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重要知识点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一、重点药对比学习香薷麻黄微温,兼和中化湿而祛暑,习称“夏月麻黄”,善治暑天感寒饮冷、阳气被遏之头痛、形寒、发热无汗及腹痛吐泻性温,发汗力强,善治风寒表实无汗。
此外,麻黄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气壅遏之咳喘等。
均能发汗解表、利水退肿,治表证无汗、水肿及小便不利。
荆芥防风生用辛散,长于散风,为发表散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强,又能透疹疗疮止痒,治麻疹不透、疮疡初起兼表及风疹瘙痒;炒炭涩敛而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
防风则甘缓不峻,为治风通用药,发汗力较弱,又能胜湿止痛,治表证夹湿、风寒湿痹、头风头痛;祛风解痉,治破伤风、小儿惊风。
均性微温,均能发汗解表,且药力较麻、桂平和,既善治风寒表证,又治风热表证。
桑叶菊花桑叶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较菊花强;又能润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还能凉血止血,治血热吐衄咯血。
菊花性微寒,作用偏于肝,平肝明目力较桑叶为胜,兼治肝风头痛;又善清热解毒,治痈肿疮毒。
均善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及肝阴不足之视物昏花。
柴胡、升麻、葛根虽均为解表升阳之品,但性能主治有别。
首先,虽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胆经,主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热,主治少阳寒热往来及感冒高热;升麻辛微甘微寒,入肺与脾、胃经,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风热头痛而少用;葛根甘辛性凉,主入脾、胃经,善发表解肌退热,主治外感表证项背强痛。
其次,虽均能升阳,但柴胡、升麻能升清阳而举陷,多与黄芪、人参等相伍,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诸证;葛根则鼓舞脾胃清阳上升而止泻痢,多用治泻痢。
其三,升麻、葛根均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
其四,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升麻又善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丹毒、温毒发斑及热毒疮肿;葛根又能生津止渴,治热病伤津及内热消渴。
竹叶淡竹叶竹叶卷心竹叶源于乔木或灌木状竹的叶,清心除烦力强,并能生津,热病心烦多用;又兼辛味,清中兼散,能凉散上焦风热,治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
常用单味中药大总结(中药学专业知识二2020-国家执业药师考试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破气消积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温肾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散结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疏肝解郁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川楝子:(疏肝),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其他: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第 1页
第二章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除烦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生津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明目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其他: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第四章 祛风湿药 1.祛风寒湿药 止痛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定惊 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止痒 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毒。 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止痒。 舒筋活(通)络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消肿。 通经络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2.祛风湿热药 利水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桑枝:祛风通络,利水。 降血压 豨莶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毒,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活血通络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化痰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预习:常用单味中药温里药
(精) 2019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点预习:常用单味中药温里药凡药性温热,以温里散寒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本类药多辛热燥烈,易助火、伤津,故热证、阴虚证及孕妇忌用或慎用。
附子【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病证】(1) 亡阳欲脱。
(2)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畏寒肢冷、阳痿、宫冷、尿频。
(3)脾肾阳虚之脘腹冷痛、泄泻、水肿。
(4)心阳虚衰之心悸、胸痹。
(5)寒湿痹痛,阳虚外感。
干姜【功效】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主治病证】(1)脾胃受寒或虚寒所致腹痛、呕吐、泄泻。
(2) 亡阳欲脱。
(3) 寒饮咳喘。
肉桂【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主治病证】(1)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畏寒肢冷。
(2)下元虚冷、虚阳上浮之上热下寒证。
(3)阳虚中寒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
(4)经寒血滞之痛经、闭经,寒疝腹痛,寒湿痹痛,腰痛(5)阴疽,痈肿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敛。
吴茱萸【功效】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主治病证】(1)中寒肝逆之头痛、吐涎沫。
(2)寒湿脚气肿痛,或上冲入腹之腹胀、困闷欲死。
(3)寒疝腹痛,经寒痛经。
(4) 呕吐吞酸。
(5) 虚寒腹痛泄泻。
花椒【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主治病证】(1)脘腹冷痛,中寒呕吐、泄泻。
(2)虫积腹痛,蛔、蛲虫所致者尤宜。
(3) 湿疹,阴痒。
丁香【功效】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主治病证】(1)中寒呃逆、呕吐、泄泻,脘腹冷痛。
(2)肾阳虚之阳痿、宫冷。
小茴香【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主治病证】(1)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经寒痛经。
(2)胃寒呕吐,寒凝气滞脘腹胀痛。
高良姜【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主治病证】中寒腹痛、呕吐、泄泻。
荜茇【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病证】(1)脘腹冷痛,中寒呕吐、泄泻。
(2)胸痹冷痛,龋齿牙痛。
利水渗湿药茯苓【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主治病证】(1) 小便不利,水肿,痰饮。
(2)脾虚证,兼便溏或泄泻者尤佳。
2020年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汇总)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嘴,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炭)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疹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腋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散风寒,通鼻窍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弊,熄风止瘁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解表,除烦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疏散风热,明目退黯,止血 生用: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膝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热除烦,利尿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清肝明日,润肠通便 清热养肝,明目退黯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疏散风热,明目退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清热凉血.活血散,退虚热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清热解毒,疏敞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胡黄连 退虚热.除肩热,清湿热.解热毒
银柴胡 退虛热.清疤热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 常用单味中药 -
2021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 常用单味中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八章理气药【含义】凡以疏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性能功效】本类药昧多辛苦芳香,性多温,主归脾、胃、肝、肺经,善于行散或泄降,主能调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兼能消积、燥湿。
【适应范围】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暖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肝气郁滞: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证。
兼治食积脘胀、湿滞中焦等。
【配伍方法】肺气壅滞:因外邪袭肺者,配宣肺化痰止咳药;因痰热郁肺者,配清热化痰药。
脾胃气滞:兼湿热者,配清热利湿药;兼寒湿困脾者,配温中燥湿药;食积不化者,配消食药;兼脾胃虚弱者,配益气健脾药。
肝气郁滞:视病情酌加柔肝、养肝、活血止痛、健脾药。
【使用注意】本类药性多辛温燥散,易耗气伤阴,故气虚、阴亏者慎用。
陈皮【性味归经】辛、苦,温。
归脾、肺经。
【性能特点】辛散苦降,温和不峻,芳香醒脾,入脾肺经。
既理气运脾而调中快膈,又燥湿理气而化痰浊,凡气滞、湿阻、痰壅之证即可投用,兼寒者最宜。
【功效】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主治病证】(1)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
(2)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3)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配伍】陈皮配半夏:陈皮辛苦温,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辛温,善行散水湿,燥湿化痰。
两药合用,燥湿化痰力强,用于痰湿滞中客肺等证。
【用量】3~9g。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苦燥,温能助热,故舌红少津、内有实热者慎用。
【药理】本品有抑制胃肠平滑肌、促进胃液分泌、抗胃溃疡、保肝、保胆、祛痰、平喘、抗炎、抗菌、抗病毒、升高血压等作用。
枳实【性味归经】苦、辛,微寒。
归脾、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苦泄降,辛行散,微寒而不温燥,入脾胃大肠经,药力较猛。
既善于破气消积以除胀满,又长于行气消痰以通痞塞,故为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痹之要药。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考试大纲常用单味中药
(十七)消导剂
1.用知总要
(1)消导剂的功能与主治
(2)消导剂的分类及各类的功能、主治
(3)消导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2.消积导滞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六味安消散(胶囊)
(1)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用
(2)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药物组成、
配伍意义
3.健脾消食剂:开胃健脾丸
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
丸(合剂)、小儿消积止咳口
用
服液
该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
(六)补虚剂
益气养阴剂:龙牡壮骨颗粒
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
用
(七)镇惊息风剂
治急惊剂:琥珀抱龙丸、牛黄抱龙丸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
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用
五眼科常用中成药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
用
5.益气养阴活血剂:稳心颗粒、参松养心胶囊、益心舒
胶囊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
用
6.活血化瘀息风剂:人参再
造丸、华佗再造丸、抗栓再造丸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
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用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
用
5.固崩止血剂:固经丸、宫血宁胶囊
(1)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用
(2)固经丸的组成、配伍意义
6.安坤除烦剂:更年安片、坤宝丸
各成药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
注意,与各单元功能相似成药的鉴别应用
中药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汇总
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 痛 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咽痛 清热解表 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症见发热恶风、 头痛头晕、咳嗽、胸闷、咽喉肿痛
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 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 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 功能 主治 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症见恶寒、 疏风解表,散寒除湿 发热、无汗、头重而痛、肢体痠痛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 外感风寒挟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身疼 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桂枝合剂 药物组成 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 功能 主治 感冒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恶风、鼻塞干呕 感冒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 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 痰白稀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 清涕,咳嗽,咽干
辛凉解表剂 银翘解毒丸 桑菊感冒片
药物组成 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 豆豉、牛蒡子(炒)、淡竹叶、 桔梗、甘草 桑叶、菊花、薄荷素油、苦杏仁 、桔梗、连翘、芦根、甘草
双黄连口服液 金银花、黄芩、连翘 金银花、连翘、羚羊角、牛蒡子 羚羊感冒胶囊 、荆芥、淡豆豉、桔梗、淡竹叶 、薄荷素油、甘草 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 仁、石膏、板蓝根、绵马贯众、 连花清瘟胶囊 鱼腥草、薄荷脑、广藿香、大黄 、红景天、甘草 解表胜湿剂 九味羌活丸 荆防颗粒 药物组成 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 、白芷、黄芩、甘草、地黄 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 、柴胡、前胡、桔梗、茯苓、枳 壳、甘草 广藿香、紫苏叶、苍术、陈皮、 厚朴、白芷、川芎、羌活、防风 、山楂、炒麦芽、六神曲(炒) 、枳实、柴胡、连翘、桔梗、前 胡、红茶、甘草 药物组成 广藿香油、苍术、陈皮、厚朴 (姜制)、紫苏叶油、白芷、茯 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 广藿香、苍术、白芷、化橘红、 厚朴、菊花、蒺藜、钩藤、薄荷 、茯苓、薏苡仁、广东神曲、稻 芽、木香、葛根、天花粉 药物组成 紫苏叶、葛根、前胡、半夏 (制)、桔梗、陈皮、枳壳 (炒)、党参、茯苓、木香、甘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常用单味中药第二章 清 热 药(一)
清热凉血
泻火解毒
定惊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连翘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消肿散结
利尿
蒲公英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清热泻火药
石膏
清热泻火
除烦止渴
煅用:收湿敛疮
生肌止血
知母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栀子
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天花粉
清热生津
清肺润燥
消肿排脓
芦根
清热生津
除烦止呕
利尿
竹叶
清热生津
除烦
利尿
淡竹叶
清热
除烦
利尿
夏枯草
清肝明目
散结消肿
决明子
清肝明目
润肠通便
密蒙花
清热养肝
明目退翳
谷精草
疏散风热
明目退翳
青葙子
清肝泻火
明目退翳
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黄连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续表
清热燥湿药
黄柏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退虚热
龙胆
清热燥湿
泻肝胆火
苦参
清热燥湿
杀虫止痒
利尿
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清热凉血
养阴生津
润肠
玄参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
牡丹皮Leabharlann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赤芍
清热凉血
散瘀止痛
清肝火
紫草
凉血活血
解毒透疹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1章 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以及风湿痹痛等。
解表药使用需注意:
①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②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③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
④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常用单昧中药第一章解表药【性能特点】四气——有偏温者,有偏凉者;五味——多味辛,辛散轻扬;升降浮沉——多升浮;归经——多入肺、膀胱经,偏行肌表;毒性——多无毒。
【功效】发汗解表;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
【适应范围】主治外感表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等。
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咳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
【使用注意事项】1.发汗力较强的解表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发汗太过,耗气伤阴。
2.自汗、盗汗以及疮疡日久、淋证、失血患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3.注意因时因地而异,如春夏腠理疏松,解表药用量宜轻;冬季腠理致密,解表药用量宜重;北方严寒地区用药宜重;南方炎热地区用药宜轻。
4.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配伍方法】表证兼虚者,须视其阳虚、气虚、阴虚之不同情况,分别配伍助阳、益气、养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性能特点】性味多属辛温,辛以发散,温可祛寒。
【功效】以发散肌表风寒邪气为主要作用;部分药物分别兼有祛风止痒、止痛、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
【适应证】1.主治风寒表证。
2.部分药物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以及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
麻黄【药性】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性能特点】辛散质轻,苦泄温通,重在宣肺,药力较强。
入肺与膀胱经,外能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内能开宣肺气,通畅气机,以平喘。
此外,通过宣肺,又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应用】(1)风寒感冒。
本为发汗解表之要药。
宜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2)肺气不宣的喘咳证。
(3)风水水肿(水肿兼有表证)。
【配伍】1.麻黄配桂枝: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执业药师中药学(二)单味药
(一)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生姜+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白芷+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辛夷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2)发散风寒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牛蒡子+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蜕+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清热解毒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升麻+透疹,清热解毒葛根+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知母+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芦根+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天花粉 +生津,消痈排脓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栀子+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决明子 +润畅通便(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黄连(中焦)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连翘+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紫花地丁+凉血穿心莲+凉血,燥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板蓝根+利咽青黛+清肝泻火,熄风定惊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山豆根 +消肿马勃+止血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鸦胆子+截疟,腐蚀赘疣白头翁+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4)清热凉血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止血玄参+泻火解毒,消痈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清透阴分伏热(治无汗骨蒸要药)赤芍+止痛,清泻肝火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 +定惊(5) 清虚热药青蒿清虚热,退骨蒸,凉血+解暑,截疟白薇+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清虚热,退骨蒸+凉血止血,清肺泻火,生津止渴银柴胡+除疳热胡黄连+除疳热,清湿热地骨皮退蒸,凉血止血+清泻肺热丹皮+清热活血胡黄连清热燥湿(下焦)+退虚热,除疳热黄连(中焦)+清心胃实火,清热解毒(三)泻下药(1)攻下药大黄泻下攻击,外用清热消肿+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芒硝 +润燥软坚番泻叶泻下通便+芦荟+清肝,杀虫(2)润下药火麻仁润畅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 +利水消肿松子仁 +润肺止咳(3)峻下逐水药甘遂泻水逐饮,通利二便+外用消肿散结,逐经髓痰涎京大戟+外用消痈散结,泻脏腑水湿莞花+杀虫疗疮,祛痰止咳牵牛子泻下逐水,通利二便+去积杀虫巴豆+峻下冷积,祛痰利咽,外用蚀疮(四)祛风湿药(1)祛风湿药独活祛风湿,止痹痛+解表灵仙+通经络,消骨鲠,行痰水川乌祛风湿,温经散寒止痛(大毒)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有毒木瓜舒经活络,和胃化湿(2)祛风湿热药秦艽祛风湿止痛+通络,退虚热,清虚热防己+利水消肿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清热解毒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雷公藤孕妇忌用,熬1-2小时(3)祛风湿强筋骨五加皮祛风湿,强筋骨,补肝肾+利尿桑寄生 +养血安胎狗脊+温补固射,绒毛外用止血(五)化湿药藿香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佩兰+化内湿苍术燥湿运脾+祛风散寒,发汗解表厚朴 +行气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行气,温中(中下二焦)+止泻,安胎豆蔻(中上二焦)+止呕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六)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茯苓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利而兼补,宁心安神薏苡仁 +健脾,利而兼补,除痹,清热排脓猪苓+泽泻+泻热香加皮有毒,利尿消肿,祛风湿止痛,强心利尿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祛痰滑石+清热解暑,外用收湿敛疮瞿麦利尿通淋+活血通经海金沙+止尿道痛,利水消肿(包煎)通草 +清肺热,通气下乳石韦 +清肺止咳,凉血止血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逐痹利湿退黄茵陈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疗疮金钱草+消肿,利尿通淋虎杖+活血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七)温里药附子补火助阳(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肉桂(命火) +温通经脉,引火归原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高良姜+温中止呕,止痛吴茱萸温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小茴香 +理气和中丁香+温肾助阳,降逆止呕花椒+杀虫止痒(八)理气药陈皮行气(升脾肺之气)消滞+燥湿化痰,健脾青皮(降肝胆之气)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枳实(脾胃)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肝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脾)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肝)乌药 +温肾散寒(肾)沉香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川楝子行气止痛+清肝火,泻郁热,杀虫,疗癣荔枝核 +驱寒散结薤白行气导滞,通阳散结柿蒂降气止呕(九)消食药山楂消食化积(油腻)健胃+行气散瘀神曲(面食) +和胃,解表麦芽(淀粉) +回乳消胀,疏肝解郁稻芽(淀粉) +开胃莱菔子(气滞)+除胀,降气化痰鸡内金(完谷) +涩精止遗,通淋(十)驱虫药使君子杀虫(蛔虫,蛲虫)+健脾除疳苦楝(蛔虫,钩虫,蛲虫)+疗癣槟榔(绦虫)+行气消积,利水,截疟,缓泻通便雷丸(绦虫)+消积榧子+消积,润肠通便,润肺止咳(十一)止血药凉血止血药大蓟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利胆退黄,降血压+作用强小蓟 +利尿地榆凉血止血(下焦)+解毒敛疮槐花(肝)+清肝泻火侧柏叶+收敛止血,化痰止咳,助补肝肾,生发乌发白茅根+清热利尿,清肺胃热化瘀止血药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茜草 +凉血止血,活血痛经蒲黄 +利尿通淋,活血祛瘀收敛止血药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仙鹤草+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强壮棕榈炭+止泻止带血余炭+散瘀止血,利尿温经止血药艾叶温经止血(下焦)+散寒调经,安胎炮姜(中焦)+温中止痛(十二)活血化瘀药活血止痛药川芎活血止痛+行气,祛风延胡索+行气五灵脂+化瘀止血(包煎),人参畏五灵脂郁金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性寒)+清心凉血,利胆退黄,解郁姜黄(性温)+通经止痛,外散风寒湿邪行肢臂活血除痹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行气没药+散血化瘀活血调经药丹参活血调经(性寒)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川芎(性温)+行气,血中气药,祛风止痛,上行头目红花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少用活血,多用破血,长于通利血脉桃仁+润畅通便,消内痈,止咳平喘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牛膝+通经(祛瘀力强),利水通淋,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鸡血藤 +补血,舒经活络活血疗伤药土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小毒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大毒,0.3~0.6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疗伤骨碎补破血续伤,补肾强骨血竭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破血消癥药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水蛭同学通经,逐瘀消癥(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温化寒痰药法夏燥湿化痰(脏腑脾胃湿痰),外用消肿止痛+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天南星(经络风痰)+祛风解痉禹白附(祛风痰)+祛风止痉,解毒散结白芥子祛痰(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旋覆花(下气祛痰)+降气行水化痰,降逆止呕(包煎)白前降气化痰,性微温清化热痰药川贝清化热痰,散结消肿+润肺止咳(微寒)浙贝+(寒)清热瓜蒌清化热痰+润燥化痰,宽胸散结,润畅通便竹茹 +除烦止呕,凉血止血天竺黄+清心定惊前胡祛痰(降气祛痰)+疏散风热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载药上行,宣肺气通二便海藻消痰软坚,利水消肿+昆布+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海蛤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止咳平喘药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畅通便+宣肺降逆,长于宣肺苏子 +降气化痰,长于降气百部润肺下气,化痰止咳+杀虫灭虱紫菀+长于化痰款冬花+长于止咳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降逆止呕,上可清肺热降肺气,中可清胃热降胃气桑白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重在泻肺火,兼泻肺中水气,凉血清肝葶苈子+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兼泻大便白果敛肺化痰定喘,止带缩尿(十四)安神药重镇安神朱砂镇惊安神+清心,解毒,忌火煅,毒磁石 +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定喘,无毒龙骨 +平肝潜阳(生用),收涩顾敛(煅用)琥珀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忌火煅养心安神酸枣仁安神(养心安神)+敛汗生津,养心阴,益心肝之血柏子仁(养心安神)+润畅通便合欢皮(解郁安神)+活血消肿远志(宁心安神)+祛痰开窍,消散痈肿,交通心肾(十五)平肝熄风药平抑肝阳药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安神定惊,外用燥湿收敛牡蛎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潜阳补阴,软坚散结,制酸龙骨+收湿敛疮生肌代赭石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打碎)刺蒺藜 +疏肝解郁,祛风明目,祛风止痒罗布麻 +清热,利尿熄风止痉药羚羊角平肝熄风止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清肺止咳(性寒)钩藤+清热,定惊(后下)天麻+祛风通络(性平)牛黄凉肝熄风,清热解毒,化痰开窍(性凉)地龙熄风止痉定惊,无毒力缓+通络,平喘,利尿,清热僵蚕 +祛风止痛止痒,化痰散结全蝎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毒+性平蜈蚣+力猛性燥珍珠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十六)开窍药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催产冰片 +清热止痛,性微寒,宜热痹苏合香+温通辟秽,止痛石菖蒲+化湿和胃,宁神益志,豁痰辟秽(十七)补虚药补气药人参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大补元气,安神益智党参+补血,补益中气太子参+润肺,性略寒凉(清补之品)西洋参补气生津,养阴,清热(清补之品)黄芪补脾益肺+升阳举陷,益胃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人参 +安神益智,补心,大补元气,生津止渴白术补脾止泻+健脾益气,燥湿利尿,固表止汗,安胎山药 +益气养阴生津,平补肺脾肾,固精止带白扁豆+健脾和中,化湿,消暑白术燥湿健脾+补脾益不足(虚证),固表止汗,安胎苍术 +运脾泻有余(实证),祛风发汗,明目甘草补脾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大枣 +养血安神,缓和药性蜂蜜 +缓急止痛,润燥,解毒补阳药巴戟天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益精血淫羊藿+仙茅 +散寒,补火温脾止泻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壮阳,降血压,缩尿续断+行血脉,止血,疗伤续折补骨脂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偏脾)益智仁+温脾开胃摄唾(偏肾)沙苑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菟丝子+止泻,安胎蛤蚧补肾阳,补肺肾定喘咳+益精血冬虫夏草+平补阴阳,止血化痰紫河车+益精血,养血补气肉苁蓉温肾阳,益精血,顺畅通便+性平鹿茸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调冲任,托疮毒补血药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散寒止痛,润畅通便,白芍 +柔肝缓急止痛,平抑肝阳,敛阴和营止汗赤芍 +长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熟地黄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补血养阴,填精益髓(滋腻)制首乌 +收敛固肾生首乌 +截疟解毒,润畅通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肺(滋腻)龙眼肉补益心神,养血安神补阴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南沙参+补气,化痰石斛+清热麦冬滋阴清肺,润燥生津,润畅通便+滋胃阴,清心除烦(心肺胃)(滋腻性小)天冬+滋肾阴,清热强(肺肾)(滋腻性大)玉竹养阴润肺止咳+益胃阴,生津(不滋腻恋邪)黄精 +益胃阴,平补肺脾肾,气阴双补百合 +清心安神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旱墨莲 +凉血止血女贞子 +明目,退虚热,乌发龟甲滋阴潜阳熄风,退虚热+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固精止血鳖甲+软坚散结(十八)收涩药固表止汗药麻黄根固表止汗+浮小麦 +益气,除热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上敛肺气,下涩肠止泻+涩精,敛汗,滋肾阴宁心安神,生津止渴,五倍子+涩精,敛汗,降火,收敛止血,收湿敛疮乌梅 +安蛔止痛,炒炭止血,生津止渴,外用消疮诃子 +下气利咽开音肉豆蔻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白豆蔻 +芳香化湿,温胃止呕赤石脂涩肠止泻,收敛止血,固崩止带,敛疮生肌固精缩尿止带药桑螵蛸固精缩尿止带+补肾助阳海螵蛸 +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金樱子 +涩肠止泻莲子益肾固精缩尿,健脾止泻止带+养心安神,交通心肾芡实 +除湿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标本兼顾)椿皮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十九)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解毒,杀虫,祛痰截疟,0.05—0.1g,忌火煅硫磺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白矾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化痰止血止泻蛇床子杀虫止痒,燥湿,温肾壮阳蟾酥解毒,止痛,开窍醒神蜂房攻毒杀虫,祛风止痛,0.015—0.03g(二十)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拔毒去腐,大毒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祛痰平喘,,剧毒,忌火煅,内服0.002—0.004g 炉甘石解毒明目消翳,收湿止痒敛疮,炮制后用硼砂外用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内服1.5—3g。
执业药师中药学常用单味中药记忆口诀
执业药师中药学常用单味中药记忆口诀1、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
2、黄芪性温,收汗固表,托疮生肌,气虚莫少。
3、白术甘温,健脾强胃,止泻除湿,兼祛痰痞。
4、当归辛温,补血养心,扶虚益损,生肌润经。
5、山药味甘,健脾补肺,肾虚精固,久泻不匮。
6、白芍酸寒,能收能补,泻痢腹痛,虚寒勿与。
7、赤芍酸寒,能泻能散,破血通经,产后勿犯。
8、生地微寒,能凉能补,骨蒸劳热,利尿通淋。
9、熟地微温,滋肾补肝,腰膝酸痛,填精更安。
10、黄精味甘,能补中气,化痰润肺,腹胀满服。
11、枸橼酸温;顺气化痰,消肿利湿,止呕止痛。
12、枸杞甘平,滋肾补肝,益精明目,告虚消晕。
13、菊花生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咽喉肿痛。
14、决明子甘;能清肝明目。
利水通便;有高血压者。
15、桑椹子甘;补肝益肾,滋阴养血,头发白者必用。
16、丹皮性寒;能清血热除湿痹;妇人月经不调它协调。
17、丹参味苦;通经止痛兼祛瘀;心绞痛用之效验。
18、苦参味苦;疗疮杀虫谓最补;肠疝乃小证;散寒除湿是大法。
19、紫草性寒;凉血解毒透斑疹;紫癜湿疹及外用。
20、天花粉甘;消渴清热又宽胸;肺热燥咳它能清、结膜炎此方证要领。
在中医药学中,单味药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单味药是指仅由一种药物组成的方剂,其功效主治各有特色,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单味中药的功效主治。
人参被广泛认为具有大补元气、益智安神、补脾益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身体虚弱、脾肺气虚、神经衰弱等病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参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抗衰老等多种作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弱、中气下陷、慢性肾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则表明,黄芪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疲劳、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血虚血瘀、月经不调、便秘等病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当归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抗肿瘤等多种作用。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要点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要点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要点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
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店铺为大家编辑整理了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治耳聋耳鸣剂本类中成药主要具有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胆湿热、开窍或滋阴平肝等作用。
适用于肝火上扰、肝胆湿热或肝肾亏虚等引发的耳聋耳鸣等。
一、清肝利耳剂1.耳聋丸【功能】清肝泻火,利湿通窍。
【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
【注意事项】孕妇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二、益肾聪耳剂1.耳聋左慈丸【功能】滋肾平肝。
【主治】肝肾阴虚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眩。
【注意事项】痰瘀阻滞者慎用。
服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忌食或少食辛辣刺激及油腻之物。
治鼻鼽鼻渊剂一、清宣通窍剂1.鼻炎康片【功能】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
【主治】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注意事项】过敏性鼻炎属虚寒症者慎用。
肺脾气虚或气滞血瘀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服药期问,戒烟酒,忌辛辣食物。
所含苍耳子有小毒,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又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易引起嗜睡,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又因其对Hl受体阻断作用,故膀胱颈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高血压和前列腺肥大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2.千柏鼻炎片【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
【主治】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致的鼻塞鼻痒气热、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肺脾气虚者慎用。
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油腻、鱼腥发物,戒烟酒。
因含千里光,故不宜过量或持久服用。
二、清化通窍剂藿胆丸【功能】芳香化浊,清热通窍。
【主治】湿浊内蕴、胆经郁火所致的'鼻塞、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
2023年执业中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单味药总结归纳
巧记:白天穿得隆重
阳明头痛:白芷、葛根、升麻
燥湿止带:白芷(寒湿带下)、秦皮、椿皮(湿热、赤白带下)
阳虚外感:细辛、附子
温肺化饮:细辛、干姜
少阴头痛:细辛、独活
通鼻窍:辛夷、白芷、细辛、苍耳子(遗址细藏)
清利头目:薄荷、蔓荆子(还均能疏散风热)
疏肝14药:月季花、香附、梅花、麦芽、薄荷、蒺藜、柴胡、木蝴蝶、吴茱萸、香橼、青皮、佛手、(川楝子、蒲公英)
巧记:河伯无缘守蝴蝶,岳父极力卖青梅
咯痰不畅(不爽):牛蒡子、桔梗
升阳5药:柴胡、葛根、黄芪、升麻
巧记:胡歌骑马
上中下:知母、附子
排脓9药:金荞麦、桔梗、白芷、天花粉、穿山甲、败酱草、薏苡仁、鱼腥草、瓜蒌
巧记:金姐白天穿草衣鱼篓
胃热呕吐:芦根、白茅根、竹茹、枇杷叶
巧记:两根竹叶
以子明目9药:楮实子、车前子、沙苑子、青葙子、菟丝子、覆盆子、女贞子、枸杞子、决明子
巧记: 三通一冬穿蒲留
肝胆结石:郁金、虎杖、金钱草、鸡内金
制酸止痛:牡蛎、瓦楞子、、海螵蛸(母子去看海)
消痰:旋覆花、威灵仙、瓦楞子、礞石、白矾、昆布、海藻
巧记: 花仙子蒙布造反——笑谈
梅核气:半夏、梅花
偏正头痛:白附子、全蝎、蜈蚣
宣散风热:薄荷、前胡
风热咳嗽:前胡、浙贝母
清肺润燥:天花粉、桑叶、瓜蒌、天冬、(知母)
巧记: 清香兰花豆
湿盛泄泻:泽泻、猪苓
睾丸胀痛:小茴香、荔枝核
温中止呕:生姜、高良姜、白豆蔻、草豆蔻、沉香、丁香 (降逆)
巧记: 两姜两香两豆蔻
纳气3药:沉香、磁石、补骨脂
痰滞胸痹3药:枳实、瓜萎(宽胸)、薤白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常用单味中药大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发汗利水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祛风胜湿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透疹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通鼻窍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解鱼蟹毒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其他: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
--(肉桂)2.辛凉解表药利咽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升阳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平肝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透疹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明目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清利头目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其他:淡豆豉:解表,除烦。
【例题】既利咽透疹,又疏肝解郁的是A.蝉蜕B.板蓝根C.马勃D.升麻E.薄荷『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品种速记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单味药品种归类整理(用于速记)双证执业中药师备考经验:先记目录,再记品种,事半功倍。
第一步:就是要先把目录背熟。
提到药品要能说出分类,提到分类要能说出有哪些药品。
第二步:再对照考试大纲,牢记每个药品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注意事项等。
以下整理归类中药二单味药399个,以供大家记忆。
一、解表药1.辛温解表药(共14个)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细辛,辛夷,白芷,藁本,香薷,苍耳子,西河柳。
2.辛凉解表药(共12个)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共12个)石膏,知母,天花粉,栀子,芦根,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
2.清热燥湿药(共5个)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苦参。
3.清热凉血药(共6个)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4.清热解毒药(共30个)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牛黄,鱼腥草,射干,白头翁,败酱草,青黛,重楼,白鲜皮,穿心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大血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地锦草,紫花地丁,金荞麦,鸦胆子,垂盆草,秦皮,马勃,木蝴蝶,半枝莲。
5.清虚热药(共5个)青蒿,地骨皮,白薇,胡黄连,银柴胡。
三、泻下药1.攻下药(共4个)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
2.润下药(共2个)火麻仁,郁李仁。
3.峻下逐水药(共7个)甘遂,巴豆,牵牛子,京大戟,红大戟,芫花,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共25个)独活,威灵仙,海风藤,青风藤,络石藤,雷公藤,防己,秦艽,徐长卿,木瓜,桑寄生,五加皮,香加皮,蕲蛇,乌梢蛇,豨莶草,鹿衔草,伸筋草,臭梧桐,桑枝,川乌,千年健,丝瓜络,穿山龙,路路通。
五、芳香化湿药(共8个)苍术,厚朴,广藿香,佩兰,砂仁,白豆蔻,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湿药(共20个)茯苓,猪苓,薏苡仁,泽泻,滑石,海金沙,木通,茵陈,萆薢,石韦,瞿麦,萹蓄,车前子,地肤子,冬葵子,通草,金钱草,广金钱草,连钱草,灯芯草。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要 点 来 源 性味归经 性能特点 功 效 主治病证
配 伍
用法用量
表 1-1-1 麻 黄 内 容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本品辛温发散,微苦略降,重在宣肺,药力较强。入肺与膀胱经,通过宣肺,又能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利水消肿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风寒表实无汗证、肺气不宣的喘咳证、水肿兼有表证者 麻黄配桂枝:两药相合,发汗解表力强,治风寒表实无汗功著 麻黄配苦杏仁:善宣肺降气而平喘止咳,治喘咳气逆功著,证属风寒束肺者尤宜 麻黄配石膏:两药相合,清肺平喘兼透表热,治肺热咳喘效佳 内服:煎汤,1.5 ~ 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鼻,或研末敷。解表宜生用, 平喘宜蜜炙用或生用。小儿、年老体弱者宜用麻黄绒
第七章 骨伤科常用中成药......... 253
第 一 部 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一章 解表药
第一章
解表药
知 识 体 系
辛温解表药 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本类药多具辛味,主入肺与膀胱经,性善发散,能使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主具发散解表功效, 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风湿等。 按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常将本类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两类。其中,辛温解表药又 称发散风寒药,主治外感风寒表证,兼治风寒湿痹、咳喘、水肿兼表等。辛凉解表药又称发散风热药, 主治外感风热表证,兼治风热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泪等。 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多汗 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入汤剂不 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常用单味中药-02章 清热药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
主治病症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性能特点
温病各个阶段皆宜,常配连翘,在卫分能透表,气分能清解,营分能透营转气,血分能清解血分热毒。
配伍
金银花配连翘
金银花甘寒清泄疏透,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泄散,微寒清,质轻浮,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散结利尿;
4.阴虚肠燥便秘。
生地黄
用法
使用注意
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干地黄长于滋阴。炒炭多用于止血。
本品寒滑腻滞,故脾虚食少便溏及湿滞中满者忌服。
玄参
性味归经
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
主治病症
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
解毒散结
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之心烦不眠,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
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
功效
主治病症
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黄疸,热淋,血淋。
3.血热之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用法
生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烦止呕。
栀子仁(用种子)善清心除烦,栀子皮(用果皮)兼清表热。
性能特点
配伍
栀子配淡豆豉
两药相配,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2.生津止渴:天花粉、芦根
3.清肝明目:决明子、夏枯草、谷精草
石膏
性味归经
辛、甘,大寒。归肺、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