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周考练六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年级历史周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周考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周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计75分)1.唐太宗登基时户数仅有400万户左右,按照一户五口的最低标准计,人口损失近3000万。

唐太宗没有像隋文帝那样把官吏派到乡村挨户搜查以增户籍,而是认了这笔糊涂账,并用律文限制子女分家,规定父母在,子女分家就要受处罚。

唐太宗这样做是基于( ) A.让利于民,藏富于民B.唐朝百废待兴,无力清理户口C.贞观之治,国富民强D.隋朝国贫民穷,江山短暂2.从西汉初年开始,汉政府常常把一些豪强和富人迁徙到长安诸陵。

其主要是为了( ) A.扩大统治阶层,巩固统治B.实现黄老思想,安抚人心C.借用豪强和富人的经济力量D.抑制豪强和富人的势力3.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重已》记载:“使五尺竖子棬,(牛鼻环),而牛恣(听任)所以之。

顺也。

”这证明( )A.牛被牵引从事劳动B.牛被用作祭祀C.牛的饲养水平有所提高D.牛与人的和谐4.元代诸王、后妃、大臣等通过其奴仆进行商业活动,对贵族官僚经商,只纳税,不做任何限制,政府还通过政策保护商业贸易。

这些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农政策的废除B.义利观念的突变C.游牧文明的影响D.匠籍制度的废除5.表1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6.下列研究交子的材料:一是“(东门椒子街)街名曰‘交子’,以宋代尝设交子务于此。

”二是“公元1163年,使特置官一员莅之,移寓城西净众寺”。

据此可推断( ) A.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B.交子是由官方印刷与发行C.说明交子印刷在东门椒子街D.交子成为宋代的主要货币7.隋唐时期,造纸、冶铜、制棉等行业出现了行会,并有公推的长老,对内掌管行务,对外负责处理与其他行业及官府之间的关系,配合政府维持市场秩序。

这反映了隋唐时期手工业( )A.行业经营由官府计划B.突破了政府管理C.注重加强与市场联系D.部门间联系减弱8.《诗经·甫田》中曾这样描述齐国当时的农业状况:“无田(Diàn,佃,治理)甫田(tián)(大田),维莠(yǒu,杂草)骄骄。

2019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周练试题及答案.doc

2019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周练试题及答案.doc

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周练试题及答案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80分。

)1、公元前600年左右,在雅典市场上,一位诗人声泪俱下地朗诵:“起来,到萨拉米斯岛去,为了这美丽可爱的岛屿,为了雪耻雅典人身上的奇耻大辱,战斗吧!”这位诗人是A、荷马B、梭伦C、克里斯提尼D、伯利克里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A、周王室衰微B、宗法分封制破坏C、生产力提高D、争霸战争的需要3、下面改革中影响最大最彻底的是A、管仲改革B、魏文侯变法C、商鞅变法D、北魏孝文帝改革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A、实行连坐法B、普遍推行县制C、按军功受爵D、奖励耕战5、“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该主张实质上是A、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B、歌颂了商鞅变法的成效C、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D、反对变法的因循守旧思想6、我国最早建立县制是在A、春秋B、战国C、.秦朝D、汉朝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变化有○1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2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3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自耕农等新的阶层○4促进土地私有制的确立A、○1○3○4B、○1○2○3C、○1○2○3○4D、○2○3○48、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不包括A、平城地处偏僻,自然环境差B、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政权C、创造征伐南齐的有利条件D、洛阳地区农业文明发达9、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10、王安石变法同孝文帝改革影响的相似点有①都促进了经济发展②都有利于民族融合③都加速封建化进程④都有利封建统治的巩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11、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确立鲜卑族封建经济基础的改革措施是A、均田制B、三长制C、傣禄制D、定姓族12、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A、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支持13、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B、北方民族的南侵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D、财政人不敷出14、下列改革属于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统治政策、富国强兵改革的是A、管仲改革B、魏文侯改革C、商鞅变法D、王安石变法15、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引起争议最大的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均输法④市易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6、过度削弱地方权力,往往导致国力的衰微。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周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15—16学年上学期高二周测历史试题(附答案)

龙川一中高二年级历史周测试题(12.1)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这体现了哪个思想家的什么思想?A.孟子民贵君轻,实行仁政B.老子事物是对立和统一的C.墨子杜绝浪费,勤俭治国D.老子无为而治,缓和矛盾2.“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

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

”这一政治主张在实践中集中体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统一全国以后C.西汉时期D.汉武帝时期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而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柳黄二人同样是针对皇帝这个制度发言,却作出完全相反的评论。

关于这个差异,以下解释较为合理的是①柳宗元的说法是为帝制辩护,肯定帝制存在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明代废丞相后皇帝专权的史实③二人所批判的帝制因时代不同,而有不同的实质内涵④二人所处社会的结构不同,两种说法都有其当时的合理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4.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知,我国古代有一种使用时间长达千余年的记录载体。

此载体为防虫蛀,要先用火烤去汁液,烤制过程称为“杀青”或“汗青”。

据此推断,该记录载体是A.木牍B.竹简C.龟甲D.纸5.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①《清明上河图》②程朱理学③元曲④小说⑤汉赋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

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绘画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注重写实7.苏格拉底和康德的哲学贡献分别是①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②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③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树立了人的尊严④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8.我们之所以把希腊的智者学派等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的主要依据是A.开始冲击欧洲中世纪封建神权黑暗统治B.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C.最早的确立起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D.已逐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9.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考历史试题(09.03)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考历史试题(09.03)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考历史试题(09.03)含答案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 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 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2. 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A.①② B.②③C.① D.①②③3.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是()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 B.仁学思想C.心性论思想 D.人心是万物的本源4.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批判君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5. (2011年北京卷文综15)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6. 2011年上海市单科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7. (2011年海南省单科历史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8.(xx年广东卷)“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xx年新课标全国卷)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高二上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真题

高二上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真题

高二上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孔子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体现了孔子()A . 要求贵族之间互相爱护B . 希望每个人都加强道德修养C . 注重追求人的精神自由D . 强调统治者要顺应自然2.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A . 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③④D . ①④3.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称之为“六艺”。

其中“礼”谓天地阴阳之秩序,“乐”谓取得和谐。

后人学者曾评论:在孔子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

这表明孔子的教学特点是()A . 强调道德教化的功能B . 注重维护等级制度C . 主张严格遵守礼法D . 教学与音乐相结合4. 面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念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A .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 . 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 . 孔子的儒学思想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D . 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5.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有教无类”思想的进步意义在于()A . 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 .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 . 肯定了私学的合法性D . 增加了学生成才的可能性6. 《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A . 启发诱导B . 循序渐进C . 因材施教D . 有教无类7. 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高中周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中周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中周考历史试卷及答案高中周考历史试卷及答案如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B.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C.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2.对于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法家所持的态度是( )A.要求顺应时势推动制度变革B.反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争权夺利C.主张回复到先代的政治制度D.提倡兼爱非攻以减少战争破坏3.西方学者称中国古代某学说为“Neo-Confucianism”,这是一种融儒家、佛教和道教等诸因素于一体的哲学,提供了一套维护儒家伦理秩序的形而上学体系。

该“学说”是指( )A.孔孟儒学B.董仲舒的新儒学C.程朱理学D.明末清初的儒学4.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马基雅维利的功绩在于首次摈弃了传统的宗教道德观,从lsquo;人性恶rsquo;的基本出发点提出了一套功利主义的国家理论。

”马基雅维利的这一认识基点与中国古代的哪位思想家基本一致A.孔子B.孟子C.荀子D.朱熹5.“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摘自《亭林诗集》),与这一观念同时出现的( )A.“君权神授”“天人合一”B.“格物致知”“知先行后”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工商皆本”“经世致用”6.“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

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

”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7.拿破仑1807年在致其兄弟杰罗姆的信中写道:“我在信中附上了为你的公国制定的宪法。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某某市某某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周测试题一、选择题1.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X进行整理 , 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

按顺序它们分别是 (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2. 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少私寡欲” , 要求统治者减损欲望 , 放下贪欲。

孔子也把“食无求饱 , 居无求安”作为对君子的要求。

这种现象 ( )A.反映春秋战国时期个人私欲膨胀B.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体现先秦儒道思想存在一定联系D.导致了贵族社会逐步瓦解3. 孔子生前并不得志 , 周游列国却四处碰壁 ; 孟子游说诸国 , 虽声誉日隆 , 但是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 ; 荀子虽然做过某某令 , 但是政治上未有太大建树。

这反映了 ( ) A.儒学在诸子时代不是“显学” B.儒学因受到政治压制而衰败C.儒学对治国安邦无实际效用D.儒学与时代需求有较大偏离4. 孔子编订的鲁国编年史《春秋》始于鲁隐公元年 , 开篇第一句是 : “元年春 , 王正月。

”“王”即周天子。

对孔子这样的书写 , 理解正确的是 ( )A.诸侯国都采用周天子的统一纪年B.表达了尊崇周天子的大一统思想C.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要求D.分封制度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5.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 “如杀无道 , 以就有道 , 何如 ? ”子曰 : “子为政 , 焉用杀 ? 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 , 风 ; 小人之德 , 草。

草上之风 , 必偃。

”材料表明孔子的基本治国主X是 ( )A.“为政以德”B.“仁者爱人”C.克己复礼”D.“天人感应”6.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 :“小康之世 , 所以向乱世发展 , 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

世运只能向前进 , 要想改革 , 只能顺其前进的趋势而加以指导。

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题(附答案)

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第六次双周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3年12月19日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60分)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 B.代表的阶级不同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 D.所处时代不同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4、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5、宋代是我国儒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辩化的阶段。

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A.理就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理是人生来就固有的思想观念C.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D.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

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7、文天祥抗元被俘,宁死不屈,以正气歌明志。

他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想是()A.道学B.佛学C.理学D.史学8、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D.两者毫无关系9、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

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6 文-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周末练习6 文-人教版高二全册历史试题

高二历史周末练习卷六班级某某学号一、选择题1、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某某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

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颁布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

”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实行人民某某专政 B.明确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C.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D.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某某和法制建设取得突出成就,主要表现为①基层某某选举制度在全国的普及②以宪法规定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③“依法治国”成为国家基本方略④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5、“文革”时期,“某某”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革时期“某某”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某某的含义 B.它符合某某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某某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某某的有益探索6、“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双方可先派人接触,充分交换意见。

”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这段文字应出自A.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B.1979年《告某某同胞书》C.1981年《关于某某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92年“九二共识”7、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某某国某某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实现某某顺利回归奠定了基础。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练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1、“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份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 )A.分封制B.封建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3、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4、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赖宗庙之灵”,进而又采用邹衍“五德之运”的学说,利用天人感应论,“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

这反映出( ) A.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 B.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C.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D.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5、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

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

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

这些事情反映了( )A.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B.皇帝总揽一切大权C.避讳现象从汉朝开始出现 D.百姓对秦汉帝王将相的尊敬6、《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丞相诸大臣皆受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 (历史)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 (历史)

2021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周考(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学”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B. 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5.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6.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 君主立宪制7.“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8.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0.9)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0.9)历史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0.9)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李约瑟说:“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荣。

”材料意在说明理学()A.本质是科学的B.确立伦理本体论以塑造崭新人格C.强调经世致用D.格物致知理论推动对物理的探究2.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与“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D.“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4.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

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

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5.李贽在《藏书》中既反对专权,又称颂“圣主”;既同情农民起义,又视起义为“盗贼”。

其认识源于()A.主张的片面化 B.个性的价值观 C.思想的矛盾性 D.历史的局限性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C.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D.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7.《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10.16)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10.16)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10.16)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1、《礼记》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其中多数篇章是孔子弟子的作品,其中写道:“君天下曰天子。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写道:“皇天右而子之,号称天子。

”以上两种对“天子”的说法()A.都具有浓厚的君主专制主义的色彩 B.都反映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C.都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 D.都反映了君主是最高统治者的思想2、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3、汉代的新儒学融合了各家思想,像一个综合体。

其主张有“天者,百神之大君也”“阳,天之德;阴,天之刑”“国之为国者德也,君之为君者威也。

故德不可共,威不可分”等。

其新儒学体系吸收了( )①“天子为暴,天能罚之”(墨家)②“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佛教)③“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黄老之学)④“柄者,杀生之治也;势者,胜众之资也”(法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4、“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引自《庄子·人间世》)下列与此主张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D.“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5、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7、某同学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题

高二历史周练一1.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相关背景有(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界超级活跃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壮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材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带动了思想的革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2.如图是2013年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图案,它们传递出丰硕的和谐主题。

下列思想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仁者爱人B.人之性恶C.人性本善D.以人为本3.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4.“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避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C.注重研究社会现实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5.十二五计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前头,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图)。

下列主张不能有效表现上述理念的是( )A.仁政B.为政以德C.兼爱、节用D.克己复礼6.“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

”与墨子的“兼爱”相较,孔子的“仁”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B.提倡重义轻利C.讲求实际功利D.区分品级名分7.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咱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 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8.某中学历史探讨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转变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

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重点班9.16)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周练试卷(重点班9.16)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1.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注重因地制宜C.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精耕细作的特点2.宋代王若叟在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的一道奏疏中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A.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佃户彻底获得了人身自由C.佃户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3.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

”材料主要说明宋朝()A.城市功能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治安的改善4.《晋书·食货志》云:“及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

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金属货币职能萎缩B.战乱导致经济衰落C.货币流通领域混乱D.政府鼓励农业生产5.《世界知识画报》xx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马六甲附近时的巨大木船,尽管经历沧桑依然保存完好。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艘船最有可能属于哪国船队()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6.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