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练习及答案)WORD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学习目标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生动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自主预读】1.找出下列各组中注音或书写的错误,并在横线上订正。
①刺入骨髓销耗巨大阴霾毙日砭骨biān ________②难以弥补斩钉戳铁养经蓄锐耸立sǒng ________③梦寐以求孜孜不卷迫不急待匍匐púfú ________④钢毅不屈步履艰难契而不舍余暇xiá ________2.在下列括号中填入适当的修饰词。
()的岩壁()的体格()的精力()的大风雪()的山路()的夜色()的轮廓()的估计3.选词填空。
①迈进前进他们________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
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________。
②衰弱虚弱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________,每走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
在身体极度________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
③蒙眬朦胧曚昽太阳像遮上了一层纱,________可见其轮廓。
我在________中,眼前现出一片海边的沙地来。
举目四望,________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脚下。
4.词语解释。
①崔巍:②履践:③匍匐:④养精蓄锐:5.写出复述课文的要点。
6.登上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文本探究】7.本文的刘连满同《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
请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形象,然后进行讨论、交流:①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②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③奥茨留给队友最后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王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77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④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⑤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现在你对这些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请你结合一些事例,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基础训练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A.冰镐()镶有()滞留()B.砭骨()履践()迸散()C.挣扎()轮廓()窒息()D.匍匐()崔巍()颤栗()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潦绕凄励养精畜锐B.峰颠泛骨斩钉结铁C.瑰丽辩认一口同声D,俯跌携带横亘绵长3.下列红色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养精蓄锐(勇气)体力不济(补益)B.情不自禁(受不住)异口同声(相同)C.勇往直前(去)拾金不昧(隐瞒)D.临危不惧(遇到)流芳百世(美名)4.造词填空。
(1)他用双手____________进岩缝,脚尖____________尖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____________地上升。
A.伸踩一点一点B.插蹬一点一点C.抓踩一寸一寸D.插蹬一寸一寸(2)即使有完美的体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____________不足以忍受砭骨的大冰雪,____________不敢履践悬岩的边沿,____________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袭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A.意志B.勇气C.神经5.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B.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脚下。
现在,他们三人的头顶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岩了。
C.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普通得非常低矮了。
D.突击队员们走了大约两个钟头,才上升了约七十米。
6.续写,使之构成排比句式。
人是在挑战极限中成长。
攀登过绝顶的高峰,才知坎坷的渺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查阅资料,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珠穆朗玛峰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训练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王富洲、屈银花和贡布三人匍匐在地上,依靠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 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新人教版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导学目标】1. 理解积累词语。
2. 了解有关珠穆朗玛峰的知识和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3.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掌握文章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4. 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5. 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激励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勇气。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难点:理解文中穿插景物描写的作用。
【媒体使用】【导学过程】一、预习领先一步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耸.立 ( ) 砭.骨 ( ) 崔巍. ( ) 匍匐.. ( ) 阴霾. ( )窒.息()峰巅.()滞.留()履.践()余暇. ( )2. 解释下列词语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3. 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训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训水记》《时代的回声》。
(2) 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简介喜马拉雅山脉位于西藏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3) 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穆朗玛峰活动简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穆朗玛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了大本营。
参加这次活动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为尽早征服珠穆朗玛峰,他们做了大量的周密的准备工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导学目标
1.提高概括课文的能力,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的描写景物。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有详有略的复述课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1、边默读边圈画重点词语。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组内探究飞渡成功因素。
4、根据理解补充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到了一群的登山队员。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感受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
精习
1.为什么选文中几处提到珠穆朗玛山顶峰、群峰在夜色中的黑影?
2.段⑶中写到“他们站在岩坡上沉默了片刻”,你能根据课文内容推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吗?请你为课文补上一段心理描写。
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4.X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指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其作用。
形象分析:富于智慧,有决断力,遇事镇定,临难从容。
点拨:现在,他们每前进一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很长的时间。由于高山严重缺氧,他们感到眼花、气喘、无力。他们的四肢更加沉重了,他们的行动更加迟缓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他们忍受着肉体上的巨大痛苦,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地朝顶峰走去。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斩钉截铁”和“异口同声”有怎样的表达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对于这三位登山运动员来说,阻碍他们登上顶峰的最艰难的三个障碍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23.《登上地球之巅》
第五单元23*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速读课文,复述故事,学习概括文章的能力。
学习通过品析语言来理解人物形象。
3.学习登山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发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1.搜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图片等资料。
2.看“注释”了解作者。
3.参照文下注释阅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词义。
二、基础积累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砭.骨()窒.息()崔巍..()镶.嵌() 匍匐..() 锥.形()2.解释下列词语。
砭骨:履践:崔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斩钉截铁:三、整体感知你能不能在题目前面加上一些信息,来概括这篇文章内容。
四、局部探究1.在文中画出你印象最为深刻或者最让你感动的细节。
在四个登山队员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找出相关段落。
2.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这三个人,刘连满并没有登上山顶,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篇幅写他呢?3.复述一下他们攀登“第二台阶”的内容。
其中有些词句可以保留,有些地方可以发挥我们的想象。
4.在描写四人攀登过程的时候,作者是怎样来表现攀登的艰难的?参考答案二、基础积累1.biān zhìcuī wēi xiāng pú fúzhuī2.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强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锐,锐气。
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三、整体感知中国登山队员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于1960年5月25日凌晨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四、局部探究1.刘连满甘当人梯(攀登第二台阶);雪夜行军;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献出氧气;登山队员舍弃氧气瓶,进行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登上地球之巅时的自豪。
相关段落第6、7、11、14、15、16段。
2.刘连满在队员攀登第二台阶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人教版初一下)(3)doc初中语文(1)要紧内容:«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学习重点:«登上地球之巅»1、速读课文,复述要紧内容。
2、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究自然隐秘的豪情壮志。
«真正的英雄»1、了解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庞大悲剧。
2、感知人类最为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究未知领域的精神,认识到——整个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与一切艰巨险阻斗争的历史。
知识讲解:一、基础知识1、正确朗读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
高耸sǒng砭骨biān崔巍cuīwēi匍匐púfú阴霾mái余暇xiá2、辨不以下词语的读音和形体的异同。
缭绕——缠绕斩钉截铁——锲而不舍养精蓄锐——齐心协力阴霾——阴晦梦寐以求——孜孜不倦迫不及待——难以补偿3、明白得以下词语的意思。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受专门冷或疼痛专门剧烈。
履践:践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壮。
阴霾:本文指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
侵袭:侵入和突击。
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寄予:把理想、期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情况上。
哀思:悲伤想念的感情。
二、重点分析1、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截了当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2、阅读课文,试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通过。
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
他们艰巨地向前行进着。
两个多小时后,闻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他们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第二台阶〞。
这时,队员们又得面对黑夜的挑战。
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精品导学案 新
《登上地球之巅》【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1、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自主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耸.立()砭.骨()崔巍..()..()匍匐阴霾.()余暇.()2、解释下列词语。
①砭骨::②履践:③阴霾::④迫不及待:⑤侵袭:⑥哀思:3、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标记出来。
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阶段。
(2)找出文中感人的描写语段。
登山队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3)登山队员表现出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4)找出你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体会一下这些语句好在哪里。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在《伟大的悲剧》中,我们曾为斯科特等勇敢者的悲壮之举感动不已。
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这样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探索者,今天,我们就来接触这样一批《登上地球之巅》的勇士们。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文)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一)读一读。
1、再突击顶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先后遇到了哪些困难?体力衰竭,寒冷、黑夜、缺氧(标出课文中的提示语)2、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3、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和大无畏的精神。
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和刘连满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
(二)议一议。
1、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2、12自然段中引用杨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段话作用是什么?是否离题?3、再次走进文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在文中勾画出来,并说说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
2、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郭超人(1934—2000),男,某某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先后任新华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某某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3、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整理字词。
组间交流:
边看图片边复述课文。
其他同学给予评价。
注意引导学生倾听,并按要求进行评价。
预习
1、朗读。
2、思考:本段感人之处在哪儿?
三、在备习过程中,有哪些疑问,请提出来。
出示评价要求:①是否抓住重点字词,情节是否完整。②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有感情。
展示登峰全过程的图片。
师小结课文情节:
陷入困境,凶多吉少;
舍己为他,绝处逢生;
团结一心,无私奉献。
提出思考问题:本文中哪个情节最感人,为什么?
倾听学生的质疑,理出研习思路。
朗读第九自然段。
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
备习中的质疑,小组内交流后提出来,供研习交流。
学生可能从各个角度发言,显示出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教师要灵活处理。
时习
1、阅读拓展:人类登月
2、对“阿波罗”飞船飞向月球成功这件事,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到言必有据。
预习
初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新人教版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目标】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归纳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适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色来描绘的写作方法。
3. 领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敬奉献精神。
激发研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培育开辟创新精神。
【导学要点、难点】1.学习详略适当的叙事方法。
2.抓住特色描绘光景的方法。
【预习导学】3. 迅速默读课,按必定的次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合作研究】4.在登顶过程中,爬山队员要战胜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战胜这些困难的?5.刘连满最后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以为他值得写吗?6.课文中有许多自然光景描绘,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7.认真体会以下语句,写出其表达成效。
(1)在身体衰弱和严重缺氧的状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峰行军,这不单极其困难,并且相当危险。
此刻,他们每挪动一步,肉体要蒙受多么巨大的难过啊!(2)夜更深邃,山上山下各处是一片乌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烁。
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眼前开始变得特别低【拓展提高】8. 阅读短文达成练习:向命运挑战一个人有了聪慧才华,其实不必定能发挥出来。
要获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忍。
17 岁时,他考中了有名的牛津大学,21 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医生说他至多只好活两年半。
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受到严重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对着严重的挑战。
假如他在命运眼前脆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便可能难过地生活,平凡地消逝。
可是,霍金内心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可是这样。
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
”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存心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绚烂。
”1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中小学疾病不停地向他攻击。
他的病情逐渐加重,肌肉一每日地萎缩下去,走路愈来愈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练习及答案-文档资料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登上地球之巅》练习及答案23.登上地球之巅【积累·感知】一.给加点字注音耸立___缭绕___峰巅___摄氏度___滞留___崎岖___窒息___轮廓___二.多音字注音组词济()___颤()___绕()___散()___()___()___()___()___三.成语填空养精蓄()斩钉()铁异口同()齐心()力勇往直()步()艰难头()眼花腰()背痛四.课文内容填空1.即使有()的体格,()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忍受()的大风雪,神经不敢()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2.他们的四肢更加()了,他们的行动更加()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2.本文选材详略得当,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4.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天色开始黑下来,寒风凄厉地呼啸着。
他们事先以为天黑以前就能登上顶峰,现在看来,这种估计显然错误。
黑夜,即将成为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第二道难关。
在这人类从未到达过的珠穆朗玛峰北坡最后二三百米的路途中,他们将要遇到什么困难,要走多长时间,事先确实很难精确估计。
勇敢的突击队员们还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由于前一阶段花费的时间过长,他们背上的氧气筒的气压表显示,氧气的容量已经不多。
继续前进,可能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
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衰弱,每走一两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但他缓慢地站起来,仍然一偏一倒地坚持继续往前走着。
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英国“埃非勒士委员会”的组织者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一书中曾这样写道:“人类身体在任何地方所受的痛苦,未有甚于一个埃非勒士峰攀登者在登山的最后一天所忍受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23《登上地球之巅》1
七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课题:登上地球之巅课型:新授时间:201年月日学案序号:主备:审核: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面得分加点字注音:砭.骨()履.践()崔巍.()齐心协.力()冰镐.()滞.留()迸.散()养精蓄.锐()匍匐..()窒.息()腰酸背痛.()勇.往直前()2.解释词语含义:养精蓄锐:齐心协力:勇往直前:窒息:匍匐:斩钉截铁:异口同声:3.队员在登峰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4、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批注学习。
二、学习•研讨1.简介珠穆朗玛峰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绵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2、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3、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哪些困难?他们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①②③④⑤⑥4、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5、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6、文中有哪些令你感动的细节或人物,说一说这些细节表现了登峰队员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结合生活谈谈你的感受。
三、拓展延伸刘连满尽管没有成功登顶,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也是英雄,但是,英雄却没有享受到英雄的待遇。
四人回来后,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人享受了英雄应有的待遇,他们身居要职,万人敬仰,生活富足……,可是,刘连满呢,被分配到哈尔滨某工厂,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车间工人,直至退休后还要跟人打工(守门口),三个孩子下岗,老伴没工作,生活困顿。
七年级语文下册 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6)凌晨,登顶成功。
2、默读全文,请说说登山英雄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又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遇到三大困难:①寒冷,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②黑夜,山上山下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天空闪耀;③缺氧,他们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
他们之所以能战胜困难,主要靠以下几点: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23、登上地之巅
课题
23、登上地球之巅
课型
新授
导学内容:
1、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3、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导学重点: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导学难点: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探索自然奥秘的豪情壮志。
3、本文选材详略得当,试简要概述文中详写了哪两个典型事件?有什么好处?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台阶”的过程。依次写出这里的岩壁极其陡滑危险,队员们用“人梯”翻越的方法,在黑夜中攀登的艰险,以及想到英国登山家的失踪。二是详尽写了X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这样详写有助于突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4、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X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X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5、阅读第15自然段。
这段文字真实地描述了X连满同志在险境中复杂的心理变化历程。他在死神扑来之际,对生命是多么的珍惜。但为了同志,为了党和祖国,为了自己的事业,毅然留下短信,把救命的氧气无私地奉献给肩负光荣而艰巨使命的同志们。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将激励我们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七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七年级下
册数学导学案
23 登上地球之巅
【预习案】
一、材料链接
1、作者介绍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地了解了许多感人故事,本文就选自他的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二、预习自测
1、字音字形:
注音并解释整个词语。
1、砭骨()
2、履践()
3、崔嵬()
4、窒息()
5、养精蓄锐()
6、齐心协力()
2、整体感知
(1)登珠峰的英雄遇到哪些困难?是靠什么来战胜的?
(2)登顶成功,只是文中介绍的这四个人努力的结果吗?请说明原因。
(3)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
【探究案】
一、内容探究
1、找出文中令人感动、难忘的人物形象,并说说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他怎样的优秀品质?
2、读完全文你有哪些感受?
二、写法探究
1、课文中有许多景物描写的句子,请举出几例,并说说它的好处。
2、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感谢您的阅读!。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23登上地球之巅导学案新人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23、登上地球之巅教师寄语: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我们中国人,就是最棒的!学习目标: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升归纳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适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光景特色来描绘的写作方法。
3、领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敬奉献精神。
激发研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培育开辟创新精神。
一、基础知识:1、给划线的字注音并解说整个词语。
1、砭骨()2、履践()3、崔嵬()4、窒息()5、休养生息() 6 、同心合力()2、以下句子属于描绘的表达方式的是()A、他们预先认为天黑从前就能登上巅峰,此刻看来,这类预计明显错误。
B、此刻,他们每挪动一步,肉体要蒙受多么巨大的难过啊!C、夜更深邃,山上山下各处是一片乌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烁。
D、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的巅峰,达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巅峰的创举。
二、理解研究1、在登顶过程中,爬山队员要战胜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什么来战胜这些困难的?2、课文中有许多自然光景描绘,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3、刘连满最后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三、合作怀疑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认真体会以下语句,写出其表达成效。
1、在身体衰弱和严重缺氧的状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峰行军,这不单极其困难,并且相当危险。
此刻,他们每挪动一步,肉体要蒙受多么巨大的难过啊!2、(刘连满)开始进入一种半昏倒的状态。
他的内心特别理解,他正在被人们称为“死亡地带”的高度上,窒息的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
他拉过身旁的氧气筒,可是,他的眼前出现了正在向巅峰冲击的战友们的背影。
他断然把氧气放回本来的地方,自己昏昏睡去3、夜更深邃,山上山下各处是一片乌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烁。
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眼前开始变得特别低四、课内精读(一)阅读下边语段,达成1-6 题。
⑴夜色浓厚,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模糊一片。
只有珠穆朗玛巅峰还露出隐约的()。
七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6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6 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3、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故事复述,合作探究,景物描写。
预习形成一、引入新课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现实,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郭超人(1934~2000),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某某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某某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某某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珠穆朗玛峰简介: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中国某某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绵延长达2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
这里终年冰雪覆盖,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峰,高达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峰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
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
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
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3.1960年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活动简介: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建起大本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登上地球之巅
【导学目标】
1.速度课文,复述故事,提高概括能力。
2.学习叙事详略得当,选材典型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写作方法。
3.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奉献精神。
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导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2.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预习导学】
3.快速默读课,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4.在登顶过程中,登山队员要克服的困难有哪些?他们是靠
什么来克服这些困难的?
5.刘连满最终没有登上主峰,可文中反倒写他的文字最多,你认为他值得写吗?
6.课文中有不少自然景物描写,它们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7.仔细体味下列语句,写出其表达效果。
(1)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极其困难,而且相当危险。
现在,他们每移动一步,肉体要承受多么巨大的痛苦啊!
(2)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珠穆朗玛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拓展提升】
8.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向命运挑战
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
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
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
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遭到严重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
地生活,平庸地消失。
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
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
”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
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
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
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
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
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
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
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
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
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
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来。
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他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持地活着。
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
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
但是,他的大
脑还很行。
他让助手把资料摊在小桌上,一页页地阅读。
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
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
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
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
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
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
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
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1)霍金创造了哪些奇迹?
(2)霍金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取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你还读过哪些像霍金这样感人的故事?请写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主要的事迹。
(4)文末说:“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