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远景图讲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远景图》讲学案
设计者:黄荣建
使用班级:七(3)(4)班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体会本文体现作者的什么科学精神。
2. 结合课内外知识了解桥梁的特点、优点。
3. 掌握本文的说明方法
4. 通过自学体会科普作品通俗、形象、生动、准确的语言特色。
二、学法指导:
1. 上课之前主动搜集有关桥梁的资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上采用自由选择、分组朗读、互相合作的方式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八种未来桥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
3.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质疑、释疑、交流、讨论、朗读、摘抄等方式自主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准确简洁、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等。
4.最后在课内交流,达到知识共享。
5.通过“研究性”学习,不仅能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讲学课时:
2课时
四、讲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桥墩.()凝.固()鹊.桥()点缀.()
zhé叠()qián 力()xié带()颠bǒ ()
2、解词并用它们造句。
添娇:
造句:
胜似闲庭信步:
造句:
袖珍:
造句:
小巧玲珑:
造句:
3. 收集带“桥”的诗词佳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二)相关链接
1、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清华大学教授、中国铁道科学院院长、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就教学工作。三十年代他设计并支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
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介绍桥梁知识的文章和其他科普读物,1989年因病去世。
2、未来可能出现能伸缩自如的立交桥,能放环形电影的桥等,那么在你的心目中,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把你心中的桥画出来,并配文字说桥的造价、优点、作用、用途等。
(三)朗读指导
朗读这篇想象丰富科普作品,首先确定憧憬、向往的感情基调。一般的说明采用中速,平稳的语调来读;文中的描写、抒情的句子要满怀深情地读。要求吐字清晰,自然流畅,普通话标准。
(四)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通读全文,请说说桥是什么?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并说明桥的组成。
(五)思考问题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桥梁)本文属于什么说明文?(科幻说明文)从标题那个词看出来?(远景图)
2.本文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1—2)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的结构。
第二部分(3—13)具体设想桥梁远景图
3.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事理逻辑)
4.课文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有什么作用?
说明桥的重要作用,同时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既可引发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可激发他们的想像力。
5. 桥是什么?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给“桥”下个定义。
(提示:桥是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山谷的工具。)
第二课时
(一)思考问题
1. 将来造出来的桥的特点是什么?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很便宜、很美、很低,更科学,更人性化(将来一定会有没有水中桥墩的大桥;将来在很深的水里造桥,不必把桥墩沉到江底,而把桥墩做成空心的箱子,让它浮在水中;将来的桥不一定是直通通的,而是可以弯曲的车子过桥就会转个大转弯;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就可以在上面过河;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的桥。)
2. 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建筑材料用高新材料代替;桥的构件一律用自动化;水下工程用机器人操作;桥墩基础可以用凝固剂,把软土变硬土;架桥全用电脑控制各种工具。这样,桥的成本就低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将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便宜的根本原因。)
3. 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打比方:桥就像一条板凳,板凳的腿就是桥墩,下面的“脚”就是基础,板凳的“板”就是桥梁。举例子:桥孔可以用极轻的材料如玻璃制成。
作比较:因为桥孔的开关很慢,对手走车过船都不方便。开动桥孔的机器也比现在的灵活得多,因而开桥,关桥孔的时间可以大大缩短。)
引资料:开头引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
4.本文体现了作者的什么科学精神?
体现了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开拓,不断创造的科学精神
(二)欣赏评价
1. .按作者的设想,“将来的桥梁”有哪些优点?将来的桥梁还具有哪些优点,谈谈你的看法。答:
(三)语言揣摩
1.“将来的桥梁一定
..造得很便宜。”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有何作用?
不能。这两个副词起突出强调作用,说明桥梁便宜的程度和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
2.让人们在这长廊中穿过时,“胜似闲庭信步”,写人们的感受有何作用?
写人们悠闲自得的心情,是为了衬托说明未来的桥造得很美,全桥搭成各种姿态,还有不同的色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给人们带来的美感。
(四)拓展阅读
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和洛阳汇合的地方。
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静卧江底。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石头也胶合在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城的建成,促成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探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