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1.公共管理的概念和范围: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非营利组织行使权力,管理公共资源,实现公共目标的过程。

公共管理的范围涉及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2.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公共管理学依托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从中借鉴和发展了一系列理论和概念,如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理论、合作理论等。

3.政府的角色和职能: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职能包括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服务的提供,社会管理等。

4.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决策和政策实施等。

5.组织理论和管理: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力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和经营管理的应用。

6.效率和公正:公共管理学关注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问题。

在资源配置中,公共管理需要考虑效率和公正的平衡,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7.公共管理的评估和监管:公共管理学研究公共政策和行政管理的评估方法和技术,以及监管机构的建立和运作。

8.国际比较和跨国合作:公共管理学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和理论,开展国际比较研究,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9.公共领导力和决策:公共管理学探讨公共领导力和决策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公共领导者和决策者的能力。

总之,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学科,涵盖了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

通过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知识点,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事务和公共组织的运作机制,提高公共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授课章节: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多媒体教学教材与参考书目:1、[澳]欧文?E ?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出现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导舆论倾向认为是传统公共行政学向公共管理学发展的阶段。

初步认识和了解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公共管理学学科兴起的背景与路径学科特征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复习思考题:1、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与路径2、简述公共管理特征与研究方法3、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基本教学内容: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一、两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尝试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种是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强调民主取向(昙花一现);另一种是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追溯到1951年,60年代末和70年代迅速成长,八十年代成为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抗衡的学派。

二、行政学发展的三大阶段早期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阶段新公共行政学阶段公共管理学阶段三、公共部门管理的三大范式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分析)范式(新)公共管理学范式四、公共管理学的三种理解一是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

二是把公共管理学当做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是将公共管理学看做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五、(新)公共管理(学)范式的相关概念公共管理(美国)新公共管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等)—(胡德,1991) 企业家政府—(奥斯本和盖布勒,1992)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罗森布鲁姆,1992)管理主义—(Pollitt,1990)后官僚制典范—(Barzelay,1992)六、(新)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一方面,20世纪从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公共管理(政府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即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其主要特点如下:1.背景: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也促进了企业管理思想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

2.含义:即将企业管理的理念、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领域,强调效率、效益和市场化的管理方式。

3.性质:1)B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将公共管理者视为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强调管理者的能力和技能,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2)以研究取向而言,B途径注重理论性、量化的,以科学方法为基础的规范取向。

3)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法和模型分析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视公共管理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2)在教学研究上注重理论性、量化的研究方法;3)以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注重管理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四.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政府职能转变,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政策制定和社会调节转变,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高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

(2)公共管理的市场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部门,强调效率和效益,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3)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共同承担社会责任,实现共赢。

(4)公共管理的信息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管理将更加依赖信息化手段,提高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

(5)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成为公共管理的重要趋势,促进公共管理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最后,科学技术革命也是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政府需要应对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发展新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Public Administration)是一门研究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公共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

公共管理学主要研究政府组织的建设和运作、公共决策和政策制定、行政政策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述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以公共机构和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包括公共管理的定义、性质、特点、目标和任务等内容,以及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公共服务、公共利益等概念,公共管理的理论包括经济学、组织理论、决策理论、行为科学、公共选择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三、公共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公共机构的组织和管理包括公共机构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决策过程、领导与管理、绩效评估、创新与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四、公共决策与政策制定公共决策与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分析、议程设置、政策制定过程、政策评估等方面的知识,其中涉及公共政策的目标、内容、影响因素、实施策略等内容。

五、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包括行政管理的原则、方法和技巧,公共服务的内容、质量和评价等方面的知识。

六、公共项目管理与项目评估公共项目管理与项目评估包括项目管理的过程、方法和工具,项目评估的指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七、社会公众参与与治理社会公众参与与治理包括公共决策的参与方式和机制、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以及社区治理、网络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八、公共管理的伦理与责任公共管理的伦理与责任包括公共管理者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决策等方面的知识。

九、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发展趋势包括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制度、公共管理的发展模式和趋势等方面的知识。

以上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公共管理能力,为其未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以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主要的知识点。

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非营利组织或其他公共机构利用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的活动。

其特点包括政治性、公共性、目标导向性、社会责任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二、公共管理机构与组织公共管理机构包括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和其他公共机构,它们通过制定政策、管理资源和提供公共服务来履行公共职责。

公共管理组织包括部门、机构、项目团队等,它们通过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管理目标。

三、公共管理的职能和过程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政策制定、规划与决策、组织与协调、资源配置、目标管理、绩效评估等。

公共管理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四、公共管理的决策与领导公共管理中的决策过程包括问题识别、目标设定、方案选择和决策实施。

领导在公共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的领导可以推动组织的发展和实现目标。

五、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和监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是衡量组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方法,包括效能、效率、公正和透明度等方面的评估。

监督是对公共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六、公共政策与公共服务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或实现公共目标制定的行动计划,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领域的政策。

公共服务是政府和非营利组织向公众提供的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

七、公共管理的与创新公共管理是政府为提高管理效能和满足公众需求而进行的,包括政治体制、行政体制和管理方法等。

创新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政策创新等。

八、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合作公共管理的国际比较是通过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公共管理制度和实践,为改进和提高国内公共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国际合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开展公共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共同发展。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伦理【圣才出品】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伦理【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公共管理伦理11.1复习笔记一、公共管理伦理概述1.伦理与公共管理伦理(1)伦理伦理是指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内心的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伦理是社会的产物,根源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

伦理具有广泛社会性,遍及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

伦理体系的内容主要有:①作为社会行为基本规范的伦理,即普通公民要遵循的公德。

这是社会公民人人都应当遵循的最为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

②作为特殊领域的伦理,比较集中地表现于职业伦理方面。

指各行各业都有与本行业和岗位的社会责任、功能、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伦理。

(2)公共管理伦理①公共管理伦理是指特殊领域中的角色伦理,公共管理伦理以公共管理系统为主体或公共管理者为主体,是针对公共管理行为和政治活动的社会化角色的伦理原则和规范。

②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是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

a.公共管理主体是社会化角色,具有合乎公共管理行为规范所要求的权利能力,公共管理职能的履行就是这种能力;b.公共管理主体具有接受伦理约束的特殊必要,这是由公共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及其巨大影响力决定的;c.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只有具备履行公共管理义务和承担公共管理责任行为能力的主体,才能成为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

③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区别a.主体不同。

公共管理伦理的主体为公共管理系统和公共管理者;个人伦理的主体为个人。

b.影响不同。

个人伦理是一个人和其他人、与社会发生关系,实际受其行为影响的只是少数人;而公共管理伦理与所有人或社会的所有成员发生关系,其一举一动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关系甚大。

c.约束方式、依靠力量不同。

个人伦理主要是通过良知和舆论起作用;而公共管理伦理除了舆论和内心信念起作用外,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必备知识第一章1.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具有哪些基本特质?答: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绩效和服务品质的目的。

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答:新公共管理的内涵包括七个要点:①即时的专业管理。

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

③强调产出控制。

④转向部门分权。

⑤转向竞争机制。

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①采取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

②重新设计组织结构。

③改变组织结构。

④依据经济、效率、效能等标准来衡量组织成就。

⑤改变现行的政策。

⑥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⑦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以及学习的公共组织。

⑧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

3.公共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管理技能?答:①技术性技能。

②人际关系技能。

③概念化技能。

④诊断技能。

⑤沟通技能。

4.有效公共管理者应具有哪些基本的特质?答:①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评估者。

②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

③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

④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耐心。

⑤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作经验。

⑥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民众为导向。

⑦有效的公共管理者必须擅长于分析与思考。

第二章1.什么是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具有哪些基本的特点?答:所谓公共组织,从广义上而言,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以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织都可以成为公共组织。

从狭义上来看,乃是指行使行政权,达成公共目的的组织。

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①公共组织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

②公共组织的活动受法律法规的限制并具有法律的权威。

③公共组织权威的割裂。

④公共组织受到高度的公共监督。

⑤公共组织间的相互依存性。

⑥公共组织的政治因素的考虑。

⑦公共组织的目标大多模糊不清且不易测量。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完整版)公共管理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一.公共管理的含义: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简称B途径)。

(一)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1.背景: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

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1)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1.管理的定义及其基本含义管理就是人们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动员和运用各种资源从而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计划。

(管理者为主体)基本含义:1.管理是由管理者引导的活动。

2.管理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管理的环境条件即指管理者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条件。

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指管理者所在组织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4.管理者需要有效地动员和配置资源。

5.管理具有基本的职能。

6.管理是一种4.。

(1(2(3。

(45.因而属于科学领域。

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及环境条件,用富于创造性的灵活方式将管理知识运用于实践,则是一种艺术。

管理科学是对管理活动的一种清晰的逻辑描述,而管理艺术则是原理逻辑和数学领域;管理科学描述的是常规性原理,而管理艺术面临的是随机性问题;管理科学是体系化知识,而管理艺术是灵活的实践,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管理学学科特征: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发展学科)Tip:管理理论的演进: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6.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管理学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法理性和纪律性,把管理的对象看作是被动的受支配者和经济理性人,是机器的附属物,而较少注意人的全面特性及其对管理的影响。

(1)科学管理学派Tip:1911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管理科学正式产生的标志科学管理之父简答题: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

第二,为工作挑选一流的人员。

第三,实行标准化管理。

第四,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

第五,劳资双方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共同合作。

第六,实行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

第七,使管理职能细化,在此基础上实行“职能工长制”。

第八,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组织管理学派Tip:亨利法约尔马克思韦伯代表人物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集中体现在他与1916年《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7.Tip★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工作的推力》、《工作与人性》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两大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在管理过程中,保健因素起着保证和维持原有状况的作用,能够预防组织成员的不满,但不激发积极性。

公共管理学重点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重点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政府和公共组织如何管理公共事务的学科,其涵盖了许多重要知识点。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的重点知识点:一、公共行政理论公共行政理论是公共管理学的基础,它包括公共行政的本质、目标、职能、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公共行政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行政的基本概念、公共行政的目标与职能、公共行政的原则、公共行政的方法、公共行政的组织与管理。

二、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公共事务中制定的一系列决策,其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

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方面。

三、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体现在经济领域,也体现在社会领域。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经济调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政府与企业关系、政府与公共服务等方面。

四、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组织与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公共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组织的类型、公共组织的结构、公共组织的人员管理、公共组织的工作管理等方面。

五、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预算制度、公共财务管理、公共资产管理等方面。

六、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公共服务的质量管理、社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

七、公共领导力公共领导力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领导力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导力的定义、领导力的类型、领导力的特征、领导力的培养等方面。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其重点知识点包括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政策、政府与市场、公共组织与管理、公共预算与财务管理、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公共领导力等方面,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公共事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融合了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提高公共部门的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一、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承担着制定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职责。

非政府组织则在公共事务中发挥着补充和协同的作用。

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对象,涵盖了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和事务,如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

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的基础,它来源于公众的授权,用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实现公共目标。

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是指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利益,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非排他性。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追求行政的效率和科学性。

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行政的价值取向。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形成合作共治的格局。

三、公共组织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准政府组织。

政府组织具有层级结构、职责明确、权力集中等特点。

非营利组织则具有志愿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特征。

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职能、环境、规模等因素,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等。

公共组织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终结。

政策制定需要经过问题界定、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抉择等环节。

政策执行受到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效果的检验和评价,为政策调整和改进提供依据。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具有政治性、公共性、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公共管理学是研究公共事务、公共政策和公共组织的学科。

它不仅涉及政府管理,还包括非营利组织、私营企业的公共管理等。

以下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1. 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特征公共管理,是指行政机关、政府部门或其他公共组织、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监督、评估和规范等活动的总称。

其特点包括政治性、公共性、制度性、专业性等。

2. 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公共管理学是从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学科,因此理论与实践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公共行政理论、公共政策理论、公共组织理论等是公共管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3. 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是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核心,公共政策分析则是对政策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公共政策分析涉及到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方面。

4. 公共组织管理公共组织是指政府机构、公共企业、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组织等。

公共组织管理则是指对这些组织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监督、评估以及规范等活动。

公共组织管理与组织行为、组织文化、组织设计等相关。

5. 行政法律行政法律是指涉及到公共管理范畴的法律规定。

行政法律包括管理法、行政程序法、行政处罚法等等,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公共管理能够合法、公正地行使职权。

6. 公共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实践是公共管理学中的实战组成部分。

公共管理实践包括政府管理实践、公共组织管理实践和公共政策实践等。

公共管理实践是公共管理学的最终目标和落脚点。

以上,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组织的一项重要学科,对公共事务的科学合理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管理学》主要知识点汇总一、公共管理的概念和理论1.公共管理的定义和特点: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通过特定的管理手段,对公共事务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过程。

其特点包括政府性、公共性、社会性、管理性和目标性。

2.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理论、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理论等。

其中,经济学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理论和行政效率理论;组织理论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和组织行为等;社会学理论包括社会角色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政治学理论包括政策制定、决策理论和政体理论等。

二、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环境1.公共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政府、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等。

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公共组织是政府的执行机构,公共政策是政府的目标和行动准则,公共服务是政府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

2.公共管理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

政治环境决定了公共管理的政治力量和决策制度,经济环境影响公共管理的资源配置和财政支出,社会环境反映社会需求和组织行为,国际环境影响公共管理的政策制定和国际合作。

三、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和过程1.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政策制定、决策实施、资源配置、组织管理、监督评估和公共参与等。

政策制定是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决策实施是政策的具体操作,资源配置是按照政策目标进行资源分配,组织管理是通过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实现目标,监督评估是对政策实施和组织绩效进行评估,公共参与是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管理的过程:包括政策形成阶段、政策实施阶段和政策评估阶段。

政策形成阶段是政策制定的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和政策采纳;政策实施阶段是政策的具体操作,包括组织实施、资源配置和监督管理;政策评估阶段是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四、公共管理的相关领域和实践1.公共行政管理:研究政府机构的组织管理和政府行为的决策实施。

2.地方政府管理:研究地方政府组织体系和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和问题。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

公共管理学知识点一、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是指政府或公共机构在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它包括制定政策、决策实施、资源配置、监督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二、公共部门组织与管理1.公共部门的组织形式:行政机构、非营利组织、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2.公共部门的管理问题: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预算管理、政策执行等。

三、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的定义: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公共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行动。

2.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3.公共政策的评估方法:成本效益分析、影响评估、政策评估报告等。

四、公共管理的理论1.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等。

2.组织理论:公共组织行为理论、公共组织设计理论等。

3.决策理论:理性决策模型、政府决策制定过程等。

五、公共管理的工具和技巧1.管理工具:SWOT分析、目标管理、绩效评估、信息系统等。

2.沟通与领导技巧:有效沟通、团队建设、冲突管理等。

六、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1.公共管理的全球化:国际合作、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等。

2.公共参与与民主决策:公民参与、社区决策、电子治理等。

3.创新与变革:数字化转型、智能城市、可持续发展等。

七、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公共管理学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比如危机管理、政策决策等。

通过学习以上知识点,可以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理论与实践,培养公共部门管理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公共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为未来从事公共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管理基础章节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章节知识点

公共管理基础1-11章基本知识点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第一节管理与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管理的含义管理是人类社会协作劳动和共同生活的产物,是与人类社会的生产和公共生活相伴而生的。

管理的定义为:管理就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具有六点基本含义。

二、管理的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他提出“五职能说”。

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有不同的观点。

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三、管理学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学是科学知识体系,而科学知识体系创造性的运用就是艺术。

四、管理理论的演进管理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管理理论演进的四个特点。

第二节行政与行政理论的发展一、行政的含义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简言之,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活动。

行政的特点: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

二、相关概念辨析政治与行政。

威尔逊和古德诺的观点。

行政与立法、司法。

这是国家权力的三大系统,行政是有别于立法和司法的一种国家权力。

三、行政学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的学科。

简言之,行政学是系统地研究行政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从四个方面把握行政学的定义。

四、行政理论的发展行政学兴起的原因和著名代表人物。

行政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形成时期;成长时期;发展时期。

各个时期的理论特征和代表人物。

第三节公共理论的兴起一、公共管理概述公共管理理论三次重大理论转换: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政策分析再到公共管理。

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的批评;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

二、对公共管理理论的不同理解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将“公共管理”当做“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将“公共管理”看做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和政策分析的一个新的学科框架。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3、我国旳公共财政之路 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建
设公共财政旳要求; 党旳十五届五中全会《提议》明确将建立
公共财政初步框架作为“十五”时期财政 改革旳主要目旳; 党旳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 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旳改革目旳。由此看 来,发展市场经济需要相应旳公共财政制 度配合已经成为共识。 总体来讲,财政运营模式由计划经济时期 旳生产建设财政,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条件下旳公共财政。
(一)公共经济基础理论
1、市场经济中旳政府 (1)市场失灵 1)市场失灵旳原因:公共产品
垄断 外部影响 非对称信息
2)、市场失灵旳体现 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外部负效应问题 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旳形成 失业问题 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公共资源旳过分使用
(2)、政府旳经济职能与政府失灵 1)、政府旳经济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
公共管理者,是指在当代民主国家,是经 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 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旳公职人员。
1、公共管理者旳角色。 (1)执行与捍卫宪法旳角色。 (2)人民受托者旳角色。 (3)贤明少数旳角色。 (4)平衡轮旳角色。 (5)扮演分析者和教育者旳角色。
2、公共管理者旳技能 (1)技术性技能 (2)人际关系技能 (3)概念化技能 (4)诊疗技能 (5)沟通技能
2)、三个部门旳协作与配合
领域 活动主体
第一部门
政治 政府组织
第二部门 经济 营利组织
提供主要物品
主要资源起 源
主要组织目 旳
垄断性公共 物品 强制性税收
公共利益
私人物品 销售收入 私人利益
第三部门
社会
非获利组 织
非垄断性公 共物品 捐赠、拨款、 收费 集体利益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基础知识

公共管理学第一讲公共管理学概论问题:1.公共管理与私营部门管理之间的区别。

2.公共管理学对传统行政学的突破。

3.公共管理学产生的时代条件。

4.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5.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发展中的地位。

一、公共管理学的内涵。

(一)公共管理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公共物品”和“公共事物”。

“公共物品”是属于大众所有的物品。

“公共物品”的特性:1)非竞争性。

是指人个消费物品或事物在由一个人消费的时候,并不影响和减少其他人的消费。

2)非排他性。

是指阻止一个人的消费享用该产品,代价是非常大的。

“公共物品”是指涉及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公共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二)管理。

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管理的主体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的客体加以调节控制的过程。

公共管理。

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物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众利益的职能活动。

公共管理有五个内涵。

1)公共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或其他组织。

2)公共管理对象是公共事物。

公共事物的特征有:a.公共事物与公共利益有直接关系;b.公共事物管理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

3)公共管理是永恒存在的。

具体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于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并且工作绩效不能简单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5)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二、公共管理的具体类型。

“三分法”。

a.公共政策。

是政府制定的,以便于管理。

b.政府管理。

处理公共事物,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

c.非政府组织管理。

是指除政府门部外其他公共部门处理公共事物,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学。

是一门运用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的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霎时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

公共管理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着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标准;(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

1.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

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

3.领域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

(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 ,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Efficiency )、效能( Effectiveness ),公平( Equality )。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 ,P 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 , B 途径)。

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章节: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与讨论结合、多媒体教学教材与参考书目:1、[澳]欧文•E •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陈振明主编:《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成福、党秀云著:《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行政改革运动,出现所谓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主导舆论倾向认为是传统公共行政学向公共管理学发展的阶段。

初步认识和了解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公共管理学学科兴起的背景与路径学科特征与研究方法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复习思考题:1、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与路径2、简述公共管理特征与研究方法3、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与联系基本教学内容:第十一章公共管理学基本知识一、两种取代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尝试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一种是以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强调民主取向(昙花一现);另一种是政策分析或政策科学,追溯到1951年,60年代末和70年代迅速成长,八十年代成为与传统公共行政学抗衡的学派。

二、行政学发展的三大阶段早期传统的公共行政学阶段新公共行政学阶段公共管理学阶段三、公共部门管理的三大范式公共行政学范式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分析)范式(新)公共管理学范式四、公共管理学的三种理解一是将公共管理学等同于公共行政学。

二是把公共管理学当做公共行政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三是将公共管理学看做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

五、(新)公共管理(学)范式的相关概念公共管理(美国)新公共管理(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荷兰等)—(胡德,1991) 企业家政府—(奥斯本和盖布勒,1992)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行政—(罗森布鲁姆,1992)管理主义—(Pollitt,1990)后官僚制典范—(Barzelay,1992)六、(新)公共管理(学)兴起的背景一方面,20世纪从7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公共管理(政府管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另一方面,7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科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分化、初步的融合之后,开始大踏步向整体化迈进,跨学科、交叉综合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向。

七、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途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的公共政策学院和商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波齐曼和凯特尔等学者对此做出详细的说明。

波齐曼在《两种公共管理概念》一书中指出:在70年代末的美国大学中几乎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公共管理途径:一种是来自公共政策学院的政策途径,简称P-途径;另一种是来自商学院并受传统公共行政学影响的商业途径,简称B-途径。

八、(新)公共管理的“范式”特征波齐曼在为《公共管理:学科现状》写导言:(1)既关心战略,又关心过程,但以一种外部的焦点取向;(2)在强调“硬”知识(管理方法、技术尤其是定量分析技术)的同时,继续关注“软”知识(管理的政治环境、价值等);(3)以资深公共管理者(中层和高层管理者)为方向;(4)给公共管理中的“公共的”下更广泛的定义,以便将非营利组织、私人企业的公共方面包含于其中;(5)关注理论和规范研究。

他在该书的结论中,总结大家共识为:(1)关心规范研究和规范理论;(2)焦点集中在公共管理和公共组织的明确特征尤其是政治影响上;(3)问题焦点甚于过程焦点;(4)强烈主张脉胳背景和经验知识;(5)关注战略和多元组织问题。

九、公共管理学的主题和内容英国学者胡德的NPM:(1)公共政策领域中的专业化管理;(2)绩效的明确标准和测量;(3)格外重视产出控制;(4)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5)公共部门向更具竞争性的方向发展;(6)对私营部门管理方式的重视;(7)强调资源利用要具有更大的强制性和节约性。

OECD概括公共组织“如何管理”以及“管理什么”:1)提高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2)员工参与决策制定过程;3)放松管制但同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4)运用信息技术;5)顾客服务;6)使用收费;7)合同外包形式;8)撤消垄断性的管制规定。

十、公共管理学范式的主导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公共管理运动(管理主义)企业家政府理论治理理论民主行政理论十一、公共管理概念及学科特征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也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组成的网络化行动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广泛运用各种方法和方式,在公共参与下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实施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合法性;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和在治理社会和经济问题时的责任共负;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公共管理强调绩效责任的重要性;公共管理强调法律、制度,更强调战略方法;公共管理以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公共管理把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指示办事以及内部取向,而是更多的关注取得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是一个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或公共管理实践的学科,可以界定为一门综合地运用各种科学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公共管理组织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它的目标是促进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

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陈振明概括第一,在研究主体对象的范围上,公共管理学把研究主体的对象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 (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方面,而不像传统公共行政学,主要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上;第二,在学科理论基础上,公共管理学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吸收当代各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更多地依赖于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并日益与工商管理学相融合。

这与传统行政学主要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尤其是将官僚体制理论和政治-行政二分法作为其理论基础的状态相比,其理论基础更扎实,并具有更广泛的学科知识框架。

第三,在学科研究焦点上,公共管理学将研究焦点由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内部取向”转变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的研究。

这使得战略管理、公共管理的政治环境、项目执行、绩效评估、公共责任制及公共管理伦理这样一些在传统公共行政学中没有的或不被重视的主题成为公共管理学的核心主题。

第四,在学科内容体系上,公共管理学根据实际需要,纳入了大量的公共行政学没有涉及的理论主题,如公共物品、公共选择、集体行动的逻辑、委托-代理、产权、交易成本、交换范式、制度安排与创新、政府失败、准市场、学习型组织、多元组织、认知风格、管理网络、管理工具、成本核算、信息管理系统等等。

第五,在研究方法上,公共管理学既是实证研究,又是规范研究,案例分析成为公共管理的一种核心研究方法。

这与传统公共行政学囿于普遍适用的“行政原则”的探讨的过多局限于规范研究的状态有重大区别。

张成福概括1、公共管理基本是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

公共管理在“干什么”(What)与“为何”(Why)层面上是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How)层面上沿袭企业管理。

2、公共管理是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内部/技术问题、外部/整合问题。

当代公共管理非常重视外部整合问题。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价值调和表现在,不仅重视经济、效率、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

主张弹性、自主管理和授予权能,同时强调责任落实。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改革、变革、再造、创新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

十二、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与方法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是一个跨学科、综合性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研究途径、方法和观点。

从不同的社会科学学科途径来说,主要有经济学途径(公共选择与新制度经济学)、政治学途径、管理学途径;从不同学科的理论、假设或模型出发来研究公共管理过程,形成途径具有多样性。

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系统分析法(整体分析、环境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相关分析)2)比较分析法(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时期)3)实验分析(准实验分析)4)案例分析十三、公共管理的批判与挑战十四、公共行政A与公共管理B比较1、公共事务治理主体:A,政府为单一行为主体;政府体系按照等级制原则形成单一权力中心;B,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为主体;政府体系按分级治理原则形成权力多中心;2、公共事务治理方式:A,政府垄断和标准化供给;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供给与生产集于政府一身;B,根据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不同属性,采取多元化和复合化型的集体行动;尽可能实现供给和生产的分离并允许公民自主选择;3、公共利益:A,通过政治途径界定,并由法律表述;B,以共同价值观为基础、以协商方式达成;4、价值导向:A,效率至上;执行功能的管制与秩序;B,公平与效率;社会本位下的更好公共服务;5、公共权力:A,政府垄断且集中;强制色彩浓;B,隶属不同公共主体且分散;服务色彩浓厚;6、公共参与:A,从属性和被动性的公共参与;B,主导性和主动性的公共参与;7、公共政策:A,代议制政治过程,政府负责执行;政策依据精英理性和科学原则;B,代议制与公共直接参与并存的政治过程;政策依据协商和公共意见的讨论;8、公共责任:A,依据代议制原则,由政治领袖对议会和选民负责;依法行政的法治责任;下级政府按照等级制原则对上级负责;B,除传统责任外,还强调对公民、企业的直接回应责任以及公共职业伦理等多元化的公共责任;9、公民角色:A,作为政府的被管制与被服务对象,扮演消极性的公民角色;B,更多的社会自治与自理,与政府的相互依赖与合作,扮演积极性的公民角色;10、府际关系:A,横向上表现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纵向上表现为命令与服从;B,横向上表现为彼此协作与运作的“无缝隙”;纵向上表现为分级治理与合作;11、组织形态:A,注重照章办事、层级节制、封闭、秩序维持、工具效率的金字塔型官僚制;B,注重灵活、协作、开放、创新、价值效率与工具效率相统一的扁平型的后官僚制;12、组织行为:A,内部取向;关注分工、过程与程序;B,外部取向;关注整合、战略与结果;13、组织预算:A,注重投入;资金来源于国家征税;B,注重产出与绩效;资金来源多元化;14、人事管理:A,政治中立的公务员制度;薪金诱因和公职保障;B,政治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多重诱因,期望为社会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做出贡献;15、人员角色:A,行政人;执行决策、服从命令;B,还包括非公务员的管理者;对管理的参与;16、理论基础:A,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官僚制;科学管理原理与行政原则;B,政治与管理的整合;包括对人性、物品属性、信息等的复杂性认识的多学科理论;17、适应背景:A,工业化时代;公私领域的明确分离;代议制宪政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