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值管理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变革,股权分置改革完成标志替全流通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全新制度环境中,所有上市公司都将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管理市值,如何有效激励管理层。

市值管理是公司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深刻转型,这个转型核心内容是企业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向企业价值最大化过渡。在成熟市场经济和同际惯例里,企业价值最大化(即市值最大化)已经成为公司经营最高目标和体现经营绩效综合性指标。传统“利润最大化”成为一个追求市值最大化过渡性指标。这种经营目标转型.将引发经营思维、经营内容、公司治理、业绩考核、管理层激励等方面一系列变化。

在股权分置情况下,当非流通股价格无法以流通价衡量时。非流通股股东倾向于以净资产最大化而非市值最大化为目标。国有上市公司出于资产保值、增值考虑,更是普遍选择了将净资产作为国有企业考核体系核心因素。

股改完成后,国有股获得流通并体现出市场价格。股东价值取向逐渐趋于一致,企业价值考核方式也在适时进行调整。现在将市值作为重要指标纳入考核,有利于引导上市公司管理层关心公司市值变化,致力于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继股权激励后,国贤委提出市值考核并不是偶然,本质上是一个事物两个方面:双轮驱动管理层努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市值管理对资本市场影响

全流通使所有股票都获得了上市流通权利,实现了“同股同价同权”,为上市公司市值反映公司内在价值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预期对上市公司价值进行评估,得到一个其所偏好市场价值,然后根据上市公司市值表现来决定是买人还是卖出,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开始恢复。

近几年来,我国股市中机构投资者规模迅速增加.其在资本市场中比重在2005年底已提高到25%,这改善了我国股市上投资者构成,

使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上投资者行为趋于理性,对上市公司估值更接近于实际价值。

由于所有股票都能够在二级市场上流动,敌意收购可能性将会增加。敌意收购指收购方在目标公司不情愿情况下,通过大量购买目标公司股票取得控股权收购行为。市值被低估上市公司最容易成为敌意收购者目标。有时收购者目是通过敌意收购扩大自己业务范围,提高自身影响力。但更常见是,在上市公司市值低估时低价购买公司,然后在市值恢复正常时卖出,从中赚取超额收益。这种做法会影响到上市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而且,敌意收购忽略了管理层意见,对公司内部来说是不受欢迎。因此.上市公司有动力进行市值管理.避免其市值被低估。

市值管理与宏观经济关系

在股权分置条件下,因为股票价格不能准确反映上市公司真实价值,股市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功能被扭曲。近年来.虽然我国GDP一直高速增长.股市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出现与宏观经济走势相悖怪现象。全流通后,伴随着股票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恢复,股票市场中市值表现将真正成为公司、行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反映。

市值管理同时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首先,随着投资者对股市信心恢复,会有一部分资金从银行流入股市.股票市场上资本量增加.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扩大,融资成本降低。

其次,股市资本配置功能逐渐完善,投资者根据自己预期在不同行业间投资.这就能通过市场力量完成资本配置。微观经济学原理表明,市场配置是最有效率。它能够确保资本在不同行业间合理分配以实现收益最大化,那些最有发展潜力行业将能够吸引更多资金。市值管理给资本市场带来变化将促进公司间发展和竞争,从而推动整个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市值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全流通是我国股市建立以来意义最为深远一次变革。股市基本功能开始健全,投资者信心得以恢复。但由于我国股市发展还不够完善.市值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问题是,我国股市是一个弱有效市场.上市公司市值变化难以迅速准确地反映其内在价值变化。一个完善股票市场需要有雄厚资金参与,需要有大型上市公司作为标,需要富有弹性价格机制,需要有良好信息传递机制以及大量理性投资者虽然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股市在这些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资本市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全流通带来利好消息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股市,扩充了市场容量,市场定价机制在逐渐恢复。同时,由于股市上机构投资者比例提高,市场上投资者行为呈现出较强理性色彩。全流通给市场带带了很大变化,使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股市基本功能开始恢复,但仅仅依靠市场手段是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立法,规范投资者行为,建立透明信息披露机制,为市值管理建立一个良好法律监管环境。

市值管理主体是谁?

上市公司是市值管理最直接操作者,是实施市值管理最大、更是最重要主体。一切市值管理行为都要通过上市公司付诸实施,它同时担任着市值管理规划者和执行者双重身份。

上市公司股东是市值管理最大受益者。无论从市值管理主要目标还是常用手段来看,市值管理更多是上市公司股东最为关心事情,因为公司市值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是进行市值管理最主要目。这其中大股东责任更为重大,顺利推行市值管理计划将与大股东理解和支持程度正相关。

上市公司经营层是市值管理推进者。引入市值考核机制后,公司经营层自身利益也与股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也必然重视市值管理,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公司经营业绩以期股价上升。而适当激励政策也将提高企业高管绩效成绩。

监管部门是市值管理引导者。市值不仅体现上市公司实力大小,也是反映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乃至经济实力新标杆,各种监管部门也必须重视总市值管理,引导资本市场市值可持续稳健增长。

券商成为市值管理受益者之一,同时也是市值管理辅助执行者。一些券商认为,在全流通时代,市值管理也将成为券商经纪和投行业务一个重要方面。这其中蕴含着多元化业务内容,券商可以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提供股权价值保值增值服务以及衍生服务,如融资融券、发行权证、定向私募、公开发行、兼并收购,股权置换等综合金融服务。这些业务开展也会为他们带来可观利润回报。因而证券公司成为市值管理最坚定拥护者。

基金公司是市值管理成效检验者。市值管理就是财富管理,基金管理公司职责就是管理市值。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成效通过基金公司参与更准确地在市场中反映出来。

实际上,市值管理与市场各方参与者都有着密切关系,共同推进市值管理,形成共赢是所有参与者共同心愿。

市值管理地位:企业经营行为最高阶段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以“产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计划执行者,不需要考虑产品销售与市场需求,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和完成国家下达计划指标,对国有企业及其领导人业绩考评均以产值计划完成情况为依据。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推动作用,各种商品产量迅速增加,市场逐步出现供过于求局面,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种市场环境变化决定了企业经营理念由产品观念向商品观念转变。所谓商品观念,就是企业经营活动更加关注市场需求,使产品在市场交换中为企业实现利润。

伴随着从产品观念向商品观念转变,企业经营理念也不断地向前发展,各种企业管理思想以及经营实践活动使企业经营理念得以进一步丰富,并开始走向成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