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检测题含答案
高2017届高一下学期地理检测题(2015.3 )第一章〜第二章(4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读右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问题 1.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 ②③ B .③④ C.④⑤ D .②⑤ 2. 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A. ①② B .②③C.③④D.②④3. 与P 、Q 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 .中国、澳大利亚 B.墨西哥、中国 C .墨西哥、美国 D .美国、澳大利亚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 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B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C 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D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 F 国家 甲乙 丙 丁 人口出生率(%) 2. 9 2 . 6 2 . 4 1 . 3 人口死亡率(%) 2. 3 1 . 2 1 . 0 1 . 1 人口增长率(%)0. 6 1 . 4 1 . 4 0 . 2 人口迁移率(%)-0 . 2-0 . 10 . 10 . 25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丙 D . 丁6 .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A .甲B .乙C.丙D . 丁 7.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咼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咼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右图, a 、b 、c 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国菲4 4® ■行玫区界例 O 城布“村 —人口迁移人口比重。
据此回答问题。
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 B .② C .③D9.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A. 70% 鼓励生育 B . 60% 计划生育C. 15% 采取移民政策D 30 % 鼓励人员出国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高中地理必修二一二三单元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二》一二三单元测试题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 D.土壤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
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不能生长。
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有了收获。
回答3~5题。
3、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 B.水分C.土壤 D.光照4、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 (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5.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 ) A.交通、水分 B.市场、水分 c.交通、热量D.市场、热量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6~7题。
6.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A.人均耕地多B.水热条件好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7.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为研究杂交水稻新品种,我国农业科学家首创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严格设计栽培技术,使水稻亩产量提高到1 287千克。
据此回答8~9题。
8.读三角坐标图,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投入,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9.美国水稻种植业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明显差异是() A.产量不同B. 播种技术不同C.种植制度不同D.产品品种不同读右图,回答9~10题。
9.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商品谷物农业C. 潘帕斯的牧牛业D.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1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A.珠江三角洲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下图是“我国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基础测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基础测试题时间时间:60:60分钟分钟 总分总分总分:100:100分Ⅰ卷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两方面B. B.死亡率的高低死亡率的高低死亡率的高低C.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自然增长率的高低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 D. D.出生率的高低出生率的高低出生率的高低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2--3题。
2.2.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人口基数大 B.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C.人口死亡率低人口死亡率低人口死亡率低D. D. D.国外人口迁入国外人口迁入国外人口迁入3.3.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 .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 B. B. 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 .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 D. 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4.4.上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上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上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A.①②③④①②③④①②③④B. B. B.①③②④①③②④C. C.①③④②①③④②①③④②D. D. D.①②④③①②④③①②④③5.5.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B. 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D.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6.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 )A. A.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B.B.经济因素C. C.政治因素政治因素政治因素D. D. D.灾害因素灾害因素灾害因素7.7.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 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A.A.①②③①②③①②③B. B. B.②③④②③④②③④C. C.①③④D. D.①②④①②④①②④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1-6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答案 1.D 2.A解析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第1题应选D项。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出生的“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4.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3.B 4.D解析由图中曲线示意图可知,香港老年人口每5年增加速度由1961~1965年的7%左右下降至2006~2010年的不足2%,整体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略有上升,这表明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加深的速度趋于平缓。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第一、二章综合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2题。
1.2010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3%B.6%C.6.2% D.3.2%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B.生育率逐渐增加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4.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5.在四个国家中,最可能体现芬兰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如下图),回答6题。
6.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a B.b C.cD.d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
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
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8.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9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城市化过程中产生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13.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增加绿化面积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据此回答13~14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章质量检测试题(带答案)
高一地理质量检测2020.3.17一、选择题(共34个,每小题2分)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密度仅为15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下图为“沙特阿拉伯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控制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石油 C.地形 D.绿洲2.限制沙特阿拉伯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A.光热资源 B.水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工作在北京,居住在天津。
近年来,由于城际就业、居住等条件的差异,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和生意人在京津城际高铁上演绎着“双城记”,他们以每日、每周、每月的周期奔波在这条线路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工作在北京”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就业机会多,人均收入高B.在北京工作体面,声誉好C.北京劳动密集型工业发达D.北京社会福利制度更完善4.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演绎“双城记”得益于()A.政策支持 B.交通改善 C.人口老化 D.逆城市化美国佛罗里达州号称“阳光之州”,旅游和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下图为该州土地利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每年冬季,美国退休老年人纷纷从北方迁移到此越冬,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B.气候温暖C.森林茂密D.就业率高6.上图农业区中,该州下列经济作物产量占美国比重最大的是A.甘蔗B.棉花C.大豆D.甜菜7.该州城市多沿海分布,与该分布特点形成无关的是A.内陆多沼泽分B.临海交通便利C.临海开发较早D.临海地形平坦读“某国某地区人口密度与海拔的相关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图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 B.恒河平原与喜马拉雅山的过渡地带C.亚马孙平原与巴西高原的过渡地带 D.刚果盆地与东非高原的过渡地带9.该地区海拔500米以下地区人口密度低的原因是()A.气候湿热,不适宜人类居住 B.地势低平,洪涝灾害频繁C.峡谷地带,交通不便 D.气候干燥,水源缺乏下图为不同气候区世界人口容量测算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
16.7%B。
14.3%C。
0.9%D。
1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B。
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C。
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
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
出生率的下降B。
死亡率的下降C。
自然增长率的下降D。
自然增长率的上升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6.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化的推进B。
城乡人口迁移C。
人口老龄化D。
国家人口政策7.如果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人口素质下降B。
就业压力加大C。
人口老龄化D。
劳动力成本下降8.图中①国~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A。
70%鼓励生育B。
60%计划生育C。
15%采取移民政策D。
30%鼓励人员出国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根据图示,该城市1992年至1993年的人口增长率为()。
A。
16.7%B。
14.3%C。
0.9%D。
12.以下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原始型B。
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C。
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
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
出生率的下降B。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1-6章共6个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答案 1.D 2.A解析从图上只能看出2015年后,我国15至64岁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表示我国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故第1题应选D项。
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生育率提高,但出生的“二孩”真正成为劳动者最起码在15年后,所以,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没有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用工荒”问题还是会比较紧张。
国际上通常的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香港老年人口5年内增加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香港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香港老龄化人口比例在减少B.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C.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D.当香港老年人口增加速度趋于0时,老年人口总数量最少4.伴随着香港人口老龄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将抑制人口向香港迁移②将抑制产业结构升级③带动并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内部结构调整④有利于促进香港经济快速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 3.B 4.D解析由图中曲线示意图可知,香港老年人口每5年增加速度由1961~1965年的7%左右下降至2006~2010年的不足2%,整体增加速度呈下降趋势,仅在1996~2000年5年间略有上升,这表明香港老龄化程度在加深,但加深的速度趋于平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单元卷
第一、二单元模块测试题时量: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A.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B.死亡率的高低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出生率的高低2.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3.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A.资源B.科技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生活消费水平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城市B.由城市到农村C.由城市到城市D.由农村到农村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下列各题。
5.其中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传统型”的国家是( )A.③B.②C.①D.④6.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类似于( )A.③B.②C.①D.④7.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乡村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国家政策允许农民迁入城市④农村大量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况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9.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高C.不论是悲观者或乐观者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人口与环境的矛盾都十分突出D.由于科技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10.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面积广大,矿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B.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使得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C.西北地区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D.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小的最关键因素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二章单元测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 C B A【解析】根据柱状坐标的图例,读出①~④的自然增长率,①约为0.5%,②约为1.9%~2%,③约为1%,④为负值。
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及我国目前的人口增长状况,可知第1题选B,第2题选C。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出生率很低、死亡率略高于出生率,应为经济发达国家。
第3题中B、C、D项与发达国家实际人口增长状况、人口问题不符。
4 D【解析】N点过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转为负值,此时人口数量最多。
M时期人口死亡率较高,P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劳动力充足;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M—P—N。
5—6 D C【解析】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看出老城区周边地区流动人口有增加也有减少的,流动人口增多区域比减少区域范围大。
第6题,影响人口流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7—9 B D B【解析】第7题,广东经济发达,是我国人口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从图中又可以看出,该省区的人口承载水平较低,这说明该省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几个省区中最大的。
第8题,广东的矿产、耕地等资源条件并不丰富,但是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因此环境人口容量大。
第9题,图中的人口主要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迁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10—11 A C【解析】读表可知,当前世界人口迁出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所以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当前世界人口主要是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即获得更高的收入。
12—13 C A【解析】阿拉斯加纬度较高,气候寒冷,而安克雷奇市与阿拉斯加州其他地区相比纬度较低,沿岸有暖流经过,故气候较温暖,地势较低,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捷。
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
14—15 D B【解析】第14题,从表格中数据可知,人口总量在快速上升,0-14岁人口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与此同时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也在下降,这说明该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且迁入人口主要以青壮年为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3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
“胡焕庸线”(黑龙江黑河和云南腾冲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以东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6%。
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分布B.自然环境C.国家政策D.宗教信仰2.有助于促进人口向该线以西迁移的措施是( )A.开发浦东新区B.实施西部大开发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2019·蚌埠铁路中学高一期中)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4题。
3.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A.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B.P-P′的区间是人口的最佳规模C.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D.P为资源环境承载力4.图中反映了(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关系C.当人口水平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负相关D.当人口水平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2019·上饶高一期中)读农民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5~6题。
5.在农民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 )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高昂的生活成本D.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6.农民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影响C.增加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所有行业出现劳动力供应紧张的状况7.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大,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B.充分利用了国外资源C.消费水平高D.人口众多读北京市人口发展数据图(单位:万人),回答8~9题。
8.据图可知2011-2014年北京市( )A.常住人口增速远小于常住外来人口增速B.2013年以后城市中心逐渐衰落C.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协调发展D.2013年后常住外来人口减少9.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增速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增速回调B.受叶落归根传统思想的影响C.北京环境污染严重D.受到当地人们的歧视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10~11题。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 同步练习 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
(19套)高中地理必修2(全册)同步练习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读世界人口变化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医疗卫生条件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只受自然条件的影响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治变革2.由图可知,今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数量将( )A.基本持平B.差距继续扩大C.差距有所减小D.变化不大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读图,回答3~5题。
亚洲某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3.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4.图示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5.若该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是亚洲某国,最可能是( )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读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回答6~7题。
6.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区的人口增长过程,按照一般规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丁-乙-甲D.乙-丙-甲-丁7.如果该图表示不同地区人口的增长过程,则最有可能表示我国的是( )A.甲B.乙 C.丙D.丁8128 埃塞俄比亚备注:横坐标为该年份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1)从表中预测可以看出,人口超过一亿的前十位国家排位提升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哪些地区?其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050年,新增的两个人口大国都在________洲,人口的增长对这两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出2点)(3)2006年的人口大国在2050年排位将跌出前10名的两个国家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其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人口年龄结构图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年龄构成较轻,_______________比重大,________________压力巨大,老龄化逐渐显现。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docx
第一二章综合检测题2013.6. 9一.单选题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 了警钟。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会,即增长高峰、老 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1---2题。
1、 我国人口 “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人口基数大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死亡率低D.国外人口迁入2、 从人口普查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某些大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得到改善B.城市环境问题较为严重C.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更好D.城市人口老龄化现象更突出 人口迁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来自中间 障碍因素。
同时,人口的迁移过度可能会给迁入地带来巨大的压力,产生一系列环境问 题。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3-6题3.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 技人员迁往西部地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⑥4. 近些年,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原因是 A.®B.②C.④D.⑤5. 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 主要原因 A. ®B.②C.④D. ©6. 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读右图,回答7-8题。
7、有关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 实意义不大② 无控制的人口增长会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人口容量③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④ 合理的人口容量一定要控制在环境人口容量以内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B.本国自然资源丰富B.②C.③D.@ D.③④A.气候适宜人口增长C:合理的人口増长方式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人口素质较高读图“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9 ~ 10题。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二单元测试
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至第二单元测试(60分钟)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单向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哪个日期是“世界60亿人口日”A. 1979年10月12日B. 1989年10月12日C. 1999年10月12日D. 2000年10月12日2、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是由决定的A.出生率B.死亡率C.出生率和死亡率D.人口基数3、1995~2000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洲或地区是A.欧洲B.亚洲C.北美D.非洲4、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基数5、德国、匈牙利等国的人口数量增长呈现A.高增长B.低增长C.零增长D.负增长根据下图回答6~7题6、图中所示a国家可能是A.印度B.新加坡C.美国D.德国7、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8、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主要迁出地区有A.黄河、长江上游地区B.黄河、长江中游地区C.黄河、长江下游地区D.东部沿海地区9、下列不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新特点的是A.人口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定居人口减少C.人口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D.短期流动人口增多10、目前,下列国家或地区属于人口主要迁出区的是A.欧洲B.北美C.拉丁美洲D.西非和北非的一些产油国1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A.从东北部向墨西哥湾沿岸移动B.从乡村向城市移动C.从大西洋沿岸向太平洋沿岸移动D.从南部向西部和北部移动12、“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使我国人口分布的中心首次A.由黄河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B.由长江流域移到了珠江流域C.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D.由长江流域移到了黄河流域13、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的影响因素是A.资源的数量B.人均消费水平C.区域开放程度D.科技发展水平14、我国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根据“木桶效应”理论,影响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为突出的资源是A.土地B.森林C.矿产D.淡水15、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是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非常尖锐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了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C.我国地大物博,人口的容量是无限的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是可以确定的16、在江南地区轻易形成的城市形态是A.团块状B.条带状C.组团状D.放射状17、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18、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A.城市规划的需要B.功能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聚集C.交通条件的发展D.人口的消费需要读下图,完成19~2019、如要在城市中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A.A地B.B地C.C地D.D地20、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C.C地位于城市边缘,环境美丽,可兴建高级住宅区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宜兴建大型商业区21、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不同的城市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④交通通达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2、北京围绕故宫一带的市中心不是中心商务区,而是行政区,其原因是A.主要受历史因素和城市性质的影响B.该地段的交通通达度差C.该地段地价太高D.该地段的地形不适宜作为商业区23、在一个区域中,高级别城市与低级别城市相比A.服务范围大B.彼此距离较近C.数目多D.提供服务级别低24、下列城市中,不属于特大城市的是A.南京B.上海C.海口D.武汉25、下列不属于促进上海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是A.经济腹地广阔B.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C.地势平坦开阔D.开发较晚读下图回答25~26题26、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普通小卖部乙家具商店丙五星级宾馆B.甲早点铺乙汽车销售丙高级家具电器C.甲珠宝行乙家具商店丙早点铺D.甲五星级宾馆乙珠宝行丙早点铺27、关于六边形服务范围模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A.当某一货物的供给点只有少数几个时,各供给点会彼此竞争,服务范围会重叠B.在利润的吸引下,新的供给点出现,原有的服务范围会缩小,彼此相切C.圆形的服务范围彼此相切不重叠,可以覆盖所有的区域不留空白D.空白区的消费者选择最近的供给点,从而分割成四部分,使圆形范围变为六边形28、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B.城市数目的多少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D.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29、下列国家中,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最高的是A.墨西哥B.巴西C.新加坡D.中国30、在我国北方城市的大气污染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石油型污染B.煤烟型污染C.光化学烟雾D.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二、综合题1、读“80年代下半年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⑴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地区是、和地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二三章旬测试题
高一文科地理旬测试题(满分120 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分,共90 分 )1.以下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 某老人去外处旅行B. 某学者出国讲学C. 某家庭乔迁新居D. 南方某学子去北方上学读高铁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粗细代表迁移规模)影响表示图,达成以下各题。
2.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 促使能源资源跨区分配B. 加速城市间家产转移C. 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D. 克制电子商务的发展3.高铁影响图示城市间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A. 经济因素B. 政治因素C. 社会文化因素D.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读某地 2000 年和 2013 年人口构造表示图,达成以下各题。
4.该地人口构造变化会A. 影响家产构造B. 延长均匀寿命C. 加重社会负担D. 缓解就业压力5.适应当地人口构造变化趋向,当地应采纳的举措是A. 推行提早退休政策B. 扩大基础教育规模C. 适量调整人口政策 D 迁出劳动密集型家产6. 2010 年 11 月,我国开始建国以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与前几次人口普查对比,本次人口普查难度更大,主要原由之一是我国A. 人口散布极不均衡B. 人口增添速度仍过快C. 国内人口流动过大D. 国际间人口迁移过快7.读图,该地区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A.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高B. 天气平和,草类旺盛C. 培养良种牛D.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2013 年 10 月 21 日中缅天然气管线全线贯穿,其线路散布以以下图所示。
据此达成以下小题。
8.对于图示地区主要农业地区种类生产特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粮食商品率高B. 粮食单产高C. 农场规模大D. 水利工程量小9.中缅天然气管线的贯穿有益于A. 促使沿线地区资源开发B. 减缓土地荒漠化程度C. 改变我国能源花费构造D. 增强我国能源供给安全性公司养老保险抚育比是参保员工人数与领取养老保险人数的比值,下表2016 年我国部分省市企养老保养比。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二章测试题
必修二1-2章练习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拉动农村消费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B.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就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C.库区移民大部分实行外迁异地安置,小部分就地“后靠”D.是在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发生的16.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B.洪涝灾害的发生C.严重的水土流失D.恶劣的气候17.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18.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9-20题。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二三章测试卷(学生)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二三章测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1.从城市形态上看,与下图西宁市同属一类的是A.成都 B.合肥 C.兰州 D.重庆2.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3.城市工业区不断向市外移动是为了①靠近交通干道②拓展城市范围③降低生产成本④保护城市环境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4-5题4.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5.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读“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回答6—7题6.图中各点按其地租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 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7.在该城市市中心附近也会出现住宅,原因是A.在市中心,住宅的付租水平最高B.住宅首先选择交通便捷,最繁华的地段C.市中心某些地段远离公路,交通不便,租金较低D.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好,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里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方便居民B.城市里快餐店比大酒店多,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D.城市越大,提供的服务会越高,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兴建大酒店10.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11.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读“伦敦的城市规划和布局”示意图,回答12—13题:12.伦敦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属于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 C.多核心模式D.块状模式13.伦敦曾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城市环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分散和减少大城市职能B.在城市周围建设新城和卫星城C.把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和经济完全分离 D.选择新址,建新首都14.上海市提出限制新建楼房高度的规定,其目的是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中的A.城市住房紧张 B.城市热岛效应C.城市水体污染 D.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减少15.对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测试卷(2)一、选择题1、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是A、交通运输、市场、资源B、交通运输、土地、集聚C、资源、能源、市场D、交通运输、土地、政府政策2、下列属于原料指向型的工业是A、印刷厂B、印染厂C、甜菜制糖厂D、啤酒厂3、工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A、原料类型B、劳动力数量C、运输成本D、零部件数量4、在大多数情况下,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是A、土地因素B、水源条件C、能源资源D、地形因素测试卷(3)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二1-2章练习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2.人口增长的快慢由下列哪个因素所决定()A.人口出生率B.人口死亡率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数量3.人口的出生率与下列哪一因素密切相关()A.人口数量B.育龄妇女比重C.人口年龄结构D.风俗习惯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减少B.战争没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5.受产业革命影响产生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极低”模式B.“高——高——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据统计,我国西部有的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也十分严重,这一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6.一些农村的人口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农村人口身体素质更好B.城市环境问题较严重C.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更多改善D.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7.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拉动农村消费B.老龄劳动力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C.农村地区瞻养费用提高,农业投入受牵制D.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8.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是()A.控制农村青年劳动力外流,提高年轻人比例B.增加农业生产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力C.增加老年劳动力就业岗位,让他们发挥余热D.实行土地保障、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相结合9.底座收缩明显的“人口金字塔”图表明()A.少年儿童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缩减B.少年儿童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缩减C.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规模趋向扩大D.老年人口比重下降,人口规模趋向扩大10.下列国家组合中,人口连续呈现负增长的是()A.俄罗斯、美国B.巴西、古巴C.意大利、匈牙利D.日本、中国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是不相同的B.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都相同C.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决定了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D.从历史上看,世界各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有很多共同之处12.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大致是()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13.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14.下列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了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参观、旅游的美国人15.关于三峡库区的移民,正确的叙述是()A.移民的原因是因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环境承载量小B.移民是为了更好的就发展,是一种自发的行为C.库区移民大部分实行外迁异地安置,小部分就地“后靠”D.是在社会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下发生的16.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B.洪涝灾害的发生C.严重的水土流失D.恶劣的气候17.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拉力因素的是()A.工作机会多B.生活困难、质量低C.公共设施不足D.失业率、犯罪率高18.近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跨度越来越大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C.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D.经济地区差异不断增大下面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20.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15-2020年间B. b曲线自2015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C. 2010-2015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过渡型阶段D. 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5年以后图示意1978-2008年我国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注: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21-22题。
21.关于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B.乙城市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区C.丙城市由净迁出区转为净迁入区D.丁城市的人口增长速度减慢22.下列省区中,最符合丁所反映的人口变动情况的是()A.四川 B.贵州 C.安徽 D.浙江人口状况及流动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4 ,回答23~24题。
2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A.东北地区—水力资源B.东部地区—气候资源C.中部地区—矿产资源D.西部地区—水资源24.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从东北、西部向中部B.从内陆向东部沿海C.从资源贫乏区向资源丰富区D.从非季风区向季风区25.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C.环境状况的变化D.交通条件的改善2005年元月6日,是我国大陆“13亿人口日”,巨大的人口数量,再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
同时有关专家还指出,我国近期人口特征表现为三大高峰相汇,即增长高峰、老龄化高峰和就业高峰同时出现。
据此回答26—27题。
26.我国人口“增长高峰”的形成主要由于()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人口基数大C.人口死亡率低D.国外人口迁入27.有利于缓解我国就业紧张形势的措施之一是()A.实施西部大开发B.控制城市发展规模C.加快农业机械化进D.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下图分别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读图回答28-29题。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28.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字母E—F反映的是()A.城镇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B.城镇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城乡差距扩大29.“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中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最可能处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中的()A.D时段B.B时段C.E时段D.F时段读全球女性生育率及使用现代避孕方法比例图(图4),回答30~31题。
30.图中甲地区最可能代表的国家是()A.韩国B.尼日利亚C.新西兰D.德国31.下列关于图中丁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B.丁地区人口出现了严重的性别比失衡C.丁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比重大幅度降低D.丁地区人口老龄化加重,出现劳动力不足现象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32~33题。
32.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A.中心商务区B.钢铁工业区C. 居民住宅区D.公园游览区33.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进程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B.我国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会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我国工业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未出现城市环境问题图6为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A.甲-商业区乙-工业区丙-住宅区 B.甲-住宅区乙-工业区丙-商业区C.甲-商业区乙-住宅区丙-工业区 D.甲-工业区乙-商业区丙-住宅区35.关于该城市规划及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处适宜规划建设高级住宅区——地价较低B.②处适宜规划建设化工厂——交通便利C.③处适宜规划建设绿化带——减少污染D.④处适宜规化建没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下图中实线表示从市中心到城市各方向的等时线,虚线表示距市中心的等距离线。
读图完成36~①②③④市中心城市中心边缘地区乡村城市郊区36.图中①②③④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D.④ 37.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A.环境质量 B.交通通达度C.土地肥力 D.距市中心的远近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下题。
38.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 B.乙 C.丙 D.丁读图,回答39~40题:39.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 )A .西北风B .东北风C .东南风D .西南风 40.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口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 ②△类工业污染最大 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 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二、综合题41.根据A 、B 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08806675~7980岁以上年龄组别70~7465~6960~6455~5950~5445~4940~4435~3930~3425~2920~2415~1910~14 5~9 0~4男男女女A 国B 国%%(1)儿童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______国。
老年人占有较高的人口百分比的是______________国。
(2)若A 国的人口仍无控制地迅速增长,20年后,该国面临的困难问题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B 国人口按现在的趋势发展,且它是发达国家,该国的就业人口主要从事___________(第一、二、三)产业的工作。
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 尽管从1973年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已累计少生人口3亿以上,但按照中国目前的人口基数和人口出生率,预计到201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到2050年将达16亿,这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
如此巨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的人口增长趋势,无疑对我国的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压力。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增长图材料三我国人口形势严峻,为了摸清全国人口状况,2000年国家组织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
这次普查除了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外,国务院还强调对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和娱乐场所要认真清查登记。
(1)新中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
(2分)(2)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提倡晚婚、晚育的主要目的是。
(2分)(3)到1980我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比重是很(填“低”或“高”)的。
(2分)(4)我国各种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