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
小学音乐 人 教版三年级上册放马山歌 教学设计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2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新课1. 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
2. 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
3. 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
活动2【讲授】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设问:“… 哦哟‟这个词是怎么念的?” (音调上扬,甩出去)“为什么要这么念?” (放马时的吆喝声)一起念念。
(引导学生想象放马的场景,需要嘹亮、上扬的音调)3.朗读歌词。
师:“跟老师一起念念加入衬词的歌词,注意模仿老师念歌词的节奏。
” 设计意图:比较教师念的词与歌曲中的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民歌运用“衬词” 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歌词内容结合,了解民歌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掌握好歌词的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活动3【活动】学唱《放马山歌》1.师:“这次听歌曲的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的,旋律明快)2. 老师教唱歌曲旋律。
《放马山歌》教案1.2
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放马山歌》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放马山歌》
教学目标:
1.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做到吐字清晰。
2.知道《放马山歌》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裁。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
课前小作业:
1、听一听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把你的感受说给父
母听,并且用一个词概括。
2、学一学阎维文的《放马山歌》,说说你最喜欢唱哪一
句?哪一句你觉得最难唱?
教学过程
1.导入
(1)老师导入歌曲名。
(2)出示主题。
2.初听歌曲
(1)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说说感受,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2)老师简介歌曲:
3.学唱歌曲
(1)节奏读歌词两到三遍
(2)演唱歌词
①课前小作业2展示
②请学生唱完后教学生唱,老师在一旁对演唱进行点拨。
③突破难点
(3)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4.表现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①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②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
5.练一练——声势
6.演唱小结。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第二单元《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
山歌主要都有哪些特色?
哪首是山歌?
歌曲介绍
• 是流行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 • 歌词非常简朴,是由羽调式组成也就是 6 1 2 3。七言两句为一段
反映了牧童的生活。语句中夹杂着“呜噜噜的”衬腔以及赶牲口的 吆喝声。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活泼欢快。 • 特点;有高腔音,打哦音,全曲节奏明快,曲调短促,表现一种 快节奏的放马气势。
节奏训练
三年级上册音乐课件- 第二单元《放马山歌》民歌: 放马山歌
山歌特点
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 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山歌的音乐 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 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音来 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 使歌 声穿的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 衬词。
三年级上音乐教学设计-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
《放马山歌》教案一、教学课时1课时二、授课人主力学校李广锋三、教学准备1.音频、视频资料:《放马山歌》、云南民俗风景。
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份。
3.钢琴。
4. 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梆子等。
四、教材分析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那里的民歌民曲丰富多彩。
《放马山歌》属于山歌类型。
它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曲只包含“ 6、1、2、3 ”四个音,音域只有一个纯五度,五声羽调式。
歌词语言通俗、朴素,再加衬词的运用及“吆喝”声,更突出了地方特色。
五、教学目标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六、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
2. 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
3. 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
(二)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设问:“‘哦哟’这个词是怎么念的?”(音调上扬,甩出去)“为什么要这么念?”(放马时的吆喝声)一起念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音乐《放马山歌》教案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流行于云南一带的著名山歌。
歌词简朴生动、亲切自然,七言两句为一段,反映了西南高原的一种很传统又很普遍的生产和生活——牧马。
歌曲为羽调式,只有四个音,音列为6 1 2 3。
音乐结构简练,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下乐句的曲调是根据上乐句的音乐素材发展而成的。
其中夹以“呜噜噜的”等衬腔,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富有生活气息,活泼欢快。
【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感受淳朴的乡村气息,丰富学生的自然与生活常识。
2.通过聆听、模奏、律动、打击乐器等多种音乐活动,感受歌曲云南汉族山歌的节奏、衬词等风格特点。
3.了解《放马山歌》属于云南民歌中的山歌体裁,认识掌握延长音记号。
【教学重难点】重点: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难点:衬词和延长音的演唱。
【教具】多媒体课件与屏幕【教学过程】一、感受情境,激情参与1.听《放马山歌》伴奏拍手律动进教室。
(播放歌曲伴奏)2.师生问好。
3.创设情境,学习节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会是谁走路的声音?师拍腿模仿马蹄声,节奏是X.X X X生:猜出好朋友是马。
(2)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也来模仿一下马蹄声。
师:下面就让我们用模仿马蹄声为一首音乐来伴奏。
(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3)师:同学们,你还能用其它的方式模仿马蹄的声音吗?生:嘴读哒、弹舌、、响指、动作……(4)师:那就用你设计的方式再一次为这首音乐来伴奏。
(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4.律动引入。
师:同学们的马蹄都很有特色,合在一起真好听,那是谁带着马儿们快乐的奔跑呢?下面看一看老师的动作。
(1)(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老师做动作。
生答。
放马的人(2)出示课件图片(3)师:让我们跟放马人一起去放马好吗?(先领学生单独学习动作;然后一起跟音乐做,播放歌曲伴奏,2段的)5.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放马时唱的歌曲,叫《放马山歌》,跟着放马人一起感受放马的乐趣。
人教版小学音乐 放马山歌 教学设计 (5)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与鉴赏能力比起低年段的学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音乐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年三班的学生比较活跃,有自己的想法,该班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思维都非常开阔,课堂上学习气氛十分浓厚,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快,模仿能力强、学生们对音乐知识了解的多。
3重点难点1、掌握十六分音符节奏及附点节奏。
2、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放马山歌一、节奏游戏、导入新课手指节奏游戏导入,为学习本节课难点节奏做铺垫。
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教师小结:歌曲的音区比较高,情绪欢快的。
活动2【讲授】放马山歌二、教授新课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描绘的场景。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教师小结,简介歌曲:这首民歌是流行于云南地区的一首山歌,叫做《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2、再次聆听,找出歌曲中的衬词并学唱(1)学唱衬词哟哦。
在民歌中有一些词没有实际意义,但在歌曲中却具有烘托气氛、突出民歌风格的作用,这样的词叫“衬词”,衬词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唱起来朗朗上口。
(2)再次聆听,找出衬词“呜噜噜的”掌握16分节奏。
3、视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美。
(1)找出歌曲的主要音符。
师:歌曲的节奏我们已经掌握了,我们再来看歌曲的曲谱。
组成这首歌曲的音特别的少,究竟有哪几个音呢?(la 、do、re、mi)(2)教师运用柯达伊手势带着同学们唱一唱。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2023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重对音准、节奏和情感表达的重点讲解,并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个性化辅导,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突破方法: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伴奏任务,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四、教学流程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2023》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放马山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过山歌?山歌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山歌的魅力。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山歌的基本概念。《放马山歌》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歌,它源于我国民间,表达了放马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放马山歌》的具体内容。这首歌曲展示了山歌在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的特点。
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二单元《(唱歌)放马山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唱歌)放马山歌》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省级名师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但是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
三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对于带有模仿性、竞争性的的练习,学生都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3重点难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首民歌是什么地方的民歌?音乐片段: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2【活动】初听歌曲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新疆民歌,一首是蒙古民歌。
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现在,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 3【讲授】简介山歌。
小学音乐《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云南民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音乐文化瑰宝,我国的歌唱家宋祖英把这首《放马山歌》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给世界人民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老师也邀请你一起欣赏。
三、小结
同学们,你身边的家人、朋友一定听到了你美妙的歌声,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云南西部,学习了《放马山歌》,并用打击乐器为它伴奏,还进行了有趣的轮唱。山歌是我国民歌的一种体裁,音色高亢、明亮,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课后,和你的家人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好听的云南民歌,和我们今天学的《放马山歌》风格相同吗?这节课就到这里了,谢谢大家,再见!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
教学难点:
1.演唱时气息稳定、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
师:快乐的音乐课开始了,首先跟我一起聆听一段音乐,展开想象,这段音乐在表现什么场景?
(播放管弦乐版本第一乐段)
师小结:我们仿佛听到了辽阔牧场上马铃声、马蹄声、马鞭声和放马人的吆喝声。乐曲中使用打击乐器和小提琴的滑奏模拟出这么丰富的自然景象。刚刚我们欣赏的这首管弦乐曲是作曲家鲍元凯根据云南民歌改编而成。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放马山歌》
教科书
书名:小学音乐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XXX年XXX月
教学目标
1.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做到吐字清晰。
2.知道《放马山歌》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裁。
3.从多首云南民歌中感按节奏朗读歌词,感受衬词
部编小学音乐三年级《唱歌 放马山歌》次仁桑珠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试讲比赛教学设计人教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放马山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节奏型教具:课件、多媒体播放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民歌,还有几张图片,你们仔细观看再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图片里都有什么,再说一说这一首民歌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图片以及音乐)三、教授新课: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西藏民歌,还有一些藏族牧人的生活照。
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现在,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2、简介山歌。
师: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做《放马山歌》。
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
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
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三年级上音乐教案放马山歌_人教新课标
唱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唱歌《放马山歌》教学目标1.知道《放马山歌》属于民歌中的山歌体裁。
2.知道《放马山歌》是云南民歌。
教学重难点能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放马山歌》,做到吐字清晰。
教学过程1.歌曲导入(1)老师播放歌曲《茉莉花》和《娃哈哈》,请学生听辨这两首歌曲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老师小结:听到的歌曲是江苏民歌《茉莉花》和新疆民歌《娃哈哈》,引出今天要学习的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初听歌曲(1)老师范唱或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引导学生听一听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请用几个词语来形容。
(2)老师小结:歌曲的音区比较高,情绪高亢、明亮。
(3)老师简介歌曲: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作《放马山歌》。
山歌是民歌中的一种体裁,即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时演唱的抒情性民歌。
i』J歌的节奏一般比较自由,音调高亢、嘹亮,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
(4)引导学生听出歌曲中的衬词,如学生没听出来可再听一遍,然后请一名同学来学一学。
在唱“哟哦”的时候要注意“哟”字长一点,起点要高。
“哦”字要上扬,甩出去唱。
然后全体同学学唱“哟哦”。
3.学唱歌曲(1)视唱歌谱①出示歌谱,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主要旋律只有三个小节,其他旋律都是重复或变化重复这三小节。
②指导学生慢速视唱。
提示附点八分音符的准确演唱。
③引导学生找出歌曲中其他的旋律是如何重复的。
④完整演唱歌谱。
(2)演唱歌词①请一位同学演唱前三段歌词,大家评价,全体演唱。
②请一位同学演唱第四段歌词,大家评价,全体演唱。
③老师提示一字多音的演唱。
④老师提示衬词“呜噜噜的”要吐字清晰,以及“呢”和“哟哦”的唱法。
(3)完整演唱歌曲。
①提示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以及第四段结尾的演唱。
②提示接准前奏与间奏。
4.表现歌曲(1)总结山歌特点①欣赏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放马山歌》,引导学生体验山歌的特点。
②老师小结:《放马山歌》是一首山歌体裁的歌曲,山歌的特点之一是高亢、明亮,要唱出这种明亮的音色,就要适当地把声音提高一些,但不能喊唱。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教案2.doc
《放马山歌》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放马山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基本节奏型。
教具钢琴、课件、多媒体播放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音乐)音乐片段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
音乐片段二: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回答)三、教授新课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是新疆民歌,一首是蒙古民歌。
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现在,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2、简介山歌。
师: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做《放马山歌》。
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
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
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二单元《放马山歌》人教新课标(2014秋)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唱歌课)一、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一首云南民歌,2/4拍,一段体结构,四声羽调式。
歌曲只有四个音,欢快活泼,非常简单易学,适合三年级学生演唱。
但较难把握的是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教学目标1. 准确演唱歌曲。
2. 乐于从歌曲的演唱中,体会云南民歌的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准确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风格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激趣教师导语: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音乐课上,我们要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我国大西南一个山川秀丽、彩云飘飘、风景如画的地方,这个地方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你知道是哪里吗?我们来看看图片:学生活动:根据老师讲述的情景,思考回答。
教师揭示云南省(二)歌曲学唱活动2.1-初听歌曲教师导语:同学们,让我们跟着音乐,去到这个美丽的地方,看看歌曲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学生活动: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活动2.2-体会云南曲风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听到了吗?歌曲里的云南小朋友,在放马呢。
他们好开心,一边放马,一边笑着叫着,我们和他们一起感受一下这快乐的情绪好吗?请你跟老师学学表现欢乐的衬词吧——“呦哦”学生活动:跟老师学习歌曲衬词,感受歌曲欢快气氛。
教师指导发音位置。
学生再听歌曲,找到歌曲中的衬词位置。
教师导语:让我们把这个快乐的呐喊,加入到歌曲中吧。
学生听歌曲,将衬词“呦哦”加入歌曲中。
为之后的学唱作铺垫。
活动2.3-学唱乐谱教师导语:同学们,这么好听又欢快的《放马山歌》,相信你一定想要把它学会了吧?那就让我们赶快开始吧!引导学生发现乐谱中只有四个音,即la、do、re、mi。
学生演唱四声音阶,确立音准。
教师导语:相信你一定唱得不错。
那咱们就一起看看,这四个音符,是怎么组合成歌曲的吧。
学生活动:逐句跟老师学唱乐谱。
之后完整演唱乐谱。
活动2.4-学唱除结束句外部分教师导语: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唱乐谱了,那就赶快加上歌词吧。
学生活动:加入歌词演唱。
唱歌 放马山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放马山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放马山歌这首歌曲,并熟悉其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通过歌曲演唱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高;
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歌曲的传唱;
2.表现放马山歌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体味放马山歌所传达出的情感;
2.通过歌曲演唱来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放马山歌的伴奏音乐;
3.资源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或视频带领孩子们走进放马山的景象;
–提问:“大家知道放马山歌是什么吗?”
2.歌曲学唱(15分钟)
–老师向学生演示歌曲唱法,让学生跟着唱;
–学生跟唱,强化曲调和歌词的记忆。
3.情感表达(25分钟)
–老师向学生演示歌曲的演唱技巧,如节奏感和情感表达;
–学生跟唱,进行分角色演唱;
–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4.课堂小结(5分钟)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放马山歌的感想和体验;
–老师进行小结,阐述歌曲的意义。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放马山歌的传唱和演唱,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提高了课堂的凝聚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唱歌 放马山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放马山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唱歌《放马山歌》。
2.了解四声音阶:低音、中音、高音、顶声。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山歌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内容《放马山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唱歌,使学生生动理解山歌的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音阶概念和简单音乐术语。
教学方法按照唱歌-练习-发展-表演的顺序逐步指导学生。
教学过程1. 了解《放马山歌》•谈论山歌是什么,为什么在农村中广为流传。
•收听《放马山歌》的音乐,了解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反复收听,注意歌曲的重点和感情表达。
2. 学唱《放马山歌》1.教师先唱一段歌曲,学生跟唱。
2.分组练习唱歌,并逐一指导学生,不断纠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3.整合全班,统一演唱。
3. 阐述音阶的概念1.利用流行歌曲或民谣等音乐,引导学生听出不同的音阶。
2.引导学生简单地了解四声音阶:低音、中音、高音、顶声。
3.通过教师的演唱,让学生对音阶的概念有直观的感觉。
4. 小结唱歌《放马山歌》的特点和风格1.通过展示图片或教材中的示例,简单地了解山歌的风格和特点。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在唱歌时体会到的风格和特点。
3.完成小结。
教学板书•唱歌《放马山歌》•音阶•山歌的特点和风格教学评价•学生能够成功地唱出《放马山歌》,并且理解了要点。
•学生能够简单地描述山歌的风格和特点。
•教师能够掌握教学节奏,引导学生对山歌产生兴趣。
参考资料•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音乐和歌词。
小学音乐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农家孩子的歌-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放马山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放马山歌》、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民歌欢快、热情、豪放的特点。
2、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的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2、启发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聆听,然后说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哪个地方的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我们刚才聆听的第一首歌曲是新疆民歌,第二首是蒙古族民歌,那么说到民歌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什么是民歌?民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它按照体裁课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接下来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的哪一类?它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著名的山歌叫《放马山歌》,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歌曲《放马山歌》。
二、新授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山歌”?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中所演唱的抒情性民歌。
它节奏一般自由,声调高亢嚓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有时为了更好的抒法感情,使歌声传的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这首歌曲的目标。
1、聆听歌曲思考:歌曲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2、再听歌曲。
中歌曲听出了什么?衬词:“呜噜噜”、“哟”、“哟哦”、“尼”1、感受呦呵衬词“哟哦”。
2、朗读歌词。
X. X XX X1)、基本节奏练习X. X XX X XXXX XXXX | 逛X I XX I XXX XI X XX X IIX.X XX X | XXXX2)、填歌词朗读X.X XX X | XXXX xxxx I返x I xx nj I正月放马呜噜噜的正月正哟赶起马来XXX X I X X | X 邱X II 登路程哟哦登路程。
小学音乐人教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农家孩子的歌-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牧民愉快的放牧生活。
让学生知道民歌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培养学生喜欢民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
2、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
3、掌握基本节奏型【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情景设疑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民歌,你们仔细的聆听,然后说一说这两首民歌分别是什么地方的民歌?(播放音乐)音乐片段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音乐片段二:蒙古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回答)活动2【活动】二、活动解疑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同学们说的太对了。
我们刚才新疆民歌,一首是蒙古民歌。
那么,什么叫“民歌”呢?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口头传唱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集体创作,它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
民歌按体裁来分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现在,老师再请大家欣赏一首民歌,你们猜猜它是属于民歌体裁中的哪一类呢?(学生回答)2、简介山歌。
师:这首歌曲是流传于云南的一首叫做《放马山歌》。
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山歌”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山歌”是指人们在山野劳动生活中所演唱的抒情性的民歌。
山歌的音乐节奏一般比较自由,声调高亢嘹亮,音调悠长,拖腔中常用自由延长的音来抒发感情。
有时为了更好地抒发感情,使歌声传得更远,常常加上呼唤性的衬词、衬句。
3、再次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节奏美。
师:现在,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山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山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放马山歌》是牧民上山放牧时唱的歌,它生动地反映了牧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放马山歌》教案03
《放马山歌》教案一、教材分析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那里的民歌民曲丰富多彩。
《放马山歌》属于山歌类型。
它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曲只包含“ 6、1、2、3 ”四个音,音域只有一个纯五度,五声羽调式。
歌词语言通俗、朴素,再加衬词的运用及“吆喝”声,更突出了地方特色。
二、教学目标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四、教学准备1.音频、视频资料:《放马山歌》、云南民俗风景。
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份。
3.钢琴。
4. 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梆子等。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
2. 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
3. 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
(二)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设问:“‘哦哟’这个词是怎么念的?”(音调上扬,甩出去)“为什么要这么念?”(放马时的吆喝声)一起念念。
人教版小学音乐 放马山歌 教学设计 (3)
放马山歌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放马山歌》是一首山歌类型的民歌。
它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曲采用民族调式—五声羽调式,只包含了ladoremi四个音,音域为一个纯五度,歌词语言通俗、朴素,主要描绘了正月和二月放马的高兴心情。
再加上衬词“呜噜噜”的运用,以及赶牲口的吆喝声,更突出了地方特色,富有生活气息,活跃欢快。
特点:有高腔音,打哦音,全曲节奏明快,曲调短促,表现出一种快节奏的放马气势。
2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并且掌握基本节奏型和衬词的唱法。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视听结合法、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歌曲,并进一步了解山歌的音乐特点。
3、在学唱《放马山歌》中,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了解民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1、进一步了解山歌体裁的风格特点;启发学生用欢快、高亢、奔放的歌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掌握附点音符和衬词的唱法。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口号是“今天我最棒”2、师生互动《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3、云南民歌、风情简介(播放云南风光片,《放马山歌》作为背景音乐,教师讲解)师:你去过云南吗?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云南,感受少数民族人文风情。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云南的民族风情在全国最为多姿多彩,最具影响的少数民族节日有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苗族斗牛节。
4、基本节奏练习师:云南人民能歌善舞,它们的音乐也很有特色,导游告诉大家,要想进入云南,首先要学会这条节奏。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初步了解云南民族风情。
趣味节奏游戏,为准确掌握歌曲节奏做铺垫。
活动2【讲授】歌曲教学1、揭示课题,介绍民歌师:西南高原主要以畜牧业为主,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它可以分为山歌、小调和劳动号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马山歌》教案
一、教学课时
1课时
二、授课人
主力学校李广锋
三、教学准备
1.音频、视频资料:《放马山歌》、云南民俗风景。
2.多媒体电脑课件一份。
3.钢琴。
4. 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梆子等。
四、教材分析
云南是我国一个多民族的省份,那里的民歌民曲丰富多彩。
《放马山歌》属于山歌类型。
它采用了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形式,旋律明快,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全曲只包含“ 6、1、2、3 ”四个音,音域只有一个纯五度,五声羽调式。
歌词语言通俗、朴素,再加衬词的运用及“吆喝”声,更突出了地方特色。
五、教学目标
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
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
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
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
六、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
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
2. 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
3. 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
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
(二)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
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
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
设问:“‘哦哟’这个词是怎么念的?”(音调上扬,甩出去)
“为什么要这么念?”(放马时的吆喝声)
一起念念。
(引导学生想象放马的场景,需要嘹亮、上扬的音调)3.朗读歌词。
师:“跟老师一起念念加入衬词的歌词,注意模仿老师念歌词的节奏。
”设计意图:比较教师念的词与歌曲中的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民歌运用“衬词”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歌词内容结合,了解民歌源于劳动人民的
生活;掌握好歌词的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准备。
(三)学唱《放马山歌》
1.师:“这次听歌曲的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欢快的,旋律明快)
2.老师教唱歌曲旋律。
(提示歌唱状态,提示学生留意歌曲的主音“ la”)3. 学习装饰音
设问:“下面我要唱一句旋律,但是用两种版本唱,听听有什么不同?”
哪种更有味道?”
教师范唱相同旋律,不带装饰音和带装饰音两种效果。
引出知识点“装饰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唱法。
4.丰富形式合作演唱
师:“我们已经对歌曲有了一定熟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歌曲。
”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合作完成歌曲,如:歌曲接龙等不同形式。
另外引导学生运用几种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层次。
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演唱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通过对比老师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的旋律,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装饰音为歌曲增添韵味,引出重
难点。
(四)拓展
1. 发现歌曲的旋律特点
师:“大家看看整首歌曲,一共出现几个音?”(6、1、2、3)“每一个乐句最后都结束在什么音上?”( 6 )
引出民歌的特点,主音通常在最后一个音。
2. 引导学生编创《新放马山歌》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他们只要用4个音就能创作出这么有地方特色的歌曲。
我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编创一首属于自己的《新
放马山歌》吧。
”(节奏与主音不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编创。
) 3.展示作品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展示一下这首《新放马山歌》,老师来弹旋律,你们来‘吆喝’。
”
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新作品”,再加入打击乐器丰富歌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歌曲旋律特点,让他们感受民歌的特色与人民的智慧所
在;对歌曲进行旋律编创并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
作精神。
(五)总结。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歌更是劳动人民最朴实、真挚的情感体现。
今天学习的这一首《放马山歌》只是我们民歌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在今后的课堂中,会有更多机会让大家去学习和感受充满特色的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