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体液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
3. CSF的组成
• 正常CSF的化学成分基本上与血液相似。 • 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脉络丛上皮对血浆中 各种物质的透过具有选择性。 • 钠、镁、氯离子最易通过,其次为白蛋白, 葡萄糖,乳酸,氨基酸,尿素和肌酐,大分子 如纤维蛋白原,补体,抗体及胆红素胆固醇等 极难通过。
4. CSF的生理功能
• 提供浮力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 • 调节颅内压力; • 参与神经组织的物质代谢; • 维持pH值,pH:7.31~7.34; • 参与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观 凝固 细胞 蛋白 糖 病菌 化脑 混 凝 多核 增 低 化脓菌 结脑 透明 薄膜 淋巴 增 低 结核菌 毒脑 透明 无 淋巴 轻 正常 无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实验室检查特点
疾病
外观
蛋白 G
Cl
定性
细胞总数 及分类
致病菌
化脓性脑 浑浊凝块 ++以上 重度 轻度下 显著增加,
膜炎
下降
降
可发现
脑肿瘤 清晰
+
正常或 正常 增加,淋巴为主 无
轻
度
下
降
思考
•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 脑脊液细胞计数在不同的疾病中有何
特征性改变?
细胞反应 • 修复期:淋巴细胞反应
• 红细胞增多:见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 出血、脑血栓、硬膜下血肿等。
• 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结核性脑膜炎、霉 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麻痹性痴 呆、乙型脑炎后期、脊髓灰质炎、脑肿 瘤、脑溢血、多发性神经炎。
• 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 脑脊髓膜炎、流行性脑炎、脑出血、脑脓肿、 结核性脑膜炎恶化期。
新鲜出血
穿刺不顺利,压力正常
脑脊液
(一)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1)红色:常因出血引起,主要见于穿刺损伤、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2)黄色:常因脑脊液中含有变性血红蛋白、胆红素或蛋白量异常增高引起,见于蛛呈黄色胶胨状。
5. 压力正常成人卧位时脑脊液压力为0.78~1.76kPa(80~180mmH20)或40~50滴/min,随呼吸波动在10mmH20之内。
儿童压力为0.4~1.0kPa(40~100mmH2O)。
若压力超过200mmH2O,放出脑脊液量不应该超过2ml,若压力低于正常低限可做动力试验,以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脑脊液压力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颅内各种炎症性病变;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颅内非炎症性病变;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颅外因素;还有其他如咳嗽、哭泣,低渗溶液的静脉注射等。
脑脊液压力减低主要见于脑脊液循环受阻;脑脊液流失过多;脑脊液分泌减少等因素。
(二)化学检查1. 蛋白质测定(1)蛋白定性试验(Pandy试验)【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2.5~4.5mmol/L.【临床意义】脑脊液中葡萄糖食含量降低见于:①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糖含量可显著减少或缺如。
②结核性脑膜炎。
③累及脑膜的肿瘤(如脑膜白血病)、结节病、梅毒性脑膜炎、风湿性脑膜炎、症状性低血糖等都可有不同程度的糖减少。
脑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增高主要见于病毒性神经系统感染、脑出血、下丘脑损害、糖尿病等3.氯化物测定【参考值】120~130mmol/L.【临床意义】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明显减少,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中氯化物可减少;/L,(2)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性疾病: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中找到白血病细胞,可诊断为脑膜白血病。
(3)脑寄生虫病:脑脊液中细胞数可升高,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离心沉淀镜检可发现血吸虫卵、阿米巴原虫、弓形虫、旋毛虫的幼虫等。
(4)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均匀血性脑脊液。
除红细胞明显增加外,还可见各种白细胞,但仍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出血时间超过2~3天可发现含有红细胞或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
诊断实验:脑脊液胸腹水检查
D 、临床意义: 蛋白质↑可见于 a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化脓性脑膜炎↑↑↑ 定性 ++++ 定量可达50g/L 结核性脑膜炎↑↑ 定性 ++ ~ +++ 定量达10 g/L 病毒性脑膜炎↑ 定性 + ~ ++ b 脑部肿瘤: 蛋白质↑↑ c 椎管内梗阻:如脊髓肿瘤、蛛网膜下腔粘连,蛋白质 ↑↑ d 出血: 脑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时,蛋白质多轻度↑ “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8
下一页
标本采集
腰椎穿刺 先作压力测定 0.69-1.76kpa(80-180mmH2O)
任何病变使脑组织体积或脑脊液量增加时,脑脊液压力 均可升高 。
增加: 炎症-脑膜炎;非炎症-脑肿瘤、积水;其它:高血压等 减低: 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脊液漏(耳漏、鼻漏)
三管 ①细菌培养
②化学分析和免疫学检查 ③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每管收集 1-2毫升 及时送检
17
返回
(二)化学检查
1. PH
(1)方法 PH试纸法
(2) 临床意义 正常:7.31-7.34 颅内发生炎症
葡萄糖代谢旺盛
乳酸(LA)↑+ PH↓
临床上往往同时测定 PH和LA,价值更大。
18
下一页
2.蛋白质(protein)
(1) 蛋白质定性 (Pandy test)
A、原理: 球蛋白 + 饱和石碳酸→蛋白盐↓ 结果以(-)~(++++)表示
15
下一页
2. 透明度(diaphaneity): 清晰透明
WBC>300 × 106/L 混浊 a.首要原因:白细胞的增加,最常见是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时,白细胞↑↑,脓样乳白混浊 结核性脑膜炎时,白细胞↑,呈轻度毛玻璃样混浊 病脑、乙脑,白细胞轻度增加,颜色接近正常
《诊断学》第9版课件—脑脊液检测
3.凝固性 脑脊液形成凝块或薄膜与其所含的蛋白质,特别是纤维蛋白原浓度有关。 当脑脊液蛋白质浓度超过10g/L时可出现薄膜、凝块或沉淀。 (1)化脓性脑膜炎病人脑脊液在1~2小时内呈块状凝固。 (2)结核性脑膜炎病人脑脊液在12~24小时内呈薄膜或纤细的凝块。 (3)神经梅毒病人脑脊液可有小絮状凝块。 (4)蛛网膜下隙梗阻病人的脑脊液呈黄色胶样凝固。脑脊液同时存在胶样凝固、黄变 症和蛋白质-细胞分离(蛋白质明显增高,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的现象,称为FroinNonne综合征,这是蛛网膜下隙梗阻的脑脊液特点。
3.氯化物 (1)氯化物降低 ➢ 细菌或真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结核性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急性期、慢性感染的急性发作
期,其中以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氯化物降低最明显 ➢ 在细菌性脑膜炎的后期,由于脑膜有明显的炎症浸润或粘连,局部有氯化物附着,使脑脊液
氯化物降低,并伴有蛋白质明显增高 ➢ 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病人,由于血氯降低,其脑脊液氯化物浓度亦降低 (2)氯化物增高:主要见于尿毒症、肾炎、心力衰竭、病毒性脑膜炎或脑炎病人。
2.脑脊液标本采集的时机 不同疾病的脑脊液标本采集时机对诊断的影响较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而诊断性穿刺时机的选择一般由有经验的医生来决定。
3.注意事项 (1)腰椎穿刺前一定要向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和风险,强调医患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时使 用镇静剂。 (2)脑脊液标本采集有一定的创伤性,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严格无菌操作,穿刺时 避免损伤微血管。
《诊断学》第9版课件—脑脊液检测
主讲人:XXX
脑脊液(CSF)是充满各脑室、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其中大约70% 来自脑室脉络丛的主动分泌和超滤,其余30%由室管膜和蛛网膜下隙产生,通过蛛网膜绒毛回吸 收入静脉。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细菌学检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脑膜刺激征、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电泳、放射免疫分析、脑脊液培养+药敏试验、耳、鼻、咽拭子细菌培养、脑脊液溶菌酶、脑脊液胶体金试验、脑脊液钾1.血象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一般在20×109/L左右,高者可达40×109/L。
或以上。
中性粒细胞在80%~90%。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是诊断流脑的重要依据。
但近年来认为由于腰椎穿刺后容易并发脑疝,故对流行期间诊断明确者,已趋向尽量不做腰椎穿刺。
如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或于短期内进入昏迷的患者,尤其疑为暴发脑膜脑炎型者,更需谨慎。
对诊断尚不明确者,应于静脉推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后再作腰椎穿刺,穿刺时不宜将针心全部拔出,而应缓慢放出少量脑脊液作检查之用即可。
在腰椎穿刺时如压力明显增高,则于穿刺后重复甘露醇静脉推注。
腰椎穿刺应在急诊时或入院后使用抗菌药物前施行,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作完腰椎穿刺后,患者应平卧6~8h,不要抬头起身,以免促使脑疝发生。
当疾病初期,或为暴发休克型,脑脊液往往澄清,细胞数、蛋白质和糖量尚无变化时,压力往往增高,细胞分类时亦常可见到中性粒细胞。
在典型的脑膜炎期,则压力常明显增高,外观呈混浊米汤样甚或脓样,白细胞数常明显增高,绝大多数为中性粒细胞。
蛋白质显著增高,而含糖量常低于2mmol/L,有时可完全不能测出,已接受葡萄糖静脉输液和糖尿病患者的脑脊液糖量可能较高,但此时如同时作血糖测定,则血糖常高出脑脊液糖量1.5倍以上。
流脑经抗菌药物不规则治疗后,脑脊液改变可以不典型。
此时脑脊液的外观清亮或微浑浊,白细胞数常在1000×106/L以下,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或以单核细胞为主,此类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膜脑炎者颇难区别。
3.细菌学检查(1)涂片检查:包括皮肤瘀点和脑脊液涂片检查。
皮肤瘀点检查时,用针尖刺破瘀点上皮肤,尽可能不使出血,挤去少量组织液,涂于载玻片上,染色后镜检,阳性率可高达70%。
脑脊液检查
检查内容
(一)一般性状检查 亦称理学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其内 容包括: 1.颜色(color):正常脑脊液为无色透明液体, 病理状态下可有如下改变: (1)红色:提示脑脊液中含有一定量血液, 主要见于穿刺损伤所致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 室出血。前者红色逐渐变淡,离心后红细胞全 部沉至管底,上清液则无色透明。如为蛛网膜 下腔或脑室出血,则三管均呈一致的红色,离 心后上清液呈淡红色或黄色。
(3)蛛网膜下腔梗阻:椎管内梗阻(炎症、 肿瘤、外伤、粘连等)时,使CSF蛋白质吸收 障碍,含量增高。梗阻严重时,可高达30g/L 以上。 (4)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 及颅内血肿等,因脑脊液循环障碍,使蛋白质 吸收减少而增高。 (5)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加伴血脑屏障 通透性增加:如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慢 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神经梅毒、 多发性硬化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
适应证、禁忌症及标本采集
一、适应证: 1、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直、Kernig/s sign、 Brudzinski/s sign)。 2、疑有颅内出血。 3、疑有脑膜白血病或脑膜癌病。 4、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 体征而原因未明者。
二、禁忌症 1 、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吐射样呕吐, 视神经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 2 、有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或伴有脑干症状(瞳孔改 变如散大、缩小、不等大)、球麻痹(眼外肌麻痹致 眼球运动障碍及上睑下垂)者。 3 、病人处于休克、极度衰竭或濒危状态及局部皮 肤有炎症时。 对颅内压明显增高者,如必须检查,应先采取降压 措施,待颅内压降低后再进行检查,并缓慢采取少量 脑脊液,以免发生脑疝。
临床意义:CSF蛋白质增高见于: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如化脓性 脑膜炎时显著增加,定性为3+-4+,定量多为110g/L,最高可达50g/L;结核性脑膜炎中度增 加,定性多为2+-3+,定量多为0.5-5g/L,可高 达10g/L;病毒性脑膜炎轻微增加,定性常为 ±-+,定量多为<1g/L。 (2)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血性脑脊液 使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 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动脉炎、血液 病及脑肿瘤等。
脑脊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程序
脑脊液常规检查标准操作程序1 检验目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观察神经系统疾病及其并发症。
2 检测原理一般性状检查采用目测法;细胞学检查采用显微镜手工检查法。
3 性能参数脑脊液常规检查是手工试验,目前还没有试验性能指标。
4 标本采集与接收4.1 脑脊液标本由临床医生进行腰椎穿刺采集,必要时可从小脑延脑池或侧脑室穿刺获得。
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作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作常规检查。
4.2 标本采集后要立即送检,因为放置时间过久,其性质可能发生改变,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采集的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混入血液。
5 设备和试剂5.1 仪器:复星公司 ACT-2000 超高倍显微镜系统,Sysmex XT-4000i 分析仪。
5.2 试剂:冰醋酸。
5.3 设备:血细胞计数池。
6 容器和添加剂脑脊液常规检查试验的容器为消毒的玻璃试管,一般情况下无任何添加剂(如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 EDTA 盐抗凝)。
7 操作步骤7.1 检验申请单及标本的审核整理脑脊液常规检验申请条码及标本,审核合格后,对脑脊液检验申请单姓名和标本标识进行复查,确认一致后进行检测。
7.2 一般性状检查:脑脊液的颜色和透明度测量采用目测法。
7.3 细胞计数7.3. 1 手工法:对澄清的脑脊液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一次性计数板,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混浊或带血的脑脊液可用细胞稀释液或者生理盐水稀释后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管壁带有冰乙酸的小试管中,混匀后滴入一次性计数板内,用低倍镜计数全部方格内细胞数。
7.3.2 仪器法:取混匀好的标本直接在 XT-4000i 上用体液模式进行检测,并记录结果。
7.3.3 有核细胞分类计数7.3.3.1 直接分类法:如果白细胞数不超过 0.015×109/L,可不分类计数;如超过 0.015×109 /L 应分类计数。
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与多核细胞,计数100 个白细胞,以百分比表示。
2022年医学专题—脑脊液检验-2
炎脑脊液LDH无明显减低甚至进一步增高。因此,测定脑脊液LDH变 化可作为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和预后的指标(zhǐbiāo)。
脑脊液中LDH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血脑屏障受损时,脑脊液 中LDH同工酶以LDH2、LDH3增高为主,如粒细胞增加则以LDH4、 LDH5增高为主。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2)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细胞数中度增高,多不超过500X106/L。在发病初期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数天后中性粒细胞迅速下降(xiàjiàng)转变 为以淋巴细胞为主。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特点是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同时存在。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3)病毒性脑炎、脑膜炎
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四页。
三、脑脊液检查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
临床拟
诊为脑炎或脑膜炎的患者,通过(tōngguò)腰椎穿刺观察脑脊液压力,
留取脑脊液标本进行理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免疫
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2、细胞分类(cell differential count):
正常脑脊液中主要为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两者约为7:3,可含极少中性粒细胞。偶尔 (ǒu ěr)可见软脑膜和蛛网膜细胞、室管膜细胞、脉络膜细胞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临床意义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可分为急性(jíxìng)炎症渗出期、亚急性(jíxìng)增殖期和修复期。 在急性(jíxìng)炎症渗出期呈粒细胞反应; 亚急性(jíxìng)增殖期呈激活淋巴细胞或单核吞噬细胞反应; 修复期则呈淋巴细胞反应。
脑脊液常规检查
(1)微混: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脑脓肿(未破溃)。 (2)米汤样(脓性):化脓性脑膜炎。 (3)毛玻璃状: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24h,液面上有白絮状薄膜形成、取出涂 片,干燥固定后抗酸染色,可发现抗酸杆菌)。 (4)凝块:麻痹性痴性痴呆、脑脊髓灰质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 性脑膜炎。 (5)黄色凝块:脊髓肿瘤晚期。 (6)凝固:蛛网膜下腔阻塞(肿瘤、椎骨脓肿、炎症性粘连)。
采集过后立即送检,
脑脊液采集检查为 何顺序一定是第一 管做细菌学,第二管 做生化检验,第三管 是细胞分类 呢????
2019/3/29
8
主要是在穿刺操作中穿刺 针通过组织时有组织损伤,损 伤的组织和组织液污染穿刺针 和附近脑脊液,可能对生化及 细胞学检查有影响,而对细菌 学检查影响较小,第一管抽取 脑积液过程也就冲刷了穿刺针 以减少对生化及细胞学检查的 影响。 实验室检查影响因素很多, 我们应该注意每一个的环节, 尽可能的减少误差,提高结果 的准确度,以免干扰临床思维。
2.葡萄糖(Glucose)检查
参考值 2.5~4.5mmol/L(正常情况下是人血糖水平的2/3)
正常脑脊液中葡萄糖与血液中葡萄糖呈恒定的比值,过去认为 是由于血脑屏障可以通透葡萄糖所致;后来认识到这种通透并
不是简单的弥散,而是膜转运,称为携带运转或携带弥散。脑
脊液中葡萄糖含量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 ①血液葡萄糖的浓度; ②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③脑脊液中葡萄糖的酵解程度; ④携带运转系统的功能。
( 2 )试剂与标本的比例 10 ∶1 先加试剂煮沸后无颜色改变再加标本, 以免试剂质量影响实验结果,确保实验质量。
3.氯化物(Chloride)检查
脑脊液常规标准
脑脊液常规标准
脑脊液常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颜色: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水样液体。
2. 透明度:正常脑脊液是清晰透明的。
3. 细胞计数:正常成人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在(0-8)×10^6/L,儿童为(0-15)×10^6/L,新生儿为(0-30)×10^6/L。
正常人的脑脊液白细胞数为(0-5)×10^6 /mL,而且多为单个核细胞。
4. 蛋白定性试验:正常脑脊液蛋白定性试验应为阴性。
5. 葡萄糖半定量试验:正常脑脊液葡萄糖半定量试验应为1-5管或2-5管阳性。
6. 细菌及寄生虫检查:正常脑脊液细菌及寄生虫检查应为阴性。
7. 氯化物:正常脑脊液氯化物的正常值是mmol/L。
通过这些常规的监测指标可以大概判断具体的疾病过程,判断属于哪一种感染。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脑脊液常规标准,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资料。
资料二—脑脊液检查
参考值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二、一般检查:化学检查
6
蛋白质电泳
临床意义 前清蛋白增加见于脑萎缩、脑积水及中枢神 前清蛋白增加见于脑萎缩、 经变性疾病。清蛋白增加见于脑血管病变、 经变性疾病。清蛋白增加见于脑血管病变、 椎管阻塞。 和 球蛋白增加见于脑膜炎 球蛋白增加见于脑膜炎、 椎管阻塞。α和β球蛋白增加见于脑膜炎、脑 肿瘤。 球蛋白增加可见于动脉硬化 球蛋白增加可见于动脉硬化, 肿瘤。β球蛋白增加可见于动脉硬化,脑血 栓及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 球蛋白明显增 栓及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γ球蛋白明显增 加见于脑肿瘤。 加见于脑肿瘤。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二、一般检查:化学检查
5
项目 AST ALT LD CK
酶学检查
参考值 临床意义 U/L) (U/L) ﹤20 ﹤15 ﹤40 0.5~2 增高见于脑栓塞、脑萎缩、中毒性脑病、急性颅脑损伤 增高见于脑栓塞、脑萎缩、中毒性脑病、 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癌 增高见于脑组织坏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 增高见于脑组织坏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脑 瘤、脱髓鞘病急性期 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 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性脑积水、继发 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瘤、脑供血不足、 性癫痫、多发性硬化症、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瘤、脑供血不足、 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出血、脑梗死、格林增高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脑出血、脑梗死、格林-巴利综合征 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适应症
①有脑膜刺激症状时,如 有脑膜刺激症状时, 脑膜感染性疾病。 脑膜感染性疾病。②疑有 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如蛛网脑膜下 腔出血。③中枢神经系统 腔出血。 肿瘤。 肿瘤。④不明原因的剧烈 头痛、昏迷、 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 。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需 椎管内给药治疗及手术前 麻醉、 麻醉、造影等
脑脊液检查解读
脑脊液检查解读
脑脊液检查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脊液中的生化指标和细胞学特征,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以下是脑脊液检查的一些常见参数及其可能的解读:
1. 脑脊液压力:正常脑脊液压力一般在70-180 mmH2O之间。
异常压力可能提示脑脊液动力学紊乱或颅内病变。
2. 脑脊液外观:正常的脑脊液为清澈、无色。
若脑脊液混浊、浑浊可能意味着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或脑脊液出血。
3. 蛋白质含量:正常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较低,通常在15-45 mg/dL之间。
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异常升高可能与感染、炎症、肿瘤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4. 脑脊液糖含量:正常脑脊液中的糖含量较高,通常与血糖水平相似或略低。
低血糖脑脊液可能与脑脊糖代谢紊乱、脑部感染或肿瘤有关。
5. 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脑脊液中细胞数量很低,通常是0-5
个白细胞/μL和0个红细胞/μL。
异常增高的白细胞计数可能
暗示脑脊膜炎、脑部感染或脑脊液出血。
增高的红细胞计数可能与出血有关。
6. 免疫球蛋白测定:有时会测定脑脊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水平,用于诊断多发性硬化等免疫相关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脑脊液检查结果需要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进行综合解读,最终的诊断由医生做出。
每个人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解读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建议您咨询医生,以获取更准确的解读和诊断结果。
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分析
脑脊液化验检查结果分析有脑脊膜刺激症状者,怀疑有颅内出血者,有剧烈头痛、昏迷、抽搐或瘫痪等症状和体征而原因不明者,怀疑有脑膜白血病患者。
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1.颜色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病理情况下,脑脊液可呈不同颜色改变。
(1)红色: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造成,如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引起。
穿刺损伤出血在留取3管标本时,第1管为血性,后2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减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
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均早红色,离心后上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2)黄色:可因出血、梗阻、淤滞、黄疸等引起。
陈旧性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破坏、溶解,出血4~8h即可出现黄色。
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血清胆红素>256μmol/L,或脑脊液中胆红素>8.6μmol/L,可使脑脊液黄染。
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一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蛋白质含量超过1.5 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3)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4)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应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也可呈透明外观。
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浑浊;而化脓性脑膜炎常呈乳白色浑浊。
3.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h,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多于10g/L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
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静置1~2h即可形成凝块或沉淀物。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h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蛛网膜下隙阻塞时,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 g/L,此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三、脑脊液显微镜检查【参考值】成年人脑脊液内无红细胞。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
脑脊液常规检查及注意事项脑脊液常规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检查项目之一,它主要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外观)、蛋白定性(潘氏试验)、蛋白质定量、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细胞学、糖定性、葡萄糖定量测定、氯化物定量测定、微生物学、等检查内容。
脑脊液是由脑室内脉络丛产生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它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经脑内静脉系统与体循环相关联,一般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呈无色透明水样液体,不凝结,葡萄糖定性阳性,蛋白定性阴性。
1.脑脊液检查的一般性状检查: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是对颜色,透明度,凝固物,压力进行检查,以便对疾病的诊断。
从最基本最容易辨别的颜色来看,如果脑脊液颜色是红色的,其原因主要一般是由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引起的。
如果脑脊液的颜色是黄色的,那么造成黄色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胆红素增高、椎管阻塞、多神经炎、脑膜炎等等。
当患者的脑脊液呈现白色或灰白色居多的时候,那么可能是由于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而当脑脊液呈现褐色或黑色时,则很有可能是因为脑膜黑色素瘤的原因造成的;有时候会患者的脑脊液会出现微绿色,这种情况通常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等。
因此可以通过颜色、透明度、凝固物等不同的状态来区分辨别,很好的帮助患者尽快找准病因,通过检查的数据找到患者的主要病因,让患者可以尽快对症下药的治病。
二、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一般情况下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大大低于血液中的蛋白质,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变的时候,病变组织是可以直接释放出蛋白质的,而血浆中的各种蛋白质容易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因此脑脊液蛋白定性检查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状态,是反映患者病症状态的一面对照镜。
三、脑脊液细胞计数和细胞分类检查:患者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是否正常,是可以及时判断患者的身体状态的,而细胞计数需要注意新型隐球菌和白细胞、红细胞的区别。
目前医学临床中会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脑脊液细胞数,根据全血功能的测定结果对脑脊液的细胞计数有一个更加全面的分析数据。
脑脊液常规检查的标准操作程序
一、目的规范脑脊液常规检查。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脑脊液的常规检测,包括:一般性状的检查、潘氏试验、细胞总数计数、白细胞计数与分类、革兰氏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
三、支持性文件《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版)四、标本处理1、标本收集后应立即送验,一般不能超过1h。
收到标本后应立即检查,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葡萄糖分解使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溶解。
2、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标本凝固,遇高蛋白标本时,可用EDTA盐抗凝。
五、一般性状检查主要观察颜色与透明度,可记录为水样透明、白雾状浑浊、微黄浑浊、绿黄浑浊、灰白浑浊等。
脓性标本应立即直接涂片进行革兰染色检查细菌,并应及时接种培养基。
1、红色:如标本为血性,为区别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穿刺性损伤,应注意:(1)将血性脑脊液试管离心沉淀(1500r/min),如上层液体呈黄色,隐血试验阳性,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出血的时间已超过4h。
如上层液体澄清无色,红细胞均沉管底,多为穿刺损伤或因病变所致的新鲜出血。
(2)红细胞皱缩,不仅见于陈旧性出血,在穿刺外伤引起出血时也可见到。
因脑脊液渗透压较血浆高所致。
2、黄色:除陈旧性出血外,在脑脊髓肿瘤所致脑脊液滞留时,也可呈黄色。
黄疸患者的脑脊液也可呈黄色。
但前者呈黄色透明的胶冻状。
3、米汤样:由于白(脓)细胞增多,可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
4、绿色:可见于绿脓杆菌、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引起的脑膜炎。
5、褐或黑色:见于侵犯脑膜的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肉瘤。
五、潘氏(Pandy)球蛋白定性试验1、原理脑脊液中球蛋白与苯酚结合,可形成不溶性蛋白盐而下沉,产生白色浑浊或沉淀。
2、试剂5%苯酚溶液:取纯苯酚25m1,加蒸馏水至500m1,用力振摇,置37℃温箱内1—2天,待完全溶解后,置棕色瓶内保存。
3、操作取试剂2—3m1,置于小试管内,用毛细滴管滴入脑脊液l一2滴,衬以黑背景,立即观察结果。
ada儿童参考范围
脑脊液ADA正常值通常包括一般性状、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等的正常值。
1.一般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清澈透明,无凝块或沉淀静置24h后无成f分,比重1.006~1.008,仰卧位成人脑脊液压80~180mmH₂O,儿童脑脊液压40~100mmH₂O。
2.化学检查:蛋白质定性阴性或弱阳性,定量含量0.2~0.4g/L,葡萄糖2.5~4.4mmol/L,儿童氯化物111~123mmol/L,成人氯化物120~130mmol/L,乳酸脱氢酶8~32U,天冬氨酸转氨酶5~20U,丙氨酸转氨酶5~15u。
3.镜检:无红细胞,儿童白细胞0~15x106/L,成人白细胞0~8x106/L。
建议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做好护理以及保养工作,饮食方面尽量注意以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食物为主。
脑脊液检验 (2)
• 正常脑脊液无红细胞,白细胞极少。
潘氏蛋白定性试验
取饱和苯酚溶液2ml放入透明的小试管内, 滴入脑脊液1-2滴,在黑色背景下立即观察。 我们根据出现的浑浊情况来判断阴性和阳 性结果。
Pandy结果判断
在黑色背景下
• 阴性(-)
无反应
• 极弱阳性(±) 微呈白雾状
15-30摄氏度,标本久置会影响检验结果, 比如细胞破坏或沉淀,纤维蛋白原凝集成 块,导致细胞分布不均匀使计数不准确, 细胞离体后迅速变形乃至消失,影响分类 计数等
• 标本接收:脑脊液标本视为珍惜标本,接 收后做好登记。
• 脑脊液的检验包括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 数、蛋白质、细胞分类计数,其中细胞分 类计数主要区分多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脑脊液检验
• 【实验目的】掌握脑脊液的一般性状和显 微镜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脑脊液蛋白 质定性检查的方法。
• 标本采集 • 脑脊液一般收集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管收
集1-2毫升。第一管作细菌学检查,第二管 作细胞计数,第三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 标本送检: • 标本采集后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温度在
• (3)病毒性脑膜炎:以淋巴细胞为主。
• (4)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脊液细胞数可正常或稍高, 以淋巴细胞为主。
• (5)脑寄生虫病:脑脊液细胞数可增高,并伴嗜酸性粒 细胞增多(约占白细胞的60%或更高)常伴浆细胞增多
• 操作注意事项:脑脊液标本必须立即送验 及时检查,放置过久将影响检验结果。
报告结果
• 弱阳性(+) 灰白色云雾状
• 阳性(2+)
白色浑浊
• 强阳性(3+) 白色絮状沉淀
脑脊液最简单鉴别方法
脑脊液最简单鉴别方法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是由脑室汇聚形成的无色、透明液体,主要提供脊髓和脑室的保护和营养。
脑脊液的检验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常用于炎症、出血和肿瘤等疾病的诊断。
现在介绍几种常见的脑脊液简单鉴别方法。
一、外观和量的检验临床上首先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量。
正常脑脊液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或微浑,无异味,量为100-200毫升。
如果出现混浊、黄绿色、偏蓝色或红色等异常情况,应加以注意,并进一步进行鉴别。
二、压力的测定正常成人脑脊液压力为100-180毫米水柱,儿童为60-100毫米水柱。
若检查发现脑脊液压力过高或过低,常常提示脑脊液动力学异常,如脑脊液循环障碍或者脊髓或脑室内占据性病变等。
三、细胞计数和分类脑脊液中细胞的数量、形态和分类可以帮助鉴别炎症、出血、肿瘤等疾病。
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细胞数量较少,婴儿和儿童略高于成人。
若检查发现脑脊液中细胞显著增多,则可能表明脑脊液炎症反应。
同时需要对细胞进行分类,确定类型,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因。
四、蛋白质测定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正常成人脑脊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为0.15-0.45克/升。
如果检查发现蛋白质含量明显增高,则可能表明有炎症、出血、肿瘤等疾病存在。
五、葡萄糖测定脑脊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评估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
正常情况下,脑脊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为2.5-4.5毫摩尔/升,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大致相等。
若检查发现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则提示神经系统疾病的存在,如脑膜炎、脑脓肿等。
总之,脑脊液检验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检查,它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疗参考。
以上列出的几种方法都是简单的初步鉴别方法,若要进一步确定诊断,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
文章目录*一、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基本信息
1、定义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是对颜色,透明度,凝块或薄膜进行检查,以便对疾病的诊断。
2、专科分类生长发育检查
3、检查分类脑脊液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非空腹
脑脊液一般性状检查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清晰透明,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2、临床意义 2.1、颜色: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在病理情况下,脑脊液可呈不同颜色改变。
红色:常由于各种出血引起的,脑脊液中出现多量的红细胞,主要由于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或胺富强出血引起。
前者在留取三管标本时,第一管为血性,以后两管颜色逐渐变淡,红细胞计数结果也依次沽少,经离心后上清液呈无色透明。
当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时,三管呈无孔不入红色,离心后旧清液显淡红色或黄色。
红细胞在某些脑脊液中5分钟后,即可出现皱缩现象,因此红细胞皱缩现象不能用以鉴别陈早性或新鲜出血。
黄色:可因出血、梗阻、郁滞、黄疸等引起。
陈早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由于红细胞缺乏蛋白质和脂类对膜稳定性的保护,很易破坏、溶解、出血4-8小时即可出现黄色。
停止出血后,这种黄色仍可持续3周左右。
椎管梗阻如髓外肿瘤,格林-巴利综合征,当脑脊液蛋白质量超过1.5g/L时,颜色变黄,其黄色程度与蛋白质含量呈正比。
化脓性脑膜炎、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时,因脑脊液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而呈淡黄色或黄色。
重症如黄疸如核黄疸、新生儿溶血病时脊液也呈黄染。
白色或灰白色:多因白细胞增加所致常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褐色或黑色:常见于脑膜黑色素瘤。
2.2、透明度正常脑脊液应清晰透明。
病毒性脑炎、神经梅毒等疾病的脑脊液也可呈透明明外观。
脑脊液中白细胞如超进300×106/l时可变为混浊;蛋白质含量增加或含有大量细菌、真菌等也可使其混浊;结核性脑膜炎常呈毛玻璃样微混;而化脓性
脑膜炎常呈明显混浊。
填写报告时用“清晰透明”、“微浑”、“浑浊”等描述。
2.3、凝块或薄膜:收集脑脊液于试管内,静置12-24小时,
正常脑脊液不形成薄膜、凝块和沉淀物。
若脑脊液内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质多于10g/L即可出现凝块或沉淀物,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可见表面有纤维的网膜形成,取此膜
涂片检查结核杆菌,阳性率较高。
蛛网膜下隙梗时,由于阻塞,远端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常高达15g/L此时脑脊液呈黄色胶冻状。
填写报告百可用“无凝块”、“有凝块”、“有薄膜”、“胶冻状”等描述。
2.4、比密可用折射仪法测定脑脊液的比密。
健康有脑脊液比密为1.00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