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语文高二上学期模拟试卷与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时光匆匆,岁月如梭。
当我们沉浸在美好的青春时光中,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悄然溜走。
青春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奋斗、拼搏的宝贵时光。
以下是一篇关于青春的文章,让我们共同感受青春的魅力。
青春,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青春,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怀揣着梦想,踏上征途,去追寻那遥远的彼岸。
在这场旅行中,我们或许会遇到荆棘,或许会遇到风雨,但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勇往直前,总会看到那美丽的风景。
青春,是一首激昂的乐曲。
当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仿佛听到了那激昂的乐曲。
在这首乐曲中,我们奋发向前,不断超越自我,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青春,是一场无悔的付出。
青春岁月里,我们为了梦想,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
即使遭遇挫折,我们依然坚持,因为我们知道,青春就是一场无悔的付出。
青春,是一场漫长的奋斗。
在这场奋斗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担当,学会了勇敢。
青春岁月里,我们不断成长,为实现梦想而砥砺前行。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青春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充满了未知和挑战。
B. 青春是一首激昂的乐曲,激励着我们奋发向前。
C. 青春是一场无悔的付出,我们要勇敢面对挫折。
D. 文章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青春的魅力。
答案:D2.文章中“青春,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将青春比作一场旅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青春充满未知和挑战的特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文章中“青春,是一首激昂的乐曲”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义?答案:这句话表达了青春充满活力和激情,激励着我们要奋发向前,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4.文章中“青春,是一场无悔的付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答案:这句话强调了青春岁月里,我们要为了梦想付出努力和汗水,即使遭遇挫折,也要勇敢面对,因为青春就是一场无悔的付出。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文学创作中,以大为美的观念由来已久,影响深远。
新世纪以来,对鸿篇巨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不少作家追求时间跨度的久远、主题的宏大、气势的磅礴,但在趣味的深化、境界的提升、内涵的丰富等方面着力甚少。
要靠大部头的创作才能奠定文学史地位,文学界在这一点上似乎形成了共识,为此越来越多的写作者一出手就是长篇小说,却忽略了语言的推敲和结构的斟酌,把细节定位为细枝末节,忽略细节,认为文学细节有瑕疵也是无伤大局的小错误。
在当前文学创作中,细节的雷同已经成为影响文学品质的突出问题。
细节的雷同是想象力贫困和创造力匮乏的体现。
这些年在婚恋题材的小说与影视剧中,夫妻感情破裂时常会围绕着结婚照演戏,或凝视或拌打,像傀儡一样做出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反应。
按理说,每个作家观察同一个对象都应该有自己的角度,其笔下的细节能够显现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修养与魅力。
不无遗憾的是,在同类题材的创作中,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关系、语言风格都如出一辙。
不应回避的是,某些细节在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中也会反复出现。
表明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作家过分看重量化指标,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使得作家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创作出现竭泽而渔的倾向。
文学细节的艺术质量和作品总体的艺术水平构成正向的关联,细节失真或者细节移植看似小事,却是作家无法辩驳的硬伤,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要保证创作的艺术质量,必须重视细节的打磨。
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语言既是细节,也决定整部作品的品质。
语言的粗糙是近年文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作家写得太快,语言泥沙俱下。
在图像文化影响日隆的语境中,文学语言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不断受到冲击。
越来越多作家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视觉化倾向,强化语言的直观性,不少叙事作品都向剧本靠拢,听觉化的人物对白和视觉化的场景展示成为作品的主体内容。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试题 (含答案)
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对说唱文艺进行跨学科研究,因研究者的立足点不同,其研究的路径、方法等自然会有差异。
例如,唐五代的变文讲唱、宋代的说经、明清时期的宝卷,都是受宗教特别是佛教影响而产生的说唱艺术,如果不借鉴宗教学的知识与方法,不了解宗教艺术,不联系宗教在民间的传布,是无法对之进行深入研究的。
在这一方面,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将变文讲唱和华梵宗教艺术结合起来,就对变文的生成与衍变、变文与华梵音乐戏曲之关系、变文中的三教思想等做了较准确、具体的阐释。
又如,民间说唱与民俗文化关系至为密切,诸如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教化娱乐等在很多说唱文艺作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清代鼓词《封神榜》在说唱哪吒的故事中就穿插、敷衍了京城庙会盛况,鼓词《西游记》在说唱凤仙郡求雨时则穿插、敷衍了京城德胜门外黑寺、黄寺等喇嘛庙“打鬼”驱邪的风习;扬州评话《武松》讲武大郎过年,则渲染了扬州人的过年习俗;广州木鱼书《七夕赞花》也描绘了广府人的乞巧民俗……这样便赋予了说唱内容以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保存了丰富的民间文化记忆。
对此,有必要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与认识价值。
除了基于民间说唱文艺本体开展跨学科研究外,也可以立足于某一学科,从说唱文艺中获取丰富的研究资料,拓新该学科的研究领域,丰富其研究内容,创新其学术观点。
早在20世纪上半叶,刘半农就提出,“研究俗曲,可以从四方面进行:一、文学方面,第 1 页(语文试卷共 10 页)二、风俗方面,三、语言方面,四、音乐方面。
专题1 2 文言文阅读-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知识划重点★纵观全国高考新课标近几年来文言文部分的考查内容,文体方面一直为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常常以此表达对传主的崇敬之情。
古代传记作品中优秀杰出的人物影响着一代代国人,他们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对年轻学子有着良好的教育功能,备受命题者青睐。
因此,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要做好史传类文言文阅读,首先要了解文言文人物传记的基本写法。
一、简介人物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姓名、字、号;2.籍贯;3.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及祖父、父亲等的学识、为人、性格、仕途和是否健在等情况;4.本人学识;5.本人性情;6.举荐或科举功名情况;7.最初任职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多在开头。
如果写到事件,多与家庭、学识、性情有关。
二、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阅读时可以按事件分层,每件事情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1.时间,注意年号及相关的具体年代,古代纪年主要用的是年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年号纪年的标志是:(1)年号+“初”,如乾元初;(2)年号+具体年代,如泰始九年;(3)年号+“中”,如天监中;(4)年号+“末”,如建安末。
干支纪年要注意天干地支相关词语。
2.地点,要特别注意人物的官籍,即他在为官之处,除一些地点明确介绍出来外,要注意“知、守、除、迁、贬、改”等词语后面所带的地点。
如:知江夏,就是做江夏知府;除襄阳,就是担任襄阳太守。
3.官职,主要注意担任什么官职,拥有什么爵位,握有什么具体权力,具体管理哪方面的工作。
如:右拾遗,是谏官,那就要注意他向皇帝进谏方面的事,因为这些事情与职权密切相关,担任什么职务,就会有什么相关的作为。
“时、地、职”是事件分层的“三标志”,一般来说,“时、地、职”有一点发生变化,事情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为“时、地、职”不同,人物行事一般也会不同。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积极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以社会共有意识的形态引领社会心态。
因此,核心价值观引领是社会积极健康心态培育的基础。
而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心态反映,可依靠核心价值观引领,在网络情感宣泄情景中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网民的价值意识,帮助网民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培育积极的社会心态。
首先,要发挥核心价值观的包容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价值培育,帮助其找准个人的价值定位,坚定目标,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使用核心价值观弥补社会个体与群体共同价值方面的心理缺失,通过引导反映社会积极心态的流行语传播,发挥核心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作用,使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塑造价值,在快速的网络化传播中消解消极的社会心态。
最后,使用流行语以接地气的方式向人民群众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代了传统固化、呆板、说教的价值观传播形式,有助于塑造网民正能量的社会心态。
(摘编自《流行语的传播生态与价值引领》)材料二:新与旧,小与大,变与不变,道出了流行语背后的辩证法。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符号,流行语则反映着时代的侧面。
2019 年底,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9 年十大流行语”,“文明互鉴”“区块链”等热词榜上有名,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时间在语言上不断留下“辙痕”。
新表达、新句式、新修辞为开放的语言系统注入生命力,有的甚至沉淀为常用语。
有的则因内涵有限,在网络空间、娱乐文化中热闹一时后,无法逃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命运。
沉淀与流失,是语言流变的自然过程。
流行语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社会现象,其中既有个人表达,也有宏大叙事。
从更大层面看,正如“区块链”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文明互鉴”向世界宣示交流对话的中国主张,流行语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步伐相一致。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试卷(附答案)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但是这种追求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人们的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是这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1.当代社会,个人自由和独立的追求日益普及,但这种追求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如孤独感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2.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选择独立生活,但也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疏远和不稳定。
3.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信息过载的问题,人们需要更加理性地对待信息。
在中国古代,没有将“诗心”作为一个诗论范畴来使用。
然而,“诗心”应该是一种超脱、淡泊、自由的审美胸怀。
儒家“心性论”的“心”是以“善”为根本的“道德心”。
这种“道德心”包含着像___、___那种积极“入世”,关怀家国命运、民间疾苦,“执着”地、真情地去抒写世道沧桑、生命悲欢和对美好社会理想的追求之心。
这是一种充满社会关怀、现实关怀、人类生存关怀的富有人文主义精神之心。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家与的心性论所阐述的“心”或“性”更切合作为审美胸怀的“诗心”的本质特征。
认为必须不执着于物,不生贪念,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
这种禅境既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也正是我们所谓审美胸怀、所谓“诗心”的境界。
当然,单从儒、道、禅的心性论理解“诗心”的性质特征是不够的,“道德心”和“智慧心”还不是“诗心”的特质。
从中国传统诗论看,“诗心”的特质在于情感性——“诗心”是一种以情感为特质的性灵之心。
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形象思维是借用形象来思考问题,是具体形象的变幻;逻辑思维是借用概念来思考问题,是逻辑的推演。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逻辑思维之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形象思维之下,却有无穷的解。
元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没有逻辑推理,没有因果关系,甚至没有一个动词,我们看到的只是形象。
从“枯藤”到“断肠人”连用十一个具体形象,如拼图一样拼出一幅天涯旅人图,产生了震撼人心的美。
这是形象思维的力量,逻辑思维办不到。
作品中的形象虽然是具体的,但它已不是自己而另有了象征。
枯藤也早不是那个枯藤,昏鸦也早不是那个昏鸦,而是它们背后的情绪。
人除了个体的思维,还参与群体思维,互相交流磨合,钱学森称之为“社会思维”。
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形象模块”,一一对应内心的某种情绪。
比如绘画中,蓝色为冷,红色为热,黄色为暖。
生活中,东风表欢悦,西风表悲愁。
作者在抒情时不直接说出那个“情”字,而取一个形象来指代,美就这样产生了。
辛弃疾本来要说愁,但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孟郊本来要说中榜后的狂喜,说出口的则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都是用相应的形象来进行象征、比喻。
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下面是笔者几篇写历史人物的文章,当然都是对这些人物的解析、褒奖和崇敬,但收尾时却无一字言情说理,而只取一形:。
注意以上结尾,在大形象中分别添加了只属于他们个人标配的小形象来强化人物,细微处好像重要场合男人不同的领带和女人不同的胸花。
这就是形象思维的象征性,一形胜千言。
五彩成锦绣,变化才有美。
形象思维把许多形象的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不分先后,没有因果,相互融合,浑然一体,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最后连模块本身也找不见了,只是一团美感。
辽宁省大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连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出的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前面章节里讨论了三种形式的权力:从社会冲突里发生的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里发生的同意权力,以及社会继替过程中发生的长老权力。
在《名实的分离》这一章中,费孝通提出了一种“时势造英雄”造出来的权力,叫“时势权力”。
这种权力是在变化的社会,人们掌握并适应了变化从而占有优势,给个人或者群体带来的实际力量。
比如电脑刚开始普及的时候,运用第一代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人,他们就有了优势,在那个时候成了“英雄”。
改革开放初期的那些新富们,不是依靠传统,而是靠时势带来机会,其致富能力也可以说是“时势权力”。
社会变迁是相对于社会静止状态而言的。
费孝通说:“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
”这两种过程可以并存而不冲突。
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连续的继承性和变革的创新性的综合体。
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是“变”。
中国古老的经典《易经》,就是讲变与不变的。
也因为这两类状态的同时性,两种权力,即长老权力和时势权力才可以并行。
然而,两种权力还有此消彼长的现象。
社会变迁得慢些,长老权力就强些,变迁得快些,时势权力就强些。
变迁得过快,就会发生“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
社会结构之所以要变,是因为如文化一样,社会结构也是人们从环境里获取满足生活需要的工具。
一旦这种结构满足不了生活所需,就要发生改变。
当然,费孝通考虑的是对整个社会来说的,实际上一个社会内部是划分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变迁对于不同的群体带来的冲击是不一样的,这里边有斗争。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区域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语言文字运用Ⅰ(含解析)
2023-2024学年辽宁省区域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专题分层训练——语言文字运用Ⅰ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很多人都以为,买眼镜时送的那块布就是擦眼镜的布。
其实不然,①,避免眼镜与眼镜盒发生磕碰。
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眼镜布材质都不够细腻,并且布上和镜片上容易存留灰尘和细小的异物,如果直接用眼镜布干擦,就相当于在用小颗粒摩擦镜片。
镜片的灰尘或油污,其实大部分是我们睫毛上的油脂、脸上的角质、空气中的细小沙砾等。
因为是沙砾,它们虽然看起来很弱小,但实际上从镜片及镀膜来说是非常坚硬的。
若用眼镜布在留有沙砾的眼镜上干擦,就会越擦磨损越严重,最终会让镜片“伤痕累累”。
我们看着镜片表面虽然是透明的,但其表面其实分布着②:有增加透光度的,有增加抗磨性的,还有增加防污能力的。
所以擦拭眼镜并非是擦拭眼镜片本体,而是擦拭镜面上附着的镀膜。
如果镀膜或者镜片的质量不太好,再加上不正确的擦拭手法,镀膜就会破损,甚至会直接脱落。
如果失去镀膜的保护,③。
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伤痕累累”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
C.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D.调查队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请结合前后语境,分别指出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适当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辽宁省辽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法庭关心的是最近发生的事件与现场目击的证人,而且对证据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一个目击者不能假设任何事,不能猜测,不能保证,也不能评估。
当然,他也不可以说谎。
有了这些严格规范的证据,就能百分百掌握事情的真相了吗?与法庭相比,历史学家关心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件,而且绝大部分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件。
事件的所有目击者都死了,他们所提的证据也不是在法庭上提的——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范。
这些证人的证据很可能存在猜测、推想、估算与假设等情况,我们没法看到他们的脸孔,以便推测他们是否在撒谎。
所以,一件历史的“事实”——虽然我们感觉很相信这两个字代表的意义,但却是世上最难以捉摸的。
当然,某一种历史事实是可以确定的。
1861年4月12日,美国在桑姆特要塞掀起了内战;1865年4月9日,李将军在法庭向格兰特将军投降,结束了内战。
每个人都会同意这些日期,除非当时全美国的日历都不正确。
但是,就算我们确实知道内战是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我们又从中学到了什么?事实上,这些日期确实被质疑着——不是因为所有的日历都错了,而是争论的焦点在这场内战是否应该起于1860年的秋天,林肯当选总统,而结束于李将军投降后五天,林肯被刺。
你可以说,至少我们知道,不论内战是不是从桑姆特之役开始,这场战役确实是发生在1861年4月12日。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前面提过,这是在特定限制之下的史实。
辽宁省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试卷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盛唐诗人王维全面的艺术造诣使之对后世诗学以及艺术理论形成了很大的笼罩力。
《红楼梦》的文本较为充分地反映出王维对后世的强大而深远的影响力。
对浑融蕴藉、兴象玲珑的诗美和高度情景交融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是促使《红接梦》"诗化"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
曹雪芹通过《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的情节,明确标举王维诗歌。
黛玉要春菱首先读《王厚诺全集》,而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并且要求春茨"细心揣摩连熟了",比对李杜的诗歌所作的"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体现出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格外重视。
俞平伯先生认为"黛玉跟香菱谈诗,不妨视为悼红轩的诗话"。
而香菱对于王维诗歌体会入微,得其神妙的鉴赏,实际上就是曹雪芹对王维诗歌的品赏之见,香菱对王维诗歌发表的那番精微的鉴赏,已多为后人论王维诗歌写景如画,精于炼字艺术时所引用。
《红楼梦》中的大量诗文曲赋多有对王维诗歌字句、意象到立意的袭用和借鉴,可见出作者对王维诗歌的熟悉和欣赏。
《红楼梦》中的各种描写景致的文字,多通过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句和诗意的借鉴和化用,来营造一种宁静幽美、清雅如画的境界。
如贾宝玉所作《薪芷清芬》"轻烟迷曲径,冷翠湿衣裳"(第十八回)一联,取意于王维《山中》"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
而《赞会芳园》中"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
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第十一回)几句,则颇有《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的如画意境。
贾宝玉所作藕香榭对联上句"芙蓉影破归兰桨"(第三十八回)以动写静,显然源自王维《山居秋瞑》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的特殊写法。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 精品解析:辽宁省沈阳市实验中高二上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
⑪在我返回家,把这盘录音带还给我那朋友时,把这话告诉他。
⑫他不知道我为何得到这样的结论,我也不知道他为何对我说:
⑬“艺术其实是安慰人生的。”
(有删改)
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音乐”在文中含义丰富,既指磁带音乐,又指“我”在音乐中感受到的秋天的景色,还指“我”对人生的种种感悟。
⑤接下去的温情和弦,带来一片疏淡的田园风景。秋天消解了大地的绿,用它中性的调 子,把一切色泽调匀。和谐又高贵,平稳又舒畅,只有收获过了的秋天才能这样静谧安详。几座闪闪发光的麦秸垛,一缕银蓝色半透明的炊烟,这儿一棵那儿一棵怡然自得站在平原上的树,这儿一头那儿一头慢吞吞吃草的杂色的牛……近景从眼前疾掠而过,远景跟着我缓缓向前,大地像唱片慢慢旋转,耳朵里不绝地响着这曲人间牧歌。
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并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
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
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
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
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
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
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丈化。
(节选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华民族文化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哲学。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围城》最让我欣赏的还是它的微妙精神,写小说的能把让人觉察到了却不能找到适当言辞表达的微妙情绪、微妙情感、微妙关...切微妙之处写出来,这是很需要功夫的。
小说家的感应能力和深刻性达不到一定份上,是绝对写不出这一切的。
而一旦写出了就意味着这位小说家已经进入很高的小说境界了。
一个艺术家的本领不在于他对生活的强信号的接收,而在于他能接收到生活的微弱信号。
中国当代小说家的薄弱之处,就正在于他们感觉的粗糙,而缺乏细微的感觉。
他们忙于对大事件、大波动的描述,而注意不到那些似乎平常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状态,注意不到那些似乎没有声响没有运动的事物和人情。
而事实上,往往正是这些细微之处藏着大主题、大精神和深刻的人性以及人的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②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很执著。
《围城》选择的不是什么重大题材,也无浓重的历史感。
它选择的是最生活化的人与事。
在写这些人与事时,钱钟书写微妙的意识一刻不肯松弛,紧紧盯住那些最容易在一般小说家眼中滑脱掉的微妙之处。
他要的就是这些——“这些”之中有魂儿。
苏文纨不叫“方先生”而改叫“鸿渐”这一变化,他捕捉住了。
褚慎明泼了牛奶,深为在女士面前的粗手笨脚而懊恼自己时,方鸿渐开始呕吐,于是褚心上高兴起来,因为他泼牛奶这件事被方鸿渐的呕吐冲掉了。
方鸿渐得知韩学愈也有假博士文凭时,觉得自己的欺骗减轻罪名……所有这一切,都被钱钟书捕捉住了。
而这些地方,确实是最有神的地方。
③《围城》有数百个比喻句,这些比喻句精彩绝伦。
张先生附庸风雅,喜欢在中国话里夹无谓的英文字,钱钟书说这“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形容天黑的程度,钱钟书说像在“墨水瓶里赶路”……夸大地说一句,《围城》的一半生命系于这几百个比喻句上,若将这几百个比喻句一撤精光,《围城》便会在顷刻间黯然失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1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获得了参加复赛的资格,但平时不刻苦训练仅依靠现场发挥的做法实在不足为训....,必将影响他的比赛成绩。
B.浪费粮食的现象在学生中仍普遍存在,一些学生早已司空见惯....了倒在垃圾桶中的馒头、米饭和剩菜。
C.这是一个高档的生活小区,环境优美,但入住率很低,徜徉小区,处处可以看见十室九空....的现象。
D.近段时间,巴西和巴勒斯坦相继发生空难,遇难者事前谁也不会想到自己的这次出行竟是一场无妄之灾....。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根据2016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的套数已经接近全年的基本建成目标任务。
B.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决赛勇战巴西队时,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极大地感染和鼓舞了每一个中国人。
C.儿童生态道德教育能培养儿童的健康人格,进而影响到家庭,反馈到社会,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D.讲述华阴老腔艺人的电影《老腔》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导演高峰希望借助影片唤起公众对艺术传承的关注。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对消费者来说,影院出售的电影票上标注的时间被默认为电影播放时间。
消费者购买电影票是购买了电影服务内容,而非广告服务内容,如果放映电影前播放广告,就应该在售票时明确告知消费者。
但现实是,。
有些影院还延迟影片播放,进一步占用了消费者的时间。
A.消费者无从选择,被迫接受广告播映,大多数影院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B.消费者被迫接受广告播映,他们无从选择,大多数影院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C.大多数影院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消费者被迫接受广告播映,他们无从选择D.大多数影院并没有履行告知义务,消费者无从选择,被迫接受广告播映4.下面表格中的关联词,能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一项是(4分)写作能力的高低意味着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多大,甚至①可以衡量一个人对文化的理解程度。
②,写作不仅体现写作者基础知识的长度和宽度,③包含了他认知世界和理解社会的能力。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展现他感受人生、想象未来和编织梦想的能力。
让青少年亲近文学,懂得诉说人生,不一定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未来的作家,④为了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健康成长,进入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二、(23分)5.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原文: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译文:杀人如恐不能杀尽,处罚人如恐不能用尽酷刑,天下的人都背叛他。
B.原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其孰能讥之乎?译文:竭尽我的志向却不能到达(那里),我可以无悔无怨,大概没有谁能讥讽我吧?C.原文: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纵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抒发情怀的原因是人们的思想情趣一致。
D.原文: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啊!6.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从仰视和俯视的角度写出秋天的萧杀与空旷。
B.颈联概括了诗人一生颠沛流离的生活,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表达出诗人长年飘泊孤独悲秋之情。
C.尾联写白发日多,因病断饮,时世艰难是诗人潦倒不堪的根源,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
D.本诗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
全诗画面凄凉,不见亮色,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9分)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耕植不足以自给.给:供应B.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维持C.彭泽去.家百里去:返回D.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稔:谷物成熟8.下列句子中,不属于陶渊明自免去职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A.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B.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C.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D.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序可分三层,先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经历,再写弃官归田的原因,最后交代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时间。
B.尽管因诸侯爱惜人才使陶渊明得以出仕,但陶都只是“见用于小邑”,从中也能看出其宏大志向无从施展的苦衷。
C.从结尾处写作《归去来兮辞》的原因和“序”的写作时间“乙巳岁十一月”可以推断,作者是先写辞文,后写序文。
D.序辞关系密切,但谋篇之法不同。
序是对半生出仕的省思,侧重实录;辞是弃官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侧重虚拟。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1)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
(《诗经·氓》)(2),,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柳宗元《小石潭记》)(3),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4)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三、(2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11~12题。
(9分)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1.下列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知音,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屋里诗人深愁难眠。
C.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12.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颈联。
(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19分)余若水先生传清·张岱余若水先生,讳.增远,为明崇祯癸未进士。
兄余武贞先生,讳煌。
若水得淮安宝应知县,时东平伯刘泽清驻匝淮安,强知县行属礼。
若水不屈,莅任甫一月,即挂.冠.归。
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若水家甚贫,敝庐三楹,与风雨鸟鼠共之。
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
长吏多其义,因共就问之,亦罕见者,或拜门外以去。
绍兴守道沈静澜,其故同年..友也,自恃交谊,殷勤造请,称疾以辞。
因直前托视疾,入门窥见若水卧绳床上,床上漏下穿。
闻客入,欲起逾垣。
静澜先已豫虑之,则要其同年四五人与俱往。
客语及世事,俯若无闻。
即间有问答,晴雨而已。
日欲晡.,辞客而退。
明日具钱米往遗之,再三辞。
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
不入城市者三十六年。
岁庚戌,无疾而终。
身无长物,友人醵钱以殓。
有遗命葬于原隐之丁斗垄。
外史【注】曰:人臣称委质故主,回面而改向,非忠也。
激愤而殉,以明节也。
义卫志,智卫身,托农圃之弃迹,下可见故主,无辱先人,若余若水者足矣。
然其节概为人所难及者,兄死止水,弟不渡河,而安心农圃,扼腕终身。
呜呼!若水可以为难矣!【注】外史,作者自称。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B.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C.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D.丙戌/清兵渡江/武贞先生自沉死/若水悼邦国之灭亡/痛哲兄之先萎/望水长号/誓不再渡自是/遂绝迹城市/1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讳,古人一般不直接说出尊长的名字,而要在名字前面加一个讳字,以表示尊敬。
B.挂冠,也叫“挂衣冠”,古代指夺冠登科;古时科举考试正处在秋季,故称之为挂冠。
C.同年,古代科举考试中同榜的进士互称“同年”,后来泛指同榜或同一年考中的人。
D.晡,古代用来表示每天午后到傍晚的一段时间,即申时,具体是指下午三点到五点。
15.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余若水为官坚贞不屈。
他在任淮安宝应知县时,淮安东平伯刘泽清强行要求知县对他行下属之礼,他宁肯只任一月官职,也坚决不从。
B.余若水安贫守义。
他全家生活艰辛,仍能安于贫困,当地的县级官吏都很推崇他的这种骨气,想去拜访慰问他,但几乎均被拒之门外。
C.余若水一生明节守志。
他的哥哥自沉而死,他誓死不再渡江;故交沈静澜与几位同年一起探病,见了面,只谈论天气,闭口不谈时事。
D.余若水忠心不贰,气节极高。
他用忠义和智慧来捍卫自己的志向,安心农圃,没有辱没故主和先人的尊严,这种风节常人是难以做到的。
1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率其家人躬耕自食,常至断炊,妻孥晏如,亦无怨色。
(5分)(2)以此,诸长吏皆重违其意,亦未敢数造焉。
(5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9分)人们提及孔子对于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影响时,常常认定孔子奠定的儒学是排斥科学技术的。
其实,这种认识是偏颇的。
儒家对科技的鄙视和推动表现在“仁知统一”上。
所谓“仁知统一”,即道德行为(仁)和理性认识(知)的结合。
对于仁知的统一,孔子是这样论证的:一方面,知从属于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另一方面,知是仁的必要条件(“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
仁知由如此的互为前提而贯通为两者完美结合的“中庸”这一“至德”。
但是,这“知”却不是指认识自然事物及其规律,而是明确的把“知”的任务规定为认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因而,在“仁知统一”的支配下,由于伦理理性居于知识理性之上,科学技术成为雕虫小技,处于遭贬抑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