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要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说课评价标准
教学
设计
做好“整合点”设计,在相应的教学环节中,应明确媒体的形式、题目或内容。
说明教学设计意图,突出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整合点”诊断与分析。说明为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时,利用信息技术的哪些功能特点,实现有效支撑,可以达到怎样的预期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50分)
教师
素养
教态亲切,仪表大方、自然;
表达准确,普通话规范;
说课语言详略得当,繁简适宜,条理性强;
体态语言有一定的感染力。
(10分)评价源自总分分值得分教材
分析
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策略,突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
(10分)
教学
思路
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清晰、准确地阐述和演示该课的设计理念、教学思路与教学资源。说明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说明“整合”的设计思路,“整合点”的诊断与分析、说明所选择资源和软件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鸡西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说课评价标准
(试行)
学校 _____________ 执教教师 ____________ 学科 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
课题 _______________ 时间 2010年___月___日 评委 ____________
说课
环节
说课评价标准和要求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的通知”参赛要求 (1)
参赛要求优质课大赛比赛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型和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赛项目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
(一)研讨课1.项目介绍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参赛教师在7分钟内,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智慧),落实教学目标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所选择的教学环境,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说课PPT、说课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研讨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三)(二)模拟展示课1.项目介绍针对一节已经上过的课,在12分钟之内,向评审专家、现场参会教师模拟讲课。
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应尽可能展现学生智慧培养方面的教学安排。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讲课PPT、模拟讲课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模拟展示课评分标准(见附件四)。
(三)观摩课1.项目介绍在所规定的学科基础上,针对每一学科出一个题目,参赛教师根据题目准备一节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整合课。
应重点展现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方面的应用效果,应尽可能展现学生智慧培养方面的教学安排。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讲课PPT、课堂实录、教学资源与软件(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
3.观摩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五)。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评比的通知
全区各小学、初中、高中:
为促进我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中心现举办2018-2019学年度北辰区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优秀课例评比。
此次活动本着以赛促研、以赛促培的原则,重点推动交互式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
请各学校高度重视,合理安排好时间进度,做好校内选拔和推荐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校内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促进全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上水平。
一、活动时间安排
1.校内初评
2018年12月12日前,做好校内初评推荐,推荐名额:小学1-3名、初中2-3名、高中2-3名。
2.区内复评
2018年12月17日前,将推荐课例上传至北辰教育网“智慧教育云平台”,上传方法详见附件3。
信息中心将组织评审小组针对报送的课例进行复评,将其中的优秀课例推荐参加市级及市级以上相关评比活动。
二、报送要求:
1、网络报送:参赛教师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按栏目分别报送(参照附件3)。
2、每节课可报指导教师 2 人、软件制作 2 人、视频制作 3 人。
3、课堂实录制作要求:
必须是完整的一个标准课时(小学40分钟、中学45分钟);采用录播教室(有条件的建议手动录制)或录像机双机位,专门为本次活动录制(黑板左上角显著位置书写上课时间);视频采用 MP4 格式,大小不超过 700M。
4、参赛报名表和汇总表(附件1、附件2)纸质(加盖公章)和电子版,由学校统一报送至信息中心。
截止时间:2018年12月17日17:00。
联系人:张立臣电话:26805355
北辰区教育网络信息中心
2018年11月19日。
全国中小学信息专业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要求
评审指标
评审标准
分值
教学分析
合理 □8-9分
比较合理 □5-7分
基本合理 □2-4分
9分
教学目标
合理 □12-15分
比较合理 □8-11分
基本合理 □4-7分
15分
教学重难点
合理 □5-6分
比较合理 □4分
基本合理 □2-3分
6分
教学方法
合理 □12-15分
比较合理 □8-11分
基本合理 □4-7分
15分
教学过程
合理 □8-10分
比较合理 □5-7分
基本合理 □2-4分
10分
整合点诊断
合理 □8-10分
比较合理 □5-7分
基本合理 □2-4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
整合点解决方法
合理 □12-15分
比较合理 □8-11分
基本合理 □4-7分
15分
资源、软件或网站及其应用效果
有效 □15-20分
比较有效 □10-14分
7.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ziyuan”文件夹下。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
四、现场展示要求
1.入选教师要以提交的参赛课为例,在7分钟内清晰、准确地阐述和演示该课的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创新点与整合点。大会工作人员将在剩余1分钟时对参赛教师进行提示,时间到应立即停止阐述和演示,之后参赛教师要对评委的提问做出简要回答,时间需控制在3分钟内。
基本有效 □6-9分
20分
附: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评审指南
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融合优质课大赛要求
附件2教学设计要求建议按照下图所示思路开展教学设计。
应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规律及已有基础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困难点及其最佳的解决方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诊断整合点,并根据整合点的需要选择软件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所提供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对象、目标及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及实效性强的整合点确定,整合点支撑软件选择及教学环境确定,教学反思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一、教学内容分析概括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前后章节(课)的联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对学习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已经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学生学习本节课普遍存在的困难,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特点。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应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
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可以按具体要求表述。
例如,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教学重点,一般应为需要学生理解、熟记、系统掌握并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内容。
教学难点,一般应为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特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特别是,应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本体特点研究教学方法。
建议对基础概念类知识,重点关注抽象知识还原到客观世界的途径;对方法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营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控制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如何建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思考的问题体系。
根据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诊断整合点。
建议重点关注下列类型整合点: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学生需要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步骤,教师、学生之间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
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课大赛通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授课交融优秀课大赛组委会信件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授课交融优秀课大赛通知为深入研究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授课、促进公正、提升教育质量的路子和方法,引领我国小学信息化授课方向,全面推动全国小学现代教育发展,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结合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授课交融优秀课大赛。
优秀课大赛比赛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授课模型和创立个性化学习环境,比赛项目分为商议课、模拟展现课、观摩课和微课。
经过大赛,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授课深度交融的能力,全面推动全国小学优秀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工作,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第一部分:优秀课大赛比赛项目项目 1商议课一、比赛内容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参赛教师应在 7 分钟内,向评审专家、现场参会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授课目的(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智慧),落实授课目的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所选择的授课环境,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建议尽可能采用交互电视或电子白板上课,有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书包),应用资源与软件张开授课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 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授课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授课。
二、报名方式及参赛需报送资料1.报名方式参赛名额一般为每个地域 5~10 人,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最多介绍 1 名参赛教师。
地域依照规命名额及学科比率介绍参赛教师。
各学科介绍人数占总数的参照比率:语文 25%、数学 25%、英语 20%、综合 30%。
由地域教育局精选后,发电子邮件并以光盘形式报送到组委会。
重点学校可独立介绍2-4 名学科教师参赛,每个学科最多介绍 1 名参赛教师,直接报送组委会。
2.参赛需报送资料(1)参赛教师介绍表(表格见附件一);(2 )参赛课的授课方案(基本要求见附件二)、授课资源与软件(包括授课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授课 PPT。
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课赛课评价标准
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做到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无科学性错误。
7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7
体现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师生活动比例恰当,时间分各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教学实效高。
7
学习评价与反馈
(10分)
教师能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效果进行评价。
奥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推进活动
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课赛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指标
权重
评分
教师素质
(15分)
教态亲切大方,语言表达流畅,有感染力,普通话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字体规范。
5
能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教学,同时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
5
课堂调控能力强,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教学灵活、机智,能够激励学生超越自己。
6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恰当,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切入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层次、有个性,信息技术使用层次高。
6
评价指标设计合理,便于及时收集、调控、反馈教学信息,有利于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自主培养多维能力,自主形成情感。
6
教学过程
(35分)
精心组织教学环节,课堂结构严谨,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自然。
5
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课堂气氛好。
5
信息技术 运用
(10分)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恰当,准确选择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整合的切入点,资源组织恰当、丰富、有层次、有个性,信息技术使用层次高。
多媒体工具使用熟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助于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
有助于支持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和个性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2.23•【字号】教办电教〔2022〕42号•【施行日期】2022.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中小学校、幼儿园: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2021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广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信息化驾驭能力,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省教育厅决定开展2022年度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内容和名额(一)评选范围: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各级各类教研、电教部门从事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
(二)评选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例。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课是指教师把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作为内容、方法与手段融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过程整体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着重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突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实录。
(三)评选名额:各地、各单位参评名额见附件1,不得超额推荐。
二、评选等级及评选流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设置一、二、三等奖三个等次。
(二)初评推荐。
采取自下而上、逐级评选推荐的方法进行。
各地、各单位认真组织,严格评选,择优推荐,经公示后报送。
(三)省级评选。
省教育厅成立河南省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委员会,对各地、各单位推荐参评作品进行评选,评选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颁发获奖证书。
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通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通知为深入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引领我国小学信息化教学方向,全面推动全国小学现代教育发展,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第十三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
优质课大赛比赛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型和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赛项目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
通过大赛,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全面推动全国小学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部分:优质课大赛比赛项目项目1 研讨课一、比赛内容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参赛教师应在7分钟内,向评审专家、现场参会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智慧),落实教学目标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所选择的教学环境,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建议尽可能选用交互电视或电子白板上课,有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书包),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二、报名方式及参赛需报送材料1.报名方式参赛名额一般为每个区域5~10人,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最多推荐1名参赛教师。
区域按照规定名额及学科比例推荐参赛教师。
各学科推荐人数占总数的参照比例:语文25%、数学25%、英语20%、综合30%。
由区域教育局筛选后,发电子邮件并以光盘形式报送到组委会。
重点学校可独立推荐2-4名学科教师参赛,每个学科最多推荐1名参赛教师,直接报送组委会。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教学资源与软件(包括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说课PPT。
3.研讨课评分标准(见附件三)。
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通知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组委会函件第十三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通知为深入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引领我国高中信息化教学方向,全面推动全国高中现代教育发展,由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第十三届全国高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
优质课大赛比赛的重点是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型和创设个性化学习环境,比赛项目分为研讨课、模拟展示课、观摩课和微课。
通过大赛,提升高中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全面推动全国高中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应用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部分:优质课大赛比赛项目项目1 研讨课一、比赛内容针对已经上过的一节课,参赛教师应在7分钟内,向评审专家、现场参会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智慧),落实教学目标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所确定的整合点,所选择的教学环境,为整合点所选择的资源与软件(建议尽可能选用交互电视或电子白板上课,有可能的情况下,使用电子书包),应用资源与软件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重点介绍如何应用教学资源和软件支撑整合点教学。
二、报名方式及参赛需报送材料1.报名方式参赛名额一般为每个区域5~10人,每个学校的每个学科最多推荐1名参赛教师。
区域按照规定名额及学科比例推荐参赛教师。
各学科推荐人数占总数的参照比例:语文20%、数学20%、英语15%、文科综合15%、理科综合15%、其他15%。
由区域教育局筛选后,发电子邮件并以光盘形式报送到组委会。
重点学校可独立推荐2-4名学科教师参赛,每个学科最多推荐1名参赛教师,直接报送组委会。
2.参赛需报送材料(1)参赛教师推荐表(表格见附件一);(2)参赛课的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见附件二)、教学资源与软件(包括教学课件,图片、音视频、动画等素材,专题网站,工具软件等)(技术规范见附件七)、说课PPT。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比赛评分标准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比赛评分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比赛评分标准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探讨教法,破解难题,取得成效,同时提高教师液晶一体机的使用水平,提升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全体任课教师中开展东凯第二小学首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展示评比活动。
为保质保量开展好本次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为根本,坚持立足课堂,务实高效,突显特色的原则,扎实有序开展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评审小组组长:薄平安成员:宋少峰马克陈梅石春桂王志君薄纯雅于星三、活动安排说明(一)比赛时间初定为十月下旬,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二)比赛地点录播室(三)比赛次序参赛教师分学科(语文、数学、综合)通过抽签形式做赛前排序,抽签时间另行通知。
(四)评比办法1.根据教师参赛时的精神面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策略的运用、白板使用的熟练程度及方法种类等方面,按照《东凯第二小学首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展示评比评分标准》进行现场评比打分。
2.本次活动在全校形成广泛使用液晶一体机进行教育教学的浓厚氛围。
要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条件,将活动与学校的常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活动促使用”的目的。
四、参赛人员参加对象为年龄在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由各教研组负责推荐。
语文教研组:至少6人。
数学教研组:至少4人。
综合教研组(除体育外):至少4人。
各教研组推荐教师截止时间:10月9日。
五、评选内容1.液晶一体机课堂教学(希沃白板等设备)应用。
2.教师应用液晶一体机设备和学科网络资源整合的能力及成效。
六、活动要求1.被推荐参加赛教的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所安排的参赛时间、教学进度确定参赛的教学内容。
2.参加赛教者在比赛前需上交八份教案(详尽教案)到教科室。
3.全体专任教师在没有课时安排的情况下全部到录播室听课,教务处负责签到。
【VIP专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
兴安街道城北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推荐方案各专任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安丘市教育局安教便字〔2014〕27号文件要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的通知并结合街道及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活动,特制订本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学校评选推荐参加街道评选展示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参与对象全校所有学科专任教师。
活动开展步骤本次活动分学校评选、街道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四个阶段进行。
(一)学校评选我校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第一名上报教管办参加街道级评选。
想参评的各专任教师于2月24(下周一)下午放学后到教导处报名,逾期视为弃权。
报名后学校分学科组织进行听评课活动,进行打分排队。
校级评选活动于3月3日前完成,3月5日上报兴安街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荐名单汇总表。
(二)街道选拔推荐。
选拔推荐时间为3月7日-3月20日,教管办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评委,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科第一名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参加市级评选的教师的课堂实录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采用录播教室录制上传到录播平台。
(三)带头人市级示范。
教育局将组织评委对各单位推荐上报的课例进行选拔,每学段每学科确定一人为市级示范人员。
济源市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大赛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学科内容与教学过程(70分)
教学目标与
教学设计
目标明确、具体、可行,表述科学、清晰、可操作,重难点把握准确,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准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容量适当。教学环节清晰,教学方法选择和学生活动设计有利于目标达成。作业设计体现差异性,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5
2.教学内容既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构建,又要注重创新环节的设计。
6
3.能较好把握重点、难点,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5
教
学
过
程
50分
1.能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优选实验方案,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对实验活动过程进行有效引导,实验与教学程序安排紧凑、合理。
8
2.优化教学过程,创设富于启迪性的学习情境,灵活采用科学多样的教学方式,实现高效课堂。
5
济源市普通中小学实验教学优质课评比标准
项目
评分内容
分值
教学
目标
9分
1.基于课程标准,符合教材内容,三维目标融合,构建实验教学目标。
3
2.实验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可操作性强。
3
3.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落实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3
教
学
内
容
16分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内容设计科学、完整,紧扣教材及国家课程标准。
5
教学
效果
10分
1.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各层次学生均有收获。
5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验、观察等活动中掌握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标准-推荐下载
兴安街道城北小学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推荐方案各专任教师: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根据安丘市教育局安教便字〔2014〕27号文件要求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的通知并结合街道及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评选活动,特制订本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学校评选推荐参加街道评选展示活动,全面提高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参与对象全校所有学科专任教师。
活动开展步骤本次活动分学校评选、街道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四个阶段进行。
(一)学校评选我校分学科进行校级评选,按照每学科1人的名额进行选拔推荐,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参入评选的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学校将每学科第一名上报教管办参加街道级评选。
想参评的各专任教师于2月24(下周一)下午放学后到教导处报名,逾期视为弃权。
报名后学校分学科组织进行听评课活动,进行打分排队。
校级评选活动于3月3日前完成,3月5日上报兴安街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荐名单汇总表。
(二)街道选拔推荐。
选拔推荐时间为3月7日-3月20日,教管办组织有关人员组成评委,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1)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科第一名推荐参加市级评选。
参加市级评选的教师的课堂实录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采用录播教室录制上传到录播平台。
(三)带头人市级示范。
教育局将组织评委对各单位推荐上报的课例进行选拔,每学段每学科确定一人为市级示范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教学设计要求建议按照下图所示思路开展教学设计应通过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规律及已有基础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分析教学的困难点及其最佳的解决方式与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 诊断整合点,并根据整合点的需要选择软件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所提供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对象、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方式与方法,教学过程安排及实效性强的整合点确 定,整合点支撑软件选择及教学环境确定,教学反思等方面。
具体要求如下: 一、 教学内容分析概括介绍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特点、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与 前后章节(课)的联系。
二、 教学对象分析分析学生对学习本节课所需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已经形成解决问题的能 力水平、学生学习本节课普遍存在的困难,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特点。
三、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1教学目标应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 表述。
学科课程标准有不同要求的,可以按具体要求表述。
例如,数学的知识 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 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学科本 学习规 律研究挖掘 整合点」体研究根据本体和学 习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怖建理想教 学过程构建数 字化学 j 习环境」2.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
教学重点,一般应为需要学生理解、熟记、系统掌握并转化为相应能力的内容。
教学难点,一般应为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掌握、或难以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四、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应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特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方法。
特别是,应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本体特点研究教学方法。
建议对基础概念类知识,重点关注抽象知识还原到客观世界的途径;对方法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营造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对控制性知识及相应能力,重点关注如何建立让学生有机会系统思考的问题体系。
根据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诊断整合点。
建议重点关注下列类型整合点:需要还原知识、改变知识形态的教学步骤,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联系的教学步骤,知识系统学习的教学步骤,学生需要个性化选择学习内容的教学步骤,教师、学生之间需要分组交流、相互评价的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可采取以下不同形式描述:方式一:教学流程图+教学环节说明把教学的基本结构用流程图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体现教学的基本思路、目标达成的基本路径、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特点。
每个教学环节需要说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整合点。
方式二:表格方式可采用下面样式表格表述教学过程五、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或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
研讨课(说课)评分标准模拟展示课(微型课)评分标准注:凡是标注为*的评分指标,得分低于60%总分为0同题异构观摩课评分标准注:凡是标注为*的评分指标,得分低于60%总分为0初中同题异构观摩课参赛题目附件7教学资源技术规范文件夹命名方式: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全部存放在“ ziyuan ”文件夹下。
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
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
一、文本一一教学设计1. 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应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办法,教学过程等方面。
2. 兼容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版本。
纸张为A4;页面大小要求A4 标准页面,上下边距要求2.54厘米,左右边距要求3.18厘米(即Microsoft Office Word默认格式),纵向纸张方向。
3. 页码位置: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居中;格式:1, 2, 3 ................4. 主标题为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字加粗居中,中文课题名称要加书名号,段前、段后1倍行间距。
5. 内容各级标题序号依次为一,(一),1, (1),①等。
具体要求如下:(1)一级标题顶格,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j)四号字加粗,编号后加顿号,如“一、”;(2)二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小四号字加粗,编号括号后不加标点,如:“(一)”为正确,“(一)、”为错误;(3)三级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或楷体(英文:Times New Roma)小四号字加粗,编号后的“圆点”要求为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加“顿号”为错误,如:“ 1.”为正确,“ 1•”“ 1、”都错误;(4)四级及四级以下标题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英文:Times NewRoma)小四号字,其中四级标题序号中的括号为中文全角(英文排版例外),女口:“(4)” 为正确,“⑷”为错误;(5)标题一般末尾不加标点,如果序号后面的文字是说明内容的,不做标题看待,末尾要有标点。
6. 正文宋体(英文:Times NewRoma"小四号字或五号字,1.25倍行距, 段前、段后0.5倍行间距,首行缩进2字符。
7. 图片不能过大,图片标题为宋体或黑体,小四号字或五号字,在图片下方居中。
组合图形(如流程图)应采用“组合”格式或画在同一画布上。
教学流程图常用的几何图形,并无统一标准。
以下所列图例仅供参考,如使用其他图例请标明含义。
8表格的标题为宋体或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小四号字或五号附件7字,在表格上方居中;表格内文字标题、内容为宋体(英文:Times NewRoma"五号字,单倍行间距。
9.对正文进行说明用“小括号”,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或五号字;教学设计意图用“中括号”(【】”),楷体小四号字或五号字,可放在相对应的教学环节之下。
二、图片1. 能够在Intel赛扬2.0GHz CPU 256MB DD内存以上配置的计算机上稳定、正常运行。
2. 采用国际通行的文件格式(bmp jpg、gif、png格式),尽量避免安装特殊播放程序。
3. 除特殊要求外,图片像素大小不低于640 *480(低于此标准需加以说明)c三、音频1. 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低于48 KHZ,量化位数为16位,声道数为双——1-^、%声^道。
2. 采用国际通行的文件格式(mp3 wav或wma,尽量避免安装特殊播放程序。
3. 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
四、视频1. 记录制式:PAL/D制式;格式:wmv asf (资源库)、mpeg/DVD(光盘)或flv (教学平台或网页)。
2. 录制节目所用的信号源,应符合《彩色电视广播GB3174- 82》的规定。
3. 视频信号与画面质量。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CTL同步控制信号必须连续;图像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
(2)清晰度:12bit量化级数,抽样比4:2:2,码流50Mbps以上。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4. 音频信号。
(1)声道:现场声部记录于第1声道,解说声记录于第2声道。
(2)音电平:标准电平为OVU音响电平应在一10〜OvU电平指数之间。
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
音频信噪比不低于48db。
没有交流声或其它杂音等缺陷。
(3)节目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4)音频要求:语言w -10dBFs 瞬间=-10dBFs(5)音乐w -5dBFs 瞬间=-5dBFs(6)最低音频幅度不能长时间w -25dBFs(7)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声音和画面同步。
五、动画1. 动画要求是flash或几何画板制作,文件格式为swf, gsp (几何画板5.0版本)或exe,尽量避免安装特殊播放程序。
2. 动画页面色彩搭配合理,文字使用得当,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
3. 动画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 asf, flv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
4. 动画中的音频为mp3 wma或wav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声音和画面同步。
5. 动画中图片压缩比不小于80%6. 能够在Intel赛扬2.0GHz CPU 512MB DD内存以上配置的计算机上正常、稳定运行。
动画播放清晰流畅;各种操作按钮指示明确,所有链接均能正常打开。
六、PPT文稿1. 兼容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版本,PPT页面色彩搭配合理,各页面有合理的链接按钮。
2. 排版规范、字体大小适中、布局合理。
3. 课件中所采用的视频为wmv asf等流媒体格式,画面播放清晰流畅。
4. 课件中的音频为mp3或wma格式,声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等现象。
5. 课件中的图片为jpg格式或gif格式。
要求图片影像清晰,不要带有多余的链接和其他公司或组织的标识。
6. 课件中的Flash动画要求插入到幻灯片中播放,如使用ShockwaveFlash Object控件插入Flash对象。
7. 课件中链接的资源,需要链接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资源。
所有资源文件存放在“ ziyuan ”文件夹下。
文件命名均使用拼音或者英文,尤其注意素材文件的命名问题。
所有资源链接必须为相对路径,确保链接有效。
七、网页1. 浏览器兼容性测试支持IE6~9、火狐等主流浏览器。
2 .网页在1024*768分辨率下观看效果理想,同时在其它分辨率下无变形。
3. 板块布局合理,各部分色彩搭配自然,页面格式排版要简洁美观。
4. 网页中链接的资源存放合理有序,确保网络传输中链接全部有效,没有无效链接。
注:网页中所有的文件或文件夹名均需使用阿拉伯数字、拼音或英文,且所有文件扩展名要为小写,以避免与一些资源库软件不兼容。
5. 网页中视频格式为wmv asf或flv,音频格式为mp3或wma附件8“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课程名称:知识点来源:学科:年级:教材版本:1. 学习目标设计:[设计提示与要求:1.对知识深度理解的目标;2.对思维学习的目标;(如发现、构想、分析、归纳、评价、创造等有关学生智慧培养与发展的目标;)3.对学习高度投入的目标。
(如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独立完成生成性的学习成果)]2. 任务(问题)设计:[设计提示与要求:设计的任务具有整体性,可以分解在不同的学习环节完成,每个环节完成的任务都有明确的学习成果,特别是要有生成性成果。
任务设计的要求:1.以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任务推进学习;2.每个学习环节都由来自整体任务的子任务驱动;3.通过任务能促使交互的发生,特别是学生与信息技术工具、数字化资源、网络等的交互;4.学习目标导向和任务驱动,应能显著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保证学习的全情投入; 5.确定整体任务的学习成果和各子任务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