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集下载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监管模式法律论文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监管模式法律论文

关于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及监管模式的法律思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中国金融业在自身发展及与国际接轨的道路上,选择由分业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变无疑是必然趋势。

近年来,无论从立法还是实践上,混业经营的探索步伐正在加快。

与此同时,监管模式的转变也成为亟需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监管体制纵观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历程,1993年国务院定下分业经营的基调。

1995年之后陆续颁布的《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规,为此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和准则。

但随着我国金融业自身的逐步发展以及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开放金融市场后受到外资金融机构的影响,分业经营的弊端逐渐显现,混业经营的呼声越来越高。

自国务院2006年12月11日正式颁布施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来,外资银行依政策导向陆续开始本地化注册成为法人银行,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外资银行母行大多是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在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需求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虽然在中国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只能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但其母行正通过各种方式将其海外混业经营的经验与优势渗入中国本土。

如汇丰集团于2005年与山西信托合资成立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于2009年与国民信托合资成立汇丰人寿保险公司。

自2008年1月1日,修改后的《外资参股证券公司设立规则》重新开闸合资券商审批之后,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摩根斯丹利、摩根大通等都相继找到了本地合作伙伴成立合资券商。

2003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的修改为“混业经营”留下了适当的发展空间。

自此之后,混业经营的探索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2005年2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及证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2006年10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浪潮的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

也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金融分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实行分业经营,对于规范我国的金融秩序、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整个金融业持续稳定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

但是从长远看,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分业经营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世界金融发展格局的变化直接威胁中国的分业经营制度。

银行传统的存贷款间接融资业务比重越来越小,表外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混业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和衍生金融业务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方向。

中国金融业必须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及早行动,以求在未来开放市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2.现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

在分业经营制度下,由于银行参与证券业务受到限制,一些具有转移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无法在市场立足,由此影响到证券机构的市场运作及策略,表现出很强的短期投机性和不稳定性。

银行业和证券业都缺乏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3.网络经济不断扩展,使国别概念淡化,具有很强的全球化和超国界性的特点,将会对中国金融经营制度发生强烈的冲击。

虽然我国目前仍实行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但是网上信息流和贸易流将有效冲破国家壁垒,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断发展的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将对中国金融现行分业经营制度提出严峻的挑战。

二、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业发展必然要求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

1.混业经营可以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加快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为了做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我国在金融市场领域已经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这些都是在对金融市场理论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向混业经营方向所迈出的前进步伐。

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关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金融混业经营指的是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可以相互渗透和发展,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开放多种业务。

尽管金融混业经营在提高金融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方面有很多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一、优势1. 加强了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金融混业经营可以使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相互渗透和发展,加强其综合服务能力。

例如,银行可以开展证券、保险等多项金融业务,提高其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 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混业经营可以增加金融机构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因为竞争的加剧和创新引领的市场变化,不断地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3. 推动了金融行业的结构调整金融混业经营也可以推动金融行业的结构调整。

因为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或对同一市场的不同群体开放的市场角度也不同,因此,通过金融混业经营可以优化整个行业的结构、实现资源的资源优化和市场繁荣。

例如,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混合经营可以通过资金的整合和优化,使得金融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的调度。

二、问题与风险金融混业经营虽然有很多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例如:1. 企业定位不清,容易导致经营失控由于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企业在做混业经营时需要对其不同业务进行有效地区分和把握,否则将面临经营困难、竞争压力大等问题。

2. 反垄断风险混业经营可能弱化了已存在的垄断局面,但另一方面容易带来反垄断的风险,企业可能会因为擦肩而过的业务萎缩而损失利润、市场份额等,或者因为“夹缝中生存”而面临各种风险和压力。

3. 安全风险增加金融混业经营将各类机构的人才和资源相互渗透,但如果监管力度不足,或者把握不准,也会存在金融安全风险增加等问题。

三、关于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思考当然,虽然金融混业经营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风险,但其对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电大毕业论文标准范文:参考选题开放教育系列金融专业

电大毕业论文标准范文:参考选题开放教育系列金融专业
54、信用危机产生的根源
55、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理
56、商业银行应重视和发展表外业务
57、关于消费信贷的理论现实依据
58、住房抵押贷款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59、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60、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
61、防范金融单位内部人员犯罪
62、基层信贷人员素质的提高
20、对当前我国企业金融支持问题的思考
21、金融业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22、银行如何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服务
23、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选择
24、我国商业银行战略调整商业银行的革新
25、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
26、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27、国有商业银行成本管理
28、如何救助"问题银行"
37、人民币利率预期下调的可能性
38、推动利率市场化
39、中间业务--商业银行的新战场
40、我国银行业网络化发展
41、网络业趋势与金融业的适应性调整
42、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制度的影响与挑战
43、网络时代的顾客服务
44、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及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45、金融诈骗的主要类型及其防范研究
81、利用资信评级促进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82、"债转股"问题
83、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问题的金融对策研究。
84、我国历史上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对策及效果分析。
85、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研究。
86、优化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构想。
87、我国银企关系研究
88、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9、基层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解决途径

混业经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混业经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

混业经营: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一、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的必要性“九五”期间,我国政府相继颁布《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确立了分业经营的体制框架。

实践证明,这样做是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

目前我国金融业仍有必要实行分业经营体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分业经营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4大国际银行的现状是,一方面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另一方面却又吸收着高额的居民储蓄。

近年来央行连续降息,投资工具的多样化,投资者开始积极寻求其他的投资保值方法,若不良贷款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旦储蓄的增量弥补不了不良贷款的增量,金融危机就可能爆发。

只有在分业经营的管理体制下,才能够有效保护投资人存款人的利益,分业经营模式在现阶段是必需的。

此外,如果允许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混业业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其资金优势而形成金融寡头,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

2.证券业:市场发育尚不成熟,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银行业与证券业的融合将会助长证券市场的投机活动,造成证券市场虚假繁荣。

而采取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模式,有利于证券市场的规范和稳定发展。

3.保险业:近年来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着保险经营手段不够规范,理赔机制不够健全,保险公司自身缺乏有效的自律手段,险种不够丰富等隐患,一旦发生动荡性的事件,容易产生金融风险。

4.金融监管:目前监管水平不高,有关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手段措施也比较落后,专业人员和高质量信息缺乏,金融监控资源和经验都不足。

因此我国目前还不具备混业经营的监管环境和能力,金融监管体制和监管水平还远未达到混业监管的要求。

由此可见,在我国金融机构风险意识不强、内控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水平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在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金融体系的安全的保证。

但是安全并不等于效率,混业经营体现了金融市场内部沟通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混业经营是适应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的要求而出现的一种主流趋势,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资本;发展混业经营,允许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相互持股,可优化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金融服务,增强综合竞争力。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变革研究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变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 F 81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8754( 2008) 02- 0014- 05
一、 我国金融业混业监管的现状与问题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 是指银行、 证券公司、 保险 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各自经营与自身职能相 对应的金融业务。这种模式曾被美国、 日本等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以前 采用。 金融业 的混业 经 营, 则是指银行、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 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 交叉 , 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 [ 1] 分营业务的范围。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 形势下, 出于竞争和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德、 英、 日、 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放松对本国金融业的 限制 , 由此推动了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和金 融监管的改革。 我国金融业曾经实行过混业经营 , 但在缺乏自 律约束和监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 混业经营无疑加 速了风险的积聚 , 催生了市场泡沫。因此, 国务院于 1993 年底做出了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对金融业进 行治理整顿并提出了分业经营的思路。 由于我国金融行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分 阶段地对外开放 , 大批的外资银行、 保险公司、 证券 公司已经以合资或独资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 , 而 这些有着外资背景的公司大多是 全能型 企业 , 其 业务领域涉及银行、 保险、 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 面。它们必将抓住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 努力
收稿日期 : 2008- 03- 10 作者简介 : 罗长城 ( 1976- ) , 男 , 广东大埔人 , 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工作人员 。
第2期
罗长城 :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的金融监管变革研究
15
行法∀ 、 !商业银行法∀ 、 !保险法∀ 和!证券法∀ , 从法律 上确定了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框架, 随后又相继成 立了证监会、 保监会和银监会, 从而形成了当前 分业 经营、 分业监管 的模式。我国现有的监管模式在国 内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下 , 面临的问题如下: ( 一) 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自身欠完善 , 导致 监管的整体有效性下降 1. 监管目标笼统 , 落实难度较大。防范风险、 维 护金融安全是银监会、 证监会和保监会等三大金融 监管部门工作的努力方向, 但在实践中如何实现目 标, 既没有对监管工作制定考核标准, 也没有明确不能 实现目标应负什么样的责任。由于在实际操作中缺乏 与最终目标相配套的、 明确的中介目标, 导致省以下监 管部门在实践中无所适从, 难以抓住主要矛盾。 2. 监管职能缺位 , 导致管理真空和摩擦。从监 督管理部门来分 , 银监会、 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是银 行、 证券和保险三大主要金融行业的主管部门。从 整个金融市场来看, 则监管部门更多, 例如财政部是 国债市场的主要管理者; 企业债券属于国家发展计 划委员会管理; 而外汇和 B 股交易又受到国家外汇 管理局等其他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如果不同金融 机构必须向不同的监管部门申请业务许可, 并按照 不同的监管标准运作, 就没有一个监管机构能够总 体评价和监管不同行业间产生的金融风险。 ( 二) 金融监管过分依赖行政审批和现场监管 首先 , 我国金融监管的监管手段仍以直接监管 和外部监管为主。其次, 监管方式比较落后。再次 , 监管手段陈旧、 科技水平低, 与被监管机构未实现电 脑联网, 无法实现实时监控, 使监管人员忙于监管资 料的收集和层层上报工作 , 效率低、 成本高。 ( 三) 现行金融分业防范制度不利于防范混业经 营带来的金融风险 混业经营趋势源于金融创新的需要, 混业经营 趋势又进一步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金 融创新能力的提高将加剧金融风险 : 因为金融创新 的产生是金融机构提高其自身竞争能力及逃避金融 监管的需要。混业经营一方面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金 融创新能力, 增强了竞 争能力, 推动了金融业 的发 展, 另一方面也会造成金融市场的频繁动荡, 加剧了 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 给金融业带来了巨大风险, 越 来越大的金融风险已经成为金融分业监管难于监控 的难点和重点。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研究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研究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研究【摘要】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研究旨在探讨我国金融行业的混业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介绍金融混业经营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并深入解析监管机制。

随后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总结实践成果,并提出深化金融混业经营的建议。

最后展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未来,指出其发展方向和前景。

通过研究金融混业经营,可以更好地促进金融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升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关键词】金融混业经营、我国、实践研究、概念、特点、现状分析、优势、挑战、监管机制、发展路径、实践成果、建议、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改革,金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在相应的业务领域内进行多元化经营,跨界融合,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风险防范的一种模式。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出现,既是金融市场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趋势。

回顾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历史,可以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传统的金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推动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我国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也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改革。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实践的分析和探讨,揭示其优势与挑战,为深化金融混业经营提出建议,为我国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进行研究,深入分析金融混业经营的概念和特点,探讨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状及其优势与挑战,研究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机制和发展路径,旨在总结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实践成果,提出深化金融混业经营的建议,展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完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居 高不 下 ,营业 费 用和 资 产规 模 的 不 合 理 增 长 以 及 由 此 带 来 的 营 业 费 用 支 出 的 边 际 收 益 递 减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制约 着 我 国银 行经 济 效 益 的提 高 。从 评 价银 行 核心 竞 争 力的 衡 量 指标 来 看 ,无 论是 税 前 利 润 等 绝 对 指 标 ,还 是 资 本 收 益 率 、资 产 回报 率 等相 对 指标 , 我 国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与 国 外 著 名 商 我 国 金 融 分 业 经 营 的 历 业 银 行 相 比 均 缺 乏 足 够 的 竞 争 史 背 景 力 ,有 的 甚 至缺 乏 最 起码 的竞 争 2 纪 8 0世 0年 代 中 期 以来 ,四 制改革的决 定》 ,对金融业 进行 治 力 。 近 年 来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经 济 家 国有 银 行 都 开 办 了证 券 、信 托 、 理 整 顿 并 提 出 了 分 业 经 营 的 措 效 益 明 显 呈 现 出 增 长 乏 力 甚 至 滑 房 地 产 、投 资 等 业 务 ,实质 上 进 入 施 。 19 9 5年 后 , 国 家 陆 续 颁 布 了 坡 的 态 势 ,有 较 大 面 积 的 基 层 行 中 、 商 了 混 业 经 营 的 经 营 时 代 。 于 当 时 《 国 人 民 银 行 法 》 《 业 银 行 经 营 亏 损 , 成 为 经 济 金 融界 共 同 由 已 金 融 法 规 体 制 不 健 全 , 行 的经 营 法 》 《 险 法 》 《 券 法 》从 法 律 关 注 的 焦 点 。 银 、保 和 证 , 从 上面分析 可以看出 , 由于 国 风 险 意 识 不 强 ,内 部 机 制 不 健 全 , 上 确 定 了 我 国 金 融 业 分 业 经 营 制 在 加 之 金 融 监 管 能 力不 足 , 量 的 度 , 成 了 人 民 银 行 、 监 会 、 监 际 、 大 形 证 保 国内环境 的变 化 ,目前我国继 银 行 信 贷 资 金 涌 向 房 地 产 、股 票 、 会 “ 驾 马 车 ” 的 监 管 体 系 , 行 续 采 用 分业 经 营模 式 , 然 已不 是 三 式 实 显 我 外 汇 、期 货 市 场 从 事 投 机 买 卖 , 垂 直 分 业 监 管 。 近 几年 金 融 整 顿 最 佳选 择 。 国金 融 领 域 已 经 突 破 导 从

对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看法

对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看法

各国金融制度比较1、(一)分业经营与混合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模式也称专业化业务制度。

其核心在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各行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

其代表首推2000年之前美国的金融制度。

混业经营模式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等,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保险代理等。

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德国式的全能银行,银行依法从事包括投资在内的,涉及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各种金融业务。

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此形式在美国最为发达和典型。

(二)两种经营模式利弊分析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

它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发挥各自的优势。

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

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维护竞争的作用。

专业化分工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专门从事银行业务、证券管理、资产组合管理或为大型公司提供融资服务,资源集中,易创品牌,与客户关系简单,透明度高,易于监管。

但其也有弊端: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其提供的产品品种单一,难以分散风险,综合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动相当敏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经济。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降低了单一品种的风险,分散了经营风险。

便于通过多样化经营优势互补、分散风险、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促进银行业务的创新能力,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和金融服务效率。

其弊端在于:存在着相当大的管理难度,从事的业务种类过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设法巩固本机构在每一领域的地位,管理与风险控制将更加复杂,需要大量的资源,并且同一集团内从事存贷、共同基金、咨询、商业银行与保险等业务部门之间有潜在利益冲突。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维普资讯
● 金 融研 究
《 经济师》o2 20 年第 2 期
混 业 经 . 趋 势
●刘 军
摘 要: 混业经营是 国际金融 业发展 的 太势所趋 。我 国金 融业要 想在激烈 的国际竞争 中立于不败之地 , 也必须顺 应这 个 发展靳流:然而, 由于金 融主体产权 不 明晰 、 融 法制 不健奎 金 等 多方面的原因, 使我 国金 融业 实行混 业经 营存 在现 实障碍。 文 章 对 此进 行 丁 分析 , 并提 出相 应 对 策 。 关 键 词 : 业 经 营 金 融业 趋 势 混 中 囤分 类号 :8 l 1 文 献标 识 码 : F 3 A 文章编号 :04—4 1 0 2 0 —1 6 2 10 9 4 2 0 }2 9 —0 c 混业经营 : 国际盒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19 99年 1 1 1月 2日, 美国《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式签署生 正 效, 允许商业银行 、 券公 司、 险公 司跨界经 营 作 为金融分 证 保 业制度 的创始人 , 在实施 了 6 6年 的分业经 营之后 , 国终 于废 美 弃了这一制度 , 重新实行 混业经 营。而 在此之前 , 实行金 融分 业 l 制度的英国 、 日本都推 出 了金 融体制 改革 的一 系列 方案 , 放

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 际资本流动 日趋活跃 , 国 金融市 场 的全球 性联系 日益增 强 。为此 , 英 、 等 国纷 纷对 金 融业 进行 改 日、 法 革, 放宽对 金融机构 分业 的限制 , 提倡平 等竞 争和银 行业 与证 券业 的业务交叉。从 8 0年代 初开 始 , 国也逐 步放 松对银行 美 从 事证券业的限制 ,9 9年 签署生效 的《 融服务 现代 化法》 19 金 , 正式宣告 了金融 业由分业经 营走 向混业经营。 对于美 、 、 英 日等 国金融 业走 过 的混业— 分业——混业 之路 , 们不 能局 限地认 为这仅仅 是一个模 式 的变化 , 我 它实 际 上是金融 内在要求与外在压力 的联动所导致的。 首先 , 资金具有不断扩张获得利 润的内在要求 。无论 是银 行、 证券还是保险业 , 都需要通过资 金不断 的循环 流动 , 获得利 润, 寻求增值。通过 混业经 营 , 实现 资金 在 各个 业务领域 中 可 的优化配置 , 一个更高 的规模和利润水平下 实理风险 和收益 在 的平衡。另一方面 , 从资金运 作效 率看 , 分业经 营使 资金运 动 被限制在狭小 的范围内 , 利 于资金灵活调 动 , 不 其潜 在 的系统 风险有可能 比混业 经营更大: 其次 , 随着世界经 济一体 化 , 客户要求 金 融机构 提供多元 化的产品与服务 , 金融业竞 争加剧 , 形成 了对金 融机 构 的外在 压力。谁能不断地进行 金融创新 , 满足客户对多 元化产 品和全 方位服务 的要求 , 就能在竞争中掌握 主动权。而金融创新需要 改变传统金融 产 品 的结 构 , 通过 不 同业务 之 间的 重新 组合设 计, 创造出新 的金融产品 , 从而 冲破 了金 融市场 的分割状态 , 使 传统的金 融机构之间的界限 日益模 糊 . 不同融资工具 、 技术 、 服 务之间的差别不断缩小 , 不同金融机构 的产品和服务 之间的可 替代性不断增大 。而信 息技 术的进步 为相应 的金融 创新 提供 了技术支持 。这种通过 不同业 务之 间不断融 合 的金 融创新 的 路径, 必然促 使金融业产生混业经营的要求 。 二、 我国盒融业呼唤 混业经营 作为我国金融业来 说 , 分业经 营并不 是永远 的和惟一 的选 择。由于分业经营违背投资组合多 样化的原则 , 使银行 的资产 负债结构 比较单调 , 不能通 过 资产多样化来 降低 风险 ; 分业经 营以监管 的“ 安全” 取代了应有 的资金运行效率 . 违背 了金融业 经营中的风险分散 原则 , 反而 在一定程度 上集 聚 了金 融风 险; 分业经营还违背 了资金运 动的规 律 , 不利 于资 金的优 化配 置 , 使得各金融机构 的业务专业化 、 狭窄化 ; 时, 同 分业经营 不能满 足客户对金融 机构的多 元化产 品和全 方位服务 的要求 =它虽 然降低 了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 难度 由于完全割裂 了资本与 但 货币两个市场 , 重束缚 了我 国金 融业 的发展 , 严 不利于 我 国年 轻的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发展 . 不利于 国有企业 改革的进一步深

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及其监管体系的重构

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及其监管体系的重构

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及其监管体系的重构摘要: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也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在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从金融控股公司的一般经营优势和我国金融业的经营状况和监管水平两个方面,指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优混业经营模式,提出推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进程的总体战略构想,并对向混业过渡过程中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做了探讨。

关键词:金融业;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1999年11月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这一法案取代了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使银行、证券、保险业务交叉经营得以实现。

这标志着美国彻底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经营局面,重新走上了混业经营之路。

到20世纪末。

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金融混业体制的改革。

金融混业体制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经营模式。

这种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变化,引发中国金融界一场关于“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大讨论。

一、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1、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应对加入WTO后来自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压力的需要。

人世后。

中国金融业面临着与外资金融业不对等的竞争。

外资银行的主营业务多集中在低风险、低成本、高利润的中间及外汇业务上。

同时,外资银行金融业务的综合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而国内银行业务相对较单一:国内券商买卖证券多以自有资金或货币拆借形式经营。

成本较高:中资保险公司的保险基金由于受国家监管政策的制约。

投资渠道也非常狭窄。

实施混业经营,达到金融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必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经营效益。

2、混业经营是优化中国金融业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务形式普遍还是“存、贷、汇”的形式,银行的主营业务收入还是存贷息差。

但是。

银行利息收入所依赖的信贷业务中有78.0%流向了国有企业。

单一的业务种类和单一的客户结构,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与国企经营风险存在过高的相关性。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及选择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及选择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及选择□作者:岳红1 雷光宇2作者单位:1、沈阳建筑大学2、河北金融学院财经视线2011年第33期内容摘要: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过作用。

目前,混业经营是国际金融业的主流趋势。

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业现行的仍是分业经营模式,走向混合经营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分业经营模式混业经营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国际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合经营模式及其历史沿革(一)分业经营与混合经营模式分业经营模式也称专业化业务制度。

其核心在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之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各行之间有严格的业务界限。

其代表首推2000年之前美国的金融制度。

混业经营模式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如存款、贷款等,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保险代理等。

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德国式的全能银行,银行依法从事包括投资在内的,涉及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各种金融业务。

二是金融控股公司,此形式在美国最为发达和典型。

(二)两种经营模式利弊分析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模式各有利弊,没有任何一种模式占有绝对的优势。

它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有各自的地位,发挥各自的优势。

分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的资本市场,维护一国的金融稳定。

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维护竞争的作用。

专业化分工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专门从事银行业务、证券管理、资产组合管理或为大型公司提供融资服务,资源集中,易创品牌,与客户关系简单,透明度高,易于监管。

但其也有弊端: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其提供的产品品种单一,难以分散风险,综合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对于外部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动相当敏感,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混业经营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客户提供较全面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经济。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降低了单一品种的风险,分散了经营风险。

中国金融业的未来与混业经营

中国金融业的未来与混业经营

往, 客户存 款、 贷款 要到商业银行 , 炒股 们 有必要适应 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潮
票要到证券公 司, 买保险要到保 险公 司, 流和趋 势 ,适 时调整我 国金融业分业经
2 ・ 9
维普资讯
营体制 。
国金 融业 可 以从 几 个 方 面 进行 调 整
第 四, 中国金融业的经 营现状 . 迫使
金 融 业 改 变 旧 的经 营 模 式 。
我 国的分业经营制度 . 把商 业银行 、
保险和证 券业 的业 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
随着科学技术 的创新 与进步 .尤其 个更狭窄的范围内 ,金融业的风险实际 是信息技术的进 步 ,信息共享已成为一 是 更 加 集 中 和扩 大 。 种趋势 .而信息共享必然会导致货币市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倒 ,我国 国有商 场与资本市场的整 合,从 而模糊商业银 业银行 资产结构单一 , 信贷资产 、 投资与 行、 投资银行 、 券与保 险业务之间的界 证券类 资 产 、其他 资 产的 比例大 约是 证
气 的状 况难 改 变。整 台现有 金融 机 的条件 。网络银行 由于成 本较低 ,将是
种局面。

为 了应对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我 构 ,实施一行多制的混业经营可改善这 未来银行 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 ,美国一 家著名 的咨询公 司的统计 显示 , 银行通 研究现行金融法律 ,拓宽商业银行
新 的 业务 领 域 。
方面 ,可以在境外多设立分支机 过各种 服 务手段 完成 每笔交 易所 花费
构, 实行混业经营 , 发展全能银行 。另一 的 费 用情 况 分 别是 电话 银 行 0 5 4美
我国现行的 《 商业银行法》第 3条 方 面 ,可 以在 境 内 重组 金 融 机 构 ,实 行 元 ;A M0 2 T 7美元 ;营业柜 台 10 7美 允许 商业 银行从 事投 资银行 业务 和部 银行 、证券和保 险机构的相互并贿或相 元 ; 网络银 行 0 1 美元 。 分保险业务 。为此 ,我国商业银行可 以 互参股 , 以一业为主 , 并 他业为辅 , 他业 健全金融监管体 系 ,实行金融机掏

论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混业经营模式

论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混业经营模式

论我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混业经营模式作者:惠文巢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3期摘要:混业经营随着金融的创新以及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逐渐在世界的经营体制发展中成为主流。

面对如此强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和潮流,我国是否应当实行混业经营,或者是以什么方式来进行混业经营,这些都是值得大家深思熟虑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和体制对其予以很好的解决。

本文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对金融保险业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对实行混业经营目的及其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金融业;趋势;混业经营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2一、前言混业经营模式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重要地位,必然有其特有的优越性。

中国金融业要改变不利处境,寻求更好的突破和发展,非常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旧的分业经营模式,向混业经营模式迈进。

我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极少数严格实行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

大多数的外资金融机构不仅采取混业经营体制的模式,而且《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从事外币的投资业务。

因此,我国应该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设计出一套合理的由分业到混业的模式,建立一系列相应的风险控制体系和监管体系,实现由分业向混业的平稳的过度,从而借鉴国外的经验,正视金融混业经营的潮流。

二、金融保险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一)混业经营的有利方面1.分散金融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较为单一。

实行混业经营可以使商业银行业务多样化,实现利用内部补偿机制来稳定银行的利润收入。

混业经营后,金融机构经营业务的领域更加广泛,金融产品的种类增加,相对风险也将分散。

另一个角度讲,客户数量增多,单个客户经营不善或恶意逃债,会因其占客户总量的比例较小,给金融机构带来的资金损失也将会相对减少。

2.可以提高金融运行效率。

混业经营会撤销大量重复建设的网点机构,精简人员,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各金融机构之间的资源(包括客户资源,硬件资源,人力资源等)共享,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水平和盈利能力。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维普资讯
混 业 经 营 鸿 成 疋试囤亚觥 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 当今 的 国 际金 融 变 革 中 . 最 为 ( ) 业 经 营 有 助 于 降 低 我 国 国有 企 业 的改 革 二 混 加 快 推进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的 一 个 重 引 人 注 目的 是 银 行 业 。证 券 业 和 保 险 商业 银 行 的 风 险
。 , 。
必 要 性
( ) 业 经 营 是 金 融 市 场 资 源 金 融 资 源 三 混
可 能开 放金融 市场 和金融 服务 领域, 必须通过 合理渠道相互沟通


协 调 发 道 日益 多元 化 , 必 然 导 致 储 蓄 存 款 向


这 就 对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 改 革 与发

产 重 组 的要 求 。 这 一 改 革 不 仅 会 对 美 平 , 财 务 状 况 并 没 有 得 到 明显 改 善 , 展 提 出新 的 更 高 的 要 求 但
需 要 商 业 银 究 其 原 因 , 响 因 素很 多, 我 国 商 业 行 为 国 有 企 业 重 组 提 供 全 方 位 多 功 能 影 而

业 务 经 营 实 行 混 业 经 营 的 必 要 性 及 其 发展 混业 经 营 对 于 改 善 我 国商 业 银 行 发 展
运 作 过 程 等 方 面 进 行 分 析 和探 讨 。


以 直 接 融 资 为 特 征 的 资 本 市 场 与 商 业 银 行 争 夺
特 别 是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的财 务 状 况

而 且 也 将 使 整 个 国 际 银行 业 发 生 重 大 银 行 业 务 范 围 狭 小 则 是 一 个 重 要 因 的金 融 服 务 展 的 大 趋 势 。 国 际 银 行业 出现 的 这 一 域 不 失 为 改 善 财 务 状 况 的一 种 有 效 途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的必然选择

维普资讯
2陀 年 l 月 0 1 总 13期 第 6期 1




№ r 。 0 . 0 2
S HANDONG CONOMY E
G∞ . 1 N 6 13 o.
混业经 营是我 国金融业 的必然选 择
郭 华
( 中国建设银 行山东省分行 , 山东 济南 2 02 5 1) 0
【 摘
要 】 本 文就 中国金 融业混业经营 的必要性进 行 了阐述 , 讨 了混 业经营 必须具 备 的条 件 , 探 认为 我 国金
融业应在 加 强专业经 营和风 险控 制能力的基础上 , 加强监管 的前 提下 , 在 努力提 高 自身 的综合经 营能力。
【 关键词 】 混 业经营 ; 融业; 金 选择
司 , 标 志着 美 国银 行 业 废 弃 了半 个 多 世 纪 的分 业 这 经 营 , 始 跨 入 混 业 经 营 的新 阶 段 。 18 开 96年 , 国 英 “ 金融 大 爆炸 ” 开始 实行 混业 经 营的全 能 银 制度 ; , 日本 也 于 19 98年 4月实施 金 融改 革 , 始 实行 混 业 开 经 营模 式 。 以上表 明混业 经营 已成 为 国际 金融 业 的 发 展趋 势 。
运用效率 ,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 实现利润最大化 。
3实行 混 业 经 营 是 中 国 金 融 业 防 范 风 险 的 需 .
股票质押 贷款协议 ;OO 6月 , 2O 年 中国平安保 险公 司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 协议涉及保 险代理 、 资金结算 、 证券 业务 、 电子商务 和银行卡等
多项业务合作计划。 四、 努力创造条件 。 为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要 。目前我国银行在经营范 围过窄 、 收入来 源单一 的情况下 , 承担了较大的信贷风险 , 加之 目前国有企 业普遍效益不高 , 致使 中国商业银行不 良贷 款率居

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_混业经营

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_混业经营

·182·Business!我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混业经营崔育菡摘要:目前,我国金融经营制度法律上规定分业经营。

而实际很多企业在探索并实施混业经营。

由此看出混业经营模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本文主要从分析我国金融体制变迁历程,简介适合我国国情的混业经营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模式,可行性分析和不足之处,在监管方式上采取对应的措施弥补不足。

从而为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创造一个健康,高效的运作环境。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金融监管一,回顾金融业经营制度的变迁(一)介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1.自然混业阶段。

1993年之前,混业模式经营流行于世界各国。

所谓的自然混业阶段是自发形成于经济效益的刺激。

美国作为最典型的例子,那时金融业在美国的实施主要是以实行最低限度的管理为原则从而平衡竞争秩序。

随着美国对金融监管政策不断的放松,银行控股公司在美国迎来了飞速发展阶段,这标志的美国开始实施混业经营模式。

2.严格的分业阶段。

1993年的经济“大萧条”是一条分水岭,这四年的大萧条对于实施自然混业经营的美国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银行,证券大量的倒闭,这种混业的金融运作模式助长了股市投机,造成了股市混乱,对于股市暴跌。

随即,1993年经过国会的商议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美国的分业经营时代由此开启。

3.回归混业阶段。

进入了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发展迅速,传统的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创新的严重冲击开始衰退,业务收入逐渐减少,与此同时,全能型银行的跨国经营给严格执行跨国经营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面对如此大的竞争压力,美国社会开始呼吁放宽金融管制,允许银行再次进行混业经营。

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一法案的通过,标志分业经营体制的瓦解,混业经营成为主流。

(二)介绍一下我国金融业经营体制的变迁1.混业经营。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重新建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当时并没有严格区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缺乏相关的法律规范。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吴英慧
【期刊名称】《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05)002
【摘要】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金融业呈现混业经营发展的趋势.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应对加入WTO后来自国际金融市场压力的需要,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页数】3页(P83-85)
【作者】吴英慧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
【相关文献】
1.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J], 马小宁
2.混业经营: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J], 郭志雄
3.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J], 严继莹;孙卫芳
4.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J], 王清星
5.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J], 石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陈 青(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37) 摘 要:随着我国入世,国际金融机构的逐渐进入,国内金融机构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现有的分业经营体制进行改革,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与国际金融业的接轨。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英、德等国货币政策演变的分析,来提出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模式;金融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4)14—0010—031 分离型银行制度与全能型银行制度综述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主要原因是银行混业经营造成的。

美国金融业在经历了劫后重生后,相信是由于银行持有太多的不良企业债券,而使制造业的危机“传染”给了金融业,金融业又将危机传播给其他经济部门,使危机进一步加深。

于是美国制定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区分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经营范围。

但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学家并不认为经济危机是银行混业经营的错,因此这些国家仍然采用银行混业经营制(德国就是例子)。

这样就在世界上形成以美、日为首的“分离型银行制度”和法、德、意等国为首的“全能型银行制度”两种不同的金融经营体制。

金融分业的目的就是在货币市场与投资市场间进行严格区分,避免银行资金流入高风险的证券市场,以确保银行业的稳定、安全,从而达到稳定一国金融的目的。

但严格的分业经营和金融管制降低了金融业的竞争程度与运行效率,当越来越多的竞争者出现时,银行没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同对手竞争,使得竞争处于下风。

而实行金融混业经营的银行能全方位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所以能较好地获得客户认同,竞争力较强;同时,银行由于业务多元化,能规避因单一业务竞争加剧、利润下降引起的经营性风险,所以,金融混业经营能提高银行的运行效率,有利于银行的稳定与安全,也就有利于金融的稳定。

因此为了提高本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竞争力,保证本国金融安全和稳定,西方发达国家也都相继向金融混业经营体制转换。

但是运用何种金融经营体制,又必须以金融安全为出发点,与该国在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信用体制、及对外开放程度等国情相适应。

2 国际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成因纵观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分三个阶段:30年代大危机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政策,尤其是银证混业经营;30年代大危机以后,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并存的局面,但分业经营是主流。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国家,自二战以来一直实行混业经营,而美国、英国、日本为主的其他西方国家则普遍采取了分业经营制度;80年代以后,随着分业限制在日本、英国等国的先后取消,以及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通过,揭开了金融业又一次走向混业经营的新篇章。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纷纷放弃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究其原因大致如下:1.1 货币政策目标取向的转变导致金融自由化在50年代和60年代,货币政策主要是以利率为中间目标,实行的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进入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经济“滞胀”,使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

于是美、英两国都相继接纳了货币主义的理论与政策观点,执行以稳定币值为货币政策目标,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特征的货币政策。

80年代后,两国都实行高利率的紧缩货币政策,并辅之以宽松的财政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

此后,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逐步取代了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指标或者是货币供应量增长指标成了中央银行的主要调控指标。

在货币政策转变过程中,两国也开始逐步实施金融自由化政策。

德国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

市场经济理10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14期 论认为,货币的稳定是保证经济正常运转、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作用的前提。

同时,也只有在货币稳定的条件下,货币流通才能有效地影响经济活动,防止经济波动。

德国的金融政策取向决定了其微观金融的自由化,它在60年代就取消了利率管制,并一直实行银行混业经营体制。

1.2 信息技术的引入为金融创新和金融产品多样化提供了必要条件,金融产品多样化导致了金融机构之间业务界限变得逐渐模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是实行混业经营的经济上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这是因为,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使得金融全球一体化成为可能,面对混业经营模式下的全能银行的竞争,分业经营下的银行明显竞争力不足,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对分业经营体制加以变革。

随着信息共享日益加强,必然会导致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从而模糊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之间的界限,资产证券化成为银行寻求分散风险、减少和摆脱债务危机的重要途径,而证券化本身就意味着银证的直接融合。

80年代后,随着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在投资银行业显著下降,而金融创新活动则使得投资银行业的收益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和各类其他非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面对外国证券机构进入美国证券市场对美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发展构成的压力,美国银行业千方百计规避法律,采取兼并和金融创新手段向证券业渗透。

政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开始放松管制,并倡导银行业与证券业的业务交叉。

金融的稳定与安全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金融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性主要来自于高风险的资本市场,因此,只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风险防范严密的监管体制才能为金融混业经营提供充分的客观条件。

3 金融混业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1 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是金融混业经营的动力源泉从美国金融混业经营的过程来看,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利润的最大化是混业经营推动力的源泉。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内部推动力仍来自于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

从实践来看,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实际上把它们的业务限制在一个更加狭窄的范围内,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益低下,商业银行的利润被限制在一狭隘的空间内(利润来源单一),银行的规模经济得不到体现,银行的风险更加集中和扩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主要业务还是集中在存贷上,其利润也主要来源于存贷差。

中国央行最近的一次利率调整,已使得中资银行单一利润来源的局限性凸现。

自我国经济软着陆成功以后,我国经济一直维持着高速增长。

资本市场的繁荣,大大减少了企业对银行贷款的需求,优质客户资源不断的流失,而留在商业银行里的则是那些有一定风险度的客户,带给银行的只能是巨额的不良资产和不断加大的经营风险,而证券市场如火如荼,券商资本金规模不过800亿元左右,但近几年每年创造的利润却相当于我国四大商业银行的利润总和。

面对如此巨大的反差,传统银行业务和证券市场新业务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加之中国入世,外资银行纷纷抢滩中国金融市场,商业银行岂能坐以待毙。

3.2 我国现在还没有全面开放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如果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涌入中国,无疑会给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冲击企业在扩张时期大量需要资金,银行不是散财童子要多少给多少,大量的资金除了企业的待分配利润外,更大一部分从股市上筹集而来。

而银行又进入不了投资市场,这就造成了投资市场和银行之间抢夺客户。

因此如果能使银行和投资市场实现资源共享,那么无论是银行贷款资金的注入还是股市资金的筹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风险。

因此,混业经营可以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通过银行间并购,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变外部竞争为内部竞争,赢利水平也将发生质的变化。

银行并购后金融产品的种类增加,相对风险也将分散。

3.3 世界金融一体化使我国必须实现金融混业经营金融业与国际惯例接轨是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加入WT O,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必将进入中国的金融市场,而这些金融机构大多是全能型的,它们必将利用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多样化的服务,对我国金融业形成竞争优势,我国现行的《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亦允许外资银行从事外币投资11 2004年第14期 陈青 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务。

全能型外资银行或金融集团将同时向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申请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牌照,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使国有商业银行效益状况进一步恶化。

2002年央行发布实施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明确了商业银行可开办金融衍生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而且中信、光大、平安保险集团,事实上已经具备全能型金融机构的雏形,这些现象都说明我国正在积极调整金融业的经营模式,使之与国际金融业接轨,向混业经营挺进。

4 我国实行混业经营的方式4.1 从理论上分析,混业经营分为三种模式一种为银行直接从事非银行业务;第二种为通过投资进行经营;第三种为金融集团模式,此模式又可分为以下三种子模式:其模式一,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在组织结构上没有联系,相互之间只有形式松散的合作协议,如交叉销售协议等,一体化程度低的金融集团多采用此模式;其模式二,商业银行对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直接控股,直接以子公司的方式进行业务渗透和扩张。

我国1995年之前混业经营所采取的模式与此类似。

此模式由于资金高度的暗箱操作性,不仅会放大银行的经营风险,而且增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其模式三,在相关的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一金融控股公司,在各金融子公司和控股公司之间设立一行政中心。

各金融机构相对独立运作,但在诸如风险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要以控股公司为中心,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进行业务渗透。

4.2 从中国金融近年来的实践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也是组建金融集团的一种现实选择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追求乘数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例如,申银万国加盟光大集团,分集团增添了重要的优质资产、证券资源及资本运营经验,将为光大集团迅速成长为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实力的金融集团铺平大道。

金融机构的跨业并购标志着中国金融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重组整合期,其目标是向国际惯例靠拢,提高综合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综合竞争能力。

5 要实现金融混业经营就必须健全金融监督、监管体系,建立统一监管体系混业经营不一定就要统一监管。

美国金融业已趋向混业经营,但它的金融监管机构有:通货监管署和存款保险公司——监管银行;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证券;保险监管委员会——监管保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混业经营中,通过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情况,称做双层监管。

金融控股公司既起监管作用又起协调作用。

我国金融监管业分分为三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5.1 调整有关法律法规,规范金融机构的跨行业经营行为首先,应将已经存在的跨行业经营的业务进行合理区分,分别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