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集下载

大学校园人文作文素材摘抄

大学校园人文作文素材摘抄

大学校园人文作文素材摘抄大学校园是一个充满人文氛围的地方,吸引着众多学子前来学习和成长。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涌动的知识海洋,体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本文将摘抄一些关于大学校园人文的素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段】大学校园是人文精神传承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专业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这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大学生能够追寻自己内心的渴望,发掘自己的潜能,并逐渐成为独立自主、思维开阔的人。

【第二段】人文课程是大学校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文学、艺术、哲学还是历史,这些课程都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培养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人文课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存在意义,拥有真正的自我意识和人文情怀。

【第三段】大学校园中的人文活动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生社团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各种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些社团活动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与领导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第四段】大学校园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的每一次讨论、辩论、合作都是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同学、老师的交流,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培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意识。

【第五段】大学校园中的师生关系更是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

在大学里,师生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上下关系,而是建立在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上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们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导师。

而学生们也能够更自由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增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第六段】在大学校园中,人文关怀与爱心也是无处不在的。

同学们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形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学校也会组织各种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关注社会问题,传递人文关怀。

【第七段】大学校园人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大学介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大学介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大学介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经济、管理、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始于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

2021年,经国家高校设置委员会专家评审、教育部审批,学校改制更名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校园面积2239亩,主校区地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核心地带――武汉中国光谷园区内。

学校设有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5个院(系),开设有36个普通本科专业和53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37.6%,具有博、硕士学位教师占60.6%。

学校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各类专家教授达26人。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办学实力稳步提升。

学校教育学学科被评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高级英语》、《基础英语》、《新闻学概论》、《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英语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教师素质训练中心、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先后有31名教授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工程大学等高校聘为博、硕士生导师。

学校办学定位明确。

学校长期从事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和教学研究指导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职后教育资源和培训经验。

同时,湖北省教学研究室、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等省级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管理和研究机构设在学校,并与学校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融为一体、互相贯通,使学校初步形成了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办学特色。

学校科研实力逐步增强。

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和横向课题248项,出版专著、教材424部,发表科研论文268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473篇,被SCI、EI、ISTP、SSCI等收录39篇。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融入人文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对人类文化、价值观、道德伦理等的理解和尊重。

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所学学科,提高学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通过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元素,可以让学生更加关注和关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讲述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可以唤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和启示。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人文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思考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理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科中的伦理和价值观问题,通过思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例如,在艺术教育中,可以将文学、音乐、舞蹈等学科元素融入艺术创作中,让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

4.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学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辩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文化,培养开放包容的态度。

综上所述,融入人文教育的学科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终身学习者。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五” 规划 再 次强调 了 “ 面实施 素质 教育 ” 进 入 大学 的学 生 缺 乏应 有 人 文 素质 ,缺 少 全
和 “ 高 高等 教 育 质 量 ”可见 , 强 素质 教 适应 能力 、 提 , 加 社会 交往 能 力 和社 会责 任感 。
育 仍然是 当前高 等学校 的一项重 要工作 。 2社会 人 文 环 境 的 不 良因 素 对 大学 生 .
育体制和教育理念 的原 因。高等教育一直 的兴 趣 , 引导 学 生 去 自学 、 思 考 。通 过 正 去 存在 “ 重理工 、 轻人文 , 重专业 、 轻基础 , 重 面的教育 ,特别是结合 当前全面开展 的社 功利 、 轻素质” 的现象 , 高等教育往往更看 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向大学生灌输和弘扬
的特 殊 地位 更 是引 起 大 家 的关 注 。 多年 来 . 由于 多 方 面 的原 因 , 成 当前 造 生 活 中信 任 危 机 、 德 滑 坡 、 值 危 机 、 道 价 贪
污腐 败 的 出现 以及 个人 主义 、 己主 义 、 利 拜
大学 生 在人 文 素质 上 存在 明显 的 缺 陷 和不 金 主 义 、享乐 主义 的蔓 延 都 对 大学 生 的思 足 。 直 接影 响 了我 国高 等教育 的质 量 。 这
文化 ・ 教育
济 的挑 战 ,以至 于在 现 在 的大 学 校 园 里 出
节, 课程 的设置是 否合理 , 直接影响人才 的
人 文 课 程在 整 个教 学 课 程 体 系 中 的基 础 地
现学 生 因 家境 贫 困 、 爱 受 挫 、 习 成 绩不 培养质量 。 恋 学 因此加强人文教育 , 首先要确立
想 产 生一 定 的 负面 影 响 .也 直 接对 高 校 开

科学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课堂中融入人文教育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侧重从人 的人文精神的培育, 人文教 育融入专业教 育不仅 可行而且非常必要 。 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在科学课 堂 中开 展人文教 育可以丰富人文知识 、 培养科 学精神、 塑造健全人格 、 涵养人 文精神 。 关键词 : 科学教 育; 人文教 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 4 .1 G6 2 4
参考文献 :
【] 1胡锦涛. 高举 中国特 色社 会主义伟 大旗帜为夺取全 面建设
小康 社 会 新 胜 利 而奋 斗 f . 京 : 民 出版 社 ,07 M1 北 人 20 .
【 胡锦涛. 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 [ 人 民日报 ,0 7 0 — 5 2 ] 致 20 - 5 0 .

文献标志码 Leabharlann A文章编号 :64 9 2 (0 2 0 — 2 2 0 17 — 3 42 1 )9 03 — 3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信息 时代 的科 学技术 以前所 未有 的速度 发展 , 重 知识 、 方法 、 能而轻 情感 、 神 的科 学主 义也 随之盛 技 精 行。 在科学主义驱使下的人 正失去其应有人格 , 成为只 懂技术而灵魂苍 白的“ 空心人” 。近几年 , 国有关大学 我 生缺 乏精神 与道德 “ 底线 ” 的事件时 有发生 , 引发 了 这 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思考。因此 , 我们 的教育应该在知识 灌输 的基础上 , 更加注重人格 的培养 。高校作为人才培 养 的主力 ,更有义 务培养人文精神 ,大力 开展 人文教

发展 思路 。我国高等学校在公共 基础课 中也增加 以人 文社会科学 为主要 内容 的文化素 质修养课 以拓宽 德育 的内容 , 并加大人文选修课 内容。但人文教育不只是人 文知识 的传 授 , 重要的是人文精 神的培养 , 更 教育 应把 永远不 断追 求人格 的完善作为立 足点 。这是我 国走 向 复兴 、 富强的人才强 国之路 必须要做 的。 日本 的《 教育 基本 法》 就规定 :教育 以人格完 善为 目标 , “ 培养 和平 国 家和社会 的建设 者 , 爱真理 和正义 、 热 尊重个 人价 值 、 勤劳负责 、 充满 自主精神 的、 身心健康的国民” 。 我国高等教育 的改革也 吸取 国际和 国内的经验教 训, 着力于提高学生 的全面 素质 , 加强人文教 育。近些 年来我 国一直在推动人 文教育 。国家也通 过颁布各种 法令 , 明文规定和要求 , 我们的教育要 以人 文教育为重 点 。 中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 教育 的若干意见》 其 《 开启 了人文教育纳入高校 教育章程 的先河 ; 随后的《 关 于深 化教育改 革全 面推进 素质 教 育的决定 》 《 、 国家 中 长期 教育 改革 和发展 规划 纲要 ( 00- 0 0 ) 等对 2 1- 2 2 年 》 - 人文教育如何在 高校教育 中实施 和展开 ,做 了更加详 细 的规划 , 出了长期的总体发展方 案 , 也作 提倡高 等教 育促进文理融合 。 在两年前召开的“ 高等学 校文化 素质 教育 开展 十五周年 纪念大会 ”整个会议 中突 出强调 了 , 以德育为教育核心 , 学生全 面发展 的观念 。配合 我 推动 了意志 、 体验 了价值 、 华 了认 识 , 升 而且进一 步培 养 了 自己的爱 国情感 , 增强 了社会责任 感 , 更加认 同社 会主 义核心价值 体系 , 并在行为规范 中 自觉履行 。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访 , 了 解 毕 业 生 的 学 习 、工 作 、 生 活 情 况 , 为 毕 业 生 排 忧 解 难 ; 允许 毕 业 生 回 校 再 次 就 业 或 回 校 进 修 专 业 ,
6 用 新思 路 开拓 就 业 市 场 。实 践 证 明 :坐等 用人 . 单 位 上 门 招 聘 或 在 沿 海 城 市 设 点 , 定 期 派 员 外 出 联 系

乏 症 ” 越 来 越 严 重 ,表 现 在 不 少 学 生 行 为 不 文 明 , 社
的 “ 器 人 ” “ 机 、 工具 人 ”、 “ 面人 ” 单 ,因此加 强 大学 生 人文 素 质教 育 对 大学 生成 长 成才 具有 重 要 的意 义。
会 公 德 意 识 淡 薄 ,心 理 承 受 能 力 差 ,不 善 处 理 人 际 关 系 ,甚 至存 在 一定 的 心理 障 碍 ,对 民族 历 史优 秀 文化 、 优 良传 统 了解 甚 少 。 当前 高 等 教 育 缺 少 的 是 对 人 类 文 5 就 业 指导 与心 理 教 育 并 举 。 制 定 系 统 的 “ 年 . 三 不 断 线 ” 教学 计 划 ,采 取 灵 活 多 样 的 教学 模 式 ,并将
明长 期 积 累 的精 神 遗 产 的 传 承 ,缺 少对 人 的基 本 人 格 和情 操 的弘 扬 。市 场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致 使 学 校 和 家 长 普遍奉行功利性 的 “ 职业 至 上 ”论 ,学 校 片 面 注 重 学
合 素质 的要 求 愈 来 愈高 ,大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主 要 体 现
维普资讯
・哆 { ・ ‘ 每 ; , 场
●2 8 0 年第4 0 期●
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刘 凤 姣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重要性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重要性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还有助于培养出更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人才。

首先,人文教育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知识,例如哲学、历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学生能够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这种丰富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具有更广泛的思考和审视问题的能力,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放的思维方式。

同时,人文教育还能培养学生对于多样性的包容和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

其次,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类价值、和谐共处和社会公正的关注和追求。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以及伟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意识。

这种关注和追求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此外,人文教育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人文教育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思考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和思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批判性思考和挑战,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种批判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人文教育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这对于现代社会中快速变化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通过学习人文科学,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形成自己独立而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通过人文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世界,并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综上所述,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性。

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能力为本,通识为基,人文为魂——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理念探析

文章编号 :10 — 70 2 0 )3 0 2 — 4 0 3 4 3 (0 8 0 — 0 3 0
“ 力 为本 , 识 为基 , 能 通 人文 为魂 ” 由安 庆师 是
中, 由于长期分科教学而使学生对人类科学文化
范学院院长汪青松教授在课题组集体研究的基础
上 于 20 07年 1月 2 3日召开 的“ 文 教 育示 范 专 人
知识缺乏应有 整合 的现象尤为突出。众所周知, 在中国古代 , 人类的知识结构是融合的, 现代意义 上的哲学 、 伦理学与数理逻辑等均以“ 智慧之学”
的形式表现 , 现代意义上的 自然科学一般被包含 于宗教、 伦理、 哲学 、 历史 、 文学以及音乐等人文教 育之中。近代 自然科学 的产生和发展 , 不仅使人 类明白了自己在宇宙 中的位置 , 而且还能根据事 物的原 理创 造 出许 多过 去 我 们 不 能创 造 的东 西 , 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分科之学的方法 和跨学科的源自维方法。这种状况 , 对于我们建设
人力 资源强 国和 创 新 型 国家 , 疑都 是 非 常不 利 无
自己变成更有用的社会工具 , 人们正在 自己建构 的世界里丧失其 主体地位 , 这是后工业文明不争 的事实。近几年 , 人文教育专业之所以在高等学 校得到迅速发展 , 一方 面体现 了人们对科技主义
基金项 目:安庆师范学院教改专项研究项 目“ 人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示范性研究”jz2 0 0 ) (yx0 6 3 作者简介 :董根明 , , 男 安徽安庆人 , 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教授 。
维普资讯

2 ・ 4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 0 钲 08
和理性权威压抑人的主体性 的挑战 , 另一方面也 是对 分科之 学所 固化 的观 念不利 于人们 把握事 物

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

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

附件1: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我校为扩大大学生知识面、开拓视野、推进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一类课程,它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规范化管理,提高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各学院及广大优秀教师开设公选课的积极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和管理纳入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之中,教师开设的全校性通识教育选修课与其他课程一样考核,同等待遇。

第三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组织、审批、管理。

第二章课程第四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所属学科分为科学与技术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类、矿业特色类、体育艺术类等六大类系列课程。

第五条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按开课类型分为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和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

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学校指定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编入学校的培养方案中,由开课学院选派专职教师开设或由教务处聘请校外符合开课资格的教师授课。

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是指由具有开课资格的人员向学校申请开设的系列选修课程,该类课程不进入培养方案,由申请开课的人员授课。

第六条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全校设置140门左右,该类课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各相关学院申报(学院组织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课程,另一部分是由学校根据人才培养要求而指定开设的课程,建立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开课时不需重新申请。

为确保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质量,课程库每2年更新1次。

对于稳定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库内的所有课程,每学期至少开出一个教学班(选课容量一般不少于90人)。

第七条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首先由拟开新课教师向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填写《中国矿业大学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课申请表》并提供完整的课程教学大纲(包括教学目的、要求、教学进度、参考资料目录、作业要求,成绩考核办法等),然后由单位负责人对申请人的开课资格、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于每学期第12周之前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教务处组织课程建设委员会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课程进入机动性全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库。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时 代 和社 会 对 大 学 生提 出 的迫 切 要 求 。但 大 学 生人 文素 质 的现 状 厦 高枝 人 文 素 质 教 育 的 现 状
却不容乐观 。高校 必须加 强对大 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 而大学生也 必须加 强 自身的人文修养。
关键 词 :大学生; 文素质; 人 人文素质教 育 : 高 提
步赋予大学的文化使命。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 和警惕盲 目 求新求变的倾向,真正地促 进大 学 校园 文化 在延续 中发 展 。
参考文献 :
【】 1 万新 恒. 信息化校 园: 大学的革命 【 . :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0 0 20 . [ 苏大鹏.超女” 象带给大学 生思想政 治工作的启示Ⅱ. 2 】 “ 现 】中国青年研 究 ,0 6 ( )7 — 4 2 0 ,2 :3 7 . 【 王军. 3 】 大学枝因文化 的社会学分析U. 】高等函授学报 ,0 5 ( ) 1— 7 2 0 。5 :4 1 .
素养 、培养 大 学生 人 文精 神 的教 育思 想 越 来越 受 到人 们 的重视 。加 强 大学 生 的人 文 素质 教
育 ,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之一。


大学 生人 文素质 的重 要性 及其现 状
大学生是掌握了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他们 的成长和发展 ,直接影响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用 。在全面 推进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 事业 的伟 大进程 中 ,我 国正在全 面落 实 以人 为本 、全 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的人才观 ,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因
n一 ’ nn

2023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2023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

2023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2023大学团校培训心得体会1在经过这五天的团校学习后,我收获了许多,可以说不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有了一个更高层次上的的认识和行动方法。

阐述了大学学生干部应该如何成长的思路,此外还教授了我们一些礼仪方面、社交方面的基本知识。

虽然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带给我的影响却是持久的。

来到大学这半年年的学生干部经历已经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面对现在课程比较繁多以及学生干部工作较为烦琐的现状,此次的团校使我更加分清了两者的关系。

学生干部的工作不同于一名普通学生,但我必须时刻紧记自己也是一名学生,一名普通的学生,不能忘记自己的天职,更不能模糊前进的目标!我想惟有保持自己谦逊的工作方式,以及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同时在学习上加倍努力才能确保工作的成功和自己学业的顺利完成。

时刻调整好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干部的心态,戒骄戒躁,合理安排时间,才能使工作达到更高的水平。

对于团校学习的思考,正如团校老师所言,学校的活动量多但质量不高;活动花样多,但缺乏更多的精品活动,这正是我们学生干部所应该注意的,我们目前水平还不够,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同时应该注重质的飞跃。

这让我想到了读高中时候,学习好的往往不是高中所在镇上的孩子,而是周边农村的孩子,当然出身相对贫困的农村孩子所做的努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也应看到的是数量上的巨大差异。

同样的道理,现在办活动应该大力提倡数量上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品脱颖而出!地球科学学院有着良好的师资力量和学习科研环境,这是我们所应值得骄傲的。

但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将我们学生活动作成品牌或者精品这是我们所要努力的目标。

通过分团校的学习和认真的思考,我总结出以下三点:1.注重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往往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细节中出错。

例如,最近的地理综艺大观,承办方模仿金苹果的模式是比较有新意、比较有趣的做法,但是没有想到在第一环节会出现40个人只剩下一个人(预计剩8个人)的情况,现场气氛弄得顿时不是很好。

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一、概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流大学在培养本科人才方面的目标定位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直接反映了国家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期待。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调整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

这一目标强调了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责任的高度统一,既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求他们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具备强健的体魄、高尚的审美情趣以及勤奋踏实的劳动精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流大学需要在教育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锤炼品质,最终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1. 简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经过四十多年的持续改革和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多种层次和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从1978年的598所增长到2023年的数千所,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规模上实现了飞跃,更在质量和水平上取得了显著提升。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动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效益提高。

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趋向合理,专业结构设置不断优化,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

特别是在近年来,以高校科技产业为主、多方面发展的高等学校校办企业迅速兴起,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著 ,兼具科学和人 文双 重 品质 的人才越来越受 到社会 的欢 迎


各学校安排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 学等必 修课 ,课程 安排非常紧 ,因而相关 的课 时数被大大压缩,教师
所以高等院校应 当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
【 收稿 日期】2 0.41 0 80-1 【 项 目】广 西区精 品 课程基 金资 助项 目(0 41) 基金 20. O 【 作者简 介】肖顺华 (99 ) 16 一 ,男 ,湖 南永 州人 ,博 士 ,副教 授 ,主要 研究 方 向为化 学教 学及 相关 研究 。

【 中图分类- G  ̄]4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 0-85 08 9 l7 2  ̄ 1 716( 0) — 5— -0 2 00 0
Co bi i um a te uc to t m n ngH niisEd a i n wih Uni e st v r iy Che it yTe c i o m sr a h ngt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9期 08 第 3 卷 总第 15期 5 8
广



17 5
www.d h m.o g 中 ,
提 高大 学生的综合素质
肖顺华 ,刘峥
( 桂林工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广西 桂林 5 0 ) 4 4 1 0
Ab t a t T mp o et eo e a l u l y o u e t sa sr c : o i r v v r l q a i fs d n si n i o t n a k o o t mp r r i h r d c t n wh c e u r sh n n h t t mp ra t s fc n e o ay h g e u a i , i h r q i u a e t e o e

文理渗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文理渗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Vo . No. 1 11 2
Jn 2o u .0 9
文 理渗 透 , 高大 学 生 的综 合素 质 提
谭 淑 娟 , 海燕 王
( 京航 空航 天大学 材料科 学与技 术学 院 , 南 江苏 南京 20 1 ) 106
摘 要: 在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 中加 强文理渗透 , 优化课程结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 型人 才、 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科学生开设《 学与社会》 提 化 课程要进行 正确的课程 定位、 灵
提高文化素质。因此 ,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摒弃
专业 知识 的深入讲 解 , 而侧 重 于 科学 知 识 的普 及 教
用。化学早 已渗 透到人类 生活的各个方面 , 与能 源、 环境、 材料 、 生命 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 , 彼此融
育。我们为本校文科 学生开设的“ 学与社会” 化 课 程, 内容的重点不是化学分子式、 化学反应式或化学


文理 渗 透 课 程 的定 位
在现代高等教育中, 为本科大学生开设的各种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程都是为了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 质, 使之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 型 人 才 的知 识结构 通常包 括下 列几方 面 的 内容 : 第一 , 比较宽厚 的基础知识 ; 第二 , 相当深厚 的专业知识 ; 第 三 , 般 的“ 沿知识 ” 第 四 , 要 的横 向学 科 知 一 前 ; 必 识和学科方法论知识 ; 第五, 一般文化知识。 文科 和理科 之 间互 相渗 透 的课 程对大 学 生而言 都是 属于 非专业知识领域 , 对课程的要求 主要不是 为了开展 科学研 究 , 而是为 了 学生 能 够很 好 理 解基 础 的 和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
第 2期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谈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013-07理论创新学科教学和人文教育,作为两种基本的教育形式,有着互相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如何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其素质教育的功能,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呢?在学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侧重学科知识的讲授外,还应找出学科中潜在的人文教育功能,这将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文化和人格方面的教育。

因此,在学科教学中重视人文熏陶,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德、智、体也得到发展和提高。

接下来,就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这一重要内容做一些探讨。

一、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关注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个教育功能进行挖掘和发挥,为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水平做出努力。

随着社会高度化发展,许多高科技被广泛地引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同时各种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广泛,对人们各个方面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诸多有综合能力的人才特别是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才备受青睐。

为实现学科教学朝更有价值的培养人才的方向发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是对学生日后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的一种教学选择。

二、学科教学中人文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那么作为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们讲授相应的学科基础知识是最起码、最基本的工作职责。

基础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从理论上对学科所涉及的知识、技能进行高度的总结。

使学生可以学习到较专一、系统的知识。

但学科教学,并不是单一地只为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能从中学到更多可以改变思想,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智慧,使自身综合素质从更深层次上得到提高和满足。

使学生将所学真正运用到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使自我价值真正得到体现和发挥。

三、学科教学中对学生理性精神的培养学科教学中理性精神的培养,是将人文教育融入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教育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教育是提高他们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大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教育的一些观点:1. 文化素养的培养:大学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关注。

它涵盖了人文学科(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以及文化传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解。

通过学习和研究人文学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

2. 培养批判性思维: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可以掌握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和评价不同文化观点,理解文化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3. 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人文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可以思考和探索道德和伦理问题,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以及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做出正确的道德和伦理选择。

4. 增强文化自信心:人文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身份。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同时也提升他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对话的能力。

5. 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人文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

通过学习人文学科,学生可以培养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乐于不断学习和成长,拓展眼界和深化思考。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大学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和措施:- 设计优质的人文学科课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 组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验,如艺术表演、讲座、展览等,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参与度。

- 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将人文教育与社会责任相结合。

- 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和跨文化学习项目。

- 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开展独立研究和学术创新,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和文化思维。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得到提升,他们将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人文关怀的综合素质人才。

高等院校人文、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高等院校人文、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摘要]探讨高等院校人文、科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重要性。

通过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人文、科技相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等院校;人文;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2-0037-04高等院校人文、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陈吉庆(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847)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人文与科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而提出的。

相对其他类型教育而言,高职教育点多、面广、线长,正处于从规模向内涵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用人文、科技双重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

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升级,是实现职业院校数字治理、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前置性工程,也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新时代教育供给水平、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高等院校人文、科技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探讨其必要性和实施策略。

一、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前,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然而,不同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些高等院校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而另一些高等院校则过于注重职业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于大学生成长计划范例

关于大学生成长计划范例

关于大学生成长计划范例背景介绍大学生成长计划,是大学为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而制定的一套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每个大学都会拥有不同的大学生成长计划,因此,本文提供一份大学生成长计划范例,供读者参考。

大学生成长计划范例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成长计划要求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因此,我们会提供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鼓励学生参加与此相关的自主活动,如反恐爱国主题团日、勤俭励志主题交流会等。

同时,我们也会邀请政治名人、专家学者到校,为学生提供新颖的思想启迪。

学科教育大学生成长计划在学科教育方面,将为学生提供全面、基础、前沿的学科知识,以及丰富的选修课程,帮助学生在学科方向上拓展眼界、提高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也注重学科与实践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实验、项目等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现。

人文教育大学生成长计划要求学生在人文素养上得到提升,具备宽广的视野、扎实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文情操。

我们为此将提供多元的人文课程和文化活动,如文艺展演、文化讲座、社会服务等。

借此,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美学,培养审美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增强国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体育健康教育大学生成长计划要求学生在身体方面得到锻炼,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因此,我们会提供多样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机会,如运动会、阳光体育、校园马拉松等,同时,也会拓展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会科学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良好心态等,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总结以上是一份大学生成长计划的范例,旨在补充学校少年宫中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实践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然,不同的高校的生成长计划会侧重于不同领域,具体内容也会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产生变化。

我们相信,通过生成长计划,我们可以为学生打造更加完美的大学教育,为学生终身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研究·
235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李云霞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学校不再局限于培养神职人员,而是提倡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社会的不断进步不仅仅要求人才具备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本文围绕将人文教育融于大学化学教学的意义展开论述,并探讨分析了人文教育融于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人文教育 大学化学教学 提高综合素质
引言
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现代素质教育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加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此,教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当中的人文内容,将人文教育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意识、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拉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塑造科学与人文的高度统一与和谐发展。

1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意义 1.1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人生道路上的风向标,能够指引大学生正确地处理工作、生活上的琐事,积极向上地追求人生,树立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承载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责任精神。

大学生一旦形成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有利于未来在社会工作中迸发出强劲的动力与激情,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大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1.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工作能力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能够为大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科学的学习和运用立足于懂得、把握以及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1]。

而人文教育亦是如此,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重视人文、领悟人文,才能顺应为人处世的基本规格和客观规律。

理论教学为的是启迪灵性,而人文教育可以兼顾灵性与人性。

只有将人文教育融于大学化学教学当中,才能避免出现文理知识相分离的情况。

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依靠非凡的灵性与高尚的 人性两个方面。

1.3有利于促进外界关系的和谐
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无法脱离自然、社会而单独存在,人文教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此,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构建大学生与外界之间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人文与自然、社会的高度和谐统一。

此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2.1将人文元素融入教学目标中 想要制定带有人文因素的教学目标,首先就要充分挖掘出教材当中的人文内容,并且依此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化学研究的意义,燃起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认识并欣赏化学学科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例如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系及元素周期表》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发明中所特有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进一步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沉淀、积累的良好学习习惯。

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以及实际需求,大学化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主要教材目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感受奇妙的化学反应
与化学变化,提高科研兴趣;(2)养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
学方法;(3)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4)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以及内在修养。

2.2通过化学实验培养人文精神
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的辅助,实验是将理论转变为实际,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2]。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学中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既学习到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能够形成健康、积极、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化学实验恰好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在操作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是对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探究,还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科研活动的探究方法和探究过程,享受研究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培养他们科学研究的学习态度,以及勇往直前、不轻言放弃的坚毅品格。

例如在进行“重结晶及过滤”实验时,同学们根据实验要求而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1)称取3g 乙酰苯胺,放入250ml 烧杯中,加入80ml 水,加热;(2)稍冷后,加入适量活性炭于溶液中加热,趁热抽滤;(3)将滤液放入冰水中结晶,将所得结晶压平。

再次抽滤,称量结晶质量。

然而,在等待实验结果时,同学们发现所得结晶的回收率十分低。

经过了讨论和分析之后,同学们发现,在步骤1、2当中,固定样品并没有完全溶解,因此看不出溶液的颜色,从而无法决定所添加活性炭的数量,加入的活性炭会吸附部分溶剂,从而导致固体样品溶解不完全,影响了纯产品的回收率。

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经过了实验前的设计、实验中的思考以及实验后的喜悦,在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不畏困难不惧挑战的优良品格。

2.3加强环保意识,关注和谐社会
化学教学在服务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危害。

因此,我们在化学学习的过程当中以及使用化学物品的过程当中,要避免因化学物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危害[3]。

例如在学习《有机污染与环境》一文时,我们应当了解化学污染由于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造成的环境污染它们大多是由人类活动或人工制造的产品。

由于化学有机污染物的慢性长期摄入造成的潜在食源性危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霉菌毒素、食品加工过程中形成的某些致癌和致突变物以及工业污染物等。

基于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学会自觉保护环境卫生,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结论
综上所述,融人文教育于大学化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红缨. 加强大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1:234-235.
[2]蔡智慧. 中学化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11,61:172-173.
[3]徐红,黄亚励,刘红等. 医学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75-2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