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4 Word版缺答案.doc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考点阐释】古人十分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采用比喻、比拟、象征、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采用夸张、对比、设问、反间等手法来突出作品的主旨;采用通感、借代、双关、叠字、对偶、反复等手法使作品中字句更为精巧。

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是近几年中高考的次重点和次热点。

【方法探究】对修辞手法的鉴赏,说到底就是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

具体而言就是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修辞手法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在复习时要积累古典诗词中常用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便于在具体语境中作出准确的判断。

2.要洞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解答题目时适当加人,增强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如李煜在《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诗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以水喻愁,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写得具体可感。

如果在解答时将“具体可感”几个字用在答案中会使答案更严密。

3.在解答时安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一、古诗词鉴赏回答问题观书(明)于谦①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②芳客,未信我庐③别有春。

[注]①于谦,明代诗人,生性刚直,博学多闻。

②金鞍玉勒:饰金的马鞍,饰玉的马笼头,此处泛指马鞍和笼头的贵美。

③庐:书房。

1.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请选择其中两种,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示例:“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运用比喻修辞,书本好似感情真挚的老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

本诗开篇,即以个人读书的独特体会,谈出自己和书本的亲密关系。

“活水随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活水句,化用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用典,是说坚持经常读书,就象池塘不断有活水注入,不断得到新的营养,永远清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完整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完整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诗歌鉴赏之形象【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板书课题)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

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学案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学案

诗歌鉴赏修辞答案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拟人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借代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偶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比喻夸张6、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反问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双关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对比【典题导练】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

(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2、答:步骤一: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二: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方法引导】总结修辞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步骤一)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

(步骤二)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步骤三)【巩固训练】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答:“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3、粉黛指歌妓,笙箫指箫声。

均属借代。

何处笙箫是反问。

运用了借代,反问的修辞手法。

4、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5、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

1高三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之修辞导学案

1高三语文复习:诗词鉴赏之修辞导学案

诗歌艺术技巧之修辞手法课前热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第一、二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诗歌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比喻,“以彼物喻此物也”。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比喻的喻体和本体必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且必须具有相似点。

它的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显通俗。

2.比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1)拟人。

直接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思想感情,使得它形象鲜活,表意丰富,生动传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2)拟物。

直接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达到生动而富有情趣的表达效果。

3.夸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夸张,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着意夸大或缩小或超前,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夸张。

夸张的作用是能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使感情表达得更强烈,更鲜明,更能感染读者。

4.借代(1)以特征、标志代本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古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这里代指富贵人家。

(2)以颜色代本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3)以部分代整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4)以具体代抽象故人具鸡黍,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鸡黍”是鸡肉和黄米饭,代指丰盛的饭菜;“桑麻”桑树和麻,代指农家生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指代战争(5)以工具代本体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杨炯《从军行》)“牙璋”,古代出兵用的兵符,由两块合成,分别掌握在朝廷和主帅手中,相嵌合处呈牙状。

这里借指将帅。

诗歌鉴赏修辞导学案

诗歌鉴赏修辞导学案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并熟悉诗歌鉴赏中各类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2、掌握各类修辞手法于诗歌鉴赏中的设题方式和答题步骤。

设问:1、在高考中我们需要掌握哪些修辞手法?2、诗歌鉴赏中,遇到修辞类考题,该如何作答?一、基础知识复习(一)含义:凡是使句子更加(),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

(二)分类:()()()()()()()()()()()()()()()()(三)详解: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的、()的、()的事物与道理的一种修辞手法。

表达对象叫(),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叫(),表示相似的词语叫()。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使用比喻修辞,浅显易懂,化()为(),使所表达的事物生动形象。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当做()来写,或把人当做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比拟可分为()和()两类。

使用比拟,可以使所写的事物形神毕现,栩栩(),引人联想,生动活泼。

特别是拟人,把物当做人来写,使之(),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个性,且能使人感到亲切,使所写的事物更具有感染力。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分为用部分代表全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体三类。

使用借代可以使语言简练含蓄。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揭示事物(),给人启示。

5、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上看,语言简练,整齐(),有对称美。

从内容上看,表意集中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使用议论,可使议论内容集中,增强(),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来。

开头设问,带动();中间设问,承上();结尾设问,深化(),令人回味。

8、反问:用()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最新版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最新版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

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人对 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江南不思进 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4、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 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江 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语气冷 峻,强调项羽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6、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 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法。
竹枝词(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新晴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 久雨初晴后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 的亲切喜爱只情。
3、夸张:夸张就是为了突出和强调某种事物或事
物的某种特征,借助于想象,对它进行夸大或缩
小,以引人注目,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

最消瘦的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诗 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词眼力最差的人——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小 最深的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练 最高的楼——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习 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注】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参考答案】B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

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

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

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易错警示】解答本题之前,考生应先明确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运用典故的目的。

典故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为国家,一为个人。

运用前者,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运用后者,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

故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关注典故的内容,本题中的典故是“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而苏辙出使契丹与李揆之行相同,故苏轼有与李揆一样的担忧。

诗歌鉴赏学案(修辞手法)

诗歌鉴赏学案(修辞手法)

年月班级姓名第组高三语文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第一课时)设计人:【学习目标】1、能够准确判断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

2、能够分析修辞的运用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3、标清序号,分条作答,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知识链接】1、修辞格:又叫做修辞方式或修辞手法。

它是修辞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古诗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表情达意时很少平铺直叙,总要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委婉地表达出来。

所以,鉴赏古诗文,如果抓住其中的修辞手法深入研究,就可以事半功倍。

2、常考修辞梳理修辞方法定义、特征举例说明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将不期而至的塞外飞雪比喻为春风催开的梨花,新奇生动。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其作用是色彩更加鲜明,表意更加丰富,描写形象更加生动。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诗人与月亮嬉戏,拟人手法的运用产生一种清新活泼的艺术效果。

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夸张的作用在于: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展开联想,创造气氛。

如李白《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为了形容楼高,诗人在短短的四句诗里两处用了夸张的方法。

先说站在楼下可以摘下星辰,又说在楼上高声说话会惊动天上的仙人。

这样的叙述,使我们对“危楼”的高度,有了极其强烈的印象。

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所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这种修辞方法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用“绿”代叶,用“红”代花。

对偶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其作用是句式整齐,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表意凝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教案诗词鉴赏之修辞

教案诗词鉴赏之修辞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高考命题特点。

2.学会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规范并掌握诗歌鉴赏修辞手法题目的答题步骤。

重点:结合诗句赏析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忆(回顾知识)
(一)联系教材回顾诗歌鉴赏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二)明确高考诗词鉴赏中常见的设题角度。

二、写(小组展示)
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分别把“导学案”中的《望洞庭》、《昭君怨梅花》、《移家别湖上亭》的问题答案要点写到黑板上。

其它同学的任务是小组互评。

三、评(小组互评)
(1)小组间、教师点评的要点(标准):如:修辞手法判定是否正确。

是否结合具体诗句,是否针对问题回答,答案是否完整,书写是否规范等方面。

(2)组内讨论后,总结解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特征。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

四、练(提升训练)
1.学生:组内讨论、合作后口答、笔答。

2.教师:答疑,指名到黑板规范答题,点评,总结。

3.学生当堂修改导学案(2分钟时间学生当堂修改)。

1。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诗歌鉴赏复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 掌握常见诗歌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3.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通过朗诵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课堂讲解: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

3. 课堂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外经典诗歌,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的分析与解读。

4.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开讨论。

三、教学步骤与内容1. 课前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首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感受与思考。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以幻灯片或黑板为辅助手段进行讲解)a.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

b.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语言特征和意义,包括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

3. 课堂练习(35分钟)a. 教师提供两首经典诗歌,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并做简要分析。

b. 学生展示分析结果,进行个人鉴赏分享,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评价。

c. 课堂讨论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对诗歌的个人理解,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诗歌的内涵。

4. 课堂总结与扩展(15分钟)a.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强调重点内容和思考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诗歌鉴赏与复习。

b.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与实践,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并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资源1. 朗诵录音:经典诗歌的朗诵录音。

2. 幻灯片或黑板: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

3. 诗歌选集:教师提供的经典诗歌,供学生进行鉴赏分析与讨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与互动:观察学生对诗歌鉴赏的理解与表达。

2. 学生展示与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3. 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4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案: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4

感情?(4 分)①用了比喻的 修辞。 ②把君王被奸邪所蒙蔽 比作是乌云遮住太阳。 ③尾联表达了对奸邪为 非作歹的担忧,以及对贤者 包括自己不得任用的感叹, 抒发了忧国忧民之情。
还在进行。警报传来,敌人 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 振动江城。前方将士,日夜 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 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 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 一片豪情!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 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 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 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 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 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 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 差。诗人因此发出“寂寞壮 心惊”的感慨。 登金陵凤凰台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 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 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 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 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解析:凤凰台上曾经有 凤凰鸟来这里游憩,而今凤 凰鸟已经飞走了,只留下这 座空台,伴着江水,仍径自 东流不息。当年华丽的吴王 李
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 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 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 缨。济时敢爱时杜甫客居 阄州 (今四川阗中) 。 ②雪岭: 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 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 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 州已被吐蕃攻占。 这首诗使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请赏析。 (4 分) ①用了借代和用典的手 法。 “烟尘” 代指边境战争; 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 觉和听觉两方面来突出战争 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请缨” ,典出( 《汉书 终军 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 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 国事的深深忧虑。 解析:作客异乡,年关 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
装订线
高中高三年级语文教学案 制人:** 审核人:** 课题: 修辞手法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修辞手法+教案

诗歌艺术手法鉴赏——修辞手法一、诗歌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

二、艺术手法包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考点一: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一:比喻比喻: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喻贤才难得。

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二:比拟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情感,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拟物:把人当做物或把物当做物来写,使被描写的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

把人当做物写如:我扎根在这座城市。

把a物当做b物来写如:白云在天上游来游去。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三:借代借代:化平淡为神奇,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代指音乐。

《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代指曹操的战船。

曹操的《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造酒的杜康代酒。

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绿和红两种颜色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四:夸张夸张:能够更突出更鲜明的表现事物。

如李白的《秋浦歌十七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五:双关双关:双关分为语义双关和语音双关。

双关可以使语言表达含蓄、幽默。

如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诗歌的修辞手法之六:对偶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手法】教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手法】教学案

高考语文复习专项【诗歌鉴赏之手法】教学案诗歌中常见的修辞常考的:比喻、对比、拟人、对偶。

常见的:借代、夸张、双关、互文、反复、设问、反问、铺排、通感。

1.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2.对比(对照):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对比,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的对比、哀与乐的对比等。

作用: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对比双方没有主次,而其主旨需要两方共同构建突出。

衬托双方有主次,其主题表现主要依靠被衬托事物来表现。

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对比“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衬托(反衬)3.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此物具有人的外表、个性或情感的修辞手段。

作用: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4.对偶:对偶,即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的语句成对地排列的修辞方式。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5.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夸张:对事物的形象、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7.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 学案(含答案).doc

2025届高考诗歌复习:赏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达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知识梳理】一、常见手法及效果1.比喻,使表现的内容更具体、生动、形象。

2.比拟,使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3.借代,突出人和事物的特征,收到形象鲜明的艺术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某特征,便于更好地抒怀,增强感染力。

5.对偶,形式上整齐对称,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内容上比较集中含蓄。

6.排比,节奏鲜明,增强气势;突出强调内容。

7.反复,内容上突出语意,强调情感;形式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有韵律美。

8.设问,引入问题,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9.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10.用典,表达感情含蓄、言简意丰,使语言典雅。

11.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增强语言容量,表意含蓄、巧妙。

12.对比,突出被表现事物的特点,加强文章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13.反语,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情感。

二、解题步骤1.明手法,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3.析效果(作用),指出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作用)。

【专项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坊正字剑子歌【唐】李贺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①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②老蒺藜刺,鸊鹈③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④悬簏簌⑤,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注】①隙月:缝隙中的月光。

比喻剑。

②蛟胎皮:鲨鱼皮,有珠纹而坚硬,古代的剑鞘多用它做成。

③鸊鹈:水鸟名,用它的脂肪涂剑可以防锈。

④挼丝团金:用金丝编制成的圆形繐子。

⑤簏簌:下垂的样子。

1.这首诗多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野五首(其四)①杜甫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诗歌鉴赏 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 修辞手法 学案-高考语文复习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题: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知识梳理古诗词中的11种修辞手法及其鉴赏举例一、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例3】“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苏轼《江上看山》)【析】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

“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

【例4】“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例5】“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

2024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

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修辞是文学艺术的基础,是语言的精髓。

修辞手法就是说,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一个意思,从而让读者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和体验。

正是因为修辞手法的运用,才让文学作品充满了生命力和灵气。

要想在高考语文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对修辞手法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手法之一,是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从而达到比较明显或者深刻的表达效果。

比喻可以增强文学作品的形象感和情感感染力,让文学作品更为贴近读者的生活。

二、象征象征是用一个符号来代表另一个含义,主要是通过对某个事物或者现象的描述来传递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好的象征在表达主题和意境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拟人拟人是赋予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对某个物品或者事物的人格化来加深读者对该物品的理解,以及表达某种深层次的思想或者情感。

四、对比对比是将两种或者多种事物进行对比,强调它们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比,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事物和概念的特点。

五、排比排比是为了加强表达的效果,用相同的结构来反复重复,主要是利用了音律的共鸣和特定的韵律特点来给读者带来新的感觉和体验。

六、夸张夸张是对某种特征或者事实进行程度上的放大,从而达到突出表达和产生大量艺术想象的一种手法。

七、借代借代是将某个意象或者事实爱好甄擎对其他的含义进行转换,主要是引出更多的艺术想象。

八、双关语双关语利用了语言的多义性或者词语的同音重庆,打破音形符号与意义符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给读者带来一种新的阅读乐趣。

以上就是202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教案2:修辞手法的内容。

希望各位同学可以认真学习,深化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在高考语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修辞教案

高三语文复习 古诗鉴赏-修辞教案

古诗鉴赏-修辞第一、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检测,查找学生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

教学方法:检测法教学内容:测试仿真模拟题(二)(除作文外所有试题)总结:参加考试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存在问题: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套题的训练,能够提升答题速度,熟悉高考题型,学习应用答题技巧答题,进而提高成绩。

2、及时发现学生不足,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教学重难点:1、在讲解过程中,注意答题技巧的灌输,教会学生审题答题。

2、关注高考知识点的链接,让学生积累应试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成绩总结,试题分析。

师生活动:教师分析成绩及试题难易度。

(2分钟)二、讲解第一题《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

(10分钟)1、张冠李戴2、范围扩大与缩小,关注修饰范围的词语。

师生活动:1、教师公布答案。

2、学生找到答案选项在原文中对应的句子,并找出错误所在。

3、师生共同总结本题考察点。

三、讲解古诗鉴赏题《别宋常侍》、《留别王维》1、回顾古诗鉴赏题的解题步骤。

题目---作者----注释----正文----意象----意境-----情感----手法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别宋常侍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别有相思处,啼鸟杂夜风。

留别王维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2、教师补充:问题:1、根据注释,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信息?2、疏通两首诗的诗意。

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讨论完成以上问题。

(6分钟)3、教师提问,板书重点。

(4分钟)3、解决8题。

尹诗的最后两句是如何表达诗人思念之情的?请简要赏析。

师生活动:1、师生共同疏通诗意(2分钟)2、教师实例分析第一首诗尾联的手法。

(4分钟)3、教师指定学生答题,及时纠正问题。

(4分钟)4、教师归纳答题步骤。

(2分钟)4、解决9题。

这两首诗均写离别,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师生活动:教师指定学生分析回答。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案)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案)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学目标】明确诗歌常用修辞方法和定义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练习、讲授、归纳【教鉴赏诗歌表达技巧——修辞【教学目标】明确诗歌常用修辞方法和定义明确高考试题命题点掌握试题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重点】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方法】练习、讲授、归纳【教学步骤】【知识归纳】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常见的修辞手法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互文等。

鉴赏修辞手法要辩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其对塑造形象、表现感情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1、比喻比喻即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

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对音乐的比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长亭送别》中“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等都能游刃有余地将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比喻出来,或者反之,将形象的事物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出来,给人以多重感观美的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
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