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
进程间同步的几种方法
进程间同步的几种方法进程间同步是指两个或多个进程之间进行协调,以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地执行。
这是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重要问题,因为进程之间共享资源,包括内存、文件和网络连接等。
进程同步的关键是确保一组进程在处理共享资源时,能够避免发生竞态条件(Race Condition)和死锁(Deadlock)。
竞态条件指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导致不正确的结果。
死锁指多个进程互相等待,导致它们都无法继续执行。
1. 互斥锁互斥锁是最常见的同步方法之一,它被用来保护共享资源,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进程可以访问它。
当一个进程获取了锁,其他进程必须等待,直到锁被释放。
在 POSIX 系统中,互斥锁可以通过 pthread_mutex_t 数据类型实现。
我们可以使用pthread_mutex_init() 函数初始化锁,使用 pthread_mutex_lock() 函数获取锁,使用pthread_mutex_unlock() 函数释放锁。
下面是一个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互斥锁同步两个进程对共享变量的访问:```c#include <pthread.h>#include <stdio.h>int count = 0;pthread_mutex_t lock;void *increment(void *arg) {for (int i = 0; i < 1000000; i++) {pthread_mutex_lock(&lock); // 获取锁count++;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 释放锁}return NULL;}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创建了两个线程,它们分别对共享变量 count 进行了一百万次的递增操作。
我们使用了互斥锁来保护 count 变量,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可以访问它。
2. 信号量3. 条件变量条件变量可以被用来支持更高级的同步机制,如互斥锁和信号量。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进程间通信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非常常见的需求,它允许多个进程在不同的地址空间中共享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以及通信。
在计算机系统中,进程间通信的方法会根据使用的网络类型以及网络的连接有所不同。
对于进程间通信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一种最简单的进程间通信的方式,也是当今使用最为普遍的进程间通信方法。
在此方法中,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共享内存区域,这样它们就可以直接在内存中进行通信,而且支持多个进程同时读取和写入内存中的数据,能满足多样化的通信需求,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能实现两个进程之间的“双向”通信,因此它只能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应用场景,而不能满足一般的进程间通信需求。
(二)消息传递消息传递是进程之间通信的常见方法,它允许两个进程之间进行双向通信,同时还能可靠地传输数据。
在消息传递中,多个进程可以通过将自己的传输内容发送到指定的消息服务器来实现进程间通信。
消息服务器会将这些内容发送到另一个进程,以便双方进行通信。
简单的消息传递本质上是一种客户端/服务器架构,而处理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时,可以使用一种名为“发布/订阅”的模型。
在这种模型中,发送者会将消息(即发布)发布到消息服务器上,而接收者(即订阅)可以订阅消息服务器上的那些发布消息。
(三)管道(PIPES)管道是另一种常用的进程间通信模式,它可以实现进程间的双向通信。
在管道模式中,多个进程共享一个双向管道,它们可以在这个双向管道上进行双向通信,也就是说,管道的一端可以用来发送数据,另一端可以用来接收数据。
与消息传递不同,管道不需要使用额外的服务器,因此它可以更快地传输数据,但是它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跨越网络,仅限于同一台机器上的多个进程之间的通信。
(四)信号量信号量是一种重要的进程间通信机制,它可以用来实现同步和互斥操作,使多个进程都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从而实现协作和通信。
信号量原理是通过一个数值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当这个数值为正时,它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共享资源,当这个数值为0时,它就不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共享资源。
linux线程间通信方式
linux线程间通信方式
Linux 线程间通信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管道通信: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只能用于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的通信,父进程创建管道,在进程间传递数据。
2. 信号通信:信号是一种异步通信方式,在进程之间传递简单的信息。
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一个信号,另一个进程收到信号后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操作。
3. 共享内存通信:共享内存是最快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可以将内存区域映射到多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实现进程间数据的共享。
需要注意解决信号量、锁等同步问题。
4. 信号量通信:信号量是一种计数器,用来协调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多个进程需要对信号量进行操作,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控制。
5. 消息队列通信:消息队列是一种通过消息传递来进行通信的机制,可以在进程之间传递数据块,通常用于进程间的同步和异步通信。
6. 套接字通信:套接字是基于网络通信的一种进程间通信方式,可用于同一主机上进程间通信,也可以在不同主机之间通信。
套接字是基于 TCP/IP 协议栈实现的,需要在数据传输时注意网络传输和数据结构转换等问题。
以上是 Linux 线程间通信的主要方式,开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方式。
linux下共享内存
Linux下共享内存SUNNY.MAN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进程共享同一块内存(这块内存会映射到各个进程自己独立的地址空间) 从而使得这些进程可以相互通信,进程退出时会自动和已经挂接的共享内存区段分离,但是仍建议当进程不再使用共享区段时调用shmdt来卸载区段。
注意,当一个进程分支出父进程和子进程时,父进程先前创建的所有共享内存区段都会被子进程继承。
如果区段已经做了删除标记(在前面以IPC_RMID指令调用shmctl),而当前挂接数已经变为0,这个区段就会被移除。
Linux中通过API函数shmget创建的共享内存一般都是在程序中使用shmctl来释放的,但是有时为了调试程序,开发人员可能通过Ctrl + C等方式发送中断信号来结束程序,此时程序申请的共享内存就不能得到释放,当然如果程序没有改动的话,重新运行程序时仍然会使用上次申请的共享内存,但是如果我们修改了程序,由于共享内存的大小不一致等原因会导致程序申请共享内存错误。
因此,我们总是希望每次结束时就能释放掉申请的共享内存。
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释放共享内存:第一种:如果总是通过Crtl+C来结束的话,可以做一个信号处理器,当接收到这个信号的时候,先释放共享内存,然后退出程序。
第二种:不管你以什么方式结束程序,如果共享内存还是得不到释放,那么可以通过linux命令ipcrm shm shmid来释放,在使用该命令之前可以通过ipcs -m命令来查看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查看使用ipcs命令,不加如何参数时,会把共享内存、信号量、消息队列的信息都打印出来,如果只想显示共享内存信息,使用如下命令:[root@localhost ~]# ipcs –m同样共享内存的大小也可以用ipcs –lm来查看它的上限下限。
shmget( ) 创建一个新的共享内存区段取得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描述符shmctl( ) 取得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信息为一个共享内存区段设置特定的信息移除一个共享内存区段shmat( ) 挂接一个共享内存区段shmdt( ) 于一个共享内存区段的分离同样共享内存的大小也可以用ipcs –lm来查看它的上限下限。
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的进程通信机制
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的进程通信机制
进程间通信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不同的进程可能需要相互交流信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在进程间通信的机制中,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是两种常见的方式。
消息队列是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它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可以用来存储不同进程之间传递的消息。
消息队列有一个消息缓冲区,不同的进程可以向缓冲区中发送消息,并从中接收消息。
发送消息时需要指定消息类型,接收消息时可以选择接收指定类型的消息或者接收所有类型的消息。
共享内存是另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式,它是一种可以被多个进程访问的内存区域。
多个进程可以在共享内存中读取和写入数据,这样就可以实现进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
共享内存的使用需要注意进程同步和互斥的问题,否则可能会导致数据不一致或者错误。
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都是进程间通信的有效方式,但是它们各自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消息队列适用于进程之间需要传递一些简单的消息,而共享内存适用于需要共享一些复杂的数据结构和大量数据的情况。
选择合适的通信机制可以提高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
- 1 -。
详解linux进程间通信-消息队列
详解linux进程间通信-消息队列前⾔:前⾯讨论了信号、管道的进程间通信⽅式,接下来将讨论消息队列。
⼀、系统V IPC 三种系统V IPC:消息队列、信号量以及共享内存(共享存储器)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
每个内核中的 I P C结构(消息队列、信号量或共享存储段)都⽤⼀个⾮负整数的标识符( i d e n t i f i e r )加以引⽤。
⽆论何时创建I P C结构(调⽤m s g g e t、 s e m g e t或s h m g e t) ,都应指定⼀个关键字(k e y),关键字的数据类型由系统规定为 k e y _ t,通常在头⽂件< s y s / t y p e s . h >中被规定为长整型。
关键字由内核变换成标识符。
以上简单介绍了IPC,对接下来介绍的消息队列、信号量和共享内存有助于理解。
⼆、消息队列 1、简介 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 ,存放在内核中并由消息队列标识符标识。
我们将称消息队列为“队列”,其标识符为“队列 I D”。
m s g g e t⽤于创建⼀个新队列或打开⼀个现存的队列。
m s g s n d⽤于将新消息添加到队列尾端。
每个消息包含⼀个正长整型类型字段,⼀个⾮负长度以及实际数据字节(对应于长度),所有这些都在将消息添加到队列时,传送给 m s g s n d。
m s g r c v⽤于从队列中取消息。
我们并不⼀定要以先进先出次序取消息,也可以按消息的类型字段取消息。
2、函数介绍ftok函数#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key_t ftok(const char *pathname, int proj_id);//“/home/linux” , 'a'功能:⽣成⼀个key(键值)msgget函数#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msg.h>int msgget(key_t key, int msgflg);功能:创建或取得⼀个消息队列对象返回:消息队列对象的id 同⼀个key得到同⼀个对象格式:msgget(key,flag|mode);flag:可以是0或者IPC_CREAT(不存在就创建)mode:同⽂件权限⼀样msgsnd函数int msgsnd(int msqid, const void *msgp, size_t msgsz, int msgflg);功能:将msgp消息写⼊标识为msgid的消息队列msgp:struct msgbuf {long mtype; /* message type, must be > 0 */消息的类型必须>0char mtext[1]; /* message data */长度随意};msgsz:要发送的消息的⼤⼩不包括消息的类型占⽤的4个字节msgflg:如果是0 当消息队列为满 msgsnd会阻塞如果是IPC_NOWAIT 当消息队列为满时不阻塞⽴即返回返回值:成功返回id 失败返回-1msgrcv函数ssize_t msgrcv(int msqid, void *msgp, size_t msgsz, long msgtyp,int msgflg);功能:从标识符为msgid的消息队列⾥接收⼀个指定类型的消息并存储于msgp中读取后把消息从消息队列中删除msgtyp:为 0 表⽰⽆论什么类型都可以接收msgp:存放消息的结构体msgsz:要接收的消息的⼤⼩不包含消息类型占⽤的4字节msgflg:如果是0 标识如果没有指定类型的消息就⼀直等待如果是IPC_NOWAIT 则表⽰不等待msgctl函数int msgctl(int msqid, int cmd, struct msqid_ds *buf);msgctl(msgid,IPC_RMID,NULL);//删除消息队列对象 程序2-2将简单演⽰消息队列: --- snd.c ---#include "my.h"typedef struct{long type;char name[20];int age;}Msg;int main(){key_t key = ftok("/home/liudw",'6');printf("key:%x\n",key);int msgid = msgget(key,IPC_CREAT|O_WRONLY|0777);if(msgid<0){perror("msgget error!");exit(-1);}Msg m;puts("please input your type name age:");scanf("%ld%s%d",&m.type,,&m.age);msgsnd(msgid,&m,sizeof(m)-sizeof(m.type),0);return0;} --- rcv.c ---#include "my.h"typedef struct{long type;char name[20];int age;}Msg;int main(){key_t key = ftok("/home/liudw",'6');printf("key:%x\n",key);int msgid = msgget(key,O_RDONLY);if(msgid<0){perror("msgget error!");exit(-1);}Msg rcv;long type;puts("please input type you want!");scanf("%ld",&type);msgrcv(msgid,&rcv,sizeof(rcv)-sizeof(type),type,0);printf("rcv--name:%s age:%d\n",,rcv.age);msgctl(msgid,IPC_RMID,NULL);return0;} 运⾏演⽰: 三、详解ftok函数 ftok根据路径名,提取⽂件信息,再根据这些⽂件信息及project ID合成key,该路径可以随便设置。
linux sem用法
linux sem用法Linux系统中的sem(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通信和同步的机制。
它提供了一种多个进程之间能够互斥地访问共享资源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sem的用法,并一步一步地回答您的问题。
第一步:什么是sem?Sem是由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进程同步原语。
它允许进程在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上进行同步,以避免竞争条件的发生。
它可以用于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的目的。
第二步:sem的创建和初始化在Linux中,可以使用semget()函数创建一个新的信号量,或者使用semget()函数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信号量。
创建新的信号量时,需要指定一个键值,这个键值标识了信号量的唯一性。
创建一个新的信号量的示例代码如下:cint semid = semget(key, 1, IPC_CREAT IPC_EXCL 0666);初始化信号量的值可以使用semctl()函数,其中第二个参数是信号量的编号,第三个参数是命令,第四个参数是信号量的初始值。
初始化信号量的示例代码如下:cunsigned short sem_array[1] = {1}; 初始信号量为1union semun arg;arg.array = sem_array;semctl(semid, 0, SETALL, arg);第三步:sem的P操作和V操作一旦创建和初始化了信号量,就可以使用semop()函数对信号量进行P操作(减法操作)和V操作(加法操作)。
P操作会将信号量的值减1,如果信号量的值为0,则进程将会被阻塞,直到信号量的值大于0为止。
V操作会将信号量的值加1。
如果有多个进程在等待该信号量,则会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唤醒。
P操作的示例代码如下:cstruct sembuf sb;sb.sem_num = 0;sb.sem_op = -1;sb.sem_flg = SEM_UNDO; semop(semid, &sb, 1);V操作的示例代码如下:cstruct sembuf sb;sb.sem_num = 0;sb.sem_op = 1;sb.sem_flg = SEM_UNDO; semop(semid, &sb, 1);第四步:sem的销毁当信号量不再需要时,可以使用semctl()函数进行销毁。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等操作。
为了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 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内容1. 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
2. 修改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3. 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4. 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fork()创建了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
在父进程中,我们打印了字符'a',而在两个子进程中,我们分别打印了字符'b'和字符'c'。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进程的并发执行。
2. 实验二: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在实验二中,我们修改了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仍然是随机的。
这是因为并发执行的进程可能会同时占用CPU,导致打印顺序的不确定性。
3. 实验三: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在实验三中,我们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按c键),然后通过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实验结果显示,当按下c键时,两个子进程被终止,而父进程继续执行。
这表明signal()和kill()在进程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实验四: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在实验四中,我们分析了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linux进程间通讯的几种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linux进程间通讯的几种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Linux进程间通讯的方式有多种,其优缺点也不尽相同,接受者依赖发送者之时间特性可承载其优端。
下面就讨论几种典型的方式:1、管道(Pipe):是比较传统的方式,管道允许信息在不同进程之间传送,由一端输入,另一端输出,提供全双工式劝劝信息传送,除此之外,伺服端也可以将其服务转换为管道,例如说Web服务程序。
管道的优点:简单易懂、可靠、灵活、容易管理,可以控制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息流量。
管道的缺点:线程之间的信息量不能太大,也只能在本机上使用,不能通过网络发送信息。
2、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主要应用在大型网络中,支持多种消息队列协议,广泛用于在远程机器上的进程间的交互、管理进程间的数据和同步问题。
消息队列的优点:主要优点是这种方式可以将消息发送给接收端,然后接收端可以从距离发送端远的地方网络上接收消息,通过消息队列可以较好的管理和控制进程间的数据流量和同步问题。
消息队列的缺点:缺点是消息队里的管理复杂,并且有一定的延迟,而且它使用时应避免共享内存,对于多处理器和跨网络环境, TCP 传输数据时也比不上消息队列的传输效率高。
3、共享内存(Share Memory):是最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也是最常用的,它使进程在通信时共享一个存储地址,双方都可以以该存储地址作为参数进行读写操作。
共享内存的优点:实现高性能,数据同步操作快、数据可以高速传输,可以解决多处理器以及跨网络环境的通信。
共享内存的缺点:由于进程间直接使用物理内存,没有任何保护,所需要使用较复杂的同步机制来完成数据的可靠传输。
总的来说,每种进程通讯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不同的系统需求也许需要多种方案的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的处理系统间通信的问题。
系统设计者应根据具体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进程通信方式来实现更好的进程间通信。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
进程间通信的几种方式
进程间通信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传递数据或信息的过程。
它是操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通常会有多个进程同时运行,而这些进程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工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1. 管道:管道是一种基于文件描述符的通信方式,可以在父子进程之间或者兄弟进程之间传递数据。
管道有两种类型:有名管道和无名管道。
有名管道可以在不同的进程之间共享,而无名管道只能在具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使用。
2.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指将一块内存空间映射到多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中,这样多个进程就可以直接访问同一块内存数据。
共享内存的优点是速度快、数据共享直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同步和互斥等。
3. 信号量:信号量是一种基于计数器的同步机制,用于进程之间的协调。
进程可以通过信号量来控制共享资源的访问,从而避免竞争条件和死锁等问题。
信号量通常需要与其他通信方式一起使用,如共享内存。
4.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可以在不同的进程之间传递消息。
进程可以将消息放入队列中,另一个进程可以从队列中读取这些消息。
消息队列的优点是可靠性高、数据传输有序,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消息的格式和大小限制等。
总的来说,不同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各有优缺点,我们需要根据
具体的需求和场景来选择最适合的通信方式。
实验六 进程间通信
3.2 实验内容(2)
进程的管道通信
编写程序,实现进程的管道通信:父进程使用系统调用pipe() 建立一个管道。创建两个子进程p1和p2,分别向管道个发一 条信息后结束: Child 1 is sending a message to parent. Child 2 is sending a message to parent. 父进程从管道中分别接收两个子进程发来的消息并显示在屏 幕上,然后父进程结束。要求父进程先接受子进程p1发来的 消息,然后再接收子进程p2发来的消息。
实验六 进程间通信
预备知识
Linux进程间通信 进程软中断通信
管道和消息队列
实验指导
软中断通信函数
管道通信的使用
消息队列的应用
实验目的、内容
2.1 软中断通信函数(1)
向一个进程或一组进程发送一个信号: int kill(pid, sig)
pid>0时,核心将信号发送给进程pid
理程序
2.1 软中断通信函数(2)
pid_t wait(int * status)
暂时停止目前进程的执行,直到有信号来或子进程结束
pid_t waitpid(pid_t pid, int * status, int options)
pid的取值 pid=-1时,等待任何一个子进程退出,相当于wait() pid=0时,等待进程组ID与目前进程相同的任何子进程 pid<-1时,等待进程组ID为pid绝对值的任何子进程 options有两个常数参数,可使用或运算,不用时设为0 WNOHANG:即使没有任何子进程退出,它也会立即返回 WUNTRACED:子进程进入暂停执行状态并马上返回,但结束 状态不予以理会
linux 中的进程处理和控制方式
linux 中的进程处理和控制方式Linux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它具有强大的进程处理和控制功能。
在 Linux 系统中,进程是进行任务的基本单位,它们可以同时运行,互相通信,共享资源,因此进程处理和控制是 Linux 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Linux 提供了多种方式来处理和控制进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式:1. 创建新进程:在 Linux 系统中,可以通过 fork() 系统调用创建一个新的子进程。
子进程是通过复制父进程的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和其他资源来创建的。
这样可以实现并行处理任务,提高系统的效率。
创建新进程时,可以使用 exec() 系统调用来加载一个新的程序运行。
2. 进程调度:Linux 使用调度器(scheduler)来决定哪个进程在何时执行。
调度算法会根据进程的优先级(priority)和调度策略来决定进程的执行顺序。
常见的调度策略包括先进先出(FIFO)、最短作业优先(SJF)、轮转(Round Robin)等。
通过合理的调度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3. 进程间通信:在 Linux 中,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通信。
其中最常用的方式是通过管道(pipe)、信号(signal)和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来进行进程间的数据交换。
管道可以实现进程的单向通信,信号可以用于进程之间的异步通信,而共享内存可以让多个进程共享同一片内存区域,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
4. 进程控制:Linux 提供了多个命令和系统调用来控制进程的行为。
例如,可以使用 ps 命令来查看系统中正在运行的进程,使用kill 命令发送信号终止进程,使用 nice 命令来改变进程的优先级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进程控制信号(Process Control Signals)来改变进程的状态,如暂停、继续、停止等。
5. 进程管理工具:Linux 提供了一些进程管理工具来帮助用户更方便地处理和控制进程。
qnx进程间通讯机制
qnx进程间通讯机制QNX是一种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工业控制领域。
在QNX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讯(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程间通讯机制允许不同的进程在同一系统中相互交换数据和信息,以实现协作和共享资源。
QNX提供了多种进程间通讯机制,包括共享内存、消息传递和管道等。
每种机制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下面将逐一介绍。
1. 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讯方式,它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
QNX通过使用内存映射文件(Memory-Mapped Files)来实现共享内存。
进程可以通过映射文件将共享内存映射到自己的地址空间中,从而实现对该内存区域的读写操作。
共享内存适用于需要频繁交换大量数据的场景,但需要进程之间进行同步和互斥操作,以避免数据竞争问题。
2. 消息传递消息传递是一种可靠的进程间通讯方式,QNX通过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s)实现消息传递。
进程可以通过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或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来实现进程间的通讯。
消息队列提供了先进先出的消息传递机制,确保消息的有序传递。
消息传递适用于需要按照顺序传递消息的场景,但由于消息传递是通过内核进行的,因此相对于共享内存而言,效率较低。
3. 管道管道是一种常见的进程间通讯方式,QNX通过管道(Pipes)实现进程间的通讯。
管道可以分为命名管道和匿名管道两种。
命名管道可以在不同的进程之间进行通讯,而匿名管道只能在具有父子关系的进程之间进行通讯。
管道提供了一种简单的单向通讯机制,适用于需要在两个进程之间传递数据的场景。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进程间通讯机制,QNX还提供了其他一些辅助机制,如信号量、互斥锁和条件变量等,用于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操作。
这些机制可以保证多个进程之间的数据一致性和正确性。
在使用QNX的进程间通讯机制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进程标识每个QNX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Process Identifier,PID),可以通过PID来标识不同的进程。
linux进程间通信实验心得
linux进程间通信实验心得随着对Linux系统的深入了解,我对进程间通信(IPC)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次实验中,我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多种Linux进程间通信的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实验过程中,我主要接触了三种主要的进程间通信方法:管道(Pipe)、信号(Signal)和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管道是最基本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允许父子进程之间进行通信。
通过管道,一个进程可以将数据写入到管道中,而另一个进程可以从管道中读取数据。
我在实验中创建了多个进程,并通过管道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数据传递。
虽然管道简单易用,但它的通信能力有限,只能用于父子进程或兄弟进程之间的通信。
信号是一种异步的进程间通信方式,一个进程可以向另一个进程发送信号。
接收进程可以根据信号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行动。
我在实验中通过信号实现了进程间的控制和同步。
虽然信号可以用于任何两个进程之间的通信,但由于它是异步的,使用起来需要小心处理信号的捕获和处理。
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
通过共享内存,进程可以快速地读写数据,避免了数据在进程间传递的开销。
我在实验中创建了多个进程,让它们共享一块内存区域,并通过读写共享内存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传递。
共享内存的优点是通信速度快,但需要处理好同步和互斥问题,以避免数据冲突和错误。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Linux进程间通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场景选择合适的进程间通信方法。
同时,我也认识到进程间通信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需要仔细考虑和处理各种可能的问题。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Linux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同时,我也将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保持对行业的敏感度和竞争力。
linux 共享内存 参数设置
linux 共享内存参数设置Linux共享内存是一种在多个进程之间共享数据的机制。
它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从而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在使用共享内存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确保其正常运行。
我们需要设置共享内存的大小。
共享内存的大小决定了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在设置大小时,需要考虑到实际需求和系统资源的限制。
如果共享内存过小,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无法存储所需的数据;如果共享内存过大,可能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
因此,合理设置共享内存的大小非常重要。
我们需要设置共享内存的访问权限。
共享内存的访问权限可以控制哪些进程可以读取和写入共享内存。
通常,我们可以使用权限掩码来设置访问权限。
权限掩码是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每一位代表一个权限,例如读、写、执行等。
通过设置权限掩码,可以精确地控制进程对共享内存的访问权限。
我们还可以设置共享内存的标志位。
标志位用于指定共享内存的一些额外属性,例如是否在创建时清空共享内存、是否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内存等。
通过设置标志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共享内存的行为。
除了上述参数,还有一些其他参数也需要设置。
例如,我们需要设置共享内存的键值,用于唯一标识共享内存。
键值可以是一个整数或字符串,通常使用ftok()函数来生成。
此外,我们还需要设置共享内存的标识符,用于在代码中引用共享内存。
在使用共享内存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
首先,由于共享内存是多个进程共享的,因此需要使用锁机制来保护共享内存的访问。
锁可以防止多个进程同时写入相同的数据,从而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
其次,需要注意共享内存的生命周期管理。
在使用完共享内存后,需要及时释放它,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最后,还需要注意共享内存的安全性。
由于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共享内存,因此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避免数据被非法篡改。
总结一下,Linux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机制。
在使用共享内存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来确保其正常运行。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Linux环境下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操作。
3. 通过实验加深对进程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实验工具:xshell、vi编辑器、gcc编译器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2. 进程的调度策略3. 进程同步与互斥4. 进程间的通信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编写C语言程序,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
(2)通过exec()系统调用执行新的程序,实现进程替换。
(3)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
(4)使用kill()函数终止指定进程。
2. 进程的调度策略(1)观察Linux系统中进程调度算法,如FCFS、RR、SJF等。
(2)编写程序,模拟不同的调度算法,分析其性能。
3. 进程同步与互斥(1)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如银行家算法。
4. 进程间的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
(2)使用消息队列实现进程间通信。
(3)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fork()、exec()、waitpid()、kill()等系统调用创建、替换、等待和终止进程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的创建与终止是进程管理的基础。
2. 进程的调度策略通过模拟不同的调度算法,我们发现FCFS算法简单,但效率较低;RR算法适用于交互式系统,但可能导致进程饥饿;SJF算法效率较高,但难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
3. 进程同步与互斥通过使用信号量和互斥锁,我们实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同步与互斥是保证系统正确性和效率的关键。
4. 进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我们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间的通信是提高系统并发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linux线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
linux线程间通信的几种方法
1.共享内存:在共享内存中,线程可以共享同一个内存区域。
线程可以通过在共享的内存区域中写入和读取数据来进行通信。
2. 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单向通信机制,它可以通过将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3.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进程之间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实现方式是通过一个消息传递队列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4. 信号(Signal):信号是一种用于通知进程或线程发生某个事件的机制。
无论是进程还是线程,只要它们之间共享的操作系统内部资源发生了变化,就可以用信号来通知。
5. 互斥量(Mutex):互斥量是一种同步机制,可用于保护共享数据结构的一致性。
使用互斥量,当一个线程正在访问一个共享数据结构时,其他线程将被阻塞,直到该线程完成它的工作。
6. 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条件变量是一种同步机制,用于使线程等待满足特定条件的情况。
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条件变量将唤醒线程来处理数据。
Shell脚本编写的高级技巧使用共享内存和进程间通信
Shell脚本编写的高级技巧使用共享内存和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和进程间通信是Shell脚本编写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和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和通信。
本文将介绍使用共享内存和进程间通信的高级技巧,以及如何在Shell脚本中应用这些技巧。
一、共享内存1.1 什么是共享内存共享内存是一种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机制,它允许不同的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
通过共享内存,多个进程可以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提高程序的效率。
1.2 在Shell脚本中使用共享内存在Shell脚本中使用共享内存需要借助一些系统命令和工具,比如ipcs、ipcrm等。
下面是一个使用共享内存实现数据传递的例子:```shell#!/bin/bash# 创建共享内存shm_id=$(ipcs -m | grep "0x" | awk '{ print $2 }')if [ -z "$shm_id" ]; thenshm_id=$(ipcmk -M | awk '{ print $NF }')fi# 写入数据data="Hello, shared memory!"echo -n "$data" > /dev/shm/$shm_id# 读取数据data=$(cat /dev/shm/$shm_id)echo "Shared memory data: $data"# 删除共享内存ipcrm -M $shm_id```这个脚本首先用ipcs命令检查是否已存在共享内存,如果不存在则用ipcmk命令创建一块共享内存。
然后,它通过echo命令将数据写入共享内存,再通过cat命令读取共享内存中的数据。
最后,使用ipcrm 命令删除共享内存。
二、进程间通信2.1 什么是进程间通信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简称IPC)是指不同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机制。
进程间的互斥和同步问题(一)
进程间的互斥和同步问题(一)进程间的互斥和同步问题在多进程编程中,进程间的互斥和同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下面列举了相关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1. 互斥问题•定义:互斥指的是多个进程或线程对同一共享资源的访问是否有序的问题。
•问题描述:当多个进程同时竞争一个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出现资源竞争和数据不一致的情况。
•解决方案:使用互斥锁(Mutex)来实现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保证每一次只有一个进程或线程能够访问该资源。
2. 同步问题•定义:同步指的是多个进程或线程之间如何进行有序的合作和协调。
•问题描述:当多个进程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或死锁的情况。
•解决方案:使用同步机制(如信号量、条件变量等)来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保证各个进程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
3. 死锁问题•定义:死锁是指在多进程或多线程系统中,彼此因争夺资源而陷入无限等待的状态。
•问题描述:当多个进程互相持有对方所需的资源并等待对方释放资源时,可能会导致死锁的发生。
•解决方案:通过合理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避免进程之间出现相互依赖的情况,从而避免死锁的发生。
4. 临界区问题•定义:临界区是指在多进程或多线程环境中访问共享资源的一段代码区域。
•问题描述:当多个进程同时访问临界区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的问题。
•解决方案:使用互斥锁或其他同步机制来保护临界区的访问,只有获得锁的进程才能够执行临界区的代码,其他进程必须等待。
5. 进程间通信问题•定义:进程间通信(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指的是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数据传输。
•问题描述:当多个进程之间需要共享数据或进行协作时,需要有效的通信机制来实现数据的传递。
•解决方案:使用各种IPC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共享。
综上所述,进程间的互斥和同步问题是多进程编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使用适当的同步机制,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程序的并发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一、共享内存简介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中高效方便的方式之一。
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更多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就如同malloc() 函数向不同进程返回了指向同一个物理内存区域的指针,两个进程可以对一块共享内存进行读写。
共享内存并未提供进程同步机制,使用共享内存完成进程间通信时,需要借助互斥量或者信号量来完成进程的同步。
这里说一下互斥量与信号量的区别。
互斥量用于线程的互斥,信号量用于线程的同步,这是互斥量与信号量的本质区别,其次信号量实现互斥量的功能。
本文结合个人实际项目需求,采用互斥量实现进程间访问共享内存的互斥,即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进程对共享内存进行写操作。
二、使用系统调用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连接、分离和删除共享内存函数由shmget、shmat、shmdt、shmctl四个函数组成。
使用时需要包含#include<sys/ipc.h>、#include <sys/shm.h>、#include <sys/types.h>和。
1.共享内存的申请使用shmget()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函数原型如下:int shmget(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shmflg);key: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大于0的32位整数。
若是父子关系的进程间通信,这个标识符用IPC_PRIVATE,若进程没有关系,可自行定义。
size:共享内存大小,单位Byte。
shmflg:共享内存的模式(mode),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无指定标示符的共享内存是否创建,由0(只获取)或IPC_CREAT(未创建则新建)决定。
第二部分:IPC_EXCL(若已创建,则报错)。
第三部分:权限标识,由八进制表示,如0640,第一个0是八进制数标识,第一个6(4+2)表示拥有者的权限读和写,第二个4表示同组权限写,第3个0表示他人的权限。
这三部分由算数或运算符|拼接组成shmflg,如IPC_CREAT|0640。
成功时返回共享内存的ID,失败时返回-1。
2.共享内存的连接使用shmat()函数将已经申请好的共享连接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函数原型如下:void *shmat(int shmid, const void *shmaddr, int shmflg);shmid:共享内存标识符。
shmaddr:指定进程使用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直接指定为NULL让内核自己决定一个合适的地址位置。
shmflg:SHM_RDONLY为只读模式,其他为读写模式,通常设置为NULL。
成功时,这个函数返回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
失败时返回-1。
3.共享内存的分离使用sdmdt()函数将已连接的共享内存与进程分离,功能与shmat()相反,函数原型如下:int shmdt(const void *shmaddr);shmaddr:连接的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
成功时返回0。
失败时返回-1。
4.共享内存的删除shmctl() 控制对这块共享内存的使用,包括删除。
函数原型如下:int shmctl(int shmid, int command, struct shmid_ds *buf);shmid:共享内存的ID。
command:是控制命令,IPC_STAT(获取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SET(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RMID (删除共享内存)。
buf:一个结构体指针。
Command设置为IPC_STAT的时候,取得的状态放在这个结构体中。
如果要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由这个结构体指定。
返回值:成功:0,失败:-1。
三、使用互斥量完成父子进程对共享内存的互斥访问在共享内存中申明互斥量pthread_mutex_t mutex,需要包含<pthread.h>头文件。
使用时的步骤是:第一步:初始化互斥量,使用pthread_mutex_init()函数,函数原型如下: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restrict mutex,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restrict attr);使用方法pthread_mutex_init(&mutex,NULL)。
函数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非0。
第二步:对互斥量进程上锁,使用pthread_mutex_lock()函数,函数原型如下: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函数成功返回0,错误返回非0的错误代码。
第三步:pthread_mutex_unlock()对已经上锁的mutex进行解锁,pthread_mutex_lock()成对出现,函数原型如下: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函数成功返回0,错误返回非0的错误代码。
第四步:如果最后不需要使用互斥量的话,使用pthread_mutex_destroy()销毁。
函数原型如下: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函数成功返回0,错误返回非0的错误代号。
四、示例源码鄙人以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实现进程间通信的源码,为大家展示如何利用上面总结的系统调用接口来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1.定义存储成员变量的类,共享内存将用于存放该类的成员数据。
class ALGOriginalTask{public:uint8 algorithm; //算法,在global.h中定义uint8 encodeType; //编码类型0:UTF8,1:UCS2uint32 cipher_num; //密文数目uint32 cipher_len; //密文长度char cipher[128][256]; //密文最多128个uint8 salt_len; //盐的长度char salt[128][32];//最多128个,最长32字节char re[32][256];uint8 plainfile_num;pthread_mutex_t mutex;//读写共享内存互斥量};class ALGResult{public:bool init();ALGResult() {};~ALGResult() {};struct timeval ts;struct timeval te;uint8 success_num;uint8 algorithm;uint8 cipher_len;char cipher[128][256];char salt[128][32];char ret_plain[MAX_CIPHER_NUM][MAX_PLAIN_LEN];};2.使用fork()在父进程中产生子进程,通过系统调用execve()调用另外可执行程序ALG.out,将ALGOriginalTask中的数据写入共享内存后,再在ALG.out中通过接收到的shmid获取共享内存进行读取。
最后在ALG.out中将ALGResult中的数据写入共享内存,再由父进程读取结果。
父进程代码: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pid_t pid;//子进程IDint shmid;//共享内存IDALGOriginalTask* ALG_shm_addr=NULL;ALGResult* ALG_Result_shm_addr=NULL;void* shm_addr=NULL;//共享内存首地址//char buff[sizeof(ALGOriginalTask)];if((shmid=shmget(IPC_PRIVATE,sizeof(ALGOriginalTask)+sizeof(ALGResult),IPC_CREAT|0640))<0)//创建当前进程的父子进程私有共享内存{perror("shmget");exit(-1);} else{//create successfullyprintf("Create shared memory: %d.\n",shmid);printf("Created shared memory status:\n");system("ipcs -m");}printf("start fork\n");switch(pid=fork()){case -1:perror("fork");exit(-1);case 0://child{//构造ALG.out参数string shmId=itoa(shmid);string plain_path=ALG_task->plainfile_path;string plain_offset=itoa(ALG_task->plain_offset);string plain_num=itoa(ALG_task->plain_num);string plain_len=itoa(ALG_task->plain_len);cout<<"start execute ALG.out"<<endl;const char* argv[10]={"./ALG.out",shmId.c_str(),plain_path.c_str(),plain_offset.c_str(),plain_num.c_str( ),plain_len.c_str()};execlp(argv[0], argv[0], argv[1], argv[2], argv[3],argv[4], argv[5], NULL);exit(0);}default://parent{if((shm_addr=shmat(shmid,0,0))==(void*)-1){perror("Parent:shmat");//打印函数执行错误原因,Parent:shmat:错误原因exit(-1);}else{//初始化共享内存memset(shm_addr,NULL,sizeof(ALGOriginalTask)+sizeof(ALGResult));printf("Parent: Attach shared-memory: %p\n",shm_addr);printf("Parent Attach shared memory status:\n");system("ipcs -m");}//设置共享内存格式ALG_shm_addr=static_cast<ALGOriginalTask*>(shm_addr);//向共享内存写入参数pthread_mutex_init(&ALG_shm_addr->mutex,NULL);pthread_mutex_lock(&ALG_shm_addr->mutex);//初始化originalTaskcout<<"writeALG_original_task->algorithm:"<<(int)ALG_original_task->algorithm<<endl;ALG_shm_addr->algorithm=ALG_original_task->algorithm;ALG_shm_addr->encodeType=ALG_original_task->encodeType;ALG_shm_addr->cipher_num=ALG_original_task->cipher_num;ALG_shm_addr->cipher_len=ALG_original_task->cipher_len;ALG_shm_addr->salt_len=ALG_original_task->salt_len;//memcpy(ALG_shm_addr->task_name,ALG_original_task->task_name,20);memcpy(ALG_shm_addr->cipher,ALG_original_task->cipher,128*256);memcpy(ALG_shm_addr->salt,ALG_original_task->salt,128*32);memcpy(ALG_shm_addr->re,ALG_original_task->re,32*256);pthread_mutex_unlock(&ALG_shm_addr->mutex);waitpid(pid,NULL,0);//等待子进程计算结束,从共享内存读取返回结果ALG_Result_shm_addr=static_cast<ALGResult*>(shm_addr);//设置共享内存格式//读取共享内存数据,即计算结果memcpy(&ALG_Result->ts,&ALG_Result_shm_addr->ts,sizeof(struct timeval));memcpy(&ALG_Result->te,&ALG_Result_shm_addr->te,sizeof(struct timeval));ALG_Result->success_num=ALG_Result_shm_addr->success_num;memcpy(ALG_Result->ret_plain,ALG_Result_shm_addr->ret_plain,128*64);//删除父进程的共享内存映射地址if (shmdt(shm_addr)<0) {perror("Parent:shmdt");exit(1);}elseprintf("Parent: Deattach shared-memory.\n");//删除共享内存if (shmctl(shmid,IPC_RMID,NULL)==-1){perror("shmct:IPC_RMID");exit(-1);}elseprintf("Delete shared-memory.\n");}}//end forkALG_Result->algorithm=ALG_original_task->algorithm;memcpy(ALG_Result->cipher,ALG_original_task->cipher,128*256);memcpy(ALG_Result->salt,ALG_original_task->salt,128*32);cout<<"computation end"<<endl;//succeedreturn ALG_Result;}ALG.out代码: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gettimeofday(&tt1,NULL);ALGOriginalTask* ALG_shm_addr=NULL;ALGResult* ALG_Result_shm_addr=NULL;GPR_Info* gpr_Info=new GPR_Info;RST_Info* rst_Info=new RST_Info;memset(gpr_Info,NULL,sizeof(GPR_Info));memset(rst_Info,NULL,sizeof(RST_Info));void* shm_addr=NULL;//共享内存首地址int shmid=atoi(argv[1]);if((shm_addr=shmat(shmid,0,0))==(void*)-1){perror("Child_ALG.out:shmat");exit(-1);}//设置共享内存格式ALG_shm_addr=static_cast<ALGOriginalTask*>(shm_addr);//waiting for the parent write data to share memorycout<<"wait parent write sharememory:"<<endl;while(1){if((int)ALG_shm_addr->algorithm>=0)break;}cout<<"start read gpr_Info from sharememory:"<<endl;//get info of GPRpthread_mutex_lock(&ALG_shm_addr->mutex);//lock waiting for parent process finish the writing of share memorygpr_Info->algorithm=ALG_shm_addr->algorithm;gpr_Info->encodeType=ALG_shm_addr->encodeType;gpr_Info->cipher_num=ALG_shm_addr->cipher_num;gpr_Info->cipher_len=ALG_shm_addr->cipher_len;gpr_Info->plain_len=atoi(argv[5]);gpr_Info->salt_len=ALG_shm_addr->salt_len;memcpy(gpr_Info->salt,ALG_shm_addr->salt,128*32);memcpy(gpr_Info->cipher,ALG_shm_addr->cipher,128*256);pthread_mutex_unlock(&ALG_shm_addr->mutex);//unlock the mutex//获取计算结果get_ret_palin(ret_plain, gpr_Info);//write result to share memorymemset(shm_addr,NULL,sizeof(ALGOriginalTask)+sizeof(ALGResult));ALG_Result_shm_addr=static_cast<ALGResult*>(shm_addr);ALG_Result_shm_addr->ts=tt1;ALG_Result_shm_addr->te=tt2;ALG_Result_shm_addr->algorithm=gpr_Info->algorithm;ALG_Result_shm_addr->cipher_len=gpr_Info->cipher_len;ALG_Result_shm_addr->success_num=rst_Info->success_num;memcpy(ALG_Result_shm_addr->salt,gpr_Info->salt,128*32);memcpy(ALG_Result_shm_addr->cipher,gpr_Info->cipher,128*256);memcpy(ALG_Result_shm_addr->ret_plain,ret_plain,128*64);//删除子进程的共享内存映射地址if (shmdt(shm_addr)<0){perror("ALG.out:shmdt");exit(1);}elseprintf("ALG.out:Detach shared-memory.\n");delete []charset;delete []ret_plain;return 1;}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共享内存[2] /ljianhui/article/details/1025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