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武汉农讲所有感

合集下载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行人来到了农讲所。

这个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历史遗迹,以前是清朝时期给官员们进行讲学的地方,后来被改造成了培训农民和农村知识分子的机构。

如今,农讲所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和农村发展的历史。

在农讲所的入口处,我们被一栋仿古的楼房吸引了过去。

据导游介绍,这是农讲所的讲堂。

这栋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当时官员们进行讲学的地方。

我们沿着狭窄而陡峭的楼梯往上爬,感到有些吃力。

然而,当我们到了楼顶,全身的疲惫一下子消失了,因为我们被一幅壮观的景象所震撼。

从这里,我们可以俯瞰整个农讲所,看到了那些宏伟而古老的建筑,以及周围美丽的山水风光。

在讲堂中,我们听到了一个长者正在为一群年轻人讲课。

尽管我们无法听懂他所讲的内容,但我们还是感到了他的热情和耐心,以及那些年轻人的专注和尊敬。

这使我们对农讲所的历史和前途充满了敬意和热情。

在我们的参观过程中,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展品。

有一间展馆专门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天文学、历法以及其他许多有关农业科学的知识。

展品包括了各种模型、实物和图表,向人们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研究成果。

此外,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关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文化遗产,例如手工工艺品、丰收祭祀用品以及传统服装等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展品是一个小型花园,其中有许多种植园艺植物,包括了珍贵的草药、蔬菜和花卉等。

这些植物都是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栽种和维护的。

在展品旁边,一位老师正在带着一群小学生进行生物学课程,向他们介绍各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

我发现小学生们十分兴致勃勃,都在专心地听着老师的讲解,又偶尔指着花儿问一问,好像被园中的美景所吸引。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我,那时候也是喜欢玩在花园里,无论是在自家后院还是公园中。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农村发展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意识到农讲所不仅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的博物馆,也是一个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参观农讲所观后感我有幸获得了参观农讲所的机会,这是一座既庄严又温馨的地方。

农讲所是一个记录和展示中国农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农业科技的进步,还弘扬了农耕文化的精髓。

进入农讲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庄严神圣的农民画像。

这位农民面带微笑,手握锄头,似乎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劳动的伟大。

这幅画让我想起了祖辈们坚定而坚韧的农业精神,他们用汗水换来了我们的丰收和幸福。

农业是国家的命脉,农民是祖国的栋梁。

农讲所让我意识到,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农业仍是我们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在农讲所的展览厅里,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和文物再现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

我看到了当年农村人们带着微笑的面孔,他们在田野里辛勤劳作,用他们的双手养活了整个家庭。

这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农民的勤劳和坚持。

而展示的农业科技则让人眼前一亮,高效的农业机械给农民减轻了很多劳动负担,新型农药和肥料让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很多。

在这里,我被中国农业科技的崛起所震撼,感慨中国人民智慧的无穷。

除了科技进步,农讲所还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传承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石,中国的农耕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我们的瑰宝。

农讲所通过展示农民们的传统服饰、习俗和祭祀活动,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农民淳朴的生活态度和敬畏自然的观念。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农耕文化不仅是我们过去的,也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一部分,它蕴含着我们的智慧和价值观。

参观农讲所的过程中,我还与一位老农民进行了交流。

他向我讲述了他70多年的农田生涯,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农业的无限热爱和对农村的眷恋。

他告诉我,虽然现在社会在高速发展,但农业仍然需要我们的热情和付出,农业是对家园最深厚的爱,也是对国家最深情的回馈。

这些话使我更加坚定了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为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的决心。

参观农讲所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次经历,但我从中汲取了很多营养。

我明白了农业科技的重要性,也理解了农耕文化的深远意义。

农讲所让我重新认识农民的付出和贡献,更让我坚定了为农业发展尽一份力量的决心。

参观农讲所有感

参观农讲所有感

党课出外实践心得教育学院成海丽今天上午,我们华中师范大学第四十六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八分党校出外进行党课实践活动。

内容主要为参观武昌人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以及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以及国家反腐倡廉会馆。

在农民运动讲习所中,我们认真地参观了当时的教务处,大教室以及大操场,好好地亲身融入当时的环境感受当年农民运动讲习的情形。

站在简陋的略微弱光的大教室里,看着拜访整齐的条形凳子和墙上的总理遗书,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毛泽东等人在此给农民干部上课的情景,他们谆谆教导,偶尔累了便在外面的教务处简朴的藤椅上坐下歇一会,就这样培养出一批批的优秀党员们,投入到革命中。

穿过大教室,外面是一个长满青草的大操场,毛泽东主席的石像耸立其中,依稀还能感受到当年那热血青年的气息。

退出农讲所,我们来到毛泽东故居毛泽东旧居是毛泽东1927年主持农讲所工作并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旧居,也是毛泽东、杨开慧一家最后团聚的地方。

毛泽东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光辉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当时与他同住在这里的有他的夫人杨开慧及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泽民、毛泽覃、罗哲等共产党人也都先后在这里居住过。

那是一个古朴的民国时期老式民宅,黑瓦白墙,厚重的木板门窗和桌椅,是当时革命党人们简朴的生活环境和习惯,革命作风的缩影。

简朴的一切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当时革命者们的那种为革命奋斗的决心和精神,也许只有这么习惯于在简朴中奋斗,只有这样的坚毅和对革命的执着,才能让他们在经历革命的惊涛骇浪时依然面不改色,依然忠贞吧!为此,我在心里默默地地向伟大的革命者深深致敬。

离开毛泽东故居,我们一行人继续去中共五大会址和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参观,感受革命,感受历史。

通过对纪念馆内展览资料的观赏,我们从最初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一直往前看,谁主沉浮,中流击水,一路观看,一路在回归到当时的革命历史中思索,前行。

静静地从最初不成熟的开始抗战到后来新中国的成立在到后面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我们仿佛是亲身经历了当年的1927年,然后一步一步在革命历史中走向当今的新中国新时代,置身史中,亲身感受着整个革命过程和新中国从成立到文革到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的整个历程。

农讲所参观心得

农讲所参观心得

农讲所参观心得农讲所是一个专门为农民提供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地方,我有幸参观了这个地方,并且收获了很多。

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农业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到了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农讲所的环境非常好。

整个讲所布置得非常整洁、干净,让人感到舒适和温馨。

大门口的绿化植物和花坛,让整个农讲所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在讲所的大门口,还醒目地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农讲所”三个大字,让人一眼就能认出这是一个农民学习的地方。

进入农讲所后,我首先参观了展览厅。

展览厅里陈列着各种农业工具和农产品,展示了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农民的劳动成果。

在展览厅中央的大屏幕上,还播放着一些农业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视频,让参观者更直观地了解农业知识。

在参观期间,我还参观了农讲所的培训教室。

教室里摆放着许多桌椅,每个座位上都有配备了一本农业知识的教材。

教室里的墙壁上还贴满了各种与农业相关的图片和标语,让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在培训教室里,我还见到了一些农业专家和教师,他们正在给农民们上课。

他们讲解得非常生动有趣,让农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和理解农业知识。

除了参观展览厅和培训教室,我还参观了农讲所的示范农田。

示范农田里种植着各种农作物,比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农田里的作物生长得非常茂盛,色彩鲜艳,给人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在示范农田旁边还设有一块专门的示范区,专门用来展示一些新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方法。

农民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一些先进的种植技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参观农讲所,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民们学习农业知识的热情和渴望。

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农业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讲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农业知识。

在参观心得中,我还了解到了农讲所在推动农业发展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

农讲所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讲座,向农民们传授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科学种植水平。

此外,农讲所还积极引导农民们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

参观农讲所的感想

参观农讲所的感想

参观农讲所的感想
农讲所的全称是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它不仅曾是明清时期培养儒生、祭祀孔子的学宫,还是中国共产党播下革命的星星之火的地方。

走进这个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我特意观察了毛泽东所长的办公室,那里陈列简单,一个桌子、几把椅子,一张床、几口大箱子、还有一个柜子,仿佛能看到毛泽东在桌前思索,在地上来回踱步,在床上辗转反侧的身影。

随后我也和同学们一同参观了纪念馆的各种文物和资料,一边参观,一边想着,原来我们的革命先烈们就是在这样设置简陋、条件艰苦的房屋里点亮了农民运动的星星之火。

可以想象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教员们孜孜不倦地宣扬革命,教授农民运动的理论,学员们勤勤勉勉地汲取知识,接受严苛的军事训练。

所以在农讲所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农民运动的革命烈火才能以燎原之势席卷全国。

在农讲所中留下的种种历史的足迹,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作为当代青年,要继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争做时代新青年,让中国更加繁荣昌盛,才不愧于革命先烈们的英勇牺牲。

【参考文档】武汉农讲所观后感-word范文 (6页)

【参考文档】武汉农讲所观后感-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武汉农讲所观后感篇一:参观农讲所有感参观农讲所有感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孟俊山(11012065)摘要:201X年5月16日,我们师生一行参观了武汉农讲所,通过对农讲所的参观,我们深深地被革命党人崇高的革命信仰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所震撼,他们将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的早期就意识到了蕴藏在农民阶级内部的力量,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旨在培养农民干部与人才,发挥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时至今日,三农问题依然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字:农讲所,革命信仰,艰苦朴素,榜样,三农问题一,农讲所简介201X年5月16日,我们师生一行参观了武汉农讲所,武汉农讲所全名为中国国民党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其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汉红巷(原黉<音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运动干部的学校。

农讲所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

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

农讲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

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

毛泽东在所主持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员,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

共产党人周以栗任教务主任,夏明翰任秘书。

许多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

农讲所以训练能领导农村革命人材为培养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育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着重研究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组织学生下乡调查,参加社会活动。

为造就农民武装骨干,农讲所对学生实行军事编制,讲授军事知识,进行军事训练,并组成学生军参加镇压麻城地主豪绅制造的反革命暴乱和击溃夏斗寅叛变的战斗。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20xx年清明节期间在xxx的组织下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武汉革命遗址——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进了石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座庄严的清末建筑风格的大房子,青砖红瓦,清幽庄重,在两边高大茂盛的树木衬托下显得和谐古朴。

在农讲所里,无论是整齐排列的桌椅,还是斜靠墙角的黑板,都给我们一种历史沉淀所带来的厚重感觉。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创办的农民运动干部学校;毛泽东在武昌的旧居,也就在农讲所旁边,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规划景点” 农讲所是国宝级文物单位。

走入农讲所所在的督府路就感觉到了革命的气息,灰色的砖墙一直延伸,显得十分的严谨。

当地的居民小区保持了很强的革命作风,干净整洁,贴上了团结一致,鼓舞人心的招贴,与武汉其他地区的居民区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去往农讲所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毛泽东故居,一幢青砖灰瓦的中式平房就是都府堤41号——毛泽东旧居。

它是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武汉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走进大门,穿过一个小天井,左侧便是卧室。

当年与毛泽东同住在这里的有夫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

这里是毛岸龙出生的地方,也是这一家人最后团圆的地方。

屋内陈设极其简朴,一张用旧了的老式床,一张方桌,一张条桌,几把椅子,两口书箱。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指导农民运动的光辉文献《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这幢房子还有几间住室,革命先烈蔡和森、彭湃、毛泽覃、夏明翰等先后住在这里,与毛泽东共商革命大计。

解放后,毛泽东之子毛岸青一家曾3次来到这里。

故居现已辟为纪念馆,按当年面貌陈列展出,门上匾额“毛泽东旧居”系周恩来题写。

经过一段时间的步行,我们来到了农讲所。

红色的砖块是那个年代的象征,像火,充满着朝气、激情,就像当时的农民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任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 年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

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

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第一篇:农民运动讲习所参观感想某月某日星期*第**期青年党校组织我们入党积极分子参观武汉革命遗址——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于1926年参与主办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 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在此期间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依靠农民同盟进行革命的主张,批评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

武昌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同时也是毛泽东1926年至1927年在武昌时的居所。

走入农讲所所在的督府路就感觉到了革命的气息,灰色的砖墙一直延伸,显得十分的严谨。

当地的居民小区保持了很强的革命作风,干净整洁,贴上了团结一致,鼓舞人心的招贴,与武汉其他地区的居民区有着很大的不同。

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灰瓦青墙、朱柱红檐是典型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第一栋是两层的青砖小平瓦楼房,这是当时教员办公的地方(进第二间房的时候我摸了靠近门口的桌子,讲解员说那是毛主席曾经办公的桌子,我好开心OHOH~~;在另一个房间我还摸了他们留下来的步枪,感受一下小米加步枪的滋味),其他几栋均为平房。

(这些古色古香的房屋有100多年历史,湖广总督张之洞1904年在这里建造了北路高等小学堂,后为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校址等。

老房子内部空间有四五米高,坐北朝南,加之2800平方米绿草茵茵的操场,十几种苍柏古翠,散发着淡淡的历史幽香。

)第三栋平房正是“农讲所”大教室,上百张长凳摆开来,教室里的陈设和79年前的一样,墙上贴着红底白字的横幅标语“打倒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的标语。

就是在这个木制讲台前,毛泽东同志为学员们分析中国革命的形势,指出中国革命工人是主力军,农民是主要力量,青年学生是党的预备军。

旁边屋子是常委办公场所等。

参观完农讲所的教室,同学们又先后参观了办公室、操场(屋后的大操场是学员们军事训练的地方,每天4小时)、宿舍(床又小又短)和毛泽东同志的旧居,段段革命史,桩桩奋斗事,件件旧日遗物,让同学们了解了革命战争时期学习资源的匮乏和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成千上万的优秀共产党人寻求真理和解放的奋斗和艰辛,激发了我们大家在艰苦中追求成功的豪情和壮志。

以在农讲所的所见所闻为题的作文

以在农讲所的所见所闻为题的作文

以在农讲所的所见所闻为题的作文一直都知道咱们这儿有个农讲所,可总是没能抽出时间去逛逛。

前阵子,终于得了空,亲身感受了一番这独特的地方。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我刚走到农讲所的门口,就被那古朴的建筑风格吸引住了。

红色的砖墙,黑色的瓦顶,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写有“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的牌匾,那几个金色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特别有气势。

走进大门,是一个宽敞的院子。

地面是用青石板铺成的,石板之间的缝隙里还长着一些嫩绿的小草,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院子四周种着几棵高大的树木,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我的到来。

我先走进了第一间展览室,里面陈列着许多老照片和历史文献。

看着那些黑白照片上农民们朴实的笑容和坚定的眼神,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年代。

有一张照片特别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群农民围坐在一起,认真地听着台上的人讲课。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接着,我来到了一间模拟当年课堂的房间。

房间里摆放着一排排破旧的桌椅,黑板上还写着一些粉笔字。

我找了个位置坐下,闭上眼睛,想象着当年的情景:先生在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课,学生们在台下聚精会神地听讲,不时地做着笔记。

那时候的学习条件虽然艰苦,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信念。

从课堂出来,我沿着走廊往前走。

走廊的墙上挂着一幅幅农民运动的宣传画,色彩鲜艳,生动形象。

其中有一幅画的是农民们拿着锄头、镰刀,在田地里辛勤劳作的场景。

那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刻画得如此细腻,让我感受到了农民们的勤劳和坚韧。

再往里走,是一个小小的庭院。

庭院里有一口古井,井边放着一个木桶。

我走上前去,往井里看了看,井水清澈见底。

我忍不住想象着当年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是不是也会在这口井边打水、洗衣、聊天,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

在农讲所的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块小小的菜地。

菜地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有青菜、萝卜、西红柿等等。

这些蔬菜长得生机勃勃,绿油油的叶子在阳光下泛着光。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一、任务背景农讲所思想汇报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旨在加强农民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

本次任务要求参观农讲所并撰写思想汇报,以总结参观所得、深化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自己的思量和建议。

二、农讲所概况农讲所是为农民开设的一种教育机构,旨在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通常设有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拥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农民提供各种培训和教育服务。

三、参观经过我参观的农讲所位于某市农村地区,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造风格简洁慷慨。

进入农讲所后,首先来到了展览厅,展览厅内陈列着各种农业工具和农产品,生动展示了农业的发展历程和农民的劳动成果。

接着,我参观了教室和图书馆,教室内设有多媒体设备,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图书馆内收藏了大量与农业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供农民自主学习和查询。

在实验室中,我看到了一些农业科技的示范和实验,了解到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效果。

四、参观收获通过参观农讲所,我对农民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意识到农民是国家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劳动和贡献不可忽视。

农讲所的存在和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其次,我了解到农业科技的进步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通过农讲所的示范和实验,农民可以学习到最新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最后,我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农业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农讲所作为一种教育机构,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匡助农民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建立联系,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思量与建议参观农讲所后,我思量了如何更好地发挥农讲所的作用,促进农民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

首先,农讲所应继续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素质。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活动,匡助农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农讲所木棉花小学作文

农讲所木棉花小学作文

农讲所木棉花小学作文
哎呀,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农讲所参观啦!哈哈,可好玩啦!
一走进农讲所,我就被那些古老的建筑吸引住了。

嘿呀,感觉好
有历史感呀!
走着走着,我突然看到了一棵好高大的树,上面开满了红彤彤的花。

“哎呀,那是什么花呀?”我好奇地问老师。

老师笑着说:
“那是木棉花呀。

”嘿嘿,木棉花可真漂亮呀!
那些木棉花就像一个个小火把挂在树上,哈哈,可壮观啦!我忍
不住跑过去,捡起了一朵掉在地上的木棉花。

哎呀,它摸起来软软
的呢。

我拿着木棉花在农讲所里跑来跑去,嘿呀,觉得特别开心。

小伙
伴们也都被木棉花吸引住了,大家一起围着木棉花叽叽喳喳地说着。

哎呀,这次来农讲所看到这么漂亮的木棉花,真是太棒啦!嘿嘿,我以后还要再来这里看木棉花呢!哈哈!。

入党思想报告《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

入党思想报告《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

入党思想报告《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导读:本文是关于入党思想报告《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希望能帮助到您!敬爱的党组织:2月16日下午,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参观了“全国百家红色旅游规划景点”之一的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是一座被现代高楼大厦包围中保存完好的讲习所,这是一座被现代的气息笼罩,却仍能让人感觉到革命的“精”“气”“神”的地方,这是一个让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切实感受到党的优良传统的地方。

为了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时间活动,事前我们小组的人已经做了充分的工作,对参观的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毛泽东等人领导,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讲习所,为革命培养了所需的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宣扬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

当我们一行人一步入农讲所,就被革命的气息所震撼。

灰色的砖墙一直延伸开去,显得庄严又有威慑力。

墙上的照片以及画像,每一幅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在告诉我们革命的艰辛,在告诉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橱窗中的生锈的武器、破旧的衣服、学生的笔记等等,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痕迹。

每张桌子、每把椅子、每张床铺,都让我仿佛能想到当时上课时候的场面。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决策的正确性。

中国的农民一直以来受多座大山的压迫,具有盲目性。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教育了农民阶级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为革命做贡献。

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群众的观点,毛泽东等人深刻知道群众的重要性,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讲习的过程中,中国***人坚持了与群众结合、与实践结合。

因此,讲习所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人才和农民革命骨干。

此次活动,使大家对创办农讲所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也使我们认识到一定要发扬革命传统精神,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汇报人:思想汇报网2011年2月19日。

武汉农讲所观后感

武汉农讲所观后感

武汉农讲所观后感篇一:游农讲所观后感[游农讲所观后感]摘要: 农讲所曾经的科举考场,也是中国共产党播下革命火种的地方!这次参观让我们重温革命的光荣历史,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因此增加了我们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我们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当代大学生应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努力学习,建设美好中国,游农讲所观后感。

关键字:武汉农讲所毛泽东故居五大武大计科我感想4月2日,在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计科5到8班参观了位于武昌区司门口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武汉农讲所。

据解说员介绍:农讲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于1927年3月在董必武等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招收了700多名学员,现在被列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规划景点,是国宝级文物单位。

毛泽东同志在武昌创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为了培养革命所需的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宣扬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培养了一大批农民干部,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

参观经过一走进郁郁葱葱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周恩来同志题写的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一行大字。

气魄的镏金楷体大字,夺目的红色背景,灰色的古体瓦房被周围欲滴的绿色围衬着,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这是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

接着我们参观了常委办公室、教务处、大教室、宿舍等场所,设置之简陋,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农讲所的师生仍努力奋斗,他们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们这种大无谓的革命精神和自我牺牲的品行,值得我们每个人钦佩和学习。

在二楼,陈列的是毛泽东与武汉之类的图片展,原来这位伟人与武汉有着这么深厚的不解之缘,这让我们倍感亲切,同时也对中国革命史有了更深刻的的认识和体会,观后感《游农讲所观后感》。

◆分享好文◆然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同志的故居,简陋的摆设不难想象当时革命领袖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苦呀。

关于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关于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关于参观农讲所观后感武汉农讲所全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农人运动讲习所,其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建议开办的一所培育全国农人运动干部的学校,参观农讲所观后感。

农讲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

毛泽东在所主持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打算,亲自选聘教员,教学《农人问题》、《农村教育》等要紧课程。

共产党人周以栗任教务主任,夏明翰任秘书。

许多闻名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立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农讲所任教。

讲习所不同于曾经的私塾,它的目的在于培育全国农人运动干部,而不是单纯的教书育人。

学员通过3个多月的学习和参加镇压麻城县地主武装红枪会的反革命暴动和粉碎反动军官夏斗寅的武装兵变的实际战斗,不仅学到了革命理论,而且取得了革命实践的锻炼。

此刻的讲习所尽管通过修复,但还保留了原景,矮矮的一排屋子,青色的砖块,红漆装饰着。

也确实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合,国民党出资,共产党主办,培育了无数的革命英雄和领袖。

在教学教室里,导游姐姐绘声绘色地给咱们讲着曾经那个地址发生的故事,咱们恍如看到一群热血青年坐在那个地址认真地听着革命教育课,他们是那样地尽力,随时预备为国捐躯。

也确实是那个地址走出来的人,慢慢地一点点地用他们的热血用他们的激情改写着中国的近代史。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被委任为农人协会特派员,深切农村开展农人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在长期坚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奉献。

在常委办公室里,咱们看到办公桌上摆放着教师们的名字。

昔时的毛主席就在那个地址为国家局势谋划着,任劳任怨,尽职尽责。

中国的一代巨人,确实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磨砺出来的。

中国共产党员们为了中国革命的成功抛头颅、洒热血,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对党的忠诚,他们坚信中国共产党会取得革命的最终成功。

武汉农讲所参观心得

武汉农讲所参观心得

武汉农讲所参观心得【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武汉农讲所简介二、参观武汉农讲所的感受三、武汉农讲所的历史价值四、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篇1)【武汉农讲所简介】武汉农讲所,全名武汉市农业讲习所,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

这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农业教育和实践基地,始建于 1902 年,前身为清朝末期的湖北自强学堂。

在近百年的历史中,武汉农讲所为我国农业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对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观武汉农讲所的感受】我有幸参观了这座历史悠久的农讲所,一进入校园,我被那古朴的校园建筑和浓厚的学术氛围所吸引。

走在农讲所的校园里,仿佛能感受到那些为了国家农业事业付出辛勤努力的前辈们的身影。

在参观过程中,我对农讲所的历史沿革、学科设置、研究成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深感我国农业发展的艰辛与辉煌。

【武汉农讲所的历史价值】武汉农讲所在其百年历史中,见证了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与变革。

从清朝末期的湖北自强学堂,到民国时期的湖北省立农学院,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汉市农业讲习所,农讲所始终走在农业教育的前沿。

其历史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我国农业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不乏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2.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教育经验,为现代农业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3.保留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如古籍、农具等,为研究我国农业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武汉农讲所的历史和发展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1.继续重视农业教育,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2.继承和发扬农讲所的优良传统,以创新精神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3.学习农讲所的历史经验,发挥我国农业的优势,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作出贡献。

目录(篇2)一、武汉农讲所简介二、参观武汉农讲所的感受三、农讲所的历史价值与启示正文(篇2)【武汉农讲所简介】武汉农讲所,全名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成立于 1927 年。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

参观农讲所思想汇报一、农讲所的概述农讲所是指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种宣传教育活动,旨在普及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

农讲所通常设立在农村中心地带,由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或知识分子担任讲师,通过组织农民参加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知识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内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思想的进步。

二、农讲所思想汇报的意义农讲所思想汇报是农讲所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农民对农讲所活动的思考和总结,可以更好地反映农讲所的宣传教育效果,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思想进步。

农讲所思想汇报不仅是对农讲所工作的一种评估,也是农民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和规划,对于改进农讲所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农讲所思想汇报的内容要点1. 对农讲所活动的总体评价:农民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农讲所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安排、讲师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 农讲所对农民的影响:农民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参加农讲所活动后对自己的影响,包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掌握程度、农村经济收入的变化、思想觉悟的提高等方面。

3. 农讲所活动的亮点和创新:农民可以分享在农讲所活动中发现的亮点和创新,例如新的农业技术、农村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农村青年创业的成功案例等,这些可以作为其他农民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4. 农讲所活动的问题和困难:农民可以提出在农讲所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例如活动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生产不符合、参与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等,以便农讲所组织者能够及时解决和改进。

5. 对农讲所未来发展的期望:农民可以对农讲所未来的发展提出期望,包括希望农讲所能够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以便农讲所能够更好地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农讲所思想汇报的撰写要求1. 农讲所思想汇报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便农民能够理解和参考。

2019年最新入党思想报告:走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思想汇报文档【五篇】

2019年最新入党思想报告:走近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思想汇报文档【五篇】

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我们思想汇报为大家整理的入党思想汇报范文:参观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供大家参考:)敬爱的党组织:2月16日下午,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小组参观了“全国百家红色旅游规划景点”之一的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

这是一座被现代高楼大厦包围中保存完好的讲习所,这是一座被现代的气息笼罩,却仍能让人感觉到革命的“精”“气”“神”的地方,这是一个让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切实感受到党的优良传统的地方。

为了很好地完成这次社会时间活动,事前我们小组的人已经做了充分的工作,对参观的地方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毛泽东等人领导,现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讲习所,为革命培养了所需的大批农民运动干部,宣扬党救国救民的革命思想,并在人民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深得民心。

当我们一行人一步入农讲所,就被革命的气息所震撼。

灰色的砖墙一直延伸开去,显得庄严又有威慑力。

墙上的照片以及画像,每一幅都诉说着一个故事,在告诉我们革命的艰辛,在告诉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橱窗中的生锈的武器、破旧的衣服、学生的笔记等等,都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痕迹。

每张桌子、每把椅子、每张床铺,都让我仿佛能想到当时上课时候的场面。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党决策的正确性。

中国的农民一直以来受多座大山的压迫,具有盲目性。

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教育了农民阶级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从而能够更好地为革命做贡献。

同时这也很好地体现了群众的观点,毛泽东等人深刻知道群众的重要性,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在讲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与群众结合、与实践结合。

因此,讲习所为我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的人才和农民革命骨干。

此次活动,使大家对创办农讲所历史背景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也使我们认识到一定要发扬革命传统精神,牢记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汇报人:入党思想汇报范文格式2018这篇关于入党思想汇报范文格式2018,是我们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思想汇报是申请入党的人为了使党组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思想情况,自觉地争取党组织的帮助教育和监督,定期用书面形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时所用的一种文书。

大学生思想汇报:红色之旅的感受

大学生思想汇报:红色之旅的感受

大学生思想汇报:红色之旅的感受2018-03-27敬爱的党组织:天色微阳,党校组织了我们信管二组到武汉农讲所进行参观,这也是我生平第一次来到这里,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竟是几个破败,老旧的房屋,砖瓦也早已经变得乌黑光亮,几根柱子若不是经过了粉刷,怕也早已是破败不堪,若不是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运动旧址,或许不会有人知道这就农讲所,那斑驳乌黑的墙壁,像是岁月的爪子留下的深深痕迹。

然而也正是曾经的这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扎根,燎原了整个中国。

为争取民族的统一,实现人民的翻身,多少人曾在这里呐喊。

岁月的风穿过耳际,仿佛间听到了来之久远但依然坚定铿锵有力的声音。

武汉农讲所全名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其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

这就是武汉农讲所几句简单的介绍。

但是这简单的楼宇却饱含太深沉的意义。

走进馆内,发现很多像××土豪劣绅….耕者有其田”的标语,在讲堂内是上百条矮小的板凳,一个不住一米长的讲台,在那光辉的岁月的有像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这样一些有名望的进步人士的授课。

在场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讲了,就在那个不大的院子里面,学员还需要出操,进行军事训练。

在讲习结束以后,大多数学生被委任为农民协会特派员,深入农村开展农民运动。

大革命失败后,许多师生参加了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在长期坚苦卓绝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这里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齐聚一堂,我在想为什么他们能突破重重阻隔,来到这里后来甚至大部分人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风云际会于此间简陋的房屋,这个问题萦绕在我的脑海。

在农讲所不远处还有,中共五大召开的旧址,简陋的会议厅里,似乎荡漾着为全国人民的呼声,有着为革命的慷慨激扬的呐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武汉市农民运动讲习所有感
本来在学习党课的时候就为我们安排了会有一次考察参观课的,当时一直很期待,希望能有机会瞻仰革命前辈的风采,感受他们那种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奋斗的信念,但是后来因为一些事给耽误了,学院没能组织我们去,颇感失望。

前两天听说,学院要组织我们去参观农民运动讲习所,心里面特别期待,第一个报了名,在网上查了一些有关资料,了解到讲习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是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由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组成学校最高领导机构,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

1927年3月开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余人,同年6月毕业,大多数被委任为农协特派员,到农村领导农民运动。

旧址原为北路学堂,大革命失败后一度为军队驻地,后一直为学校。

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2 850平方米。

有房屋四栋,为晚清砖木结构学宫式建筑。

1958年筹建旧址纪念馆,1963年正式开放。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事实证明这次学习比我想象中的还要有价值,有意义。

我们中午12:30在学校集合,然后以班为单位,由各班的预备党员组织一起乘车去,同学们都很积极,在等人的过程中,我了解到由于此次参观有人员限制,每班限三人,好多同学想去都没有机会,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们这些80后的爱国热情还是挺高的,相信这样的积极性,这样的爱国情怀,以后同学们不管在哪工作,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将为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安乐做出贡献。

乘车过程中,好多同学主动为上了年龄的乘客让座,得到市民的称赞,也有少数男生同学没能了解到自己代表的是一代大学生,一个80后集体,更重要的是代表一个可能成为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一份子的入党积极分子,在车上不主动让座还大大发表自己的偏见,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见解,希望他们通过此次参观,不仅在本质,在各方面都能有一个提高和改善。

坐车大约一个小时到达司门口,我们作为第一批到达的同学,大家都在原地,耐心等待后面的同学,服从安排,一起行动,这一点也体现出了良好的纪律性。

在等待的时间里,在我们四周的是繁华的商业街,流行歌曲充耳,促销单瞭眼,机动车拥街,好不热闹!然而抬起头,一抹翠绿映入眼帘,路两旁是苍老的梧桐,翠绿欲滴的叶子如可爱的孩子迎着点滴小雨,在微风中欢呼雀跃,一片和谐的景象。

正如我们此行的目的,体会老一辈革命情怀,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实现新一代与老一辈的和谐共存,虽然时代不同了,发展状况也有天壤之别,但是老一辈给我们留下的却永远也学不完,永远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呃儿,说远了,经过大约15分钟的路程,我们走进一条偏僻的小道,顿时感觉与世隔离,地是由石块铺成的,路两边依旧是老树,但姿态各异,仿佛以遒劲的身躯向我们诠释他走过的风风雨雨,见证的血雨腥风,最终享受的和谐安宁。

继续向前,一个并不太显眼的老大门映入眼帘,稍细看门口写着“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才知道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农民运动讲习所遗址。

想想我们的老一辈领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做出一个又一个重大决策,领导我们的人民军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进入院内,一排红底金字映入眼帘“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据导游小姐讲,这里建于1904 年,初为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小学堂,1927 年改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馆名。

占地面积 12850平方米,建筑面积5110平方米,由四栋砖木结构房屋组成,其中一二栋、三四栋分别相连,第三栋为二层式,其余均为一层建筑,二三栋之间有一个大操场,是武汉市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

我们首先参观了教务处,教务处门前鲜红的誓词显得格外鲜明: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
工作,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眼前总会浮现出无数革命先烈在此宣誓的场面。

教务处是农讲所具体组织教学的机构,由栗任主任,张国基、朱仲说任干事。

在开设的课程中,既有基本的革命理论课,又有中国农民革命的理论和解决农民实际问题的课程。

围绕培养目标,合理设置教学科目,理论和实际得到密切结合。

这一思想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论联系实际也成为我党办事的重要原则。

接着,我们来到常委办公室,这是农民所的领导机构办公的地方,当时农民所的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为委员。

邓演达社会职务较多,很少在所内。

毛泽东主持全所工作,规定教学方针,制定教学计划,选聘教员,讲授主要课程。

陈克文主要负责事物工作。

进入办公室,四张简单的书桌,陈旧的藤椅,仿佛他们在这办公讨论教学的场景浮现在眼前。

窗外一棵古树,一分为二,据介绍,它可谓正正见证了讲习所的成立与发展。

接着,我们来到总部队,这里是具体组织学生进行军训的机构。

农讲所始终把军事训练放在重要位置,学生实行军事编制,里面陈列了学员们当年使用过的汉阳造的七步九式步枪,他们曾拿着这些武器赴麻城镇压反革命的“红枪会”。

接着我们来到大教室,前面挂着孙中山先生的头像,和国民党的党旗,后面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林等共产党前期重要领导人。

据介绍毛泽东亲自在这里给学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1927年3月12—13日,毛主席在这里为学生和工农革命同志讲授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李达等也先后在这边讲课。

大家坐在教室感受氛围,拍照留念。

出了大讲堂,我们来到大操场,这里是进行军事训练和举行集会的地方,当时的学生每天操练2小时,每周都会进行一次军事演习,以提高军事素质。

1927年3月15日至22日,河南全省武装农民代表大会在真理举行。

3月26日,农讲所学生在这里召开追悼阳新、赣州死难烈士大会,毛主席参加了两次大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毛泽东同志故居和中共五大遗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