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疗法略述

合集下载

100多种民间治病偏方

100多种民间治病偏方

100多种民间治病偏方一、内科1、初起感冒:葱白(连须)、生姜片5钱、水一碗煎开、加适量红塘称热一次服下(葱姜不需服下),并马上睡觉,出汗即愈。

2、多日感冒:白天用法同第一条,另外,要在晚上睡觉前,用大蒜头捣成糊状,敷两足心(涌泉穴,每足心敷黄豆粒大即可),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2-3天即愈。

3、头痛(各种头痛均可):生白萝卜汁,每次滴鼻孔两滴(两鼻孔都滴),一日两次,连用4-5天,可除根。

忌吃花椒、胡椒。

4、头晕(头昏眼花、晕眩):鸭蛋一个、赤豆20粒,搅匀蒸熟,早晨空服,每日一此,连用7天有特效。

忌吃酒、辣。

5、失眠、多梦:睡前用半脸盆热水,加一两醋双脚浸泡20分钟,并生吃葱白1-2根。

6、干咳(感冒或其他原因引起均可):生黑芝麻3钱(约一调羹),冰糖适量,共捣碎开水冲早晨空服,3天痊愈,少吃鱼类。

7、有痰咳(包括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儿童气管炎):白萝卜二两,鸭梨二两,一起切碎加水一碗煮熟加适量冰糖食用,一日二次连用3天。

清热化痰。

可与第九条同用。

8、老气管炎(慢性气管炎):取冬天打霜后丝瓜藤*一两、甘草*一钱,水一碗煎汤一次服下,一日二次,连用半月至20天,可根治。

忌烟酒、辣物,最好与第九条同用。

9、长期咳嗽(肺气肿及气管炎等引起咳嗽):明矾一两,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足心(涌泉穴,两足都敷),用布包好、次日晨揭去,连用7天有特效。

10、哮喘(儿童哮喘同):干蚯蚓*半斤,炒黄研成粉,用白糖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粉)一日二次,服完即愈。

忌吃辣物。

11、胃痛、吐酸、胃下垂、胃窦炎: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空腹食用,一日二次,连用7天可根治。

12、胃、十二脂肠溃疡:鸡蛋壳30个炒焦研成粉,麦面粉半斤炒焦,一起抖匀,早晚饭前用。

开水冲服,一次2钱(约半调羹),一日二次,一般一付药可愈,重病需二付。

13、高血压、高血脂:芹菜籽*一两,用纱布包好,放10斤水煎汤,早、中、晚饮1杯。

民间独特疗法

民间独特疗法

61593156391515691515963151210314030 2217152132101302133071207741535363677330331130.321532010 5251234513015152750112312151510123101010310215211015 550123451210103121510512610 37151015109101522910111031234123415512010230201520301592309150020006030151020 2301015 2032023012102020301215103301550 6010301533020610002020002020001234567123301105771537757517110232545121261069396151241212430309642 9121096109156602309123.123131330204510651530 204010302060101234.56.1252101060409070509060405080302345121502001301302153511011100504215071310015015230150115113015011522151515 5020011511530151110021532505021010115210050515151201002021103021550155230502303012345120112023777121413516121212 3412145341302340.50.431231147113020 223453842312130202234534565751 1.51221 31232445617123456710512341231238 12345671234345671234567895045414233 14512345311238163242411 2196915329912121299923301261215912502260315201530214301530301520201031151515156215530531530303015313015153015302159151561512 3020303603015101030130303*********3022021530151515153151593015122 204151512153015 3015302201301515920 215151530153015330303015151220 220130********212153*********3031515303051530 30301511515301522151510151523303015151510613023451 21 21 2 3 4 5 61270345676102015513234515601023 4.20.33033015124563452 1.526024303015 30602490120020005003950020015060112103112821025002102531593016 4.54000201021314332401010123456民间独特疗法(三)清泉居士整理药带疗法冲洗疗法指拨疗法摩腹疗法小儿药熨疗法小儿药罐疗法放血疗法刮痧疗法塞鼻疗法吸药疗法正骨推拿疗法含漱疗法药带疗法药带疗法是把药物加工后,装入如腰带样的布袋中,缠缚于腰部或其它部位,以此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历史悠久的傣族十大传统治疗方法

历史悠久的傣族十大传统治疗方法

历史悠久的傣族十大传统治疗方法傣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已经流传上千年的历史。

傣族的医药治疗方法可谓是独树一帜。

傣族的十大传统治疗方法是经过千年历史演变的成果,傣族人民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以这种文化为基础,不断探索与创新,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看看历史悠久的傣族十大传统治疗方法吧。

1、烘雅(熏蒸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傣药,放入熏蒸锅煎煮,让患者坐在熏蒸箱内,接受药汽熏蒸其功能为发汗通血脉、活气、祛风湿止痉痛。

用开治疗风湿骨痛、肢体关节肌肉酸痛胀痛、痛经、产后妇女保健、老年性腰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病症,同时可通全身血脉,解除疲劳,减肥消脂,而起到医疗保健作用。

2、暖雅(睡药疗法),按病情所需,配备相应的方药(鲜品或干品),切碎,加水和酒炒热,取出平摊于睡药床上。

其功能与烘雅想似,长于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患上述疾病或严重风湿病而并严重心脏血管疾病不适应用熏蒸疗法者。

3、阿雅(洗药疗法),按病情选配相应之傣药煎煮取水放于药池内,让患者坐于药池内熏洗浸泡周身,30分钟左右。

其功能与烘雅相似,长于治疗皮肤病,老年人保健、妇女产后保健熏洗等。

4、喃雅(坐药)按病情选用相应傣药(鲜品或干品)切碎,舂细加入淘米水、猪油或药酒等炒热或冷拌,平摊于药凳上,让病人直接坐于药上。

功能:通气血,除风毒,杀虫止痒,提中气,回缩肛、宫。

用于治疗脱宫、脱肛、内痔脱出、痔疮出血、阴囊炎、睾丸肿大、股癣等病症。

5、沙雅(刺药疗法),按病情选用傣药水、鲜药汁、药酒、药油,边擦药,边用梅花针刺患。

处至发热发红而不出血为度。

功能:舒通气血,祛风止痛。

适应症;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骨折,玲、热风湿骨痛,周身关节肢体肿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硬皮病等病症。

您可能还会喜欢:黎族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民族文化中的奇葩:黎族剪纸朝鲜族特有的礼仪:回婚礼黎族民间打柴舞的来源及简介。

回族医学特色诊疗

回族医学特色诊疗

回族医学特色诊疗2007-01-11中国回族在一千多年的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独特的回族医药理论体系,而且形成了至今尚存在的独特的民间疗法。

而民间疗法又可分外治法、内治法。

(一)外治法1.刺法(包括放血砭法及火针)眉心放血法:回族群众俗称挑头。

术者端坐患者对侧,用左右两拇指由眉心(印堂穴)由内向外按捋三次,再用拇指食指揪起眉心,针刺放血(所用工具为一般缝衣针,下同)。

此法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前额痛、畏寒等证。

太阳穴放血法:术者用拇指由前额向外捋三次,然后用拇指同食指揪起太阳穴处皮肤,用针刺出血少许。

此法适用于感冒头痛、寒热往来、血瘀头痛、高血压头痛等。

腘窝放血法:患者背向医者直立,暴露腘窝部。

术者先用手掌击其腘窝。

暴露腘窝处表浅静脉。

在腘窝中线外(相当委中穴),用针刺出血少许。

此法主治风寒感冒、身痛、腰痛及腹痛等症。

肘窝放血法:暴露肘部后,术者由上臂向下捋三次,然后用一物紧束上臂,待肘部血管怒张。

在肘部静脉处(相当曲池穴)放血。

此法主治风寒感冒、肢体疼痛、身痛等证。

中指放血法:用一根红线紧束患者中指。

术者在中指指甲上一韭叶处或指端放血。

此法主治风寒感冒、小儿客忤惊风、妇人癔病。

外耳廓放血法:病人背术者坐位,将耳廓外侧暴露。

术者用手固定耳廓,暴露耳廓小静脉,取其上三分之一处,用砭石(或瓷器钝片),轻刺小静脉血,视其病情轻重以定其放血量。

此法主治咽部红肿充血、扁桃体炎、口疮及皮肤疥癣、神经性皮炎等。

内迎香放血法:取一锐利竹签,放入病人鼻翼内0.5公分处,紧贴鼻翼。

术者用食指猛弹鼻翼使其出血少许。

此法主治急性眼炎、红眼、咽炎、咽部充血等证。

关节扭伤血肿放血法:如关节扭伤跌打局部血肿,回族民间常用局部放血,配合拔火罐,拔除瘀血,也有用小儿童尿洗之以活其血。

(按《医林纂要》便溺:凡跌打血闷欲死,灌此即苏,新产和酒饮之。

可免血瘀上攻,血瘀作痛,此皆咸以散瘀。

见效甚速者。

《本草思辩录》……折伤跌打有灵验)。

民间特效医疗绝技精选

民间特效医疗绝技精选

民间特效医疗绝技精选民间四法巧治眩晕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物的运动幻觉,呈旋转感、摇摆感或飘浮感,主要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及小脑病变引起。

周围性眩晕常为发作性,多呈旋转型或上下左右晃动,程度较剧烈,持续时间短,从数秒至数日不等,常伴耳鸣、听力减退,水平或略带旋转的眼球震颤。

中枢性眩晕常见的有摇摆感、地动感、倾斜感,或是头晕脑涨,头重脚轻,脚步虚浮感。

眩晕程度较轻,持续时间可达数周以上,较少伴耳鸣,耳聋。

中医认为,眩晕多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浊中阻所为,当以平肝潜阳,益气养血,补益肝肾,燥湿化痰为治,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外治法可有效地防治眩晕。

1.敷足疗法:吴茱萸20克,肉桂2克,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一5 次。

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一15天。

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2.填脐疗法:黄芪、五味子各10克,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一5天。

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3.药枕疗法: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克,研为细末,装人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一2月。

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4.穴敷疗法: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 -3天。

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鼻腔“服药”巧治顽疾鼻腔塞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疗法,尤其适用于治疗春季多发的感冒、头痛、哮喘、鼻炎等顽疾。

该法一般有取效迅速、副作用小等特点,故很受患者的欢迎,现将一些简易方介绍如下。

1.感冒:鲜紫苏叶、鲜生姜适量,取少许姜汁与鲜紫苏叶揉搓,塞人双鼻孔(不能过紧),一日5 -6次:或挤压少许药汁(1一2滴)滴人双鼻孔即可,亦可作预防感冒用。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一、苗药熏蒸疗法药物熏蒸疗法,就是采用性味和平,有针对性疗效的常用苗药,加水煮沸使其产生药水蒸气,把药气引到熏蒸箱内,让病人入箱接受适宜的药气治病之方法。

此疗法治病原理是借助有药效成分的药物蒸气,对患者进行熏蒸,药性经患者呼吸和扩张的毛孔渗透到肌体深部组织,从而达到药物治疗和起到松软筋骨,解除凝结,祛风行气,消肿止痛等作用,另外熏蒸箱内蒸气适宜的温度可使皮肤、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使体内有害物质随汗、气、泪、涕排除体外,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的肌肤、筋骨、神经等上下交接解除阻碍,而获得了协调与畅通,使人体恢复正常机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苗医药物熏蒸治疗法,根据不同的疾病配上不同的药物煮沸产生的蒸汽,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风症,痹症、肩周炎以及附件炎、经痛、闭经、软组织损伤,韧带撕裂以及淤血、上呼吸道疾病等疗效显著。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苗医室从1990年10月开始承担“苗医药物熏蒸疗法的临床研究”课题,经过十几年临床研究,对各类疾病患者进行药物熏蒸治疗,患者普遍反映良好,深受海内外病友和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好评和关注。

苗医药物熏蒸疗法既吸收了传统的宝贵经验,又有时代的创新,较之风靡全球的桑拿浴更胜一筹。

是当今集防病、治病、保健于一身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是各类患者防病、治病或保健的最佳选择。

二、银针疗法银针主要有圆形利针、三棱针、扁形针,也可用不锈钢、黄铜等材料代替。

其疗法是先用特制的苗药“驱风消炎精”涂擦针具,再将针烧红,然后刺入一定的穴位内,即迅速拔出,便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苗医银针疗法与众医家的火针疗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又有特色。

例如治疗鬼鼠风,该症的主要症状是有肿块,并能向体、腹、胸等部位移动。

治疗时,苗医采用挖鼠时前堵后挖之法,先在鬼鼠的前后方位用特效药外敷,使鼠前无进路,后无退路,最后用银针针刺鬼鼠头部、身部,病情即可缓解。

中医民间特色疗法

中医民间特色疗法

中医民间特色疗法中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庞大的理论体系,其中包含了许多经典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

除了正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医民间特色疗法也是深受大众欢迎的一种治疗方式。

这些特色疗法既传承了中医的精髓,又融入了民间智慧和经验,被广大人民视为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有效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的中医民间特色疗法,包括针灸、中草药疗法和中医推拿等。

针灸疗法是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代表之一。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应用广泛。

它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分为经络穴位的选择和操作技巧两个方面。

在选择穴位时,针灸师通常依据中医经络理论,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取适当的穴位进行刺激。

操作技巧方面,针灸师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经验,准确地将针插入皮肤和穴位,刺激相应的经络以调理患者的病症。

中草药疗法是中医民间特色疗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草药是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中。

中草药疗法的特色在于其药材的组方和煎煮方法。

在组方方面,中医师通常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症状,选择适合的中草药进行配伍,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药方。

在煎煮方法方面,中医中草药疗法通常采用煎煮的方式,将中草药加水煮沸,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于水中,然后将药液饮用或用作外用药物。

中医推拿疗法是中医民间特色疗法中的一种手法疗法。

中医推拿疗法通过手法技巧的施力和调理,促进人体经络的通畅,调整脏腑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推拿手法包括按揉、推拿、拿捏、捻转等,通过对患者的皮肤、肌肉和筋骨施加不同程度的刺激,调理气血,修正脏腑功能的失调。

中医推拿特点是操作手法简单易学,适合大众自我保健和日常保健的需要。

中医民间特色疗法不仅具有疗效显著,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优势。

由于这些疗法依托于中医理论,考虑到患者的整体情况,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并无明显的侵害性。

相比较西医的药物疗法,中医民间特色疗法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细致分析和调理,以达到最佳疗效。

我国某些民间特殊疗法一览

我国某些民间特殊疗法一览

我国某些民间特殊疗法一览我国某些民间特殊疗法一览打鸡血流行于1967年的一种保健术。

前后历时大约10个月左右。

各地流行(从大都市北京到穷乡僻壤的西双版纳)的起讫和流行的具体时间、长度略有不同。

方法是抽取小公鸡(也有说4斤以上重的纯种白色“来航鸡”最好)的鸡血几十到100毫升,注射进人体,每周一次。

据传,这是1965年流行于某省“上层社会”一种的时髦。

其“缘起”是,某国民党“中将”军医被我公安机关抓获判了死刑,行刑前献出这个“秘方”以求自保。

称,其疗效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治愈百病;在台湾的蒋介石就靠鸡血活着。

不但当地行政首长依法办理,还有一帮效仿的下属。

文革中该首长被批斗,在催逼追问下坦白了打鸡血的事情。

于是被当作“延年益寿,抢班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深揭狠批,并印上传单,广为流传。

造成了打鸡血的大流行。

据考,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

一些人有进补后的感觉,浑身燥热,脸色红润。

在医学、医药条件相对低下的当时,可能具有某种类似替代性作用。

但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显然被极端夸大了(一种夸张说法称它对半身不遂、脑中风、妇科病、阴道搔痒、不孕症、牛皮癣、脚气、脱肛、痔疮、咳嗽、感冒等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而且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有人注射后病亡的案例)。

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没有得到理论和临床的证实,使用它的除了个别正规医院外,多是城市的街道诊所、县乡医院。

高潮时候还需要排队注射。

一时间竟造成了小公鸡因紧俏而涨价,在低工资、高就业、物价稳定的当时,成为极罕见的现象。

据称,被抽过血的公鸡瘦骨嶙峋,烹饪、食用时没有香味。

文革激发的非理性认知模式,使中国老百姓在作为原始信仰的血液崇拜面前,产生认同感、亲和感。

打鸡血的流行便显得顺理成章了。

大量非正常死亡、流血,使人们意识到生命的脆弱、易逝,因此特别重视肉体生命的保全。

详解几种民间常见的火攻疗法

详解几种民间常见的火攻疗法

详解几种民间常见的火攻疗法民间火功疗法民间火功疗法是土家族民间用火为引治疗疾病的方法甚多,如火罐、火攻、油火、火针、灯火、烧艾、火灰碗等,被称之火功疗法。

火功疗法在土家族民间流传甚广,具简、便、廉、效的特点,群众易于接受。

现将几种常用火功疗法简介如下一、火攻疗法火功疗法是民间医生用来治疗病的一种方法,作用快,疗效满意,独具一格,深受患者欢迎。

(一)药物配制:大血藤20克,剥皮血20克,鸡血藤30克,透身汉20克,野烟10克,青木香15克,四两麻10克,高梁七15克,荞麦七15克,五步蛇30克(可用银环蛇小者一条或三七6克代之),上药均为干品,切成薄片,放入广口瓶或瓦缺罐中,加入烧酒(60度左右),一天震摇2-3次,浸泡十天使用。

(二)使用方法:医生令病人患部显露,净浸泡好的药酒倒入碗中,药量根据病情而定,少则50毫升,用火烧碗中之药酒,这时医生用右手伸入药中取出酒火,速将手中之火焰在患部及周围烫、摸、揉、拍、打,并以左手助之。

反复取火烫、摸、揉、拍、打约15分钟左右,每日一次。

患者治疗一次后就感患部舒适轻快,疼痛减轻。

一般用一至二次可见明显效果。

(三)使用范围:本疗法以治疗风气病为主。

适用于风湿麻木、冷骨风、骨节风、寒气内停、半边风等(四)本疗法的作用是:给皮肤直接加温,汗窍舒张松开,使药物经皮肤毛孔透达病处,再加上揉、烫、拍、打能使局部风寒湿走散,达到行血气、舒筋止痛之功。

二、踩油火疗法踩油火民间又叫犁上水。

(一)使用方法:医生用铧口一只(又叫犁尖),放在火中烧红,取出,将菜油或桐油喷在铧口上,油当即起火,速用燃烧之火烧烤患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亦有把菜油或桐油煎沸,医者用手蘸点冷水,然后到热油锅中摸油在患者疼痛部位拍打揉按,每次5至10分钟,日一次。

(二)适应症:适用于风气病、肚子痛、寒湿而致的骨节痛、冷骨风、风湿麻木、肩膀骨节酸痛等。

(三)注意事项;用油火或煮沸之油在患者身上烤或摸搽,要注意不要烧伤患者皮肤,有发烧或关节红肿的不适宜本方法治疗,小儿一般不用本方法。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苗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人口众多,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区。

苗族人民拥有丰富的传统民间医术,这些医术经验源远流长,世代相传,成为保护和发展苗族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资源。

一、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起源和特点苗族传统民间医术起源于苗族先民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技巧。

这些知识和技巧传承至今,成为苗族人民治疗疾病和保健的重要方法。

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疗法: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深受自然观念的影响,推崇自然疗法。

他们相信大自然中的万物有着独特的疗效,草药、石药、虫药等天然物质被广泛应用于治疗。

苗族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很多植物和动物都具有治疗功效,比如野葛根、苦艾草等。

2. 道德观念:苗族人民注重道德观念在医疗中的作用,认为医务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职业道德。

在治疗病人时,他们会给予慈爱和关怀,树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3. 治未病:苗族民间医术强调预防和保健,注重治未病。

苗族人民相信疾病的发生与外界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因此,他们会通过饮食起居等多方面的调节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主要疗法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有许多疗法,其中比较常见和重要的疗法包括:1. 草药疗法:苗族人民广泛运用各种天然植物制备草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他们根据不同病症选择合适的植物,并进行配伍和煎煮,以提取药效。

比如苗族人民常用的川木香可以治疗感冒,龙胆草可以治疗肝炎等。

2. 推拿疗法:苗族人民善于利用手法进行推拿,将经络按摩和穴位按压结合起来,以达到治疗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效果。

推拿疗法在苗族传统医术中有着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

3. 祈福疗法:苗族人民相信疾病与灵魂的和谐与否有关,因此,在治疗疾病时,他们会进行一些祈福仪式,以寻求神灵的庇佑和保护。

这种疗法在苗族医术中虽然并不常见,但对苗族人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三、苗族传统民间医术的现代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苗族传统民间医术正在逐渐受到关注和保护。

羌族民间疗法

羌族民间疗法

羌族民间疗法羌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文化古老,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

早在殷代甲骨文卜辞中就记载了羌人的活动,是古代西戎冉民族之后。

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岷江上游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和松潘的镇江关一带。

大多数居住在高山或半高山地带,少数分布在公路沿线城镇,人口约20多万人。

境内峰峦重叠、河川纵横、地形复杂、海拔悬殊相对高差达4000M以上。

地理条件和气候的差异极为明显,为多种动、植物的生存和生长提供了条件, 盛产各种名贵药材。

如植物药冬虫夏草、贝母、羌活、独活、黄芪、天麻, 动物药麝香、鹿茸、熊胆、豹骨、猴骨,矿物药水晶石、云母石、雄黄等。

羌族人民在医药方面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羌族地区的药物有了记载,但是,由于历史的演变,羌族文字的失传和历代战争的影响,羌族医药除有零星资料外,已无详细记载,羌族医药有许多独特的用药习惯、外用医疗技术和经验, 主要靠“端公”或家传, 通过口传心授或拜师学艺等方式沿袭下来。

为了展现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就羌族人民的民间医疗技术部分进行了收集整理,对其方法和机制作用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抛砖于同道。

1、羊皮疗法(波尔得)羊皮疗法是指事先捉一只活羊备用,将病员的上衣脱掉围坐在火炉边,然后速将活羊杀死剥下皮,趁热把它披在病员的身上,裹紧,并披上羊毛毡,让病员围在火炉旁,使其大汗淋漓。

;此法主要用于风寒湿困于全身之风湿骨节痛、腰痛、湿气肿痛等疾病。

本法治疗后,病员所发出的汗比较粘稠,其臭无比,当汗抹干净后,患者会有一种非常轻松舒服、神清气爽的感觉。

其机理可能一是新鲜羊皮借助于火炉的热度烘干时有很强的收缩吸附性,将体内寒湿毒气通过汗吸于羊皮上而排出体外,二是紧贴人体皮肤的鲜羊皮羊脂通过皮肤毛窍渗入身体,起到了温经通络、强身健体的作用。

2、打通杆(娃柳知)其方法是到田间地里采取一截蘑芋杆,长度为病人手肘到指尖,然后一头在火炉上微烤软,将软的一头从食道插入胃里,随即取出,使其呕吐出胃内容物。

苗族医药特色疗法

苗族医药特色疗法

苗族医药特色疗法
苗族医学有许多独特的治疗方法。

熏蒸疗法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熏蒸疗法是用药物蒸发的气体熏蒸身体以治病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是源于苗民对蒸汽的认识,结合苗医善用鲜药熏洗外治的经验而产生。

最早的熏蒸疗法是用烧红的砖块放入药液中,以产生蒸汽。

现代流传的熏蒸疗法,又有所不同了。

一般是将药物煮沸,上罩以蒸桶(箱),叫病人坐进蒸桶之内,再把蒸桶盖好,但不能盖严,要略留通气孔,利用药水蒸汽熏蒸病人全身,以达治疗目的。

这种方法产生的药物蒸汽压力大,力量强。

由于地区不同,各地的熏蒸疗法略有差异,但均有同一渊源。

熏蒸疗法以全身皮肤为给药途径,用蒸汽热力作为传导媒介,药物的渗透作用较强,能达全身各处;药物的作用较为均匀,吸收也较炔。

由于治疗过程中由始至终,热强度均能保持恒定,对比其它干热熨烫方法,在治疗上更利于药物的稳定吸收,故其疗效较好。

熏蒸疗法治疗疾病较广泛,内、外、皮肤等科疾病均可治疗。

苗族民间医生常用此法治疗风湿痹症(风湿性关节炎)、偏瘫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中风后遗症)、肌肉萎缩(周围神经炎)、浮肿(急性肾炎)、皮肤疮痒疥癣等。

当然,不
同的病症要用不同的药物。

下面介绍一种简便的治疗风湿(风寒湿痹)的方法,在家庭条件下就可应用:用伸筋草、黑骨藤、透骨香、生乌头等药物,放人盆中加水加热产生蒸汽,以熏洗疼痛肿胀的风湿关节局部,每次熏洗10分钟左右,一日一次。

民族疗法2

民族疗法2

民族疗法2藏族医药主张用药引子藏医药主要流行于藏、青、川、甘等藏族聚居的省区,在印度、尼泊尔等国也较为流行。

在藏医特色疗法中,用药主张用药引子,以便把所用的制剂引向患病的部位。

例如用白糖做药引子治疗单纯性的热病,用红糖块做药引子治疗寒性病等。

藏医做灸的材料主要是艾叶。

目前,艾灸一般已不用于热性病,而多用于寒性病,特别是胃火衰微、消化不良、浮肿、水肿等病症。

涂抹疗法是藏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方法,可用于治疗皮肤粗糙及出血所致精血亏虚不足、精神不畅、劳累过度、失眠等。

彝族医药治疗风湿有绝招彝族医药是人们在与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过程中长期积累的成果。

在治疗方面既擅长用药也擅长外治,特别是在排毒、通脉及治疗骨折、风湿、蛇咬、感冒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由于长期生活于高山林区,自然环境恶劣,造成刀伤、箭伤、跌伤、蛇伤等外伤机会较多,故彝医多长于治疗外伤。

例如以麝香治蛇咬、熊胆治牙痛、紫花地丁止血、接骨丹治骨折等。

对于风湿、疥疮、疟疾、肺病、胃病、淋巴结核等治疗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瑶族医药擅长草药防病治病瑶医用药大多就地取材,医、药结合是瑶医的特点。

自古以来,瑶医都是自己诊病,自己采药、加工、配方、发药。

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是天然药物产地,鲜药的有效成分未经破坏,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草药的习俗。

另外,药浴是瑶族人的祖传秘方,瑶族人有每天泡瑶浴的习俗。

药浴所用之药通常是由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新鲜草药配制而成。

壮族医药壮医秘方制名药壮族民间历来有“扶正补虚必配用血肉之品”的用药经验。

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等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目前,广西的中成药产业已初具规模,如正骨水、云香精、跌打丸、金鸡冲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等,都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壮医特色疗法主要有目诊、竹筒拔罐、竹筒梅花针刺法等。

朝鲜族医药米酒可治风湿朝鲜医的特色疗法主要有太极针法、导引疗法、朝药泡脚疗法、朝药洗浴疗法、熏鼻疗法、熏脐疗法、朝药药枕法、热敷法等。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

独特的苗族民间疗法一、苗药熏蒸疗法药物熏蒸疗法,就是采用性味和平,有针对性疗效的常用苗药,加水煮沸使其产生药水蒸气,把药气引到熏蒸箱内,让病人入箱接受适宜的药气治病之方法。

此疗法治病原理是借助有药效成分的药物蒸气,对患者进行熏蒸,药性经患者呼吸和扩张的毛孔渗透到肌体深部组织,从而达到药物治疗和起到松软筋骨,解除凝结,祛风行气,消肿止痛等作用,另外熏蒸箱内蒸气适宜的温度可使皮肤、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使体内有害物质随汗、气、泪、涕排除体外,促进新陈代谢,使人体的肌肤、筋骨、神经等上下交接解除阻碍,而获得了协调与畅通,使人体恢复正常机能,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苗医药物熏蒸治疗法,根据不同的疾病配上不同的药物煮沸产生的蒸汽,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对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各种风症,痹症、肩周炎以及附件炎、经痛、闭经、软组织损伤,韧带撕裂以及淤血、上呼吸道疾病等疗效显著。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苗医室从年月开始承担“苗医药物熏蒸疗法的临床研究”课题,经过十几年临床研究,对各类疾病患者进行药物熏蒸治疗,患者普遍反映良好,深受海内外病友和国内外有关学者的好评和关注。

苗医药物熏蒸疗法既吸收了传统的宝贵经验,又有时代的创新,较之风靡全球的桑拿浴更胜一筹。

是当今集防病、治病、保健于一身的综合性治疗方法,是各类患者防病、治病或保健的最佳选择。

二、银针疗法银针主要有圆形利针、三棱针、扁形针,也可用不锈钢、黄铜等材料代替。

其疗法是先用特制的苗药“驱风消炎精”涂擦针具,再将针烧红,然后刺入一定的穴位内,即迅速拔出,便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苗医银针疗法与众医家的火针疗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对疾病的治疗方法又有特色。

例如治疗鬼鼠风,该症的主要症状是有肿块,并能向体、腹、胸等部位移动。

治疗时,苗医采用挖鼠时前堵后挖之法,先在鬼鼠的前后方位用特效药外敷,使鼠前无进路,后无退路,最后用银针针刺鬼鼠头部、身部,病情即可缓解。

民族民间疗法略述

民族民间疗法略述

民族民间疗法略述
黎运呈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7(13)11
【摘要】我国各民族民间治疗疾病的方法独特,有采用民族药物治疗,有采取民间方法治疗。

均疗效显著。

本文从民族民间治疗疾病的内治法及外治法两个方面,就近些年来民族民间疗法的文献报道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广大医疗工作者的重视。

深入发掘民族民间医药的理论,和临床经验。

为人民健康服务。

【总页数】2页(P54-55)
【作者】黎运呈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学院,4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
【相关文献】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略述
2.抗战桂林文化城时期民族研究略述
3.东北民众自卫军创建者--民族英雄邓铁梅略述
4.略述郭大烈民族学研究五十年的成果及影响——兼论纳西学建设发展的几个问题
5.西方民族志电影略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独具特色,被广泛应用于苗族社区中,为人们的健康提供着宝贵的帮助。

本文将探索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的特点和应用情况。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源远流长,与苗族民俗、宗教和环境息息相关。

在苗族传统观念中,人体与自然界密不可分,人的生命力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

因此,苗族医药注重平衡与和谐,追求身心灵的整体健康。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刮痧疗法、拔罐疗法等。

首先,草药疗法是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的核心。

苗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许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可以治疗各种疾病。

他们采集当地特有的草药植物,通过不同的煎煮、蒸馏等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草药粉末、浸泡剂等制剂,用于治疗感冒、消化系统问题、皮肤疾病等。

这些草药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理特性,对人体不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其次,针灸疗法也是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人民相信,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施加适当的刺激能够调节气血运行,促进体内的阴阳平衡。

他们运用细针刺入穴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疼痛、肌肉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刮痧疗法和拔罐疗法也是苗族医药传统疗法中的独特表现。

刮痧疗法通过用刮具直接刮擦患者的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排除湿气等。

拔罐疗法则是通过将特制的玻璃罐或竹筒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利用气压之变形成负压效应,以改善气血循环,治疗风寒感冒、肩颈疼痛等症状。

苗族医药传统疗法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常见的感冒、发热等病症,苗族人民还使用传统疗法治疗更为复杂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

许多研究表明,苗族医药传统疗法具有一定疗效,尤其对慢性疾病和症状缓解有明显效果。

然而,苗族医药传统疗法也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疗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民族养生】苗医外治法

【民族养生】苗医外治法

【民族养生】苗医外治法“冷病热治、热病冷治”,是苗医治病的两大法则,苗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简便、廉价的治疗方法20余种,其中外治法尤为丰富,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疗特点。

常见外治法如下:一、放血疗法用碎瓷片锐端或铁制针具在指(趾)尖、指(趾)甲旁、肘窝、腘窝、人中、舌下青筋等处点刺出血、视病情放一至数滴血。

二、刮治法用铜钱(或筷子、麻丝)蘸桐油(或菜油)、药液,在脊柱两侧、胸部肌肉丰厚处,头顶、前额、鼻梁、后项、腹股沟、四肢内侧等处进行刮治,一般是从内向外或从上向下刮,力量适度,刮至该处出现暗红色瘀点或瘀斑即可。

亦可用生姜块进行刮治。

三、爆灯火疗法用灯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灯上点燃后往选定的部位迅捷点灼,可听见轻微的爆炸声,被点处皮肤可见高粱大小的白色焦点。

四、生姜叭法医者将适量生姜嚼烂含于口中,以口对准患者穴位用力吸至发红,穴位有百会、印堂、风池、风府、肩井、神阙、涌泉等。

以上四法属于急救疗法,多用于各种突发性急证。

五、气角疗法用2~3寸长牛角尖,在尖端锉一小孔,治疗时将角的圆口紧按于患处,医者用嘴从小孔处将角内空气吸出,造成角负压,然后用蜂蜡迅速密封小孔,角即紧附于患处皮肤。

主治麻木、疼痛、扭伤等。

六、滚蛋疗法有滚生蛋和熟蛋两种。

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顺时针滚动,至鸡蛋发热为止,主治热病。

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断滚动,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治疗冷病的目的。

七、发泡疗法将毛茛捣绒,取一团如花生米大小包额角或掌面腕横纹中点,有痒痛感即去掉,有水泡发出,可治疗"摆子"、"牙痛"等。

八、佩戴疗法将药物装在特制小布袋内,佩戴于身,或直接将药物缝在小儿帽缘上,使药物气味通过口鼻吸入来防治疾病,此法多用于小儿。

蒙医传统疗术概述

蒙医传统疗术概述

蒙医传统疗术概述蒙医传统疗法,即蒙医传统外治治疗方法。

蒙医传统疗法学,则是研究发现和发明蒙医各种外治治疗方法,阐明其原理,并将其运用于疾病治疗过程的科学。

传统疗法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一、蒙医传统疗法史略蒙医传统疗法是蒙古族广大劳动人民劳动生产和聪明智慧的产物。

蒙古民族长期居住在寒冷北方高原地区,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人们很早就掌握并运用了热敷、艾灸、埋沙疗法(简称沙疗)、羊屎热敷法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疗法。

中医著名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宣论》中记:“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水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疡,其治宜灸炳者,示从北方来。

”所说“北方”,从其方位自然环境可以推断为主要指蒙古高原,所谓“其民乐野处而乳食”无疑是指以游牧生活为主的蒙古民族祖先。

又《汉书、苏武传》载:“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温水,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这足以证明当时奴人已熟练地用热敷熏气疗法治疗抢救急危症得到良好临床效果。

人类文明史,首先就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

近年来的考古学证明蒙古族祖先在新石器时代或更早些时期就制就并运用传统疗法专用工具的实事,•这对探讨蒙医传统疗法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如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头道洼村遗址中挖掘出一枝长4.5cm的石针,其形状一端扁平,有半圆形刀,另一端呈锥形,中间手持处为四棱形,便于操作。

又如1978年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树林召发掘一枝长4.6cm,形状类似上述石针的青铜针。

经研究证明这两枝针可能是用于放血和针刺的专用工具。

元朝时期蒙古地区已制造专用拔罐器,并用于治疗实践中。

1961年从内蒙古驼县古城遗址中挖掘出一个瓷制拔罐器,经考古学研究,证明为元朝时期之物。

古代蒙古人民在分猎物、解剖脏器等日常劳动中获得了丰富的动物机体结构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喝 汤 , 改 善 小 儿 饮 食 效 佳 , 儿 也 乐 于 接 受 。 对 患 12 对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的 治 疗 : 吸 系 统 疾 病 以 咳 嗽 、 喉 . 呼 咽 不 二 适 等 症 状 较 为 常 见 。 罗其 林 认 为 慢 性 咽 喉 炎 病 理 为 阴虚 火 旺 。 邪 上 窜 , 治 疗 原 则 为 降 火 解 毒 。 血 散 热 其 凉 瘀 。 运 用 祖 传 秘 方 “ 百 鬼 灯 九 金 汤 ” 疗 慢 性 咽 喉 炎 疗 三 治
中图 分 类 号 : 2 R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O 6 8 o 2 0 ) l 0 4 2 l O —6 1 (0 7 l 一0 5 —0
我 国各 民族 民 间治 疗 疾 病 的方 法 独 特 , 采 用 民 族 药 有 物 治 疗 , 采取 民 间方 法 治 疗 。 疗 效 显 著 。 本 文 从 民 族 有 均 民 间 治 疗疾 病 的 内治 法 及 外 治 法 两 个 方 面 , 近 些 年 来 民 就 族 民间 疗 法 的文 献报 道 及 研 究 情 况 作 一 综 述 , 以期 引 起 广 大 医疗 工 作 者 的 重 视 。 入 发 掘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的 理 论 , 深 和 临 床 经 验 。 人 民健 康 服 务 。 为
效显著, 剂组成 : 方 百两金 、 百解 、 白马骨 、 鬼针 草、 灯笼 草、
九 里 光 、 银 花 、 竹 叶 、 草 。 其 随 症 加 减 : 发 热 、 心 金 淡 甘 若 五
1 民族民间医药的内治法研究
1 1 对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的 治 疗 : 化 系 统 疾 病 为 临 床 的 常 . 消 见 病 , 见 症 状 为 胃部 疼 痛 , 常 胃胀 , 酸 暖 气 , 差 等 症 。 泛 纳 姜 玲 等 …运 用 碧 血 、 天 地 鸡 白 毛 明 麻 、 耳 等 民 族 药 物 自 制 “ 蓉 散 ” 疗 胃 脘 痛 伴 反 胃 泛 岩 碧 治
恢复气管纤 毛 生长 及 除尘功 能 , 方 便 易行 屡经 临 床运 且
用。 效显著。 疗
13 对 心 血管 系 统 疾病 的 治 疗 : 心 血 管 疾 病 的 治 疗 , . 对 许
多民间药物 有独 持疗效。 如民间药 物 : 回心草, 养心安 有
神 , 补气 血 , 通 经 络 之 功 。 张 先 琼 运 用 回 心 草 为 君 平 温 药组 成 方 剂 治疗 冠 心 病 疗 效 显 著 , 基 本 药 物 为 : 心 草 、 其 回
酸、 逆、 呃 嗳气 、 差 及 吐 血 、 血 等 症 , 纳 便 2个 疗 程 起 效 , 3个
火重 加栀子 ; 燥 痰多加 十大功 劳 、 前 ; 喘加麦冬 、 肺 百 咳 枇 杷 叶。 对 一 些 顽 固性 咳 嗽 , 民间 有 许 多 较 为 简 便 独 特 的 治 疗 方 法 , 卜中 L 用 民 间 方 治 疗 顽 固 性 咳 嗽 , 绍 用 蜂 蜜 郑 6 介 5 0克与 解 热 止痛 散 ( 由阿 司 匹林 、 啡 因 等 组 成 ) 咖 1包 , 合 用组 成 蜂 蜜 饮 , 方 具 有 宣 肺 止 咳 , 脾 化 湿 之 功 效 , 用 该 运 适
维普资讯
中国 民族 医药杂 志
20 0 7年 1 1月 第 1 期 1
民 族 民 间 疗 法 略 述
湖 北 中 医学 院 2 0 0 5级 博 士 研 究 生 (3 0 1 黎 运 呈 40 6 )
关 键词 : 民族 医 药 ; 治法 ; 治 法 ; 内 外 综述
于治 疗 各 种 顽 固性 咳 嗽 , 方 具 有 解 除 气 管 平 滑 肌 痉 挛 , 该
疗 程 达 到 治 愈 目的 。 其 中 碧 血莲 、 不 容 散 瘀 止 痛 , 肝 地 疏 解郁 。 气 ; 心七、 芨、 天麻 收敛止 血, 毒 活络 : 理 鸡 白 明 解 毛 山 药 、 耳 健 脾 和 中, 酸 降 逆 。 马 红 晶 等 运 用 民 间 药 岩 制 治 疗 消 化性 胃 溃 疡 疗 效 显 著 , 用 心 不 甘 、 红 袍 、 药 药 大 臭 等 , 理 研 究 表 明诸 药 配 伍 能 解 除 过 度 的精 神 紧张 和 情 绪 药 波 动等 神 经 精 神 因 素 的 影 响 ; 提 高 机 体 免 疫 力 : 护 胃 能 保 肠黏 膜 的 屏 障 , 少 胃 酸 对 黏 膜 的 刺 激 : 善 溃 疡 病 的 微 减 改 循 环 ; 制 幽 门螺 杆 菌 的 生 存 ; 除 黏 膜 的 炎 症 刺 激 , 终 抑 解 最 使 溃疡面愈合。 民间 对 于 小 儿厌 食或 食 滞 、 积 所 引起 的 消 化 系 统 症 食 状 , 用 民 间药 物 治 疗 , 法 简便 , 效 肯 定 。 刘 增 海 运 运 其 疗 用 苗 医 验 方 马 蹄 香 汤 治疗 小 儿 。食 滞 腹 泻 , 鲜 马 蹄 香 、 取
党参 、 参 、 枝 、 红 参 、 子 、 仁 、 甘 草 。 痰 浊 者 加 丹 桂 小 栀 砂 炙
瓜蒌 、 白 、 夏 ; 脂 高 者 加 生 山楂 。 薤 法 血 14 对 外 科 疾 病 的 治 疗 : 一 些 现 代 医 学 难 以解 决 的 骨 . 对 伤科 疾 病 , 族 民 间 药 物 往 往 有 较 为 满 意 的 疗 效 。 储 丛 民 凯 【运 用 自拟 方 治 疗 急 慢 性 骨 髓 炎 , 药 为 : 8 方 蜜桶 花根 、 斑 庄 、 仁 :满 山 香 、 当 归 、 遍 、 黄 芪 、 花 、 花 地 丁 、 苡 、 土 地 生 银 紫 山 皮条 、 叶 一 支 花 、 七 白九 股 牛 、 白芷 、 地 、 草 。 并 配 合 生 甘 外 用 满 山香 粉 、 黄 粉 调 敷 患 处 3个 月 后 脓 液 排 尽 , 口 大 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