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
浅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摘要:现场报道反映的是正在停止的新闻事情,它把信息同步播放给听众,让信息可以最直接、最有效的传送。
由于现场报道是记者在新闻事情现场边察看、边采录、边听、边口述,因而具有更强的时效性、真实感、现场感,可以表现播送特征,深受听众喜欢。
关键字:记者出镜现场报道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产物,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应该承认的是,记者出镜报道时,既要顾及镜头又要对新闻事实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心理压力很大。
但出现如此重大的报道事故,究其根源只能怪记者学艺不精。
记者的事实判断力的形成源于对新闻背景的翔实把握以及对现场信息的瞬息捕捉,这两者缺一不可。
而记者对事实的价值判断力的形成,则需要在准确的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具备超凡的洞察力。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的出镜记者不在这方面下苦工夫,早晚是要吃苦头的。
随着电视节目的发展变化,现场报道已经成为电视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一种形式。
从一定意义来讲,现场报道就是一场小型的现场直播,或者说是一种事情发生现场的再现。
现场报道中,记者的解说、表情、神态、动作都有传递信息内容的作用,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同时传播,最能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最能把观众带入身临其境的现实环境之中;其次,现场报道以其解说与事件的同步和立体感使电视新闻真正步入声画合一,水乳交融的境界。
观众通过屏幕就能感受新闻现场气氛,缩短现场与观众间的距离,增强了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
因此,现场报道凭借时效性快、现场感强、信息量大的电视报道优势和传播特点,毋庸置疑地成为最具电视特色,广受观众欢迎的新闻报道形式。
那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一、记者要在现场报道之前做好充沛准备,把握好选材关播送记者要做好现场报道事前都要做好充沛的准备,即便是面对突发事情,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工作。
现场报道准备决不是事前想像似的拟好稿子,到现场去变相地播读给听众听,而是要事前理解行将发作的新闻的背景、环境、人物、内容。
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语言运用
所谓浅显易懂就是口语化的语言,对新闻现场进行描述时,出镜记者用老百姓都听得懂的语言自然、大方得体的把新闻事件说出去,这样的语言更能被老百姓所接受。浅显易懂的语言就是口语化的语言,“口语就是人们在现想现说的情况下,借助各种辅助手段的口头语言。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其运动过程是动态的,它具备与书面语不同的特质。”[2]口语化的语言也就是生活化的语言,一般都采用简短明了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很少用装饰、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来说话。首先,多使用口语化的语言可以使文风清新活泼、语言生动有趣,进而增强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和感染力。出镜记者面对的是广大受众,同样也遵循语言的基本规律。例如:记者在采访江南水乡一位养鸭姑娘时,在叙述中采用第一人称:“妈妈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你跟我养鸭吧!我说:姑娘呀,整天围着鸭屁股转,人家笑话。”等类似这些形象、口语化的描述写的妙趣横生、活灵活现。其次,在现场表达时应较少使用文言文和书面词语,多用口语词、惯用语、歇后语,一般不使用生僻词,多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比如在菜市场采访一位老大妈时,可以在开头时说:“老伴儿去哪了,一人儿逛街还习惯吧?”等这样的提问既拉近了与被采访者的距离,又不显得生硬,容易让人接受。最后,口语化的表达并不等同于大白话,在语言的修辞和词汇选择上还应兼顾它的美感,善于结合书面语,这就需要记者在平时多积累,把书面语和口语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又不至于晦涩难懂。
(三)沟通交流
在现场采访的时候,记者在现场借助镜头与观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或质疑或提问,把观众想说的和有疑问的地方一一展现,懂得采访艺术的记者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他能迅速地走进被采访者的心里,进而满足观众的期待。出镜记者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他既是质疑者、交流者、见证者、验证者,又要和当事各方进行全面的、直接的交流,引领电视观众“亲历”新闻报道的全过程。首先,沟通不仅是指语言上的还有非语言上的,在新闻现场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与当事人进行着最为直接的交流。1955年,有几位日本学者来扬州江都韶关渔业村研究中国传统的木船制作工艺,当时一位记者做随行采访,通过翻译进行语言交流,体验同样表达的障碍,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当时这位记者就有意调动眼神来让双方达到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觉,他虽然听不懂,但十分注意他们眼神并频频闪动它的眼睛表示会意。该片播出后,朋友问他什么时候学会了日语,其实他并不懂日语,只是从眼神看,他们好像相互都能听得懂。在采访现场,一个出色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懂得沟通与交流艺术的记者,他能化腐朽为神奇,碰撞出美丽的火花。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使观众/读者/听众更加接近事实,并通过与记者面对面的方式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所以,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呈现技巧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1.选择合适的背景: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的背景非常重要,它扮演着视觉吸引力、信息传递以及增加现场真实感的角色。
记者可以选择一个直接与事件相关的背景,比如事件发生地点或相关场所,或者选择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背景,以增强新闻的视觉效果。
2.注意妆容和仪表:出镜记者的整体形象对于现场报道的呈现非常重要。
记者应该注意自己的妆容和仪表,保持整洁且专业的形象。
衣着应该合适并与报道的主题相符,不要过于花哨或引人注意的服饰。
3.抓住核心信息: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快速而准确地传递核心信息。
记者应该在报道前充分了解事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信息,并选取最重要的信息进行传递。
在报道中注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确保观众能够理解。
4.控制节奏和语速: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节奏和语速。
过快的语速或连贯性较差的报道容易让观众感到困惑或无法跟上。
记者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自己的节奏和语速适中,让观众感到舒适并能够轻松地理解。
5.运用身体语言和手势:出镜记者可以利用身体语言和手势来增强现场报道的表达力。
记者可以合理运用手势来配合自己的讲述,以更加生动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过程或重点内容。
同时,记者的肢体语言也能够传递出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增强报道的说服力。
7.注意节目整体效果: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不仅仅是讲述事实,还需要注意整个节目的视听效果。
记者应该与制作团队密切合作,了解节目框架和导播要求,并在报道中合理安排镜头切换、画面特效等元素,以增加报道的流畅性和观赏性。
总结起来,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背景、注意妆容和仪表,抓住核心信息,控制节奏和语速,运用身体语言和手势,注重眼神交流,以及注意节目整体效果。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是现场的见证者,更是整个报道的传播者和推动者。
在报道过程中,出镜记者使用的语言技巧将直接影响到报道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一、准确、简洁、生动的表达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需要准确地表达事件的相关信息,这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
准确地表达是出镜记者的基本素养,只有准确地传递信息,读者才能够真实地了解事件的发生和相关情况。
出镜记者还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尽量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避免过多的修饰和赘言。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还需要生动地表现事件的场景和现场的情况,这可以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具体的描写来实现,从而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事件。
二、客观、公正、中立的态度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需要保持客观、公正、中立的态度,这对于语言的使用来说尤为重要。
客观的报道不意味着没有态度和观点,而是要尽量避免主观色彩,不带有个人情感和立场。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还需要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推断和分析,而不是基于猜测和臆想。
这需要出镜记者在使用语言时,尽量采用客观、客观的措辞,避免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言辞,从而保持报道的公正性和中立性。
三、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叙述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需要用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这需要出镜记者具备一定的虚心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生动的叙述可以通过具体的描写、生动的细节、形象的语言来实现,引人入胜的叙述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抒发情感、调动读者的情绪来实现。
在叙述过程中,出镜记者可以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报道更加生动。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对于报道的质量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出镜记者需要具备准确、简洁、生动的表达能力,保持客观、公正、中立的态度,以及采用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的叙述方式。
只有具备了这些语言技巧,出镜记者才能够更好地把事实传递给读者,让读者更加真实地了解事件,从而实现新闻的宗旨和价值。
记者出镜报道法则
三,多样的出镜形式 • 出镜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在新闻现场传达 新闻信息,然而,多样的出镜形式不仅 丰富了受众视觉环境,同时为多点面信 机能,弥补和丰富有 声语言传达信息
• 出镜记者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 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 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 面对现场、实物,出镜记者可以用摸、 问、敲打、闻、尝等方法,来弥补声画 手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先天不足,使 观众通过出镜记者的感官体验,感受到 新闻的现场感的逼真效果。
五,与演播室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交 流
• 一次成功的现场报道,不仅需要出镜记 者做好在新闻现场的诸多准备工作,还 需要出镜记者来推进现场报道进程,与 在演播室里有可能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的 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实时交流。
六,出镜记者的仪态 • 出镜记者的仪态,既涵盖镜头感,又包 括服饰、神情、眼神等软性元素。不同 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仪态需要与所 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环境相吻合。
出镜报道
一,清楚明确地说出所在位置 在出镜报道时,明确地说出记者所处 位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我在新闻现 场”。 1,说出地理位置 2,具体说明地理位置
二,出镜背景(典型环境)的选择
• 出镜背景是记者在现场活动的画面标 示,信息含量丰富的新闻背景现场会 起到衬托、强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可以向观众展示实时变化的现场画面, 使背景成为传达“映像信息”的载体。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首先了解一下出镜记者和现场报道的概念;现场报道是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
新闻调查主持人王志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什么是出镜记者;出镜记者一般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出镜记者的诞生虽然看似偶然,但从这种报道方式引发的强烈反响来看,记者出镜是适应电视媒介特性的,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而言,记者出镜对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会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们通常现场出镜记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现场记者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1)直接将镜头对准现场记者•第一个画面是现场记者近景镜头,现场记者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现场记者后镜头固定,现场记者开始讲话。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以上这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
第一种方式多数是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方式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记者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时要注意听记者在讲什么内容。
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在现场报道时哪些信息必须说哪些又不必说,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如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一次现场报道,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现场记者。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现场报道的特点与优势。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分析
201912N e w s D i s s e m i n a t i o n新闻传播由于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应的是,观众对于获取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也在提高,而处在观众与新闻事件之间的传递媒介,就是现场报道的出镜记者。
如何提高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技巧,在最短时间内对观众传递出一篇新闻报道的灵魂与精髓,这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希望对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一、出镜记者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一)职业操守的素质在做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之前,首先应该是做好一个人,需要自身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关怀意识,同时还应该尊重新闻的事实,做公平公正的新闻报道。
(二)文化功底的素质现场报道具有突发性和即时性,需要出镜记者结合自身原有的、长期积累的知识储备来快速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最新进展和预测趋势,内容涵盖范围极广,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丰富的知识储备能让出镜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判断和分析更加立体化,带给观众更加有深度和有意义的传达。
同时,一名优秀的出镜记者有能力把思考的内容快速整理,使信息能够有逻辑地、口语化地被表达出来,使观众真实感受到现场的气氛。
(三)表达方面的素质标准、流畅、准确的普通话是一名合格的出镜记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
同时,由于现场报道与一般的新闻报道的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出镜记者在现场对信息的捕捉能力也必须非常强,才能尽可能准确地呈现出现场的问题与细节。
必要的情况下,出镜记者需要在语气或者重音、语速等方面调整,为观众传递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可以说,即兴口语表达是现场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底之一。
此外,出镜记者还需要有镜头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出镜记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长期积累后形成特定的报道风格。
(四)团队合作方面的意识每一场短短的现场新闻报道的背后,都需要有团队的运作,缺少了编辑,或者摄像,或者主持,甚至是灯光与技术,都无法让报道工作顺利达成。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技巧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非语言符号的表达技巧1.观众感受不到的,靠记者去感受观众可以通过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了解新闻事件的具体要素,能知道精准的数据,也能看到现场的情况,但是现场的味道观众闻不到,某些东西的触感观众感受不到,而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仅能看、能听,还能闻、能摸,记者可以把在现场感触到的说出来,将事件更立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2.注意细节,利用现场物品做道具有时候记者到达现场时,事件已成定局,我们就需要仔细观察,注意细节,找到可以为我们所用的物品,把这些当作道具,把一些冷冰冰的数字转化为生动直观的画面。
例如:记者对交通事故进行现场报道,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大货车超速侧翻在高架桥上,原本装在车上的一捆捆货物散落在桥上,挡住了车道。
为了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路上货物的大小,记者走到货物旁边,用自己的身高和货物的高度进行比较:“我的身高是 1.68米,这包货物比我还高出四五个头,几包这样的货物就已经把车道堵住了,其他车辆已无法通行。
”再比如,热心观众提供线索,某个村子里有人挖坑卖土,形成大土坑,对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安全隐患。
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土坑口非常大,深度一时无法估算,近景和特写拍摄也展现不了土坑的深度,出于安全考虑记者不能贸然下坑,于是记者拾起一块大石头扔下坑,镜头随着滚动的石头进行拍摄,再配合出镜记者的现场解说,观众就很直观地看到土坑到底有多深了。
3.神态情绪要自然神态情绪是表达的另外一种形式,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如果无法控制好个人情绪,会影响到报道的质量。
不同的出镜记者由于性格、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差异,现场报道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状态也会不一样。
出镜记者不用刻意表现,要全身心融入现场,用自然的神情配合适当的语言还原事件真相。
例如:在节日期间,媒体一般会拍摄当地的庆祝活动,本来现场是热闹喜庆的,如果出镜记者表情严肃,情绪低沉,语言的表述也没有展现现场热闹的氛围,那么这种传达方式就不合适。
4.以“情”带“声”“无声胜有声”这句话有时候也适用于新闻现场报道,很多人会不理解,认为现场报道就必须要说话,其实有些情况下记者调动好自己的情绪,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结合现场环境的烘托,也会使报道更鲜活、更真实。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出镜记者作为新闻报道的重要环节,他们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
出镜记者应具备较强的新闻素养。
新闻素养是出镜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包括新闻道德、新闻伦理、新闻理论和新闻价值观等方面。
出镜记者要时刻保持对新闻事实的敏感性和正确认识,不能随意夸大、篡改新闻事实,更不能制造假新闻。
他们应该有扎实的新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新闻判断能力,能够分析和解读新闻事件,从中找出突出的新闻价值,并加以报道。
出镜记者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和伦理观念,要始终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遵守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
出镜记者应掌握一定的报道技巧。
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向观众传递准确、及时、完整和有价值的信息,出镜记者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出镜记者应该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受访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引出有深度和新意的观点,并进行深入的采访、讲述和解释。
在进行现场报道时,出镜记者要做好事先的准备工作,了解现场的情况和背景,掌握对事实进行准确描述的能力,能够适时进行现场补充和追问,使报道更加全面和具有说服力。
出镜记者要有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在各种复杂和紧急的情况下快速做出正确的反应,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报道策略。
出镜记者应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
出镜记者的报道对象往往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知名人士,或是涉及复杂技术和理论的新闻事件。
出镜记者要对相关领域和事务有所了解和掌握,能够与专业人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理解和解释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和专业。
出镜记者还应具备一定的编辑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将复杂的信息加工处理,使之更符合观众的理解和需求,形成有趣且有专业性的报道内容。
浅谈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等特征,从而确保新闻传播真实、有效。
3重大事件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3.1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报道前期准备 3.1.1信息收集 通常情况下,在进行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之前,
出镜记者往往都会提前根据策划中的方案来对事件相 关的有效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而在一些重大事件中, 由于事件是突发性的,因此记者往往都需要及时赶往 事发现场后通过现场采访让当事人及事件相关人员来 进行信息的收集。对于信息的收集,主要还是对重大 新闻事件的背景资料进行有效获取,要求出镜记者在 进行实际的现场报道中对具体事件、事件背景进行充 分的认识和了解,新闻报道必须涵盖重大新闻事件所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新闻要素,并有效地 用现场采访的方式获取更多的事件细节叫如此一来, 出镜记者便可以在宜播报道中面对一些空白点利用所 得信息进行弥补,进一步确保事件报道详细与完善, 促使报道更为丰富和具有灵活性。
4结语 在进行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自身能
力至关重要。因此,记者在出镜之前,就要做好前期 的准备工作,并结合丰富有效的报道技巧进行现场报 道,以此来丰富新闻报道内容,营造现场报道氛围, 以进一步提高报道质量与效果。同时,对出镜记者自 身而言,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重视自身职业技能、个 人能力的提升,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积累,才能在 面对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时更加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重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包含重大自然灾害 与事故、公共锤事件、社会保障事件等类型的事件总 称。重大突发事件多会造成或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社会 危害,需要通过有关紧急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结合新 闻报道中的重大事件具体情况,其主要包含重大社会安 全事故与重大的自然灾害、重大突发事件、重大交通事 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等叫对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主 要包含即时消息报道和综合新闻报道两种形式,其中, 现场报道在即时消息报道和新闻综合报道中均有应用, 对其新闻报道的特点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是指他们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的各种语言手段和技巧,以准确、生动地表达事件的发生过程、主要内容和背景信息,吸引读者或观众的注意力,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思考。
下面分析几种常见的语言技巧。
第一,简明扼要。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通常要针对新闻事件的重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地表达出核心信息。
避免过多的修饰和赘述,以减少读者或观众的阅读或聆听负担,提高信息的传递效果。
“这次灾难导致了3000人丧生,5万人无家可归。
”这个简短的句子直接表达了灾难的严重性和影响,让读者或观众一下子就能了解到事件的主要情况。
第二,生动活泼。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常常运用感官描写、比喻、拟人、对比等手法,形象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地点、主要人物以及相关细节,使读者或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事件的真实性和紧迫感。
“坍塌的建筑物垒了一座座巨型乐高积木,散落在街头的瓦砾像一颗颗饥饿的怪兽,吞噬着顽强的生命。
”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或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灾难的影响及其对人们生活造成的重大影响。
客观中立。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该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尽可能采用事实陈述的方式,避免主观情绪的介入。
要通过数据和证据等客观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确诊新冠病例,死亡人数超过300万。
”这个数据的呈现让读者或观众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新冠疫情的严重程度。
第四,引用权威。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引用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受访者等权威人士的意见和观点,以增加报道的可信度和权威性。
这些权威人士的观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答读者或观众的疑虑和困惑。
“据专家分析,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很浅,释放的能量非常巨大,因此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
”这个权威人士的观点能够让读者或观众对地震原因和影响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运用的语言技巧是多样且灵活的,如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客观中立和引用权威等。
这些技巧能够使报道更加精准、生动地传递信息,引起读者或观众的兴趣和关注,达到传播新闻的目的。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几点
出镜记者如何做好现场报道一、找准角色定位首先要有现场感。
出镜记者在现场不但要观察仔细,采访具体,注重情景交融,介绍还要详实和深入,以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其次要有真实感。
在许多情况下,观众对现实场景的认同感比看口头播报要高得多。
记者在镜头前向观众讲述事件的经过、现场的气氛以及自己的感受等,大大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第三要有亲切感。
现场报道往往采用第一人称,较一般报道用第三人称更能缩短观众与记者的距离。
记者的普通话也许不如播音员标准,但是由于记者在现场受到感染,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语速较快,讲话抑扬顿挫,感情色彩比较真切,更符合人们日常讲话习惯,给人亲切自然的感觉。
二、摆正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无论被采访对象是谁,记者的行为视角不宜“仰俯”,而应该是“平视”,注意区别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学会提问和倾听。
切忌神态居高临下,提问咄咄逼人。
出镜记者在采访时其实是一个问询者、探寻者,提问就是采访最核心的内容,掌握提问的技巧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业务能力。
面对复杂的新闻事件,需要记者提前做好准备。
这里的准备包括大量案头工作,把要提问的内容事先写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怎么设计采访提纲?出镜记者应翻阅大量文字资料,向知情人了解被采访对象的背景情况等。
采访中记者常遇到这种情况:你想要被采访对象说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他不愿意说的;而被采访对象想讲的,又往往不是你所要的。
此时“倾听”是非常必要的,它是记者获得边缘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进一步发问的起点。
记者的倾听往往会使对方生成一种美妙的成就感,他会认为你是一个愿意倾听他故事、愿意接受他想法的人。
一旦双方能达到这种心灵互动,那么近距离采访就易如反掌了。
同时,“倾听”会让记者真正地投入到采访当中去,了解更为全面的信息,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三、把握现场报道是关键现场报道是出镜记者最能出彩的地方,把握得好,能抓住观众。
每一次采访的现场都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对采访主题灵活应变。
(完整版)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修订版)精选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首先了解一下出镜记者和现场报道的概念;现场报道是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
新闻调查主持人王志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什么是出镜记者;出镜记者一般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出镜记者的诞生虽然看似偶然,但从这种报道方式引发的强烈反响来看,记者出镜是适应电视媒介特性的,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而言,记者出镜对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会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们通常现场出镜记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现场记者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1)直接将镜头对准现场记者.第一个画面是现场记者近景镜头,现场记者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现场记者后镜头固定,现场记者开始讲话。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这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
第一种方式多数是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方式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记者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时要注意听记者在讲什么内容。
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在现场报道时哪些信息必须说哪些又不必说,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如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一次现场报道,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现场记者。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现场报道的特点与优势。
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随着我国网络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越来越高。
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能够使观众产生同步感、现场感、亲切感、参与感,增加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和贴近性,是当前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之一。
但是由于一些出镜记者不具备良好的报道技巧,导致报道内容苍白,无法吸引观众的兴趣。
对此,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的现场报道,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已成为出镜记者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现场报道和出镜记者的含义现场报道是指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记者置身于新闻现场,面对摄像机,以采访者、目击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向观众描述新闻现场、叙述新闻事实、点评新闻事件,并同时伴以图像报道。
出镜记者字面上的意思是上镜的现场记者,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前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的总称。
现场报道,出镜记者的功能之一就是替观众证实、感受这件事情是真实发生的,这个人是真正存在的,我替你们看到了,感受到了。
现场报道需要出镜记者很多的专业能力。
包含:(1)流畅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2)收集信息、排列信息、包装信息、传达信息的能力(即描述新闻现场、利用新闻现场的实物,辅助自己完成报道,借助新闻现场的空间,丰富新闻报道;(3)恰当、积极、松弛的镜头前状态;(4)选择出镜背景的能力;(5)创造多样的出镜形式能力。
目的是把其他感官系统感受到的。
目前,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照片式出镜;(2)有声语言信息含量低;(3)手势过多,服饰欠专业,有声语言表达影响报道(事先准备的词语想不起来,口头禅太多或者语速太快);(4)报道作秀。
二、现场报道要有新闻主题现场报道不是看见什么说什么,使新闻散乱无章地呈现。
记者应该有所选择。
这就要求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要表现出新闻主题。
新闻主题是指记者通过新闻报道,所表达出来的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也就是一篇新闻作品的中心思想和基本观点。
记者出镜报道法则
三,多样的出镜形式 • 出镜记者的核心任务是在新闻现场传达 新闻信息,然而,多样的出镜形式不仅 丰富了受众视觉环境,同时为多点面信 息的报道提供了画面支持
四,调动其他感官机能,弥补和丰富有 声语言传达信息
• 出镜记者在现场利用自身的触觉、嗅觉、 味觉将现场信息予以细化,将其他感官 信息与新闻画面、有声语言三者相结合。 面对现场、实物,出镜记者可以用摸、 问、敲打、闻、尝等方法,来弥补声画 手段在传播新闻信息上的先天不足,使 观众通过出镜记者的感官体验,感受到 新闻的现场感的逼真效果。
五,与演播需要出镜记 者做好在新闻现场的诸多准备工作,还 需要出镜记者来推进现场报道进程,与 在演播室里有可能不断提出各种问题的 播音员、主持人进行实时交流。
六,出镜记者的仪态 • 出镜记者的仪态,既涵盖镜头感,又包 括服饰、神情、眼神等软性元素。不同 的新闻现场,出镜记者的仪态需要与所 报道的新闻事件的环境相吻合。
出镜报道
一,清楚明确地说出所在位置 在出镜报道时,明确地说出记者所处 位置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我在新闻现 场”。 1,说出地理位置 2,具体说明地理位置
二,出镜背景(典型环境)的选择
• 出镜背景是记者在现场活动的画面标 示,信息含量丰富的新闻背景现场会 起到衬托、强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 可以向观众展示实时变化的现场画面, 使背景成为传达“映像信息”的载体。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技巧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在镜头前的记者,他们通过语言技巧和表现形式,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
在报道中,出镜记者的语言技巧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报道质量,还能增强观众对新闻的认同感和亲和力。
本文将从语言技巧的角度,分析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表现及其作用。
一、用词精准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该尽量使用精准、准确的词语,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语,以免引起误解或歧义。
在描述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方面,出镜记者应该尽量使用具体的词语,而不是含糊其词。
不宜使用“可能”、“大概”等词语,而应该使用“确切”、“明确”等词语,以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传达。
二、简洁明了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该力求简洁明了,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内容。
在电视新闻中,时间有限,观众的注意力也很有限,出镜记者应该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
在语言表达上,要避免使用过于繁琐的长句和复杂的词语,而应该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观众能够快速理解新闻内容。
三、抑扬顿挫出镜记者在报道中的语言表达应该具有一定的抑扬顿挫感,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兴趣。
在表达情感激动的内容时,语速可以加快,语气可以高涨,以增强听众的共鸣和认同感;在描述严肃的事件时,语速可以放缓,语气可以沉稳,以增加新闻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出镜记者可以更好地传递新闻信息,引起观众的共鸣。
四、语调抑扬出现在镜头前的记者需要注意语调的抑扬。
适当的语调变化可以使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和有趣。
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应该根据新闻内容的不同,适当调整语调,增强听众的兴趣。
在报道悲伤的事件时,语调可以低沉,使观众感受到新闻的严肃性和悲伤感;在报道欢快的事件时,语调可以轻快活泼,使观众感受到新闻的愉悦和轻松感。
五、表情丰富出现在镜头前的记者还需要通过丰富的表情来传递新闻信息。
适当的表情可以增强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报道悲伤的事件时,出镜记者可以适当流露出悲伤的表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在报道欢快的事件时,出镜记者可以适当展现出愉悦的表情,增强新闻的亲和力。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
而不是摄像机自主的,根据你的语言推、拉、
更不能随便下结论,尽量戒绝“居民生活基本不
遇到极其专业的问题,可以说我不知道,
现场报道基本环节
在及时迅速、真实参与等
(如果是预见性事件的报道,那么
)
这个事件将怎样进行下去,事件影响。
、做一个报道构成表。根据出镜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一分
A4纸上。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3、找细节。
4、准备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背景声、同期声、现场所
注意:
、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出镜记者要多写。这不是把你即将要说的话写下来,
出镜记者要注意的问题:
、记者出镜的地点与时间,即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一
、简明扼要的概括了突发事件目前的状况。
、就现场浓烈的氛围进行了解说。
、提炼镜头表达不充分的现场细节。
、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信息。
、阐明了无法用镜头表现的理性内容,如总结、评述新闻
千万不要变成这样的稿子:“今天的天气万
25摄氏度,4级风……什么什么
这是自
现场千万不要把话铺得太满。一定要留白,要让现场本
“几月几号第四届农业博览会在
各种摊位都是农业新技术成果展览的内容,
175个单位。”
这就不需要出镜了。千万不要把摄像变成死的;
现场报道的记者的身后摄像是死的,不是摄像的能力不
7米左右,往这
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
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
要通过第一
(这是指记者出镜形式)。永
80%的出镜现场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镜记者要做的功课是:
1、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
浅析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及报道技巧出镜记者的新闻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论知识出镜记者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包括新闻价值、报道原则、新闻伦理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理论基础扎实,才能在新闻报道时把握好新闻的品质和角度,做到客观、公正、客观。
二、专业技能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包括摄影、视频拍摄、剪辑等技能。
这些技能能够帮助出镜记者更好地进行采访和报道,提高新闻的可视化和立体感,增强新闻的传播力和吸引力。
三、团队合作出镜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需要与各方合作,包括摄影师、编辑、制作人等。
出镜记者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四、应变能力新闻报道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出镜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在新闻现场快速做出反应,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并保证新闻报道的顺利进行。
一、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环节,出镜记者需要掌握好采访技巧,包括提问方式、沟通技巧、观察力等方面。
在进行采访时,出镜记者需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深入挖掘问题,并及时获取可靠的信息。
二、信息筛选在新闻报道中,信息筛选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判断能力,能够筛选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排除虚假信息和无关信息,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新闻角度出镜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新闻角度,使报道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新闻角度的选择需要根据新闻事件的特点和社会热点来确定,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四、语言表达新闻报道的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出镜记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新闻直播或录制时,出镜记者需要清晰、流畅地表达,避免说错话或用词不当,从而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形象。
五、形象塑造作为出镜记者,形象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出镜记者需要具备良好的外表形象和仪态,以及亲和力,能够赢得公众的信任和好感,使新闻报道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
出镜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和报道技巧,能够在新闻报道中做到客观、公正、准确、有新闻价值,传递正能量,引导公众正确的认识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呈现技巧首先了解一下出镜记者和现场报道的概念;现场报道是记者或节目主持人置身于新闻现场,用同期声向观众叙述、评论新闻事件的一种报道形式。
新闻调查主持人王志说:“在现场你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伪装,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行,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用自己的神情去把握,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否则就是失败的开始。
”什么是出镜记者;出镜记者一般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新闻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总称。
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闻事实。
出镜记者的诞生虽然看似偶然,但从这种报道方式引发的强烈反响来看,记者出镜是适应电视媒介特性的,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而言,记者出镜对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会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
我们通常现场出镜记者是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报道,第一个画面展现时就要入画,现场记者开始入画的拍摄方式有这样几种:(1)直接将镜头对准现场记者.第一个画面是现场记者近景镜头,现场记者站在固定位置上进行口头报道,然后镜头拉开或转移。
(2)拍摄全景.慢慢地推向现场记者后镜头固定,现场记者开始讲话。
(3)拍摄中景.主持人慢慢走向镜头,位置是由后往前走,一般先站在一个地方,讲上几句话,然后边讲边向前走。
以上这三种方法主要是从观众收视的角度来进行画面的“现场编辑”。
第一种方式多数是用于消息类的报道,后两种方式用于专题类的报道.一般情况下,记者第一个画面不要从侧面走进屏幕,如果要走动应该是从后往前走,而且不要走动太多,因为观众这时要注意听记者在讲什么内容。
另外不要走走停停,要考虑到摄象机的活动。
在现场报道时哪些信息必须说哪些又不必说,该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如何才能迅速准确地传递现场信息,如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一次现场报道,这些问题困扰着许多现场记者。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现场报道的特点与优势。
在西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适合现场报道的新闻决不用其他形式的报道,理由是相比其他报道形式,现场报道最能体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感。
因为在现场报道中,报道者一边采访一边进行解说,原生态的现场声音、现场环境以及种种细节都在向观众传播信息,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新闻现场,产生强烈的真实感和参与感。
现场报道的最大特点在于记者既是报道者又是现场的目击者。
记者提供的是有关新闻事件的第一手材料,他带领着观众亲临事件的现场,因此,与其他报道形式相比,现场报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现场感。
而要完成一次高质量的现场报道,关键就在于出镜记者能否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即能否给观众带来强烈的现场感。
现场,事实上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
人们对现场的感知主要通过对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把握。
因此,要使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对现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知,出境记者对真实新闻现场的时空要素的运用至关重要。
记者在现场该说什么,怎么说,事实上都要围绕现场的时空要素来考虑安排。
现场报道中时间要素的运用:时间是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之一。
真实的时间是不可逆转的,新闻事件的真实过程也不可重现。
所以,在一般的新闻报道中,叙事的时态通常是过去时的。
然而,现场报道要求的时态却是现在时,因为现场报道的特点决定了记者本身是现场的目击者,记者要在现场告诉观众这里正在发生什么。
但问题在于,记者并不是每次都能在现场等待新闻事件的发生,他们或许是在事件的进行过程中赶到现场,或许是在事件已经结束后才赶到现场,因此不能完全同步的用现在时来告知观众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那么现场出境记者该如何安排事件的叙述顺序呢?对于现场报道而言,现场,永远是第一位的,是整个叙事的起点。
因此,出境记者的叙事顺序与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就存在以下几种关系:1、顺叙,按时间顺序从头说起。
2、插叙,从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点开始叙述。
3、倒叙,从事件结束后留下的痕迹开始叙述。
(所有这些都是以现场为叙事的起点,以现在时来告诉观众正在发生的事情,这是现场报道中要把握的重要时间原则。
这一原则的运用可以使观众感到记者不是在报道已经过去的事情,而是在报道正在发生的事情,这让观众充分体验到新闻现场的真实感,这就是现场报道最大的优势。
)现场报道中空间要素的运用这里的空间指的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空间范围以及记者所在现场的空间范围,这两种空间范围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对现场出镜记者而言,不管事件发生的空间范围有多大,他在报道中所要关注的只是他所处的现场的空间范围。
在这一空间范围内,记者通过看、听、嗅、尝、触摸等多种感官体验来获取一切与新闻事件相关的现场信息,然后或根据一定的方位顺序,比如从点到面,从上到下,或依据一定的逻辑关系,给观众指示一条清晰的观察、了解现场的途径,使之对现场空间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更深入的理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事件的意义。
这里给大家说一个例子:这例子是属于突发性的报道:是汶川地震时候央视记者张泉灵的报道:“从都江堰出发,车行20分钟,到第一个山坡,你就看,道路到这儿就完全终止了,这是我身后的这一块,事实上呢,它不是我们在通往北川路上常看到的一些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根据工程人员告诉我们说这个聚积了大概一万方的土量。
”这个报道开头部分,记者就对所处的位置做了介绍。
这一点非常重要,说明位置是为了告知观众“我在现场”,也是说明出境记者报道的必要性。
“车行20分钟”、“不是巨大的滚石,而是整个山体垮塌下来”“大概有一万方的土量”等细节则丰富了镜头画面的信息。
从电视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只有一台挖土机在工作,而一大群人在旁边围观。
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这一画面信息显然难以理解。
张泉灵立刻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现场看的人多,工作的人少。
这其实也是一个相当无奈的情况,大家可以注意一下,这个路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它宽7米左右,往这边下面就是岷江,是一个断崖,你在后面你能看到紫坪浦水库的这个大坝。
那往这边呢就是一个山体。
这样宽的一个路面的话,它事实上只允许一辆挖掘机在上面工作。
”这段解说中,记者通过对现场空间的条理分明的介绍不仅消除了人们的疑惑,而且准确地传递了道路抢修难度巨大的信息。
还有一个现场报道的例子:观众朋友,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市民广场灯展中心,大家都知道这个灯展是咱们泗阳第三次的花灯展,也是泗阳知名度最大的而且活动是最多的,据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看花灯只要看三点,一个是看最大的花灯,等会我们带大家去现场看看,这花灯到底有多大,我这先保密一下,这里还有我们常见的小红灯,这种小红灯孩子们最喜欢,为什么呢,下面都有张纸条,可以猜灯谜,灯谜的奖品我已经拿两个,大家看看特别好玩,有福娃什么东西的,待会呢我们还要详细的给大家介绍,接下来呢,很快有表演队马上要开始表演了,在我身后可以看到,他们已经在准备了,今天表演的是我们泗阳第一个舞龙队,你看,他们已经开始了,这是第一舞龙队,舞龙头的王大伯,王大伯能不能改大家展示一下,接着王大伯说没问题,然后就展示了一番,在展示的时候记者不用说话,直接用现场的同期声,快要结束后,镜头回到记者,记者开始说,其实像王大伯他们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他们舞龙已经那么长时间了,平均年龄达到了五十五岁,可以想象一下,那么大一群老年人,他们舞的生龙活虎,你根本看不出岁月在他们脸上的痕迹,接下来呢,告诉大家整个舞龙队一共有12支,有什么什么龙介绍一下,今天我们泗阳如此热闹的花灯活动也是我们泗阳几个展示点其中一个,接下来就介绍一下背景,这个现场有几个点,提供了多少多少个节目,有多少盏花灯,在这呢,我特别希望大家别再电视机前守着了,到花灯当中去寻找你的童趣寻找你的快乐,去感受一下我们泗阳这几年来的变化,给大家带来一种幸福感,去体会你的幸福吧。
另外你可以再看看广场上的大屏幕上,我们泗阳电视台现场直播活动,会随时随地报道最新的信息,等会我们会带大家看整个灯会展当中最大的灯它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一起期待着。
在现场报道中,要注意的是,出境记者最重要的任务是迅速准确地提供现场信息,而不是进行现场评论。
其实记者越深入第一现场,他获得信息的渠道就越单一,特别是面对突发性事件,在对事件背景及事件相关信息掌握不够充分的情况下,记者很难在现场做出恰当的评论。
因此,出镜记者对现场空间环境、细节等进行介绍的目的就在于要通过第一手材料使人们对新闻事件有更清晰的了解。
至于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则可以交给后方的演播室去做,不必在新闻现场完成。
你要活在现场,不要立在现场。
(这是指记者出镜形式)。
永远不要被你准备的东西绊住了手脚,现场永远是最有魅力的。
记者出镜的目的是使现场采访形成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实现这一效果的中介就是镜头。
电视记者在镜头前就如同面对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这一意识叫镜头意识。
我们现在80%的出镜现场只是一个凝固的照片,从头到尾报道,镜头的景别没有变过,这么一个取景框能有多少信息?这个原因是记者和摄像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
记者要陈述什么样的内容,要提前告诉摄像,说什么,得摇到这个,摄像和出镜记者配合很重要。
在出镜前,如果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出镜记者和摄像可以预演一下或者多沟通沟通。
记者把行进的路线,和将说到的内容跟摄像说一遍,在把最后一句清楚地告诉摄像,说到尾句时候,镜头要不要回到记者,如果不回到记者镜头,要告诉摄像,最后一句话大概说到什么,镜头的落幅在哪里,能做到声化对位这样就相对比较完美。
出镜记者要做的功课是:1、事前调查与资料收集。
2、做一个报道构成表。
根据出镜记者的经验,无论是一分钟的现场报道还是三十分钟大型现场报道的节目,都要把重点和提纲整理在一张A4纸上。
这样可以一目了然。
3、找细节。
4、准备现场当事人的采访。
背景声、同期声、现场所有的声源都对现场报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能唤起观众的临场感和现场感,特别是现场当事人的鲜活对话。
注意:当事人的话不要由出镜记者代言,记者在采访前要与其进行交流,如果采访对象表达太差就不用他,一旦要用让他自己说话。
不清楚的地方记者可以复述,但不要代言。
5、对现场的情况进行分析。
一些出镜记者总结的经验:经验一:出镜记者要多说。
不断地把看过的新闻和别处听来的新闻讲给你身边的人听。
经验二:出镜记者要多写。
这不是把你即将要说的话写下来,而是把你平时的感受和经常触动你内心的东西写下来。
当你是一个非常高明的书面表达者的时候,你填词造句的能力会大大提高,对现场报道有很大的帮助。
如果一个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的时候还在想用什么词更好,你就会顾此失彼。
经验三:出镜记者要多做小结。
每次做一个报道之后,写一个大概半页纸只给自己看的小结。
比如怎么协调跟技术部门的关系,这个技术应用的方式是否是最佳的方式,做下次现场报道的时候,翻一翻上次的总结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