程中作为主导力量时,不仅需要在内部实现自身的协作,同时也需要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其他创新体达成合作。
首先,在校内,高校可以通过建设跨学科科研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会议、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等举措,促进校内协同合作的实现。
其次,在校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行业间协作可以采取共同建设研发基地和实验室、共同组织科研团队、共同申报重大项目等办法,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同时,达到协作的目的。
再次,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等其他创新体的行业间协作,可以实施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联盟、组建科技园等措施。
协同创新战略,是我国应对国际竞争、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及时实施,必将成为高校与其他创新体间实现共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与必然选择,达到塑造高校真正成为创新的主要阵地并服务于国家的目的。
参考文献:[1]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14-16.[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4-25.[3]焦新.积极推动协同创新提高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2-4-21.[4]陈亚珠,唐炬,肖登明.协同创新:中国高校深化改革还需要什么[J].高校教育管理,2012,6(5):1-5.[5]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35.[6]汤其成,周继良.大学协同创新:制约因素与改进思路[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3):1-5.[7]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7.[8]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