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案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学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一、学习目标以长城、北京故宫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故宫和长城,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三、课堂学习课前准备:.明成祖把都城从迁到北京,在元的基础上大规模地扩建新的北京城。
.为了防范骑兵南下骚扰,明朝在历代基础上,花了二百多年埋单修筑长城。
.明长城东起西到,全长六千多公里,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一.学习过程明清皇宫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你能说出故宫的布局有什么特点?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这有什么象征意义?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含“仁、和、中、安”等字?雄伟的长城你知道中国古代哪些朝代修过长城吗?忆一忆,找一找,完成表格。
名称修筑目的起止点秦长城东起:西至:明长城东起:西至:长城的修筑起了什么作用?二.巩固练习单项选择题.下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是①敦煌莫高窟②都江堰③故宫④长城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A.沈阳故宫B.北京故宫c.万里长城D.避暑山庄.我们现在所看到长城多为A.秦长城B.汉长城c.明长城D.滇长城.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东起鸭绿江,西至居庸关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东起辽东。
西至嘉峪关试一试:阅读教材勾画出北京城的平面示意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教学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习目标1记忆故宫与北京城的布局结构2记忆明长城的起止点3理解北京城与长城在历史上的地位预习导航一明清皇宫1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___________ ,在_________ 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北京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北京城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_____ ,_______和_______ 。
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_________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当时的政治中枢。
4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二雄伟的长城1修建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2 起止点:明长城东起_________ ,西至_______ ,全长___________ 。
3作用(1)防御功能。
(2)长城是促进_________ 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连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3)确保了北疆的和平与安宁,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合作探究交流探究一:查阅资料,说说故宫在哪些方面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探究二: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点分级演练一针对训练1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的皇帝是()A明太祖B明成祖C顺治帝D康熙帝2北京城有三重,由里至外依次是()A京城、皇城、宫城B宫城、皇城、京城C京城、宫城、皇城D皇城、宫城、京城3下列建筑位于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是()A京城B皇城C宫城D太庙4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A北京城B万里长城C故宫D天安门5明朝修筑长城的主要目的是()A 抵御匈奴进攻B 防御蒙古骑兵侵扰C 迁都北京D 保护生态环境6明长城和秦长城相比,共同之处有()(1)起点相同(2)都修建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时期(3)都是为了抵御外国侵略(4)都是闻名世界的伟大工程A (1)(2)(3)B (2)(3)(4)C (1)(3)D (2)(4)综合训练1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在()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2故宫被称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是因为()A 它具有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B 它气势宏大,雄伟壮观C 它对统一多民族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 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诊断题1 明太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营造了新的北京城错误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2紫禁城中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和交泰殿错误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3长城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4经郑成功等著名将领坚固增设,长城沿线声势联结,确保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安宁错误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 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题第21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
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积极收集有关故宫、长城团队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阅读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简单勾画北京平面图,认识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如果有条,可利用声像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教学难点:长城的作用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
明朝还修筑了蜿蜒六千多千米的长城。
你到过首都北京吗?当你登上景山,俯视雄伟壮观的北京城,或是在八达岭、慕田峪眺望宛如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你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吗?内容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和巩固,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很大成就。
一、明清皇宫北京城的构造——京城、皇城、宫城。
城市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在建筑形式上突出皇权至上的原则。
故宫的布局,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二、雄伟的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原因,以及明长城的起止地点与作用。
重点难点本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_6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黄冈理想学校中学部教案设计教 学 过 程关于这些城门虽然有很多故事,但是到今天它们大多已经不存在了,正象同学们看到的,它们现在大多已经仅仅只是地名了。
由这些城门所连接起来的城墙也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是,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北京地图(演示市区图城墙虽然没了,但是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学生回答:二环路)并且向外辐射,直至五环路。
这也许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吧。
也是明清北京城永恒的魅力吧 纵贯北京全城的有一条中轴线,全长8公里,像是全城的一条脊椎。
从外城正中的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正中的正阳门,皇城正中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故宫的中心,出神武课题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1 授间 教学目标 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让学生对紫禁城与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从而感受到明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教材分析 重点长城、故宫的特点 难点感受到明朝文化的魅力 课型 新授课教 学 过 程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关于明朝历史的文化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故宫和长城。
同学们都去过故宫,也都爬过长城,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或者当你站在长城上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登上长城,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
一、紫禁城1.北京的历史 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
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 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
请同学们看看明北京城像个什么呢?(学生回答:帽子)所以老北京也叫“帽子城”。
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宫城、皇城、京城。
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
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称承天门)。
皇城的范围包括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
请同学们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皇城外围就是京城。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安全教育一分钟】右侧通行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历史教科书年级:七年级(下)执笔人:辛丽英初审:审核:时间:月日课题: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过程目标:阅读课文内容,小组讨论了解故宫和长城的雄伟、庄严。
2.知识技能目标:了解明清皇宫,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3.情感目标: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学习重点】知道故宫和长城。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学法指导】先学后教【教学设备】多媒体【学习过程】【第一部分自主学习】(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学法指导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5页--117页【明清皇宫】一目的内容,在教材中标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一)明清皇宫明清皇宫:(谁)迁都到北京,营建北京城。
清朝入关后定都于此。
京城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三重。
建筑布局:(看图体会)。
三大殿:、、象征政权中心。
后三宫:、、。
建筑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建筑群。
1987年被平定为学法指导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7页--119页【雄伟的长城】一目的内容,在教材中标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二)雄伟的长城修筑目的:起止地点:、修筑特点:长城作用:雄伟的长城明清皇宫故宫太和殿明长城【第二部分共同探究】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少数几个帝王不主张修长城,唐太宗是其中的一位。
他认为那种劳民伤财的消极防御的办法不可取,主张采取积极防御的办法,即打到侵略者的老巢去,加以消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土和人民的安全。
清朝皇帝也不修长城,并且注意保护,“但以雄关存旧迹”“但留形胜壮河山”。
(下面两个问题看谁答得有道理)(1)唐太宗不修长城是怎样保证边疆安全的?(2)有人说:“明修长城清修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第三部分归纳整理】总有一天你会去北京参观故宫、游览长城,为了省下请导游的钱,把本课的知识再回顾一遍吧。
23节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1.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曾修建过长城?
中国古代战国、秦、两汉、南北朝、隋、金、明朝代都修过长城。
2.明长城有什么特点?
明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在规模、质量上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3.秦长城与明长城有哪些不同之处?(目的、起止、地位)
(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
4、历史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任务二、雄伟的长城
1、目的:为了防范南下侵扰。
2、概况:明长城东起,西至。全长千米,无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小组合作完成问题,并展示答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评、补充、总结。
教师精讲释疑。
独立完成达标测评。
六、收获与反思:
关于故宫的修建事宜。
长城山海关“冲冠一怒为红颜”
明修长城清修庙
(一)逛故宫组的问题:
1、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局严禁,色彩金碧辉煌,前朝后寝。
2、故宫是如何体现王权至上的特征的?
故宫布局沿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几乎所有的数字都和九有关,紫禁城之名等都体现了王权至上的观念。
3、故宫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与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激情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我国有一件令世界人民注目的大事是什么吗?(学生回答2008北京奥运会)2008年,中国人民除了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参与体育竞技外,还向他们展示了北京城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古城的历史遗迹和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拥有无穷魅力的北京城吧!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历史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
中华民族的象征学案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下面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了解明清皇宫的布局及建筑特点。
2、知道长城的起止地点,修建目的及作用。
3、感悟故宫和长城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并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课前预习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5-117页“明清皇宫”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谁)迁都到北京,营建北京城。
清朝入关后定都于此。
京城结构:由外向里依次是__、___、__三重
三大殿:、、象征政权中心
后三宫:、、
建筑地位:故宫是我国现存
的建筑群。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117-119页“明清皇宫”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防范____________南下侵扰,明修筑了东起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的长城。
课堂探究(请同学们积极思考并罗列要点,在课堂上踊跃发言)
1、明修筑长城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你的疑点、难点:。
北师大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14张)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关城呈梯形,面积 33500平方米。垛墙高1.7米。关城开东西两道正门,均有瓮 城围护。其上各筑有一座关楼。关分内外两城,内城呈正方形, 墙身为夯土筑成,非常坚固。关门西开,门上原有一个三层的 关楼,上题“嘉峪关”三个大字。登关城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 不见首尾,令人赞叹不已。
【学历史 谈理想】 探究五 作为人类智慧文明的象征,当你踏上长城时你会想到 什么?
[提示]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我们为拥 有长城而感到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要点归纳
故宫与长城
明清 故宫
修建 组成
地位
长城
修建原因 起止点
作用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
中国历史
新课标(RJ)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 的象征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方法集锦
·歌谣巧记· 明朝修建北京城,建筑特点很鲜明。设计精巧又严整,“宫、 皇、京城”三部分。皇帝故宫紫禁城,世界瑰宝最出名。明朝 长城大发展,采用条石和青砖。东边起点鸭绿江,西边到达嘉 峪关。蜿蜓六千多千米,世界史上数奇观。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要点探究
要点 故宫与长城
情境探究
【看图片 游故宫】
第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探究一 很多游人到北京之后,都会为北京故宫的宏伟所震撼。 那么,你知道故宫建筑群在中国的地位吗?
[提示]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 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 结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太和殿内景
中和殿
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 接受官员的跪拜礼。
中和殿内景
保和殿
明代皇帝在该殿册立皇后和皇太子。清代起王公大臣。公主出嫁,在这 里宴请驸马和三品以上官员。自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保和殿便是 清朝举行殿试(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考试)的固定场所。
交泰殿内景
坤宁宫
——皇后居住的正宫
紫禁城
宏伟气派 博大精深
1、紫禁城的规模
紫禁城建筑群
2、建筑特色:
故宫建筑形式雄伟、庄严,布 局严谨、和谐,色彩金碧辉煌, “前朝后寝”。整个布局沿中轴 线排列,左右对称。
“黄瓦” “红墙”
台阶的级数
门钉的数目
屋檐上小兽数目
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 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 神兽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蒙古 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抵 御匈奴南下。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 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建筑成就:明长城的修建达到了历史 上的最高水平。
长城的作用:
1.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 2.经济上: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 3.政治上: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4.象征意义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
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 “仁、和、中、安”等字?
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 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 脉相承和民族精神。1987年12月长城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 2.历史上长城有什么作用? 3.长城精神是什么?
临洮 嘉峪关
辽东 鸭绿江
明长城 vs 秦长城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 “明三暗五”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 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题第21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皇宫,培育平面和空间概念。
明白长城的起止地址,把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大体知识进程与方式:踊跃搜集有关故宫、长城团队协作意识。
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了解故宫和长城,感悟到故宫和长城正是明清大一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表现。
阅读文内容,利用相关资料,简单勾画北京平面图,熟悉到北京城的布局“匀称而明朗”。
若是有条,可利用声像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熟悉到故宫和长城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和制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自豪。
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伶俐才干、坚韧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通过讨论长城及其周边旅行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爱惜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教学难点:长城的作用教学方式讲述法教学手腕多媒体辅助教学进程[导入新]明成祖迁都北京,修建了宏伟的紫禁城。
明代还修筑了蜿蜒六千多千米的长城。
你到过首都北京吗?当你登上景山,俯视宏伟壮观的北京城,或是在八达岭、慕田峪眺望仿佛巨龙腾飞的万里长城时,心中升腾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你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的文化意义和精神象征吗?内容分析明清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取得进展和巩固,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专门大成绩。
一、明清皇宫北京城的构造——京城、皇城、宫城。
城市布局严整;以一条中轴线贯通南北,两边的街道和重要建筑左右对称;在建筑形式上突出皇权至上的原那么。
故宫的布局,及其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二、宏伟的长城明代修筑长城的缘故,和明长城的起止地址与作用。
重点难点本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明白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和制造力;本的难点是如何明白得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北师版七年级下教案: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2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课程准备〗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点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平面和空间概念;知道长城的起止点及其功能结构,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要求学生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本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故宫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课堂实录师: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国富民强。
这几年好事连绵不断,近有中国足球队首次闯入世界杯,前有中国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
北京――一座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东方城市欢迎你,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打开课件,响起“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歌曲)你们看啊,走过来的那是谁?(隐入幕后)一、导游招聘会一个小姑娘哼着歌蹦蹦跳跳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她不无自豪地自我介绍:我的小名叫丫丫,我的祖爷爷和祖奶奶都是皇宫里的人。
我们家的老房子已成为旅游一大圣地,现在正招聘导游员。
走,瞧瞧去。
(招聘现场:两张桌子放在左边,后面坐着几名主考官;右边有张椅子,是给应聘者准备的。
丫丫和主考官打了声招呼,就坐到不远处)主考官宣布:请各位应聘者按照所选内容依次进行导游解说。
(每位应聘者解说时,丫丫就用电脑屏幕显示相关图片文字)1号选手: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最重要的城门。
午门城台高达13米,加上城台上的木结构主体建筑更是高达37.95米。
其主体建筑面宽九开间,用黄色琉璃瓦重檐屋顶,整体造型宛若展翅欲飞的凤鸟,故称“五凤楼”。
上建有钟楼(点击FIASH“钟楼”,发出钟鸣声)、鼓楼,皇帝祭祀坛庙时,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则钟鼓齐鸣。
午门前由两观围合而成的广场1公顷,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广场之一。
这里在明清两代是颁布诏书、出征、凯旋、献俘等重大活动的场所。
“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说法不谛是舞台小说杜撰出来的。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_5
省东莞市寮步信义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十一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北师大版)课程标准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设计思路本课主要通过对紫禁城和长城的介绍,让学生对明朝文化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通过录象、歌曲、学生充当故宫导游等方式,让学生对紫禁城与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从而感受到明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教案(教学过程)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关于明朝历史的文化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故宫和长城。
同学们都去过故宫,也都爬过长城,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或者当你站在长城上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登上长城,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
一、紫禁城1.北京的历史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元朝。
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
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演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
请同学们看看明北京城像个什么呢?(学生回答:帽子)所以老北京也叫“帽子城”。
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宫城、皇城、京城。
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
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称承天门)。
皇城的范围包括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
请同学们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皇城外围就是京城。
京城内店铺林立,为富贵之家的聚居之地。
四面共有9座城门,请同学们对照手中的新版交通图,根据今天的地名来猜想当时这9座城门的名字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抢答。
这九个门的名字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依次在图上显示)在明清两代,九门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所以走皇辇宫车;皇家派兵打仗,出兵时要走德胜门,归朝时要走安定门,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还有皇家用的水,是专门从西郊玉泉山拉来的泉水,每天傍晚,皇家的运水车都要吱吱呀呀地进到西直门,这是专门为它开的门。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本节目标】1.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明清皇宫,培养学生认知平面和空间概念。
2.知道长城的起止点,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
3.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如何看待长城这一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多角度地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4.组织学生了解广东的古建筑,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故宫、长城的视频和丰富的图片,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感受明清建筑的技术高超。
2.通过让学生分组准备故宫不同位置的导游词,增强学生对故宫建筑的情感体验。
3.通过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辩证地看待长城的修建功能和影响。
4.通过比较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提高学生对明长城的认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故宫、长城的学习,认识到故宫和长城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2.通过学习长城,能感受到先民伟大的气魄和坚毅的精神,体会到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凝聚力等精神的象征。
3.通过讨论长城及周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带来的危害,感受到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故宫和长城,并通过学习,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课前预习】1.北京城:曾经是元、、清三朝的都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
2.从外向里依次是、和。
布局严整,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3.宫城旧称,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两朝的皇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4.故宫于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定为。
原因是:故宫是我国现存、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艺术的结晶。
5.明长城:为了防范骑兵南下侵扰,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筑长城。
它东起,西至,曾经加固过长城。
6.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大一统气派和中华民族的象征》教案
教学重点:故宫和长城。
教学难点: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了解,如何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和崇敬之心,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知识点:
1.故宫是什么时候修建的?
2.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色?
3.故宫是如何体现王权至上的特征的?
4.故宫在我国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5.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6.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是为什么?
7.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
8.历史上有哪些朝代曾修建过长城?
9.明长城有什么特点?(目的、起止、地位)
10.秦长城与明长城有哪些不同之处?
11.长城在历史上有何作用?
12.长城精神是什么?。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21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保和殿
乾清宫
明代十四个皇帝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两 个皇帝,都以乾清宫为寝宫,并处理日
乾清宫
下一页
乾清宫
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册”“宝”的仪 式都在这里举行。每年元旦、冬至、千 秋(皇后生日)三大节日,皇后要在交泰 殿举行典礼,接受朝贺。
交泰宫
交泰殿
坤宁宫
坤宁宫 在清代改为 祭神场所。 其中的东暖 阁为清代皇 帝大婚的洞 房。
坤宁宫
社稷坛
下一页
太庙
返回
“黄瓦” “红墙”
台阶的级数
1 . 故宫建筑的色彩一律用红墙黄瓦, 有什么象征意义吗? 2 . 故宫的许多建筑数字几乎都和九有 关,如台阶的级数、门钉的数目等,这 是为什么? 3 . 为什么故宫许多建筑的名称都有 “仁、和、中、安”等字?
1 . 红色表示着重尊严,黄色是皇室的 标志。2 . 体现皇帝九五之尊的威严。
长城精神
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 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 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匈奴
临洮
嘉峪关
鞑靼
辽东
鸭绿江
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什么不同?
(1)目的:明长城的修建是为了防范 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的修建是为了 抵御匈奴南下。 (2)起止: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 嘉峪关;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建筑成就: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 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长城的修建 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甘肃省山丹县老军乡夯土长城 由于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成为长 短高低不等的一个个土墩。
今 日 长 城 之 痛
宁夏盐池县境内由于自然风蚀 而毁坏的一段古长城。
今 日 长 城 之 痛
山西省右玉县长城杀虎口关楼,由于当地 旅游开发修复时忽略历史依据,简单追求景观 效果,失去了原本的历史风貌。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doc
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盔珂教枭…教学目标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学习故宫和2城,体会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难点:如何理解故宫和长城展现了明清大一统的气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目前我们学习的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在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的同时,经济和科技文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同时,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气势宏伟、堪称东方建筑艺术典范和建筑奇迹的作品,北京的故宫和长城正是其杰出的代表, 凝聚了这一时期的文化特性、本质及精华,折射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浓郁色彩, 展示了我们大一统国家的气派,同时也成为屮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彖征》。
推进新课一、明清皇宫1. 明清都城:北京提问: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生:元朝)教师补充: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
2. 明清北京城的布局(展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教师简介: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
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 宫城、皇城、京城。
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
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朝称承天门)。
皇城的范围包插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
请学生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生: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皇城外围就是京城。
京城内店铺林立,为富贵之家的聚居之地。
四面共有9座城门,它们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依次在图上显示)纵贯北京全城的有一条中轴线,全长8千米,像是全城的一条脊椎。
从外城止屮的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正屮的正阳门,皇城正屮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故宫的中心,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锋,而止于鼓楼和钟楼。
北京城的布局正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端庄,成为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
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通过对紫禁城和长城的介绍,让学生对明朝文化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通过录象、歌曲、学生充当故宫导游等方式,让学生对紫禁城与长城有形象具体的了解,从而感受到明朝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教案(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关于明朝历史的文化课,内容主要是关于故宫和长城。
同学们都去过故宫,也都爬过长城,面对金碧辉煌的古老宫殿,或者当你站在长城上的时候,心中会有怎样一番感受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紫禁城,登上长城,共同去领略明朝古老的文化。
一、紫禁城
1.北京的历史
北京第一次成为全国性的首都是在什么时候?
学生:元朝。
以后,明清两代皇帝又对北京城不断扩建,终于形成了一座气势恢弘的北京城。
2.明清北京城的布局
(演示明朝北京城示意图)
明朝的北京城分为京城和外城两大部分。
请同学们看看明北京城像个什么呢?(学生回答:帽子)所以老北京也叫“帽子城”。
京城又叫内城,又分为内外三层:宫城、皇城、京城。
宫城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紫禁城。
宫城外面是皇城,其正门为雄伟壮丽的天安门(明称承天门)。
皇城的范围包括了紫禁城、太液池、景山。
请同学们想一想,太液池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就是今天的北海和中南海)
皇城外围就是京城。
京城内店铺林立,为富贵之家的聚居之地。
四面共有9座城门,请同学们对照手中的新版北京市交通图,根据今天的地名来猜想当时这9座城门的名字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抢答。
这九个门的名字分别是:正阳门、崇文门、朝阳门、东直门、安定门、德胜门、西直门、阜成门、宣武门。
(依次在图上显示)
在明清两代,九门的走法也是有讲究的,例如正阳门是京城的正门,所以走皇辇宫车;皇家派兵打仗,出兵时要走德胜门,归朝时要走安定门,就是为了图个吉利;还有皇家用的水,是专门从西郊玉泉山拉来的泉水,每天傍晚,皇家的运水车都要吱吱呀呀地进到西直门,这是专门为它开的门。
其它几个门又都有什么作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下考证一下,说不定你会意外地发现一些更有意思的东西呢。
关于这些城门虽然有很多故事,但是到今天它们大多已经不存在了,正象同学们看到的,它们现在大多已经仅仅只是地名了。
由这些城门所连接起来的城墙也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是,请同学们再看一看现在的北京地图(演示北京市市区图),城墙虽然没了,但是取而代之的
是什么?(学生回答:二环路)并且向外辐射,直至五环路。
这也许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吧。
也是明清北京城永恒的魅力吧。
纵贯北京全城的有一条中轴线,全长8公里,像是全城的一条脊椎。
从外城正中的永定门作为起点,经过内城正中的正阳门,皇城正中的天安门、端门以及紫禁城的午门,然后穿过故宫的中心,出神武门,越过景山中锋,而止于鼓楼和钟楼。
播放一段关于北京中轴线的录象材料。
北京城的布局正是以南北中轴线为主干对称展开,规模宏大,主次分明,严谨整齐,雄伟端庄,成为古代都城建筑的典范。
而在这条独具魅力的中轴线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明清的皇宫──紫禁城了。
3.明清皇宫──紫禁城
下面我们看一张紫禁城的俯视图,先对紫禁城有一个总体认识。
1)紫禁城的规模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最大的工程就是修建皇宫紫禁城。
它的修建前后历时15年的时间,明清两代,一共有24位皇帝居住在这座戒备森严而又富丽堂皇的宫殿里。
从它建成之年算起,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了。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简直就相当于中国一座不大不小的县城;民间传说故宫有房间9999间半,后据专家考证,现存房间也有8700多间,简直就又像一个迷宫。
紫禁城从建成之日起,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大自然的风霜雪雨,却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
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宫建筑群。
我们再来看看紫禁城的建筑群。
宫城中的主要建筑分外朝、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三大殿”为主体,是帝王发号施令、举行隆重典礼的地方。
内廷以“后三宫”为主体,是帝王日常办公和起居的地方。
“外朝”和“内廷”是当年紫禁城中最重要的建筑,同学们可以观察一下,“外朝”和“内廷”地处整个皇宫群的什么位置之上?
学生回答:中轴线上。
它们不但地处整个宫殿群的中轴线上,也正在当年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无处不体现着天子的威严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中国古建筑讲究对称美,在中轴线两侧还分布着东西六宫,是当年嫔妃的住所。
“外朝”、“内廷”与东西六宫既各成一体,又遥相呼应,共同勾画出了紫禁城无与伦比的和谐与统一。
在课前调查中,我知道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去过故宫,但可能是时间久了,或者有的同学去故宫的时候对故宫还不十分了解。
所以到今天,关于故宫,我们也忘的差不多了。
那我们正好借今天这个机会,来一次“故宫课堂虚拟漫游”,在我们班几个同学的讲解下,再对故宫来一次“神游”。
我们的路线就选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吧。
好,现在“神游”开始,我们全班同学现在都站在了紫禁城的正南门──午门了。
那现在就请A和B两位同学带我们进入紫禁城吧。
2)紫禁城的“三大殿”、“后三宫”
(学生讲述略)
出了神武门,我们过一条马路,就到了景山。
景山本身没有什么太妙的景致,但如果我们选一个万里无云的日子,登上景山上最高的一处亭子,就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象所深深地震撼,因为呈现在我们眼前是:金碧辉煌的紫禁城全景。
请学生谈感受,请你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故宫给你的印象。
同学们都谈了对故宫感受,那古人是如何描述皇宫的呢?我们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一句诗来结束我们的“紫禁城之旅”吧。
唐朝诗人骆宾王有一句诗:“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面对明清皇宫紫禁城,你是否也感觉到了古人所说的“壮”与“尊”呢?
也许在故宫中,面对皇权的尊严,我们多少感到了自己的卑微与渺小,感到心情的压抑。
但我们登上长城之颠的时候,你的心情会不会为之一变呢?
学生谈感受。
下面我们看一段关于长城的录象,在录象片中,寻找一下你对长城的感觉。
在看录象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一个问题:历史上都有哪些朝代修建过长城?
二、雄伟的长城
1.长城的历史:
在这些修筑长城的朝代中,都有哪些朝代曾经大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学生:秦、西汉、明。
这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到达了万里以上,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都曾得到过“万里长城”的美誉。
这三代所修的长城,就将近5万里。
据估算,如果把用来构筑长城的砖石筑成高五米、宽一米的城垣,其长度可以环绕地球一周,可见这是多么宏伟的工程!难怪宇航员从月球看地球表面,都可以看到长城的痕迹。
2.长城的作用
那这些绵延不断的城墙在古代到底起到了一些什么作用,以至于从春秋战国一直修到了明朝灭亡。
出示材料(材料略),让学生讨论。
长城不仅仅是一项浩繁巨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一条分隔中原农业文明和北方游牧文明的战线,它更是中国人民勇敢、坚韧、智慧、顽强抗敌精神的象征。
如今的长城,更重要的不是它的实体,而是它的精神,毕竟众志成城才是坚不可摧的“长城”。
在今天,长城更注入了自信、进取和创新,向世人展示了我们开放的胸怀,勇于参与世界竞争。
无论长城在历史上起过什么作用,在今天长城无疑是中华民族力量的象征。
长城总是在危难之时,成为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播放歌曲《长城谣》,介绍其创作背景。
提及《国歌》,介绍其创作背景。
也许将来有一天长城的实体会因不堪岁月的侵蚀而倒塌,但我相信长城精神将永不倒!
无论如何,长城是与我们的今天与未来密切相关的,出示两段材料,找学生朗读:
1)“1984年5月4日至1985年9月24日,三个普通的年轻人,董耀会和吴德玉、张元华一起,从山海关出发,翻山越岭,穿越戈壁沙漠,历尽千辛万苦,历时508天,到达明代长城的终点--嘉峪关,完成了徒步走长城的壮举。
中国人在长城上留下了人类第一排完整的脚印。
”
2)“1972年2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在首次访华期间,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宴会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会有伟大的未来……
从这两段材料,我们或多或少可以看到一些长城与我们今天与未来的联系,找到一些长城与我们这个民族的关系。
紫禁城的辉煌与长城的雄伟,是明朝文化的象征,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这节课的作业是请同学们再去一次故宫或者是长城,去再一次领略他们的雄奇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