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知识点识记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的烽烟1、林则徐禁烟虎门销烟鸦片的危害: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禁烟措施:令外商交出鸦片;不禁止正当贸易;1839年6月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借口:中国禁烟原因: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开始:1840年6月侵入中国广东海面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魏源与《海国图志》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杰出代表。

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作用: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第二课劫难中的抗争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英不满足即得利益,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侵略者:英国、法国罪恶: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认识:①落后就会挨打;②战争破坏了人类文明;③国家: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④个人: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大作出贡献等。

2、俄国趁火打劫俄国侵占的领土:1858年《瑷珲条约》:60万多1860年《北京条约》:40万多1864年戡分西北界约记:44万多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等:7万多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3、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反帝反封)1851年1月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朝对峙。

1860年,太平军进攻上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雇用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对抗太平军,1862年,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原因:英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1、内容:①割地: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③赔款: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④关税:英国人进出口货物激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2. 魏源:寻求革新救国的代表,著有《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是对闭关自守观念的挑战。

、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目的: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是第一次鸦片的继续和扩大3、事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争中击毙枪队头目华尔。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81年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清政府于1884年设立新疆行省。

意义: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维护了民族尊严,对新疆地区的建设和开发有重要意义。

.时间:1894年。

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打开中国市场(日本的对外扩张政策)1.时间、地点、人物:1895年4月日本马关清政府代表:李鸿章日本代表:伊藤博文3.内容:①割地: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通商: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抗争:邓世昌黄海海战时间:1900年—1901年2.背景:资本主义列强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901年9月2、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了39年还清,共计9.8亿两。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引言历史课程是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的重要途径。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丰富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历史的机会。

第一单元:先秦时期1.1 夏、商、西周的兴衰夏朝的建立与灭亡商朝的兴盛与文化成就西周的分封制与礼乐文化1.2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铁器的使用与农业生产百家争鸣与思想文化的发展1.3 秦朝的统一与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的灭亡与原因分析第二单元:汉唐盛世2.1 汉朝的兴盛汉武帝的开疆拓土丝绸之路的开辟儒家思想的确立2.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两晋时期的文化成就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2.3 隋唐的统一与繁荣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景象唐朝的对外交流与文化影响第三单元:宋元明清3.1 宋朝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北宋的政治与经济南宋的抗金与经济恢复宋朝的文化成就与科技发明3.2 元朝的统治与文化融合元朝的建立与统治元曲与绘画艺术的发展元朝的民族政策与文化融合3.3 明清的变革与衰落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清朝的康乾盛世与闭关锁国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思想启蒙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4.1 古代科技的发展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天文学与数学的成就4.2 古代文化与艺术古代文学:诗歌、散文、小说古代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古代哲学与宗教:儒家、道家、佛教结语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窗口。

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历史知识,更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为成为具有历史责任感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北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爆发原因:
直接原因
中Hale Waihona Puke 的禁烟运动根本原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南京
广州
根本原因(主观):封建制度落后与清政府统治腐败 客观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
中英双方在康华丽号上签定《南京条约》时的情形
1、主要内容: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A
2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 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 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 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 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第1课 鸦片战争
英国
中国


鸦 片 战 争 前


尼绒、布匹(工业品)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茶叶、丝绸、瓷器 (初级农产品)
清前期中英贸易情况——中国出超,英国入超,英国处于贸 易逆差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想到了什么办法?
盛开的罂粟花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抢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鸦片走私给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材料: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不能稍为运动 也。故久食鸦片者,……如奄奄若病夫初起。 ――俞蛟:《梦厂杂著》
危害1:危害身心健康
据记载,鸦片战争以前,吸食鸦片者已 达200多万人,吸食者有官员、绅士、兵丁 和太监等,吸食地区从沿海地区扩展到内地 数十省。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教案范文第1课�烽火戏诸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西周灭亡,东周分两段,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地图、历史文献等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培养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西周灭亡,东周分两段,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2.教学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西周灭亡的情景,引导学生回顾西周的历史背景。

2.提问:西周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哪个时期?(二)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东周分两段,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相关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讲解西周灭亡的原因,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2.讲解东周分两段,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

3.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如诸侯争霸、思想文化繁荣等。

(四)案例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对当时的社会有哪些影响?(五)课堂小结2.强调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六)作业布置1.请学生绘制一张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分布图。

2.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小论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案例分析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但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可能由于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好地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第2课铁血沙场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如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历史文献、战争地图等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其勇敢、智慧、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

历史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历史北师大八年级上册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孙中山.rmvb
|__视频素材
网络
视频资 源:孙中 山,视频 记录了伟 大的革命 领袖孙中 山先生为 中华振兴 而奔波劳 碌的一 生,具有 教育意义 。
革命早期组织.scard 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ppt 武昌起义.ppt 中华民国的成立.ppt
类型1
|__视频素材
类型2
来源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网络
备注
视频资 源:禁烟
|__画廊卡片 |__图片素材 网络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视频素材 |__视频素材 |__视频素材 |__动画素材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动画素材 |__视频素材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__图片素材
近代战争总结.ppt
|__ppt 课件 |__文本素材 网络
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rmvb
|__视频素材
网络
洋务运动的发起.ppt 洋务运动的内容.ppt 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ppt 状元实业家张謇.ppt 京张铁路图集.scard 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ppt 洋务运动.rmvb 百日维新.ppt 严复与《天演论》.ppt 第6课思考与探究.ppt 公车上书.rmvb 公车上书.ppt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5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5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第15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洋务运动优质课件

材料三:“只中学引为进体,西西方学为技用术” ,——没张有之洞改(变意思封是建在坚制持度封建制度的前提
下,适当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以为我所用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的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它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而不改变中国的封建制度,这也注定了它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典 礼
(中国第一条自建商用 铁路)
电报总局发电报场 景
(2)洋务派兴办的民用工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三、近代民用工业的兴办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也开设工厂。
发昌机器厂 方举赞·上

继昌隆缫丝厂 陈启源·南海
新课导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胡林翼为什么会如此震惊?
清朝水师
清朝水师
英国的早期铁甲舰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内忧外患
被焚毁后的圆明园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面 临怎样的国内外局势?
太平天国运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一、总理衙门的设立
时间: 1861年1月
江南制造总局炮厂的机器房
二、创建近代军事工业
材料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鸦片战争时清军的竹制火铳
材料三:
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 的后膛钢炮
使用近代枪械的清军绿营兵
湘军、淮军10万杆前膛枪基本都 是江南总局制造。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八年级 | 上册
二、创建近代军事工业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精品课件 (共27张PPT)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精品课件 (共27张PPT)

目标3: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过程、结果(重点)
目标4:掌握《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双方、内容、影响。分析《辛丑条 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重点、难点) 目标5: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1 2 3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抗击八国联军 《辛丑条约》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兴起时间:1898年 山东 地点:_______ 2.兴起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一些外 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 3.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4.发展: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5.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扶清灭洋 6.口号: _______
抗击八国联军
1900 年6月 1.时间:_______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 4.战争过程: 1900 年6月,八国联军两千多人,由英国海军司令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_______ 西摩尔 率领,从大沽经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 _______ 义和团 在廊坊阻击敌人,打死打伤侵略军多人,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_______ 迫使侵略军狼狈逃回天津。 (3)八国联军攻占北京:1900年8月中旬,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在北京到处烧杀抢掠 ,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5.战争结果: 《辛丑条约》 。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____
内容
经济 政治 军事 外交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划定使馆界
危害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掌握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时间,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收集、阅读、讲解有关抗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自制电子白板课件。

2.分析学情,查找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搜集有关抗战的资料,阅读有关材料。

(二)教学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
昨天、今天、明天
提问:每次做完阶段性的测评之后,我们要对成绩及卷面进行怎样的分析?
同学回答:与前阶段进行比较、总结经验,制定计划。

从面引出这个工作的名称:昨天,今天,明天。

哎,第20课就要用“昨天、今天、明天”的方法来学习它的内容。

怎么学呢----可不是让我们学生分析试卷,而是让我们学生站在中国共产党的视角回顾一下它的历史(昨天),分析一下1945年时局(今天),展望一下未来(明天)。

2.学习新课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第一步:回忆我党的“昨天”
出示三幅图:中国共产党党旗---
遵义会议会址
百团大战相关图片。

引出相应的三个结果:中共一大的召开------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核心内容----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

说明----毛泽东思想正确性
以上三个结果分析得出值得我党保留的经验
A:毛泽东为首的党的正确领导
昨天
第二步:分析我党的“今天”
分析时局:C:国民党准备攫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搞不团结,面对不团结----解决的办法: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D:日本侵略者沿未打败------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今天明天
第三步:展望一下“明天”
日本侵略者被打败----过上幸福的生活---E:建立一个新中国。

明天
最后:结合背景、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分析理解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讨论:为什么说中共“七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团结”是指全党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形成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胜利”是为中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道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1近代一百多年来
第一次
完全胜利民族解放战争
2洗雪
民族耻辱
衰败重新振兴
[日本无条件投降]
1.多媒体视频“日本无条件投降”,了解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经过。

2.学生结合教材和视频资料,说明为加速战争结束,美国、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各采取的行动。

要认识到,美苏对日军事行动,客观上为我国军民举行抗日大反攻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同时中国的抗战也大力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的抗日力量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

3.小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启发学生联系以往知识:从1840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过哪些重大的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结果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4.教师总结
[台湾光复]
1.多媒体课件:台湾光复图
2.学生回忆:近代台湾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它是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的,根据哪个条约?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先有抗日战争的胜利,才有台湾的光复,我们不应忘记祖国的统一大业。

课后反思:
1、最初设想----希望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昨天-今天-明天),让学生自己通
过回忆前知识,近而总结出来中共七大的内容。

让学生增加学习信心,增强自豪感加深对我党历史的认知程度。

2、实际效果----面对初中学生,本堂课趣味性欠缺,应软化知识点,增强
趣味,加快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