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一、探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师生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模式。
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和学习科学理论。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一个主体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 passively 接受知识。
而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科学理论则指出,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智活动,只有在学生的个人认知结构中有了新的认知经验以后,才构成了“学习”。
这些理论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运算为主,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
而探究性学习则强调学生主体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本质上是一门逻辑严谨、理性思维的学科,而探究性学习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思维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授模式,而探究性学习则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发现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1. 设计具体的数学探究任务。
数学探究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但又不能过于困难,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任务的设计应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发现数学规律。
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
2. 创设有益的学习环境。
数学探究性学习需要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集体合作,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和交流。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那么,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呢?一、运用教学媒体,提供探索资源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的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计算机及网络使用中蕴藏着丰富的探究学习资源。
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大力运用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有力工具。
例: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可利用电脑媒体对长方体的表面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创设动态情境,以增加学生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学“圆的认识”时,可利用电脑媒体,设计出轮子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等状态下的运动画面效果,创设应用情境,以启发学生对圆的特点的认识;教学圆锥体体积时,组织学生进行圆柱和圆锥量杯“倒水”的实验,创设实验情境,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二、设计发散问题,激发自主探索“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并提供与思考题相匹配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自学、自探,得出结论。
例:在六年级应用题综合复习中,可设计发散性问题:一项修路工程原计划15天修路900米,结果4天修了360米,照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 “你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来解答这道题呢?”在提出问题要求后,教者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全方位审视结果。
通过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学生发现了多种解法:①归一解法:15-900÷(360÷4);②分数解法:15-4÷(360÷900);③倍比解法:15-4×(900÷360);④方程解法:设提前x天完成:900/(15-x)=360/4。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普遍被认为枯燥乏味但又不可或缺的学科。
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觉得数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学科。
我们相信,通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自主探究是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独立求解问题的过程。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学科,而问题的提出是学习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他们主动思考、探索。
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思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进行独立学习和探究。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项目或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来学习数学。
数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而实践探究是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
通过实践探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一、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1.1 什么是自主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方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具有自主管理学习的能力,能够自觉分析、总结和评价学习的结果,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和思路。
1.2 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自主探究性学习理论主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主体,学习的过程是主动、积极的认识和建构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应该具有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实践,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建立在构建学习者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的。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2.1 引导式提问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好奇心。
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的平方是偶数,或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旋转和平移等变化让一个图形变为另一个图形。
2.2 开放性问题解决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解决。
开放性的问题不仅有多种解法,还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
老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如何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玩家在游戏中学到乘法表。
2.3 讨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完善和提高彼此的学习策略和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解决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比如解决一道难题,讨论和交流在解题过程中的体会和方法。
2.4 项目化学习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将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模式的应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忆,缺乏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而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则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应该重视数学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注重答案的正确与否,忽略了学生在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培养出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鼓励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将数学问题简化为标准答案的求解过程。
而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思路和方法,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断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培养出具有创造力和探究精神的数学人才。
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体会——数学教学过程随笔通过实践,我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既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模式,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
当然这就需要教师做好细化工作,特别是对教材的处理以及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情境等,都需要下工夫去研究。
我通过在数学课堂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认为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1.正确选择探究的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既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又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实践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每节课都设计成为探究性的,应该选择那些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概念和规律性的知识,因为学生真正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如《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把握好。
2.要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问题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核心。
要想在45分钟的时间里搞好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学生只有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目的的探究。
3.努力提高探究的质量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由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要解决问题的热情驱动的。
在实践中,没有必要纠缠一堂课是否完整地经历了探究的几个环节,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学生在程序上、形式上是否重复了数学家发现的过程,而要顺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去灵活地驾驭课堂教学。
我们真正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所以要努力提高学生探究的质量,不要搞形式化的东西。
4.有机结合其他教法“自主探究性学习”并非是一种孤立的模式,它与其他教学方法并不矛盾,相反,有时需要与“目标教学”“学议导练”“启发诱思”“小组研学”等教学模式密切结合,这样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效果会更好。
5.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运用农远资源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尽量创造条件,提供充足的材料,如数学课件、教具、音像制品、文字材料等,这样才能创设出理想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探微
的多种推导过程 , 克服了思维的单一性 , 培养了思维 的灵活性 , 进 而达到了对学生 的灵活性人格的塑造, 让学生更加学会 自主探 究。
三、 注重创 造相 对 自由的 宽松 环 境 。 让学 生 自 由 自主探 究
要使全体学生主动地得 到发展 , 全体学生 都能参 与到 使 主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 , 为必须为学 生创 造一个 独立思考 的 空间 。小学数学教材 中有许多 内容是可以放 手让学生 去探 索 和研究的 , 例如 : 几何 图形 的面积 、 体积计算公式 , 从原来 的直 接 出示 , 转变为教师演示推 导过程 , 生依然 死记结论 , 学 套公 式 。我们指导学生推 导的公式是 千篇 一律 , 教师 的思 维束缚 了学生的 自由空间 , 让他 们沿 着一条路 走 的思想依 然是 “ 包 办” 。为此教师要 注意给学生创造相对 自由的氛 围, 鼓励学生 去创造性地解决 问题 。在 这个过程 中, 每一个 教师不 应该怀 疑学生的能力 , 他们无 限广 阔的思想空间 常常是我们无 法企 及 的 未 知领 域 , 极 开 展 自主 探 究性 学 习 是 解 放 学 生 更 是 解 积 放 教 师 的新 理 念 。
四、 注重 因材 施教 , 学生有选 择 自主探 究 让
不可否认 , 学生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 , 同时存 在着巨 但 大 的个体差异 , 教师面对学生的差异 , 可以对 同一班级 内不 同 层次和不 同特点的学 生进行分 组区别要求 , 在群体 教学 中增 加 因材施教的因素 , 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 这样能更好地 推 进 自主探究。根据学生 的学业基础 与学 习能力 , 学生分成 把 自主合作学习组 和教 师辅导学 习组 进行要求 , 各组 学生的学 习要求 、 学习 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完全相 同, 课堂上允许他们 以 各 自适宜的速度 与进程 推进 自己的学习 , 并激 励学生 由较低 层次向较高层次 的学 习 目标 自主探究推进 。分组区别要求 的 核心是 面对有差异 的学生 , 实施 有差异 的教学要求 。 自主合 作学习组学生在相互协作 中培养 自己的合作精神和 自主探究 能力 , 教师 通过 对学 困生 的直 接教学 和个 别辅 导 , 灭 “ 消 陪 读” 现象 , 更好地补差 、 防差。要 改变 以往 教学 目标统一 要求
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 、 重 开 展 合 作 学 习 , 学 生进 行 自主 探 究 注 让
在 传 统 的 学 习环 境 中 ,几 十 个 人 在 一 个 教 室 里 学 习 , 习方 式 却 是 个 体 的 、 闭 的 , 课 、 作 业 、 试 , 学 封 听 做 考 除 了 与教 师 的单 线 联 系 之 外 , 同学 之 间 缺 少 沟通 。这 种 环 境和学 习方式 , 易 使学生形 成冷漠 、 容 自私 、 隘 和 狭 孤僻的f 。 生格
虚 心 听 取 别 人 的 意 见 、 法 , 长 补 短 , 而 学 会 与 同 想 取 从
学“ 圆的 面 积 ” , 注 意 问题 设 计 的开 放 性 。 课 前 , 时 我 我 先 让 学生 根 据 自 己的 喜 好 把 硬 纸 圆 片 等 分 剪 成 8 、6 个 1 个 、 2 … …小 扇 形 , 学 生 拼 成 近 似 的 长 方 形 , 过 3个 让 通 寻找 联 系 , 导 出公 式 。 这 时 , 别 出 心 裁 地 提 出 了 这 推 我 样 一 个 问题 :如 果 不 拼 成 近 似 的 长 方 形 ,可 否 拼 成 其 “ 他 图 形 , 推 导 出 圆 面 积 的 计 算 公 式 吗 ? ” 一 问题 极 能 这 大地 激 发 了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他 们 纷 纷动 手实 验 , 大胆
使 学 生 在 摸 一摸 、 一 摆 、 一 拼 等 动 手 操 作 中 获 取 新 摆 拼
二 、 重创 设相 对 宽 松 的 环 境 , 学 生 自主 探 究 注 让 要使 全 体 学 生 主 动 地 得 到 发 展 ,都 能 参 与 到 主 动 探 究 新知 识 的 过 程 ,就 必 须 为 学 生 创 设 一 个 独 立 思 考 的空 间 。 小 学 数 学 教 材 中有 许 多 内 容 是 可 以放 手 让学 生 去 探索 和 研 究 的 。 例 如 , 何 图形 的 面 积 、 积 计 算 几 体 公 式 , 原 来 的 直 接 出 示 转 变 为 教 师 演 示推 导 过 程 , 从 但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教育领域,数学教育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的目标。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缺乏主动性和探究性。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主思考、提问、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在当前数字化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的学习方式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需要具备更多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为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深入了解该教学模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分析其在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探讨该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和学习氛围,以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总结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经验和方法,为未来推广和应用该教学模式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以推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全面提升。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和步骤。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我们进行了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以了解目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研究趋势。
小学数学拓展性探究学习
小学数学拓展性探究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玩”是孩子的天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
”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
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
(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
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数学是一门需要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感到困难和枯燥。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通常是老师在黑板上讲解数学知识,学生们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听讲,而这种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使他们难以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教师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进行一些启发式的讨论和探究型的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或者让学生观察一些数学现象,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讨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有趣的图形或者数列,鼓励他们尝试总结规律,找出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总结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情景化的问题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关实际生活中的购物、旅行、运动等情境下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式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习数学。
教师可以结合数字化技术,设计一些有趣的互动数学课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教师在进行自主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时,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自主学习态度和方法。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一些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搜索和筛选学习资源、如何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等等。
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创设与学生心理需求变化同步的学习情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造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满足学生探究心理。
关键词: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探究兴趣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越来越被教育者所重视。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几乎所有学科都着重强调了“探究性学习”。
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校教育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如果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压抑,甚至被磨灭。
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为改革重点之一。
那么如何使探索性学习成为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呢?一、创设问题情景,促进学生的探究心理儿童天性好奇、好问,新颖的问题可以激起他们思维的热情,恰当的问题可以引导他们思维的方向。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情境创造各种具有启发性的外界刺激,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满足学生探究心理。
如在教《可能性》一课,教师在一个纸盒里放入5个红色球和5个蓝色球,请学生从纸盒里摸球:师:“在摸球之前请你猜想一下你可能摸出哪种颜色的球?”学生1:“我猜一定能摸红色球”;学生2:“我猜一定能摸蓝色球”;学生3:“我猜可能摸出红色球,也可能摸出蓝色球”;这些猜测活动很好地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兴趣,感到好奇,产生了试一试的愿望。
如何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浓厚 的学 习兴 趣会 使学 生产 生强 烈 的求 知欲 , 那 么 怎样 才 能 使 学 生 对 数 学 学 科 产 生 想 学 的 浓 厚 兴 趣 ,促 使 他 们 自主 探 究 学 习 呢 ? 可从 下 面 几 点人 手 :
1明 白 知 识 就 在 身 边 ,以 生 活 激 发 学 生 对 数 学 . 的 兴 趣 。 新 课 标 指 出 : “ 学 来 源 于生 活 , 回归 于 数
彩 谭 社 撕
E e : l { W { R致 C 疆 f S A嚣 { E 疆 E
如 何 进 行 ‘ ‘
|
,式学习 ,
◇ 河北 邢 台 市 第 二 十 一 中 学 张 志 杰
【 要】数学课 堂教 学 中,要 提 高学生 自主参与 学. 活动的能 力 ,应 努力激发 学生学 *数 学的热情 ;精 摘 - j - - 7
学 活 动 经 验 ,并 在 获取 知识 的基 础 上 发 展 、创 新 。
的分值数 ,再 由学生练 习 。由于亲身体验 了拔 河 比
赛 的全 过程 ,学生 易于接受 ,乐于动手 ,学 习数学
的积 极 性 也 大 大 增 强 了。
2在 活 动 中 总 结 规 律 ,以 活 动 激 发 学 生 对 数 学 . 的 兴 趣 。 新 课 标 指 出 : “ 学 教 学 是 活 动 中 的 教 数
学 。 教 师 要 让 学 生 在 主动 参 与 中尝 到 学 习数 学 的乐 ”
趣 , 同 时感 受 到 数 学 知 识 都 是 自己 亲 自动 手 找 规 律
的 。如 在教学课外 活动课 《 的由来 》 时 ,先 让学 耵
生 在 课 前 分 别 准 上
自主探 究性学 习是 一种全新 的教学方 式 ,体 现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过 各 种 形 式 的课 堂 导 人 、 ] 设 计 , 妙 地 把 数 学 教 学 内 容 『题 口 巧 转 化 成 一 连 串 具有 潜 在意 义 的 问题 . 学 生 在 具 体 情 景 巾感 让
受 数 学 的 存 在 , 现 数 学 问 题 , 激 发 发 学 生 学 习数 学 的 兴 发 来
骤。
“ 究 性 学 习 ” 相 对 于 传 统 的 接 受 性 学 习 而 提 的新 探 是 的学 习方 式 , 是 指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以 问题 为 载 体 , 没类 似 它 创 科 学 探 究 的情 境 和 途 径 , 学生 通 过 自 己 收 集 、 析 和 处 理 让 分 信息 来 实 际 感 受 和 体 验 知 识 的 生 产 过 程 ,进 而 了解 社 会 , 学 会 学 习 , 养 分 析 问 题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和 创 造 能 力 培 解 它在 课 堂上 进 行 是 依 托 于 解 决 问 题 的 需 要 、数 学 思 想 方 法 的 渗 透 、 以及 学 生 的 自主 探 究 活 动 这 二条 主 线 甘 浅 入 深 不 断 延 伸 的 , 三 1 重 在 培 养 学 生 的 问 题 意识 、 究 能 力 和创 新 精 神 。探 究 性 学 探 习具 有 探 究 性 、 新 性 、 体 性 、 创 主 交互 性 、 放 性 、 程 性 、 开 过 综
保证 。 3关 注学 生的 选择 和 内在 需 求 . 荚沣 学 生 的 选 择 和 内存 需 求 是 探 究 性 学 习的 必 要 条件 。 新 课程 际 准 下 的教 学 要 尊 重 学 生 的 自主选 择 、内在 需 求 , 强
探 究 性 的 课堂 教 学 是 以学 生 为 主 体 的 教学 , 传 统 教 学 较 的师 生 关 系 结 构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 种 关 系 中学 生 的 主 体 性 凸 这 现, 而教 师 的 主导 在 形 式 上 相 对 隐蔽 。课 堂 教 学 的 控 制 难 度 更 大 , 师 既要 发 散 学 生 思 维 进 行 探 究 又 要 注 意 不 能 分 散 学 教 生 注 意 力 , 要 组 织 讨 论 义 要 防止 嘻 闹 。教 师 要 有 更 广 博 的 既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活动。
这种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验证解决方案。
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分为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两种形式。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而在个人独立形式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数学实验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数学规律和现象的活动。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验箱、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方式进行。
在进行数学实验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同时,数学实验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构建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数学实验活动和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一、引言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技巧和原理。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的,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合作,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能力提升缓慢。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成为了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探讨高中数学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二、理论依据1. 自主学习理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主动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
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探究来构建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交流思想,并协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通过和他人的合作,可以共同探究和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的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应该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来学习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传授。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发现,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原理和方法。
基于以上理论依据,本研究将尝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探讨其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三、实践步骤1. 创设合作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中,教师首先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合作游戏、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介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共同探究数学问题。
2. 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习是教 师和学生双 方都参 与的活动 , 他们都将 以导师和 主人的双重 身份进入研究性课堂。 以使 学 生养 成 主 动 思 考 的 习惯 和 形 成 主 动 学 习的 心 态 。在 这样 的过 程 中 , 数 探 究 性 学 习具 有 开 放 型 、 自主 性 、 实践 性 和 过 程 性等 特 点 。 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就 有可能得 以实现。“ 创设问题 情景一 自主 开 放 性 。开 放 性 表 现 在 学 习 内容 、 习方 式 和 学 习评 价 标 准 上 。 学 探 究一 合 作 交 流 一 实 践 运 用一 情 感 体 验 ” 实 施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主要 环 节 。在 是 11 探 究性 学 习 内容 不 是 特 定 的 知识 体 系 ,而 是 来 源 于 社 会 生 . 引 导 学 生进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要 注 意 一定 的策 略 。 活 , 此 它 涉 及 的范 围 非 常 广 泛 。 它 的学 习 内容 即可 以是 数 学 学 科 因 关键 词 : 学 数 学 探 究性 学 习 环 节 策 略 小 的, 也可 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 , 既可侧重于社会实践 , 也可以侧重于 数 学 课程 标 ; 隹中提 出 : 效 的 数 学 活 动 不 能 单 纯 地 依 赖 模 仿 与 有 某 些 公 式 、 则 等研 究 , 法 即使 是 在 确 立 同 一学 习主 题后 , 究视 角 的 研 记 忆 , 手 实 践 、 主探 索 与合 作 交流 是 学 生学 习数 学 的 重 要 方 式 。 动 乍 定 位 、 究 目标 的确 定 、 入 口的选 择 、 料 的搜 集 、 程 的 设计 、 研 切 资 过 方 学 校 数 学 教育 说 到 底 是 以育 人 为 目的 , 果 只 关 注 传 递 数 学 教 科 书 如 法手段 的应用 以及结 果 的表达 , 有较大 的灵活性 , 都 留有展 示学生 上 呈 现 的现 成 知 识 , 际 上 是 在 “ ” 实 育 以简 单 接 受 、 仿 、 合 、 从 模 配 服 学 等 被 动 思 维 方 式 的 人 。在 这样 的课 堂 教 学 中 , 生 内在 于 生 命 中 的 和 老 师个 性 特 点 和 发挥 才 能 的 足够 空 间 , 习 内容 具 有 开 发 性 。 学 12 在 探 究 性 学 习 中 , 有 老 师 的指 导 , 有 学 生 的 参 与 , 有 . 既 又 既 主 动 精神 和 探 索欲 望 , 常 受 到 压 抑 , 至 被 磨 灭。 因此 , 们 需要 常 甚 我 个 性 学 生 的独 立 研 究 , 有 小 组 相 互 探 讨 , 有 文 字表 达 , 有 口头 也 既 也 以“ 养 主 动 发 展 的 人 ” 培 为核 心理 念 , 内涵 于 教 科 书 知 识 之 中 的丰 对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
动 力。 由于 过 去 已 经 形 成 的 被动 接 受 习惯 ,往 往 导致 学 生 主 动 参 与 的积 极 性 不 高 。 因 此课 堂 上教 师要 摒 弃 “ 在 给 学 生 上 我 课 ” 观 念 。 成 “ 与学 生 一 起 上 课 ” 氛 围 。通 过 创 设 具 有 的 形 我 的 启发 性 、 味性 的 学 习 情 境 , 使 学 生 提 出 问题 , 发 学 生 探 趣 促 激 求 知 识 与 真 理 的 强烈 欲望 。
① 大 于这 _ 定 点 之 间 的距 离 时 , 的轨 迹 是什 么 ? 等 于这 两个 点 ②
两 个 定 点之 间 的距 离 时 , 的 轨迹 又是 什 么 ? 过 边 实 践边 思 点 通 考 , 生 就 能 较 完 整 地 理 解 和 掌握 双 曲线 的定 义 , 学 以及 两个 结 论 : 两 个 定 点 的 距 离 之 差 的绝 对 值 等 于 ( 大 于 ) 两 个 定 与 或 这 点 之 间 的距 离 的点 的轨 迹 ,是 连 接 这 两 个 定 点 的 直线 上两 点 以外 的 射线 ( 不 存 在 ) 这 样 通 过创 设 实 验 型 问 题情 境 , 接 或 。 直 刺 激 大 脑 进 行 积 极 思 维 , 发 自主 探 究 兴 趣 , 生 通 过 实 验 , 激 学 眼、 、 手 脑并 用 的方 式 , 楚 地 掌握 了知 识 的发 生 过 程 , 清 也学 会 了探 究 性 思 维 的方 法 。 以上设 计贴 近生 活 , 近 实 际 , 易 产 生 明显 的 意 识倾 向 贴 容 和 情 感 共 鸣 . 发 学 生探 究 性 学 习 的 欲望 。 激 二、 改变 传 统 教 学 方式 , 学 生“ 究 空 间” 还 探 。 在 传 统 的课 堂教 学 中 , 师 是 课 堂 的 主 人 , 教 学 过 程 的 教 是 表 演 者 , 学 生 开 展 灌 输 式 教 育 。 学 生 是 知识 的被 动 接 受 者 , 对 这 种 单 一 的 教 学 模式 使 学 生参 与探 究 的积 极 性 不 高 ,严 重 束 习 . 暇 照顾 他 . 子 是 由外 婆 一手 带 大 的 。孩 子 最 初 爱 的 种 无 孩 子 是 由外 婆 播 下 的 .她 的爱 滋 养 了孩 子 的心 灵 。孩 子 渐 渐 长 大 , 把 对 父 母 的 爱 扩 展 到 爱 兄 弟 姐 妹 、 周 围 的 人 , 而 扩 就 爱 进 大 到爱 所 有 的人 , 全 人 类 。一 个 内心 充 满 亲 情 的 孩 子 , 上 爱 走 社 会 也必 然 会令 社会 充 满 爱 , 个 充 满 爱 的 社会 , 然 是 和 谐 一 必 而稳 定 , 昌盛 而 安 康 的 。 以为 人师 者 . 中要 有 亲 情 。 所 心 只有 这 样 才会 关 心 学 生 , 入 学 生 梦 幻 的 心 灵 , 融 为学 生 编 织 美 好 的 憧 憬 : 师 心 中充 满 亲情 , 会 尊 重 学 生 , 心 呵 护 学 生 脆 弱 的 教 才 全 心 灵 : 会 研 究 学 生 , 掘 深 藏 于 学 生 的 潜 力 之 宝 , 采 富 有 才 挖 开 活 力 的 智 慧 之 库 ; 师 心 中 充 满 亲 情 会 勇担 责 任 , 自 己 教 才 用 的才 识 志 气 , 发 学 生 的 创 造 火 花 , 毕 生 情 感 滋 润 学 生 的 希 激 用 望 之 田 。 个 充 满 亲情 的学 校 , 一 老师 爱 学 生 , 生 敬 老 师 , 学 学 同 之 间相 互 关 怀 照顾 , 是 一 个 和 睦 融 洽 的 大 家庭 。其 实 , 管 像 不
数学教学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夫, 认真选择探究的 内容 , 精心设计探究 的问题 , 努力提高探 究的质
量, 有机 融 合 其他 教 法 , 分 运 用 现 代 信 息 技 术 , 理 进 行 教 学 充 合
评 价。 关键词 :自主探 究 内涵 特点 策略 实施
操作 、 表达与 交流等 探究性 活动 , 得知识 、 获
技能和态度的学 习方式和学 习过程 。 自主探究式 教学 重视开 发学 生 的智力 ,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思 维 , 养学生 的 自学能 培
4 .采用小组合作 , 引导学生 自主思考 。
5 .设立“ 提问卡” 的形式 , 让学生 将在预
自主 探 究 式 教 学 是 指 以 学 生 独 立 自主 学
专 题礅巍
教育研究与评论 ・ 中学教育教学
4 5
生活 情境 中, 通过发 现问题 、 调查研究 、 手 动
3 .从学生的角度 出发 , 给予充足 的时 间 让学生 自主探索 、 动手操作 , 实践 中产生 问 在
题 而 提 出 问题 。
的能力 往往不 能 完全解 决 问题。因此 , 要 需
由 4 人组成一个学 习小组 , ~6 在教师 的指导
策略
( 创设 问题情境, 一) 激发参与兴趣 布鲁纳说 过 :学 习的最 好动机是对所 学 “ 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兴趣是学 生探 索知识 的 ”
下 , 同探讨 , 分工 , 共 合理 协作 实验 , 以求得问
题 的最 终 解决 。
2 .问题 的发现 、 猜想 、 验证要遵循 由扶到 放 的原则 , 问题 的难度要 由易到难逐步提升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探究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我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改中认真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探索。
现在,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谈几点自己浅显的体会。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
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组织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练习的机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如教学《分类》时,我首先拿出学生自已喜爱的东西提问:“同学们都带来这么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各抒已见。
生1:把这些东西摆整齐。
生2: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导入课题,探求新知。
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
各小组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和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指导学生拓展探究方法,为探究性学习开启大门
探究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去发现规律的过
程。
然而,我们在实际授课中认识到: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很薄弱。
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探究方法尤为重要。
1、在操作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操作——发现——结论。
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操作中感悟。
如:在教学退位减法,45-9时,我是这样引导的:(1)“45-3”你会用小棒摆吗?(从4捆5根中拿走3根)
(2)“45-9”你也用小棒摆摆看,会发现什么?
(3)5减9不够减怎么办?(四人一小组,先自摆,后交流摆。
)
2、在实验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实验——对比——结论。
在实验中探究,在类比中发现。
如在教学《圆锥体积的计算》时,教师提示学过圆柱体体积公式,让学生进行削铅笔比赛、说变化,然后进行实验:拿出制作好的圆柱和圆锥进行装沙实验,从中找出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学生边实验边记录,通过分析得出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
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在探究中得出结论。
3、在游戏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游戏活动——解决问题——结论。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玩中得出学习结论。
如一年级教材中的20以内退位减法,教材所设内容是通过投球比赛来进行的。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领悟力差,对“投中”、“没中”理解不透。
因此,教学时,教师先进行投球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活动,通过活动
理解“投中”、“没中”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观看课本情境图,选出优胜者画上笑脸,从而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讲讲你是怎样选的?让学生又带着问题继续探究,从而列出减法算式,得出结论。
4、在猜想中探究
这种探究方式是:问题——猜想——探究——验证。
先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再通过探究寻找规律。
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有些学生可能会受“2、5的倍数”的特征影响,会猜“3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数是3、6、9的数”。
接着出示一组数:13、23、26、29、49、46……学生发现这些数都不是3的倍数;而另一组数:12、15、36、39、42、45……反而是3的倍数。
这样,通过猜想揭示矛盾,造成学生认知不平衡,从而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什么后面这一组数都是3的倍数呢?学生又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猜测探究。
三、注重合作探究,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在小组讨论合作时,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到学生中间,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
如:部分学生只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没有独立见解,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调节、解决。
另外,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
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通过训练让学生
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要先听,再讲自己的理由。
四、要具有开放性,给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
开放性是指探究学习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特殊需要,学习目标具有开放性。
同时在内容上也要开放,不要把学习内容局限在某些方面,只要学生想到而力所能及的,都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
如上例《分类》中,在得出结论后,有的学生提出还能分,教师这时要引导,“还能怎样分呢?”学生动手操作后回答。
生1:把玩具可以按有轮与没有轮来分。
生2:把图片可以按画面事分。
生3:把水果按颜色、味道来分。
整个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摆一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
总之,教师要给全体学生创造一片蓝天,细心呵护学生创新的萌芽,让其茁壮成长,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