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改革开放

合集下载

第七章-改革开放-试题

第七章-改革开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 B ),为浙江省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和障碍提供了难得契机,机遇千载难逢,抓住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

A、全面复兴战略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强国战略D、全面开放战略2.(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解放思想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B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A )A、改革开放B、坚持党的领导C、人民当家作主D、依法治国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 C )旗帜。

A、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C、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6、全面深化改革,应以( B )理论为指导。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 B )。

A、改革开放B、全面深化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 C )A、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C、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D、加快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9.(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C、坚持改革开放10、党的(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毛概@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7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的改革开放是()。

A.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B.对原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2、改革是下列那一项的必然结果()。

A.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B.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C.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运动D.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次要方面运动3、新时期社会主义改革的开端是()。

A.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乡镇企业的诞生C.城市企业承包制D.设立经济特区4、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革在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B.建立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C.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集体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D.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分散经营为主的新型集体所有制5、“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6、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

A.改革B.开放C.现代化D.改革开放7、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评价和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A.坚持“三个有利于”为标准B.坚持“一大二公”为标准C.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为标准D.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为标准8、下列不属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是()。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9、“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生活标准B.综合国力标准C.生产力标准D.实践标准10、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政治体制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C.经济体制D.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制11、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

毛概第七章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毛概第七章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
(一) 改革开放是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
衣食住行用——改革开放前后对比(1/3)
改革开放前,“灰蓝白黑(青)绿” 是当时中国人衣着的主色彩,大体上说穿灰 色的以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为多;蓝、白色以工人、普通机关干部和学生为多; 黑(青)色以农民为多;绿色则是军人的专用色彩。因此,从当时人们的穿着的 色调和样式,大体都可以判断出他们各自的职业甚至等级。

今天,你是否相信20多年前会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挤 在一张床上,床对面拴着山羊;90岁的老人一个冬天都睡在床上, 因为没有衣服穿;病在床上的人,饭后不让洗碗,为的是饿极时能 闻一闻碗里的香味。当记者采访时,做父亲的不无庆幸地说:老大 到西安参军去了,比过去住得宽敞些了。
——摘自《大转折的瞬间:目击中国农村改革》
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看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并不是我们党哪一个领导人的个人决定,而是社会 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出发,我 们证明了中国只有搞改革开放,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 力发展的那部分,才能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推动 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1.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 筑的矛盾。
的幅度是比较小的。现在十七大比较权威的说法1978年的时候中国贫困
人口有多少呢?2亿5千万,那个时候总人口比现在少得多,但是中国10 亿多人,就有2亿5千万人口,而且当时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跟我们今天 所讲的弱势群体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个时侯的2亿5千万人口是连温饱
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由于物资的缺乏,老
2、用社会基本矛盾原理解读改革开放

毛概课件_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毛概课件_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3、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关系 第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 根本立足点。 第二,对外开放是提高自力更生 的手段。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外开放会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对外开放是不是意味全盘西化? 对外开放与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
二、 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 宽领域的开放
生产国际化
资本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
交通、信息国际化
1、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
(1)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经 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任何国家 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把自己孤 立于世界之外只能是死路一条。对外开 放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 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第一,吸收和借鉴前人创造的文明成 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 第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社会创造 的现代文明成果,是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 需要。 第三,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 果,必须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及其创造的文 明成果。
一种是把体制的 改革变成对根本制度的 变革,使改革变 成 “改向”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 裕起来,振兴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 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富有社会 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发 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 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 前列。
到目前为止,大金龙 产品已经外销到四十多个 国家,它仍然是迄今为止 将产品外销到欧洲地区的 惟一一家客车企业。
金龙客车在世界客 车博览欧洲展览会 (BAAV)
在肯尼亚内罗毕的一家手机专卖店,售货小姐展示中国的 海尔手机。小至搪瓷盆、鞋油和服装,大至电视、卡车, 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已经融入非洲人的生活。

毛概第7章

毛概第7章

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四、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1、成就
1981-2005年婴儿死亡率和平均预期寿命
(单位:‰,岁)
年份 1981 1990 2000 2005
婴儿死 亡率 37.6 32.9 28.4 24.3
平均预期寿命 合计 67.8 68.6 71.4 73.0 男 66.3 66.8 69.6 70.8 女 69.3 70.5 73.3 75.3
• 曾锦春,湖南郴州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汝 城县人,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68年毕业后, 任职于湖南省革委会和广州军区;后返回家乡, 历任郴州市临武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郴县 县委书记,之后调任郴州市国土局局长。1995年 2月,任郴州市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1995年 至2006年9月担任郴州市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 记,掌控纪检权11年。2010年12月30日,长沙市 中级人民法院对郴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 记曾锦春执行枪决。
改革已到“刺刀见红”阶段
• 向既得利益者开刀!
改革开放的主要阻力
• 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障碍 • 部门化利益(垄断性行业) • 地方化利益
一、一些领导干部思想障碍
•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光是领导干部,不 少一般干部都是如此。一旦富裕了就没有 了改革的动力,成为改革成果的享受者, 慢慢地就变成了改革的阻力。 • 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直言深圳一些官员现 在存在五大思想障碍:贪图名利、得过且 过、墨守成规、缩手缩脚、视野狭窄。
产生官员财产申 报制度心理障碍的原因
1、“官本位”观念作祟 2、对仇富的误解 3、对个人隐私权的误解 4、贪欲的膨胀 5、配套制度、技术不完备
治理官员财产申 报制度心理障碍的思路

第七章 改革开放 试题

第七章 改革开放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 B ),为浙江省解决自身难以克服的瓶颈和障碍提供了难得契机,机遇千载难逢,抓住机遇就能赢得战略主动。

A、全面复兴战略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强国战略D、全面开放战略2.(C)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解放思想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B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中共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4、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A )A、改革开放B、坚持党的领导C、人民当家作主D、依法治国5、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 C )旗帜。

A、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C、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D、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共产主义伟大旗帜6、全面深化改革,应以( B )理论为指导。

A、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D、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 B )。

A、改革开放B、全面深化改革C、经济体制改革D、政治体制改革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最主要的成果是( C )A、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B、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C、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D、加快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9.(A)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A、深化改革B、加快改革C、坚持改革开放10、党的( A )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7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7
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 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不是 也不允许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 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 完善。
关于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即主要是看是否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 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 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坚持“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紧 密的内在关联
(1) 生产力标准是基础的和根本的标准。“是压倒一切 的标准”。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范畴内,生产力不再 是一般的生产力,而是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凡是符合这一条件的可大胆采用。 (2) 综合国力既可以是直接的现实的,也包括间接的潜 在的。不能离开增强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来单纯强调 生产力标准。 (3)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对发展生产力目的之 规定。
第七章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 路
主要内容
一、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 伟大革命 二、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新的起点: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四、改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一、关键抉择:改革开放是一 场新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 济以更快的速度发展。1976年,当我们结束“文 革”,放眼望去,我们与世界经济的差距在逐渐 拉大。 1955年,我国的GNP占世界的4.7%,1980年,仅 占2.5%;1960年,我国的GNP大体与日本相当, 1980年,仅占日本的1/4; 周边的四小龙、四小虎不断崛起;1950年代,韩国 的经济总量和山东差不多,但80年代就遥遥领先 于山东了。

第七章(改革开放)

第七章(改革开放)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一)全面改革的历史进程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 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 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改革开放的小岗村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当年18户农民在“分田”秘密协议上按下的手印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课间休息
目录
前页
后页
六二三路
退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选择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八至十五章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 技革命推动着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 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 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 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 大差距。
邓小平:“不改 革开放,不发展经济, 不提高人民生活,只 能死路一条。”
改革后,我们的国家,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就
改革后经济实力大幅 提升 ——
“文革”前中国的GDP是日本的 1/4,人均是日本的1/30。改革后中国的经 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10%以上,我国2005年GDP超过 英法,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 GDP39.8万亿元(5.94万亿美元)是 1978年的115倍,超过日本位居第二,是 俄罗斯的4倍,是美国的1/2。
“大包干”1979年就见成效,粮食总产量6.6万公 斤,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1980年,小 岗村产粮6.95万公斤,1997年增至38万公斤。全村年 人均纯收入分别由原来的22元猛增到1997年的1300元。 但是,20多年后,即沈浩2003年刚到任时,小岗村 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 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多年没有选出“两委” 班子。
风云激荡1978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30年的回忆:高考制度的恢复
第 二 篇 章
恢复高考后 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
30年的菁菁校园
上世纪80年代,留长发穿喇叭裤手抱吉他, 唱着当年流行的校园歌曲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
新优势。
P140-141
提高水平
1、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 “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 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2、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海开放,
实现对内外开放相互促进。
3、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 进出口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服务 贸易。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 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 成改革合力
(一)全面深化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的必然要求。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确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 头市、厦门市各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试办经 济特区。1983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 《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决定 对海南岛也实行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 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 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 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 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 中港口城市。1990年4月,在邓小平提议下, 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开放浦东的重 大决策,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世纪现代化上海的 象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贸易、经 济中心。
实际与关键
三个“性”与 六个“紧紧围绕”
其次,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 和问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是】:D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革D.对外开放【正确答案是】:C3、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B.经济体制改革C.政治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正确答案是】:B4、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

A.前提B.基础C.目的D.手段【正确答案是】:C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B.目的C.前提D.手段【正确答案是】:A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是】:C7、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正确答案是】:A8、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正确答案是】:C9、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正确答案是】:D10.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正确答案是】:C1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B.一项特殊政策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D.一项权宜之计【正确答案是】:A12.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014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2014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 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 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 离不开世界。”
差 异 比 较
判断:资产阶级与 无产阶级之间的矛 盾是主要矛盾 判断:落后的生产 力与人民国家需要 之间的矛盾是主要 矛盾,具体表现为 高度集中的僵化体 制与生产力的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体制上的缺陷和弊端,表 现为僵化的旧体制与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之间的矛 盾。 中国的改革是体制的改革而不是制度的变革。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 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图示
社 会 形 态 上层建筑 社 会 基 本 矛 盾 社会发展的
经济基础 生产关系
根本动力,
推动社会形
生 产 方 式
态的更替
生产力
毛泽东理论与实践
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八大”决议(1959,09,15-27)
时代主题转换给社 会主义提出新课题
国内背景
政治局面混论 经济停滞不前
•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是主 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 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十几年 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 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 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在 思想上导致僵化,妨碍人民 和基层积极性的发挥-----中国社会从1958年到1978年 20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 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 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 的发展和提高。这种情况不 改革行吗?”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 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第七章改革开放思考题

第七章改革开放思考题

8、1957年,毛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 年 毛在《 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 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我国,工人 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 部的矛盾。如处理不当,会造成( ) 部的矛盾。如处理不当,会造成(A) A、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 B、非对抗性的敌我矛盾 、 C、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 D、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 (2007年10题) 年 题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年来, (1)改革开放 年来,我们锐意推进的经济 )改革开放30年来 体制改革, 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 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 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我们建立和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 成公有制为主体、 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 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 经济管理制度。 经济管理制度。正是这些方面的改革创新才 带来了上述变化。 带来了上述变化。
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
A.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 B. 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 C.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 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 (C )
3.__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的必由之路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 A. 全方位 B. 多层次 . C. 宽领域 D. 大面积 . E . 多渠道 (ABC) )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D)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3.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概括是从:(A)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的意义上说的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的意义上说的4.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立体,实现共同富裕5.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A)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

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

”这句话强调的是:(B)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A)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 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B 内外互补、互惠互利C 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D 与国际市场接轨8、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重大战略判断是(C)A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B 本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 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D 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9、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是(C)A 改革、开放、党的领导B 政府、市场、社会C 改革、发展、稳定D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0、全面深化改革的要立足于(B)A 我国处于总体小康社会水平B 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 我国处于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阶段D 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选题1.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AD)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B.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D.坚持共同富裕E.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虽然邓小平指出:“改革是第二次革命”,但并不是说改革与革命没有区别。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全)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全)

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 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
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不足3%;国内生产 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 界的份额由1. 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 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1位。
4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要树立开放条件 下的安全观。
谢谢
本章节到此结束!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依据——矛盾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社会一样,社会主 义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中发展的。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 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 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国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 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概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 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 性变化。
(一)改革开放的现实依据
❖ 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要作出实行改革开放 的重大决策?
❖“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 文化大革命 ’ 的教训 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 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 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邓小平
➢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与人 民内部矛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2、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 论的丰富和发展:师承与创新
❖ 邓小平:“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 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当 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 了问题,还须知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 ”
本章主要思考题:
❖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2、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包括哪些
内容? ❖ 3、全面深化改革面临哪些挑战?应采取什么举措? ❖ 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好哪几个重大关系? ❖ 5、为什么要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 6、我国对外开放基本格局的形成及其特点是什么? ❖ 7、我国扩大开放碰到哪些问题和挑战? ❖ 8、为了扩大开放,我们采取哪些对策?
国民经济到了崩溃 “文革”遗留下来的 粉碎“四人帮”后拨
的边缘
混乱现象极其严重 乱反正出现徘徊
世界范围内新科技 一批发展中国国家
革命蓬勃兴起
迅速发展
❖ 国内背景: ▪ 先看市民生活 ▪ 再看农民的生活
❖ 国际背景: ▪ 新科技革命 ▪ 美欧日经济实力 ▪ 中国差距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7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阶级斗争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的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A、改革B、阶级斗争C、社会革命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经济建设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C、发展生产力6、在全面改革中,( )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文化体制7、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大家是否赞成B、“三个有利于”C、生活富裕8、党的()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A、十三大B、十四大C、十五大9、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是( )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B、对抗性C、不可调和10、( )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A、2000B、2001C、2002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 )的决议A、《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开放的决议》12、在全面改革中,()改革是重点A、经济体制B、政治体制C、教育体制13、判断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B、是否做到“三个有利于”C、是否大多数人的积极参与D、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畅通1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阶级斗争B、物质利益原则C、改革14、我国改革的性质是()A、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B、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C、用市场调节代替计划调节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5、我国的强国之路是()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改革开放D、发展高科技16、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D、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17、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A、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二、多项选择题1、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C、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是否有利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我国改革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因为它()A、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B、涉及经济体制和政治、文化体制C、触动体制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D、要求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E、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主要有:()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平等互利原则4、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是()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发展是动力D、稳定是前提5、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6、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E、发展国际旅游业7、改革开放后,我国首批设置经济特区的城市是()A、珠海B、深圳C、海南D、厦门E、汕头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2、简述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 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 有坚实基础。 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 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 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 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 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2、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以开放带 改革,以改革推开放,改革开放互相促 进,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经 验。 3、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国内发展 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 现国内发展的手段。 4、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本章小结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 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 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法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 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 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 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 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 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 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 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 活困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 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 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
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和目标任务?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特色
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 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 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 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 法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改革的性质) 1)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 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 体制; 2)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 3)是迎接新的科技革命挑战的需要。(补充)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 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 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 化和改革的社会。” ——恩格斯
——江泽民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实体,也是第二大消费国。)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改革原因的理论分析) 为什么说毛泽东关于社会主 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是对 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 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 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 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 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述。斯大林晚年认识到 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着根本性问题提出来。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 对外开放
(开始讲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本章主要讲建设的总思路
教学目的: (1)加深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的关键抉择,是强国之路。 (2)深刻了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 完善和发展,改革要有新突破。 (3)理解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 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2. 2 提出 . 在社会 主义社 会依然 有解放 生产力 的问题
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 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 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 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3.把社 3会主义 . 基本矛 盾、主 要矛盾 和根本 任务统 一起来
已经讲的社会主义理论 在逻辑上是什么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 义改造理论 建立社会主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 本质和根本任务 认识社 会主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 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在社会主 义理论中处于什 么逻辑关系?
有“认识”和“建 承上启下 设”的双重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 第八章至结束 (下学期讲)
注意点: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 体制改革是重点。

邓小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 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 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 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 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 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 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 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3)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的需要。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 须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 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 法。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只有在继 承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创造出来的全部社会生产 力和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新的实际进 行新的创造,才能顺利建设成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 民的一个伟大创造。
乡镇企业也是中国农民的一大 发明创造。

“我们完全没有预 料的最大的收获,就 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了……异军突起。”


“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央有点 功绩的话,就是这样制定的搞活政策 是对头的。” ——邓小平
2.从国际环境看:“文革”十年动乱造成的十 分严重的后果 ——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 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速度向前发展,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 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出 路只有改革开放。否则有被开除球籍的危险。
邓小平:“不改革开放, 不发展经济,不提高人民生 活,只能死路一条。”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市场,使一切国家 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而“过去 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 依赖所代替了。”
——马克思、恩格斯
马恩在16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 就看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只不过 没有用‚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
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 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 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 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 式——改革。
第二个目讲结束了,怎样回答 思考题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4 .
(一)首先回答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 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二)接着再回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的丰富和发展。
第 二 节 坚定不移地 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
讲授内容的逻辑分析
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全面改革
为什么要坚定 不移?怎样坚 定不移? 这是由改革的 必要性决定的 (已讲过); 按改革的标准 来坚定不移地 推进。 是推进,不是讲 进行。那么怎样 推进改革? 除了按改革的标准 来推进改革,并要 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稳定的关系。 这是其次要 讲的问题。 怎样认识 改革的全 面性? 这是我们 首先要讲 的问题。 这是最后要 讲的问题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前提下,通过改革经济政 治具体体制,扫除障碍,解 放生产力。
邓小平把我国的改革称为革命, 是就其起着解放生产力和改革的深度、 广度等意义上说的
改革的目的: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改革的深度:是政策的重新选择和体制的重 新构建,是对旧体制全面的深刻变革。
2)对外开放是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现代化 建设的现实需要。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实现现代化的 进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资金不足、科学 技术落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组织现 代化大生产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等等。要解决 这些问题,就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利用国内国际两 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 经济建设中的矛盾和困难,而且也是我国经济长期 发展的客观要求。
他强调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和确立 根本任务的一致性:
生产力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 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主要矛盾,
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 产,为此必须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 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4.指出 4 了解决 . 社会主 义初级 阶段主 要矛盾 的途径 是改革
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上 突破了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做法,
‚全面认识改革‛和 一、全面认识我国的改革 ‚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 (思考题3.) 个不同概念 如何全面认 识改革? ㈠我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㈡改革成败的标准; ㈢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补充,可以不答)
从哪些方面认识 改革的全面性? 1.从改革的内容上看改革的全面性: (一) 不仅改革经济体制,而且也改革政治、 我国的 教育、文化、科技体制。这是由社会 改革是 基本矛盾决定的。 全面的 改革 2.从改革的地域上看改革的全面性: 不仅农村要改革,城市也要改革。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矛盾的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一)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1.社会主 义仍然存 在着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 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主义 社会向前发展。
2.矛盾的特 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点和性质 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 的矛盾。
又相适应又有矛盾
3.矛盾 的解决
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 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4 .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 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 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 中国的社会矛盾——具有 两种不同的性质
敌我பைடு நூலகம்盾
人民内部矛盾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的丰富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是“文革”结束后,决定当代中 国国家命运的关键抉择(历史背景) (改革开放的直接原因是‚文革‛把我国引人死胡同) 1.从国内的情况看:“文革”十年动乱造成了及 其严重的后果 ——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
——整个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 国民 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人民生活相当困难,多年得不到改善。
改革的广度:必然引起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社会生活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等方 面深刻而广泛的变化。
(教材§3的内容) (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说明开放对中国命 从哪些角度阐述中 运的决定作用) 国开放的必要性? (思考题5.) 1.实行对外开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说明) 1)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是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 3)是迎接时代挑战的必要前提。
2.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客观需要(专门从我国的发展来说明开放的必要) 1)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后变得落后了,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历史的经验教训一 直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把自己孤立于世 界之外是不行的,要发达起来,必须对外开放。
‚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 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老 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邓小平
(二)我国改革是决定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 关键抉择(实践依据)
(改革的内容) 1.改革是克服传统体制弊端的需要 (1)国际原因:社会主义 国家诞生的国际环境 1)传统模式 (2)历史原因:西方国家的 怎样形成的? 封锁、苏联友好帮助 (3)思想原因:封建主义思 想、教条主义 2)传统模式 (1)经济体制上:高度集中 有什么弊端? 的计划经济体制 (2)政治体制上:政企不分 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