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和气虚的区别 可从表现上简单辨别

合集下载

中医诊断学z第次作业

中医诊断学z第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医诊断学Z2009新版第1次作业A型题:1.瘿瘤与下列哪项无关1分D.累累如串珠状2.下列哪项不是失神的表现1分D.壮热面赤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涎沫、醒后如常者,属于:1分A.痫病4.小儿囟门突起,多属:1分B.温病火邪上攻,或颅内水液停聚5.身目发黄,晦暗不泽多见于何证C.寒湿困脾6.小儿惊风,多在眉间、鼻柱、唇周显现:C.青色7.白的出现,是由于:1分B.湿郁汗出不彻肌肤8.我国现存第一部舌诊专着是:1分C.伤寒金镜录9.阳气暴脱病人多见:1分C.面色苍白10.体瘦食少,多属:1分C.中气虚弱11.斑秃,多属:1分B.血虚受风1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是:1分B.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13.头发色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1分B.精血不足14.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者,多属于下列哪项C.血瘀日久15.血瘀证病人的唇色E.青紫16.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抑郁不乐,哭笑无常,属于C.癫病17.患者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C.痿证18.望神的重点是:D.目光19.病情危重的病人,本不能食,突然想吃东西,甚至吃的很多,此D.假神20.下列哪项不是得神的D.颧赤如妆21.我国第一部脉诊专着是:C.脉经22.小儿昏睡露睛多因:C.脾气虚弱23.病人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属:E.咳喘肺胀24.牙龈红肿而痛,多属:D.胃火上攻25.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着是:C.诸病源候论26.痄腮,多为下列哪项所致B.外感温毒27.下列哪项属神气不足的表现:D.精神不振28.咽部红肿灼痛,多由下列哪项所C.肺胃热毒壅盛29.脾胃气虚病人多见:1分B.面色萎黄30.重病病人,卧床不起,骨瘦如柴,多属:C.脏腑精气衰竭31.下列属于“体征”的是:1分C.舌苔黄3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是:1分B.司外揣内、见微知着、以常达变33.下述哪项不属于四诊的内容1分C.诊病34.咽部嫩红,肿痛不显者,多由下列哪项所致1分B.肾阴亏虚,虚火上炎35.眼窝凹陷,多属:1分E.伤津液或气血不足36.口唇为樱桃红色,多见于:1分C.煤气中毒37.小儿囟门迟闭,多属:1分C.肾气不足,发育不良38.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者,多见于:1分A.瘿病39.形胖食少多为:1分C.脾虚有痰40.小儿囟门凹陷,多属:1分C.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41.面黄虚浮者,多属于:1分C.脾虚湿蕴42.颈侧颌下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C.瘰疬43.头摇不能自主,多属:1分A.肝风内动44.午后颧红属于:1B.阴虚内热45.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D.痉病B型题:A.面色萎黄B.面色青黄C.面目黄而鲜明D.面色青灰,口唇青紫E.面目黄而晦暗46.血虚患者可见:1分A47.阳黄患者可见:1分C48.脾胃气虚患者可见:1分AA.横目斜视B.目睛微定C.双睑下垂D.瞪目直视E.昏睡露睛49.肝风内动可见:1分A50.小儿慢脾风可见:1分E51.脏腑精气衰竭,病危笃可见:1分DA.阳气不足B.营血亏虚C.阳气暴脱D.脾胃气虚E.虚阳上越52.面色淡白而瘦弱是:1分B53.面色淡白而虚浮是:1分A54.面色苍白是:1分CA.阳气不足B.阴虚阳亢C.阳气暴脱D.里热亢盛E.虚阳上越B.55.满面通红,多属:1分D56.面色苍白,而时有颧红如妆,多属:1分E57.两颧潮红,多属:1分BA.目光B.色泽C.神情D.体态E.面色58.望神的重点是:1分A59.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又称为:1分CA.青色、赤色B.黑色、青色C.赤色、白色D.赤色、黑色E.黄色、黑色60.瘀血证时,面部颜色可见:1分B61.水湿内停时,面部颜色可见:1分E62.疼痛时,面部颜色可见:1分B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中医诊断学Z2009新版第2次作业A型题:1.咳声如犬吠样者,多见于:1分B.白喉2.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可见:1分D.白如积粉苔3.小儿指纹透于命关,多属:1分D.邪气深入脏腑,病情严重4.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深浅,主要依据是:1分D.舌苔的厚薄5.病室有烂苹果气味多见于:1分C.消渴病患者6.舌绛少苔有裂纹,属于:1分C.阴虚火旺7.以下哪种舌象可见于正常的人:1分D.舌有裂纹8.太息的病机是:1分C.肝气郁结9.呕吐物清稀,多属:1分A.寒呕10.舌绛少苔,多属于:1分D.阴虚内热11.舌色浅淡而裂,多属:1分B.血虚12.痰白清稀量多者,多属:1分D.寒痰13.舌淡白而胖嫩,多属:1分A.脾肾阳虚14.语无伦次而精神错乱,狂躁妄为,属于:1分C.狂言15.舌色淡白可见于:1分E.阳虚水湿内停16.观察舌苔以辨别病邪性质,主要依据是:1分C.苔色的黄白17.镜面舌色红绛,多属:1分.胃阴枯竭18.小儿食指络脉色鲜红者,多属:1分B.表证19.腻苔的特征是:C.苔质细腻致密20.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舌中属:1分C.脾胃21.小儿指纹色深暗滞者,多属:1分C.实证22.下列哪项不是腐苔的特征1分B.苔质致密23.咯脓血痰腥臭痰者,多属:1分B.肺痈24.指出下列哪个病证与籍贯所处地域有关:1分B.疟疾25.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1分B.谵语26.久病舌淡白而颤动者,多属:1分B.血虚动风27.神志清楚,思维正常,但语言不流利,或吐字不清者,称为:D.言謇28.呕吐不消化的酸腐食物,多属于:1分B.食滞胃脘29.舌苔焦黄干裂,多属:1分B.邪热炽盛,津液枯涸30.小儿指纹透于气关,多属:1分.C邪气入经,邪深病重31.现病史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1分B.生活经历32.喘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1分C.喉中痰鸣33.紫舌主1分E.血瘀3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病理舌态:1分B.肿胀35.痰黄黏稠有块者,多因:1分C.热邪内盛,灼津成痰36.痰白滑量多,易于咯出者,多属:1分B.湿痰37.与虚喘发作关系密切的脏腑是:1分E.肺肾38.郑声的病机为:1分D.心气大伤,精神散乱39.久病音哑,多属:1分D.肺肾阴虚40.舌体肿胀,青紫晦暗者是:1分C.酒毒攻心4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望舌形内容:1分E.歪斜42.下述何症不属于胃气上逆C.太息43.下列哪项与淡白舌最无关1分D.阴虚44.舌胖短缩,苔腻的主病是:C.痰湿内阻B型题:A.舌尖B.舌中C.舌边D.舌底E.舌根45.胃在舌分属部位是:1分B46.胆在舌分属部位是:1分C47.肾在舌分属部位是:1分EA.语无伦次,笑骂不定B.语无伦次,神识不清C.语言重复,声低断续D.语言错乱,错后自知E.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出言不序48.病人郑声时,可表现为:1分C49.病人谵语时,可表现为:1分BA.舌苔由白转黄B.舌苔由厚转薄C.舌苔由润转燥D.舌苔由薄转厚E.舌苔全部脱落50.胃之气阴大伤者为:1分E51.邪气渐进者为:1分D52.正气渐复者为:1分BA.语无伦次,笑骂不定B.语无伦次,神识不清C.语言错乱,错后自知D.语言重复,声低断续E.表情淡漠,喃喃自语,出言无序53.癫证病人,可表现为:1分E54.狂证病人,可表现为:1分AA.寒痰B.热痰C.燥痰D.湿痰E.肺痈55.痰少而粘,难于咯出者,多属:1分C56.痰黄稠有块者,多属:1分BA.肝气郁结B.胃气上逆C.肺肾气虚D.气郁痰阻E.肺失宣降57.呃逆的病机为:1分B58.嗳气的病机为:1分BA.花剥苔B.黄腻苔C.薄白苔D.灰黑而润苔E.灰黑而干苔59.脾胃湿热可见:1分B60.胃之气阴两伤可见:1分AA.淡白舌B.红绛舌C.青紫舌D.胖大舌E.裂纹舌61.虚热病人舌质为:1分B62.痰湿阻滞,其舌质为:1分DA.白滑苔B.黄腻苔C.黄燥苔D.花剥苔E.白积粉苔63.高热伤津可见:1分C64.痰湿内阻可见:1分A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中医诊断学Z 作业3中医诊断学Z第3次作业A型题: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1. 妇女带下色白,清稀如涕,无臭味,多属: A.脾虚湿注2. 口甜而粘多属: B.脾胃湿热3. 入睡后汗出,醒时汗止,称为: D.盗汗4. 食欲减退的常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项 B.胃强脾弱5. 大便酸腐臭秽者,腹胀纳减者,多因: D.伤食积滞6. 久病卧床不起而周身痛者,多因: B.气血亏虚,筋脉失养7. 突发耳鸣,声大如潮声,按之不减者,多因: A.肝胆火盛8. 下述何项对于新生儿问诊意义不大 B.有无传染病史9. 下列除哪项外,常见微热表现 C.阳明经证10. 巅顶痛者,属于: D.厥阴经头痛11. 饭后嗜睡,神疲倦怠,食少纳呆者为: C.中气不足12. 肛门气坠,常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多属: C.脾虚气陷13. 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者,称为: B.潮热14. 下列哪项不属于排便感异常 E.大便溏结不调15. 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者,称为: B.目昏16. 妇女月经先期而来,量多,色深红而质稠,多属: D.血热内迫17. 脾胃虚弱而致脘腹疼痛的特点是: B.隐隐作痛18. 厌食油腻,伴胁肋胀痛者,多属于: B.肝胆湿热19. 病人口淡乏味,多属: D.脾胃气虚20. 半身无汗,是因: B.风痰阻滞经络21. 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属: C.胃强脾弱22. 疼痛的性质为胀痛,部位不固定,多属: C.气滞23. 清醒状态下汗出较多,活动后尤甚者,称为: D.自汗24. 消谷善饥是因: C.胃火炽盛25. 下列哪项不是湿温潮热的特点 A.日晡热甚26. 下述何项不是由肾气不足所致 D.小便涩痛27.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见于: B.瘀血内停28. 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多属: B.精血不足29. 寒热往来,发无定时,常见于: B.少阳证30. 口酸是因: B.肝胃不和31. 尿频、尿急、尿痛之症,多属于: D.淋证32. 自汗的病机多为: A.气虚不固,津液外泄33. 下述何项可引起月经后期 B.营血亏损34.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引起头晕的原因: C.肺阴不足35. 胃热亢盛,多表现为: D.口渴喜冷饮36. 下列哪项多表现为壮热: D.阳明经证37. 湿温潮热的特点是: E.身热不扬38. 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见于: C.外感病表证阶段39. 崩漏的表现是: C.非经期出血不止40. 小便频数,量多色清,多属: B.肾阳不足41. 尿后余沥不尽是由下述何项所致: C.肾气不固42. 大便时干时稀多见于: A.肝郁脾虚43. 肾气不固所导致的小便改变为: D.小便频数而清44. 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者,多属: B.痰湿困脾,清阳不升45. 完谷不化多见于:E.脾虚泄泻46. 头晕昏沉,兼胸闷呕恶者,多属: C.痰湿内阻47. 男子阳痿,伴有面色淡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者为: B.肾阳不足48. 下述何项不属于大肠湿热: E.大便先干后稀49. 阳明经头痛的特点是: B.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50. 下列除哪项外,均可见渴不多饮的表现 B.里实热证B型题: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51. 实热证可见:A.口渴喜饮52. 温病热入营分可见:D.渴不多饮53. 外感寒邪可见:A.恶寒重,发热轻54. 阳明腑实证可见:C.但热不寒55. 阴虚证可见:C.但热不寒56. 食滞胃脘则: C口中酸馊57. 脾胃湿热则: B口甜粘腻58. 抑郁情绪可表现有: A心境苦闷,寡言少语,愁眉不展,唉声叹气59. 焦虑情绪可表现有: C措手顿足,坐卧不宁,唉声叹气,怨天尤人60. 阴寒内盛,虚阳上越,可见: E头汗61. 睡时汗出,醒后汗止者是: B盗汗62. 湿热证可见: D渴不多饮63. 瘀血证可见: C.饮入即吐但欲漱水不欲咽64. 阴虚证可见:D渴不多饮65. 胃阳虚的胃脘疼痛为:D隐痛66. 肝气郁结的胸胁痛为: C.胀痛67. 阳明腑实证的发热特点为: C日晡热甚,伴腹满便秘68. 少阳病发热特点为: E寒热往来,发无定时,伴口苦,咽干,目眩等69. 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者,多属: C湿热痢疾70. 大便如黄糜,排便不爽者,多属: A大肠湿热71. 胃火亢盛可见:A消谷善饥72. 胃阴不足可见:C饥不欲食73. 亡阳、亡阴时,可见:C大汗74. 外感热病中,邪正剧争时,可见:D战汗75. 上焦热邪亢盛时,可见: E头汗第4次作业中医诊断学ZA型题:1.气滞血瘀的病证可见:C.涩脉2.弦细脉的主病为:A.血虚肝郁3.脉象“有神”是指:D.柔和有力4.八纲中“实”的含义主要是指:E.邪气盛实5.表证有痰饮常见的脉象是:B.浮滑脉6.脉沉细而应指无力为:B.弱脉7.表证特有的症状为:C.恶寒发热并见8.八纲中“寒热”两纲是:D.辨病性的纲领9.实热证可以见:B.迟脉10.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C.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11.脉来极细而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称为:D.微脉12.短脉的主病是:C.气病13.下列哪项不是里证形成的常见原因:E.疫疠等邪气,侵入机体14.下列诸脉,除哪项外,脉位皆表浅:D.弱脉15.腹内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多为:B.症积16.沉按实大弦长称之为:D.牢脉17.热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C.面红尿清18.虚脉的形象是:B.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19.下列诸脉,除外,皆主痛证:D.滑脉20.关于"虚里"部位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位于左胁下21.脉形是指:C.脉动的形状和性状22.轻取即得的脉象,以下除哪项外均是:D.牢脉23.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用自己一呼一吸的时间去计算病人脉搏的次数,此为:A.平息24.下述哪项不是虚证的病因B.宿食不化25.浮紧脉主病是:B.太阳伤寒26.八纲中“虚实”两纲是:B.辨邪正盛衰的纲领27.浮而搏指,中空外坚的脉象主病是D.半产,漏下28.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D.内燥29.以下哪项与滑脉无关E.夏季的主脉30.腹部肿块,时聚时散者为:C.瘕聚31.寒证的临床表现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D.小便短黄32.弱脉与濡脉的主要区别在于:A.脉位33.表证是指:B.六淫邪气侵袭肌表34.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是:B.寒证口渴喜热,热证口和不渴35.肝胆病、痛证、痰饮证常见的脉象为:D.弦脉36.结脉、代脉、促脉,其脉象的共同点是:B.脉来时止37.重按始得的脉象,以下除哪项外均是:E.革脉B型题39.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者,为:D疾脉40肝肾阴虚可见:B弦细脉41痰饮内停可见:D弦滑脉42.阴虚火旺可见:E细数脉43.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者,为:B滑脉44.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者,为:A芤脉45.脉来缓慢而有歇止,止有定数者,为:C代脉46.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者,为:E涩脉47.寒证可见:C紧脉48.疟疾可见:E.弦脉49.肝胆病可见:E.弦脉50.肝郁化火多见:B弦数脉51.内热食积多见:D滑数脉52.肝肾阴虚多见:E弦细脉53.脉形宽大,来盛去衰,状如波涛汹涌者,为:B洪脉54.脉来绷急,状如牵绳转索者,为:A紧脉55.脉来缓慢而有歇止,止有定数者,为:C代脉第5次作业中医诊断学ZA型题1.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今起恶寒,头痛无汗,脉濡缓;为D.表实寒里虚寒证2.下列哪项一般不属寒淫证C.身体困重3.阳虚与气虚的主要区别是:C.寒象是否明显4.病人突然呕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浮大而散,证属:C.气随血脱证5.心悸,失眠,盗汗,颧红,手足心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为:B.里虚热证6.症见身倦乏力,少气自汗,腹痛拒按,舌暗且有瘀斑为:B.气虚血瘀证7.下列各项,其中哪一项与火热为病最不相关:D.脉结代而细8.证候真假的“真”,最主要是指:D.与病机本质相符的证候9.亡阳亡阴的共同之处,错误的是:B.见于病久体弱患者10.引起血虚的原因,错误的是:A.气机不调,升降失常11.新起恶寒,微发热,无汗,咳嗽气喘,舌红苔黄白相兼,脉浮数;为:C.表寒里热证12.胃下垂患者,伴有头晕,乏力,舌质淡嫩,脉弱,属于:B.气陷证13.疫毒痢患者,高热烦渴,骤然出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等,为:D.热证转寒14.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并见尿频,尿痛,小便短黄,为:C.上寒下热15.下肢痿软无力,不能站立,神疲嗜睡,食少,舌淡嫩,脉缓弱,是:.气虚证16.低烧两年,盗汗颧红,现恶寒甚,低热,头身痛无汗,脉浮细数;为E.表实寒里虚热证17.身热夜甚,盗汗,烦躁不眠,口燥咽干,舌红绛,脉细数,月经先期量多,此证为:D.阴虚证18.壮热汗出,口渴,头痛,微恶风寒,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数;为:A.表里实热证19.瘀、石、虫、痰等阻滞所致之“气闭”,最突出的表现是:B.绞痛阵作20.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主要是根据下列哪项而命名:C.饮停部位21.下列哪项可视为“里邪出表”:D.麻疹发热三天,疹出烦热渐退22.下列哪项是伤于湿邪所致的头痛的特点:C.头重而痛23.下列哪项不是阳虚证症状:E.无汗或汗少而粘24.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冷肢凉,舌淡,脉弱;为:C.里虚寒证25.突发胃脘疼痛,呕吐清涎,面色苍白,舌苔白润,脉沉紧;为:C.里实寒26.下述哪项不能称为八纲证候之间的关系:C.证候独立27.下列哪项是饮停胸胁的主要症状D.胸胁胀痛,咳唾引痛28.下述哪项不是血热证的表现:D.舌淡紫29.下列哪项一般不是津液亏虚证的表现:C.身热烦躁30.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B.精神不振31.下述哪项不是血瘀证的表现:D.舌淡胖苔腻或滑32.发热微恶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黄,脉浮数;证属:B.温燥证33.血寒证的特征是:C.拘急冷痛,肤色紫暗34.肢体关节游走疼痛,多为:B.风淫证35.下列哪项不是亡阳证的典型表现:D.面赤如妆36.临床上常见的气逆证,多与下列何项关系密切:B.肝肺胃37.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关键的因素是:D.阳气的盛衰38.以下哪项不是亡阴的表现A.四肢厥冷39.下列哪项不是血瘀证的疼痛特点B.时轻时重40.下列哪项不是暑淫证的主要表现C.头重胸闷4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火淫证的变化:E.口淡不渴B型题41.神志错乱,哭笑无常,语无伦次,形体肥胖,纳呆,苔白滑,脉弦者,为D痰蒙心神证42.喉中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痰多,胸闷胁胀,苔白滑,脉者,为B痰气郁结证43.壮热汗出口渴,头痛,微恶风寒,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数;为::A表里俱热证44.小便清长,夜尿多,畏冷肢凉,舌淡,脉弱;为:B.里虚寒证45..经常脘腹冷痛喜按,泛吐清涎,口苦微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沉弦;为:E寒热错杂证46.咳嗽,胸痛,气喘,痰中带血,体温°C,舌红苔黄,脉滑数者,为:A实热证47.低热,心烦失眠,盗汗,口干,体瘦、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无力者,为:C虚热证48.大便泄泻,完谷不化,形瘦,腹部膨大,烦躁不安,舌苔厚,为:A虚实夹杂49.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C虚热证50.起病时恶寒,流清涕,无汗;现咽喉红肿疼痛,伴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滑数,为:B寒证化热51.高热肢厥,神识昏沉,胸腹灼热,口渴喜饮,面色紫暗,脉沉有力,为:D真热假寒52.风邪致病的特点是:B发热恶风,头痛汗出53.暑邪致病的特点是::C恶热汗出,口渴乏力尿黄54.心悸,失眠,盗汗,颧红,手足心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为:E里虚热证55.恶寒发热,头痛头胀,鼻塞流涕,无汗,苔薄白,脉象浮紧,为:A表寒证56.患内痔,经常出血色暗红,头晕眼花,面色萎黄,舌淡,脉细涩者,为:D血虚夹瘀证57.胞衣不下,腹痛拒按,恶露夹血块,气短神疲,乏力声低,脉弱者,为:A气虚血瘀证58肢体瘫痪,卧床年余,气短息弱,食少声低,面色淡白,舌淡,脉弱者为E气血两虚证59.右胸部撞伤,胸痛胀闷,动则加剧,局部青紫,拒按,脉弦涩者,为:C气滞血瘀证60.痰气交阻于咽喉多见:A梅核气61.痰结于肢体多见:D痰核第6次作业中医诊断学ZA型题1.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咳嗽阵作或咳血,证属:C.肝火犯肺证2.患者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渴喜冷饮,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此为:D.胃热炽盛证3.肺气虚咳喘的特点是:E.咳喘无力,动则尤甚4.下列哪项对鉴别风寒犯肺证和风寒表证最有意义的是:E.咳嗽的轻重5.膀胱湿热证主要表现为:B.尿频尿急,尿痛尿赤6.心烦失眠,口渴面赤,便秘尿黄,口舌生疮,舌红脉数,证属:B.心火亢盛7.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D.肺气虚证8.患者咳嗽气喘,痰稀色白,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濡缓,属:C.寒痰阻肺9.下列哪项不是肝郁气滞证的常见表现B.脘腹痞满10.心阴虚和心血虚证的共同点是C.失眠11.肝血虚的特有症状为:D.目涩肢麻12.燥邪犯肺和肺阴虚证的共同症状是:D.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13.对胆郁痰扰证诊断最有意义的是:B.惊悸失眠14.小肠实热证的辨证要点是:D.小便赤涩灼痛15.患者长期便血,伴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脉弱,证属:C.脾不统血证16.下列哪项不属于湿热蕴脾的表现:C.胁肋灼痛17.心脉痹阻中,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C.痰阻心脉18.脘腹胀闷,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肢体困重,舌淡胖苔腻,脉濡缓,属:D.寒湿困脾证19.小便赤涩,灼痛,兼见面赤口渴,心烦不寐,最宜诊断为:C.小肠实热证20.心脉痹阻中,若胸痛以胀痛为主,与情绪变化有关的是:D.气滞血脉21.脾气虚、脾阳虚、脾虚气陷、脾不统血四证的共同见症是:B.食少便溏,少气乏力后益甚22.心悸患者,突然心胸剧痛,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神志模糊或,属:D.心阳暴脱23.下列哪项不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表现D.腹胀便溏24.高热手足抽搐,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证属:B.热极生风25.大便秘结,难以排出,常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涩者,最宜诊断为:B.肠燥津亏证36.肾阳不足所致腰痛的特点为C.冷痛绵绵不休37.心脉痹阻中,若胸痛以刺痛为特点的是:E.瘀阻心脉38.胃中隐痛,饥不欲食,多属于:D.胃阴虚49.下列哪项不是肝阳上亢的临床表现D.呃逆50.心悸,心胸憋闷疼痛,遇寒痛剧,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属于:C.寒凝心脉51.营分证的病人,一般不出现:C.四肢抽搐52.胁下痛与下列哪项并见,最宜诊断为肝胆湿热证C.身目鲜黄,舌苔黄腻53.肾精不足证不见下列哪项:C.阳强早泄54.下列哪项不是肺阴虚证的症状C.发热恶寒55.水肿起于眼脸头面,继而遍及全身,小便短少,兼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紧,属于:E.风水相搏56.心烦失眠,咽干欲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应诊为何证C.心阴虚57.下列哪项是心气虚与心阳虚的共有症状:C.心悸怔忡58.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唇舌色淡,脉细无力,属于:B.心血虚证59.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者,常见下列何证:D.肾精不足证60.下列哪项是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的鉴别症状:E.腰膝酸软61.心悸失眠,烦躁,胸胁胀闷,善太息,口苦,呕恶,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D.胆郁痰扰证62.肝病最常见的特征性症状是:E.胁肋胀痛63.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面赤,脉弦劲有力;最宜诊断为:C.肝阳化风证64.水肿,畏寒,腰腹冷痛,大便稀,完谷不化,舌淡胖,脉沉迟无力,多属:D.脾肾阳虚证50.咳喘,痰多黄稠,发热口渴,便秘尿黄者,多属:B.痰热壅肺证51.食滞胃脘证的特点为:B.脘腹痞胀作痛,拒按,厌食,舌苔厚腻52.患者咳嗽,咳痰清稀,伴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紧,属:B.风寒犯肺53.肾气不固的主要症状是:C.小便频数,遗尿或失禁54.下列哪项不是肝病的常见症状:D.纳呆便溏55.下列哪项不是肺病最常见的症状D.胁胀闷56.脾虚气陷证的临床表现应除外哪一项D.大便不爽57.小便失禁2年余,伴腰膝酸软无力,神疲乏力,舌淡苔白,宜诊为:B.肾气不固证58.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食少脘痞,泛吐清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属:A.胃阳虚证59.下列哪项不属于痰蒙心神证的表现:E.手足蠕动60.患者久泻不止,肛门重坠,严重时可出现脱肛,伴少气懒言,纳少,舌淡苔白,脉缓弱,属:B.脾虚气陷B型题:61.湿热蕴脾证除面目肌肤发黄外,还可见:D脘腹胀闷62.脾肾阳虚,运化失职的表现是:C久泄久痢,完谷不化,形寒舌淡63.肾气亏虚,固摄失权的表现是:A腰酸耳鸣,夜尿频多,小便失禁64.胁肋胀痛,厌食腹胀,口苦尿黄,带下黄臭,外阴瘙痒,脉弦数为:C肝胆湿热65.胃脘、胁肋胀痛,嗳气,吞酸嘈杂,饮食减少,情绪抑郁,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为:E.肝胃不和66.寒湿困脾证除纳少、腹胀、便溏外,还可见:B头身重困,苔白腻,脉濡缓67.湿热蕴脾证除纳少、腹胀、便溏外,还可见:E舌红苔黄腻,脉濡数68.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身热汗出,便秘尿黄,舌尖红绛,苔黄,脉数,证属:A心火亢盛证69.小便短赤,便时灼热涩痛,心烦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数,证属:D小肠实热证70.高热烦渴,神昏谵语,面赤身灼,咳吐黄痰,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证属:E痰火扰神证71.太阳病传入太阴:B.越经传72.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属:B大肠湿热证73.表情淡漠,神识痴呆,精神抑郁,喃喃独语,苔腻,脉滑;宜诊断为:B痰蒙心神证74.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吐涎沫,喉有痰声,手足抽搐;宜诊断为:D肝阳化风证75.食滞胃脘可见:A脘腹胀痛,大便酸臭76.寒湿困脾证可见E脘腹痞闷,便溏77.风寒犯肺可见:A咳嗽痰稀白,兼恶寒发热78.表寒证可见:D恶寒发热,兼鼻塞流清涕79.头重脚轻,眩晕欲仆者,属:A肝阳化风证80.手足蠕动,舌红少苔者,属:D.阴虚生风证81.心悸怔忡,心胸闷痛,身重困倦,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证属:E痰阻心脉证82.心悸怔忡,突起心胸剧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紧;证属:B寒凝心脉证83.心悸怔忡,心胸胀痛,随情绪波动而症状出现波动,舌淡红,脉象弦;证属:A气滞心脉证84.肌肉瞤动,面白脉细者,属:B血虚生风证85.四肢抽搐,高热神昏者,属:D热极生风证86.肝胆湿热证除面目肌肤发黄外,还可见:E阴部瘙痒、湿疹,带下黄臭。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分辨及调理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分辨及调理

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分辨及调理肾阴虚和阳虚比较简单的分辨方法:阴虚:手脚心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阳虚:腰膝酸软、不耐疲劳、经常觉得乏力、四肢发凉、喜热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如果确实是肾虚:一句话,手脚热的、出汗的,就是阴虚,手脚冷的,就是阳虚。

虚证从中医来讲,认为是脏腑功能的不足,中医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脏指的是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腑指的是和脏互为表里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等,五脏六腑的功能好不好,像西医去查一些指标正常不正常,而中医师通过气血表现出来,比如说你心气足不足,肾气强不强,都是通过气血表现出来的,我们举个例子,比如说脾,这个跟现代医学的脾完全是两回事,脾能够接受物质以后,它运输消化,最后化成气血,而升成气血以后,就能营养全身各个部位,当脾虚的时候,气血生成不足了,俗话说就是能量不足了,就感觉到特别疲劳。

根据中医的不同类型来说,虚证还可以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不同,各方面有不同的特点。

气虚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可能大家伙众所周知,就是人参、黄芪,这都可以补气。

脾气虚因为脾从中医来说它是主运化,运化就和消化联系的比较紧密一些,那么在我们中药里头,可以用一些补脾的山药、莲子、饴糖、苡仁米,来补脾气。

血虚血要养心,这种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这种情况,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觉不好,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就会指甲容易断裂。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不好那么您可以选择:当归、阿胶、红枣、龙眼、当归羊肉汤阳虚答:阳虚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怕冷,因为我们中医讲,阳虚可能是气虚之慎,因为中讲气是属阳的,他们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气虚日久了就会导致阳虚,除了怕冷,可能也会感觉到疲乏,没有精力。

肾阳虚在阳虚的基础上肯定都是怕冷,要是肾阳虚会有腰怕凉,还有可以伴随一些阳萎、早泄的表现,如果脾阳虚就可以出现肚子特别怕凉,并且稍微一吃凉的就拉肚子。

如果您有以下表现:疲乏、怕冷、腰凉膝凉、阳萎、早泄。

身体虚弱的中医名词

身体虚弱的中医名词

身体虚弱的中医名词
在中医中,身体虚弱通常被概括为“虚证”。

它是一个描述人体
脏腑功能衰退、气血阴阳不足所导致的多种慢性虚弱症状的综合概念。

具体细分,中医将虚弱体质按照不同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表现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气虚:指人体元气不足,表现为疲劳乏力、呼吸短促、语声
低微、面色苍白、自汗(不活动也易出汗)、易于感冒等。

2. 血虚:是血液亏少或濡养功能减退的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
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口唇爪甲色淡、肢体麻木、经量减少或闭经等。

3. 阴虚:是指体内阴液亏虚,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手足心及
胸口发热)、午后潮热、盗汗(夜间睡眠时出汗)、口燥咽干、便秘尿黄、舌红少津等症状。

4. 阳虚:则是阳气虚弱,机能减退,常表现为畏寒怕冷、四肢
不温、小腹冷痛、腰膝酸软、大便溏稀、小便清长等虚寒症状。

阴虚和气虚的区别,可从表现上简单辨别【医学养生常识】

阴虚和气虚的区别,可从表现上简单辨别【医学养生常识】

阴虚和气虚的区别,可从表现上简单辨别
文章导读
阴虚和气虚都是在人们身上常见的状况,通常来讲,阴虚和气虚其实是存在区别性的,那么,阴虚和气虚的区别有哪些呢?
1、阴虚体质的人常有虚火
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头顶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2、阳虚体质的人火力不足
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即俗称“火力不足”,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能力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临床表现为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

3、气虚体质表现为疲劳乏力
气虚体质是指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

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低下。

常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如何判断自己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一个最准确不误判方法

如何判断自己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一个最准确不误判方法

如何判断自己体质是阴虚还是阳虚——一个最准确不误判方法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眼睛干涩、头痛、感冒、发烧、咳嗽、咽炎、便秘、肚胀、肝气郁结。

或者感觉身子虚,就会很多人自己去买点中药,比如现在的什么人参、枸杞、菊花、胖大海。

什么六味地黄丸,人参健脾丸、十全大补丸、逍遥丸、归脾丸。

的药吃。

但是会发现没什么效果或者还会加重。

给人感觉很困惑。

有的人感觉牙疼、嗓子疼就以为是虚火,事实真的如此吗,结论是不尽然。

很多时候是阳虚。

买下火消炎药基本就不好使。

不管是什么毛病第一步必须判断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否则吃药就没个标准。

关于阴虚阳虚体质的判断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数不准确。

中医有没有什么简单又准确的方法呢。

答案是:有——脉诊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前三诊比较容易,脉诊最难,但是最关键,由于前三部分是表象,很容易造成误判。

而脉诊却是拨云见日,对表象做准确判断的关键。

但是感觉脉诊太专业、太难了,没法操作。

其实我们不用去学那么多,有个简单的脉诊方法,一说就会。

方法如下:只要摸一摸我们左右手,看看哪个手的脉跳的更有力一些,不用去管他什么浮沉迟数。

假如左手比右手跳的有力那么肯定是阳虚,如果右手比左手有力那么就是阴虚,比如有人嗓子疼、牙疼或者拉肚子、上火啥的,那么如果是左手比右手脉有力,那么就是阳虚,那么吃点生姜、大葱、羊肉汤。

立刻就能减轻:反过来如果是右手脉比左手有力那么基本上就是阴虚,那么菊花、枸杞、黄豆、黑豆、西洋参、大黄。

泡茶喝,或者是将军蛋、或者吃一个生鸭蛋,一天就好。

如果要更细化一点可以比较左右尺脉力度更加准确,如果左手力弱基本是肾水不足。

阴气不足,阴虚也。

比如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除了肺脉的涩外,一般摸左手尺脉,都弱,何也,金生水。

肺气为金,肺气降则化肾水,金气不降肾水便无源头。

故左手尺脉明显比右手弱。

哮喘、咳嗽,气管炎。

除了是外感的闭塞用麻黄汤,桂枝汤外,如果去用发散药,基本就无效。

何也肺气降则补,不降则逆则咳嗽,气喘,胸闷。

中医的辨证论治

中医的辨证论治

中医的辨证论治目录关于中医的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之一,其临床辨证方法很多是由不同历史时代所形成,主要是因门派繁多,各执己见而形成.现在我们总结起来,统一分析认知.如:一.八纲辨证:阴、阳、表、里、虚、实、寒、热.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用以概括表里、寒热、虚实.表证、热证、实证均属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均属阴证.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的相对平衡功能平衡失调,就会产生疾病.如阳偏盛,则产生热证阳证;阴偏盛,则产生寒证阴证.此外,还有阴虚阳亢,阳虚阴盛或阴阳两虚证.1.阴虚与阳虚阴虚——阴液不足,虚则有热象.阳虚——阳气不足,虚则有寒象.2.亡阴与亡阳亡阴——汗热,口渴喜冷,怕热气粗,舌红而干,脉虚严重脱水引起功能衰减.亡阳——汗冷,四肢厥冷,口干喜热,脉细弱或微欲绝大出血、休克等供血不足引起功能衰减.二.表里:表示病变的部位和病情的轻重.病变在皮肉、经络为表证.在脏腑为里证.病轻为表、病重为里.它不是从病变的解剖部位来划分,而是从证候功能盛衰、能量状况的特点来区分.三.虚实内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正气虚.生理功能减退,能量代谢低于正常范畴.可分表虚、里虚证.实——邪气盛.生理功能亢进,能量代谢高于正常范畴.可分表实、里实证.四.寒热内经曰:“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寒证用温热药,热证用寒凉药.也都是从功能盛衰、能量代谢状况强弱,病情的表象症候而分的.阳证的病理生理变化——人体器官功能亢进、能量代谢增高、热量过盛的一种反应状态.阴证——人体器官功能减退、能量代谢降低、热量不足的一种反应状态.二.脏腑辨证:心与小肠证候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火上炎.小肠虚寒;小肠气痛.肝与胆病症候肝阴虚;肝气郁结;肝经实火;肝风;肝胆湿热;寒滞肝经.脾与胃病症候脾胃气虚;脾不统血;脾胃虚寒;寒湿困脾;脾胃湿热;胃热炽盛;胃阴不足;食滞胃脘.肺与大肠病症候肺气虚;肺阴虚;风寒咳喘;肺热咳喘;肺燥咳嗽;痰浊阻肺.大肠湿热;大肠液亏.肾与膀胱病症候肾阴虚;肾阳虚;肾气不固;肾不纳气;肾虚水泛;命门火衰;膀胱湿热;膀胱虚寒.脏腑并病心脾两虚;心肾不交;肝肾阴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脾两虚;肺肾阴虚;肺肾心同病.三.气、血、津液辨证:气气虚、气滞血血虚、血瘀、出血津液津液不足、津液结聚四.六经辨证:出自伤寒论,以“阴阳”两纲,把外感病的症候分为六个证型:太阳证、少阳证、阳明证统称三阳证,以六腑为主.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称三阴证,以五脏为主.实为脏腑十二经的辨证.太阳证太阳经证;太阳腑证少阳证病在胸胁、半里半表、属少阳胆证阳明证阳明经证;阳明腑证;实则阳明太阴证伤寒之邪内传三阴,虚则太阴厥阴证寒热错杂,正邪相争,病情复杂少阴证少阴虚寒证;少阴假寒证五.卫、气、营、血、辨证:卫分证候、气分证候、营分证候、血分证候、其中以八纲辨证为基础,它们之间即各自有其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内伤杂病以脏腑辨证为主,外感热病则以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病因辨证和气血津液辨证贯穿于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之中,但都不能截然分开.六.中医在“论治”方面:在中医临床复杂辨证的基础上,其治则方案主要有:扶正与祛邪;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治未病等原则.扶正去邪:“正气”乃人之生命“正常生理”的能量代谢状况——人体对疾病的防御能力、抵抗力、自然修复能力以及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邪气”乃是使“正常生理”形成“病理状态”的各种致病因素.任何疾病过程,都是“正与邪”的两种基本概念,因此,其治疗原则,也就离不开“扶正”与“祛邪”两种方法.扶正,就是使用补益正气的药物及营养、锻炼等方法,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增强“正常生理”的能量代谢状况,从而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在临床中常用益气、养血、滋阴、助阳等补法.祛邪,在临床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常用发汗、攻下、清解、消导等驱邪外出的方法.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在临床方法具体运用时,强调扶助正气生理功能,在原则上灵活掌握:实证宜攻,虚证宜补、兼顾正气、攻补兼施、随机应变,掌握机宜.治标与治本;正治与反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和治未病等原则.一句话:以上这些论治方法,都是“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在功能能量代谢方面的调整.其临床论治的调整方法,不外乎: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八法.也都是对人体生命整体“生理功能”与“病理状态”在功能能量代谢方面的调整.心血虚与心阴虚辨证心血虚与心阴虚是指由于心血不足与心阴不足,不能儒养心脏而表现的证候.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血或情志不遂,气火内郁,暗耗阴血等引起.主要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是心血虚与心阴虚共有的症状.心血虚兼有眩晕,健忘,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弱等;心阴虚兼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病机分析:心阴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故见心悸怔忡;血虚少、阴不足皆能使心神失养故失眠多梦;血虚不能儒养脑髓,故眩晕健忘;不能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或萎黄,口唇爪甲色淡,不能充盈脉道则脉象细弱.阴虚阳亢,虚热内生,故见五心烦热,潮热,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外流为盗汗;虚热上炎则颧红,阴不上承则咽干,舌红苔少,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相似证候的辨别:同心气虚、心阳虚一样,有了心的定位症状,如心悸怔仲,便可以认定心脏功能异常,可与其他脏腑区别开来,不同脏腑均有各自的定位症状.心血虚、心阴虚证的定位症状多见以下几种: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这组症状在心的阴血虚方面比较多见.如果舌红、升火、脉细数,或有盗汗测可辨为心阴虚.缺少红、赤、热、汗的症状,或见有脉细、舌淡、面色不华,则可辨为心血虚.辨证注意点:有心的定位症状,再加上阴虚或血虚症状,单纯的心阴虚,心血虚辨证不难作出.心的定位症状除去心悸、怔仲,还有神:失眠、多梦、神志异常;心所在部位:胸闷、胸痛;汗:盗汗,大汗;舌:舌体运动及色泽变化等.但是常见的,比较肯定的,是前面几项.胸、汗、舌的变化,也可由其他脏腑所引起.此外,当心血虚兼见心烦、烦热、盗汗等症,可辨作心阴血两虚.心阳虚, 心阴虚辨证心阴虚:即“心阴不足”.主要症状有头晕、面色苍白、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脉细弱等.多见于神经功能症、贫血和结核病等.心阳虚:即“心阳不振”.是心气虚的重症.除心气虚的症状外,还有四肢厥冷,大汗出,心悸加重,甚至昏迷不醒,脉微欲绝.多见于心力衰竭或休克等症状.心气虚:即“心气不足”.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人,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慢性肾衰正虚诸证如何辨证论治正虚是指气血阴阳亏损和脏腑功能障碍,尤以脾肾两虚为主,可分为脾肾气阳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阳两虚四型分别论治.1脾肾气阳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纳少腹胀,腰酸,腿软,口淡不渴,大便不实,夜尿清长,甚则畏寒肢冷,腰部发冷,脉象沉弱,舌淡,有齿痕.治法:益气健脾补肾.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合二仙汤加减:木香10g,砂仁10g,党参15g,茯苓20g,白术12g,炙甘草6g,制半夏12g,陈皮10g,仙茅10g,仙灵脾10g,巴戟天10g,黄芪15g,山药15g.若见形寒肢冷,面色惨白,腰膝酸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或夜尿多,舌淡体胖有齿痕,脉沉细或沉迟,脾肾阳虚较甚者,可改用实脾饮或金匮肾气丸加减以温补脾肾.此型多见于CRF早期,水气、瘀血之症未露,浊邪滞留之症不甚,以虚为主者.用药但求平和,补气不可壅中滞邪,温肾不可伤阴化燥,更不可妄投寒凉攻下之品,否则易变生他证,加重病情.2脾肾气阴两虚:面色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皮肤干燥,饮水不多,或有手足心热,或有手足不温,大便稀或干,尿少色黄,夜尿清长,脉象沉细,舌淡齿痕.治法:益气养阴.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味:人参10g另煎,黄芪30g,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20g,丹皮10g,山萸肉10g,太子参20g,麦冬30g,枸杞15g,当归12g,陈皮10g,砂仁10g.若脾气虚较明显而面色少华,纳呆腹胀,便溏者,可配合香砂养胃汤以健脾益气;若以肾气虚为主而见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者,可配合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气;若气阴不足,心慌气短者,可合用生脉散益心气、养心阴.益气养阴之品有滞中碍胃之虞,尤其对CRF者,本有脾胃虚衰,湿浊潴留,用之不当,易加重病情,造成浊毒滞留为患,故应用中,应佐以宽中行气之药,以防扶正留邪.3肝肾阴虚:头晕头痛,口舌干燥,渴喜冷饮,五心烦热,全身乏力,腰膝酸软,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无苔,脉沉细或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枸杞15g,菊花15g,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丹皮10g,泽泻1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首乌18g,炒杜仲12g.若肝风内动、风阳上扰而见头痛眩晕,肉心烦者,可用羚角钩藤汤、天麻钩藤饮加减以镇肝熄风.此型患者临床多伴高血压 target=_blank>高血压和瘀血症状,治疗时必须注意控制高血压的发展,改善瘀血症状,减轻高血压和瘀血对肾脏的损伤.4阴阳两虚:极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热,口干欲饮,腰腿酸软,大便稀溏,小便黄赤,脉象沉细,舌淡白胖有齿痕.治法:阴阳双补.方药:全鹿丸加减景岳全书:鹿角胶片10g,巴戟天10g,紫河车粉5g冲服,冬虫夏草3g,仙灵脾10g,肉苁蓉15g,绵黄芪15g,炒熟地20g,山萸肉10g,枸杞子15g,云茯苓15g,怀山药10g,怀牛膝20g,车前子15g布包,当归15g,陈皮10g.本型患者由于阴阳两伤,病情较重,变化多端,治疗时宜谨慎.用药过于峻猛,则耗气伤液,正虚更甚;过于苦寒,则伤中败胃,浊邪由生;过于辛燥,则竭阴亡阳,阴阳离绝,生命危矣.中医辨证论治癔症癔症,又称歇斯底里症.这是一类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辨证论治临床上一般将癔症分为六型进行辨证论治,即气阴两虚、痰气交阻、痰热互结、肝气郁结、寒气上逆、痰淤阻窍等.1气阴两虚型主证: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忧喜笑无常,昼日时时欠伸,入夜兴奋不寐,或手舞足蹈,或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辨证分析:本证多由情志长期处于压抑状态,积怒难发或忧思抑郁不解,暗耗心之气阴致.对见于女性.心气虚,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故精神恍惚,心神不宁,苦笑无常.入夜心阴当足不足,阴虚火旺,扰乱心神,故兴奋失眠.阴血不足,虚风内生,则手舞足蹈.肢体震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质红少苔,脉息细数无力均为心气心阴两虚之象.以精神恍惚,苦笑无常,时时欠伸,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为辨证要点.2痰气交阻主证:精神萎靡,情志抑郁,表情淡漠,胸闷纳呆,太息频作,嗳气呕恶,咽中梗阻,如偶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舌苔白腻,脉弦滑.辨证分析:本证是由于长期情志不好,肝气郁结,柑郁犯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气交阻所致.包括癔病性痴呆及癔病球.主要病机为肝郁犯脾,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上蒙心神.心神被梦则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痰气交阻于咽喉之间,故见咽中梗阻,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肝气郁滞,气机不畅,胸阳受阻则胸闷喜太息.脾虚不运,胃失和降,故纳呆,嗳气呕恶.苔白腻,脉弦滑均为肝郁脾虚,痰气交阻之象.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咽中如有物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3痰热互结主证:急躁易怒,咳痰黄稠,渴不欲饮,尿赤便秘,头痛面赤,自觉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烦闷欲死,昏仆倒地,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辨证分析:本证因惊恐忧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生热,肝郁横逆脾土,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热互结,气机逆乱所致.肝郁化火则急躁易怒,口苦,头痛,面赤,尿赤便秘.肝气上逆,随冲脉及厥阴肝脉上冲,则自觉从少腹有一股气上冲胸咽,发闷欲死,昏仆倒地.火热生风,则肢体拘紧痉挛.咳痰黄稠,渴不欲饮,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均为痰热互结之象,本证以自觉气从少腹冲上咽,肢体拘紧痉挛,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4寒气上逆主证:形寒胶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发作欲死,舌淡苔白,脉沉细.辨证分析:本证因于素体阳虚,或久病致心肾阳虚,再加上长期,过度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上冲心胸所致.属癔病球范畴.心阳不足,下焦水寒,复因惊恐引动下焦水寒之气随上冲心胸,故见气从少腹上冲心,发作欲死,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少气无力,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心阳不足之证.以形寒胶冷,精神萎靡,气从少腹上冲心,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5肝气郁结主证;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协痛,喜太息,脘腹胀闷,纳呆食少,或突然倒地,四肢逆冷,肢体呈痉挛性拘急僵直,双目紧闭,移时恢复.妇女多伴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辨证分析:本证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机逆乱所致.多见于女子,包括癔病性昏厥,暴瘫等.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故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肝气郁结,气机不舒,经脉痹阻,故胸闷胁痛,喜太息,脘胀腹痛,乳房胀痛.肝气郁久,上逆冲心,则突然昏厥,气机内阻,阳气不达四末,则四肢逆冷.肝郁犯脾, 运化失职,则的纳呆食少,气滞导致血淤,经脉不通,故月经不调或痛经.舌淡苔白,脉弦均为肝气郁结之象.以精神抑郁,多疑善滤,胸闷太息,暴厥暴瘫为辨证要点.6痰淤阻窍主证:精神恍惚,悲忧善哭,或突然失明,痰淤阻窍所致,或失音不语、或突然耳聋,或突然肢体瘫痪,舌质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辨证分析:本证因情志不舒,气滞痰凝,阻歇血脉,痰淤阻窍所致.包括癔病性失明、失音、失听、暴瘫等.主要病机为痰淤互结,蒙蔽心窍,神明失灵所导致.痰湿闭阻清窍,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清窍,失其司职,故精神恍惚,悲忧善哭,突然失明、或失音、或失聪.痰淤闭阻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肢体静脉失养,则突然瘫痪,舌紫暗或有淤斑,淤点,脉弦涩均为淤血内阻之象.以精神恍惚,暴盲,暴哑,暴聋,暴瘫,舌质紫暗,脉弦涩为辨证要点.中医辨证治疗阴阳两虚型结核病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证候分析: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脾同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子盗母气,致使肺气更为耗竭,而不能滋养于肾,终致肺肾两虚,肾阴亏虚,相火偏亢,扰动精室,则见梦遗,女子则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胁肋掣疼等症.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骨蒸痨热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变发展至肺脾肾三脏同病.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纳气,或因脾虚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急、心悸、唇绀、肢冷、浮肿等症,即肺源性的发生.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劳叶12克.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谈虚劳的中医辨证论治虚劳又称虚损.是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脏腑亏捐,气血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症候的总称.书云: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因此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别.又有五损的症状及转归,如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寒温,损其肝者,授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为治损之要旨也.治法上客看重温补,但还应用扶正怯邪活血化瘀等法、对五劳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六极气极、血极、筋极、骨极、肌极、精极,七伤大饱伤脾,大怒伤肝,强力举重.久坐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怒思虑伤心.风寒雨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历代医家都不同治法.如李东垣“脾胃论”重脾胃.善于甘温补中.朱丹溪“丹溪心法”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张景岳“景岳全书”对阴阳互根有深的阐述,在治疗肾阴虚,肾阳虚的理论有新发展.治虚有三本.即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脾、肾为治虚之道毕矣.虚劳涉及的内容很广,凡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病久体虚,积劳内伤,久虚不复等所致的多种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范围.病因:1. 禀赋薄弱,体质不强: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与父母遗传即现代医学中所述,DNA 基因缺损,胎中失养,孕育不足,生后喂养失当,营养不良是造成免疫功能低弱,即现代医学中胸腺低下,如T3T4下降,致成抵抗力薄弱产生了家族史基因缺损.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症,这也就是细胞分子学中抗衡的问题.因虚劳致病,因病致虚,日久不复而成虚劳.2. 烦劳过度,损及五脏:书云“不知自量,而务从勉强,则一应妄作妄为,皆能致损”“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肾,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五劳既“曲运神机则劳心,尽心谋虑则劳肝,意外过思则劳脾,预事而忧则劳肺,色欲过度则劳肾.”在各种损伤之中,尤以忧郁思虑,烦劳过度,损伤心脾及早婚多育,房劳伤肾为害也.3.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暴饮暴食.嗜欲偏食.饮酒过度等原因,都会损伤脾胃.使其消磨水谷,化生精微,长养气血的功能受损,若牌胃长期受损,必致气血来源不足,内不能和调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营卫经脉,而渐致虚痨.4. 大病久病失干调理:大病后,邪气过盛.脏气损伤或热病日久,耗血伤阴, 或寒病日久.伤气损伤,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或因寒邪久留, 耗伤正气, 或因病后失于条理,正气亏损难复都会使精气耗伤, 由虚致损,逐渐发展或虚劳.虚劳证候虽多,但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伤又不外乎阴阳气血,应以它为纲,五脏虚候为目.书云“虽分五脏,而五脏所藏非精气”.其所以致损有四: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气血阴阳各有专之,认得真确方可施治.由于气血同源,阴阳五根,五脏相关,所以各种原因所致的虚损互有影响,由一虚而致多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书云:“虚则补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可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是要密切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用,方药以增强治疗的针对性.此外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先天之本,寓元阴元阳,是生命的本元.所以补益脾肾在虚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气虚:1. 肺气虚: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医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治法:补益肺气.方药:补肺汤.2. 脾气虚:饮食减少,胃院不舒,倦怠,便溏,色萎、舌淡,脉弱.治法: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在气血阴阳的亏虚中,气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其中尤以肺脾气虚为多见,而心、肾气虚亦属不少.心气亏虚而见心悸,气短,自汗,面恍,神疲,脉微等症,可用六君子汤加味,益气固肾之治.血虚:1. 心血虚:心悸、怔仲、健忘、失眠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或结代.治法:养血安神.方药:养心汤.2. 肝血虚:头晕、目眩、肋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或惊惕内润,妇女月经不调,甚则经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治法:补血养肝.方药:四物汤加减.血虚中以心、脾、肝的血虚较为多见.脾血虚常与心血虚同时并见,故临床上常称心脾血虚,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又由于血为气母,血虚均拌有不同程度的气虚症状,而且在中医治法上,补血不宜单用血药,而应适当配伍气药,以达到益气生血目的, 所以应结合健脾生血之法, 归脾汤是代表方之首.阴虚:1. 肺阴虚:干咳,咽燥,咳血、失音、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养阴润肺.方药:沙参麦冬饮加减.2. 心阴虚:心悸、失眠、烦躁‵潮热、盗汗或口舌生疮,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滋阴养心.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3. 脾胃阴虚:运化失常.故不思饮食,津亏不能上承,故口干,苔少或无苔,一脉细数.治法:养阴和胃.方药:益胃汤加减.4. 肝阴虚:头痛、眩晕、耳鸣、目光畏光,视物不明,急燥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内润,阴虚火旺,肝火上炎,则面潮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阴虚肝旺.治法:滋养肝阴.方药:补肝汤加减一贯煎.5. 肾阴虚: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呜甚则耳聋,口干,咽痛,观红,少津,脉沉细.治法:滋补肾阴.方药:左归丸加减.五脏的阴虚在临床上都比较常见病情较重者,可见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阳虚:1. 心阳虚: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或紫暗,脉细弱或沉迟、均属心阳亏虚,运血无力之象.治法:益气温阳.方药:拯阳理劳汤.2. 脾阳虚:面色痿黄、食少、形寒、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大便溏泄,肠鸣腹痛,每因受寒或饮食不慎加剧,舌质淡,苔白,脉弱.治法:温中健脾.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3. 肾阳虚:腰背酸痛,遗精阳萎,多尿或不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舌质淡拌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治法:温补肾阳兼养精血,方药:右归丸加减.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阳虚则生寒,症状比气虚为重,并出现里寒的症象为特征,在阳虚之中心、脾、肾的阳虚为多见,由于肾阳为人身之元阳,所以心脾之阳虚日久,常多累及肾,而出现心肾阳虚咸脾肾阳虚的病变.虚劳是多种慢性衰弱性证候的总称.有先天内因基因后天、外因外邪导致虚劳产生,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虚劳的基本病机辨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侯为目,治疗的基本原因是补益修补入体基因的缺损, 分别采用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药, 并应结合五脏病位的不同而选方用药.此外由于五脏相关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应注意气血, 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转化.分清主次兼顾治疗,剧辩证论治方法来修补人类基因缺损, 是古为今用,中为洋用的新途经.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皮肤过敏。

真阳假阳真阴假阴四格表

真阳假阳真阴假阴四格表

四格表:真阳、假阳、真阴、假阴的中医辨证方法真阳、假阳、真阴、假阴是中医学中用来描述人体病理状态的术语,常用于辨证论治。

四格表是根据人体病理状态和病理变化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将其分为四类,以便于辨证和治疗。

1. 真阳(阳实):真阳是指人体正常的阳气状态,表现为面色红润、精神饱满、体温适中、脉象有力等。

真阳状态下,身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充满活力。

在四格表中,真阳表示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

2. 假阳(阳虚):假阳是指人体阳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疲乏、体温偏低、脉象虚弱等。

假阳状态下,身体阳气不足,免疫力较弱,易感受寒邪。

在四格表中,假阳表示人体阳气虚弱,需要通过调理来增强阳气。

3. 真阴(阴实):真阴是指人体正常的阴气状态,表现为面色健康、皮肤湿润、精神稳定、脉象缓和等。

真阴状态下,身体阴气充盈,体液正常,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四格表中,真阴表示人体处于正常健康状态。

4. 假阴(阴虚):假阴是指人体阴气不足的状态,表现为面色憔悴、皮肤干燥、精神烦躁、脉象细弱等。

假阴状态下,身体阴气不足,易受热邪侵袭,导致各种阴虚证候出现。

在四格表中,假阴表示人体阴气不足,需要通过调理来增强阴气。

四格表是中医辨证的一种方法,通过观察病人的面色、精神状态、体温、脉象等指标,结合病人的症状来确定其病理状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不同的病理状态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对于阳虚病人可以通过补益阳气的方法来治疗,而对于阴虚病人则需要补益阴气。

需要注意的是,四格表只是中医辨证的一种方法之一,临床上还需要结合其他辨证方法和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

同时,四格表中的真阳、假阳、真阴、假阴只是描述人体病理状态的概念,实际上人体的病理状态是复杂多变的,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这四种情况。

气虚质的辨识要点

气虚质的辨识要点

气虚质的辨识要点气虚质是中医学中的一种体质类型,主要特点是气虚,即体内气血不足,身体虚弱,容易疲劳。

那么,如何辨识气虚质呢?下面将介绍一些辨识气虚质的要点。

一、疲乏无力气虚质的人常常感到疲乏无力,即使休息好也难以恢复精力。

平时容易疲劳,做事情没有精神,感到无力气短。

这是气虚质的一个明显特征。

二、容易气短气虚质的人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容易气短。

平时稍微运动一下就感到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气喘现象。

这也是气虚质的一个辨识要点。

三、声音低弱气虚质的人嗓音低弱,声音不响亮。

这是因为气虚导致声音无力,声带功能不足所致。

如果经常感到自己声音低弱,可能是气虚质。

四、容易出汗气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容易出汗。

尤其是在运动或者紧张情绪下,容易出现大汗淋漓的情况。

这也是气虚质的一个辨识要点。

五、面色苍白气虚质的人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这是因为气血不足,导致面色无华。

而且气虚质的人嘴唇也常常是苍白的。

所以,面色苍白也是辨识气虚质的一个重要特征。

六、容易感到寒冷气虚质的人体内阳气不足,容易感到寒冷。

尤其是手脚常常冰凉,即使在温暖的环境下也难以感到温暖。

这也是气虚质的一个辨识要点。

七、爱睡觉气虚质的人常常感到疲倦,容易困倦,爱睡觉。

即使睡足了觉,醒来后仍然感到没有精神,需要继续休息。

如果经常感到困倦,可能是气虚质。

八、食欲不振气虚质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容易感到饥饿却没有食欲。

这是因为气虚导致脾胃功能不足所致。

如果长期食欲不振,可能是气虚质。

以上就是辨识气虚质的要点,通过观察以上特征,可以初步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气虚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特征并非仅属于气虚质,还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最准确的判断方法是到医院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由医生根据综合症状进行判断。

对于气虚质的人,应该注意调养身体,补充营养,增强体质。

可以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养生调理等方法来改善气虚状况。

同时,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十分重要的。

气虚质的辨识要点包括疲乏无力、容易气短、声音低弱、容易出汗、面色苍白、容易感到寒冷、爱睡觉和食欲不振等。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辩证及调理方法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辩证及调理方法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辩证及调理方法一、虚证会造成的后果无论什么病,只要是生病,都是先虚而后病。

通俗地说,“虚”说明人体正气不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人体正气旺盛,才能卫外固密,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就难以产生,也就不会发生疾病。

否则,“虚”在初级阶段,会导致人疲乏无力、精力不济、情绪低落、头目不清、食欲不振、便秘泄泻、失眠多梦、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等“虚”发展到高级阶段,各种疾病就来了。

虚证的讨厌之处在于:它虽不会马上要你的命,却会反复缠绵,变成“顽症”。

二、四种虚症中医对虚证进行了总结,将其分为4类: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中医认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外表是内在的体现,只有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才能身材健美、肌肤润泽、青春永驻,反之,人不但会生病,还会显老。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很多女性朋友并不是老了,而是虚了。

懒,说明你气虚;掉头发,说明你血虚;长痘痘,说明你阴虚!你是哪种虚?1、气虚——无力气虚好比人体的燃料不足,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气来自三个方面:先天拥有的精气(肾)、后天吸取的水谷之气(脾胃)、呼吸的空气(肺),因此气虚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虚:肾虚、脾虚、肺虚。

A.主要表征(1) 气虚的女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恨不能整天“葛优躺”。

(2) 脾主运化水液,脾气虚了,运化水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脾湿,所以气虚的女人基本都伴有脾湿的症状,都有齿痕舌。

(3) 气虚则无力固摄大便,就会大便不成形;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如果气虚症状严重,还会导致闭经;气虚下陷,就会导致带脉失约、冲任虚损,使子宫失于维系,致使子宫脱垂。

至于疲乏、自汗、气喘等,更是气虚的标配。

B.辨别要点懒!易疲倦、易感冒、脏腑功能弱。

气虚容易跟阳虚搞混,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寒象,气虚是单纯的功能减弱,而阳虚是功能减弱+寒象。

C.调理方法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与调理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与调理

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症状与调理一、体虚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1、气虚:气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少气懒言、全身疲倦乏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热,自汗,脱肛,子宫下垂,舌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脉弱等,------为功能减退,不一定有病,气虚者需补气,补气的药物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等。

补气虚食品:牛肉、鸡肉、猪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枣、鲫鱼、鲤鱼、鹌鹑、黄鳝、虾、蘑菇等。

可经常交替选用。

气虚忌食物品:山楂、佛手柑、槟榔、大蒜、苤蓝、萝卜缨、芫荽(香菜)、芜菁(大头菜)、胡椒、荜拨、中指、紫叶、薄荷、荷叶;忌食或少食:荞麦、柚子、柑、金橘、金橘饼、橙子、荸荠、生萝卜、地骷髅、芥菜、薤白、君达菜、砂仁、菊花、茶叶及烟酒。

相应膳食:怀山百合莲子汤;参药煨乳鸽;五香牛肉;花生米大枣烧猪蹄;2、血虚:血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KCB齿轮油泵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的药物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等。

补血虚食品:乌骨鸡、黑芝麻、胡桃肉、龙眼肉、鸡肉、猪血、猪肝、红糖、赤豆等,可经常交替选用: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相应膳食:当归熟地乌骨鸡;怀山牛腩煲;怀菊带鱼;玫瑰怀菊露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

3、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KCB-300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进补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

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齿轮油泵kcb 55等,可经常交替选服。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精虚、血虚、津液不足、气虚、阴虚、阳虚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及其濡养功能减 退的病理状态。 常见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无华、 神疲眩晕、心悸不宁、经少或经闭、脉 细等临床表现。
主症为面色萎黄无华及月经量少等。 血虚在脏腑主要有心血虚和肝血虚。
津液不足,是指津液亏少及其滋润等 功能减退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 状态。 常见于吐、泻、发热之后,可出现目 陷、螺瘪、尿少、口干舌燥、皮肤干涩 而失去弹性,甚则见目眶深陷、小便全 无、精神萎顿、转筋等症。 主症是皮肤、口鼻干燥及大便干燥等。 津液不足主要见于肺、胃和大肠。
根据阴阳互根互用的道理,阴虚日久, “无阴则阳无以化”,可出现“阴损及阳” 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阳虚日久,“无 阳则阴无以生”,可出现“阳损及阴”的以 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此时的阴阳两虚都兼有气虚的表现,只 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故都可在滋阴 或补阳的基础上兼以补气,如生脉散或参附 汤之类。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与气虚的 关系如何? 这在以往的教科书上一般不讲, 也是同学们难以理解的问题。下面我 们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她们之 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要解决阴虚、阳虚、阴 阳两虚中,到底是“什么”不足了? 是精虚了,血虚了,津液不足了,还 是气虚了? 若以精血津液不足为“阴虚”而气 不足是“阳虚”,自然与已有的精虚、 血虚、津液不足与气虚等中医学固有 概念相重复,因而失去了其存在的意 义。
阴气


阳气
人体之气以其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分 为阴气与阳气两部分: 阴气具有凉润、抑制、宁静、沉降 等作用; 阳气具有温煦、兴奋、推动、升发 等作用。 阴气与阳气之间既对立制约,又互 根互用。
阴气虚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 偏亢,可出现阴虚内热、阴虚阳亢、 阴虚火旺等虚热性病证; 阳气虚不能制约阴气,阴气相对偏 胜,则出现阳虚内寒、阳虚阴盛等虚 寒性病证。 虚热性与虚寒性病证的出现是阴虚 与阳虚病机的初始阶段。

八纲辩证汇总

八纲辩证汇总

八纲辨证一、概念1.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

2.八纲辨证:即医生运用八纲理论,对望闻问切等诊法所获得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病位的浅深,病性质的寒热,邪正盛衰和病证阴阳类别的辨证思维过程。

治则:辛温解表。

2.表热证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

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

病机: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

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

热伤津而口渴。

热邪在表,故脉浮数。

治则:辛凉解表。

3.表虚证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

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

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4.表实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

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

治则:辛温解表。

辨别表寒证与表热证,是以恶寒发热的轻重和舌象脉象为依据。

表寒证是恶寒重发热轻,表热证是发热重恶寒轻,表寒证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表热证舌苔薄白而不润,脉浮数。

此外,风寒之邪可以郁而化热,由表寒证变成表热证,外邪侵入肌表后容易入里化热,表寒证(或表热证)可以转化为里热证。

辨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结合病人体质,以有汗无汁为依据。

表实证为表证而无汗,年青体壮者多见;表虚证为表证而有汗,年老体弱或久病者多见。

里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

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口渴,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是,身热反欲盖衣被,四肢厥冷,口渴喜热饮,且饮不多,下利清谷等寒象,此为证一;证二:病人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

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

2.“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是,恶寒而不欲盖衣被,手足冰冷但胸腹灼热,脉沉但重按弦滑有力,此为证一;证二: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中医对虚的理解

中医对虚的理解

中医对虚的理解
中医的虚一般指正气不足,可以分为阳虚、阴虚、气虚和血虚四种不同的类型。

虚是一种中医名词,就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人体内阴阳、津液、气血等亏虚,以“不足、衰退、松弛”为主的病证。

如头发斑白、皮肤松弛、乏力怕冷等,均是虚证的症状。

1.阳虚:
阳虚就是指机体阳气虚弱,主要是由房事不节、先天不足以及肾气亏损等原因引起。

会导致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唇色淡、畏冷、手足厥冷、气短懒言以及便溏(粪便稀不成形)久泻等症状。

2.阴虚:
阴虚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阳所引起的一种证候。

所引起的症状为午后发热、手足心热、两颊发红、失眠多梦、发汗等。

3.气虚:
气虚是元气不足所引起的一种证候,会引起脏腑机能衰退,从而引起身体疲倦乏力、头晕目眩、自汗(白天不自主地出汗,稍动出汗就加重)等症状。

4.血虚:
血虚就是指血液亏虚,会导致脏腑经脉失去濡养,引起面苍唇淡、手足发麻以及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失眠等症状。

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

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

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体质是分为多种类型的,我们平常吃喝或者是养生保健,都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做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的。

那么如何区分阴虚和阳虚呢?下面就教大家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

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1.看舌头舌头也是一个反应身体阴虚还是阳虚的一个重要判断地方。

阳虚者的舌头表现是比较红,仔细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阴虚者的舌头偏向于清瘦,同时舌头上面的舌苔是偏少的;阳虚者就是那种舌头看上去比较的细嫩的那种,同时舌头偏向于圆润多肉的感觉。

2.观察精神状态阴虚的患者容易出现心烦意乱的情况。

阳虚的患者,害怕寒冷,四肢也会出现冰冷,而且容易疲惫,并且心慌气短。

3.看面色阴虚和阳虚的人在面色上是有一定的不同的,通常咱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看到一些面红耳赤的人,这部分人身体比较的燥热,手心也是很热的这一种,这种人通常就是典型的阴虚,阴不盛而阳盛就是阴虚者的表现。

反之我们会见到一些面色发白的人,手脚冰凉的人,这些人就是阳虚之人。

4.看睡眠睡眠质量也是可以反映出一个人是阴虚还是阳虚的,作为阴虚者这一部人人睡觉是一种睡不着,多梦的状态;而对于阴虚者来讲则是很容易犯困,睡不醒。

5.看病痛病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分点,这一点倒是知道的人比较多,但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一个地方了。

有人认为哪些腰酸背痛之人就属于阴虚的这一范畴,而像一些脚部关节疼痛就是阳虚,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正确是是阴虚的人腰腿的疼痛属于一种酸软;而阳虚的人腰腿的疼痛属于那种冷痛,就痛苦程度来讲阳虚者比阴虚者更加要难受一些的。

以上就是为大家讲解的阴虚和阳虚最简单辨别,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体质,那么对于调理自己的体质就更加的有策略一些。

当然弄不懂的朋友也没关系,去请教一些中医之人就会知道的。

气虚、阳虚、阴虚之间的关系

气虚、阳虚、阴虚之间的关系

气虚、阳虚、阴虚之间的关系
张行舟梳理
一、气虚会导致阳虚,阳虚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阳虚也会引起阴虚,一般来说阴虚在先,阴虚时间久了会导致气虚,气虚或阴虚的时间久了会引起阳虚。

二、临床中如果有气虚或是阳虚,一定要既补气又要阴阳同补。

光补阴不补阳,到头一场空。

三、气属阳,阳虚会引起气虚,临床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而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常伴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迟无力,舌质淡胖等等,阴虚指精血和津液亏损。

四、临床上阴虚阳虚和气血是相互转化的。

相互转化关系
阴虚←∞→气虚←∞→阳虚
血虚∈阴虚(精血及津液)
阴虚→阳虚(气是阳的表现形式,实质为阳)!。

阴虚和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阴虚和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阴虚和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关于《阴虚和气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来讲,大家在平常要想区别开肾阴虚和气虚,其就需要对二者在大家的身上的不一样主要表现多多的掌握。

那麼,肾阴虚和气虚体质都有什么主要表现呢?
气虚
特指体质虚弱、脸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昏、动不动汗出、语声低下等。

包含原气、宗气、卫气的亏虚,及其气的促进、温煦、防御力、固摄和汽化作用的减低,进而造成机体的一些作用活动不高或衰落,抗病性工作能力降低等衰微的状况。

人的生命活动从源头上讲便是原气升降机进出的健身运动;
精气不足会导致疲倦乏力、腰酸腿软、语声低懒微言、心慌气短、没精打采、头晕眼花、失眠记忆减退、食欲不佳等众多不适感。

肾阴虚
指精气或体液亏本的病理学状况。

因精气和体液都属阴,故名肾阴虚,常见于肌肉劳损病久或热症以后而导致阴津内耗的病人。

因为肾阴虚不可以制火.火炽则烧灼阴津而更虚,二者常相互之
间影响。

肾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削瘦.舌红少苔等。

肾阴虚多因气血两虚,“阴虚生内火”,主要表现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咽燥,神烦气粗,尿液发黄便干等;身体素质虚衰、气短乏力、头晕目眩、精神面貌差;月经不调、脸色素淡、黑色素沉积,黄褐斑、蝴蝶斑滋长;女性更年期困惑;太早进到女性更年期;一般常见于女性、各种各样功能较为亢奋病症如肺结核、长期低烧等。

肺部气虚兼肾阴虚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肺部气虚兼肾阴虚的症状表现是什么

肺部气虚兼肾阴虚的症状表现是什么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健康与脏腑的功能平衡息息相关。

当出现肺部气虚兼肾阴虚的情况时,身体会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症状。

肺部气虚,意味着肺脏的功能减弱。

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

所以,肺部气虚的人常常会感到呼吸短促,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甚至说话时也会感到气不够用。

比如,爬几层楼梯或者快走一段路,就会觉得呼吸急促,需要停下来大口喘气。

同时,他们的咳嗽往往是无力的、低微的,痰液也比较清稀。

因为肺主皮毛,所以这类人还容易出现自汗的情况,也就是在没有明显活动或炎热环境下,身体不自觉地出汗,而且出汗后会感到更加疲惫和虚弱。

另外,由于肺气不足,卫外不固,他们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容易感冒,而且感冒后恢复的时间也比较长。

肾阴虚,则主要反映了肾中阴液的亏损。

肾藏精,主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阴虚的人通常会有腰膝酸软的感觉,这种酸软并非是因为过度劳累导致的肌肉酸痛,而是一种从内而外的、隐隐的、难以名状的不适感。

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耳鸣,尤其是在劳累或者情绪激动时更加明显。

夜晚睡觉时,可能会出现盗汗的现象,即入睡后身体大量出汗,醒来后汗止。

此外,肾阴虚的人往往会有口干咽燥的感觉,即使喝了很多水也难以缓解,还可能出现手足心发热、心中烦热等症状。

由于阴虚火旺,他们的性情可能会变得比较急躁,容易心烦易怒。

在性功能方面,男性可能会出现遗精、早泄等问题,女性则可能有月经不调、经少甚至闭经的情况。

当肺部气虚与肾阴虚同时存在时,症状会更为复杂和明显。

比如,呼吸短促、气喘与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能同时出现。

患者既容易自汗,又可能在夜间盗汗。

在情绪上,可能既感到气短乏力、精神不振,又容易心烦意乱、焦虑不安。

对于肺部气虚兼肾阴虚的人来说,睡眠质量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他们可能会难以入睡,或者睡眠很浅,容易多梦易醒。

白天则常常感到困倦乏力,没有精神。

在面色和舌象上,这类人通常面色苍白或萎黄,没有光泽。

舌头可能比较红,舌苔较少甚至没有舌苔,或者舌苔出现剥脱的情况。

肺部气虚水湿痰浊兼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是什么

肺部气虚水湿痰浊兼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是什么

肺部气虚水湿痰浊兼阴虚证的症状体征是什么肺部气虚水湿痰浊兼阴虚证是中医常见的一种复杂证候,它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其症状体征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肺部气虚的表现。

患者常常感到气短,稍微活动一下就会气喘吁吁,比如爬几层楼梯或者快走一段路,就会觉得气不够用,需要停下来大口喘气。

说话也没有力气,声音低弱,仿佛是有气无力地在说话。

容易出汗,尤其是在活动后或者天气稍微热一点的时候,出汗量比正常人要多。

而且这种出汗往往是虚汗,汗水出来后身体会感觉更加疲惫和虚弱。

此外,患者还容易反复感冒,因为肺气虚弱,卫外不固,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被邪气侵袭。

接下来是水湿痰浊的症状。

水湿痰浊在体内积聚,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气血运行。

患者可能会感觉胸部满闷,就像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呼吸不顺畅。

咳嗽的时候,会咳出大量的痰液,痰液的质地可能比较稠厚,颜色白或者微黄。

有时还能感觉到喉咙里有痰,但就是咳不出来,非常难受。

身体也会出现浮肿,尤其是下肢,用手指按压会出现凹陷,恢复缓慢。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胀满等消化系统的症状,这是因为水湿痰浊影响了脾胃的运化功能。

再来说说阴虚的表现。

阴虚的患者往往会感到口干舌燥,总是想喝水,但喝水也不能完全缓解口渴的感觉。

咽喉也会感觉干燥,甚至疼痛。

手脚心发热,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需要把脚伸到被子外面才觉得舒服。

晚上容易失眠多梦,心情烦躁,容易发火。

此外,阴虚还会导致大便干燥,排便困难,小便量少且颜色黄。

从面色和舌象来看,肺部气虚水湿痰浊兼阴虚证的患者面色可能会比较苍白或者萎黄,没有光泽。

舌头可能会比较胖大,边上有齿痕,舌苔白腻或者黄腻。

脉象多为细弱或者细数。

从精神状态和体力方面,患者常常感到精神疲惫,浑身乏力,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工作或者学习一会儿就会觉得很累,需要休息。

记忆力也会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患者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

气虚阴虚阳虚五脏分类

气虚阴虚阳虚五脏分类

气虚阴虚阳虚五脏分类临床表现气虚病证可涉及全身各个方面,如气虚则卫外无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气虚则四肢肌肉失养,周身倦怠乏力;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头昏耳鸣;气虚则无力以帅血行,则脉象虚弱无力或微细;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可凝痰成饮,甚则水邪泛滥而成水肿;气虚还可导致脏腑功能减退,从而表现一系列脏腑虚弱征象。

1.肺气虚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通调水道。

肺气虚,则其主宣降、司呼吸、调节水液代谢、抵御外邪的作用就会减弱,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2.肾气虚肾居腰府,藏精气,司二阴开合。

精气充五脏而上荣于脑髓。

肾气亏虚,失于荣养,见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肾不纳气,则呼吸浅促,呼多吸少。

3.脾气虚脾居中焦,主运化、司升清、统血行。

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乏源,症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形体消瘦,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弱。

4.心气虚心主血脉,藏神明。

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亦不能养神,故见心悸、气短、多汗,劳则加重,神疲体倦,舌淡,脉虚无力。

5.阳(气)虚气虚可见面色晄白,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甚则晕厥。

阳虚除气虚症状外,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脉沉缓或迟而无力,舌质胖淡舌苔白。

辨证施治1.肺气虚证候;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甚至水肿,小便不利等。

治则:补益肺气。

主方: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黄芪、防风等。

2.肾气虚(1)一般肾气虚证证候;神疲乏力,眩晕健忘,腰膝酸软乏力,小便频数而清,白带清稀,舌质淡,脉弱。

治则:补肾益气。

主方:肾气丸加减。

方药:补骨脂、枸杞子、菟丝子、附子、桂枝、黄精、茯苓、山萸肉、淮山、桑寄生、党参、白术。

(2)肾气不固证证候;除一般肾气虚证外,还有小便频数清长,或余沥不尽、夜尿多、遗尿;或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或胎动不安,滑胎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阴虚和气虚的区别可从表现上简单辨别
导语:阴虚和气虚都是在人们身上常见的状况,通常来讲,阴虚和气虚其实是存在区别性的,那么,阴虚和气虚的区别有哪些呢? 1、阴虚体质的人常有虚
阴虚和气虚都是在人们身上常见的状况,通常来讲,阴虚和气虚其实是存在区别性的,那么,阴虚和气虚的区别有哪些呢?
1、阴虚体质的人常有虚火
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头顶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2、阳虚体质的人火力不足
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即俗称“火力不足”,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能力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临床表现为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

3、气虚体质表现为疲劳乏力
气虚体质是指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

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低下。

常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