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对小说艺术的借鉴

合集下载

浅析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素养

浅析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素养

浅析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素养摘要:当现场报道成为电视新闻的报道常态的时候,出镜记者已不再只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而成为了电视媒体公信力的代言人和电视媒体的门面。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素养也就成了影响节目质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素养正文: 在网络资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以其独特的“现场”及“与现场同步”的特质,成为电视新闻在媒体竞争中的最大优势和亮点。

直观而言,电视新闻报道已由传统的“演播室”中心制向“演播室与新闻现场”并重的方向拓展。

现场报道越来越成为电视新闻的常态,这种常态的报道方式在提高收视率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现场报道的特点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现场报道分为录像型现场报道和直播型现场报道。

与传统画面加解说的报道方式相比有如下特点。

1)真实的时空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把现场的氛围和环境通过电视新闻报道的方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能够清楚地感到新闻事件的开始、经过和结果等全过程,使观众与现场间产生情感上和时间上的互动,使得事件的现场氛围和环境与观众融合在一起。

2)记者亲历 ?现场报道也是记者活动的过程。

记者出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直接面对观众,让观众跟随记者一同感知当时的环境和氛围,这在一定程度上与观众形成了互动,增强了报道的立体感和现场感,更增加了观众的信任感。

3)与事件同步与事件同步进行现场直播,是电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现场报道价值的最大体现,通过直播,不论观众身处何方,都可以对新闻现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而且这种时空同步也实现了在第一时间完整展现事件发生过程的诉求。

二、现场报道现状现场报道为提升各电视台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收视率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相比国外比较成熟的现场报道而言,笔者认为我们的电视新闻尤其是省市台的现场报道或多或少还存在以下问题:1. 场景选择过于随意。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作者:马晓云来源:《记者观察·中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出镜记者是现场报道的重要元素,其担负传达现场信息的重要责任,因此也被称为信息传达的新闻主播。

本文主要阐述了出境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相关技能,并且探讨了现场报道的行为以及技巧策略,希望给相关研究人员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现场直播现场报道主要是出镜记者面对摄像机,同时采取新闻评述以及访问参与者目击者的手段,来向演播室传播新闻图像。

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形式,它能够有效跨越传播媒体的特性,能融合即时性以及速报行为特征,将新闻特征全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体现出较为强烈的信息感。

(一)新闻素质新闻素质是出镜记者最核心的素养,同时还需要广泛涉猎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对于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准确的把握。

同时也能够有效联系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这就决定了出镜记者的视野,以及自身的报道方式和问题的研判思路。

出镜记者不但要嘴上功夫好,同时还需要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对于出镜文稿,要快速形成底稿,快速排列逻辑信息,利用专业化的口语方式进行解释,单句成段的技巧等等都要具备,这也是出镜记者做好现场报道的必备技能。

(二)语言素质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语音的连续轻重、停顿和节奏,都与播音室播音具有明显的不同。

在现场报道时需要播报记者具有捕捉信息的能力,需要在报道过程中调动全身器官去发现问题的细节,同时也能够将电视机前观众感受不到的细节呈现出来。

在必要时刻,现场播报记者可以利用语速以及节奏信息将电视新闻传播出去,使得观众能够真实感受到现场的实际氛围,形成自身独特的报道风格。

(三)具有合作意识出镜记者不但需要具备深厚的职业能力,同时需要拥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良好的镜头前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懂得如何与他人进行合作。

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合作性,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时,编辑、摄像、主持人以及后期制作等等都需要密切进行联系,如果缺少一项将难以完成新闻的报道。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

浅谈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1. 引言1.1 电视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记者在现场所展现出的把握能力直接影响着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影响力。

本文将对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进行浅谈。

电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对社会影响巨大,而出镜记者在现场扮演的角色决定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他们应该保持独立思考,不受外部干扰,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件,让观众真实了解事实情况。

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能力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这是一个需要重视和提升的能力。

本文将通过对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把握进行浅谈,探讨出镜记者在现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养,希望能够对广大出镜记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提高他们在现场的表现和报道水平。

2. 正文2.1 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镜头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镜头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来确保拍摄效果和报道质量:记者应该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重点,根据事件的性质和重要性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

对于重大事故或事件,记者可能需要选择高角度或全景视角来展示整个现场的情况;而对于专访或讲话类报道,记者可能需要选用中远距离镜头来突出主要人物。

记者需要根据现场环境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镜头。

是否能够稳定地拍摄、避免遮挡、保持画面清晰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在内。

记者还应该注意光线情况,避免出现曝光不足或过度的情况。

记者还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镜头和镜头特效来增加报道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通过使用广角镜头、长焦镜头、变焦镜头等,记者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提高报道的吸引力和准确性。

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镜头需要记者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记者才能在电视新闻现场做到准确、生动地展现新闻事件。

2.2 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的处理突发状况在新闻现场是难以避免的,记者需要具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记者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要保持冷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能被突发状况所紧张和影响判断力。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摘要:现场报道反映的是正在停止的新闻事情,它把信息同步播放给听众,让信息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传送。

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情现场边察看、边采录、边听、边口述,因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可以表现播送特征,深受听众喜欢。

关键字:记者出镜现场报道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

但出现如此重大的报道事故,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

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

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形式。

从一定意义来讲,现场报道就是一场小型的现场直播,或者说是一种事情发生现场的再现。

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界。

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

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一、记者要在现场报道之前做好充沛准备,把握好选材关播送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事前都要做好充沛的准备,即便是面对突发事情,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

现场报道准备决不是事前想像似的拟好稿子,到现场去变相地播读给听众听,而是要事前理解行将发作的新闻的背景、环境、人物、内容。

浅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

浅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

浅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表达技巧作者:王君可来源:《视界观·下半月》2018年第03期摘要:在电视新闻节目中,以现场报道的形式报道,更能贴近事实,带领观众走进现场,接近真相。

出镜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描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从报道到解说,从故事到道理,从现场到高地,拨开云雾见天日,逐渐解开谜团。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背景信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语体就传播内容而言,可分为报道语体(事实性信息)和评论语体(意见性信息)。

一、报道语体由新闻事实复述、现场情景描述、现场人物采访三部分组成,并且通常按顺序进行展开。

1.新闻事实复述新闻事实复述是指出镜记者将自己在新闻现场采访到的相关人员、观察到的现场情况和事前调查的背景等内容,以有声语言为信息载体,传达给电视机前的观众,要会讲故事,能抓细节。

它是在原有材料基础上的再加工,出镜记者主要采用概要式复述、细节详细复述两种形式。

在进行新闻事实复述时,要求新闻事实的信息丰富,中心突出,脉络清楚,适宜听觉;并且围绕主题,详细流畅的复述重要细节,表达要连贯。

2.现场情景描述现场情景描述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普遍使用的报道手法,包括人物、物体和环境描述。

其中环境描述是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核心。

同时这也是出镜记者在报道主题下,对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现场的周围环境、现场人物、现场氛围等的实际观察的“复制”式描述。

在新闻报道的事实、客观原则下,出镜记者的现场情景描述必须以实际存在的实物为基础,不允许有合理想象成分的存在。

要注意的是,描述新闻空间时要从立体空间着手,方位顺序要符合视觉习惯,例如:要叙述从正面驶来、而不是驶过的的车牌号。

灵活运用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重点细节的描述,力求特征突出,感同身受,同时也要适时利用背景资料来过渡信息低谷时段。

3.现场人物采访摄像机前的人们当意识到镜头正对准他们时,由于受到关注,容易产生“霍桑效应”,会出现有别于常态的表现,如不自然、表演、突然终止、对抗或故意配合等,更有可能夸大或隐瞒,从而对新闻的真实性和传播效果产生影响。

谈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策略

谈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策略
【 关键 突发 事件或 新 闻事件 为 目 的, 用声 音语言和表情传递 信息的电视工 作者。 谓突发事件 , 指突然发生 , 所 是 造成 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 会危害 , 要采取应 需 急处置措施予 以应对 的 自然灾害 、 事故灾 难、 公共 卫生事 件和社 会安 全事件 。 每一 次的 突发事件 都在 考验新 闻媒 体 的应 变 能力 , 也考验着身处新 闻报 道第 一线的 出 镜记者的现场报道 能力 。 随着各 种现代媒 体的普及 , 人们对 突发 事件的关注程度越 来越高 , 了解突发事件进 展的欲望需求极 为迫 切 。新 闻媒 体在 面对 突发事件 到来
总 之 , 和 、 性 、 体 、 象 , 造 平 理 具 形 锻
“ 新”广播 新 闻语 言风 格 的形 成 , 际上 实 也是力 求新 时期广 播新 闻 口语 化和科 学
化 完 美 结 合 的 过 程 , 围绕 和 服 务 的 中心 它 依 旧是 提 升 “ 听 性 ”, 调 “ 随 性 ”, 宜 强 伴 让 广 播 新 闻 的优 势 更 加 突 出 。 口 参 考 文 献
的每一 个数字 , 把它 叠起 来。 , 啊 要装信封 细致入微 的描摹 ,增强 了广播 的可视性 ,
( 者 单 位 : 徽 广 播 电视 台新 闻 综 作 安
合 广播 )
责 编 : 蕾 周
NSOD声屏世界 E R WW LI
谈 出镜 记者 的现场 报道 策 略
。张 娟
【 摘 要 】出镜记者 的采访活动从屏 幕之后走到屏幕之 前, 这对其新 闻报道工作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秀的出镜记者 , 优 不仅能够准
突发事件 现场报道
确把握 电视传播规律 , 还要懂得现场报 道策略的灵活运用 。 本文以对 突发事件的报道为例, 从四个方 面探 讨了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 策略 。

浅谈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浅谈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

中从 事信息传达 、 人物采 访 、 事件评论 的

隧 l 蓄 声 l
嚣 弄 屏
侧户外广告进 行集 中规 范整治 。按 照常
规建 须 发 会 议 消 息 的 ,但 铜 陵 电视 台 ,必
0 世 一
1讲 究报 道 艺术 、
时, 少用 “ 他们”, 多用 “ 我们”, 从而拉近
五 、 新形式 创 增 强报 道 的 可 看性 现如今 , 电视 会议 报 道 文稿 不 是 会 议
自身优 势 , 综合运用 电视多种传播符号与
表现手法 , 多用 人物同期声 、 现场 音响和
记 者现 场 出镜 形 式 ,增 强 报道 的 口语 化 、
对 于会 议 报 道 , 众 关 注 的 是 其 中 的 受
满足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
得 ,记者要学会让领导说 “ 普通话”。 同
责编: 姚少宝
< 新闻世界 ) 九月 / 下月刊 6 9
鞋醚霹璧攥鬟鏊蒸鬟睡髫琵鞋



么样 的 作用 呢 ? 屏

三 、 能性 作用 功
和耳 闻 目睹 的满 足 。 于 突发 事 件 的 突 出 由
与 观 众 的距 离 ; 用 “ ”, 用 “ 到 ”, 少 去 多 来
电视记者要从传统 的程式化 、 记流水 账式的呆板会议报道模式 中走出来 , 用新 颖的角度去报道会议 。 要发挥 电视媒体 的
《 铜陵新 闻》 分别从广 界 早 却主动 打破 常规 ,
嚣爨蒜菇瓣戮 鹾赣瓣 蜷娅
结构 、 形式、 功能以及信息传播 等方面阐述 出镜记者在 电视现场报道 中的作用。 【 关键词 】出镜记者 现场报道 作用
无论是在硝烟四起 的战场 、 危险重重 的山林大火 中,还是在疯狂肆虐 的台风 、 地震灾害现场 , 哪里最危 险 , 哪里就会有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 的身影 , 他们以亲身经 历、 观察 、 感悟诠 释了现代 电视新 闻报道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分析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分析

201912N e w s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新闻传播由于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观众对于获取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而处在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传递媒介,就是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

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在最短时间内对观众传递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与精髓,这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希望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出镜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一)职业操守的素质在做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之前,首先应该是做好一个人,需要自身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同时还应该尊重新闻的事实,做公平公正的新闻报道。

(二)文化功底的素质现场报道具有突发性和即时性,需要出镜记者结合自身原有的、长期积累的知识储备来快速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最新进展和预测趋势,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判断和分析更加立体化,带给观众更加有深度和有意义的传达。

同时,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有能力把思考的内容快速整理,使信息能够有逻辑地、口语化地被表达出来,使观众真实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三)表达方面的素质标准、流畅、准确的普通话是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同时,由于现场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出镜记者在现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必须非常强,才能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现场的问题与细节。

必要的情况下,出镜记者需要在语气或者重音、语速等方面调整,为观众传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可以说,即兴口语表达是现场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之一。

此外,出镜记者还需要有镜头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出镜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长期积累后形成特定的报道风格。

(四)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每一场短短的现场新闻报道的背后,都需要有团队的运作,缺少了编辑,或者摄像,或者主持,甚至是灯光与技术,都无法让报道工作顺利达成。

出境记者现场报道中的细节处理

出境记者现场报道中的细节处理

出境记者现场报道中的细节处理作者:罗海燕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15期摘要: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是新闻直播报道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融媒体成为大势所趋,“直播人”的概念呼之欲出,更凸显出现场报道的强大影响力。

而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中,细节的选取和呈现是决定报道是否独一无二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细节选取;细节呈现一、何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1、现场报道的定义在《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里,对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概念如此定义:“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像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介绍、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方式。

”我们探讨的现场报道,首先,不局限于电视,可以运用于网络等新媒体;其次新闻报道者也不一定置身于“新闻发生现场”,例如报道某高校学生会干部为迎接新生的努力付出,出境记者站在由学生会完成的宣传看板前做现场报道。

这个现场并没有新闻发生,只是与报道主题相关;另外,现场报道并不是新闻评论,受时长限制,主要以叙述、描述现场为主,评论的占比会非常小,运用适当的点评为宜。

因为,笔者认为,现场报道如此定义为宜: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者置身于新闻事件现场,面对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介绍、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的一种报道方式。

2、出镜记者的定义出镜记者是新闻媒介现场报道的标志性符号,也是现场报道的实施者和完成者。

在朱羽君和雷蔚合著的《电视采访学》中,对出境记者如此定义:“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和主持人。

”该定义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把出镜记者局限在采访中。

随后,宋晓阳在《出境记者现场报道指南》中提出,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

此定义打破局限的同时更强调现场,因此,后者更符合我们探讨范围的出镜记者的定义。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几点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几点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一、找准角色定位首先要有现场感。

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但要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介绍还要详实和深入,以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次要有真实感。

在许多情况下,观众对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看口头播报要高得多。

记者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第三要有亲切感。

现场报道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较一般报道用第三人称更能缩短观众与记者的距离。

记者的普通话也许不如播音员标准,但是由于记者在现场受到感染,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语速较快,讲话抑扬顿挫,感情色彩比较真切,更符合人们日常讲话习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二、摆正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学会提问和倾听。

切忌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

出镜记者在采访时其实是一个问询者、探寻者,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掌握提问的技巧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出镜记者应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他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

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记者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进一步发问的起点。

记者的倾听往往会使对方生成一种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想法的人。

一旦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近距离采访就易如反掌了。

同时,“倾听”会让记者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把握现场报道是关键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最能出彩的地方,把握得好,能抓住观众。

每一次采访的现场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对采访主题灵活应变。

浅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做好细节掌握的开题报告

浅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做好细节掌握的开题报告

浅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做好细节掌握的开题报告孙鹏博一、本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视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出镜记者也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随着我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量更加高涨,新闻的及时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出镜记者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对出镜记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出镜记者讲出事实,还要讲的有新意、有想法。

出镜记者在新闻中是否能够成功的报道和采访,与其对自己在现场报道中掌握的报道细节能力有很大关系。

在我国,由于出境记者的出现比西方国家晚了近20年,所以记者出镜报道的形式主要是近些年才被大量运用,并受到了业内和观众的普遍欢迎,因此针对这一分支的研究在近些年才逐渐丰富起来的。

从已发表的著作和论文来看,对于我国出镜记者的研究是20世纪末才开始,主要是在一些新闻专业的研究书籍中提及。

这一时期对于出镜记者的相关概念还相对模糊,没有单独提出,更没有专门的研究,但之后,对于出镜记者的研究在逐渐深入,著作也多了起来。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特色和创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出镜记者能否正确掌握在现场报道中的细节,关系到现场出镜的效果和信息的传达,以及观众对于信息的有效接收量,甚至关系到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因此,研究和分析出镜记者如何在现场报道中更好的掌握报道细节,无论从长远意义上还是从短期效果上,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选题的特色和创新:我的选题题目为“浅析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何做好细节掌握”。

虽然目前国内对出镜记者的研究文献较多,但更多的是对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定位以及应具备的新闻素养的研究,并没有对出镜记者如何更好的掌握现场报道细节进行较多的研究,也没有给出镜记者的角色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义和阐释,某些概念也并不十分清晰。

因此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整理,并给予一定的补充,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研究内容将对出镜记者这一职业进行理论阐述和特点分析,并结合个人实践的经历,以此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出镜记者是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他们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直接影响到新闻的质量和观众对新闻的接受程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进行浅析,探讨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升自身的水平。

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包括对新闻伦理和道德的认识,对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把握,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能力。

在报道新闻时,出镜记者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绝不允许出现以身试法、含沙射影等不良行为。

而且,出镜记者还要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新闻价值和影响力的把握能力是其必备的素养之一。

在面对新闻事件时,出镜记者要善于发掘其中的独特价值,挖掘其深层次的意义,为观众呈现出有深度和广度的新闻内容。

出镜记者还要有对新闻事实的准确把握能力,即便在面对高压情况下,也要保持头脑清醒,避免出现错误的报道。

出镜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要有一定的报道技巧。

首先是采访技巧,出镜记者要善于与被采访者沟通交流,获取更多的信息。

在采访时,要注意提问技巧,避免使用尖锐的问题引起被采访者的反感,同时要注意倾听,听取被采访者的意见和看法。

其次是摄影技巧,出镜记者要善于运用摄影设备,捕捉新闻事件的关键瞬间,让观众通过图片更清晰地了解新闻事件。

还有新闻写作技巧,出镜记者要善于运用文字语言,将新闻事件生动地呈现给观众,让他们产生直观的感受。

现场报道技巧也是出镜记者必备的,他们要能够在现场迅速、准确地获取信息,并妥善处理意外情况,保障自己的安全。

出镜记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在报道新闻时,出镜记者可能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恶劣天气、危险环境、意外事件等,他们必须要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确保自己的安全。

出镜记者还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能够保持冷静,不受外界干扰,完成任务。

在提升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新闻伦理和道德教育,出镜记者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闻伦理规范,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1、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例子:这例子是属于突发性的报道:是汶川地震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这个报道开头部分,记者就对所处的位置做了介绍。

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位置是为了告知观众“我在现场”,也是说明出境记者报道的必要性。

“车行20分钟”、“不是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大概有一万方的土量”等细节则丰富了镜头画面的信息。

从电视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工作,而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

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画面信息显然难以理解。

张泉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现场看的人多,工作的人少。

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无奈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它宽7米左右,往这边下面就是岷江,是一个断崖,你在后面你能看到紫坪浦水库的这个大坝。

那往这边呢就是一个山体。

这样宽的一个路面的话,它事实上只允许一辆挖掘机在上面工作。

”这段解说中,记者通过对现场空间的条理分明的介绍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而且准确地传递了道路抢修难度巨大的信息。

现场报道的例子: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市民广场灯展中心,大家都知道这个灯展是咱们泗阳第三次的花灯展,也是泗阳知名度最大的而且活动是最多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花灯只要看三点,一个是看最大的花灯,等会我们带大家去现场看看,这花灯到底有多大,我这先保密一下,这里还有我们常见的小红灯,这种小红灯孩子们最喜欢,为什么呢,下面都有张纸条,可以猜灯谜,灯谜的奖品我已经拿两个,大家看看特别好玩,有福娃什么东西的,待会呢我们还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接下来呢,很快有表演队马上要开始表演了,在我身后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准备了,今天表演的是我们泗阳第一个舞龙队,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一舞龙队,舞龙头的王大伯,王大伯能不能改大家展示一下,接着王大伯说没问题,然后就展示了一番,在展示的时候记者不用说话,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记者开始说,其实像王大伯他们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们舞龙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平均年龄达到了五十五岁,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群老年人,他们舞的生龙活虎,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他们脸上的痕迹,接下来呢,告诉大家整个舞龙队一共有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泗阳如此热闹的花灯活动也是我们泗阳几个展示点其中一个,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背景,这个现场有几个点,提供了多少多少个节目,有多少盏花灯,在这呢,我特别希望大家别再电视机前守着了,到花灯当中去寻找你的童趣寻找你的快乐,去感受一下我们泗阳这几年来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去体会你的幸福吧。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1.帮帮忙现场报道:观众朋友大家好,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陕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的王家岭煤矿矿口.3月28日13时40分左右,由中煤一建公司63工程处承建的位于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事发时共有261人在井下作业,其中108人升井。

王君在王家岭透水事故现场指挥部门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153人,有115人安全升井,井下还有38名矿工,38名矿工中我们发现有6人遇难,32名矿工还没找到。

”几天早些时候,从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现场传来消息称,救援队员在井下发现5名遇难者遗体并升井。

井下还有33名被困人员情况不明。

说新闻文稿标题:我国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今天再遭热浪袭击。

今天上午,河北、山东继续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其中石家庄、邢台、邯郸最高气温达到41℃以上。

虽然天津今天的最高气温比昨天降了3度,达到37℃,但由于湿度增加,闷热的感觉更加明显,一些市民选择到游泳馆消暑纳凉。

针对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天津的各建筑工地调整了施工作业时间,山东济宁市园林部门还打开了城区所有的喷泉景观,西安则从今天下午1点半开始,提前半个月开放了纳凉防空洞。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从26号夜间开始,将有一次冷空气过程影响我国北方各地,持续高温闷热天气将有所好转。

孩子学播音的吧?其实你指的说新闻稿件就是一般的新闻稿.只是说新闻是一种播出状态或者说方法你把新闻播的口语化一点就好了~ 2.《出镜记者如何提高现场直播报道能力现场报道中记者的把握能力在西方电视新闻界有个习惯:凡是适合于现场报道的新闻决不采用其他形式去报道。

道理再也浅显不过:现场报道最能体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并且给观众以无懈可击的身临其境感。

在电视现场报道中,记者是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与新闻事件同为新闻的主体。

这时候,记者要贯彻现场报道节目意图,是节目与受众之间交流的纽带,又是整个报道活动的核心,是决定现场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试论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描述能奠

试论电视新闻出镜记者的现场描述能奠
出镜记 者 前 期认 真 的 进行 策 划 和准 备 ,脑 海 中也 构 思 了 口语 表达 的 内 容 ,可 是 在 实际 表达 时却 如 同背 稿

色定位则更加细化 ,在不 同的事件 中承担不 同的角色 ,针对具体 的情 境需要调整原先的角色 。完成 多种
奏、 复述、 描述 、 评述 等。因此 , 出镜
记 者 应 当在 工 作 之余 多练 习语 言 表
广 电视 角 I o r lm ee rh ea J u as R sac H rl ni d
试论 电视新 闻出镜记者 的现场描述能力
■ 刘 赛
虽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在我国
起步 较 晚 , 是 发展 却 很迅 速 , 至 但 时
口语 , 得观众 听得 “ 使 云里 雾里 ” 。
在现 场 描述 中 ,出镜 记 者 的 角
种角色之间灵活转换。 其次 , 闻事件分突发事件 、 新 预 发事件和已发事件 ,如果是预发事
件和 已发事 件 ,出镜 记 者就 有 相 对 充 裕 的 时 间 进 行 案头 的准 备 工 作 。
夫。 殊不知 , 如果没有全面而生动的
描 述 ,那 么观 众 无法 了解现 场 的 全 貌, 无法 理解 出镜记 者 的评 论 , 无 也 法跟随记者继续探究新 闻事实 , 因 此 要在思 想 上重视 现 场描述 。
表达 中带有“ ” “ 之类的零碎 嗯 、 啊”
7 新 研 导 214 2 闻 究 刊 01
清及角色冲突等现象。” ②
J un lm ee rh e l o as R sac H rd r i a I 广 电视 角
前踩 点 和模拟 练 习。
言 的训 练 不是 一 朝 一 夕就 可 以练 成 的功 夫 ,需 要 有 声语 言 表 达 技 巧 的 长期训练 , 如停连、 音 、 气、 例 重 语 节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摘要】记者出镜是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可以增强报道的现场感、真实感,是电视新闻报道是非常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突发事件中,现场报道已经成为一种正常的普通的报道行为。

出镜记者作为出镜的实施者,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闻的成败,本文从四个方面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关键词】记者;出镜;新闻现场;色定位出镜记者是伴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的,是电视新闻行业内部分工细化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不再满足关于事实的客观性报道,而有了更高的心理层面需求,对电视新闻的“深、广、新”等特点也有更高的要求。

而伴随着新闻现场的日益复杂,电视新闻记者开始频频置身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面对摄相机镜头,以采访者、目击者或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介绍、评论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起到一个串联新闻前后的作用,这样出镜记者就应运而生了。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开播,正是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闻栏目催生出了我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出镜记者,他们的杰出表现已得到受众的认可,好评不断。

如今,记者出镜已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形式。

现场报道和现场采访在当今电视新闻报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功的电视媒体都特别注意发挥其作用,出镜记者的作用也就日益凸显。

首先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和真实感,观众可以伴随着出镜记者走进新闻现场,再通过记者对现场的描述,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现场出镜这种采访方式的出现,拉近了媒体与电视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觉得更有亲切感。

目前,从国外到国内,从中央到各省市电视台,都有自己电视出镜记者,应该说,优秀的出镜记者确实为电视新闻增色不少,甚至已经形成了名记效应,但也有一些出镜记者,不具备出镜记者的特质、技巧和能力,不能发挥现场报道的作用,反而削弱了新闻的可信度和可看性,现场报道不能锦上添花而成了画蛇添足。

可以说,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同出镜记者内在的新闻品格、临场表现有着直接的关系,它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

浅析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析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话 提前 介入 。 有事 先 心里 有 谱 , 不至 于到 了现场 无 话 只 才 可说 。比如 一 些节 、 开 幕 式 。 于 会议 流 程 事 先组 委会 会 由 必 会 拟 定 , 者 完 全 可 以 提 前 想 好 现 场 报 道 词 , 便 现 场 记 即 有 变 , 作 微 调便 可 。 略 2要 遵 循 新 闻 规 律 , 闻 因 现 场 而 变 。新 闻 是 瞬 息 万 . 新 变 的 , 准 备 好 的 现 场 报 道 可 能 没 有 用 , 新 闻 事 实 已经 你 或 发 生 了改 变 , 时候 你 得 找 出新 的点 、 的 角 度来 报 道 。 这 新 这 考 验 着 记 者 的应 变 能 力 、 场 捕 捉 新 闻 的 能 力 及 文字 现
浅 析 出 镜 记 者 如 何 做 好 现 场 报 道
倪 琦 琚
( 江 传 媒 学 院 播 音 主 持 艺 术 学 院 , 江 杭 州 3 0 1 ) 浙 浙 0 8 1 摘 要 :当 代 电 视 发 展 迅 猛 . 讯 的 激 烈 竞 争 使 各 资 者 有一 种 引 导员 的作 用 。
应 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快 速 发展 之 需 已成 当务 之 急 。


什 么 是 出镜 记者 ?
出镜记 者 是指 在 新 闻现 场 , 镜头 中从事 信 息 传 达 、 在
人 物 采 访 、 件 评 论 的 电 视 记 者 和 新 闻 节 目 主 持 人 ( 闻 事 新
主 播 ) 总 称 。 出 镜 记 者 担 负 信 息 传 达 的 现 场 报 道 成 为 的 由 电视新 闻报道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至 可 以 毫不 夸 张地 说 , 甚
的时效 性 和现 场感 三 、 什 么要做 现 场 报道 。 现 场 报道 有 何 必要 性 ? 为 做

9542711_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___

9542711_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___

新闻前哨现场报道作为电视报道中的一种新型方式,已经越来越广泛使用在电视新闻报道当中。

出镜记者是新闻现场的直接观察者、目击者、参与者和采访者,是新闻直播的控制者,所以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地位相对来说要大于新闻报道方式。

一、出镜记者及起源所谓出镜记者,是指在电视屏幕上给受众传递和报道时事新闻,以目击者、参与者的身份向受众描述真实的现场,对事件做出评论的电视记者和节目主持人的总称。

我国第一个出镜记者是1992年10月1日《中国新闻》中的高丽萍。

她在天安门广场向全国受众做现场报道,以“我在现场”的口吻传达给受众最真实的现场,告诉受众什么人在现场,人们都在做什么,天安门广场正在发生什么。

长达3分钟的现场同期报道,它的效果及影响力在当时是无法想象到的。

此后,出镜记者这一现场报道形式在中国的电视报道中开始出现。

二、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出镜记者的出现,打破了电视新闻传统的现场画面画外配音模式,直接向受众口述正在发生的事。

在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出现,拉近了受众与新闻现场的距离。

以出镜记者为渠道,以传输的声音、图片、影响为载体,给受众亲临现场的感觉,使新闻报道更有真实性。

出镜记者的存在表示着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作用◎耿全叶[摘要]电视现场报道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新闻报道形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报道形式,出镜记者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电视现场报道的特殊性,探讨出镜记者在电视现场报道中所起的作用,肯定了记者出现在现场的必要性。

[关键词]出镜记者电视现场报道记者素质广泛的领域。

去年以来,湖北日报刊发的评论中,有一大批这样的题材。

比如:从匈牙利总统论文作弊丑闻看官员政德修养,从韩国文化遗产门票看国内景区涨价潮,从航空碳税看欧盟环保“单边主义”,从希腊经济社会困境看欧债危机,从奥巴马的“再工业化”计划看中美制造业之争,从印度史上最大断电事故看其政治经济“内伤”,从多哈气候谈判看发达国家的私心与傲慢,从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看美国暴力文化和制度弊端,等等。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稿件

1、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例子:这例子是属于‎突发性的报道‎:是汶川地震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这个报道开头‎部分,记者就对所处‎的位置做了介‎绍。

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位置是为‎了告知观众“我在现场”,也是说明出境‎记者报道的必‎要性。

“车行20分钟‎”、“不是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大概有一万方‎的土量”等细节则丰富‎了镜头画面的‎信息。

从电视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工作,而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

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画面信息‎显然难以理解‎。

张泉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现场看‎的人多,工作的人少。

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无奈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它宽7米左右‎,往这边下面就‎是岷江,是一个断崖,你在后面你能看到紫坪‎浦水库的这个大坝。

那往这边呢就是一个山体‎。

这样宽的一个‎路面的话,它事实上只允‎许一辆挖掘机‎在上面工作。

”这段解说中,记者通过对现‎场空间的条理‎分明的介绍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而且准确地传‎递了道路抢修‎难度巨大的信‎息。

现场报道的例‎子: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市民广‎场灯展中心,大家都知道这‎个灯展是咱们‎泗阳第三次的‎花灯展,也是泗阳知名‎度最大的而且‎活动是最多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花灯只要看‎三点,一个是看最大‎的花灯,等会我们带大‎家去现场看看‎,这花灯到底有‎多大,我这先保密一‎下,这里还有我们‎常见的小红灯‎,这种小红灯孩‎子们最喜欢,为什么呢,下面都有张纸‎条,可以猜灯谜,灯谜的奖品我‎已经拿两个,大家看看特别‎好玩,有福娃什么东‎西的,待会呢我们还‎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接下来呢,很快有表演队‎马上要开始表‎演了,在我身后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准‎备了,今天表演的是‎我们泗阳第一‎个舞龙队,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一舞龙‎队,舞龙头的王大‎伯,王大伯能不能‎改大家展示一‎下,接着王大伯说‎没问题,然后就展示了‎一番,在展示的时候‎记者不用说话‎,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记者开始说,其实像王大伯‎他们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们舞龙‎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平均年龄达到‎了五十五岁,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群老‎年人,他们舞的生龙‎活虎,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他们脸‎上的痕迹,接下来呢,告诉大家整个‎舞龙队一共有‎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泗阳‎如此热闹的花‎灯活动也是我‎们泗阳几个展‎示点其中一个‎,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背景,这个现场有几‎个点,提供了多少多‎少个节目,有多少盏花灯‎,在这呢,我特别希望大‎家别再电视机‎前守着了,到花灯当中去‎寻找你的童趣‎寻找你的快乐‎,去感受一下我‎们泗阳这几年‎来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去体会你的幸‎福吧。

“出场”的叙事: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初探

“出场”的叙事: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初探

“出场”的叙事: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初探
张超
【期刊名称】《编辑之友》
【年(卷),期】2016(0)5
【摘要】出镜报道作为一种"现场书写"的电视新闻文本,与其他新闻叙事文本最大的不同在于叙事者——出镜记者的外显。

通过对叙事学相关研究的借鉴,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限知视角、复合视角。

但是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并非完全由出镜记者个人主导,叙事视角表面上是"谁看",深层次是"谁怎样看",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社会语境、传者语境、新闻客体语境、受众接受语境综合考量的结果,叙事视角还影响出镜报道的表征真实、观众的解码立场和新闻感染力。

【总页数】6页(P78-83)
【关键词】出镜记者;叙事视角;拟人际传播
【作者】张超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出镜记者的“陌生化”叙事策略 [J], 张超
2.突发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叙事研究 [J], 李晓辰
3.成为可靠的叙事者——出镜记者角色定位和叙事视角选择策略 [J], 张帆
4.浅谈出镜记者的叙事视角与叙事角色 [J], 杨若晨
5.出镜记者的语言魅力和叙事功能——以CCTV4《远方的家》系列节目为例 [J], 安梦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 10 No. 12June 2019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第10卷第12期2019年06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对小说艺术的借鉴陈睿(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摘要: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借鉴小说艺术的探讨,既是基于融媒体时代对“短平快”内容的需要, 也是顺应语言艺术和小说艺术的借鉴关系。

在基于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可以借 鉴小说艺术中的情节(线索、因果关系、细节),幻想等方面的艺术原理,使现场报道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说;现场报道;情节;幻想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 ( 2019 ) 12-0083-01《小说面面观》中,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福斯 特对情节(线索、因果关系、细节),幻想等方面作出阐 释。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属于语言艺术的范畴,小说艺 术对现场报道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一、 现场报道借鉴小说艺术的重要性(一) 融媒体时代对“短平快”内容的需要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电视台的出镜记者现场 报道视频往往也会以短视频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传播。

根据中国广视索福瑞近日所发布的《CSM 短视频用户 价值研究报告》,短视频已赶超电视、网络视频,成为使 用率最高,具有高使用黏度的视频形式。

85.0%的短 视频用户看过新闻短视频。

⑴在短视频时代,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内容应当趋向 “短平快”。

这里的“短平快”并非贬义,它意味着出镜记者在报道时需要减少冗余信息,提高信息密度,富 有框架和逻辑等。

倘若出镜记者报道的冗余信息较 多,观众在一段时间内迟迟得不到充足的有效信息, 报道内容凌乱堆砌,缺少框架和逻辑,观众往往容易因 此转移注意力,失去耐心,现场报道的传播效果就会大 大削弱。

(二) 语言艺术与小说艺术具有借鉴关系语言艺术和小说艺术是文学艺术中不同的两个分 支,小说的文字和现场报道的语言都是符号,符号背后 承载的故事内容和叙事逻辑具有相似之处,同属文学 艺术范畴的共通性为两者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奠定了 基础O 爪说艺术对现场报道进行初探是较为新颖的角 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场报道和小说艺术两者间 也存在差异,小说存在虚构成分,现场报道内容则必须 遵循新闻客观真实性的原则。

二、 现场报道如何借鉴小说艺术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 中提及,“故事是对一系列时序排列的事件的叙述,情 节在故事的基础之上把重点放在因果关系上”。

⑵情 节因富有逻辑性,环环相扣,在叙述情节时可以稍微遮 盖时间顺序,呈现一个个令人好奇的悬念或是值得注 意的细节,进而逐个拓展讲述,整个情节变得内容丰 富、引人入胜。

为了避免平淡乏味的信息堆砌,出镜记者应当在 准备过程中有意识地将信息进行整合,现场报道叙事 应该借鉴小说情节中的线索、因果关系、细节,巩固和 加强出镜记者的备稿工作,更有利于其富有逻辑、生动 形象地进行现场报道。

(一)小说“情节”式现场报道之“线索”情节的编制者期望我们要长记性,我们则盼望他 有始有终,有伏线就必有照应。

⑵现场报道需要注意 使用贯穿整个过程的线索,埋下线索后的屡次照应强 调有助于吸引观众,加深记忆,增强传播效果。

在现场报道领域颇受好评的央视记者蒋林在5・8福建泰宁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报道时开头就说“我 想先从刚才你(主持人)所提到的’天气’说起”,立 马将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到了 “天气”这个开门见山的 关键词即线索。

在报道之后的部分也屡次提到了 “降 雨的天气”“瞬息万变的天气”“暴雨”等和天气相关 的情况贯穿其中。

线索的贯穿运用加强了现场报道的 流畅性,有助于观众了解降雨天气对山体滑坡灾害现 场带来的变量和潜在隐患。

(二) 小说“情节”式现场报道之“因果关系”现场报道要像小说作者一样梳理清楚整个新闻事 件的因果关系,可以用表示因果逻辑的关联词或内在 语进行层层过渡,能够吸引观众想了解探究事件中环 环相扣的前因后果。

央视记者蒋林在大熊猫园园启程旅居奥地利的 直播报道中,一开始介绍“熊猫园园用过午饭正在休 息”,(为什么正在休息?), “为了前往奥地利的旅途情绪稳定”,(为什么要注意情绪稳定?)“因为20岁 的园园算是中年,年纪比较大”,(为什么中年的园园要 去奥地利?)“奥地利维也纳美泉宫动物园和中国20年 的签约关系,设施条件先进,熊猫保护和繁育能力非常 强,之前送去了龙辉和阳阳这对熊猫(外部因素)”, (由雌性熊猫阳阳生出了5只熊猫宝宝且5个熊猫宝宝 陆续回国来引出更重要的原因,阳阳还在奥地利,雄性 熊猫龙辉去世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熊猫繁育,需要 送去雄性熊猫(核心因素),因此送去了园园。

”蒋林的报道就体现了小说情节式叙事的因果关系,这段2分钟左右的现场报道片段逻辑简约而紧凑, 蕴含的信息量也十分丰富。

观众很容易被蒋林富有逻 辑性的精练讲述而吸引并产生好奇,想继续看下去。

(三) 小说“情节”式现场报道之“细节”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作家既可以直接谈论人物, 也可以通过他们自身表现出来,⑵即作家通过谈论人 物自身的细节让读者去品味人物本身。

现场报道也是如此,出镜记者既可以直接交代事件情况,也可以借由 现场情况呈现出来的某个细节让观众去感受,进而引 出背后的事件情况。

出镜记者报道现场的细节,既有 助于形成记忆点吸引观众,又通过解释细节生动地展 现事件情况,以及顺理成章地引出后续。

央视记者蒋林在“5・8”福建泰宁山体滑坡灾害现场报道时提及“来看现在现场这样一个细节…… 高处上层平台有一个穿着橘黄色衣服的(下转第85页)新闻研究导刊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第10卷第12期2019年06月Vol. 10 No. 12June 2019乐至死》《技术垄断》中,都能看出波兹曼对技术发展 影响文化的忧虑。

波兹曼曾说:“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的内容, 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

”[2]这个观点很好地印证了媒 介环境学教父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著名言论。

以抖音短视频为例,通过先进的媒介技术使此款及类 似的软件具备一些固定的功能,以固定的模式传播大 众偏好的各式信息,受众在无形中已经被软件导向的 信息内容模式固化,逐渐丧失自主的选择性以及效率 性,信息泛滥逐渐削弱了受众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麦克卢汉的著作《理解媒介》提出媒介是人的延 伸,此书提到的媒介是指一切技术,在书中麦克卢汉把 媒介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媒介如汽车、锤子,他们可以帮助人行走或者运动等,是人的肢体的延伸,另一类 是电子媒介,它是人感官的延伸。

抖音类短视频作为 一种新型媒介,运用当前先进的技术让人的感官充分 得到延伸。

然而我们发现在先进的技术面前,我们的 感官得到极大的刺激与愉悦,但是事后我们头脑却常 常一片空白,强烈的感官冲击让人的大脑丧失了思考 能力,当我们习惯这种感官刺激时,我们很难再去深度 学习或思考。

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的发明让人们进入新的媒介时 代,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达不再有距离,人们可以做到 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网络的发达也在逐渐改变着我 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

在印刷时代,我们以书籍、 报纸等为主要的获取信息、知识的方式;在广播电视时 代,我们以热播的广播剧、电视剧等作为茶余饭后的谈 资;智能手机“互联网+”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变得简单快捷,获取的信息内容更多、更广甚至泛滥, 另外,新型的媒介根据用户平时的生活习惯粗略地估 算出用户的偏好,再利用大数据算法分析为用户量身打造一个专属的媒体空间,然后源源不断地提供与之 相配的信息内容。

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也表达出他对技术的 担忧:“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 不再思考。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预言并证实了我 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这种“娱乐化”的现象 带给我们的是短暂的欢乐,却是永久的疼痛。

我们沉 浸在信息的海洋里,迷失自我,信息爆炸时代让我们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有用信息。

四、结语人祈:希F 新媒介的依赖程度已经超过了历史上任 何时期,当你试图去摆脱它的吸引和控制时,你会发现 变得与社会格格不入。

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受众学会 克制并保持理性,比强调社会责任更加重要。

波兹曼 在电视时代的担忧,如今在新媒介环境下显得更加深 刻。

如何在新媒介环境下理性发展、保持自我,成为当 务之急,否则,我们就会如波兹曼所说:“我们终将毁于 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参考文献:[1]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5:37.[2] 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M].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1-32.作者简介:张颖慧,女,河南人,中原工学院在校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科技传播。

(上接第83页)消防队员,他的脸是面向山谷这个方向”, 这个细节既形象又令人好奇。

接下来,蒋林解释这个 细节的原因来揭露细节背后的事件情况,“无论是武 警水电还是武警交通部队,他们的目光面向的就是发 生山体滑坡的起始点,所有的监控也是防止这样的天 气(降雨)可能会给现场带来进一步的影响”。

倘若蒋林不先提细节或没有做适当的过渡,直接 叙述工作人员目光面向山体滑坡起始点警惕降雨的影 响,这样的报道会显得有些生硬呆板。

借鉴小说艺术 中情节里的细节会使现场报道内容变得生动,报道形 式富于变化。

(四)4:说“幻想”式现场报道之“改编”假设小说艺术中的“幻想”有一种手法是“改编”,即 借用某部较早的作品出于自己的目的将其当作一个框 架或是源头来用。

⑵此“改编”并非歪曲新闻事实, 因为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必须坚守新闻客观真实性原 则。

小说“幻想”式现场报道只是一种假设,是基于 客观新闻事实框架发展出来的。

北京卫视《法治进行时》的一则出镜记者现场报 道《匠心虾燃气餐厅爆燃》中就使用了小说“幻想” 式现场报道修辞。

现场报道提到“和匠心虾餐厅相邻 店面的墙壁上出现爆炸导致的裂缝”“路边都是门脸 房大部分都是小餐厅,门脸房后面的后厨包括烟道邻 近了平房的院落,如果这次爆燃的威力再大一些,很有 可能会危及这个平房院里居民的生命安全。

”正是基 于爆炸导致相邻店面墙壁裂缝这一事实基础,出镜记 者才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假设,倘若爆燃威力再大 一些,邻近爆燃店面的院落的居民便可能有安全隐患。

在这段报道中,出镜记者就运用了幻想的假设,富 有一定的夸张性和想象力,但是这种小说“幻想”式 报道确实是基于事实的,是为形容爆燃事态严重性服 务的,而并非毫无根据的天马行空。

提出更加夸张严 重的假设,可能造成危及平房院里居民的生命安全足 以体现这次爆燃事故不容小觑,在表达警惕的同时也 让人感到庆幸。

小说“幻想”使得现场报道得到了一 定程度的润色,更加深入人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