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工作主题,以“保二争一、科学跨越”为目标,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三化进程”,打响“三大战役”,努力构建和谐株洲,绿色株洲和两型株洲,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市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力度,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一”工作目标(即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达到100万人;GDP达到10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00亿元)。
在2006年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列第56位,跃居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之首;2010年跻身“中国十大最具投资价值城市”,“福布斯2010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跃居61位,较2009年前移21位。
1、经济总量突破千亿。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总量接连上了几个大台阶。
2006年、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分别达到605亿元和744亿元,分别增长12.3%和15.1%,其中 2007年增速为1994年以来增速最快的一年。
2008年,面对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下半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全市认真执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经济总量突破900亿元,达到906.5亿元,增长13.4%,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过900亿元目标。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全市按照“目标不变、速度不减、标准不降”的总体要求,抓住国家振兴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所带来的良好机遇,经济快速实现“V”型反转,GDP首破千亿大关,达到1025亿元,增长14.5%,成为全省第5个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
2009年全市人均GDP为27536元,首次突破4000美元,达到4030美元。
2007年全市GDP和人均GDP分别为2000年的2.5倍和2.6倍,翻了一番多,完成实现翻番的规划目标,预计到2010年分别为2000年的4倍和4.3倍左右,超额完成3倍的规划目标。
前四年GDP年均增长13.8%,比“十五”时期快2.4个百分点。
2、城镇投资增长强劲。
“十一五”时期,全市坚持不懈地推进投资拉动战略,先后实施“项目建设年”、“三大战役”、“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和“四创四化”等工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前四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跨越200亿、300亿和500亿元大关,累计投资达1443亿元。
全市将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投资作为支撑和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来抓,每年确定一批重点工程,全市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
衡炎、炎睦、岳汝、泉南、莲易等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或建成通车;武广客运专线竣工运营、衡茶吉铁路项目进展顺利。
全市新增高速公路里程156公里,是“十五”时期的3.2倍,新改建农村公路7378公里。
2009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117.5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完成工业投资308.4亿元,是2005年的5.1倍,
前四年累计投资分别达到291亿元和743.5亿元,分别占全部投资额的20.2%和51.5%。
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提升到2009年的65%,提高20个百分点。
前四年投资总额相当于“十五”时期的2.38倍,年均增长36.8%,比“十五”时期快12.3个百分点。
3、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十一五”时期,全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积极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消费需求转型升级和家电下乡活动,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目前,全市有各类专业市场340余个,年成交额达220亿元,其中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43个,年成交额达160亿元;有各类商业网点18万个,其中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零售商业企业6家。
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300亿元大关,达312.5亿元。
2009年,消费在车市、房市、旅游、餐饮和家电下乡等为代表的消费热点带动下,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4亿元,每天实现零售额1亿元。
前四年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9.1%,比“十五”时期快9.1个百分点。
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左右,拉动作用正逐年增强。
二、经济质量大幅提升
“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加快增长,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1、财政收入突破百亿。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全市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41.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82.1亿元,顺利实现翻番,2009
年在财政增收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总量再度实现突破,首次跨过百亿元大关,达100.4亿元,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收入过百亿的市洲。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由2005年的24.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7亿元,2009年首次跨过60亿元大关,达66.6亿元,为2005年的2.7倍,人均财力和地方可用财力均稳居全省第二。
前四年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分别完成302.6亿元和180.6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5%和28.3%,为改革开放增长最快的时期,比“十五”时期分别快9.7个和15.1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7.8%提高到2009年的9.8%。
2、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十一五”时期,全市把提高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以“科教先导”战略为突破口,不断加大科技经费投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增强。
株洲连续三次获得科技进步先进城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累计争取国家、省级各类科技项目425项,争取资金超过4亿元。
全市每年新开发省级以上新技术、新产品达200多项,共有107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或省级科技奖。
2009年,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1.2%上升到2.5%;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由1.6%上升到2%。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新技术改造等高新技术领域加快发展。
200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7.6亿元增加到204.3亿元,占GDP的比重由11%提高到19.9%。
3、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十一五”时期,全市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耗大幅下降。
前四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分别比上年下降2.71%、5.08%、7.08%和5.4%,与2005年
相比累计下降18.8%;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56.8%。
通过以“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和清水塘工业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为重点,污染减排成效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一举甩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黑帽子”。
先后关闭小冶炼、小化工企业等90多家,城区拆除囱300余根,市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从2005年的200天上升到2009年的338天,良好率为9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前四年,全市完成二氧化硫减排项目72个,消减率达到28.8%,提前一年动态完成省政府要求的减排目标;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46个,削减率为5.6%;砷排放削减56.4%、镉排放削减48.4%,提前两年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减排任务。
2009年,全市SO2、烟尘、工业粉尘、COD排放分别为7.6、3.5、1.2和6.3万吨,比“十五”末分别减少6、2.8、3.5和1.1万吨。
三、三化进程扎实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市通过突出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建设,“三化”进程明显加快。
1、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市明确提出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跨越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集中精力引进大项目,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一批支柱产业,先后围绕发展工业开展了“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和“5115工程”等主题活动,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2009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493亿元,占GDP比重为4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4.4%,拉动经济增长7.9个百分点。
前四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高于GDP增幅2.5个百分点,比“十五”高3.6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完成总产值1520亿元,为2005年的2.17倍,年均增长21.4%。
全市规模工业数由2005年的799家增加到2009年的1505家,年均增加近180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136亿元、实现利税126亿元、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41.6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6倍、3.0倍和2.4倍。
在全省新型工业化考核中名列全省前列,并初步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食品制造业和服装纺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集群。
2、新型城镇化成绩斐然。
“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型城镇化工作上下联动,成效斐然,城市承载力越来越强,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城市带动力越来越强,城市影响力越来越强。
2009年底,全市总人口38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到192.6万人,全市城市化水平为50.3%,高出全省7.1个百分点,比2005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95个百分点。
市区总人口达到100.2万人,比2005年增加21.3万人,年均增加5.3万人;建城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3平方公里,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确定的“双百”城市目标。
各县市城镇人口达到100.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34.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5.5%,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柱,以建制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总框架和城镇化网络体系。
近年来,全市以创建活动带动新型城镇化,大力开展“四创四化”和“五改”工程,城市绿地率达到38.1%,绿化覆盖率达到43.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平方米。
先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城市规划展览馆、神农城、湘江风光带等一批标志性地段、标志性建筑为城区一道靓丽的风景,城市品位大幅提升。
3、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
“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发挥优势,突出重点,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面貌大幅改善。
粮食产量保持在180万吨以上,水稻种植机械化率达到62%,吨粮田成果得到巩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800余家,其中国家、省级龙头企业54家,年加工产值达到100余亿元;发展规模养殖小区116个,生猪规模养殖率超过50%,全市年均出栏生猪440余万头;流转耕地占耕地面积的32%,林权改革完成95%,农村休闲产业快速发展,年经营收入达到2.5亿元,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村村通全部实现,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92%。
以“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为特征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通过创建,已有8个新农村示范片和113个市级示范村达到创建目标,并涌现了云田村、仙庾村、东富村和兴隆村等一批创建先进典型。
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株洲从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建“一区三园”模式,到近年的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工业园,从城市“四创四化”到全市“三大战役”,都在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来做文章、强基础和添活力。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时期,全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
2009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50.5∶36.5调整为10.5∶54.7∶34.8,其中城区由2005年的2.6:55.5:41.9调整为1.8:61.3:36.9, 县域由2005年的22.9:46.1:31调整为19.6:47.8:32.6。
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8.1%,比2005
年提高4.9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
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年均增长16%,快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4%,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由200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占GDP比重由4%上升到4.7%。
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五”时期,城区率先发展,成为带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县域后发赶超势头强劲,全市区域共同繁荣、协调发展的局面逐步形成。
2009年,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44亿元增加到521亿元,占全市的50.8%,比2005年提高4.2个百分点;县域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80亿元增加到504亿元,占全市的49.2%。
2009年城区人均GDP达到53743元,为2005年的1.97倍,县域人均GDP为18305元,为2005年的1.78倍。
3、非公经济日益壮大。
“十一五”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非公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扩大社会就业、增加社会财富和活跃城乡市场等各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09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571.2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60.8%,为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6.5%,高于GDP增幅2.7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 55.7%,比2005年提高11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75个百分点;2009年年末资产达700亿元,是2005年的2.1倍。
全市17万家法人单位中,非公经济占62%,比2005年增加一倍;有各类个体经营户22万户,
其中办理营业执照的有10万户。
全市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10万人,比2005年增加近30万人。
2009年非公经济上交税金54.6亿元,占全部税收的比重为72.3%。
五、改善民生成效显著
“十一五”时期,全市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
财政民生支出大幅增加,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提高。
1、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009年,全市全面建设小康进程实现程度由2005年的72.7%提升到2009年的82.7%,年均提高2.5个百分点,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1230元增加到17433元,年均实际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957元增加到6502元,年均实际增长11%。
职工年均工资由2005年的14061元增加到27847元,年均实际增长16.5%。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315.6亿元增加到583.3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的8480元增加到15238元。
随着城乡收入的增加,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
2009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由2005年的8349元增加到11334元,比2005年增加2985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5年的3217元增加到5064元,比2005年增加1847元。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2005年的19.8平方米增加到3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05年的51.1平方米增加到56.6平方米。
交通、通信等高档享受型消费成为消费新亮点。
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计算机、移动电话分别为5.2辆、49台、170部,比2005年增加4辆、4台和18部;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摩托车、电冰箱、移动电话分别为85辆、63台和170部,比2005年增加31辆、33台和93部。
2、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五”时期,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免费义务教育覆盖城乡。
全市累计投入预算内教育经费76.4亿元,其中教育经费拨款72亿元,改造中小学危房53.1万平方米,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152所,创建合格学校326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到60万人。
卫生事业不断发展。
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650万元,全面完成121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和设备配套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市所有县市区,参合率达到95.3%;建成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2009年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32人,执业医师1.95人,病床3.06张;孕产妇死亡率为18/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9.7/‰,保持全省最低水平。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市累计新增就业25万人次,年均达到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均维持在68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城镇职工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人数分别为63.8万人和56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失业、工伤保险人数分别为71万人、28万人和41.5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开始试点,达到31.6万人。
城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提高到每人300元/月,为全省最高水平,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8%;城区和农村低保对象人均月补差标准分别为157元和53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和优秀运动员,荣获国家或省级大奖。
3、两型社会稳建设步推进。
“十一五”时期,全市紧紧抓住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一重大发展机遇,“两型社会”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湘江流域综合治理和清水塘工业污染治理纳入国家重大整治规划;天易、云龙纳入全省五大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并已全面启动,清水塘工业区获批国家级循环工业园。
长株潭三市通信一体化实现同号升位并网。
“两型”产业大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航空工业城、云龙职业教育科技城、华强动漫娱乐城、神农城和华银火电搬迁新建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试点成效明显,获批全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两型创建活动稳步开展、集约节约用地、集体土地流转、投融资市场化运作等一系列改革试点。
前五年,全市硕果累累,成就辉煌,为未来跨越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五年,全市新的发展思路业已形成,将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跨越、环境带动、民生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动力株洲、绿色株洲和幸福株洲,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