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控机制研究
小微企业金融风险评估与控制
小微企业金融风险评估与控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小微企业金融方面的风险问题也随之而来。
如何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的金融风险评估,并有效地控制风险,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评估标准金融风险评估是保障小微企业资金安全的重要途径。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金融风险评估标准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评估标准包括财务指标、现金流情况、信用程度、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
具体指标可如下:1、净利润率。
净利润率可以反映企业对经营的收益情况,高净利润率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较强,同时表明承担风险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2、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高负债率说明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特别是短期偿债风险;3、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可以反映企业当前的偿付能力,高比率说明企业现金收入较多,而对于短期的应付款项较少,更容易应对应付款的风险;4、信用等级。
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来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考虑企业的经营历史和信贷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5、行业竞争程度。
利用一些基础数据进行行业分析,可以看出该行业当前的竞争激烈程度,同时也能预测未来企业遇到的压力和风险。
二、小微企业的风险控制策略对于小微企业而言,金融风险控制是成功发展的基础之一。
金融风险控制应该同时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考虑。
从企业内部来看,应加强财务管理、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此外,企业还需要合理的业务策略和措施,以应对市场中的变化和竞争。
从企业外部来看,应加强与供应商、客户、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以在互利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贸易风险,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另外,企业还可以采取多种金融工具来进行风险控制,如保险合同、委托管理协议等。
然而,小微企业的金融风险控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小微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披露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规范的会计规则和报告标准。
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目前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融资难题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建立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融资支持机构以及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对策。
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可以有效提高浙江省小微企业园的建设质量和发展水平,促进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也展望未来,希望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动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取得更大进展,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问题分析、对策研究、统一规划、融资难题、人才匮乏、建立管理机制、融资支持机构、人才培养、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小微企业在浙江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产业升级,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也逐渐兴起。
目前在小微企业园建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融资难题、人才匮乏等。
这些问题给小微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困扰,也影响了小微企业园的建设质量和效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将对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通过建立统一规划和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融资支持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等对策,希望能够推动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向更加完善和健康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浙江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为我们开展本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和依据,也引出了我们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在研究目的的部分,我们将着重探讨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旨在为解决当前困境提供参考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深入分析小微企业园建设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揭示问题根源和影响因素;二是提出针对性对策,实现问题解决和改进。
通过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旨在促进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企业发展水平。
互联网金融视阈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研究
互联网金融视阈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互联网金融视阈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情况。
引言部分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入手,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互联网金融对企业金融支持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最后在建议及对策部分提出了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结论并展望未来,同时对研究局限性进行分析。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影响,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杭州市,政策分析,问题与挑战,建议,研究结论,未来展望,局限性分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现代社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对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在这种背景下,杭州作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重要发展城市之一,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成为了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形势下,科技型小微企业依然面临着诸多金融上的困难和挑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探讨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研究互联网金融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问题的探讨,我们希望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的更好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互联网金融视阈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研究,深入探讨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对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的影响,分析杭州市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并探讨互联网金融在该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和效果。
通过对现有问题和挑战的剖析,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旨在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水平,推动其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目的的实现,不仅可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也有助于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杭州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学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选题的背景: 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拥有大量的中小企业。
全省财政收入的 60% 以上来自中小企业,对浙江省的经济增长、社会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国家税 收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我省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 环境持续恶化,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瓶颈制约持续加大,其中 融资难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少地方出现企业资金链 断裂甚至关闭、破产的局面。
解决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综合了 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并通过对国外经验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有 利于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素质,完善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规范。
帮助中 小企业创建更大更好的融资环境,不断发展壮大。
选题的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浙江省企业家和政府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中小企业融资 难问题。
对切实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目标: 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虽然它们创造了浙江经济的繁荣,但其 本身还是被许多问题困扰着,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融资问题。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学家 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阐述了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以及引起融资难的各方面原因。
并结合浙江省自身情况与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主要内容:引言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重要性1(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二)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二、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依赖内源融资的状况有所好转,但仍需改善 (二)多数企业融资渠道单一 (三)许多融资途径难度大,导致民间借贷比例高 (四)政府扶植力度不够 三、浙江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缺陷 (二)社会信用担保体系缺失 (三)金融机构体系没有对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四)政府缺乏完整的扶植政策体系 四、浙江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建议 (一)提高企业自身素质 (二)建立完善信用担保系统 (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健全的融资体系 (四)完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五)积极鼓励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 研究方法和手段:本人采用网络调查、文献检索、网络检索等方法来进行论文研究。
浙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论文
浙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探讨【摘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在由市场经济向信用经济转变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在对浙江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功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当前浙江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要改善信用环境问题,并从制度建设、理念提升和评级方法改进方面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信用评级我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慢,信用数据库不完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信用体系建设必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内从事信用评级工作的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和评级机构,央行拥有比较完善的企业数据库,而评级机构尚不有完善的数据库。
近几年浙江省通过政府大力支持信用市场的发展,至今有30多家信用评级机构记录在册,在浙江省联合征信系统中拥有信誉评级的企业有100多万家,提供失信信息共享的政府机构多达33处,由此表明浙江企业信用建设有着良好的开端。
截至2010年11月底,浙江省各类中小企业总数已达270多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
目前全省工业总量的84.1%、工业税收的73.3%、外贸出口的82.5%、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90.9%都来自中小企业。
对于拥有270多万家中小企业的浙江就目前评级机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大多评级仅处于施工工程招投标领域,评级面非常狭隘,不足以满足未来浙江特殊经济体系的需求。
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遏制因信用问题流失资金是当务之急。
一、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概述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面临诸多障碍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通过社会各方密切配合和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下,建立企业信用评级,信用信息征信数据库,确立企业信用标识制度,明确各政府机构提供信用信息范围,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市场化运行流程,开发符合国情的评级技术等一整套程序。
形成多种功能,首先,为社会提供真实、透明和全面的企业信用信息,满足社会有关各方的需要;其次,促使企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守信者获利,失信者失利”良好的信用秩序和信用环境;第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信用交易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小微企业工作制约瓶颈调研报告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 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令大多数企业主感到悲观;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十分突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中小企业带来新挑战;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技术装备水平低的中小企业,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廉价环境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某种程度上看,小微企业的困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局,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能否改善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关;一、银行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推进措施及成效;措施一: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相应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我行在小微信贷方面的杠杆和引导作用,根据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小微企业质押、农村用地抵押贷款以及等创新金融业务予以利率上适当倾斜;措施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我行专门设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实行专项规划、专属产品、专门制度、专享系统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改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向总行多争取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额度;措施三:推进专业镇金融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下半年我行将利用我行专业小企业平台的优势,搭建专业性与小微企业对接平台,拓宽小微企业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范围,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我行讲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进行探索创新;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一贷款门槛未实质性降低,政策受惠面有待提高;80%的受调查小微企业表示,银行机构贷款门槛高而无法获取贷款,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难度比大型、中型企业高;银行机构虽表示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条件,但由于风险等多重考虑,实际上并未放宽;二缺少有效抵押物仍是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资质的关键因素;我行调查了辖区所属的小微企业,大多数小微企业设备陈旧,甚至靠租赁厂房或设备进行生产经营,难以提供符合银行条件的抵押资产;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基本上都是3B或3B以下,难以达到银行机构发放贷款的要求;部分小微企业以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企业内部产权界定不明晰,财务信息不透明,银行对企业的信用、产权的归属以及生产经营状况掌握难度大;三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偏高;据调查,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浮30%以上,而同期大、中型企业一般上浮不超过30%,部分执行基准利率;另外,小微企业还需向担保公司和部分中介公司支付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一些担保公司还要求企业留存贷款额的一定比例作为保证金,减少了企业的可用资金,变相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四贷款责任追究引发银行“惜贷”、“惧贷”现象;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大,导致银行机构产生“惜贷”、“惧贷”的心理,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不足;此外,从管理成本角度考虑,大额贷款与小额贷款所需要的信贷资料、办贷手续基本相同,如果发放的贷款额小面广,信贷人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信贷人员更愿意管理金额大、户数少的贷款,而对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五信贷均衡投放节奏与小微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错配;目前,银行机构按月控制信贷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放款速度跟不上小微企业需求变化,影响企业及时用款;有部分小微型企业表示金融机构信贷均衡投放与其资金需求不同步,导致其不能获取贷款;六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限,地方政府也没有将小微企业作为专门主体制定差异性税收政策;三、可操作性建议;一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客户的走访面,走访掌握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符合信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及时给予支持,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既定目标,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二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服务意识,改革贷款审批流程和信息获取渠道,积极筹备小企业贷款中心及其专营机构,合理配置贷款权限,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三大力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指标,结合银行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特点,分类排队,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客户信息名单库,有针对性地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四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短、平、快、急”的特点,积极探索开发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五引导小微企业创造信贷支持条件;一方面引导小微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银行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关系,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向融资;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支持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多了解融资信息,积极争取外部融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二〇一四年四月一十六日。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从温州危机谈起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从温州危机谈起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以温州危机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概述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的背景和现状,指出这一问题对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随后,文章从温州危机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探讨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联。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对温州危机的案例分析,文章将揭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企业自身、金融机构、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因素。
文章还将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为解决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案,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繁荣。
二、温州危机的成因分析温州危机,作为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缩影,其成因复杂且多元。
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经济转型调整对温州中小企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企业,在国际贸易环境日趋严峻的情况下,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
从政策层面分析,温州地区在过去的发展中,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在金融政策收紧时,这些投资项目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金融监管的不到位也加剧了危机的恶化,部分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如过度借贷、非法集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者,温州地区的产业结构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这些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因此在面临经济波动时更为脆弱。
同时,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也是导致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和战略规划,使得金融机构在评估其信贷风险时持谨慎态度。
另外,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也是温州危机的重要成因之一。
在缺乏有效信用担保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从而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研究——制度性金融创新视角下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3 1 9 8 ( 2 0 1 3 ) 2 2 一 O 1 1 7 一 O 1
O 引 言
中小企 业 由于抵抗风险 能力 较弱 , 抵 押 品不 足 , 同时 信 息不完 全 , 在 信贷 市 场 中极 易 受到 排 挤 。银 行 在 为 中小 企 业 提供 融资服务 时 , 往 往采用信 贷 配给 的方 式 , 不仅 额度 有 限且手续 繁琐 。同 时 , 中小 企 业 融资 担保 困境 也 促进 了融 资 担保行业 的迅猛 发 展 。近三 年来 , 融 资担 保 行 业在 保 余 额 年增长 率达到 3 7 , 与 融资 性担 保 机构 开展 业 务 的银 行 业 金融机 构 、 中小企业 融资性担 保余 额 、 受保 中小企 业户 数 等 多项指标 的增 长率 均 接近 3 O 。然 而 , 这仅 仅 只是 将 信 息 不充分 和不对 称 的风 险转 移 给融 资 担保 机 构 , 信 贷 配 给 仍受 制度 的影响 , 银 行 业金 融 机构 本 质上 仍 没 有 对 中小 企 业融 资担保 实行 商 业 化运 作 。因此 , 必须 从 制 度 的角 度 进 行金 融创新 , 从 根本上改变 中小企业 融资担保 的制度环境 。
No . 2 2, 2 0 1 3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d e r n B u s i n e s s T r a d e I n d u s t r y
2 0 1 3 年第 2 2 期
我 国中小企业 融资担保 问题研究
~
制度 性 金 融创 新 视 角下
张 磊
《浙江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
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地方金融工作部门、财政局:现将《浙江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市、县(市、区)地方金融工作部门将本通知发至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
浙江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浙江省财政厅2019年12月26日浙江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工作指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机制,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加大融资担保服务,根据《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3号令)及四项配套制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6号)、《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6〕56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浙政发〔2015〕32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尽职免责是指纳入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政府性担保公司在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再担保)等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出现代偿损失后,经过有关工作流程,有充分证据表明,融资担保机构及相关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担保机构内部管理制度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职责的,应免除其全部或部分责任,包括内部考核扣分、激励性薪酬扣减、行政处分等责任。
第三条尽职免责适用于纳入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在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办理等环节中承担管理职责和直接办理业务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担保公司及其负责人、评审委员会成员和直接办理业务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第四条尽职免责适用于出现代偿损失的融资担保(再担保)业务。
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风险防控机制探析
担保机构 , 从 而为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一定 的再担保 的一种 方 法。 当中小企业 出现无法偿还贷款而导致担保机 构进行代 偿 的时候 , 再 担保 机构就需要按照事先约定好 的再担保 比例
小企业难 以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融资的渠道非常狭 隘 , 融资的成本也非常高 。在这种背景下 , 融资性担保机构应运
而生。 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连接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 之间的桥梁 , 在中小企业的融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 的作
定 的融资担保机构的收费标 准 , 融资担保 费用一般 只能收取
文 从 这 一 背景 出发 . 对 于 如 何 构 建 中小 企 业 融 资性 担 保 风 险
的很多 中小企业的规模 比较小 ,经营管理的水平 比较低 , 风 险抵抗 以及管理的能力比较 弱 , 也难以提供 可供抵押 的担保
品。因此 , 一旦被担保 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 中出现 问
题, 其引发的风 险同样会传递给融资 f 生担保机构 。这种风险
构 的风险。
防控机制进行探析。 关键词 : 中小企业 融资性担 保 风险 防控机制
融 资 性 担保 机 构 的 背 景
一
、
伴 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 的深入发展 , 我 国的中小企业无论 从数量还是规模上都得到 了迅速的发展壮大。然而 , 伴随而 来的 中小企业融 资难问题给 中小企业 进一步发展带 来了很 大的阻碍 。由于 中小企业 自身 问题 以及外部环境 的制约 , 中
担保风险的研究 , 构建完善的融资性担保风 险防范机制就显 得非常重要 。 二、 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风险的分析
制。这些都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风险的可控性 比 较弱 。
( 二) 中小企业融资性担保风险类型 1 . 融资性担保机构 自身 的风 险。首先 , 中小企业融资性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原因分析
中小金 融机构风 险形成 的原因分析 有机 的结合 , 全面推动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 此外 中央银行应该为 中 激烈 的竞争市场给金融机构 的生存和发展提出更加严厉 的要 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一些指导, E 匕 女 口 : 发展战略 、业务创新以及 内 求, 特别是一些 中小金融机 构的发展更是危机重重 , 其中当前我国 控管理方面, 完善中小金融机构的管理 , 减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形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形成 的因素主要包括 : ( 1 ) 中小金融机构 自身发展 成几率。
二 、解决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的有效措施
根据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类型以及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现状 , 及 综合 以上陈述 , 中小金融机构 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或者是控制风险的发生, 对于推动中小金融 的完善 , 相 关管理部 门应该从 自身的管理做起 , 配合政府政 策的扶 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持, 从而 实现中 小金 融机构的 健 康持续 发 展。 固 ( 一) 中小金融机构应该 明确 自身的市场定位。中小金融机构在 发展 中和大型金融机构相 比面临的风险更多 , 因此在成立之初应该 参 考文献 : 明确 的定好市场位置 。首先应该鼓励 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合并 , 在金 【 1 】 孙 天琦 , 刘皓 . 我 国 中小金融机构 发展 中存在 的问题 与对 策综 融机 构合并或兼并后国家应该给予新成立的金融机构一些税收方 述 【 J ] . 国际 金 融 研 究 .2 0 1 0 , O 8 ( 1 1 ) : 5 6 -5 7 面的减免 ; 其次, 结合国有银行改革的经验对当前金融机构的布局进 【 2 】 杨桂 兰 , 夏 是. 发展 中小金 融机 构 促进 中小企业 融资【 J ] . 中国 行调整, 将国有的大型银行不断的从/ J 市收缩, 形成/ J 、 颤 市中4 " A 农业银行 武汉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 2 0 1 0 , 1 1 ( 0 ; 5 ) : 7 8 - 7 9 融机构 占 据主体的状态 , 为中 小金融机 构的生存提供一些空间。同 【 5 】 罗继 东. 谈农村 中小金融机构 全 面风 险管理体 系建设【 J 】 . 中国
中小企业金融担保风险转移机制的系统性建构研究
一
、
问题 提 出及研 究 述评
衡状 态下 , 引 入 中小企 业金 融担 保 机制 , 在一 定程 度
信 息 不对 称 现 象 在 信贷 市 场 是 客 观存 在 的 , 并 伴 随金 融交 易 的全过 程n 。从 政府 层 面而 言 , 就 是要 通 过 一 系列 的金 融 制度 安 排 , 来 有 效 治理 信 息 不对 称 问题 , 以此 来提 升信 贷 资源 的配 置效 率 。衡 量某 项 金 融 制度 是 否 有 效 , 关键 在 于该 项 金融 制 度 如何 通 过缓 解信 息 不对 称 , 来 降低 金 融交 易成 本 , 促 成 金 融 交 易 行 为 。此 外 , 信 息 不 对称 所 引 发 的逆 向选 择 和道德 风险 问题 , 已成 为信贷市 场 的两 大基本 问题 。 信息 不对 称 的存在 , 促使 商 业银 行 为 防范信 贷风 险 , 实施 “ 信 贷配 给 ” 将 成 为 常态 。信 贷 配 给 机制 促 使 商业 银 行 信 贷 资金 的市 场化 出清 程度 不 足 , 大量 信 贷 资金 被 商 业银 行 低 效 配 给于 大 型企 业 集 团 , 导 致 处 于较 高边 际收 益状 态 的 中小 企业 群体 因信 用 等级
上 可 以有 效 缓解 信 息 不 对称 , 以此来 降 低 商业 银 行 的信 贷配 给 幅度 , 改 进信 贷 市 场 的资 金 配 置效 率 。 但是 , 引入 中小企 业金 融 担保 机制 , 仅仅 在 一定 程度 上 缓 解 了信 息 不 对称 , 无法 从 根 本 上完 全 消 除信 息 不对 称 。因为 信息 不对 称 的客观 存在 , 使 得金 融担 保 机 构 在 降低 商 业银 行 信 贷 风 险 的过 程 中 , 自身却 承 担 了一定 规模 的信 用 风 险。这 种信 用风 险 主要来 自两 个 方 面 : 一是 来 自于 贷款 企 业 逆 向选 择 行 为 而 引发 担保机 构 客观信 用 风 险的形 成 ; 二 是来 自于 委
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2017年5月刊第13期当代经济摘要: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课题组成员对武汉1+8城市圈386个中小型企业(包括一般个体户、合作农庄、私有企业、集体企业、国有企业、基层政府投资产业、村镇干部经营产业)的融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部门面对信贷需求时受资金稀缺性等因素影响,对信贷对象进行优先序的选择。
排序的指标主要包括抵押担保、信贷期限、信贷收益、风险管控、信贷寻租、信贷成本和还款能力等七个方面影响因子。
调查发现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堪忧,因此便提出了以核心大型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即在供应链中寻找一个核心企业,银行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基金项目:2015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构建武汉1+8城市圈金融供应链实证研究,编号:15Y168。
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明洪盛1,胡迪2,谢忠琴3(1、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湖北武汉4302052、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武汉4300603、武汉学院,湖北武汉430000)一、前言湖北省今年及以后数年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金融的创新与发展。
以武汉1+8城市圈为基础,建立武汉1+8城市金融中心,再以该中心为基础,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金融供应链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打造以湖北武汉为核心的城市圈金融经济一体化发展模式。
为规范市场行为,1954年美国出台了《统一商法典》,明确了金融机构开展存货质押应遵循的规范,供应链金融开始步入健康发展的时期,物流业高度集中和供应链理论的发展,促使预付款融资、结算和保险等融资产品相继出现。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联邦快递(FedEx)、UPS和德国铁路物流等一些大型专业物流企业楔入到众多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之中,通过与银行合作,加深了这些企业与供应链融资参与深度,提供了产品仓储、运输等基础性物流服务,为银行和中小型企业提供质物评估、监管、处置以及信用担保等附加服务,加快了供应链金融快速的发展。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公布日期】2005.07.15•【字号】浙财建字[2005]85号•【施行日期】2005.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关于印发《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的通知(浙财建字〔2005〕85号)各市、县(市)财政局、经贸委(局)、中小企业局(宁波不发),省工行、省农行: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小企业的融资困难,经省政府同意,特制定《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二○○五年七月十五日附件:浙江省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试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缓解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促进我省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风险补偿资金是鼓励和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小企业贷款的政府引导性专项扶持资金。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小企业,是指在本省境内依法设立,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且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200万元以下的生产型、科技型、就业型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第四条省财政厅和省中小企业局是风险补偿资金的主管部门,共同负责风险补偿资金使用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省中小企业局主要负责风险补偿资金的业务指导,会同省财政厅确定风险补偿资金的具体支持方式和使用范围,并提出年度使用计划,报省政府批准。
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陈笑非
【期刊名称】《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年(卷),期】2024()3
【摘要】中小企业规模的壮大能够保证国内市场竞争充满活力,也能够推进地方经济格局、推进产业结构的和谐发展。
由于宏观政策约束、投资发展盲目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落后等一系列约束中小企业发展的问题,导致中小企业规模迅速壮
大难、成长速度慢、成活率低、发展质量不高,应引起整个社会高度重视。
中小企
业在早期多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面对着巨大发展压力,需要融资扩张和持续加大投资,经营发展风险也随之增大。
在发展过程中,如果突然发生融资失败致使资金链断
裂或者突然破产的状况,将严重影响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就业。
所以,应基于
中国当前最新的宏观政策,对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以及投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入研究,并提供针对性的措施与办法,以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和水平。
【总页数】3页(P3-5)
【作者】陈笑非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中的市场失衡问题及对策研究
2.中小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以无锡市云硕机械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例
4.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及投融资对策探究
5.我国中小企业投融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控机制研究
[提要]中小企业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与活力之源,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土壤”,不仅是浙江金融业的理念,更是宏观调控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的具体实践。
本文立足于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构建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机制。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风险管控
一、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在当前新的历史发展时刻,不断地整合社会资源、融合先进的管理模式、构建网络化的金融服务体系,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1、社会资源整合日益丰富。
浙江省通过政府主导,针对中小企业强烈的发展诉求与资金需求,在充分调动金融业的主力军各类银行机构的主体功能基础上,全力整合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基金等有效的社会资源。
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集“政、银、网、担”为一体的全国首家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担保服务平台。
日均可受理1,000余家中小企业的融资申请业务,可替代全省所有金融机构一天申请量之和。
通过举办“浙江成长型中小企业投融资大会”,引入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与企业直接对接,并积极扶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组建。
与此同时,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化,指定加强民间融资管理的指导意见,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探索民间融资阳光化途径,加快新设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帮助民间资本的高效流动。
2、管理模式融合与创新并进。
针对浙江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诉求,不断融合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积极实施模式创新,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且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在充分考察调研国外小企业专门管理署、中小企业政策银行、中小企业财政专项基金、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风险投资、政府专项采购等多种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了政策引导模式、担保增信模式、专项贷款模式、债券融资模式、民资利用模式等多种方式为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政策引导模式通过贷款风险补偿,充分发挥地方财政的放大效应和导向作用,积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
担保增信模式通过监管扶持,积极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增信作用。
通过政银合作,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应急周转基金,防止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
通过集合债、结合票据、集合信托等融资工具,募集中长期资金。
3、金融服务体系趋向网络化。
结合浙江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局面着力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化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纵向延伸资金支持,设立风险补偿的财政资金、专项周转基金,鼓励各个层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横向拓展多项服务渠道,积极引入国外风险投资公司、成立担保公司、组建金融服务实体第三方服务机构。
二、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潜在问题
金融服务在立足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兼顾财政资金的有效回收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尽管浙江金融服务运行和保障平稳,趋势向好,但仍无法回避在信贷数量爆炸式增长下的信息不对称、资金风险等系列问题。
1、财政资金支持低效率。
为了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制定出台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管理办法,设立企业应急转贷专项资金,对于经营困难的企业减免税费。
但是,在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与物价持续高位运行的“双重压力”,以及微观层面面临生产成本上升与要素保障困难加大的“双重压力”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外需减弱、成本上升、资金短缺等多重因素的困扰。
在此种情形下,一些企业选择关停,一些企业选择铤而走险违规使用专项资金,最终亏损,导致财政资金与政策配置的低效率。
2、金融机构承担较大风险。
在全力推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同时,中小企业群体性信用缺失,信用观念淡薄、逃废债数量大、财务信息失真严重、信息披露意识差等问题仍客观存在。
尽管政府出台了小企业贷款的保障措施,并且在信贷实施过程严格执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贷款规定,做到实贷实付和受托支付,但是由于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识别能力弱的客观存在,仍无法完全避免贷款资金的挪用与外流,将实体经济的资金转向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导致金融机构的呆坏账率上升,经营效率欠佳,甚至一些初起步的小型金融机构缺乏经验,将要面临更大的生存风险。
3、信息不对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浙江每年都有不少小企业被淘汰,也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注册诞生,平均寿命在3~5年之间。
虽然全国已经出现了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中小企业担保协会、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平台等社会组织,但是由于较高交易成本的存在,信息更新不够完整。
因此,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较难准确获取中小企业的资产与信用数据,造成了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此外,企业出于增加融资金额与速度等多种动机,会刻意隐瞒并谎报财务数据、经营状况等信息,导致了信息的严重不对称。
三、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控机制构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严重存在以及浙江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欠缺针对性强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与控制已经十分必要。
针对当前所突显的问题,应从充分调研与控制、加强风险计量、引入第三方风险缓释主体、定期问责资金流向等多个层面构建浙江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风险管控机制。
1、定位直线式功能化管理。
鉴于浙江中小企业对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共享,从政府视角对于中小企业发展非常重视,并且不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是专门的金融服务机构均已不同程度迈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步伐。
从强化风险管控的视角,应当分级建立中小企业专门管理部门,从政府至总行与金融服务机构、总行至分行、分行至支行实现功能对接,共享并过滤的客户信息,在各级明确的功能模块上完成服务,政府发挥政策优势、总行发挥资金优
势、分行与支行发挥区位优势,做到共同调研识别与防范风险,分层分级履行职责。
将政府的资金风险下移,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识别与管理风险。
2、构建风险识别与计量模型。
中小企业的特点在于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制度各具特色,尤其是一些成立时间不长的小企业,没有规范的管理制度与标准化的财务报表,因此无法直接获取企业的相关信息,加大了风险识别与防范的难度。
为此,首先需要进行贷前充分的考察与评估,取得可资决策参考的类财务管理信息,支行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做好风险的细节调研工作;其次逐步开发风险识别与计量模型,提取汇总中小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信息与管理者的相关信息,提高审批决策的效率,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3、推进贷后追踪管理体系。
在做好贷前充分的细节考察与调研及贷中严格审批与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对于贷后资金的动向以及企业的动向追踪,也是风险管控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此,应当建立专人专管的定向问责体系,定期整理汇总授信客户的经营数据、实地考察企业运作、走访授信客户的关联企业与交易往来企业;对于“异常”情况及时向上汇报,并做到快速干预。
与此同时,密切关注与授课客户项目相关的宏观经济环境的信息,适时修正各项风险控制的评估数据,做到充分控制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建松,姚星垣.论构建“123355”浙江现代金融服务体系[J].浙江金融,2011.3.
[2]海鸣.中小企业的政府金融支持创新研究[J].企业改革与发展,2010.9.
[3]王琪.香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及风险管理[J].新财经,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