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表格教案学习专用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本课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而零散,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分阶段记忆。

同时,要结合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背景对其加以分析,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

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能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

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理想。

教学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教学建议:(1)“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一目,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爆发前,我国在科研方面的政策和成就。

教师需要让学生依据教材理清线索即可,同时可以补充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一目,主要讲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但不需要补充太多的课外知识,把课文中的内容讲清楚,使学生能清晰的理解即可,也可以提供相关的影片资料,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3)“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一目,主要讲述了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从核技术、空间技术.运载火箭研究.信息技术和生物工程几个方面阐述成就即可。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精品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精品教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教学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学情分析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历程,这对于理解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背景能有所帮助。

近年我国科技进步重大新闻,媒体往往反复追踪播报,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基础。

高二学生的分析能力已经达到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3重点难点评论重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4.教学过程:【导入】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2.思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世界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3.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4.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各有什么作用?5.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6.这些成就对我国有什么影响?7.教师总结以上问题,由此引入新课。

(出示PPT)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振兴)一、两弹一星1、原子弹(出示PPT)1954年,毛泽东问赫鲁晓夫:“苏联能不能帮中国研制原子弹?”赫鲁晓夫答:“研制原子弹是需要很多电的,把你们全中国的电加起来也不够哇!我们苏联有原子弹就行了,用不着大家都来研制原子弹!”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里说了这么一段话: “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师:今天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为什么毛泽东说没有原子弹就会受人家的欺负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三副历史图片,从国际环境的角度思考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出示PPT)图片1: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师:这幅漫画左边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右边是美国总统肯尼迪,大家注意他们坐着的是什么?原子弹。

【教学设计】必修三专题五第三节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

【教学设计】必修三专题五第三节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人民版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本课是必修三专题五第三节。

专题五主要讲述我国建国后的文化、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科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从空间上看,本课与专题二第一节古代科技有直接的联系,授课过程中可以梳理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

从时间上看,建国后的科技成就离我们比较近,现在很多的科技成就取得都是基于当时的努力。

十八大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表彰“两弹一星”的活动,这部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与时代发展主流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课外,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很多,如《钱学森》等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

二.学情分析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

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经验型,他们需要借助生活中的亲自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向抽象思维发展,属于理论型。

他们能够能够利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可以利用判断、推理、比较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认知,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高二学生对比高一学生,他们在思维程度上都更加成熟,能够更好的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因而中国现代科技的内容不能光介绍科技成就需要上升到理论层次,进行知识升华。

本节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比较熟悉,从兴趣调动这方面就较容易。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与成就,从国防、医学、生物、航天、计算机等领域归纳整理。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比较分析中国不同时期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依据表格自主学习梳理建国以来科技成就,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取得以及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20世纪80年代前后我国科技发展的侧重不同,并结合图片、材料分析原因,学生就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教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设计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设计
(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就是指要理解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后,我国大力发展科技,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行科教兴国,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在核技术研究和应用,在空间技术领域,在运载火箭研究方面,在信息技术领域,在生物工程领域等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的重大成就。
(2)意义:①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③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例题三:下列所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能直接而充分说明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有: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总结如下:
(1)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依靠政府力量领导和开展科研工作。
(2)党和政府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华人的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办法,迅速建立一支科技队伍。
(3)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
问题三: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设计意图:了解一定时期的科技与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
C.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蘑菇云”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史实,故选A项。
例题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
问题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及意义?
设计意图:了解思想观念的变化的重要性以及科技的作用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精品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精品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精品教案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1.教学目标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学习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崇高品德和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增强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学情分析此时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所经历的历程,这对于理解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背景能有所帮助。

近年我国科技进步重大新闻,媒体往往反复追踪播报,为学习本课内容打下基础。

高二学生的分析能力已经达到学习这部分内容的要求。

3重点难点评论重点: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

难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

4.教学过程:【导入】1.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2.思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世界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方面?为什么?3.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4.新中国取得了哪些重大科技成就,各有什么作用?5.取得这些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6.这些成就对我国有什么影响?7.教师总结以上问题,由此引入新课。

(出示PPT)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古代辉煌)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近代衰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新中国振兴)一、两弹一星1、原子弹师:鉴于此,在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于1964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两弹一星”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辛勤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两位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同学们知道这两位科学家是谁吗?(出示PPT)生:第一位“两弹元勋”邓稼先,第二位“导弹之父”钱学森。

师: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什么精神?生:科学家的爱国热情、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自我牺牲和艰苦创新的精神二、航天成就(出示PPT)(1)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略;(2)2019年起,“神舟”号飞船四次无人飞行成功 ;(3)2019年起,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说课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说课稿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影响、科学家们的主要贡献以及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具体涉及以下几方面:
1.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到现代分子生物学,从蒸汽机到计算机等。
2.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影响:如电灯、电话、汽车、飞机等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科技;互联网、核能、航天技术等对全球化的推动作用。
2.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加强课堂组织和引导,提高教学效果。
3.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3.科学家们的主要贡献: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居里夫人等科学家在各自领域的重要发现和理论贡献。
4.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如“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科技成果及其影响;
(2)掌握科学家们的主要贡献和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成就;
5.定期举办科技小竞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和探究式学习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讲授法:对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要概念,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快速地掌握知识。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板书的整体布局分为三部分:左侧为时间线,中间为主要科技成就和科学家,右侧为科技成就的影响。
2.主要内容将包括:科技发展的重要时期、重大科技成就、关键科学家、科技成果的影响等。
3.风格上,我将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区分,如时间线用蓝色,科技成就用绿色,科学家用红色,影响用黄色,以增强视觉效果。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学习内容分析(1)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本课是必修三专题五第三节。

本专题主要讲述建国中后的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科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从空间上看,本节课与专题二第一节有直接的联系,也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讲课时也可以互相补充和比较。

从时间上看,本节课是讲建国后的科技成就,离我们比较近,现在很多的科学技术成就都是基于当时的努力。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表彰“两弹一星”的活动,这部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与时代的发展主流联系越来越紧密。

在课外,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很多,可以组织学生观看。

学习者分析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地位。

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

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序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于生活中的亲自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要求他们能够利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的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发展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初中里接触过,平时在影视作品和课外书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

而且这课与我们日常生活悉悉相关。

所以学生较感兴趣。

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不能只介绍科技成就,而要上升到理论层次,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学习精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片直观感受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初中里接触过,平时在影视作品和课外书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而且这课与我们日常生活悉悉相关,所以学生较感兴趣。

但是学生认识水平还很有限,缺乏对历史问题的理性认识,所以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不能只介绍科技成就,而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更要结合时代的背景,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的理解。

教学过程:【导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视频)引导学生看一则关于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新闻视频报导,用最新的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自古以来中国的飞天梦,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飞天梦的实现体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活动】自主整理科技成就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时间,将表格中的成就一栏补充完整,通过表格整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引导学生将新中国科技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与挫折。

第二阶段,改革与腾飞。

引导学生理解国家政治政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讲授】一、起步与挫折【问题1】从毛泽东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是怎样的状况?科研基础:几乎一片空白【过渡】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之下,周恩来提出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优秀教学案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完相关内容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我会让学生讨论:“蒸汽机和电气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有哪些?它们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寻找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对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敬仰之情,使学生能够从他们身上汲取创新和奋斗的精神力量。
4.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批判性思维,使学生能够理性地看待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本章节的教学注重创设情境,使学生教学策略包括:
4.反思与评价:本案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改进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思和评价,学生能够回顾和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这种反思与评价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促进了学生的自我改进和成长。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本案例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了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和反思与评价等多种教学策略。这种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的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作业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章节的内容。作业可以是简答题、论述题或者研究报告,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深入分析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同时,我会提醒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查阅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案例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视频、图片等,展示科技成就的实物和场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五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初中里接触过,平时在影视作品和课外书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而且这课与我们日常生活悉悉相关。所以学生较感兴趣。
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不能只介绍科技成就,而要上升到理论定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⑵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本课是必修三专题五第三节。本专题主要讲述建国中后的教育与科技,教育与科技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从空间上看,本节课与专题二第一节有直接的联系,也是中国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讲课时也可以互相补充和比较。从时间上看,本节课是讲建国后的科技成就,离我们比较近,现在很多的科学技术成就都是基于当时的努力。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表彰“两弹一星”的活动,这部分的内容越来越重要,与时代的发展主流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课外,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很多,可以组织学生观看。
学习者分析
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地位。初中生的思维与高中生的思维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序上属于经验型,他们往往要借助于生活中的亲自感受或习惯观念等进行思维活动,而高中生的思维则要形成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的,要求他们能够利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归纳综合各种事实材料,掌握一定的逻辑思维的程序,利用判断推理等手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发展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

人民版高中历史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理解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片直观感受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学情分析: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熟悉,初中里接触过,平时在影视作品和课外书也多多少少了解一点,而且这课与我们日常生活悉悉相关,所以学生较感兴趣。

但是学生认识水平还很有限,缺乏对历史问题的理性认识,所以在讲这部分内容时,不能只介绍科技成就,而要上升到理论层次,更要结合时代的背景,使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视频〕引导学生看一那么关于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新闻视频报导,用最新的时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自古以来中国的飞天梦,引导学生思考视频中飞天梦的实现表达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导入本课内容。

【活动】自主整理科技成就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时间,将表格中的成就一栏补充完整,通过表格整体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就。

【讲授】【一】起步与挫折【问题1】从毛泽东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是怎样的状况?科研基础:几乎一片空白【过渡】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之下,周恩来提出我们必须赶上这个世界先进科学水平。

【问题2】那要赶上这个世界的先进科学水平需要做哪些准备?准备:1、方针:自力更生(不等于闭门造车)2、建立专业性的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3、建设科研队伍:首先,明确获取科技人才的两种途径:一是吸收海外华人知识分子,二是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其次,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科技人才,并在这些科技人才的事例中体会他们的爱国之情和奉献精神。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1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1
曾几何时,国际上有人质疑:中国到底能不能养活十几亿人口?今天,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能!因为——
投影:猜一猜
“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他是一个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被誉为“水稻之父”。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振兴的历程。
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探讨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搜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一些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列举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问:你怎么理解这一句话?
答:……
投影:猜一猜
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著,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他是谁?
答:钱学森。
投影:猜一猜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表格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表格设计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表格设计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学设计
金堂县竹篙中学校历史组陈开虎
课目名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科目历史年级高二年级
教材分析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科技创业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成就。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两年的历史知识的系统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学习本课时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解读历史信息,并通过材料理解和掌握科技进步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板书设计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小时代一(1949-1966)起步
一、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小时代二(1966-1978)受挫
小时代三(1978-今)发展腾飞
二、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
三、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人民版必修3)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人民版必修3)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人民版必修3)[课标内容]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知识与能力知道“两弹一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神舟”号飞船等科技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艰苦创业、自主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教学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科研起步:文革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1、科技落后的历史背景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等原因,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落后与世界水平。

2、中国科研的起步建立科研领导机构和研究机构,依靠政府力量领导和开展科研工作。

党和政府通过培养科技人才和吸引海外华人的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办法,迅速建立一支科技队伍。

制定和实施科技发展规划。

3、主要科技成就(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十年曲折:文革时(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三、科研腾飞: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发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

1988年9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2、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和实施内容:《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863计划”、“火炬计划”意义: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②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它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

历史: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内容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包括图片、文字、表格或音像资料,设计展板。

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目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知识梳理_、起步|:1.历史背景:科技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动荡。

2.政府措施:(1)建立发展方针:o(2)成立科研机构:;。

(3)壮大科研队伍: (列举五人)和 o(4)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重点发展。

3.重大成就:(1)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建成。

②1964年第一颗爆炸成功。

③1967年第一颗爆炸成功。

④1970年第一颗进入预定轨道。

(2)医学:196年5首次 o(3)农业:1973年培育出被誉为“”的水稻。

4.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1)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的口号。

(2)78年大会和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2)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2)

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新时期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应长期坚持。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导入】幻灯片打出人类飞天的梦想,然后提问:关于人类飞天的梦想,大家知道哪些事情呢?待学生回答后,老教师可做如下讲述:飞天是人类一直的追求: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上有飞天舞,宋代万户冒险飞天等等。

如今,中国人的飞天梦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变成现实了。

神舟五号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神州这次成功飞天的背后,是我们科技的迅速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学习新课】找出课本中所列举出来的科学家和科技成就,列成一个表。

一、第一篇我们的努力布置学生看书,结合必修三专题二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过程。

1.根据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历的过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阅读材料:揭示我国建国初期科技状况。

得出结论: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状况是一片空白。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专门科研机构仅有30多个,科技人员不足5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气象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是一片空白材料二:思考:建国初期我国科技发展状况如何? 一片空白3.引导学生看书本,思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哪些措施。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后给出答案:建立科研机构、网罗人才。

高中历史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 人民版必修3

四川省富顺县第三中学高二历史 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案人民版必修3【学习目标】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要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现代中国科技进步的史实的了解。

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理解。

【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导读,15分钟)(二)【模块一】、科研的起步:1.历史背景是什么?;。

2.政府采取哪些措施:⑴确立发展方针:。

⑵成立科研机构:;。

⑶壮大科研队伍:归国“游子”(列举五人);政府培养。

⑷编制远景规划:56年编制《》,重点发展。

3.重大成就:⑴国防科技:①。

建成。

②爆炸成功。

③爆炸成功。

④进入预定轨道。

⑵医学:。

⑶农业:水稻。

3.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模块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提出):1.背景:⑴文革使科技受挫,邓小平提出“、”的口号。

⑵1978年大会和全会的召开,迎来科学发展春天。

⑶年中央发出《》,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2.提出: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3.意义:反映了时代特点,概括了科技作用,成为“”战略的理论基础,是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三】科学技术走向世界:1.原因:⑴“”战略的实施,⑵科研工作者的努力,⑶科技规划的实施(即计划,计划)。

2.成就:⑴核技术方面:不断发展;和平利用。

①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

随后,第一颗卫星升空。

⑵空间技术领域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技术和“”技术的国家之一。

③从年开始,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①80年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

⑶运载火箭方面:②99年以来成功运用长征2号系列运载火箭进行5次“”号飞船发射与回收试验。

③2003年在甘肃酒泉成功发射了“”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⑷信息技术领域:①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计算机系统。

高中历史 专题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公开课教案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5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公开课教案 人民版必修3

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新时期中国科技走向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应长期坚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新中国科技成就。

难点: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布置学生看书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结合必修三专题二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历了过程。

(二)导入新课幻灯片打出人类飞天的梦想,然后提问:关于人类飞天的梦想,大家知道哪些事情呢?待学生回答后,老教师可做如下讲述:飞天是人类一直的追求:中国古代有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上有飞天舞,宋代万户冒险飞天等等。

如今,中国人的飞天梦在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变成现实了。

神舟五号实现了我们的梦想。

这次成功飞天的背后,是我们科技的迅速发展。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我们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第一篇我们的努力1.根据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让学生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历的过程: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自1840年以后,近代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先进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设计意图]这个提问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可以唤起学生对以往知识的记忆,也可以引入到本课的内容,通过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和近来科技的落后的巨大反差,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技成就,知道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
运载火箭领域
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信息技术领域
生物工程领域
教学科研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连线题
未来两年大学生活的计划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成果展示
极昼的知识采用倒叙方法,引发同学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思考;
学生自主梳理与重点解释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理解
解读材料重点解读
首位呼应,回到当前科技发展成果,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
奋起直追中国的科技强国富国之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课时
编写者:历史组陈娇
一、教学内容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科技振兴历程,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本节主要讲述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二是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三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新时期走向世界的科技成就。
2.过程与方法
教师事先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节有关的素材,制作ppt向同学展示。引导学生在罗列和认识新中国科技成就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振兴中国科技事业等问题展开讨论,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多种想法,及时给予评价。
3.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科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一代代科研专家的默默付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奋起赶追世界的动力,是中国强国之路,“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对中国科技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说对基本史实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科技的发展特点和如何发展科技还是缺乏深刻的理解,需要重点讲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活动为主线,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创设情境,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由表达。
为振兴科技采取了政府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政策、机构、人才、规划)
步骤二:展示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步骤三:概括新中国成立至六七、十年代中国科技成就
步骤四:创设情境,在当时的中国要不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原子弹?
比较当前对于朝鲜研发核武器,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偏差?
(时代要求不同)
步骤五:深入思考建国初期在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公有制制度)
二、科技受挫(文革—80年代)
步骤一:展示文革期间科研受挫的材料(挑战)
步骤二:对小平;(1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2)《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应战)
步骤三:解读材料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课堂小结
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的把握今天和未来!
通过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当今科技发展的看法?
学生自由发言
课后思考
本堂课我们以国家层面理解中国的科研发展之路。课后转换思考角度,以个人层面理解中国的科技发展之路。
学生课后收集资料,以科研专家的线索,思考他的一生与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展示成果
学生介绍当前科技成就
让学生对当前科技有整体认知,烘托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科研起步(新中国成立-60、70年代)
步骤一:
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
提问: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科技现状如何?
七、板书设计
奋起直追中国科技强国富国之路
一百余年来,由于制度腐败、经济落后和战乱频仍,中国科技水平极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为首的三代领导集体,重视科技事业,从建立科研机构和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入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发展科技事业。经过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农业、核能、航天、生物工程和信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赶上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系列科技成就,大大提高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三、科技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后)
步骤一:阅读教材p94及知识链接,思考这时候中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发生怎样的变化?(挑战)
步骤二:根据教材概括改革开房后中国科技成就
(应战)
步骤三:面对时代挑战,中国科技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成功从科技研发为强国到科技研发为富国的转变,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中国科技积极与世界接轨,做到科技成果与世界共享。
学生阅读教材P92概括回答
学生根据图片辨认
学生根据教材概括六七十年代中国科技成就
国防科技
医学
农业
学生与同桌讨论,自由发言
学生观看图片,感受历史
思考问题自由发言
教育调查报告小学
阅读教材,自由发言
摆渡自己的阅读及答案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整百,整千加减法教学反思核技术领域
教案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数学试卷讲评教案空间技术领域
1.学生成果展示,从学生角度理解科技
2.创设情境,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交流意见已达成理解
3.表格概括归纳知识要点,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研成果
难点: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奋起直追中国科技强国富国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