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2)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三篇金融是一个中文单词,拼音是Jīnr_oacute金融,是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提取,贷款的发行和提取,存款和提取,外汇和其他经济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国金融监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摘要:目前,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以下问题:协调性较差、监管机构缺乏独立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信用体系还不完善,监管措施不力,监管技术落后等。
为了加强我国金融监管,提出转变我国现阶段的金融监管模式,加强各监管机构的合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金融监管的问责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全社会的诚信教育,提高金融监管人员专业化水平和金融监管的透明度,注重原则性和细节性相结合等对策建议。
___)03-0100-03[作者简介]汤磊(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创新。
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金融自由化浪潮推动了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创新,传统金融机构的功能边界逐渐模糊,金融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日益复杂化,对分散的金融监管组织结构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了各种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提高监管效率,同时注重保持本国金融业的活力。
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
建国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无到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金融监管体系,但仍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阶段,金融监管在很多方面亟待完善,尤其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同时也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深入研究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加强我国金融监管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一)金融监管协调性较差经济全球化对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掀起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合并浪潮,但面对拥有庞大资金的外国金融机构的严峻挑战,我国的金融机构纷纷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我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各种形式的地下金融活动在局部范围内存在 , 乱集资现象时有发生 , 金 融 隐 患 不 断 , 融 犯 罪 时 有 发 生 。 过 去 相 当 长 时 间里 政 府 部 门对 金 融 金 机构干预过多, 从某个角度上讲 , 政府过 度干预必然造 成金融抑制 , 本 这 身 就 构 成 金 融 风 险 问题 。
风险并在 竞争中不断繁 荣发展 , 升整体 实力, 提 己成 为国内各金融机 构关注的首要 问题。论文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 , 融机构风 险管理 的 从金 基本理论入手 , 对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问题进行 了多方面的研究 , 既有对金融业风险 管理现 状的考察 , 也有 其风 险的成 因分析 ; 阐述 了防范 既
一
、
在 现 代 金 融 体 系 中 , 场 的 中介 服 务 机 构 对 风 险 管 理 发 挥 着 重 要 的 市 作 用 , 中主 要 包括 信 用评 级 机 构 , 立 的 会 计 、 计事 务 所 、 师 事 务 所 其 独 审 律 以及其他金融信息和管理技术 咨询公司等。这些 中介服务机构为保 障投 资者获得真实 、 及时、 面、 全 公正 的市场信息 , 减少 由于信息不完全和不对 称而造成的道德风险, 同时提 高中小投资 者的风险决策 水平提供 了有 利 的条件 。目前我国在这些 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方面还是 比较落后。 四、 融 机 构风 险 管理 问题 产 生 的 成 因 金 1 银 行 不 良资 产 比 率 高 . 资本充足率达不到 国际标准 ; 营管 理水平低 , 经 资产流动性差 , 本 成 高 , 争 力 较 弱 , 国 际化 程 度 低 , 利 于 为 我 国进 一 步 参 与 国 际分 工 与 竞 且 不 交换提供保障 , 容易产生资金风险管理问题 。
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
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分析一、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1. 宏观经济风险金融行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的波动和不稳定性会对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借贷违约和资产贬值,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
2. 市场风险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下降。
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政策调整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因素引起的。
3.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未能按时偿还借款本息的风险。
金融机构承担着大量贷款和债务,一旦借款人违约或出现信用问题,银行将面临无法收回资金的风险。
4.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在遭遇困难时,无法迅速买卖资产或者以公正的价格抛售资产,并且随时间推移造成巨大损失。
金融机构需要确保具备足够的流动性以应对突发事件。
5. 操作风险金融行业的操作风险源于由内部错误、失误、不当行为或系统故障等造成的损失。
这可能包括内部犯罪、技术故障和不当投资决策等。
6. 法律和合规风险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各种法律和监管要求。
如果未能充分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或者违反了反洗钱、反腐败等法律规定,将面临罚款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7. 利率风险利率波动会对金融机构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借款人需要支付更高的利息,而存款利息收入可能会下降。
二、应对金融行业存在的风险问题的对策1. 健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和有效监测工具是预防金融行业风险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加强对金融市场和机构的监管,并制定相应政策与法规来规范行业运作。
2. 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机构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配备专业人员来监测和评估风险。
同时,金融机构应制定合理的风险承受能力限额,避免过度暴露于某一特定风险。
3. 多元化投资组合金融机构应通过合理的资产配置来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投资品种或市场。
通过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资产中进行投资,提高投资组合的多样性和抗风险能力。
4. 加强内部培训与教育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对各类风险问题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强化宏观审慎管理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宏观审慎管理,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 测和预警,确保金融稳 定和安全。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
未来我国金融监管将更 加注重对金融机构和业 务的微观审慎监管,加 强对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的监督和指导。
推进金融科技创新
逐步完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初, 我国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引入了更 多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主体,金融监 管体系也逐步完善。
深化改革阶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 监管体系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加强 了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应对。
02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金融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明确、全面的金融监管目标
许多国家在金融监管中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专门的消费者保 护机构,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行为监管。
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完善监管体系
我国应建立综合、全面、高效的 金融监管体系,实现各监管机构 之间的协调配合,减少监管重叠
和空白。
加强风险防控
我国应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建立 风险预警机制,提前识别和防范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存在的问 题及应对措施
汇报人: 2023-12-08
contents
目录
•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 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 应对措施 • 国际经验与启示 • 结论与展望
01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金融监管的背景与意义
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
01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新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出现给监管
带来了挑战。
综合经营趋势下我国金融风险防范问题研究
文献 标识码 : A
随着 我 国金 融改革 开放 的不断 深化 ,各 金融机
构纷纷 开发 出了形式各 样 的交叉 性金 融工具 , 银行 、
金融衍 生产 品是指 根据货 币利率 或债务 工具 的 价 格 、 汇汇率 、 票 价格 或股 票 指数 、 品期 货 价 外 股 商
证券 和保 险机构 之 间的业 务联 系 日趋 密切 ,从而使 各 金融机 构 的盈利 能力 、竞争 能力和金 融创 新能力 不 断提高 。 同时 , 一些金 融控股公 司也应 运 而生 , 金
本 文将借 鉴 国外的 经验做 法 , 结合 我 国实际 , 以上 问题进 行深入探 讨 。 对 关键词 : 综合 经营 ; 融风险 ; 险预 警 系统 金 风
文章编 号 :0 3 4 2 (0 8 0 — 0 8 0 10 — 6 5 2 0 ) 3 0 7 — 4
中图分 类 号 :8 02 F3.
我 国金 融发展 情况 比较 特殊 ,并 实行 的是 严格 的分 业经 营 、 业管 理 , 分 可能 产 生 的跨 市 场 、 行业 跨
注册 的企 业 向银 行 申请 贷 款,然 后 将其 投 入证券 市 场 ;4 证 券公 司 以抵 押担保 者 的身份 为企 业提 供担 () 保, 银行 贷款, 其投 向证 券市 场 。 获取 并将
因而极 易 发生 法律 政策 风 险 、 市场 风险 、 业风 险 、 行
全 能银 行 实行 的 是 “ 个法 人 , 一 多个执 照 , 多种 业 务 ”经 营 ,通 常是在 银行 内部 设置 不 同的业务 部
门, 全面 经营银行 、 证券 、 保险等业 务 , 这些部 门的组 织 结构 、 财务体 系等都 由所属 的银行来 管理 , 本身 只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
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及对策作者:李朴民田成川杨特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08年第19期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关乎一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中之重。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给我国金融安全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维护金融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备受各方面关注的课题。
金融安全的表现主要有两点:一是金融体系稳定,即货币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二是金融主权不受威胁,即金融政策独立有效,金融产业的控制权掌握在本国手中。
一、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当今世界,金融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为:一是资本流动全球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不断加速扩大。
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由1979年的145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6年的15139亿美元和2007年的15.5万亿美元。
二是金融机构全球化。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金融服务业全球竞争,各大金融机构竞相扩大规模,在国外广设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跨国并购浪潮。
三是金融市场全球化。
由于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发展,特别是信息通信技术的高度发达和广泛应用,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始走向金融网络化,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已连成一片。
四是金融政策关联化。
一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政策调整会引起世界各地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并可能迫使许多国家在金融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五是金融风险全球化。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金融风险随之加剧,金融危机也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一个地区发生了金融风险,往往会拖累其他国家乃至全球金融体系。
随着我国金融开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我国已全面甚至超额履行了加入WTO对金融开放作出的承诺,外资金融机构可以进入我国市场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几乎所有金融业务,可以参股中资金融机构,除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外,我国金融开放步伐已经超出一般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
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析
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探析作者:熊晓莉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02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生的进入危机都有可能对世界金融带来巨大的风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这使得我国金融市场开始与国际接轨。
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的金融风险。
因此我国应该深入分析进入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金融风险;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以及经营业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等原因引起的金融企业出现损失,从而影响宏观经济稳定、协调发展,导致一国国民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的可能性。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金融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和竞争有度的金融市场。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开始接轨。
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力于我国经济的繁荣,但是应该看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危机都有可能转嫁到我国,给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国应该对经济危机的危害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对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升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1 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导致金融风险的因素很多,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都有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影响,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一旦出现金融风险,往往会造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甚至是倒退。
导致金融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客观原因(1)国家金融体制弊端的影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国家对于经济往往直接进行行政干预,很多时候银行存款直接被政府当作财政资金来进行使用。
而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还款,从而导致银行存折大量的不良贷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2)企业方面存在问题的影响银行贷款时企业经营资本的重要来源,很多企业从银行贷款之后没有进行科学的经营,从而使自身没有能力来归还贷款。
金融行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与建议
金融行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与建议一、金融行业中的风险管理问题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在金融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这些风险既来自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与内部管理控制相关。
以下是金融行业中常见的风险管理问题:1. 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一些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存在缺失或不健全。
这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
例如,某些员工可能会滥用职权,进行欺诈活动或操纵交易数据。
2.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金融机构处理大量敏感客户数据。
此类数据泄露或被黑客攻击将对客户信任产生负面影响,并对金融机构的声誉造成损害。
3. 模型风险:许多金融机构依赖风险模型来进行决策和评估。
然而,这些模型可能存在制定错误、参数选择不合理或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导致风险估计的误差。
这使金融机构在面对市场波动时更加脆弱。
4. 透明度和披露:一些金融机构缺乏透明度,未能充分披露风险管理策略、业务实践和相关数据。
这给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带来了困扰,并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
5. 资本充足性: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性是保证业务运营稳健的基石。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可能因为风险控制不力,而无法满足监管部门的资本要求。
二、金融行业中的风险管理建议为了有效应对金融行业中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建议与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金融机构应该设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标准,并持续改进和完善。
在岗位职责划分上明确责任,并加强内部员工教育培训,提高其道德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2. 投资技术和人才: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提高数据安全保护能力,并聘请专业团队监控与处理风险事件。
同时,应该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金融科技领域的研发与创新投入,提升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3. 建立有效的风险模型:金融机构在使用风险模型时要有严格的审慎性。
建议定期进行模型验证和评估,控制模型误差,并适应变化市场环境,保持模型稳健性和准确性。
《2024年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范文
《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关联性也使得金融系统性风险逐渐成为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
我国金融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挑战。
因此,对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探讨其防范措施,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原因1. 金融市场结构复杂化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和多元化,金融市场结构日益复杂。
各类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日益增强,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2. 金融机构风险积累部分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风险控制不力等原因,导致风险积累。
这些风险通过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动,逐渐扩散到整个金融市场,形成金融系统性风险。
3. 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放缓、政策调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
三、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1. 加强金融监管加强金融监管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措施。
应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止金融机构风险积累和扩散。
2.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金融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提高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能力,从而有效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
3. 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是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根本途径。
应加快金融市场开放和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透明度,从而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是防范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
应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共同应对跨境金融系统性风险。
四、结论金融系统性风险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金融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标题: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问题研究
目的: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并运用所学的金融、经济方面的知识发现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1、股份制的有关理论问题。2、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3、改革的难点、途径或对策。
参考资料:有关商业银行管理、股份制经济方面书籍;报刊、杂志,如中国经合时报、金融时报等;金融网络:如网易金融网站http://www。netnease。/-xingyuli/jinrong。htm/,中银网http://sbinet。。
参考资料:各类金融期刊杂志、报纸;相关网站中的有关研究。
4
标题:论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
目的:了解有关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作用,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在中国发展的意义.
内容:1、证券投资基金的基本概念、作用。2、我国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意义。3、我国发展证券投资基金途径。
参考资料: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
参考资料:有关金融管理和金融创新方面的书籍;有关金融方面报刊、杂志,如金融时报、国际金融信息报、国际金融研究等;网站,如http://sbinet。中银网、网易金融网站等。
3
标题:国有股减持与国有资本退出问题
目的:了解国有股减持问题产生的背景与原因,探讨国有资本退出与国有股减持的意义。
内容:1、国有股减持问题。2、国有股减持中国有资本退出意义。3、国有股减持的新思路。
17
标题:我国中小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目的:联系实际,论证中国银行业市场培育和发展中小银行的地位及其发展。
内容:1、我国中小银行的历史发展。2、我国中小银行现实发展中的竞争力分析。3、典型国家和地区中小金融机构比较与借鉴。4、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制度与机制创新。
参考资料:经济学、金融学等相关基本原理;《金融研究》、《经济研究》等专业刊物;The bankers, Bank of china等相关网站。
简析国有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研究
简析国有企业金融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研究近年来,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金融风险挑战。
由于融资需求大,债务负担重,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国有企业的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防范和控制国有企业金融风险,成为当前经济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分析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的来源国有企业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财务管理不规范,二是市场环境的变化。
多年来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一直存在诸多问题,如审批程序不规范、内部管理混乱、刻意追求规模等。
这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存在过度投资、负债率过高等问题,进而引发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导致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的重要因素。
全球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稳定性,使得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的挑战。
1、优化企业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国有企业应该优化治理机制,加强内部审计,规范经营行为,确保企业的经营合法性和合规性,尽可能避免因违法行为导致的金融风险。
同时,在经营过程中应加强风险管理,树立风险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制度,使企业的金融风险得到及时发现和防范。
2、优化融资结构和财务管理国有企业应加强融资结构的优化,在多种融资方式中进行选择,同时也要做好财务管理,避免因资金超限而导致的金融风险。
在控制企业负债率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负债率的结构调整,避免过多使用短期借款或高息债券等方式控制负债率。
3、加强企业资产的管理与管控国有企业应加强对资产的管理与管控,清理闲置资产,优化资产结构,合理利用资产降低企业负债率。
对于投资过程中的大宗资产,应进行分散化投资,减小资产交易风险。
4、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国有企业应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使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报告符合市场的审美。
同时还要注意提高人才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建立国有企业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财务风险管理方案和应对策略,完善调度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内部监控和外部监管,做好风险测算、监控和防范,提高企业金融风险抗风险能力。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共3篇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1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被彻底凸显出来。
在危机发生之后,各国都逐渐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与此同时,如果监管过于严格,也可能会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问题也备受关注。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金融监管的重点应该是在增加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金融监管应该能够发现系统性风险,在风险最初产生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而不是等到风险已经危机四伏再想办法进行应对。
我国的监管机构在这方面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对资本金要求的提高、限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杠杆比率、推行风险权重计算、引入监管指标以及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等。
然而金融监管机构要保持对金融风险的高度敏感,避免过渡干预金融市场的自由发展。
一旦金融监管做得过火,会导致金融活动变得极为缓慢,从而阻碍经济运行。
此外,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结构性问题,我国的金融风险也对监管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监管机构要时刻关注金融业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及时调整监管政策以应对风险。
而金融监管的博弈问题也是比较困难的。
监管者需要在保证金融市场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持市场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而这恰恰是很难平衡的。
例如,由于较高的监管成本和法规繁琐,市场上的新型金融产品减少了很多,这可能会让监管机构的目标失调,因为这些新型金融产品在经济中的价值很大。
我们需要更加有创意和灵活性的监管方法来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后危机时代”看来困难与机遇并存。
本着“发现即监管”的原则,对于已经存在的金融风险,监管机构要采用及时的干预措施,防止风险扩大。
但是,监管的力度不能太大,这样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监管机构应该关注金融市场中的新的风险和挑战,并采取正确的政策,保持灵活性,引导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金融市场的风险一直是市场运作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全球性金融危机给我国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金融市场的监管越发严格。
但是市场风险仍旧存在。
本文将讨论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问题。
一、债券市场风险作为固定利率和期限的固定收益工具,债券市场是国内的一个重要市场。
近年来,债券市场的规模持续增长,但是风险问题也逐渐凸显。
首先是不良债券的增长。
由于经济形势疲软、市场需求不振等原因,企业无法偿还债务,不良债券增加。
而伴随不良债券的增长,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其次是债券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在特定时间内市场上的交易量不足以满足投资者的资金需求,从而导致价格暴跌。
由于我国债券市场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流动性风险一直存在。
二、信托市场风险信托市场是我国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之一。
信托通常用于融资,创造高收益,在金融市场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信托市场可能带来风险。
首先是经营风险。
由于信托项目涉及投资策略、项目管理等多种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风险增加。
近年来,信托行业呈现出快速膨胀,但行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风险问题逐渐凸显。
其次是市场风险。
信托项目受市场影响比较大,市场波动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如2015年底爆发的“双11理财”事件,许多人通过信托产品投资游戏公司,但是该公司爆出财务问题,导致投资者全部亏损。
这说明市场波动为信托投资带来的风险是不可忽视的。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互联网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风险和挑战。
首先是平台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往往没有实体存款和贷款业务,风险对平台而言更难控制。
近年来曝出多起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套现、制造虚假宣传等欺骗性行为,涉及资金数十亿元。
其次是信息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点是信息提交方便快捷,但是这种便利性也可能导致隐私泄露,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用。
如2016年,曾有一起因为贷款姓名与银行卡姓名不符,被不法分子盗用各种个人证件信息进行贷款的事件。
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控制
一、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分析1.互联网固有的技术风险(1)操控风险操纵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过程、系统等方面的缺陷或人为错误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
由于此风险范围广泛,因此可管理性较弱,需要我们投入大量精力。
2018年6月数家网贷平台发布公告暂停业务进行清盘,严重逾期或者资金链出问题的平台不得不退出行业,发布清盘公告。
事后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在行业操作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多数平台运转期间存在操作不当、自身架构不合理、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只有P2P平台的内部错误才导致公司破产。
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2)安全风险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信息风险,信息风险是由于I n t e r n e t 平台操作不当或安全系统漏洞造成的用户信息被盗,直接或间接导致用户损失。
互联网时代注重开放性和数据交换。
越来越多的We b平台已开始推广共享帐户登录。
在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他们还加强了用户账户之间的链接,并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这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风险。
(3)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得益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突破,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技术漏洞、网络安全和信息披露等问题。
例如通过病毒黑客程序人为入侵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传输故障,利用钓鱼网站或公共网络非法盗取资金,截留、篡改个人信息等。
I T技术一直是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短板[1]。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的根本性风险。
信用风险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显著区别是,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产生意外的收益。
互联网金融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中之一是产品的错误促销和销售。
第二是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
第三是窃取银行金融机构的声誉。
第四,现金提取困难、人员失联、携款跑路、非法集资等。
3.金融固有的风险互联网金融在本质上仍是资金的融通,没有脱离金融的范畴,仍具有微观和宏观上的风险特征。
资本账户管控的有效性导致了大规模的资本流动异常。
金融风险管控研究文献综述金融监管与风险预警
金融风险管控研究文献综述金融监管与风险预警金融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配置、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风险也日益凸显,给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成为了当今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探讨金融风险管控研究中的金融监管与风险预警相关内容。
一、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监管是指国家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的过程。
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
在金融危机频发的今天,加强金融监管显得尤为迫切。
研究表明,强化金融监管可以有效减少金融市场的不良波动,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二、金融监管的内容金融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对金融机构的准入、经营行为、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监督和规范。
在金融监管中,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权限,完善监管手段和工具,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金融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金融风险预警的重要性金融风险预警是指在金融市场出现异常波动或潜在风险时,通过一系列指标和方法对风险进行监测、评估和预警的过程。
金融风险预警的核心是及时发现和有效应对金融风险,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金融风险预警是金融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金融市场的基本面、政策环境、市场情绪等因素进行分析,判断金融市场的风险状况。
定量分析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相关性、风险暴露度等指标进行计算和预测,提前发现金融风险的迹象。
综合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预警金融市场的风险,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防范建议。
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五篇范例)
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五篇范例)第一篇: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化解金融担保圈风险为域内经济保驾护航担保圈是指多家企业通过互相担保或连环担保形式而产生的特殊利益体。
在经济平稳增长时期,担保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度,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
但受经济逐步下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担保圈负面影响逐步显现,银行授信客户违约风险随着企业间相互担保形成的担保链、担保圈快速蔓延,一旦一家企业发生风险,整个担保圈内的企业都会受到牵连,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既严重威胁银行资产安全,也影响担保圈内的一些优质企业经营发展。
如何识别、有效化解金融担保圈风险已成当务之急。
这次举办的“新常态新理念新作为”金融风险防控专题研讨班,非常及时,非常关键。
经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尤其是学以致用,结合金融风险防控的实际情况,对担保圈的类型、可能造成的危害、化解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对化解金融担保圈风险、维护良好金融环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担保圈主要类型按照形成的方式,担保圈可分为以下类型:一是互保。
指A为B 保证,B为A保证,二者互为利益共同体。
此担保方式对银行利弊各半,虽能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但一旦一方出现违约,另一方会随即效仿,双双违约,导致银行信贷资产受损。
二是连环保证。
三家企业之间连环担保(A为B担保,B为C担保,C为A担保)以及三家以上企业互相连环担保。
保证关系隐秘,但形成一个圈或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会形成连锁反应。
连环担保的最终结果是担保落空,形成事实上的信用放款,企业一旦无力偿还贷款,风险全部由银行承担。
三是联贷联保。
指若干借款人自愿组成一个联合体,联合体成员之间协商确定贷款额度,向银行联合申请贷款,每个借款人均对其他所有借款人因向银行申请借款而产生的全部债务提供连带保证责任。
联贷联保是一项风险管理要求较高的信贷业务。
二、担保圈容易造成的危害担保圈风险相比一般信用风险更具有隐蔽性、累积性、不确定性、传染性,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金融风险管控不足的问题及改革方案
金融风险管控不足的问题及改革方案一、问题简述金融风险管控是保障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关键要素,但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金融风险管控不足,给整个经济系统带来诸多潜在风险。
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
二、风险管控不足的表现1. 信贷违约风险增加当前金融机构往往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领域,以追求更高的收益。
由于对借款企业进行充分尽职调查的不足,信贷违约率上升成为较大问题。
2. 风险传染效应日益明显金融市场中存在许多联动性强的利益相关方,当一个机构面临困境时,由于各种联系和依赖关系,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和系统性风险。
3. 制度规定滞后面对快速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监管制度与时俱进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监管制度的改革落后于金融创新,无法及时应对市场风险。
4. 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体系中信息的获取与流通仍有较大不平衡,投资者和机构面临着信息不对称的困扰。
这种不对称性容易导致市场错乱和偏差决策。
三、改革方案1. 强化风险评估与资产定价机制为了降低信贷违约风险,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评估并设置科学合理的风险定价机制。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框架,定期评估借款企业的还款能力,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利率和抵押品要求。
2. 加强跨部门协调与信息共享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各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协作与信息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不同监管机构之间数据互通,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3. 高效完善监管制度要提高监管制度针对金融创新的适应力与时效性,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和研究。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跟进金融创新,并适时发布指导意见、整顿市场秩序。
4. 推动信息透明化为了增强金融市场参与者的信息对称,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公开信息和报告。
政府部门应推动建立更加规范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促使市场行为更加公开、有序。
5. 强化风险教育与投资者保护金融机构要加大风险教育力度,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
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与建议一、背景介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风险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增长的重要问题。
金融风险管理是指金融机构评估和控制发生在金融机构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的行为。
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尽量保证金融机构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使风险水平得到控制,以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并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本文将对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现状分析1.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金融风险管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盲区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盲区,经常出现不能有效识别和管理已知和未知的风险,这也是许多金融危机的根源。
(2)缺乏有效工具和方法当前,金融风险管理缺乏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使得风险管理的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3)缺乏透明度和标准化很多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缺乏透明度和标准化,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增加了市场波动的风险。
2.金融风险管理的现状目前,金融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多个维度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
(1)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市场变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亏损风险。
目前,金融机构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场外衍生品市场进行对冲交易和分散投资进行风险控制。
(2)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借贷、融资租赁等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目前,金融机构通过风险分散和保证金管理等方式对信用风险进行管理。
(3)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指管理不善、系统故障等内部操作风险。
目前,金融机构通过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进行操作风险管理。
三、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金融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风险识别和管理,制定更加完整的风险识别策略,在风险发生前及时发现风险,防止风险扩大。
2.研发有效工具和方法金融机构需要研发更加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进行风险管理,以更好的减轻风险,提高资本效率。
3.完善透明度和标准化金融机构需要完善透明度和标准化,使得市场更加透明,减少市场波动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金融机构论文16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
金融机构论文16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金融机构论文摘要:由于中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中国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体系必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如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下级员工掌握着银行资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又无需承担财产风险,所以,他们常利用职务之便,独立作案、相互串通或内外勾结作案,为个人牟取利益。
因此,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和防范公司治理风险,要通过不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逐步推进公司治理评价和治理风险预警机制建设。
关键词金融机构论文金融机构金融论文金融金融机构论文:中国金融机构治理风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选择【关键词】分析,对策,选择,现状,风险,金融机构,治理,中国,内部人控制表现为经营层决定金融机构的发展、经营、分配等重大决策,还会出现个人独断、短期化的经营行为、过分的在职消费以及工资、奖金收入过快、福利待遇改善幅度大等现象。
又由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中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致使各种金融案件屡屡发生。
如商业银行经理人员和下级行员工事实上掌握着银行资产的控制权和支配权,又无需承担财产风险,所以,他们常利用职务之便,独立作案、相互串通或内外勾结作案,为个人牟取利益。
2007年银监会对2006年的银行业商业贿赂违法犯罪案件查处的情况通报结果是:2006年银行业共发生商业贿赂案件113件,涉案金额2608万元,涉案人员164人。
(二)信用风险金融机构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犯罪,如资金诈骗、贪污受贿等非法活动,存在着严重的犯罪风险和信用风险。
而我国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过程中,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充分,信用风险管理理念很陈旧,不能适应复杂的风险环境。
表现为:金融机构对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的协调不到位,信用风险管理的意识在全体职员中和银行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贯彻得不充分等。
在大量运用数理统计模型、金融工程等先进方法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也远远落后于国际上先进银行[3](P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院:金融学院专业:国际金融作者:付家琦*****学号:33班级:07级国际金融(2)班我国金融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提要本篇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根据本学期所学内容,阐述本人对金融风险的理解。
从不同角度对金融风险的定义进行介绍,从三个方面介绍金融风险的特质,并分六点分析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二部分,进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策略探究。
以我国商业银行为例,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并分别对这些风险提出了管理策略,进而具体阐述了如何加强和促进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并推广到其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策略。
第三部分,进行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探究。
根据所学知识,从五个方面对国家金融风险管理问题提出建议。
引言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银行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
主要由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倒闭、充足、改制以及部分企业缺少信用等原因,使得银行难以收回贷款。
在随后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银行为了避免这样的信用风险,转向大量购买国债。
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部门持有的国债高达万亿元人民币以上。
2004年,由于石油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上升,以及预期利率上升使得国债价格下降,银行蒙受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
金融风险几乎是作为这个时代的烙印,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正文一、对金融风险的理解1. 金融风险的相关概念金融风险是与金融活动相伴随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受放松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居民甚至国家面临的金融风险日益严重。
对金融风险的有效管理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把握机遇、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稳定、使金融活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成为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金融风险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有关金融风险的文献可谓不少,但对金融风险的解释却不尽相同。
美国经济学家克罗凯特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由于价格的不正常波动或大量的背负巨额债务及其结构恶化,使得它们在经济冲击下极为脆弱并可能严重地影响到的正常运行。
而数理家和金融学家对金融风险的定义是不同的,后者从统计学的的角度分析,认为金融的就是金融风险。
“不确定性”包括盈余的不确定性和亏损的不确定性这两方面内容,否则金融风险在统计学是无法计算的。
为便于研究,我们在这里给出金融风险的定义如下:金融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金融风险的特质仅限于的融通与经营领域。
由于金融风险是的一种特例,因而它只和于特定的领域。
其次,金融风险具有双重性。
这是指金融风险既有可能给从事金融的主体带来的机会,也有可能给主体带来损失的机会。
因此,它具有动态性和投机性。
第三,金融风险影响范围广,损失金额巨大。
由于金融活动不但涉及了和流通领域,而且还地涉及了领域与领域,因此,如果一旦发生金融风险,其波及的范围就会覆盖的,从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此外,金融风险一旦发生,它带来的损失金额往往是十分巨大的,常常以千万元甚至亿元作为损失的。
案中,损失达到了14亿,可见其数额之巨(相当于整个投资额的1/8强)。
2.金融风险的产生关于我国金融风险形成的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不同的解释。
有的认为主要是国有企业预算约束软化;有的认为主要是金融机构缺乏严格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还有的认为主要是不恰当的行政干预,模糊了商业性贷款与政策性贷款的界限。
总结众多观点,金融风险形成的初始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六点。
成本转嫁金融作为社会转型过程中资金来源的第一渠道,承担了社会稳定的“稳定器”的作用,许多社会问题必须依赖金融机构增发贷款来解决。
在社会稳定和经济体制改革融资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业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扭曲的、非经济的、强制的信用关系“稳定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信贷资金的财政化、社会风险向金融机构的转化。
于是,金融体系成了改革成本的主要承担者。
齿合故障从金融风险形成的制度因素方面来看,制度创新能给人带来追加收益,但金融改革也是有成本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金融制度本身而言,20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新旧金融体制交替时期,传统的金融供给制的弊端尚未彻底清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因此新旧金融制度的矛盾或摩擦是难以避免的;另一方面,就金融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关系而言,传统的资金供给制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在低效率下严格配套的,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变革的金融制度与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之间由于推进时间上的快慢而发生“齿合故障”也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Hyman Minsky)认为,经济周期的存在会诱使企业进行高负债经营。
企业可分为三类:抵补性企业(这是最安全的借款人)、存在一定风险的投机性企业和风险更大的庞氏企业(Ponzi Firm)。
在经济处于上升时期,市场呈现一片利好的氛围中,所有企业的预期收益都会提高。
其时银行也会“锦上添花”,逐渐放松贷款条件。
而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会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增加借款。
于是,企业中投机性企业和庞氏企业的比重越来越大,潜在的金融风险会逐步积累。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潜在的金融风险就会变成现实。
摩根规则所谓摩根规则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根据企业过去的信用记录来决定目前是否贷款,只向前看,不向后看,不太关注企业预期收益。
这种规则的根据是历史循环论,假设现在是过去的重复,将来是现在的重复。
摩根规则在经济上升时期可能靠得住,然而一旦经济周期下行,银行原来固守的“安全边界”就变得不安全了。
2.5信息不对称从金融风险形成的内生因素来看,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和他的研究生魏斯分析了不对称信息的信贷市场,发现银行的期望收益不仅取决于贷款收益,也取决于借款人还款的概率。
如果贷款的风险与利率无关,则利率提高,银行的收益提高。
反之,当银行无法监测贷款人的投资风险时,提高利率将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者迫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那些愿意支付高利息的人正是那些预期还款较低的人,结果银行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下降。
在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会导致金融资产质量的恶化。
2.6区域均衡从金融风险形成的政策性因素来看,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东西部差距正逐渐拉大。
为了保证社会稳定、缓解民族矛盾和维持经济格局的合理性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推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向中西部注入资本,也涉及到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问题。
大量银行资金财政化,起到扶贫作用,形成了“扶贫性风险”,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也大量占用银行资金,形成“东北型风险”。
二、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策略探究1.我国银行体系面临的主要风险在开放经济和我国金融市场化的过程中,我国银行体系运营中会面临多种风险,其中流动性风险、信贷风险和利率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利率风险是系统性风险,而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属于非系统性风险。
对于利率风险,应该加强利率敏感资产和利率敏感负债的缺口管理,利用利率互换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利率风险管理等;对于流动性风险,应加强对外币资产的管理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对于信贷风险,要严格审查贷款申请者,贷款分散化和要求抵押支持等措施来防范。
2.加强和促进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银行的功能决定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必然是高杠杆和低资本的,银行资本充足率是对银行体系风险的一种缓冲,尽管银行资本缓冲的作用是有限的,但资本金要求毕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对银行所有者也是一种约束。
资本金过低,银行所有者谨慎经营的动机就会减弱,会产生道德风险,资本金充足对于存款人也是一种心理上的稳定剂。
但银行资本金也不能过高,过高则银行的利润下降,而如果利润率低,银行进一步融资困难,反而会降低银行经营的稳健性。
通行的做法是根据本国情况确定一个资本充足比率,但如果银行体系有安全网保护如储蓄保险,资本金的要求也会相对少一点,但本国储蓄保险可能会导致银行过度冒险,因此必须在资本充足率和安全网设置方面找到一个平衡。
实际上,不同的国家可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资本金管理的更高要求。
如我国提出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1%,而《商业银行资本计量高级方法验证指引》主要是增强高级计量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靠性,建立纠正机制,改进高级计量方法的风险预测能力,加强和促进对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
3.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管理伴随着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对于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从业人员不断针对市场客户需求变化及时提供相应的创新产品及服务。
这对产品设计人员和交易人员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围绕着提升金融机构价值、创造利润的角度,金融机构将广泛开展各项业务。
在业务设计及推广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应相应建立一定的内控制度,以有效监管风险,保证业务平稳运行。
三、国家金融风险管理策略探究1. 立足于利用本国资源,利用外资以吸收直接投资为主,防止外汇资产急速流失在保持外资引进总量的同时,国家应有计划地吸引长期直接投资,控制短期外债总量。
制定出灵活运用引资的配套政策,有选择地吸引境外投资,尤其是要调整外资引进结构,鼓励有高技术含量、符合产业政策的外资引进。
2.抑制游资造成的虚拟经济,确保实体经济,重视国家经济计划的实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应当重视国家计划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都会迅速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平衡发生改变。
虚拟经济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而存在。
例如游资的进出会造成汇率波动,如果入境资本不能被经济系统吸收,则会转化为外汇储备,迫使国家扩大基础货币发行量,诱发通货膨胀。
同样,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一旦虚拟经济出现问题或者崩溃,国家应当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实体经济立刻取而代之。
3.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消除国家金融风险的诱因,健全国家金融监控体系应根据我国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建立健全对金融机构接管、合并、兼并、收购、破产等法律和法规,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通过加强法制建设消除国家金融风险的诱因。
此外国家应当敦促一些独立的中介机构,如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等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
再者,为了争取一个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我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组织的相关活动,使自己的利益在这些组织的规章和国际金融秩序中得到承认和保护。
加强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交流,关注国际投机资本的动向,监控任务必须落实到具体机构和组织。
4.追踪金融高科技动态,培养国际型的金融科研队伍目前我们在国家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科学研究薄弱,必须有计划地加强金融工具的基础研究,尤其是在金融数学方面必须赶上国际水平,逐步形成从事国家金融风险防范研究方向的、精通操作实务和有拼搏精神的国家级科研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