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发展 的文献
发展生态农业研究
和社会效益。事实上 , 经济效益 、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 个整体 , 三者相互影响 , 相互促进。 相互制约。 单纯考虑经济
效益必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 ,最终影响经济效益的
导致了科技人员的严重流失,从 而使科技成果 的流通产生 了许多困难 。 在宣传上 , 要加大宣传力度 , 利用多种媒体 , 进 行广播 、 电视 、 报纸 、 传单等多方位 的宣传 , 同时注重培训 , 提高农 民的生态意识 ,发动农民积极投身到生态农业的建
务之 急 。
技术也就无法推广和普及。其次 ,好 的技术不等于高新技 术。 生态农业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 尤其是高新技术。 但是 , 并 不是只有高新技术才是符合我国生态农业道路 的技术 。我 国是农业大 国, 基础薄弱 , 自给 自足的农业在中国统治 了很 长一段时间。 许多地方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 因此在引 入和使用技术的时候 ,对于原有的生产系统要进行一定程 度的扬弃 ,不能因为要实行生态农业的发展就将原有生产 系统彻底否定 , 这样做并不是对原有技术 的迁就 , 而是实现
2 世纪我国农业 面临着向规模化 、 1 产业化方 向的过渡 和转型。 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 , 将更多地面对生态与环境 的挑战 ,必然选择就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来实现农业现代 化。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 、 系统工程 的方法 , 因地制宜地全面 、 合理组织农业生产 , 实现生态 和 经济的良性循环 , 达到经济 、 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生态 农业根据植物 、 动物 、 微生物之间依存共荣的关 系, 通过生 态系统内部的食物链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的途径 ,实现资 源的多级循环 , 多级利用 , 从而合理投入 , 提高了产出率 , 实 现了经济增长 , 同时又改善 了环境 , 提高 了产品的安全性 , 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 但是 , 经过近 2 年的努力, O 我国生 态农业 的发展始终停留在试点或者很小的范 围里。 因此, 发 展生态农业成为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的当
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发展研究摘要:生态农业是一个对生态环境发展有利的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践中,各国家和地区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禀赋形成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具体模式。
文章在系统阐述生态农业发展背景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生态农业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态农业;特点;模式;发展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012-20 引言生态农业最早由威廉姆·阿尔伯卫奇于1970年提出,又被称为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物农业。
20世纪50年代石油农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的基本形式,石油农业是指农业对能源的利用和消耗来讲,其实质是利用高能量换取高产量。
但是石油农业的发展却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一是,以石油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加重了世界的能源危机;二是,大量采用机械化的生产操作,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迫害;三是,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农业的非理性发展已经不再适合,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生态农业是随着国家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健康生活角度倡导产生的一种农业模式,是运用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治理、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系统。
该系统能够长时间的不影响周围环境而且具有最大的生产力,它不仅可以避免石油农业的弊病,而且可以有效的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使农林牧渔业得到全面的发展,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1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生态农业是一个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就其性质来说,一般有下面四个特征:第一,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态本质,强调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强调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持续性。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产 、 村 经 济 发 展 和 生 态 环 境 治 理 与 保 护 、 源 的 培 育 与 高 效 利 用 融 为 一 体 的 具 有 生 态 合 理 性 、 能 良性 循 环 的 新 型 综 合 农 农 资 功 业 体 系 。 论 述 了 生 态 农 业 的 内 涵 、 质 与 特 点 , 国 生 态 农 业 发 展 成 效 , 国 生 态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与 支 撑 体 系 , 国 生 态 农 业 发 实 我 我 我
治 理 与 保 护 、 源 的 培 育 与 高 效 利 用 融 为 一 体 的 具 有 生 态 合 资 理 性 、 能 良性 循 环 的 新 型 综 合 农 业 体 系 , 现 高 产 、 质 、 功 实 优 高 效 与 持 续 发 展 目标 , 到 经 济 、 态 、 会 三 大 效 益 统 一 。 达 生 社
展 的指导 思 想及 人 世 后 的工 作重 点 。 关 键 词 : 生 态 农 业 ; 态 环 境 ; 展 模 式 ; 撑 体 系 ; 导 思 想 生 发 支 指 中图分 类 号 : Q1 4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4 7 x( 0 2 0 —0 3 — 3 1 0 —9 2 2 0 ) 8 0 1 0
农 业 生 产 过 程 中 , 重 生 态 经 济 规 律 , 调 生 产 发 展 与 生 态 尊 协
环 境 之 间 的 关 系 , 护 生 态 , 植 资 源 防 治 污 染 , 供 清 洁 产 保 培 提
发 展 生 态 农 业 , 现 农 业 可 持 续 发 展 , 仅 符 合 我 国 农 实 不 业 发 展 的 实 际 情 况 , 符 合 世 界 农 业 发 展 的 基 本 方 向 。 发 展 也 生 态 农 业 , 理 利 用 和 保 护 农 业 资 源 , 利 于 促 进 农 业 增 长 合 有 方 式 的 转 变 。发 展 生 态 农 业 , 保 食 品 卫 生 安 全 , 利 于 提 高 确 有 广 大人 民群众 的 生活 质量 。 展 生 态农 业 , 善 农产 品 品质 , 发 改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质量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
在国外,许多发达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应对人口增长和资源变化等挑战。
一、美国的农业现代化美国是全球农业大国之一,其农业现代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主要包括工业化、技术创新、信息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在美国,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无人机的应用在美国越来越普及,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快速监测和管理,提高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美国还在农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农业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实现精准农业和智能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欧洲是农业发达的地区之一,其农业现代化水平也很高。
欧洲的农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精准农业等方面。
在欧洲,绿色农业和可持续农业被广泛倡导和实施。
通过推动生态农业、水利工程和农业废弃物处理等措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欧洲还在有机农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有机农业符合自然规律,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还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欧洲还在精准农业领域有着较大的优势。
通过应用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和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精准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土地资源有限,农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日本在农业现代化方面一直在积极探索和推动。
日本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点是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
日本农业机械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实现了劳动力的节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贵州南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2)贵州南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实践研究梁正文,祝 琦,饶世杰,冉胜男,沈 慎贵定县气象局,贵州贵定 551300摘要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注重资源可持续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农业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和资源的日益紧缺,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而贵州南部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逐渐表现出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优势。
基于此,探讨了贵州南部地区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实践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生态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093-03生态循环农业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生态化、循环化和可持续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为核心理念的农业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的经济可行性。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目标,贵州南部地区积极探索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路径。
1 生态循环农业1.1 生态循环农业的概述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以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生态循环农业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通过科学耕种、合理施肥和农药使用、植物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减少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和气体排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实现农田资源的循环和再生利用。
并且生态循环农业注重保护农田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的农作物种植结构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建设,维护农田的生态平衡,减少单一农作物的种植风险和病虫害的发生。
1.2 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1.2.1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循环农业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整农田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的污染。
农业论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
农业论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初探摘要农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初步探讨,旨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并针对当前农田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农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同时也能够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日益增长,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而农业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这个背景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农田作为农业的基本单元,国家对其调控与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对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探索可持续农业的道路,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建设一个绿色、健康的中国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目的是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1.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研究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影响,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2.探究当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为建设生态农业提供思路和参考。
3.提出可行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促进农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为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考察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综述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资料,逐步深入探讨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影响及可持续性问题。
实地考察则是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及观察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新形势下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与趋势
新形势下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与趋势摘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我国农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质量与我国粮食安全密切相关,农业生态学是一门农业应用型学科,在助推我国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起着基础性与关键性作用。
我国农业生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目前,已经进入发展完善阶段。
在新形势下,农业生态学的发展需与农业发展、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及现实需求进行有机整合,以进一步发挥农业生态学的积极效用。
基于此,本文将主要研究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并探究新形势下农业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生态学;发展与趋势农业生态学是致力于协调农业生产与生物、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型学科,是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与生态共同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收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主要载体。
本文将探讨九大趋势,揭示生态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1.农业生态学的概念与发展历程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上的分支,是利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作用、协同演变,及社会经济总体环境对其调控的主要规律,促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门应用型农业学科。
农业生态学发展历程主要分为萌芽时期、产生时期、发展实际以及完善时期四阶段[1]。
萌芽时期主要集中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1866年的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初次将农业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自此揭开农业生态学发展帷幕。
在1935年英国的Tansley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美国的年轻学者Lindeman在对Mondota湖生态系统详细考察之后提出了生态金字塔能量转换的“十分之一定律”。
这一阶段农业生态学处于知识积累的初始阶段[2]。
产生时期主要是指1920至1980年间,在这一期间内,意大利开设农业生态相关课程。
在1956年意大利、美国、日本学者出版了《农业生态学》相关专著。
有关农业科技的参考文献
有关农业科技的参考文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业生产力、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与农业科技相关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1.《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徐永恒,2018):该文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增产的影响分析》(张明,2017):该文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增产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措施和建议,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了参考。
3.《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研究》(王建军,2016):该文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1.《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研究与创新》(李志刚,2019):该文研究了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创新,提出了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为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借鉴。
2.《农业科技推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刘红,2018):该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和策略。
3.《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陈卫国,2017):该文研究了农业科技推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与农产品质量安全1.《农业科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研究》(杨晓明,2019):该文研究了农业科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监管的建议,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农业科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研究》(王建国,2018):该文探讨了农业科技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农业科技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3.《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研究》(李明,2016):该文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关系,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监管的建议,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
农业现代化的国外文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方式和管理手段经过技术改革和管理提升,达到高效、智能、环保的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国外学者们也对农业现代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现代化的引入使得农业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美国,农业现代化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养殖方式,引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农业现代化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应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控和管理,减少人力成本和物资浪费。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对农民的新要求。
在欧洲,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下,农民需要具备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新技术和新工具,适应生产环境的变化。
与此农业现代化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农业现代化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保护的挑战。
在澳大利亚,农业现代化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过度的农药使用和土地的过度开发等问题。
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兼顾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国外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和启示在加拿大,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
加拿大的农业现代化成功经验在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升级和变革。
加拿大还注重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管理能力。
在荷兰,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在于农民组织的发展和合作。
荷兰的农业现代化是由农民主导的,通过合作组织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互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农业生产、农民和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外的经验和启示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做法,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2006.11湖南农机HUNAN A GRICUL TU RAL MAC HINER Y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李南文( ),女,湖南娄底人,吉首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湘西自治州为例李南文(吉首大学商学院 湖南吉首416000)摘 要:生态农业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之目的,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农业综合体系。
在农业经济比较落后的湘西自治州,只有充分利用其地域优势,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才能有效地实现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320(2006)11-0046-04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门户”,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
全州总面积15486平方公里,处于云贵高原东北边缘与鄂西山地交汇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800米以上,雨量充沛,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
2002年末,全州总人口为264.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93.07万人,占总人口的72.9%,农业人口220.06万人,占总人口的84%,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州。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因素的制约等,农村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业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全州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水库,修山塘,增加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还建立了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引进了农业机械,农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发展情况仍不十分理想。
为加快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才是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现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1 湘西自治州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1 从农业在G D P 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2001年以来,湘西自治州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基本上呈直线下降的趋势,从2001年占G O P 的31.8%下降到2005年的21.3%,而同期第二产业的比重从34.9%提高到37.5%,第三产业的比重从33.3%提高到43.0%,一二三产业结构虽有量的变化,但没有形成质的突破,第二产业相当薄弱,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处于较重要地位,是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研究
《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研究《齐民要术》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农业典籍,其中蕴含的生态农学思想对于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学思想,以期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现代农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和应用《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齐民要术》的深入研读,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农学思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自然和谐:《齐民要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注重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精耕细作:《齐民要术》倡导精耕细作,重视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强调利用有机废弃物和绿肥进行轮作,以达到保持土壤养分和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多元利用:《齐民要术》提出多种经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将土地、水源、气候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循环农业:《齐民要术》倡导循环农业,将畜禽养殖、农作物种植、微生物应用等进行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齐民要术》的深入研读,总结其中蕴含的生态农学思想,并将其与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分析其对于现代农业的启示作用。
结果:《齐民要术》中的生态农学思想为现代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遗产。
其中,自然和谐的思想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精耕细作和多元利用的思想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实践方法,而循环农业的思想则为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
讨论:在现代农业中应用《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
例如,可以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先进的农业模式,实施保护性耕作、精准农业等技术手段,同时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
本文通过对《齐民要术》生态农学思想的研究,总结出了古代农业典籍中蕴含的宝贵思想遗产。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发展论文(7篇)-生态农业论文-农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第一篇: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模式与发展摘要:介绍了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运行和经营现状,探讨了倘甸生态农业旅游资源以及生态开发模式,对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与管理策略,以期为实现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1引言生态农业观光园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态旅游。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有效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的功能,使现代农业不仅具有农业生产性功能,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功能,因此生态农业观光园便产生了。
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把农业、生态以及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农业的经营模式,吸引游人前来观赏、体验、度假、购物、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的新型旅游目的地。
2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的开发模式倘甸镇洗勺村村民历史上世世代代以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为基本生产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倘甸龙骧农业主题公园园区的成功开发和运营,在改变其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注入现代新农村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吸纳大量的本地居民作为参与本项目运营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采用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方式带动当地村民的经济增长。
在以社区为主体的多方参与下,逐步转变社区现有劳动力资源现状,促进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政府、公司、社区群众三方的责任和义务,让社区民众广泛参与到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之中,形成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模式。
2.1政府主导政府的决策和定位是与农业发展有关的关键变量。
生态农业的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解决人类基本的生存和文明进步问题的必然选择,政府应担当起更为积极的角色。
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_曹志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年1月第21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an. 2013, 21(1): 29−38DOI: 10.3724/SP.J.1011.2013.00029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曹志平(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系北京 100193)摘要当今世界, 我们面临诸多挑战。
全球性的人口、粮食、能源与环境危机互为因果, 正在形成一个越来越危险的恶性循环。
在这一背景之下, 农业领域所面临的问题都是综合性问题。
本文从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出发, 重点论述了农业环境、农业生物多样性、食物网、农业集约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之间相互关系等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将来要努力的方向。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生态学、特别是农业生态学之上的实践活动。
未来的生态农业要处理好“生物”、“环境”、“生物与环境”这几个概念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各个模块内部诸多要素之间的关系。
近期内, 土壤质量普查、生态风险评估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需要优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 本文建议从一个更广阔的角度来研究生态−经济−社会复合体内部的深层关系, 如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农田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灾害控制和生态修复的经济成本、农村社会结构变化及生计和福祉等。
总而言之, 我们要用整体的视野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生态农业所面临的困难。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生态风险种植业结构技术灾害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13)01-0029-10Future orientation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CAO Zhi-Ping(Department of Ecology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Abstract We have faced several challenges currently on the world. Global population, food,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crises as cause-effects have made cycling ever more dangerous. With this background, agricultur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incomprehensible. From agro-ec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emphasized identification of current weakness in ecological theory and proposed relative future preferential actions. Main theatrical weaknesses related to eco-agriculture had been identified as follows: 1) Synthesis of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re was the need to integrate research in such areas as soil, water, nutrition, climate, pollution, etc. for full understanding of field observations. Such examples were the decline i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black soils in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reverse in South, the driving factors of soil acidification in main crop farmland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il texture on the accumula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soil nutrients. 2)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 consisted of plant and animal genetic resources, natural enemy organisms, pollination insects and soil biota. However, current knowledge had mainly focused on the genetic resources of crops and animals with gross lack of systematic assessments on soil biodiversity, natural enemy resources and pollinating insect diversity. 3) Agricultural food webs were logically reduced to a four levels among the above five biodiversity categories with plants as the core. Plant interacted with soil biodiversity at farmland level, with natural enemy organisms and pollina-tion insects at landscape level, and with husbandry at region level, respectively. However, little had been rarely known that these interaction patters and process. 4) With regard to the influence of intensive agriculture on eco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nsive agriculture and ecosystem structure had neither been confirmed nor had the influencing of ecosystem structure processes on the related functions been clarified. In order to orient future efforts, a simplified “route-map” was proposed. In complex agriculture environments, soil quality investigation had taken priority, based on which land use (including farmland reconstruction and pasture establishment) was programmed. In complex agriculture organism communities, cultivation pattern regulation was advantageous. From this point, it was prudent to regulate husbandry, forestry and fruit plantations in sequence. At the end, cultivation and husbandry matched each other. In macrocosms of organisms and the environment,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served as a start point. This was followed by pollution and technical hazard control, which eventually led to ecological曹志平(1962—), 女, 教授, 主要从事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参考文献举例
乡村振兴战略参考文献举例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也是“三农”问题的重要解决路径。
为了完善乡村振兴战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学者们也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
以下是几篇代表性的参考文献。
1.《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产品安全治理研究》本文作者以乡村振兴和农产品安全为切入点,从农业基础设施、人才培养、政策体系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与农产品安全的有机结合。
文章指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政策支持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产品安全治理的基本要素。
2.《基于现代化农业的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该论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和挑战,提出了以现代化农业为基础的乡村振兴战略;并探讨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文章认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的效率,重视农村产业体系的发展和创新,重视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方式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3.《用生态文明指导乡村振兴策略研究》本文作者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用生态文明引领和指导乡村振兴。
文章指出,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机制,推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管理是生态文明指导下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保障。
4.《新时代农村乡村振兴的政策研究》该论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政策的短板和政策的有效性,提出了加强政策组合、创新政策思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文章认为,建立分类治理、精准扶贫等政策,加强地方政府的发展动力和资源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以上是一些关于乡村振兴的代表性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中包含了各种角度和层面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篇代表性参考文献,乡村振兴还有一些重要方面需要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结合相关文献,分别就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农业发展历程文献总结
农业发展历程文献总结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历史的演进,农业也经历了各种变革和发展。
本文将从史前农业时期、农业革命、工业化农业以及现代农业四个方面,对农业发展历程进行总结。
史前农业时期是人类最早开始进行农业生产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从采集和狩猎的方式转变为种植和养殖,为自己提供食物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人们逐渐采用种子播种、灌溉、养殖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同时,人类还开始选择一些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动物繁衍的品种,通过人工选择来改良作物和家畜的特征。
这一时期的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奠定了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农业革命是人类农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农业革命之前,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工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类开始利用铁器具、农耕动物和石磨等农业工具,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此外,人类还开始进行土地改良、种植轮作和农田放牧的实践,使土地充分利用和合理管理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农业革命的发生,为人类的集体生活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工业化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也受到了工业革命的影响。
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逐渐实现机械化、化学化和大规模化。
农机设备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化肥、农药和抗生素等化学物质的使用,使得农作物和家畜的疾病防治和生长促进更加容易。
大规模农业经营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满足人们对食物和农产品的需求。
然而,工业化农业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破坏、土地退化和农产品安全等。
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面临的挑战最为复杂的阶段。
在现代农业中,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基因工程、精准农业和有机农业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可持续和环保。
同时,现代农业也注重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加强了对农作物和家畜疫病防控的监管和管理。
此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开始注重生态农业和生态保护,追求农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乡村振兴相关文献
乡村振兴相关文献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
关于乡村振兴方面的论文写作,这里也是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乡村振兴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
1、《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粮食科技与经济》
2、《浅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农民致富之友》
3、《浅析乡村振兴视域下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农业开发与装备》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对策:乡村科技》。
5、《乡村振兴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以兴宁市黄槐镇为例乡村科技》
6、《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
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美丽乡村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8、《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重塑与实现路径》
9、《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劳动力回流机制与引导对策》(云南民
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结合点》(大理日报汉)。
发展生态农业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农业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摘要随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规模化的种植业、养殖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禽畜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严重污染。
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禽畜粪便资源化、无害化与减量化,达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对策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源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农民群众改善农村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施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农业产业必须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1]。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
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建设既能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其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1 农村生态环境现状1.1 农村环境现状近年来,农村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各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群众的生活,而且威胁到他们的健康,并最终通过水、大气污染和食品污染等渠道影响到城市人口。
化肥、塑料薄膜、农药等重要农资使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受不良生产习惯的影响,农业废物乱丢乱放,导致各种白色垃圾严重污染地面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农业发展研究》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状况198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议会通过的《可持续农业教育法》正式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提出了《2000年粮食: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1988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订了《可持续农业生产:对国际农业研究的要求》的文件,并于次年11月又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决议。
1991年4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荷兰召开了国际农业与环境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登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的倡议,提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的概念。
这对于世界各国可持续农业观念的形成与深化发展乃至具体的实践,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各国所采用的各种“替代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农业”、“再生农业”等都是为了实现本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20世纪30年代英国土壤微生物学家Albert Howard在《农业圣典》一书中提出了有机农业思想,受其思想的影响,1940年美国的J·I·Rodale买下了位于宾州库兹镇的一个有63英亩土地的农场,开始了有机园艺的研究,1942年出版《有机园艺和农作》(现名《有机园艺》)。
美国农业部在“关于有机农业的报告和建议”(1980)中将有机农业定义为: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
在可行范围内尽量依靠作物轮作、秸秆、牲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场外有机废料、含有矿物养分的矿石补偿养分,利用生物和人工技术防治病虫草害。
由此可见,有机农业强调的是主要依靠农业内部有机物的投入,减少高投入农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②再生农业(regenerative agriculture)它是在有机农业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
Robert Rodale认为自然界的再生能力来自某种“自我治疗恢复力”,只要找到这种恢复力并将其“释放”出来,就能够使农业得到再生。
其标志是“三H”(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和健康的人)。
再生农业就是在不断提高的生产力水平上,增加土地和土壤的生物生产基础。
它具有高度的内在经济和生物稳定性,对农场或耕地以外的环境的影响最小,甚至无影响,不使用杀虫剂生产粮食,力图在转向最少依赖不可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为日益增长的大量人口提供粮食。
③生物农业(biological agriculture)生物农业是欧洲常用的提法,与美国的有机农业很相近。
Hodges(1982)将其定义为:生物农业是这样一种农业,它试图提供一个平衡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高自然过程和循环来控制病虫害。
通过适度的投入能源和资源,维持该系统最佳的生产力。
生物农业的倡导者认为向生物系统中引入化肥会使自然过程“短路”,因此,生物农业要求在系统中不使用化肥和合成杀虫剂。
④生物动力学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由英国的园艺大师阿伦•查德维克倡导。
生物动力学农业认为解决农业问题是技术与社会因素的综合。
为此,在具体实践中要求有多种作物的轮作和间混作,复种多种生物,混合饲养牲畜,并与农畜产品的初级加工以至销售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给自足充分循环的复合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
虽然生物动力学农业在技术和经营方式上与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相似,但它是在生物学过程的基础上又强调系统的动态性,因此在能量和物质转化循环上不仅限于农田,它还扩展到与畜牧业、加工业相结合,并涉及到农业社会结构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⑤西方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生态农业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1971年由美国密苏里大学土壤学家威廉•阿尔布雷奇(William·Albrecht)提出。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Sussex)大学的农业学家M·K·Worthington 曾对欧洲有机农场进行调查并亲自试验,于1981年发表文章,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输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在环境方面或伦理方面、审美方面不产生大的和长远的及不可接受的变化的小型农业系统。
”Jackson和Benolen(1984)认为:生态农业在尽量减少人工管理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保护土壤肥力和生物种群的多样化,控制土壤侵蚀,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减少环境压力,实现持久性发展。
Altlieri(1995)认为生态农业是高生产力、保护资源、文化敏感、社会公正、经济赢利的农业生态系统。
Stephen R (1997)将生态农业定义为“运用生态学概念设计和管理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学科”。
⑥自然农业(natural agriculture)自然农业最早出现在日本,冈田茂吉是其创始人。
20世纪30年代末,冈田茂吉以旱地为对象,开始了自然农法的实践与研究。
1972年另一位学者福冈正信在其《绿色哲学》一书中指出:“自然农法是自然之道,是宏观的省力之道。
‘什么也不干’,这是自然农法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手段,是通向幸福之路的富民之道。
‘什么也不干’,是稳操胜券的不败农法。
不耕种,不施肥,不用农药,不除草,是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
自然农法具有节约、省本、高产、无公害、土地越种越肥等优点,这一切都是科学农法无可比拟的。
其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无’字,‘一切无用’论”。
二、国内研究状况综述(1)中国生态农业的早期理论中国是世界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对生态与人的关系认识最早的国家。
以天时、地利、人和为主要内容的“三才论”,作为朴素的唯物论,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哲学思想基础。
《孟子·公孙丑下》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论断。
《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
”荀子在阐述富国之道时强调“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才能达到“财货滚滚如泉源,浩浩如河海,暴暴如丘山”,反之则“天下敖然,若烧若焦”。
《吕氏春秋·审时》中“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汜胜之书》中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同时指出:“得时之和,适地之宜,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
《淮南子》亦记有“上因天时,下尽地力,中用人力”,才使五谷蕃殖,如“天不一时,地不一利,人不一事,是以诸业不得不多端,趋行不得不殊方。
”《齐民要术》总结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劳而无获。
”元朝《王祯农书》在垦耕篇中提出:“天气有阴阳寒熬之异,地势有高下燥湿之别,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
明代马一龙在《农说》中讲道:“合天时,地脉,物性之宜,而无所差失,则事半而功倍矣。
”清朝农学家张际标指出:“天有时,地有气,物有情,悉以人司其柄”。
清朝陆卉仪进一步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不特用兵为然,凡事皆有之。
即农田一事,关系尤重。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已经把农业生产看作是一个人工生态关系,遵天时、依地利、靠劳动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关键。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上,《孟子·梁惠王上》曾说过,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
《吕氏春秋·义尝》中写有:“竭泽而鱼,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淮南子·主术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草土未落,斤斧不得入山林,昆虫未蛰,不得以火烧田。
”并提出:“孕育不得杀,彀卵不得探,鱼不长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
是故草之发若蒸汽,禽兽之归若流泉,飞鸟之归若烟云,有所以致之也。
”《管子·八观》中指出:“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是何也?曰:大木不可独伐也,大木不可独举也,大木不可独运也,大木不可加之薄墙之上。
故曰: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国虽充盈,金玉虽多,宫室必有度;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
”《荀子·王制篇》也载“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可见这种“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保护生态再生能力,反对竭泽而渔、焚薮而田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和对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的科学主张,古人认识得已相当深刻。
发展多种经营,维持生态平衡也是我国古代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思想。
管子认为,农业的发达应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国家和人民的富裕有赖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管子·牧民》中指出“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
”《管子·立政》对此有具体解释,“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山泽救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沟渎遂于隘,障水安其藏,国之富也;桑麻殖于野,五谷宜其地,国之富也;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百果备具,国之富也。
”要根据土地、气候等自然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多种经营,“相高下,视肥硗,观地宜,明诏期,前后农夫以时均修焉,使五谷桑麻皆安其处。
”《礼记·曲礼下》把家畜作为庶人财富的标志。
《荀子·王制》中指出:“养山林、薮泽、草木、鱼鳖、百索,使国家足用,虞师之事也。
”同样《淮南子》一书也主张在多种经营方面,使“群生遂长”,五谷、六畜、桑麻“各因其宜”。
明末清初张履祥补撰的《沈氏农书》中提出:“养猪羊乃作家第一着”,有粮多养禽畜,养畜积肥才能“粪多力勤”夺丰收。
书中写道;“今羊专吃枯叶、枯草,猪专吃糟麦,则烧酒又获嬴息。
有盈无亏,白落肥壅,……何不为也!”这些观点昭显了我国古代在遵循自然规律、发展多种经营方面具有的较高认识水平。
(2)我国对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我国学者对于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观察和总结发达国家常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中国当时不按“两个规律办事”的教训后,提出了强调以生态学规律(叶谦吉,1980)和生态经济学规律(许涤新,1983)为指导,符合“整体、协调、循环、再生”(马世骏,1984)原则的“生态农业”。
在此基础上,我国理论界针对中国的特点,不断丰富完善生态农业的内涵,涌现出了一大批生态农业方面的专家,如卞有生、卢良恕、程序、曲格平、张壬午、王兆骞、骆世明、石山、刘思华、李文华等,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召开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具有鲜明的中国学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案,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纵观各方家对于中国现代生态农业的研究,其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发展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农业将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建设高功效的生态系统和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农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