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学新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提倡个性化文本解读,提倡“三维”目标的贯彻。
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是课改的核心问题,是课改成功与否的标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若以“对话”为核心来构建,能极大程度的体现新理念,极大程度的回复到语文教学的本真。
一,师导入导入的作用与方法多有论及,不再赘述。
二,生本对话建立预习作业本(或叫学案),进行“生本对话”,自主研读文本,完成下列学习项目:1,通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写了什么。
2,列出你认为重要的或需要同学注意的生字词,注音、释义、辨形。
(文言文列出重点词句)3,设计(或提出)两个你认为重要(或有疑问)的问题(或话题),并初步解答。
4,用“------(词、句、段)写得好,好就好在------”的格式,至少写一段赏析性或评论性的话,品赏、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5,以上四点之外,你还学得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写下来。
“生本对话”可课前进行,也可课上进行。
目的是保证学生充分研读文本,完成个体阅读,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班级群体阅读性质的阅读教学的前提。
避免出现导入之后先是自读课文,读书不到几分钟就急于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感悟,而学生并不理解文本的现象。
三,师生(包括生生)对话课上组织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就质疑的共性的问题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课堂探究、对话,或就学生所写赏析性或评论性或感悟性文字进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课改要求的“三维”目标话题(或问题)出自学生,课堂话语主动权也会在学生,师生、生生“对话”有了前提,可保证群体阅读的高效进行。
学生自己提问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学能力,真正体现自主。
老师作用定位在引导、点化。
比如课堂组织、兴趣激发、方法指导、适时讲授(学生会受到学识、阅历的影响)、调控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围绕课本探究,避免信马游缰)、纠正错误等,不可忽略教师的主体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浅谈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浅谈一、背景及现实意义。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它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转变,随之人们逐渐产生了对科技的崇拜,而对人的情感普遍漠视,致使了人格发展的惨白和道德教化功能的隐退。
由此引发了人的价值信仰危机和道德没落。
与此同时,经济全世界化和信息社会化成为新世纪时期精神的“主旋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材之间的竞争,培育什么样的人材已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
作为塑造学生灵魂,培育学生踊跃健康人格,启蒙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语文教学在新世纪挑战眼前应该做些什么,这是摆在每一名语文老师眼前的一个大问题。
纵观语文教学现状来讲,由于各种原因,咱们的教学还处于一种相对封锁的状态,“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口头上。
在许多学校,讲义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
教学进程中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强调语文的知识体系,考试模式单一、呆板,轻忽了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特点,轻忽了人文精神的培育。
很多地方在阅读教学中一味偏重技术分析,放弃了语文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致使语文课程本来具有的文化功能流失。
咱们培育出来的学生缺乏主动性,缺乏创造性,缺乏情感品质。
这与时期所呼唤“关注生命,关注人格,关注尊严”的主题是背道而驰的。
面对各种不良现状,咱们必需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二、改革创新初中语文课堂提几点意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创新的主题是: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探讨新教法和新学法,打造新课堂和新特色,追求新成效和新境界!1.引领新思想和新理念。
所谓“新思想”,就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思想,如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提高质量的思想,面向全部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等等。
所谓“新理念”,就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理念,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大课堂教学
1 9 .( . 9 9 2)
[】 2 程红. 关于北京体 育大学语文公共课课程 未来发展的思考 【 . 川
北 京 体 育 大学 学报 , 2 0 ,( ) O 3 . 3
都 有所 涉 及 。李 斯 的 《 谏逐 客 书 》鲜 明地 提 出任 人 不论 亲疏
学 语文 教 材来 ,大 学语 文课 程 也就 一 定 能讲 出特 色 ,教 出成 效 ,走 出一 条 大学 语 文教 学 与专 业 教 学相 结 合 的新 路 。
高 职 院校 人学 语 文 教材 要挖 掘 其 与专 业相 关 的知 识 编写 练 习 。 高职 院 校 大 学 语 文 教 材 的文 选 内 容应 该 是 非 常 广 泛 参 考 文献 : 的 , 其 中 不 乏 些 融 文 学 艺 术 性 和 专 业 性 为 一 炉 的 典 范 之 作 。例 如 ,相 对 与管 理专 业 来说 ,孟子 的 《 人之 于 国 也》 寡 鲜 明地 体现 了 “ 民而 王 ”的 民本 思想 ,对今 天 的管 理 者都 保 是 永恒 的警 示 。 《 谏太 宗 _思疏 》对 管理 的 科学 性和 艺 术性 l 卜
到 的。
析 , 要 处 理 好 普 遍 性 与 特 殊 性 的 关 系 , 要 沣 意 “ ”与 量 “ ” 问题 ,这样 才 能使 之 更好 地 为专 业 教学 服 务 。总之 , 度 只 要编 写 者能 依据 大 学语 文 自身 的规律 ,结合 专 业特 点 ,遵
循 一 定的 原则 ,就一 定 能编 写 出充 分体 现 高职 院 校特 色 的大
高职 院校 入学 语文 教 材要 点培 养 专业 人 才 的语 言交 际 应 该 如何 结合 专 业特 点 编 写 出合乎 高 职 院校特 色 的 教材 , 一 能 力 。从 小学 到 高 中 ,我们 的 沿文 课 一直 都 在要 求 培养 学 生 的听 、说 、读 、写 能力 。但 高 职 院校 对学 生 的语 言 交 际能 力 直 是 个 引人 争议 的 话题 。 笔者 认 为大 学语 文 虽然 是 门独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摘要:转变教育理念,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对话教学;自学能力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教育理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正为实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课堂形式而努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新课程改革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摸索了几点有效的做法。
一、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我们传统的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较陈旧,形式也较为死板,大部分的教材是以知识点或文体组合成一个单元,这样的组合形式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并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自己成为教材的“研究者”,真正的“活学、活用”教材。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摘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等;有计划地阅读古今中外名著;组织学生定期欣赏优美的散文、诗歌等;并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每人每天要读50页的内容,背诵一条或一句名人名言;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注意课文之间的异同点,班内定的阅读报刊,对好的内容要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有用的信息,以达到对教材有益的补充。
有时电视中的节目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
俗话说“开卷有益”,要引导学生多去图书室、阅览室,只有勤于读书,才会受益匪浅,才能学到课本中没有的东西,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提高课堂效率语文教学是由师生关系、教学情景和教育教学环境构成的,只有教师与学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教学相长”,也就是说,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学习,才能互相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能有意识地渗透二期课改的先进教学理念:多媒体技术得到广泛有效地运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的小组讨论交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同时还将拓展设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举一反三;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堂反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但有些课堂,虽然授课教师也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也试图在课堂中进行教学改革,但还留有一定的遗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其原因。
1多媒体的运用:幻灯片上的内容等同于板书?教师在教学中成功地运用多媒体,确实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仅靠书本、教鞭、粉笔传道授业的套路,无疑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渠道、最直接的听觉、视觉感受,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以为这才是现代教育,这才是课程改革。
有些人上语文课,往往把有关作家简介、写作背景等文字资料制成幻灯片,放映到屏幕上,一般说来,这些资料文字比较多,密密麻麻,坐在后面的学生往往看不清楚。
因此,还不如老师讲,学生听,这样还能培养学生的听力;并且学生还能边听边作笔记。
只有那些有关作家生平、写作背景的图象资料才需用多媒体来展示。
再如一些教师往往还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都用多媒体来展示,如果这样,则同样是满堂灌,是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落后的语文教学。
总的来看,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
大部分学生反映连笔记都来不及记,学生成了所谓的“观光者”,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甚至形成了课下学生借抄教师课件笔记的局面;有的学生认为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将我们所斥责的“人灌”演变成了“机灌”。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如满分作 文《 传递微笑》 中有这样的表达 :
微 笑是春 日盛开的百合 , 日挺 立的马蹄莲 , 日恬淡的红 夏 秋 枫 , 日傲霜的白梅 , 冬 一切都显得 那么自然 , 不带半点功利和俗气。
摘 素质 教 育要 求的 课 堂教 学模 式 , 是课 程 改 革 的重 要任 务 之 一 关键 词 : 堂教 学 模式 ; 展 学 习; 究 策略 课 发 讲
课 程突出了帮助 、 启发 、 引导 的功能 , 帮助学生反思 、 帮助学生树 立 良好 的学习心理 、 维护积极性 , 学会恰 当应用相关知识 。通过
头, 点出话题 , 不仅 提领全文 , 而且精警动人 , 给文章增添 了亮丽
小作 者以博喻 的形式 , “ 笑” 给 微 找到 了一组 具体 可感的喻 的 风 景 。 体, 显得 生动 自然 , 易于理解 不仅能使抽 象的概念具体可感 , 而 ( ) 句融文 , 4名 文采 斐然。 恰到好处地 引用诗 句名 句, 将众多
心 中, 又达到 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 令人回味 无穷。
美学效果。
有人说 , 最怕的是文章语 言漆 黑一片 , 毫无光彩。如何使 自 有许 多的方法。如果学生乐于尝试 , 经常 如“ 如果我 的人 生是 大海 , 那么必定常常波涛汹涌 ; 如果我 己的作文语言亮起 来, 的人 生是一束鲜花, 么必定常常风吹雨打 ; 那 如果我的人生是一 训练 , 考场 中熟练地加以运用, 在 一定会 让 自己的作文语言亮丽
首小诗 , 那么必定常常修 改酝酿。生活之路虽艰辛又漫长, 但我 起 来 , 出文采 动 人 的 佳 作 。 写
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和学生是快乐学习者 、 自主 学 习 者 、 特 学 习 者 、 题 学 习 独 问 倡 , 有 意 识 地指 导 培 养 。 在解 决 中 , 求 教 师 要 有 丰 富 的 并 要 者 的新 学 生 理念 。构 建 起学 生 自主 、 合作 、 究 的语 文 课 堂 知 识 阅 历 的 复合 性 知识 结 构 , 有 高超 的 引导 能 力 、 探 要 驾驭 全
的必 由之 路 。
学 生 自己完 成 ,并 采 用他 们 自己认 为 最 就 必 须 学 会 阅读 。通 过 阅读 领 会 和 把 达 。 一种 是 通 过 在 学 习基 础 上解 决 一 个 典 型 问题 。 过 总 再 通
握 教 材 的 结 构 、 次 、 心 、 点 。 解 和辨 析 重 点字 、 、 层 中 要 理 词 句 结 , 学 生 在新 形 式 中升 华 , 高学 生 运 用 知识 规律 解 决 实 让 提
还 能使 学生 在 课 堂教 学 中思 想 高度 集 中 , 维 活 动 激 烈 , 思 产
组 织 好 讨 论 的关 键 在 于 问题 的 提 出 .矛盾 的展 开和 适
动 中具 有 独 立 的 主人 公 意识 。有 明确 的 学 习 目标 和 自觉 积 生 浓厚 兴趣 , 课 堂 教 学 情绪 和 形 式都 十分 活 跃 。 使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王 军
( 定 区西寨 初 级 中 学 安 甘 肃 定 西 7 30 ) 4 0 0
在 新 理 念 下 的语 文教 学 , 先 应 该 解 决 好 “ ” “ ” 首 教 与 学
不致 使 学 生 感 到淡 而 无 味 或畏 难 而 退 。 另一 种 是 随 机 性 问
华 —— 发展 探 究 ” 五步 语 文课 堂教 学 的 新 模式 。 1自主学 习 。语 文 的 自主学 习不 仅 是学 生 接受 新知 识 的 . 必 要 的准 备 , 是 学 习新 知识 的 尝试 。 更 主要 包括 阅读 和 预 习 。
探析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
探析新课程理念下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摘要: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对学生素养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的一些心得和想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以生为本语文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标准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摒弃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成为了学习真正的主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作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建构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师生的情感沟通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小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世界,他们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
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消除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心理。
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愉悦性与情感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语文的信心与勇气,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有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与动力,课堂教学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
”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师生间无时不在进行着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
但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将原本富有趣味性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的说教课。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氛围乏味,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消极情绪,使得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与恐惧心理,这些都非常不利于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
课堂教学不仅包含着知识的互动,还包含着情感的沟通与心灵的互动,而且情感沟通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平等与尊重是交往的前提与基础。
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平等,才能消除对教师的心理戒备,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学生才能愿意接近教师,这样才能使沟通有了基础。
对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
习 的最 佳 境 界
命也在于不断地探索与不断地 创新 。 下面笔者就谈谈 自己教 学
实 践 中的 一 些 感 想 。
一
、
教师 “ 走下神坛 ” 是创 建民主课 堂、 落 实新 课 程 理 念 的
失方 向 , 或是被大海吞没。“ 学会学 习” 就是要学生掌握认识世
界 的工 具 。
创新意识 , 高扬人 本思想 ; 关 注学生的个性差 异和不 同需求 , 实现“ 语 文性” 与人文性 的高度统一 。
关键词 : 语文教学 ; 民主 课 堂 ; 人 本 教 育
让学生学会学习 的首要条件是改变传统 的学生被迫学习的 状态 , 使学生“ 乐学” 。孔子云 :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好之者不如 乐知者。” 对学生而言 , 当学 习来 自外在 的要求时 , 就会成为一种 负担 , 而此时学生的体验是痛苦 的 ; 如果学 习是发 自内心的 , 是 自己的精神需要 ,就会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 ,其体验才是幸福 的。所以 , 要让学生 “ 学会学 习” ,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被 迫学习的状态 , 让学生 自己去观察 、 感受 、 探究社会和世界。 在“ 唯一 不变 的是变化 ” 的今天 , 学 生 的创 新精 神尤 为重
相长” 的 目的 。
“ 理论是灰色 的 , 而生命 之树 常青 。 ” 每一个学生都是“ 特 别 的” , 每一个生命都是不断发展更新 的。所以 , 我们教与学 的生
要 。学生知识 和技能的学 习只是 教育 的过程 而不是 教育的 目
的。教育 的 目的是最大 限度地促进学生 的发展 , 其重点就是培 养学生 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发 掘每一个 学生潜在的各种天 赋和能力 ,使学生 的学习与其生命 的意义相连 。新课标指 出 : “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 心发展 和语 文学习的特点 ,关注 学 生的个性差异 和不同 的学 习需 求 , 爱护学生 的好奇 心 、 求知 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和创新精神 。”
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
王 志斌
( 渭源县祁家庙学区乔家沟小学 , 甘肃 渭源 “ 以学生发展 为本” 、 “ 坚持 全体学生 的全面发 展” 、 “ 关 注 学 生 个 性 的 健 康 发 展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 的 理 念 已根 植 于 教 师 的 心 田. 然 而 理念 如何 转化 为 教 学 行 为 , 成 为新 课 改 推 进 过 程 中 的 最 大 问题 。 目前 。 课 堂 教 学 仍 以接 受 性 学 习 为 主 , 从坐 的形式来 看 : 以“ 秧 田式” 排排 坐为主 , 看 似整齐划一 , 实质 阻碍师生 间 、 生 生 间 自由 的交 流 ; 从 师生的角色来看 : 教 师是专家 、 权 威人士 、 在 特 定 领 域 中 具有 丰富 知 识 的人 、 被 期 待 要传 授 全 部 而 且 清 楚
2 . 问题 策略 。 引导学生 发现问题 、 提 出问题 , 寻找解决 问题 的方案 , 处 理好产生的问题 , 这是开放式课堂教学的重要策略。 ( 1 ) 让 学 生 会 产 生 问题 首 先 是 激 发 学 生 爱 问 。老 师 应 呵 护 学 生 的 奇 思 异 想 , 允 许 学 生 思 想 上 的 自由 和 心 灵 上 的 解 放 。 鼓 励 学 生 插 上 想 象 的 翅膀 , 喜欢提出问题 。 其次是引导学生会 问。 在 学 生 的 提 问 兴 趣 得 以激 发 后 . 教 师 应 引 导其 学 会 提 问 , 不 断提高提 问质量 。 学 生 往 往 一 开 始不 知 道 从 什 么 地 方 发 现 问 题 。在 教 学 中并 不 是教 师要求 学生 提问 . 学生 就能 提 出高质量 的 问题 . 需 要 训 练和培养 。 ( 2 ) 让 学 生 会 表 述 问题 表 述 问题 是 指 把 阅 读 中产 生 的 问题 用 言 语 表 达 出 来 . 它 有 一 个 由思 维 向语 言 转 化 的 过 程 。 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 又 培 养 了学 生 的语 言 表 达 能 力 。学 生 有 了 问题 , 碰 到 疑难 , 会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
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要求,推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成为了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以及学者们所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一、新课标的背景和内涵2017年,国家发布了《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批判、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构建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体系。
新课标通过对学科课程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调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教育的公平性,使学生主体性更加凸显,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启发性。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新课标将初中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情绪,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具备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的活动性,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多以古文诗词为主,内容较为久远,离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较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式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为讲授为主,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引导,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3.教学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
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以考试为主,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学习能力。
4.教材编写和选用存在一定问题。
目前,一些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也存在一些问题,整体设计和结构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材料更新和与时俱进的不足。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正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注重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需求。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的更新、学生学 习方式 的转变是本 次课程改革在 实施 过程中的 重要体现。依据 《 语文课程标准》 全面渗透 “ 以人为本” “ 、 以学生 发展 为本 ” 的精 神 , 本人 在教 学中探索构建新 的、 适应 时代 发展 需要 的现代语 文教学策 略,经过一年多的努 力和实践 ,我认为
所 , 一 个 有着 “ ” 是 我 发言 和辩 论 权 利 的 场 所 , 一 个 真 正 充 满 学 是
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关键 词 : 多向 互 动 ; 自主探 究 ; 学模 式 教 教学 改革 是 课 程 改 革 的 一 个有 机组 成 部 分 。 教 师 教 育 观 念
习情味的场所时 , 生才 能消除学 习中的畏惧 、 面子等心理 障 学 爱 碍 , 正 在 课 堂 上 与 教 师 、 文 本 展 开互 动 。 真 与
合 作学 习当中去 。 在小组合作学 习中 , 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
在各 自的小组 中讨论并解答问题 , 这样 , 为学生提供了练习 口头
表 达 能 力 的机 会 , 会 用 清 晰 的语 言 阐述 自己的 观 点 。 学
如二年级 2 2课《 要是你在野外迷 了路》 学生对 “ 阳是个 , 太
忠实 的向导 , 它在 天空给你指点方 向 : 中午 的时候它 在南边 , 地 上的树影正指向北方 。 不理解 , ” 提出疑问 : 正午树影 为什 么是指 向北方?应该是在它的原地 , 成一个 圆圈才对。 这个 问题对 于一 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难 以理解 的 ,我先表扬学 生敢 于质 疑 问难 , 再引导学生在小组 中进行合作学习。学生讨论激烈 , 各 抒 己见 , 但仍 没有讲清原 因。于是我拿来一个地球仪 , 首先 让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原 兽 士 两
( 南 师 范 大 学文 学院 河 南 新 乡 4 30 ) 河 5 07
摘 要:新课程理念 日益 深入人心 ,. 在转化成教 师的教 学行为。课堂教 学是教育 的基本途径 ,学生基 本素质 的形成 以及 健全人 格 的 f i - 发展 主要 是通过课 堂教 学来实现的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 文课 堂教 学亦是如此,正确地解读新课标教 育理念 ,深入地认识和理 解新课程理念 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然状 态 ,对于建设 高效 、和谐的现代语 文课 堂教 学具有重要 的现 实意 义。 关 键 词 :新 课 程 理 念 ;课 堂教 学 ;现 代 语 文课 堂 教 学 中 图 分 类 号 :G 3 63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6 (0 2 0 0 0 0 0 6- 2 X 2 1 ) 6- 0 0- 2
二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的 语 文 课 堂教 学
新课程 理念下 的现代语文课堂应 该是 “ 命活力 展示场 ” 生 ,语 文教 师应 以师生之间的 “ 对话” 为基础 ,使教师有价值的引导与学 生 自主建 构 的有机结合。教师 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 给予 、接 受的关系 ,而 是 种平等 、民主 、自由、宽容 、鼓励 与帮助 的 “ 伙伴 ” 关系 。这 里 的 “ 宽容” 和 “ 鼓励”并不是对学生的放任 自流 ,而是在 鼓励 学生 ,激发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真诚地给予学生以指导和帮 助 ,并 为学生 的学 习和发展指明方向。教学 的最高境界是真实 、 实、扎 实。要真真切切 朴 地做 到 “ 三实” ,需要教师捧 出一颗对教育虔诚 的心 ,对学生真诚的心 , 我们欣赏并提倡 “ 简单单教 语文 ,本本 分分 为学生 ,扎扎实 实求 发 简 展 ” 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 基于上述的认识 ,我想新课程理念下 的现代语文课堂教学应关 注以 下 几 个方 面 的 问题 : 1 .以生为本 ,让课 堂教学返朴归真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课 堂,更是人性养育的课堂 。教 师不仅 要充分展示教学 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 在教学活 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 高尚的 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 ,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 同时也就成为 人 格 的健 全 与发 展 的过 程 。 学习是教学 的出发点 ,也是教学的归宿 ,研究学生 的学 习情况 ,才 能 真 正 地 让 课 堂教 学 返 璞 归 真 。 教 师 考 虑更 多 的 应 该 是 学 生 会 怎 样 学 , 学生会提出哪些 问题 ,学生在 自主学习中会遇到哪些 困难 ,在 合作学习 中会 出现什么情况 ,该怎样组织学习 比较切实可行等情 况。教师在课堂 教学 中,目标尽可能根据学生 的学习情况来确 定,问题尽 可能让学生来 提 出,尽可能让学 生来解决 ;方法尽可能让学 生来掌握 ;过 程尽可能让 学生来参与 ;知识尽可能让学生来发现 ;内容尽可能 让学生来选择 。教 师要做到心 中有学生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作 为有独立主体的人积极参 与到教学活动 中去 ,在与教 师的相互尊重 、合 作 、信任 中全面发展 自己,获得 生命 的价值 体验 ,并 感受 到人格 的尊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教学
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语文敦◇元谋县物茂乡中心完小李华忠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更注重教师的讲解,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节课,学生往往还是一知半解,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永远是被动的。
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
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获取知识,发展创新思维,真正体现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新课程理念呢?我认为町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在孩子们的身上激发起来。
”只有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参与课世教学,而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
孩子的天性决定r他们喜欢新鲜的、活生生的事物.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努力t I:学牛感受语文的诱人。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依据学生、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况而设计,注重生活化、趣味性和人文精神。
I.刨设生活化的情境。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知识。
例如:在《美丽的大兴安岭》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居住环境,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在教学《第一场雪》时,要让学生先谈自己看到第一场雪时的情境和感受,再进行学习,最后对比;在教学《故乡的杨梅》后,要让学生观察家乡的一种果树或特产,然后进行习作训练。
让学生明白语文知识是表情达意的,语文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2.创设人文化的情境。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比较注重读写训练,即字、词、句、段、篇的教学.形成r重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模式。
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学习积极性。
语文新教材注重了人文性,如教学《长城》一文时,可利用民间故事作为导入,巍巍长城,凝结了中华民族的血汗和智慧;教学《屈原》时,可利用端午节作导入,唤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感悟新课程——试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观
}W lR翼 ; : 。 甄SE { {
| 囔 赫 镳 箍 感
试 论 新 课 程 下的语 文教 学观
◇河 北 秦 皇 岛市 青龙 满族 自治县 肖营 子初 级 中 学 肖春远
语 文 新 课 程 标 准 要 求 : “ 文 教 育 必 须 在 课 程 目标 和 语 内容 、教 学 观 念 和 学 习 方 式 、评 价 目的 和 方 法 等 方 面 进 行 系 统 改 革 。 ” 面 对 新 课 程 、新 标 准 、新 教 材 ,我 们 进 行 了 认 真 地 学 习 、 领 会 、探 讨 、教 研 和 实 践 。 其 中 ,许 多新 理 念 、新 思 路 、新 教 法 和 新 思 想 值 得 回 味 和 总 结 。下 面 ,就
的 《学记 》突 出了学 ,孟 子提倡 “自得 ” ,苟子 的——
闻 、见 、知 、行 , 《 庸 》 的学 、问 、思 、辩 ,从 夸 美 纽 中
把 相关 资 料找 全 ,在 具体 的诗 意氛 围 中 ,随着 图像 的变
化 、激 情 的 朗 读 ,让 学 生 领 略其 意 境 ,感 受 作 者 所 抒 发 的 思 想 感 情 ,理 解 诗 中 的 艺 术 形 象 ,欣 赏 凝 炼 的诗 歌 语 言 , 陶冶 情 操 ,净 化 心 灵 。 这 样 就 把 诗 歌 中 所 抒 发 的 强 烈 爱 国 思 想 之 情 ,发 挥 得 淋 漓 尽 致 。把 时 间 留 给 学 生 ,把 思 考 空
斯 的班 级授课制到凯 洛夫的 “ 五环节 ”教学法 ,以及当代
国 内著 名 教 育 家 叶圣 陶 、卢 仲 衡 、魏 书 生 、钱 梦 龙 等 各 自
创立 的教学法 ,虽然 都为我 国的教育 发展做 出了不 可磨 灭 的贡献 ,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 ,科学技术 的迅猛发展 ,有 些 东西 已不 能适应现代教 育的要求 。所 以 ,教育改革势在 必
浅析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由带实习生引发的思考
程改 革 的 目标 , 就要 求 我们 要 以平 等 、 这 和谐 的师 教 师 的 方 法 论 水 平 及 教 学 方 法 的 运 用 能 力 的 提
生关 系 去 实现 互 动 教 学 。一节 课 。无 论 怎 样 去 设 高 , 势必 是 一 个 任 重 道 远 的任 务 。
计 , 应该 体 现 启 发 与 探究 学 习 的理 念 。 文 教 学 都 语 的成 功 与 否 .应 该 是看 是 否 实 现 了 师生 间互 动 的 启 发 了学 生 的思 维
题。
什么 是新 的课 程 理 念 ?如何 将 这 一 新理 念 融
题 缺 乏 一 种 理 性 思 考 .因 而 当 新 课 程 走 进 校 园
学 到 底 新 在 哪 儿 的 问题 .成 为 交 流 中 的 一 个 主 人到 语 文教 学 实 践 中 ?不 少 语 文 教 师对 这样 的问
我 们 的 许 多 课 ,基 本 上 是 以 老 师 讲授 为 主 . 念 , 我们 就 可 以 少走 很 多 弯 路 。
学 生 被 硬牵 着 鼻 子 走 , 师 提 出 的问 题 不 是 太 肤 教
2
・
教学 新 理 念 ・
两 个 基本 教 学 方 式 ; 现 学 生 的 主动 学 习 , 新 课 如 何科 学 运 用 教 学 方 法 提 出 了 更 高 的 要求 语 文 实 是
带 来 了一个 学 习的 机会 我 经 常带 着 学 习 的心 情 教 学 观 念 和教 学 习惯 的 巨大 影 响 . 学 中长 期存 教 前 往 听课 .在 听 了课 后 与 他 们 认 真 地 进 行 交 流 。 在 的一 些 问题 。 因此 , 们 必 须 先 要 对 新 课 程 的 我 交 流是 热 烈 的 . 反 映 了在 新 课 改 下 我 们 对 新 的 理 念 有 深入 的 理解 , 能 解 决这 样 的问 题 。 也 才 语 文教 学 中 的种 种 问题 的疑 虑 。特 别 是 新课 程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属于教学实践范畴,但是与教师的的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它不仅是教学形式的问题,更是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该树立起学生是快乐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独特学习者、问题学习者的新学生理念,应该树立起教师是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应改变过去传统的单向传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
通过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探讨出“自主学习——质疑——讨论或辩论——总结——探究”五步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模式,以请教于大方之家。
1、自主学习。
语文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阅读、预习,是下面学习环节的准备,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尝试。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它一方面表现为对活动、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能力。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首先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
同时,自觉地把自己看作是受教育者,积极寻找发展的机会。
他们善于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追求最大程度地发挥自身潜能。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对每一个体来说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它不可能自然生成。
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
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
叶圣陶同志提出:“‘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把自学引入教学之中,不但是新教学方法的一种特点,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学生要学会学习就必须学会阅读。
能够通过阅读领会和把握教材的结构、层
次、中心、要点。
能够理解和辨析重点字、词、句的确切含义,能够把握和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
能够学会浏览、速读和精读、细读的本领。
但自学又不仅仅是阅读能力。
还包括培养主动搜集和选择阅读材料,写阅读札记和笔记的能力,还包括思考、推理、联想、想象、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预习则是一种新课学习前的准备。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的首要条件就是学习的认识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或观察)能用来同化新知识。
他强调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因此,他提出,要在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架设一座“知识桥梁”,并把它称之为“先行组织者”。
皮亚杰认为,当一个人对新学习有准备时,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和兴趣,已发展到把新的学习成为他前进的下一步骤。
这样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这两种理论和我们的实践经验,这种预习和准备包括:把与新课相干的旧知识进行回忆和接触,发现和强化。
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知桥梁”。
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对实验操作进行实践准备,以便从中提供信息和问题,实现“常识反馈”。
2、质疑
质疑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己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切学习必须从提出问题开始,在处理分析问题中发展,以解决问题而告终。
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在矛盾中展开积极的思维,才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问题的提出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带有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
也应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列型,步步深入,循序渐进。
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如同食物的色和香,引诱人们去品尝它的味道,如象商品美丽的装璜,招徕顾客去购买。
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开掘。
并且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
另一种则由学生提出,应该特别予以鼓励和提倡,并有意识地指导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
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
3、讨论或辩论
讨论或辩论是学生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讨论或辩论。
是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教学过程。
讨论既是一种师生双边活动性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又是体现教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经过学生自己积极思考,相互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和认识深入的一种发展性教学方法。
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智慧。
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
并及时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比较思维和评价思维。
在讨论中,学生还能发展即席反馈能力,敏捷的思考和反应能力,以及即席口头表达能力。
讨论还能使学生认识状况充分暴露,教师获得即时信息反馈,就能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此外,讨论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思想高度集中,思维活动激烈,产生浓厚兴趣,使课堂教学情绪和形式都十分活跃。
奥斯本所创立的一种所谓“智力激励法”,提倡在短时期内激发极大思维能力的集体思考方法,实质上就是一种讨论的方法。
讨论能促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高度发展,而一个人的智力发生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言语能力。
组织好讨论的关键在于问题的提出,矛盾的展开和适时地结束,让学生留有余地回去思考。
讨论形式有小组,有全班,有二者结合,视不同目的,不同情况而定。
4、总结
总结就是将学生在课堂讨论或辩论的问题进行归纳系统。
皮亚杰认为,人们在学习中通过同化和顺应将原有认知结构变为新的认知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科基础结构是前人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的成果,是认知发展规律的结晶。
遵循基本结构,有利于理解、记忆、沟通、达到举一反三,实现迁移。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就是将“教材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
这些心理学家都把结构看成为学习认识的最重要结果。
它是发展性教学方法的一个基本因素。
可归纳为三种:一种是课堂讨论结束时的即席归纳,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
一种
是在一课或一单元结束时将知识归纳成为一个体系和结构,应由学生自己完成,并采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加以表达。
再一种是通过在学习基础上解决一个典型问题。
通过总结,让学生是在新形式中的升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探究
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教学环节,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布鲁纳曾经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发现法。
他解释说:“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正确地说,它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比如学生学习了《胡同文化》,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的地方文化或探究当地的民居文化。
通过发现探索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也就决定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因此,简单地用某一种模式或某几个步骤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我所提到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各种模式中的一个主要模式,或者说是主导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指导下,探讨出更多的灵活多样的模式,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白花齐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