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0: 体温降低,人体颤抖; 34℃时,停止颤抖; 28℃时,呼吸停止,人死亡。
M W R E C S
人体感到舒适的必要条件: S = 0(不冷不热) 人体感到舒适的充分条件: 人体按正常比例散热
人体正常的散热比例:
对流散热/总散热 25~30%
辐射散热/总散热 45~50%
呼吸、无感觉蒸 发散热/总散热
25~30%
各影响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是紧密相关的。 在一定的气温下,相对湿度越大,人体通过蒸发
的散热量就越少,越容易感到闷热,反之通过蒸 发的散热量越大,人体就会感到凉爽; 在一定的相对湿度下,气温越高通过对流的散热 量越少,人体感觉热,反之人体感觉冷。 当气温高一点湿度低一点的热环境和气温低一点 湿度高一点热环境可以对人体有相同的热作用效 果。
建筑物内的空气(称室内空气)
功能:
① 提供人呼吸需要的氧气; ② 稀释室内污染物或气味; ③ 排除工艺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④ 除去室内多余的热量(余热)和湿量(余湿); ⑤ 提供燃烧设备所需氧气。
3、空气调节(Air Conditioning)——简称空调
空调技术需要涉及以下主要内容:
1. 特定空间内、外干扰量的确定与计算 2. 空气的处理方法与装置的选择 3. 空调系统形式的确定与设计 4. 气流组织设计与风口选择 5. 空气的净化处理 6. 空调系统的消声、隔振、测试与调整
人体代谢 人体对外 人体与环境 产热量 作功 辐射换热
活动强度M、着衣量Icl tr
呼吸和皮 呼吸及人体 人体蓄 肤表面蒸 与环境对流 热量
发散热 换热
t、v
热湿环境的构成:空气温度t、相对湿
度 、速度v、平均辐射温度tr、人体着
衣热阻和代谢率。
平均辐射温度: 一个假想的等温围合面的表面温度,它与人体间的
们要求持续在高于外界环境。
是人类最早期开始使用的室内温度指标控制手段。 分类:
分散式:热源与散热设备在一处,火坑、火炉、火
墙、 火地。
集中式:热源与散热设备分开,目前的楼房中。
采暖系统的影响:舒适感(温度),卫生、美观、
能量的有效利用。
2、通风(Ventilating) 定义:向房间送入,或由房间排出空气的过程。 目的:利用室外空气(称新鲜空气或新风)来置换
绪论
一、什么是暖通空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HVAC Heating、Ventilating &Air Conditioning
暖通空调的任务是什么?
维持一种室内环境,使其满足 1、人的舒适与健康 2、工业产品质量 3、提高劳动效率
1、采暖(Heating)——又称供暖 定义:按需要给建筑物供给热能,保证室内温度按人
空调的基本方法和系统组成
空调的基本方法:以空气为介质,使送风参数不 同来达到控制特定空间内空气参数的目的。
典型空调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被调对象 2. 空气处理设备 3. 空气输送设备 4. 空气分配设备
空调的系统组成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分类
1、按对建筑环境控制功能分类。
分两大类 (1)热湿环境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系统——主要控制
辐射热交换量等于人体周围实际的非等温围合面与人体 间的辐射热交换量。
k
tr
(Fnj t nj )
j1
=
热平衡方程:
代谢热=蒸发散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对外做功+身体蓄热量
M W R E C S
人体代谢 人体对外 人体与环境 产热量 作功 辐射换热
活动强度M、着衣量Icl tr
呼吸和皮 呼吸及人体 人体蓄 肤表面蒸 与环境对流 热量
冷却水循环泵
热水循环泵
中央空调系统示意图
烟囱
1-1 热湿环境的构成及对人体的作用
一、热湿环境的构成
人体与外界的热交换
显热交换
人体对流热交换 呼吸对流热交换 辐射热交换
潜热交换
皮肤表面蒸发放热 呼吸蒸发放热
热平衡方程:
代谢热=蒸发散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对外做功+身体蓄热量
M W R E C S
较窄的范围内。
Hot
Cold
M W R E C S
自动散热调节方式 血管扩张,增加流向皮肤层的血流,提高表皮
温度 出汗 自动御寒调节方式 血管收缩,减少流向皮肤层的血流,降低表皮
温度 通过冷颤增加代谢率
蓄热量不同时的生理现象
M W R E C S
S>0: 体温升高, 40℃时,出汗停止; 43.5 ℃时,呼吸停止,人死亡。
ຫໍສະໝຸດ Baidu
显然,组成热环境的各影响因素的不同组合, 热环境对人体可以有不同的作用效果,但也可 以有相同的作用效果。从暖通空调的角度来看, 不同的组合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一般是不同的。
制冷机循环示意图
冷剂空调系统示意图
冷剂空调系统示意图
排风扇 送风口
送风管
消声器
烟气

18°C



回风口 25°C
空调房间 24°C
新风 空调机
热湿空气 冷却塔
冷凝水管
制冷机房
冷水管 冷冻水循环泵
制冷机的蒸发器 制冷机的冷凝器
7°C 12°C 37°C
32°C
冷却水管
热水管
60°C
热水锅炉
55°C
建筑物室内的温湿度,有空调系统和采暖系统。 (2)以污染物为主要控制对象的系统——主要控
制室内空气品质,有通风系统和建筑防烟排烟系统等。 上述两大类的控制对象和功能互有交叉。
二、按承担热负荷,冷负荷和湿负荷的介质分类
分为四大类 ① 全水系统—系统中全部用水承担室内的冷、热负荷,介质为
热水时,向室内提供热量,如热水供暖,为冷水时,(常称 冷冻水)向室内提供冷量,承担室内冷负荷和湿负荷,风机 盘管系统。 ② 全空气系统—以空气为介质,向室内提供热量或冷量。如全 空气空调系统,向室内提供处理后冷空气以除去室内显热冷 负荷和潜热冷负荷。 ③ 空气-水系统—以空气和水为介质,共同承担室内负荷。风 机盘管+新风系统。 ④ 冷剂系统—以制冷剂为介质,直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去湿 或加热,又称机组式系统。
发散热 换热
t、v
热湿环境的构成:空气温度t、相对湿
度 、速度v、平均辐射温度tr、人体着
衣热阻和代谢率。
人体的正常温度: 36.5~37℃
38 oC 32 oC
人体与非生物体的区别:人
体的温度和散热量并不完全
由环境因素决定,在一定环
境参数范围内人体的体温调
节系统可以将人体的核心温
度维持在一个适合于生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