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的新与深

合集下载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述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七种考述
中图 分类 号 : j 8 o 文 献标识 码 : A
左 鹏 军 先 生 研 究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已 逾 十 五 载 ,
取 得极 为 丰硕 的成 果 , 乃 该领 域最 重 要 的领军 人 物之

载 于《 广 益 丛 报 》第 二 百 二 十 五 期 , 宣统二年 ( 1 9 1 0)
亦 有 责 任 。 因此 , 他 主 张唤 醒 公 民强 国救 亡之 意识 ,
最近 , 笔 者 在 研 读 该 “目 录 ”时 , 并结合北 京 、 上 海、 南 京等 地 图书 馆馆 藏 的期 刊 文 献 , 新 发 现 晚 清 民 国传奇 杂剧 剧本 七 种 , 其 中五种 ( 《 贺 新 年 》、 《苦 海 花
学校长助理 , 山西 师范大学戏 曲文物研 究所所长 , 教授 , 博士 生导 师, 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 委 员会 副主任委 员, 山西省 高等学校 青年学术 带头人 , 兼 任 中国戏 曲学会常 务理 事, 中国傩戏学研 究会 副会 长, 山西省 戏剧研 究会副会长 , 山西省学位委 员会 学科评议 组成员 , 2 0 0 2年获全 国优秀博士 学 位论文奖 , 荣获 山西省第 四届 、 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 奖, 第四届 中国高校人 文社会科 学研 究成果 二等奖 , 山西省 首届“ 科教兴 晋 突 出贡献专家”, 山西省“ 五一劳动奖章” 。研 究方向: 中国古代 戏曲史, 戏 曲文物学, 中国古典戏剧理论 ,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1 9 1 2 ) , 四川 人 。 曾任 《 广 益丛 报 》 记者, 《 蜀报》 半月
刊总编 辑 等 职 。原 名 : 昌 时 。字 : 云石。 ” 笔 者 兹 查

朱 山《 贺 新年》

十年磨一剑 锋芒自耀眼——评左鹏军先生的新作《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

十年磨一剑  锋芒自耀眼——评左鹏军先生的新作《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
21 00年 8月
第2 4卷 第 4期
新 乡 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l fXnin nvri (oil c ne dt n ora o ixagU iesy Sc i cs io) t aSe E i
Au . g 201 0
Vo . 4 No 4 12 .
的冲突整 合 为论述 背 景 , 晚 清 民 国 时期 的传 奇 杂 对
剧进 行 多维 阐释 , 对代 表作 家 的文本 进行 介 绍剖 析 , 通过 丰 富 的史 料 和深 入 的辨 析 , 而 评 价 其 意 义 和 进
地位 。作 为 第 一 部 晚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的戏 剧 史 著 作, 其开 拓意 义和 学术 价值 均值 得重 视 。
来 侵 略亦反 义和 团 的复 杂 心 态 , 肯定 这 些 剧 本 的 又
生通过 中肯 的评 述 让 人 信 服 。如 评论 曾影 靖 著 、 黄
兆汉校 订 的《 人 杂 剧 论 略 》 , 为 “ 是 目前 所 清 时 认 这
评析郑 由熙 的《 中人》 《 雾 、 木樨香》 , 时 既说 明作者 对 战乱 怀有 厌恶 恐惧 心 理 , 指 出剧本 对 太 平 天 国 也 起 义 的必然 性与 合 理性 的反 映 。分析 徐 鄂 的 《 花 梨 雪》, 指 出其将 黄婉 梨 塑 造成 烈 女 的不 足 , 定其 则 肯 独特之 处在 于 “ 映 了官 军 给 人 们 造 成 的灾 难 , 反 揭 露 了战乱 之 中官 军 害 民 的罪 行 ” 。在 对 庚 子 事 变题材 的作 品进 行 阐释 时 , 是 既 揭示 剧 作 家 反外 也
不少剧作家 14 99年以后创作的剖析 , 其涵盖面显然 超过了以往此类著作 。从 涉及剧 目的数量上 , 我们 也 能看 出该 书 材 料 的 丰 富 。在 第 二 章 里 , 者 对 作

坚持个性,执著探索——评左鹏军的近代传奇杂剧研究

坚持个性,执著探索——评左鹏军的近代传奇杂剧研究

找近代传 奇杂剧对 中国文化传统 的继承 、 扬弃 与新 变 ,
种近代传奇杂剧纳入 自己的研究 范围 ,而且对 于现存 透 视 近代 传奇 杂剧 在 亦 中亦 西下 的环 境下 生存 的尴 的几 乎无 人 问津 的近代 传奇 杂 剧剧 本 进行 细致 的分 尬 ,发展的 困境 。另 一方面 ,左鹏军把近代传奇 杂剧
第2卷 5
第 6期
天 中 学 刊
J u n l f in h n o r a T a z o g o
Vl _ 5 NO 6 0 2 l .
De . c 201 0
21 0 0年 1 月 2
坚持个性 ,执著探索
评 左鹏 军的近代 传奇杂剧研 究
张 纹 华
( 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广东 广州 5 0 0 华 10 6)
经在广州 、北京 、上海 的古 旧书 店里细心寻找有关 的 资料 ,希望有幸运 的发现 和意外 的惊喜 ;我在 北京 、 那份激动令我至今难忘 ;我也 曾在复旦大学的招待所
言 ,其 学术 兴趣 、学术追求乃至表述风格 ,在此 时已 上海 的图书馆里 ,阅读 了曾经苦 苦寻求 的珍 贵剧本 ,
关键词 :左鹏 军; 近代传奇杂剧 史论 》 《 《 ; 晚清民国传 奇杂剧 考索》 《 ; 晚清 民国传奇杂剧 史稿 》 ;近代传奇杂剧
中图分类号 :I0 26 文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号 :1 0 — 2 12 1 ) 6 0 2 — 4 0 6 5 6 (0 0 0 — 0 0 0
20 0 0年 4 ,中山大学的吴 国钦先生在一篇序言 记 , 月 他写下 了这样 的话 :“ 在写作博士学位论文 的过程 中,称左鹏军 “ 殚精 竭虑 、以整个 身心投入的过程” 中 ,有一个 意想 不到的收获 ,就是逐渐知道 了一 向不 与 “ 朴实 、翔实 、充 实的做 人和做 学问的风格” 专 为人们看好 的中国近代 戏剧 ,原来竟有如此众多 的文 ,“ 治近代文学与近代戏 曲”… 。此时 ,左鹏军将 出版近 献 资料 和 如此纷 繁 的戏剧 现象 ,值 得下 功 夫深人 研 代传奇杂剧研究 的第一本专 书—— 《 近代传奇杂剧史 究 。 2∞可见这所谓 的 “ ”在很大程度上是 因为缺 ”【 】 3 边 虚假”的共识 ,左鹏军 的研究 论 》 首著佳绩 , 。 为执著于不断突破的左鹏军带来了信 少发 现而形成 的一个 “ 心与动力 ,使他在一段 时间后又能实现学术研究的超 兴趣正在 于打破 这个 共识 ,挖掘 “ 边”蕴藏 的魅力 。

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及其戏曲史意义_左鹏军

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及其戏曲史意义_左鹏军

吴梅是中国近代戏曲史和戏曲研究史上的一座标志性的高峰;他的弟子们也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戏曲创作和研究群体。

作为学者型戏曲家,吴梅与吴梅弟子的戏曲创作与戏曲研究产生过深远影响,形成了一种值得特别关注的戏曲史、文化史现象。

吴梅弟子的传奇杂剧创作正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其展现出的独特的思想倾向、艺术趣味和文化品格,在传统戏曲现代转换之际具有重要的戏曲史意义。

一、一个独特的戏曲群体吴梅(1884-1939)的戏曲创作集中于中年以前。

早年深受反清革命思想影响,所作戏曲致力于反清革命的思想宣传、民族气节的张扬鼓吹,或取材于当时现实,或取材于历史故事,均贯穿着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精神。

歌颂戊戌六君子的处女作《血花飞传奇》,长歌当哭以悼秋瑾的《轩亭秋杂剧》,以明末瞿式耜抗清殉国事迹歌颂反清志士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风洞山传奇》,以宋末谢翱登严子陵钓台西台痛哭文天祥史事抒发强烈爱国激情和民族情感的《义士记传奇》等,均为典范。

辛亥革命后,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境况的变化,吴梅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所作戏曲或表现自由害人,或表彰义夫节妇,表达对当时世风日下的不满,也透露出保守的文化观念,取材于现实的《落茵记》和《双泪碑》即为代表。

这种政治文化观念一直延续到其晚年。

20世纪20年代后,吴梅以词曲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主,绝少再进行戏曲创作。

吴梅的剧作,音律功夫极深,文词刻意求工,十分注意戏曲的舞台特点。

这在传统戏曲走向式微,许多传奇杂剧作家重案头而轻场上,娴文学而疏曲律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其戏曲观念和创作实践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1917年后,吴梅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光华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主讲古乐词曲。

吴梅对弟子的要求也是戏曲创作和学术研究并重,成才颇众,培养了第一批现代戏曲学、词学的创作和教学研究人才,卢前、蔡莹、任中敏、钱南扬、王玉章、孙为霆、唐圭璋、王季思、万云俊、常任侠、汪经昌等皆为其中之优异者。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五种考辨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五种考辨
远, 长安犹 近 。 ”
第七出《 赠别》 写花凤林与黄生结 自首之盟 , 取应之期将近 , 花凤林 以多金相赠 , 并设酒 筵, 长亭饯别 , 两情依依。最后一 曲云 : 【 “ 收尾】 他今行色匆 , 我今离恨拥 , 似浔阳S N洒襟胸。问古 f ] 今多 少有情 人 , 如俺 的愁 绪重 ? 怎 ”
馆藏该报有残缺, 月 1 所刊 内容未见 , 7 0日 仅见 7月 1 1日刊出的该剧之后半部分 , 前标 “ 昨 续 稿” 三字 。不署 作者 姓名 。
此剧写一老书生穷酸潦倒故事。此人 曾数次应试 , 却一无所获 , 只得做教书先生。众人向其
询问应试方法 , 他虽可勉强支吾 , 实际上 自己也莫明其妙 。
收 稿 日期 :0 6— 5— 6 20 0 2
基 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调查与史实研究 ” 批准号 : B W 3 ) ( 0 Z 08 4
作者简 介: 左鹏 军( 92一) 男 , 16 , 吉林梅河 口人 , 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 究中心/ 文学院教授 , 博士。
本文所述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十五种 , 均未见有关 曲目曲录著作或工具书著录, 亦未见其他戏 曲研究著作 、 文章予以专门论述 。兹就 目 前所知情况介绍如次 , 以便继续研究。


《 酸酸 酸》
载《 游戏报》 34号 、 3 5 , 9 第 7 第 7 号 1 8年 7月 1 8 0日、 1 7月 1日出版。笔者所查检 上海图书
笑局 中迷 , 是俺 做神 的呵 , 就 至今 也 未醒这 场 梦 。 ”
三、 黄世仲《 南北夫人传奇》
仅见第三 出《 沪游》 第七 出《 、 赠别》 原 载《 , 粤东 小说林 》 丙午年 (9 6 ) 10 年 第三期 、 七期。 第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研究述论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研究述论
这些 报刊小说 中当然也 包括部分文 言小说 。在 已取得 的成果 中 , 永文 刘
的博 士论文《 晚清报刊小说研 究 》上海 师范大 学 20 ( 04年博士 学位论 文 )
种: 袁行霈 、 忠义 编 《 侯 中国 文 言小 说 书 目》 北 京 大 学 出版 社 18 ( 9 1年
版) 戴不凡《 、 小说 见 闻录 》浙江人 民出版社 1 8 年 版 )侯 忠义《 ( 90 、 中国文
集、 志怪传奇集 、 传奇志怪 集 、 志怪传 奇杂事集 五大类 (唐 五代志 怪传 奇 《 叙 录 》南开大学 出版社 19 , 98年版 ) 。就 晚 清 民 国时期 的 文言 小说 集 而 言 , 可 以粗 略地将传奇集 ( 我们 以传奇 体为主 )志怪集 ( 、 以志怪体 为 主) 、 志怪传 奇混合集 ( 以志怪 体 和传奇 体 为主 , 简称 志怪 传 奇集 )志怪 杂事 、
20 年 版)石 昌渝主编《 04 、 中国古代小说总 目》文言卷 )山西教育 出版社 ( ( 20 年 版)来 新夏《 04 、 清人 笔记 随 录》 中华 书局 20 ( 05年版 ) , 些研究 等 这 成果对 于整 理汇总 晚清 志怪传奇小说集 提供 了很 大帮助 。 除 了 以上 提到 的专著 外 , 有发 表在 报 刊杂 志 上研 究 文章 和各 高 还
晚 清 民 国志 怪 传 奇 研 究 述 论
张 振 国
晚清 民 国时期 是我 国文 言小说 的衰 微 和新 变 期 , 对这 一
怪传 奇小 说进 行 深 入 研 究 有 利 于我 们 对 中 国小 说 史 的精 确
开展 研究 之前 , 们需 要对 研 究现状 做 简要 的梳 理 。 我
李 剑 国先生 在《 稗思 考 录 》 唐 中将 唐 代 的小 说 集 分 为传 奇 集 、 志怪

晚清民国时期秋瑾题材的传奇杂剧研究

晚清民国时期秋瑾题材的传奇杂剧研究

鸦 片 战 争 之 后 , 国在 社 会 、 中 经济 、 治 等 各方 面都 发 生 政 了重 大 变化 , 随 着 科举 制 度 的废 除 , 文 学上 也 发 生 了几 千 伴 在
年 来未 有之 大变 。10 9 2年 梁启 超 提 出“ 小说 ( 剧 ) 戏 界革 命 ” , 后 作 为戏 剧一 种 的传 奇杂 剧 同样 得 到 了繁 荣 发展 , 接 造成 了五 直
晚清 民 国时期 秋 瑾题 材 的传 奇 杂剧 研 究
雍 正 伟
( 河南 大学 文 学 院 , 南 开 封 4 5 0 ) 河 7 0 1

要 : 奇 杂剧 自从 乾 隆 末年 以降 , 逐 步 走入低 谷 , 传 就 直到 辛 亥 革命 前后 才达 到一 个 高峰 , 这主 要 在
于 梁启超提 倡 “ 小说 ( 戏剧 ) 界革命 ” 之后 , 戏剧 同样 能起 到 巨大的 启 蒙作 用 , 因而 受到 大批 知识 分 子的 重视 。
《 事 》 , 模 仿 梁启 超 所 写 的 《 兰 夫 人 传 》 开 头 , 为 叙 里 即 罗 的 写
“ 瑾 何 为 而 生哉 ? 生 于 自由 也 。 瑾 何 为 而 死哉 ? 死 于 秋 彼 秋 彼 自由也 。自由 为彼 而 生 , 为 自 由而 死 。秋 瑾 乎 ! 瑾 乎 ! 彼 秋 中 国 规 复 女权 第 一 女 豪 杰 ” 这 么 一 位 女 杰竟 然冤 死 于 野 蛮 官 。
己是 一 介 弱 女 子 , 要 “ 如 焰 之 热 诚 , 思 立 功 祖 国 , 光 也 抱 颇 争
《 亭血 》 奇 、轩 亭冤 》 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f亭 秋 》 剧 、六 月 霜 》 奇 、 轩 传 《 传 U 杂 《 传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的延续 , 是传 奇 杂剧 史 的殿 军 与终 点 , 是 民国戏 剧史 的 旁枝 与 支流 , 并 与 其他 文体 一道 , 共同
构 筑起 斑斓 多姿 的民 国文学 , 堪 称 中国戏 曲史 与 民国文 学史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关键 词 民国; 传 奇杂剧 ; 艺术贡 献 ; 戏 曲史地位 ; 文学史 地位 中图分 类号 I 2 0 6 . 5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5—3 4 9 2 ( 2 0 1 7 ) 0 5— 0 0 2 6—1 1
毋 庸讳 言 , 就 总体而 言 , 民国传 奇 杂 剧 的 艺术 贡献 与 戏 曲史 、 文 学 史 地 位无 法 和处 于 鼎 盛 时 期
的元代杂剧 、 明清传奇画上等号 ; 就个体而言 , 民国时期亦未诞 生可与《 西厢记》 《 牡丹亭》 《 长生殿》 《 桃花扇》 等 比肩的经典剧作 , 但不能否认 的是 , 作为元明清戏 曲史的延续 , 持续 时间长达 3 8 年 的民 国传奇杂剧同样是中国戏 曲史与文学史 中不可忽视的艺术存在和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 ,
粱 淑安 、 左鹏 军 等学者 都 曾予 以不 同程度 的阐释 。然 而 , 由于 材料 的 限制 与研 究 兴 趣 的不 同 , 上述 学 者 基本 侧重 于清 末 民初 , 并未从 整 体 上 突 出 民 国传 奇 杂剧 的特 殊性 。缘 于此 , 笔者 拟 将 民国传 奇 杂
剧 视为 一个 有机 的整 体 , 并在 梳理 其艺 术 贡献 的基础 上 , 重新 审视 其戏 曲史 、 文 学史 地位 。
会 科 学规 划青 年 项 目“ 政 治文化 转 型下 的 民国遗 民 曲家群体 研 究” ( 项 目编 号 : A H s K Q 2 0 1 6 D优 秀青年 人 才项 目( 项 目编 号 : g x y q 2 0 1 7 0 4 6 ) 研 究成 果 。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研究述论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研究述论

晚清民国志怪传奇研究述论作者:张振国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02期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文言小说的衰微和新变期,对这一时期的志怪传奇小说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小说史的精确描述。

在开展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研究现状做简要的梳理。

一李剑国先生在《唐稗思考录》中将唐代的小说集分为传奇集、志怪集、志怪传奇集、传奇志怪集、志怪传奇杂事集五大类(《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就晚清民国时期的文言小说集而言,我们可以粗略地将传奇集(以传奇体为主)、志怪集(以志怪体为主)、志怪传奇混合集(以志怪体和传奇体为主,简称志怪传奇集)、志怪杂事集(以志怪体和杂事体为主,简称志怪杂事集)几个部分统称为志怪传奇集。

这些志怪传奇小说集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文言小说的主体。

进入晚清特别是光绪朝以后,印刷技术的提高、近代报业的兴起、稿酬制度的逐步完善、半职业作家的出现,使得小说的创作、出版数量急剧增加,志怪传奇小说逐渐摆脱了此前集束式出版的模式,开始以连载的形式出现在报端,这也给作品的搜集整理带来了不便。

目前对散见于晚清、民国时期报纸、期刊中的单篇小说进行整理汇总仍然存在一些困难,但已经有人开始对晚清的报刊小说进行爬梳和整理,并取得不少成果,这些报刊小说中当然也包括部分文言小说。

在已取得的成果中,刘永文的博士论文《晚清报刊小说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其中最突出的成就。

因条件所限,同时为了不做重复研究,本文重点放在晚清民国时期文言志怪传奇小说集的研究上。

目前国内外尚没有人对晚清民国时期的志怪传奇小说集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

在小说史方面对晚清时期的部分文言小说有所论及的除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种:侯忠义、刘世林合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1994年版)、吴礼权《中国笔记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薛洪《传奇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苗壮《笔记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因多数是文言小说通史或者分体小说史,所以,对处于次要地位的晚清文言小说的研究仅限于几部主要作家作品上,如王韬《淞隐漫录》、宣鼎《夜雨秋灯录》等,而对于大量的其他作家作品,几乎无暇论及。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及其新变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及其新变

表现丰富
这些杂剧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包括歌 唱、舞蹈、武术等元素,使得舞台表现力 更加生动和立体。
05
结论
研究成果和贡献
完善了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研究 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视
角和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九种新见传奇杂剧 ,揭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 化内涵,为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
文学风貌提供了新的视角。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 及其新变
2023-10-28
目录
• 引言 •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概述 •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
的整理与研究 •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
的新变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晚清民国时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重要阶段,传奇杂剧作为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03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 九种》的整理与研究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的收集和整理
收集渠道
通过多种渠道,包括民间收集 、图书馆挖掘、历史档案整理 等,进行《新见晚清民国传奇 杂剧九种》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整理方式
采用传统古籍整理方式,对每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的文字进行校勘、标点 、注释等,同时进行分类和编
社会价值
这些剧目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研究这些剧 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思想和文化生态。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九种》的艺术特点
剧本结构
这些剧目的剧本结构严谨,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01
音乐舞蹈
这些剧目中的音乐和舞蹈元素具有独 特的特点和风格,它们与剧情紧密结 合,为整个剧目的演出增色不少。
03

民国传奇杂剧史论

民国传奇杂剧史论
情节处理
民国传奇杂剧的情节处理注重情节的起伏和矛盾冲突的安排,通过不同角色 的性格和命运,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运用讽刺、幽默等手 法,使剧情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艺术与表现手法
语言艺术
民国传奇杂剧的语言艺术注重语言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优美的 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运用方言、俚语等元素, 使语言更加贴近生活、生动有趣。
未来研究的方向与意义
• 方向 • 对民国传奇杂剧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 对于民国传奇杂剧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为杂剧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
法。 • 通过比较民国传奇杂剧和其他戏剧形式的异同,深入了解杂剧的独特性和优势。 • 意义 • 有助于深入了解和认识民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为现代社会提供借鉴和启示。 • 通过研究民国传奇杂剧,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 对于深化戏剧艺术研究、推动戏剧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会问题的思考。
人性的多面性
民国传奇杂剧的人物形象丰富多 彩,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让观众对人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
探讨道德困境
民国传奇杂剧经常设置道德困境, 让剧中人物面临艰难的抉择,从而 引发观众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民族精神与国家观念
1 2
民族精神的体现
民国传奇杂剧中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民 族精神,强调民族自尊、自强的理念。
经济状况
民国时期的经济状况也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而工业 则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发展缓慢。这种经济环境为传奇杂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 灵感。
文化氛围

2021晚清民初的四种传奇杂剧作者和作品来源考证范文1

2021晚清民初的四种传奇杂剧作者和作品来源考证范文1

2021晚清民初的四种传奇杂剧作者和作品来源考证范文 早在上世纪中叶,晚清民国的传奇杂剧就已经进入了部分戏曲研究者的视野,但戏曲文献之繁、搜集难度之大,导致研究工作总体进展缓慢,研究成果相对有限。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梁淑安、姚柯夫等学者筚路蓝缕,辛勤开掘,在晚清民国的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推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①。

上世纪末以来,左鹏军先生致力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研究与资料整理工作,成果颇丰,尤其是新着《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之基础上,尽最大努力与可能,调查并清理原始文献,根据尽可能丰富的第一手文献资料,对晚清民国时期的传奇杂剧进行一次尽可能全面的剧目清理、史实厘定、误差订正、事实呈现工作”[1],堪称一部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着作。

但资料工作难以尽全,遗漏之处在所难免。

笔者在前辈时贤的启发下,根据相关线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挖掘,有幸觅得晚清民初的四种传奇杂剧,分别为《马家河寻兄传奇》《七襄机》《南楼记传奇》《南楼记》。

上述作品皆为中国戏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文献价值和戏曲史意义不容忽视,理应受到关注。

鉴于版本稀见,兹述于此,并就作者和作品的来源及线索进行必要交代和力所能及的考证,以期为学界继续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一、《马家河寻兄传奇》 杜信孚和蔡鸿源的《着者别号录考》曾提及该剧,并对该剧的作者以及版本形态略作交代[2],但对其内容未作任何申述。

该剧载于《皖事汇报》第12 期至第 20 期,其中第 13 期与第 14 期、第 16 期与第 17 期、第19 期与第 20 期皆为合刊本,刊发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署“怀远去恶陈獬”。

凡四折,折目分别为《赶行》《恼见》《访诤》《归醒》。

首曲【碧玉箫】云:“冷哈哈,衣百结,热熬熬,肠欲裂。

叹残冬挨过,荒春又接。

(咳)眼前亲友谁能靠,谅天涯手足情还切。

钩稽辑佚 考索源流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评左鹏军教授《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

钩稽辑佚 考索源流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评左鹏军教授《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钩稽辑佚考索源流: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评左鹏军教授《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袁志成(湖南城市学院 a.文学院;b.城市文化研究所,湖南益阳413000)摘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乃中国戏剧史、晚清民国文学史上宝贵的财富。

左鹏军教授十年磨一剑,潜心于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研究,其研究成果《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入选国家社科成果文库,为该段时期的戏剧研究挖掘出重要的文献史料。

该著既有“面”的拓展,又有“点”的深入。

著者既在前人基础上筚路蓝缕,花大气力对新见和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版本、流传、收藏、考证及评价等进行爬梳、著录和研究,又对新见与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者、版本、流传、收藏等进行考证和评价。

面对前人成说,著者尽可能核对原文,考证出处,从而形成自家之说。

关键词: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左鹏军中图分类号:G236;I2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794(2012)07-0119-04在中国古典文体走向衰落、近现代新文体兴起的过程中,晚清民国是一个特殊的过渡时期。

该时期的戏曲形态在近代中西文化冲突、戏曲思想观念重构的过程中表现为传奇杂剧与京剧及其他地方戏曲、早期话剧的三足鼎立。

阿英、周妙中、张棣华、梁淑安、姚柯夫、郭英德、李修生、惜华、庄一拂等学者对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剧目有所著录,为后学提供了学习指南。

左鹏军教授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1]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挖掘出重要文献资料与史实价值,是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

一左鹏军教授潜心于近代戏剧研究,成果颇多,已出版《文化转型中的中国近代戏剧》、《近代传奇杂剧史论》、《近代传奇杂剧研究》、《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等著作,推动了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研究。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对晚清民国新见或稀见或前辈学人未提及或简单提及的传奇、杂剧进行考索,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稀见民国时期传奇杂剧8种考述

稀见民国时期传奇杂剧8种考述

稀见民国时期传奇杂剧8种考述陈仕国【摘要】Eight sorts of legendary drama produc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re discovered among the col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in libraries of Beijing, Nanjing, Shanghai, and Guangzhou.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drama, they represent the changes in creation. They were spread mainly throug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Most of them enjoyed free style of writing without following tradition and revealed the political reality and social problems at the time. Despite of limited artistic achieve-ments, this drama can be viewed as an important literature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drama.%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图书馆馆藏报刊文献中,发现民国传奇杂剧剧本8种。

作为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8种极为稀见的民国时期传奇杂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民国时期传奇杂剧作为案头文本的某些新变:它们以报纸期刊作为戏曲传播之重要载体;除《蘼芜怨杂剧》《六朝梦》《故乡梦传奇》外,基本不遵循传统传奇杂剧创作范式,显得较为自由;内容与当时政治现实、社会问题结合得较为密切;虽然艺术成就并不高,但具有重要的文学文献价值及戏曲史意义。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姚大怀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作为中国戏曲史的惯性延续,以及清末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共同孕育出来的结果,民国传奇杂剧和其他历史时期的戏曲一样,担负着时代赋予它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即便在当下,民国传奇杂剧独有的认识价值、借鉴价值与审美价值仍不容忽视.较之于元明清三代的戏曲,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明显打上了民国的烙印,表现出鲜明的民国特色.这不仅是民国传奇杂剧最值得关注的焦点,也是民国传奇杂剧逐渐成为戏曲研究热点的关键所在.
【总页数】9页(P47-55)
【作者】姚大怀
【作者单位】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J], 姚大怀
2.钩稽辑佚考索源流: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评左鹏军教授《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 [J], 袁志成
3.民国时期遗民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 [J], 姚大怀
4.民国时期遗民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 [J], 姚大怀
5.民国学者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及其戏曲史意义 [J], 姚大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传奇杂剧短暂中兴与消亡探因

晚清传奇杂剧短暂中兴与消亡探因

晚清传奇杂剧短暂中兴与消亡探因
杨东甫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1)001
【摘要】晚清传奇杂剧在传统传奇杂剧极度衰微之时回光返照,短暂振起,顺应时势需要,注目现实社会,参与政治斗争,推动时代变革,为传统传奇杂剧的历史发展划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

而自身的公式化、概念化、案头化的艺术弊病.对传统体制格律的若干不合时宜的背离,以及地方戏和新兴话剧之双重夹攻,则是晚清传奇杂剧终于未能保持振起之势而归于消亡的主要原因。

【总页数】7页(P47-53)
【作者】杨东甫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南宁市,5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论传奇杂剧之消亡 [J], 左鹏军
2.新见晚清民初传奇杂剧四种考述 [J], 姚大怀
3.钩稽辑佚考索源流:晚清民国戏剧研究集大成之作--评左鹏军教授《晚清民国传奇杂剧文献与史实研究》 [J], 袁志成
4.稀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六种考述 [J], 陈仕国
5.稀见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六种考述 [J], 陈仕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

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研究引言晚清至民国时期是中国戏剧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出现了众多令人瞩目的戏曲形式和演出,这使得戏剧期刊在当时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戏剧期刊不仅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戏剧活动,还为演出者、观众和学者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观点交流平台。

本文将探讨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研究意义,并分析该时期戏剧期刊的发展、内容特点和影响力。

一、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研究意义戏剧期刊作为一个特定时期的文化产物,对于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戏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这些期刊记录了该时期的演出活动、剧本、演员和观众反馈等一系列实际情况,为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史料。

其次,这些期刊提供了一种资讯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了晚清民国时期的戏剧文化繁荣,一方面帮助了戏剧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戏曲形式和演出技巧的创新。

最后,通过对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进一步挖掘戏剧在乱世中的生存与发展。

二、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发展晚清至民国时期,众多戏剧期刊如《时标》、《时脉》、《剧苑》等相继问世。

这些期刊以刊登与戏剧有关的文章为主,内容涵盖了剧评、演出信息、戏曲剧本、演员介绍等。

此外,一些期刊也刊登了一些与现代戏剧发展相关的议论文章,讨论了舞台艺术、剧本创作、演员表演等方面的问题,并试图为戏剧发展指明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时标》是晚清戏剧期刊中一本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

该期刊成立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张灵甫创办,辅助夏淦等人主编。

《时标》每期的刊物样式规范,内容丰富多样,特别注重剧评和戏曲剧本的刊登。

同时,《时标》还提倡新剧本创作,积极推动戏剧的现代化发展。

该期刊对后来的戏剧创作和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晚清民国戏剧期刊的内容特点1. 剧评为主晚清民国戏剧期刊以剧评为主要内容之一。

剧评既关注传统戏曲剧种,也关注新兴戏曲形式和现代戏剧。

剧评员从舞台艺术、演员表演、剧本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评论,倡导正面的评价,同时批判和指导不足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亡 。然 而 , 与其 独 特 的 艺 术 成就 以及 在 中 国戏 剧 史 特 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万字 的《 3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史稿》 融合 了作者近十年来 的研究 心血 , 第一 次全面 、 入 、 晰地描述 了中国传统 深 清
戏 曲样 式传 奇 杂 剧 的 生命 历 程 。
时期的历史地 位相 比 ,晚清民国传 奇杂剧研究没 有得到
民国时期 传奇杂剧 的研究而言 , 出转 精 , 后 考辨 明晰 , 材
标 准 就 是 看它 提 供 了 多少 新 的 ‘ ’ ‘ ’ 系 统 的学 问 学 和 术 。” 与 新 颖 的 学 术 见 解 以及 启 发 性 的研 究 方 法 ,是 一 部 优 秀
多 限于 郑 振 铎 《 人 杂 剧 二 集 》 阿英 《 清 文 学 丛 钞 ・ 清 、 晚 传
奇 杂 剧 卷》 一 二 种 而 已 迄 今 为 止 , 没 有 一 部 系统 研 等 还
法, 准确 描 述 了传 奇 杂 剧在 晚清 民国 时 期 生 动而 曲折 的 变 革 过 程 , 立 了晚 清 民 国 传 奇 杂 剧在 中 国 近代 文 学 史 与 中 国戏 确
副 史 上 的历 史地 位 。
关 键 词 :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 晚 变革 过 程 ; 中国 戏剧 史
究)2 0 )《 (0 1 、晚清民国传奇杂剧考索)2 0 ) , (0 5 等 引起学界
对 晚 清 民 国时 期 传 奇 杂 剧 的重 视 。作 为 第 一 部 对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进 行 系 统 全 面 地 整 理 与 研 究 的著 作 ,这 部 近
化 背景 下 ,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实 现 了 自身 的历 史 使 命 , 晚 将 传 奇 杂 剧文 学 由 消歇 推 向 了 一 个新 的短 暂 的高 峰 再 迅 速
着 不 同 寻常 的 历 史 地位 。 在 中 国戏 曲 的雅 俗 之 变 和 中西 古 今 冲突 嬗 变 的 大 文
代 戏 剧 的 研 究 , 年 磨 一 剑 , 剑 必 铮 鸣 。左 教 授 已 出版 十 亮
晚清 民国戏剧的相关 专著《 文化转型 中的中国近代戏剧》
(99 、近代传 奇杂剧 史论 》2 0 ) 《 19 ) 《 (0 1 、 近代 传奇 杂剧研
究 晚清 民国 时期 传 奇 杂 剧 的 专 门著 作 。因此 一 段 时期 这
原 生 态 的传 奇 杂 剧 现 象 仍 未 展 示 在 广 大 读 者 面前 。 可 以 说 , 是 目前 学 术 界 研 究 的 空 白所 在 这
著 作 不 可 或 缺 的 。左 鹏 军 教 授 的 这 部 新 著 较 前 人 对 晚 清
王季烈 》王 卫民《 梅评传》 《 、 吴 、 吴梅研究》 以及单篇论 文
对 某 一 作 家 或 某 一 戏 曲 现 象 有 所探 讨 ,亦 显 得 零 星 、 散
乱 。 在这 一 研 究 领 域 中 , 术 界 经 常 运 用 的文 献 资料 , 学 也
其原因 , 评述晚清民国传奇杂剧的主要成就 、 历史意义和 地位 。“ 衡量一 部学术 著作有 没有学 术价值 , 一个简单的
应 有 的 重 视 。 卢 前 《 清 戏 曲 史 》 曾 影 靖 《 人 杂 剧 论 明 、 清 略 》 周 妙 中 《 代 戏 曲 史 》 郭 英 德 《 清 传 奇 史 》 陈 芳 、 清 、 明 、 《 晚清 古 典 戏 副 的 历 史 意 义 》 康 保 成 《 国 近代 戏 剧 形 式 、 中
论 》 等 戏 曲 史研 究 著 作 对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研 究 皆 有 所 涉 猎且 时有 新 论 , 是 都 不 够 全 面 、 入 和 系统 。还 有 一 但 深 些 个 案 研究 专 著 如 蔡 盂珍 《 代 曲 学 二 家 研 究— — 吴 梅 、 近
该著结构恢宏 , 安排 缜密 。详 细如下 : 一章 、 二 第 第 章、 第三章偏于宏观论 述 , 分别论述晚清 民国传奇杂剧 的
广 东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0 0 9年 第 6期
J u n lo a g o gP ltc ncNoma iest o r a fGu n d n oye h i r lUnv ri y No6,0 9 . 20
论《 晚清 民国传奇杂剧史稿》 的新与深
袁 志成
( 南城 市 学 院 , 南 益 阳 4 3 0 ) 湖 湖 100

要 :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史稿 》 概 述 了晚 清 民 国这 一特 定 的 文化 转 型 时 期传 奇杂 剧 的基 本 面貌 、 史 分 期 、 材 《 ① 历 题
类型 、 术特 点 、 艺 文体 形 态 、 言 特 色 以及 舞 台特 征 , 过 对 这 一 时 期传 奇 杂剧 的 钩 稽 分 类 , 次 以 史诗 与文 献 相 结 合 的 笔 语 通 首
中图 分 类号 : 0 .0 I2 73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4 2 2 0 ) 6—0 4 17 0 X( 0 9 0 0 3—0 3
作为我 国传统文学 的样式之一 ,传奇杂剧在文学 史
特 别 是 俗文 学 史上 有 着 突 出重 要 的地 位 。 而作 为 传 统 传 奇 杂 剧 文学 体 裁 的终 结 ,晚 清 民 国 时期 的传 奇 杂 剧 则 有
戏 剧 史 背 景 、 说 、 变 等 ; 四章 、 五 章 、 六 章 分 期 概 嬗 第 第 第 论 述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真 实 的历 史 面 貌 :前 期 主 要 作 家 的 古 典 遗 响 与 近 代 先 声 ,中 期 主 要 作 家 的 精 神 追 求 与 艺 术 创 新 , 期 主要 作 家 的 最 后 坚 守 与 因 时 而 变 : 七 章 、 后 第 第 八 章 回归 总 述 ,探 讨 分 析 晚 清 民 国传 奇 杂 剧 的消 亡 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