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内存(下)

合集下载

Linux操作系统(下)复习题

Linux操作系统(下)复习题

复习题一、填空题1、Linux操作系统是Unix 操作系统的一个克隆版本。

2、Linux的命令运行环境昌Shell,它是一种命令解释器,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互接口。

3、Linux系统中有三个基本的文件类型:普通文件、目录文件和设备文件。

4、Linux系统通过目录将系统中所有的文件分级、分层组织在一起,形成了Linux文件系统的树型层次结构。

5、在Linux系统中建立新目录的命令是mkdir 。

6、Linux编程可分为Shell 编程和高级语言编程。

7、Linux系统提供了许多文本编辑程序,比较常用的有vi 和emacs 等。

8、要使用make,必须编写一个叫Makefile 的文件。

9、autoconf 是一个用于生成可以自动配置软件源代码包以适应多种类Unix系统的shell 脚本的工具。

10、Automake 是一个从文件Makefile.am中自动生成Makefile.in文件的工具。

11、Linux的文件是个简单的字节序列。

12、对于Linux而言,所有对设备和文件的操作都使用文件描述符。

13、调用open 函数可以打开或创建一个文件。

14、设置文件的存取权限,分为属主、组用户和其他用户三类。

每类分为读、写和执行权限。

15、第一个进程都有一个目录与之相连,它称为当前工作目录,或简单地称为工作目录。

16、当打开一个流时,标准输入输出函数返回一个FILE结构的指针。

17、在三个流是在执行程序时自动打开的。

它们是标准输入、标准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

18、有3种类型的无格式I/O 函数可用来读写流,它们是字符I/O函数、行I/O函数和块I/O函数。

19、每一个流对象内部都保持着两个指示器:一个是错误指示器,当读写文件出错时该指示器被设置;另一个为文件结束指示器,当遇到文件尾时该指示器被设置。

20、流有3种不同的缓冲类型,它们是全缓冲、行缓冲和无缓冲。

21、进程在其生存期内可能处于三种基本状态:运行态、就绪态、等待态。

Linux下用户态和内核态内存共享的实现

Linux下用户态和内核态内存共享的实现

1 引言Linux 是一类Unix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统称。

Linux 操作系统的内核的名字也是“Linux”。

Linux 操作系统也是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发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 操作系统。

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企业用户都可以编写自己的内核代码,再加上对标准内核的裁剪从而制作出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一个或多个内核模块的实现并不能满足一般 Linux 系统软件的需要,因为内核的局限性太大,如不能在终端上打印,不能做大延时的处理等等。

当需要做这些的时候,就需要将在内核态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用户态的一个或多个进程中进行处理。

这样,内核态与用空间进程通信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将列举 Linux 下基于 Netlink 机制的内核态与用户态进程通信的方法以及如何实现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内存共享。

2 用户态和内核态用户态与内核态是操作系统的两种运行级别,IntelCPU提供Ring0-Ring33种级别的运行模式。

Ring0级别最高Ring3最低。

用户态:当进程在执行用户自己的代码时,则称其处于用户运行态即用户态。

此时处理器在特权级最低的(3 级)用户代码中运行。

内核态:当一个任务(进程)执行系统调用而陷入内核代码中执行时,就称进程处于内核运行态或简称为内核态。

此时处理器处于特权级最高的 0 级内核代码中执行。

当进程处于内核态时,执行的内核代码会使用当前进程的内核栈。

在内核态下 CPU 可执行任何指令,在用户态下 CPU 只能执行非特权指令。

当 CPU 处于内核态,可以随意进入用户态;而当 CPU 处于用户态时,用户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只有在系统调用和中断两种情况下发生,一般程序一开始都是运行于用户态,当程序需要使用系统资源时,就必须通过调用软中断进入内核态。

3 Linux 的用户态和内核态Linux 使用了 Ring3 级别运行用户态,Ring0 作为内核态。

Ring3状态不能访问 Ring0的地址空间包括代码和数据Linux 进程的 4GB 地址空间,3GB-4GB 部分是共享的,是内核态的地址空间,这里存放着整个内核的代码和所有的内核模块,以及内核所维护的数据。

linux下共享内存

linux下共享内存

Linux下共享内存SUNNY.MAN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这块内存会映射到各个进程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 从而使得这些进程可以相互通信,进程退出时会自动和已经挂接的共享内存区段分离,但是仍建议当进程不再使用共享区段时调用shmdt来卸载区段。

注意,当一个进程分支出父进程和子进程时,父进程先前创建的所有共享内存区段都会被子进程继承。

如果区段已经做了删除标记(在前面以IPC_RMID指令调用shmctl),而当前挂接数已经变为0,这个区段就会被移除。

Linux中通过API函数shmget创建的共享内存一般都是在程序中使用shmctl来释放的,但是有时为了调试程序,开发人员可能通过Ctrl + C等方式发送中断信号来结束程序,此时程序申请的共享内存就不能得到释放,当然如果程序没有改动的话,重新运行程序时仍然会使用上次申请的共享内存,但是如果我们修改了程序,由于共享内存的大小不一致等原因会导致程序申请共享内存错误。

因此,我们总是希望每次结束时就能释放掉申请的共享内存。

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释放共享内存:第一种:如果总是通过Crtl+C来结束的话,可以做一个信号处理器,当接收到这个信号的时候,先释放共享内存,然后退出程序。

第二种:不管你以什么方式结束程序,如果共享内存还是得不到释放,那么可以通过linux命令ipcrm shm shmid来释放,在使用该命令之前可以通过ipcs -m命令来查看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查看使用ipcs命令,不加如何参数时,会把共享内存、信号量、消息队列的信息都打印出来,如果只想显示共享内存信息,使用如下命令:[root@localhost ~]# ipcs –m同样共享内存的大小也可以用ipcs –lm来查看它的上限下限。

shmget( ) 创建一个新的共享内存区段取得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描述符shmctl( ) 取得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信息为一个共享内存区段设置特定的信息移除一个共享内存区段shmat( ) 挂接一个共享内存区段shmdt( ) 于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分离同样共享内存的大小也可以用ipcs –lm来查看它的上限下限。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姓名/学号:一、实验目的以生产者和消费者问题为例, 学习Linux和Windows下进程通信、同步机制的具体实现方法, 主要是信号量和共享内存。

熟悉相关系统API的用法。

二、实验内容使用共享内存和信号量机制来实现多个生产者/消费者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

要求在Linux和Windows下分别实现。

缓冲区大小为3, 初始为空。

2个生产者, 随机等待一段时间, 往缓冲区添加数据, 重复6次。

3个消费者, 重复4次。

三、实验环境Ubuntu 10.10 , GCC; Windows 7, VC 6.0;四、程序设计与实现1.Linux下:(1) 数据结构:a.共享内存定义为一个结构, 使得其数据成员更清晰且操作变得简单。

b.共享缓冲区采用循环队列的数据结构,由上面的结构struct buf { int start; int end; int info[BUF_NUM]; }维护。

其中start为队头指针, end为队尾指针, info为数据区域。

(2) 算法:a.大致由三个模块组成:i.主程序(main):ii.创建信号量、共享内存并进行初始化iii.创建生产者、消费者进程, 生产者执行pro_fun(), 消费者执行con_fun()iv.等待所有子进程的结束v.删除信号量、共享内存i.生产者进程(pro_fun):ii.通过key获得信号量、共享内存的ID, 将内存添加到自己的地址空间iii.P(empty), P(mutex), Add(data), V(mutex), V(full)iv.解除和共享内存的关联i.消费者进程(con_fun):ii.通过key获得信号量、共享内存的ID, 将内存添加到自己的地址空间iii.P(full), P(mutex), Add(data), V(mutex), V(empty)iv.解除和共享内存的关联循环队列部分:加入数据: info[end] = value; end = (end + 1) % 3;取出数据: temp = info[start]; info[start] = 0; (start = start + 1)%3; return temp;(3) 程序流程图:a.主函数:b.生产者进程:c.消费者进程和生产者类似4.Windows 下:(1) 数据结构:和Linux大致相同(2) 算法:a.创建的子进程调用正在执行的文件本身, 通过main函数的参数区分主进程和生产者、消费者进程。

Informix数据库常用命令介绍

Informix数据库常用命令介绍

华为产品维护资料汇编 TELLIN智能网维护资料数据库基础知识目录目录第1章 Informix数据库常用命令介绍 (1)1.1 概述 (1)1.1.1 oninit (1)1.1.2 dbexport (2)1.1.3 dbimport (4)1.1.4 dbload (5)1.1.5 dbschema (7)1.1.6 oncheck (8)1.1.7 onload (9)1.1.8 onlog (10)1.1.9 onmode (11)1.1.10 onparams (13)1.1.11 onspaces (13)1.1.12 onstat (14)1.1.13 ontape (19)1.1.14 onunload (21)第1章 Informix数据库常用命令介绍1.1 概述Informix数据库服务器提供了在shell提示符下直接执行管理任务功能的应用程序。

列出这些应用程序:表1-1提示符下直接执行管理任务功能的应用程序以下对这些应用程序逐一简要说明。

1.1.2 oninit1. 功能说明oninit 应用程序用于改变系统的运行模式。

数据库有六种工作模式,它们是:离线(off-line)不运行状态●静模式(quiescent)在此模式下,用户不能连接到数据库,但可用onstat等命令查看数据库信息●在线(on-line)数据库运行状态●只读(read-only)只能读数据库但不能写●恢复(recovery)是一种临时状态,存在于从离线模式到静模式之间●关闭(shutdown)是一种临时状态,存在于从在线模式到静模式或离线模式oninit命令将在离线(off-line)状态的数据库启动为在线(on-line)模式,并初始化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在作初始化之前,应先设置环境变量INFORMIXSERVER,否则数据库不建立sysmaster表,必须以root或informix注册才能执行本命令,本命令不但能初始化共享内存,还能初始化磁盘空间。

ipc原理

ipc原理

ipc原理IPC原理。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是指进程间通信,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多个进程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IPC原理是指在操作系统中实现进程间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IPC原理。

首先,IPC原理的基本概念是什么?IPC原理是指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机制,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通常有多种IPC的实现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等。

这些方式都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API来实现的,不同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

其次,IPC原理的核心作用是什么?IPC原理的核心作用是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

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同的进程可能需要共享数据,或者需要进行协同工作,这就需要有一种机制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IPC原理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实现进程间通信,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IPC原理的几种常见实现方式。

首先是管道,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适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

其次是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一种可以实现多对多通信的方式,适用于需要进行消息传递的场景。

再次是信号量,信号量是一种用于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访问的方式,可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

最后是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适用于需要大量数据共享的场景。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IPC原理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IPC原理适用于多个进程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资源的场景,可以帮助实现进程间的协同工作。

在应用IPC原理时,需要注意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避免出现数据不一致或者资源冲突的情况。

另外,不同的IPC实现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总之,IPC原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可以帮助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多核处理器下的并行计算模型设计

多核处理器下的并行计算模型设计

多核处理器下的并行计算模型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核处理器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计算需求。

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多核处理器成为了当代计算机系统的主流选择。

多核处理器通过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来提高计算性能,并且在并行计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在多核处理器下设计并行计算模型的相关内容。

在设计多核处理器下的并行计算模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任务划分与调度、数据共享与同步、负载均衡与性能优化。

首先,任务划分与调度是并行计算模型设计的基础。

任务划分是将原来的串行计算任务划分成若干个并行的子任务,以便能够在多核处理器上同时执行。

任务调度是将这些子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核心进行执行,确保每个核心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在任务划分时,需要考虑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合理划分子任务的粒度以提高计算效率。

在任务调度时,需要考虑核心之间的负载平衡,避免某个核心负载过重而导致性能下降。

其次,数据共享与同步是多核处理器下并行计算模型设计的关键问题。

多核处理器上的不同核心共享一定的内存空间,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数据共享机制。

常用的数据共享机制包括共享内存和消息传递。

共享内存是指所有核心可以直接访问同一块内存,需要通过锁等机制来实现数据的同步。

消息传递是指核心间通过发送消息来进行数据通信,需要设计消息传递的协议和接口。

在设计数据共享与同步机制时,需要考虑数据一致性和并发冲突的问题,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负载均衡与性能优化是设计多核处理器下并行计算模型的关键目标。

负载均衡是指在多核处理器上均匀分配任务,使得每个核心的负载尽量平衡,以提高整体的计算性能。

常用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静态负载均衡和动态负载均衡。

静态负载均衡是在任务划分时就确定任务的分配策略,适用于任务负载稳定的情况。

动态负载均衡则是根据任务的执行情况实时调整任务的分配策略,适用于任务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

在性能优化方面,可以通过调整任务的划分粒度、调整数据共享机制、优化任务调度算法等方式来提高计算性能。

(最终版)linux下python和c++相互调用共享内存通信

(最终版)linux下python和c++相互调用共享内存通信

(最终版)linux下python和c++相互调⽤共享内存通信本⽂主要⽤于python和c++相互通信,通过共享内存相互传递数据,图像,数组,结构体。

python优势在于开发快速⽅便,有很多扩展库可⽤,且深度学习很多都是python写的。

c++底层速度快,但是开发慢,尤其是很多SLAM和图像处理的只有c++版本。

为了调试开发⽅便,有时候需要嫁接两个⼯程,根据⾃⼰实际需要决定。

⼤概思路1 c++编译动态库完成各种共享内存的实际操作。

2 python端调⽤c++动态库进⾏共享内存数据交互。

3 c++端调⽤c++动态库进⾏共享内存数据交互。

主要⽤的的是ctypes资料共享内存在 Linux 实现内存共享的函数主要有 shmget、shmat、shmdt、shmctl 这么四个。

1、shmget 得到或者创建⼀个共享内存对象int shmget(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shmflg)其中 key_t key 的值为⼀个IPC键值,可以通过IPC_PRIVATE 建⽴⼀个新的键值为0的共享对象,但这并不能保证与IPC对象的对应关系,不同进程之间需要同⼀个且不会重复的IPC键值来完成通信,⼀般此参数使⽤ftok函数来进⾏创建IPC键值。

size_t size 是映射共享内存的⼤⼩,单位为字节 (Byte),但在创建时这⾥的最⼩分配单位是⼀页,⼤致为4KB,当你超过4KB但是⼩于8KB时会主动分配两页,也就是不⾜⼀页(4KB)的按照⼀页计算。

int shmflg 参数是需要注明的操作模式。

0:取键值对应的共享内存,若此键值相应的共享内存不存在就报错。

IPC_CREAT:存在与键值对应的共享内存则返回标识符,若不存在则创建共享内存返回标识符。

IPC_CREAT|IPC_EXCL:不存在相应键值的共享内存则创建此共享内存,若存在则报错返回值:成功返回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失败返回-1。

分布式系统练习试题

分布式系统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概述1、下列哪项描述不是分布式系统的特性 ( C )A、透明性B、开放性C、易用性D、可扩展性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A、基于中间件的系统要比网络操作系统的透明性高√B、网络操作系统要比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透明性高×C、基于中间件的系统要比分布式操作系统的透明性高×D、分布式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在异构多计算机系统中4、从下面关于网络操作系统的原理图中可以看出 ( B )A、网络操作系统是紧耦合系统,因而只能运行在同构多计算机系统中×B、网络操作系统不要求各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同构√C、运行于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取得很高的透明性×D、网络操作系统可以作为一个全局的单一的系统进行方便的管理×5、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采用中间件技术加入中间件层,主要可以 ( D )A、弥补网络操作系统在可扩展性方面的缺陷B、弥补网络操作系统在可开放性方面的缺陷C、提高网络操作系统的稳定性D、提高网络操作系统的透明性1、下列描述不是分布式系统目标的是 ( C )A、连接用户和资源B、透明性C、异构性D、开放性以及可扩展性。

2、下列系统中有共享内存的系统是 ( B )A、同构多计算机系统B、多处理器系统C、异构多计算机系统D、局域网系统3、下述系统中,能运行于同构多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是 ( A )A、分布式操作系统B、网络操作系统C、中间件系统D、嵌入式操作系统4、多计算机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 B )A、共享内存B、消息传递C、文件传输D、TCP/IP协议6、下列描述中,不属于C/S三层模型中是 ( C )A、用户界面层B、数据层C、通信层D、处理层2、透明度最高的操作系统是 ( A )A、多处理器分布式操作系统B、多计算机分布式操作系统C、网络操作系统D、基于中间件的操作系统3、下图所示典型C/S模型交互过程中,假设客户端是阻塞的,则其阻塞时间为 ( A? )A、T4-T1B、T4-T2C、T3-T2D、T3-T14、分布式系统的中间件协议位于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的 ( D )A、传输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应用层6、C/S模型中,核心处理函数由哪一层实现 ( D )A、用户界面层B、数据层C、通信层D、中间层11、网络操作系统要求其管理的各计算机 ( B )A、硬件同构(不要求)B、通信协议一致或者相互兼容C、操作系统同构(不要求)D、安装相同的中间件1、分布式系统的透明性是指 ( B )A、用户不需要关心任何操作B、用户不需要关心系统实现的细节C、系统不需要关心用户的操作细节D、系统不需要关心用户的操作过程3、下列处理器与内存关系示意图中,属于多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是 ( D? )A、B、C、D、4、中间件系统与分布式操作系统有比较好的 A ,与网络操作系统相比有比较好的 AA、可扩展性和开放性,透明性和易用性B、可扩展性和透明性,开放性和易用性C、透明性和易用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C、透明性和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17、透明度最高的系统是 ( C )A、网络操作系统B、中间件系统C、分布式操作系统D、松耦合系统5、中间件协议位于网络协议体系的 ( D )A、传输层B、会话层C、网络层D、应用层通信5、异步通信中,消息由客户进程首先送给 ( A? )A、服务器缓冲区B、服务器进程C、客户端缓冲区D、网络10、RPC中,客户调用的接口称为 ( A? )A、客户存根B、服务器存根C、远程对象接口D、消息接口14、电子邮件系统通信方式属于 ( B )A、暂时通信B、持久通信C、中间层通信D、RPC通信5、QQ聊天工具与聊天室聊天的通信方式属于 ( B )A、暂时通信,持久通信B、持久通信,暂时通信C、暂时通信,暂时通信D、持久通信,持久通信6、基于RPC的分布式系统与基于显示消息交换的分布式系统相比具有更好的 ( C )A、可扩展性B、开放性C、透明性D、易用性7、RPC通信过程中,服务器存根把服务器执行的结果打成消息包,提交给 ( A )A、服务器操作系统B、客户存根C、客户操作系统D、服务器8、消息队列系统的通信为一种持久通信,下列示意图所示的工作情况哪种情况下队列可以不存储消息 ( A? )6、RPC 通信中,客户存根和服务器存根都包含一组调用接口,它们是否包含这些接口的实现? ( D??? ) A 、客户存根包含,服务器存根不包含 B 、都不包含 C 、客户存根不包含,服务器存根包含 D 、都包含 进程8、下图为重复服务器与并发服务器组织方式。

运维的面试题及答案

运维的面试题及答案

运维的面试题及答案一、简介运维(DevOps)是指开发(Development)和运维(Operations)团队之间的一种合作模式。

运维工程师负责支持、维护和保护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并关注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

在运维面试中,常涉及到一些技术问题,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运维面试题及答案。

二、操作系统1. 什么是进程和线程?答: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有独立的内存空间;线程是在进程中独立运行的最小单位,共享进程的内存空间。

2. 请描述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

答:进程间通信可以通过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套接字等方式实现。

三、网络1. 什么是TCP/IP协议?答:TCP/IP协议是互联网上常用的网络协议,它由两个协议组成: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络互联协议(IP)。

2. 请描述一下TCP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

答:三次握手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SYN包,服务端回复SYN+ACK包,客户端再回复ACK包,建立连接;四次挥手过程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FIN包,服务端回复ACK包,服务端发送FIN包,客户端回复ACK包,断开连接。

四、Linux1. 如何查看系统负载?答:可以使用命令`uptime`查看系统负载。

2. 如何查看文件的大小和所占磁盘空间?答:可以使用命令`ls -lh`查看文件的大小,使用命令`du -sh`查看文件所占磁盘空间。

五、云计算1. 什么是云计算?答: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的一种模式,用户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访问所需的计算资源。

2. 请介绍几个常见的云计算平台。

答:常见的云计算平台有亚马逊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平台等。

六、数据库1. 什么是索引?为什么要使用索引?答:索引是数据库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快速定位和访问数据。

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2. 请描述主键和外键的作用。

答:主键用于唯一标识一条记录,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外键用于建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免费下载】武汉光迅笔试题

【免费下载】武汉光迅笔试题

) //1.const 修饰
/* current char */
6. long total; /* current total */
7. int sign; /* if ''-'', then negative, otherwise positive */
1. Linux 进程间的通信有哪几种?请简要概述 一.管道(pipe) 管道是 Linux 支持的最初 IPC 方式,管道可分为无名管道,有名管道等。 (一)无名管道,它具有几个特点: 1) 管道是半双工的,只能支持数据的单向流动;两进程间需要通信时需要建立起两 个管道; 2) 无名管道使用 pipe()函数创建,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者兄弟进程之间; 3) 管道对于通信的两端进程而言,实质上是一种独立的文件,只存在于内存中; 4) 数据的读写操作:一个进程向管道中写数据,所写的数据添加在管道缓冲区的尾 部;另一个进程在管道中缓冲区的头部读数据。 (二)有名管道 有名管道也是半双工的,不过它允许没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进行通信。具体点说就是, 有名管道提供了一个路径名与之进行关联,以 FIFO(先进先出)的形式存在于文件系 统中。这样即使是不相干的进程也可以通过 FIFO 相互通信,只要他们能访问已经提供 的路径。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管道有读端时,往管道中写数据才有意义。否则,向管道写数 据的进程会接收到内核发出来的 SIGPIPE 信号;应用程序可以自定义该信号处理函数, 或者直接忽略该信号。 二.信号量(semophore) 信号量是一种计数器,可以控制进程间多个线程或者多个进程对资源的同步访问,它 常实现为一种锁机制。实质上,信号量是一个被保护的变量,并且只能通过初始化和 两个标准的原子操作(P/V)来访问。(P,V 操作也常称为 wait(s),signal(s)) 三.信号(Signal) 信号是 Unix 系统中使用的最古老的进程间通信的方法之一。操作系统通过信号来通知 某一进程发生了某一种预定好的事件;接收到信号的进程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处理该 信号,一是可以采用默认处理机制—进程中断或退出,一是忽略该信号,还有就是自 定义该信号的处理函数,执行相应的动作。 内核为进程生产信号,来响应不同的事件,这些事件就是信号源。信号源可以是:异 常,其他进程,终端的中断(Ctrl-C,Ctrl+\等),作业的控制(前台,后台进程的管理等) ,分配额问题(cpu 超时或文件过大等),内核通知(例如 I/O 就绪等),报警(计时器) 。 四.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就是消息的一个链表,它允许一个或者多个进程向它写消息,一个或多个进 程向它读消息。Linux 维护了一个消息队列向量表:msgque,来表示系统中所有的消息 队列。 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传递信息少,管道只能支持无格式字节流和缓冲区受限的缺点。 五.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映射为一段可以被其他进程访问的内存。该共享内存由一个进程所创建,然 后其他进程可以挂载到该共享内存中。共享内存是最快的 IPC 机制,但由于 linux 本身 不能实现对其同步控制,需要用户程序进行并发访问控制,因此它一般结合了其他通 信机制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例如信号量。 六.套接字(socket) socket 也是一种进程间的通信机制,不过它与其他通信方式主要的区别是:它可以实现 不同主机间的进程通信。一个套接口可以看做是进程间通信的端点(endpoint),每个

数据库运维第三章自测答案

数据库运维第三章自测答案

数据库运维第三章自测答案1. ()是 SQL Server里保存所有的临时表和临时存储过程。

[单选题] *A master数据库B tempdb数据库(正确答案)C model数据库D msdb数据库2. 关于JDBC PreparedStatement,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数据库B 高级语言C OSD 数据库应用系统和开发工具(正确答案)3. 关于JDBC PreparedStatement,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可以用来进行动态查询B 通过预编译和缓存机制提升了执行的效率C 不能直接用它来执行in条件语句,但可以动态生成PreparedStatement,一样能享受PreparedStatement缓冲带来的好处(正确答案)D 有助于防止SQL注入,因为它会自动对特殊字符转义4. 在通常情况下,下面的关系中不可以作为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是 [单选题] *A R1(学生号,学生名,性别)B R2(学生号,学生名,班级号)C R3(学生号,学生名,宿舍号)D R4(学生号,学生名,简历)(正确答案)5. 为数据表创建索引的目的是? [单选题] *A 提高查询的检索性能(正确答案)B 创建唯一索引C 创建主键D 归类6. 下述SQL语句中,起修改表中数据作用的命令动词是 [单选题] *A ALTERB CREATEC UPDATED INSERT(正确答案)7. SQL的数据更新不包括下列哪个命令 [单选题] *A INSERTB UPDATEC DELETED CREATE(正确答案)8. 以下不属于事务的特性的是 [单选题] *A 隔离性B 原子性C 可用性(正确答案)D 一致性E 持久性9. MODIFY STRUCTURE 命令的功能是: [单选题] *A 修改记录值A 修改记录值B 修改表结构C 修改数据库结D 修改数据库或表结构(正确答案)C 修改数据库结D 修改数据库或表结构10. ()使用户可以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Linux下用户态和内核态内存共享的实现

Linux下用户态和内核态内存共享的实现

( p r e t f o ue pidT cn lg J n s o dSineC l g Hui l 2 3 0 ) Deat n mp t Ap l eh oo y, i guF o cec ol e, a a 2 0 3 m oC r e a e l
Ab ta t h r d me r s te mo tsmp e o h r c s o sr c :S a e mo y i h s i l f te P o e s c mmu i ai n S a e mo l we wo o r r c s n c t . h r d me r a l d t rmo e p o e s o y o
s me p y is me r r a B c u e al o h r c s h r d t e s me me r ,h r d me r s t e t p e ce c f al a h sc moy a e . e a s l ft e p o e s s a e a mo y s a e moy i h o f in y o h i l
v itesm i eo me o . s iea n t nma o0Itw rs otedf rn rc s r unapitr f on t e ith a epe f m r a k s u c o l c , ad ieet oes e r o e itot s c y l f i l to t h p t n op h
Ln x iu 使用 了 Rn 3级别 运行 用户态 ,RnO作 为内核态 。 ig i g Rn 3状 态 不 能访 问 Rn O的地 址 空 间 ,包 括 代 码 和数 据 。 i g ig
Ln x 程 的 4 B地 址 空 间 ,3 B 4 B部 分 是 共 享 的 ,是 内 iu 进 G G 一G

分区操作系统下的分区间通信的设计

分区操作系统下的分区间通信的设计

分区操作系统下的分区间通信的设计
在分区操作系统下,分区间通信的设计是通过共享内存或消息传递的方式实现的。

下面是两种常见的设计方法:
1. 共享内存:在共享内存机制中,不同的分区可以访问相同的内存区域。

这种设计方法通常涉及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域,并将其映射到每个分区的地址空间中。

分区可以通过读写共享内存来进行通信,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多个分区共享同一块内存区域,必须对内存访问进行同步和互斥操作,以防止数据损坏或冲突。

2. 消息传递:在消息传递机制中,分区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来进行通信。

每个分区有自己的消息队列或邮箱,可以向其他分区发送消息或从其他分区接收消息。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通过使用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如信号量、管道或套接字,来实现。

消息传递方式相对安全,因为不同分区的内存空间是隔离的,不会发生数据的共享和冲突问题。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特点选择适合的通信方式。

共享内存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但需要考虑同步和互斥机制。

消息传递机制相对安全,更适合于分区之间的隔离和独立操作。

同时,需要合理设计和管理通信接口和协议,以确保分区间通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gdb attach原理

gdb attach原理

gdb attach原理gdb attach命令是用来在程序正在运行的情况下附加一个调试器的命令,因此在调试时可以检查程序中的变量、内存、寄存器等信息并进行程序分析。

attach命令中的基本思想是将gdb进程附加到指定进程的地址空间之中,当该进程处理调试信息时,gdb就可以截获该信息并进行分析。

attach命令是gdb调试工具的一种重要功能,它使得我们可以在程序执行过程中调试程序。

这个命令本质上是利用了Linux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下面将详细介绍attach命令的原理。

进程间通信机制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不同于单独执行的程序,它们可以彼此通信以及协同工作。

在Linux环境下,进程间通信机制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信号等。

共享内存机制是attach命令的核心原理之一。

共享内存是指多个进程共享同一个物理内存区域,因此当一个进程修改该共享内存区域时,所有相互协作的进程都可以接收到该变化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同步处理。

为了保证访问共享内存的正确性,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一个锁机制来互斥访问共享内存区域。

Linux操作系统中还有诸如消息队列、信号等进程间通信机制,这里不再详细介绍。

gdb attach命令的实现原理在Linux环境下,附加到正在运行程序的gdb调试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其中最重要的步骤是附加到目标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具体步骤如下:2. 系统将进程所属地址空间的状态保存到一个称为“调试状态”的数据结构中。

调试状态包含进程的寄存器、内存映像和转移控制。

3. 将目标进程更改为被调试状态,并继续执行调用。

此时,该进程会进入内核模式,系统会将进程所属地址空间的内存映像加载到内存中。

4. 等待目标进程的指令,由于进程暂停,因此该指令不会执行,系统会将其缓存到调试状态数据结构中,并将控制权返回给gdb调试器。

5. gdb调试器使用ptrace函数中的PTRACE_GETREGS命令获取当前程序计数器寄存器值以及所有其他的寄存器值,并显示在扩展显示窗口中。

Linux下使用awk批量删除共享内存

Linux下使用awk批量删除共享内存

Linux下使用awk批量删除共享内存1.awk简介awk 是一个强大的文本分析工具。

sed 常常用于一整个行的处理,而awk 则倾向于以空格和tab键为默认分隔符将每行切片成一个个域(也就是一列)来处理。

Awk适用于小型的数据数据处理awk有3个不同版本: awk、nawk和gawk,未作特别说明,一般指gawk,gawk 是AWK 的GNU 版本。

2. awk语法格式a wk 'pattern1 {action1} pattern2 {action2} ...' filenameawk 后面接两个单引号并加上大括号{} 来对匹配模式的数据进行处理。

awk 可以处理后面指定的文件,也可以通过管道命令”|”读取来自前个命令的标准输出。

3.工作流程awk工作流程是这样的:读入有'\n'换行符分割的多条记录,然后将每一条记录按指定的域分隔符划分域,填充域,$0则表示所有域,$1表示第一个域,$n表示第n个域。

默认域分隔符是空格键和tab键。

以last命令结合awk来演示awk一个简单的筛选输出。

们用last 可以将登陆者的数据取出来,结果如下所示:[root@lvlv]# last -n 4root pts/1 192.168.1.100 Tue Feb 10 11:21 still logged in root pts/1 192.168.1.100 Tue Feb 10 00:46 - 02:28 (01:41) root pts/1 192.168.1.100 Mon Feb 9 11:41 - 18:30 (06:48) dmtsai pts/1 192.168.1.100 Mon Feb 9 11:41 - 11:41 (00:00)若我想要取出帐号与登陆者的IP ,且帐号与IP 之间以[tab] 隔开,则会变成这样:[root@lvlv]# last -n 5 | awk '{print $1 "\t" $3}'root 192.168.1.100root 192.168.1.100root 192.168.1.100dmtsai 192.168.1.1004.利用awk批量删除共享内存首先利用“ipcs –m”查看共享内存信息,然后再利用“ipcrm -m shmid”删除共享内存。

windows下共享内存的使用(c语言版本)

windows下共享内存的使用(c语言版本)

windows下共享内存的使⽤(c语⾔版本)共享内存就是说⽩了就是⼀种映射。

我参考了以及⽹易“开⼼⼀族的博客”的东西。

在(winXP+vs2008环境下编译通过)共享内存在 Windows 中是⽤ FileMapping 实现的。

HANDLE CreateFileMapping( //返回File Mapping Object的句柄HANDLE hFile, // 想要产⽣映射的⽂件的句柄LPSECURITY_ATTRIBUTES lpAttributes, // 安全属性(只对NT和2000⽣效)DWORD flProtect, // 保护标致DWORD dwMaximumSizeHigh, // 在DWORD的⾼位中存放File Mapping Object // 的⼤⼩DWORD dwMaximumSizeLow, // 在DWORD的低位中存放File Mapping Object // 的⼤⼩(通常这两个参数有⼀个为0)LPCTSTR lpName // File Mapping Object的名称。

);我们可以⽤ CreateFileMapping 创建⼀个内存⽂件映射对象, CreateFileMapping 这个 API 将创建⼀个内核对象,⽤于映射⽂件到内存。

这⾥,我们并不需要⼀个实际的⽂件,所以,就不需要调⽤ CreateFile 创建⼀个⽂件, hFile 这个参数可以填写INVALID_HANDLE_VALUE 。

但是,⽂件长度是需要填的。

Windows ⽀持长达 64bit 的⽂件,但是这⾥,我们的需求⼀定不会超过4G , dwMaximumSizeHigh ⼀定是 0 ,长度填在 dwMaximumSizeLow 即可。

然后调⽤ MapViewOfFile 映射到当前进程的虚拟地址上即可。

⼀旦⽤完共享内存,再调⽤ UnmapViewOfFile 回收内存地址空间。

以下有2个进程,A.c⽣成A进程,B.c⽣成b进程。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法[整理版]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法[整理版]

交换机常用几种计算方式交换机的背板带宽,是交换机接口处理器或接口卡和数据总线间所能吞吐的最大数据量。

背板带宽标志了交换机总的数据交换能力,单位为Gbps,也叫交换带宽,一般的交换机的背板带宽从几Gbps到上百Gbps不等。

一台交换机的背板带宽越高,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就越强,但同时设计成本也会越高。

一般来讲,计算方法如下:1)线速的背板带宽考察交换机上所有端口能提供的总带宽。

计算公式为端口数*相应端口速率*2(全双工模式)如果总带宽≤标称背板带宽,那么在背板带宽上是线速的。

2)第二层包转发线速第二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二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二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3)第三层包转发线速第三层包转发率=千兆端口数量×1.488Mpps+百兆端口数量*0.1488Mpps+其余类型端口数*相应计算方法,如果这个速率能≤标称三层包转发速率,那么交换机在做第三层交换的时候可以做到线速。

那么,1.488Mpps是怎么得到的呢?包转发线速的衡量标准是以单位时间内发送64byte的数据包(最小包)的个数作为计算基准的。

对于千兆以太网来说,计算方法如下:1,000, 000,000bps/8bit/(64+8+12)byte=1,488,095pps 说明:当以太网帧为64byte时,需考虑8byte的帧头和12byte的帧间隙的固定开销。

故一个线速的千兆以太网端口在转发64byte包时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快速以太网的统速端口包转发率正好为千兆以太网的十分之一,为148.8kpps。

*对于万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千兆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1.488Mpps。

*对于快速以太网,一个线速端口的包转发率为0.1488Mpp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proc/sys/kernel/目录下,记录着系统V共享内存的一下限制,如一个共享内存区的最大字节数shmmax,系统范围内最大共享内存区标识符数shmmni等,可以手工对其调整,但不推荐这样做。
在[2]中,给出了这些限制的测试方法,不再赘述。
4、系统V共享内存范例
本部分将给出系统V共享内存API的使用方法,并对比分析系统V共享内存机制与mmap()映射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之间的差异,首先给出两个进程通过系统V共享内存通信的范例:
}
/********** testread.c ************/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4];
} people;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hm_id,i;
key_t key;
char temp;
people *p_map;
char* name = "/dev/shm/myshm2";
key = ftok(name,0);
if(key==-1)
for(i = 0;i<10;i++)
{
printf( "name:%s\n",(*(p_map+i)).name );
printf( "age %d\n",(*(p_map+i)).age );
}
if(shmdt(p_map) == -1)
perror(" detach error ");
这里我们采用[1]中的图表给出与系统V共享内存相关数据结构:
正如消息队列和信号灯一样,内核通过数据结构struct ipc_ids shm_ids维护系统中的所有共享内存区域。上图中的shm_ids.entries变量指向一个ipc_id结构数组,而每个ipc_id结构数组中有个指向kern_ipc_perm结构的指针。到这里读者应该很熟悉了,对于系统V共享内存区来说,kern_ipc_perm的宿主是shmid_kernel结构,shmid_kernel是用来描述一个共享内存区域的,这样内核就能够控制系统中所有的共享区域。同时,在shmid_kernel结构的file类型指针shm_file指向文件系统shm中相应的文件,这样,共享内存区域就与shm文件系统中的文件对应起来。
}
testwrite.c创建一个系统V共享内存区,并在其中写入格式化数据;testread.c访问同一个系统V共享内存区,读出其中的格式化数据。分别把两个程序编译为testwrite及testread,先后执行./testwrite及./testread 则./testread输出结果如下:
struct file * shm_file;
int id;
unsigned long shm_nattch;
unsigned long shm_segsz;
time_t shm_atim;
time_t shm_dtim;
time_t shm_ctim;
/***** testwrite.c *******/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typedef struct{
char name[4];
int age;
perror("ftok error");
shm_id = shmget(key,4096,IPC_CREAT);
if(shm_id == -1)
{
perror("shmget error");
return;
}
p_map = (people*)shmat(shm_id,NULL,0);
注:每一个共享内存区都有一个控制结构struct shmid_kernel,shmid_kernel是共享内存区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结构,它是存储管理和文件系统结合起来的桥梁,定义如下:
struct shmid_kernel /* private to the kernel */
{
struct kern_ipc_perm shm_perm;
name: b age 20; name: c age 21; name: d age 22; name: e age 23; name: f age 24;
name: g age 25; name: h age 26; name: I age 27; name: j age 28; name: k age 29;
2、 系统V共享内存是随内核持续的,即使所有访问共享内存的进程都已经正常终止,共享内存区仍然存在(除非显式删除共享内存),在内核重新引导之前,对该共享内存区域的任何改写操作都将一直保留。
3、 通过调用mmap()映射普通文件进行进程间通信时,一定要注意考虑进程何时终止对通信的影响。而通过系统V共享内存实现通信的进程则不然。注:这里没有给出shmctl的使用范例,原理与消息队列大同小异。
在创建了一个共享内存区域后,还要将它映射到进程地址空间,系统调用shmat()完成此项功能。由于在调用shmget()时,已经创建了文件系统shm中的一个同名文件与共享内存区域相对应,因此,调用shmat()的过程相当于映射文件系统shm中的同名文件过程,原理与mmap()大同小异。
2、系统V共享内存API int Nhomakorabeage;
} people;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shm_id,i;
key_t key;
people *p_map;
char* name = "/dev/shm/myshm2";
key = ftok(name,0);
if(key == -1)
注:shmget的内部实现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系统V共享内存机制;shmat在把共享内存区域映射到进程空间时,并不真正改变进程的页表。当进程第一次访问内存映射区域访问时,会因为没有物理页表的分配而导致一个缺页异常,然后内核再根据相应的存储管理机制为共享内存映射区域分配相应的页表。
3、系统V共享内存限制
共享内存涉及到了存储管理以及文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深入理解其内部机制有一定的难度,关键还要紧紧抓住内核使用的重要数据结构。系统V共享内存是以文件的形式组织在特殊文件系统shm中的。通过shmget可以创建或获得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取得共享内存标识符后,要通过shmat将这个内存区映射到本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
结论:
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一给定的存储区,因为数据不需要来回复制,所以是最快的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共享内存可以通过mmap()映射普通文件(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匿名映射)机制实现,也可以通过系统V共享内存机制实现。应用接口和原理很简单,内部机制复杂。为了实现更安全通信,往往还与信号灯等同步机制共同使用。
temp='a';
for(i = 0;i<10;i++)
{
temp+=1;
memcpy((*(p_map+i)).name,&temp,1);
(*(p_map+i)).age=20+i;
}
if(shmdt(p_map)==-1)
perror(" detach error ");
系统调用mmap()通过映射一个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系统V则是通过映射特殊文件系统shm中的文件实现进程间的共享内存通信。也就是说,每个共享内存区域对应特殊文件系统shm中的一个文件(这是通过shmid_kernel结构联系起来的),后面还将阐述。
1、系统V共享内存原理
进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被放在一个叫做IPC共享内存区域的地方,所有需要访问该共享区域的进程都要把该共享区域映射到本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去。系统V共享内存通过shmget获得或创建一个IPC共享内存区域,并返回相应的标识符。内核在保证shmget获得或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初始化该共享内存区相应的shmid_kernel结构注同时,还将在特殊文件系统shm中,创建并打开一个同名文件,并在内存中建立起该文件的相应dentry及inode结构,新打开的文件不属于任何一个进程(任何进程都可以访问该共享内存区)。所有这一切都是系统调用shmget完成的。
对于系统V共享内存,主要有以下几个API:shmget()、shmat()、shmdt()及shmctl()。
#include <sys/ipc.h>
#include <sys/shm.h>
shmget()用来获得共享内存区域的ID,如果不存在指定的共享区域就创建相应的区域。shmat()把共享内存区域映射到调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去,这样,进程就可以方便地对共享区域进行访问操作。shmdt()调用用来解除进程对共享内存区域的映射。shmctl实现对共享内存区域的控制操作。这里我们不对这些系统调用作具体的介绍,读者可参考相应的手册页面,后面的范例中将给出它们的调用方法。
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对比系统V与mmap()映射普通文件实现共享内存通信,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