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经典案例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场经济危机迅速地、无一例外地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所
有国家,成为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使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40%,退回到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二、原因分析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综合国力大大膨胀。1914~1918年大战期 间,美国加工业生产增长了32%。与此同时,美国资本加强了对外经济 扩张。在战时,美国的对外贸易出口总值增加了两倍,进口增加80%, 而同一期间,整个世界的对外贸易总额缩减到战前的60%。美国在世界 金融体系的地位也得到大大提高。大战结束后,美国从债务国一跃而升 为债权国,它掌握了世界黄金储备的40%,世界上许多国家欠美国的债, 连 以 前 的 资 本 主 义 霸 主 —— 大 英 帝 国 也 欠 美 国 44 亿 美 元 的 债 务 。 虽 然 1920~1921年间也曾出现过一次经济危机,但1921年渡过危机后,出现 了新的工业高涨。在20年代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合并浪潮兴起的同时, 美国的股票市场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然而正是这种繁荣背后的严重弱 点和隐患,引发了这场空前绝后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一直持续到1933年初。根据道·琼斯指数 的统计,从1929年10月至1933年1月,30种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 从每股365美元下降到63美元;20种公用事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从 142美元下降到28美元;20种铁路股票的平均价格从180美元下降 到28美元。到1933年7月,美国股票市场上的股票价值只相当于 1929年9月的1/6。
(七)从深层次的原因来说,这次世界性的大危机是资本主
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的大爆发,它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 严重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各国政府正是吸取了这场 危机的教训,二战后开始了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体制的变革, 从而使得资本主义进入又一个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
三、启示
1929年的大危机发生在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繁荣之后,它所 带来的震荡是如此深重,以致时隔多年,人们对此仍心有余悸。 有人曾如此说:“大萧条像一场大屠杀一样,幸存者的精神创伤 影响了以后几十年的公共政策。”这场危机的历史经验即使在今 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给我们以深刻的教训与启示:
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拉开了美国金融危机的帷幕,危机迅速 蔓延,导致全球股市暴跌,从而引起借贷市场的混乱。1931年5月,奥 地利信贷银行破产成为触发各国银行信用危机的导火线,而信用危机加
剧了世界经济危机的程度,首当其冲的是德国。当时德国本身存在严重
的国际收支危机,每年要支付大量战争赔款的利息,不得不向英美等国
在美国社会一般公众中,当时弥漫着一种时而近于狂热,时
而又惊慌失控的非理性心理,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 程度。股票价格的非理性心理,使投机之风增大到令人难以置信 的程度。股票价格大大上涨,超过其账面价值3~20倍,成千上 万的人们对自己的正当职业失去了兴趣,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炒作 股票上,股票交易成为商业和社交集会的主要话题。以往在证券 交 易 中 一 天 有 100 万 股 股 票 的 成 交 量 就 算 是 创 造 纪 录 , 但 是 在 1929年,成交量在400万股以上的日子有122天,其中有37天的成 交量在500万股以上。投机是那样的疯狂,以致最终使这场投机 浪潮发展到了极点。
(一)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金融体系得以正常运行的 基础
经验告诉我们,现代市场经济存在内在的不稳定性,这就要 求政府加以适当的干预。在30年代,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积极推行 新政,一反以前历届总统的对经济的不干预政策,对国民经济进 行了多方面的管理,其中总需求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理论 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创立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在30年代开 始为人们所熟悉,并且逐步影响到大学和政策实施。
(一)经济的结构性失调造成一部分重要产业长期处于危机状态
美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的失调,某些工业产业如煤矿、纺织、造船、 铁路和制革业等,始终没有从战后的萧条危机中恢复过来,陷入长期的 萧条中。尤其严重的是美国农业的长期危机。美国农业过剩的生产能力 由于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欧洲农业的发 展而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尽管20年代美国经济整体上出现空前的繁 荣,但仍然有一部分重要的产业持续萧条或长期处于危机状态。
筹借短期银行信贷,奥地利信贷银行宣布破产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担心 资金安全,纷纷从德国提取短期资金。由于外资大量抽走,从5月到7月, 德国黄金储备减少42%,德国政府于1931年7月宣布停业两天,德国四大 银行中有两家随即破产,同年9月宣布停止支付外债,禁止黄金自由输 出。德国中止对外支付后,英国在德国的资金不能够调回,加之大量资 金从英国抽走,同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 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由于英国放弃金本位,与此同时,许多国 家的银行大批破产倒闭。1931~1932年,美国银行倒闭达5096家。1933年 春,美国又爆发了信用危机的新浪潮,存款大量提取,银行资金周转不 灵,发生挤兑风潮,又有4000家银行倒闭,引起资金外逃,联邦储备银 行黄金储备锐减,于是美国不得不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他国家的 货币也纷纷贬值,截至1936年底止,欧、美、亚、非、拉几大洲就有44 个国家货币先后贬值,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幸免。截至1933年底,全 世界有25个国家停止偿付国债,这也是世界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二)失业是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美国经济在此期间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部分产业的长 期不景气和技术进步所导致的技术和资本对劳动力的排斥,失业问题仍 然很严重,甚至在最繁荣的年份里,失业人数也在150万以上。
(三)美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日益偏重于资本的利润所得
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成为利润(包括留在企业里的那一部分)的 部分越来越多;而作为工资与薪水的那一部分,却相应减少。由于工资 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相对下降,美国经济的总需求相对于供给能力来说 显得不足,受其影响,到20年代后期,美国的一些重要产业已经出现增 长乏力的局面,这又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经济 的增长。使情况变得更糟糕的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社会,信奉的是无 为而治的自由资本主义的一套,对经济基本不加干预,这就使实际经济 需求不足的矛盾在没有受到抑制的情况下逐步积累,从而蕴藏了经济危 机的巨大动能。
一、 案例介绍
1929年9月5日,一位叫鲁杰·巴布森的统计学家在美国全 国企业家大会上预言:“一场大恐慌就要到来,而且可能非常可 怕。”或许是预言起的作用,几个小时内,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 价下跌了10点。为安定人心,胡佛总统公开发表讲话,宣称美国 经济从总体上看是健康的,从而引起股市行情再次上升,而且其 上升幅度比任何时候都大。然而9~10月间,股价时起时落,局势 异常。
(四)银行业对证券市场的信用扩张和证券市场的保证金制度造成了过 度信用交易
在20年代经济空前繁荣的7年中,随着美国经济财富的价值的不断 增加,华尔街股市的股票价格节节上升,大大刺激了人们的发财欲望, 各阶层的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向证券市场,大量的资金也因此源源不断地 流入股票市场。由于股市行情的持续上升和实际经济的开始萎缩,银行 业置商业银行的稳健性原则于不顾,对证券市场进行大量融资。这种融 资通过当时证券市场的信用交易其作用被显著放大。20年代,证券投资 者购买1万美元的股票可以只支付1000美元,即保证金比例是10%,其余 部分由证券经纪商提供,而证券经纪商的背后则是银行。这样,银行提 供给证券商和投机者的贷款则成为股市价格暴涨暴跌的基础,货币和信 用的扩张使投机活动达到了火热的程度。到1929年夏,美国股票市场在 持续5年上升的情况下,再度急剧上升,保证金账户迅速增加,资金从 全美乃至全世界流入纽约,经纪商的贷款以每月4亿美元的速度上升, 到9月份,贷款总额达到70亿美元,利率从7%上升到15%。这种股价上 涨只有在增量资金源源不断涌入市场的情况才能维持,一旦新的资金难 以为继,市场的涨势就停止,相反的趋势和机制就会发生作用,保证金 制度的内在逻辑会加速市场崩溃的速度和深度。过度的信用交易隐含了 市场崩盘的危险性。
(五)股市操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金融欺诈的流行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存在严重的股市操纵,证券交易所的规 则默认甚至鼓励股市操纵。集资团伙先收买或雇用金融专栏作家, 然后同作为炒作对象的公司的大股东进行接触和交易。他们先悄 悄地收购股票,然后喧闹地购买,把价格炒上去,接着,受其雇 佣的金融分析家在报刊上鼓吹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在价格节 节上升时候,炒作者再给股票以实在的推动,他们相互之间进行 对敲交易,等股票价格再次大幅度上升之后,便不露声色地把手 中的股票抛出。由于炒作资金的90%可以由银行贷款提供,这大 大扩大了他们的能量。在股票出手后,集资团伙通常还做空,促 使股票价格进一步下降。上述行为在当时是一种合法或至少是一 种不受法律制裁的行为。尽管有一些州制定了反欺诈法,但对证 券交易难以实施和发生效力。大部分承销商还进行欺骗宣传。在 1920~1923年间,承销商售出证券500亿美元,到1933年这些证 券的一半已完全消失,另一半也只保留了其价值的一小部分。
第三篇 国际金融风险案例
案例3-1 1929年美国金融大危机
1929年10月28日,这个不祥的日子在美国以及世 界金融史上一直被人们牢记。在这一天,纽约证券市 场股票价格猛跌,正式揭开了美国金融危机和世界经 济危机的序幕。这次危机来势迅猛,爆发后迅速从证 券市场蔓延到整个金融体系,从金融危机发展成经济 危机,从美国发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体系,危机给美国 经济和世界经济以极其沉重的打击,以致整个30年代 美国经济都没有完全恢复过来。1929年的危机,就其 深度和广度,在当时是空前的,时至今日也是绝后的。
1929年10月28日,星期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全部股票平均 下降50点。这一跌就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洪水决堤一样,迅速摧 毁着一切能够摧毁的事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
高峰在10月29日到来。星期二早晨10点钟,证券交易所大厅 的大锣刚刚响过不久,剧烈的抛售就突然发生。大量股票涌到市 场,不计价格地在抛售,出卖的不仅有小企业的股票,也有大企 业的股票,股票坐市商被争先抛售股票的经纪人团团围住,全然 没有人考虑买进,交易所的情况十分混乱。开盘后半小时内,交 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12点时超过800万股,下午1点30分,超 过1200万股,当这天收市的大锣敲响后,股市创造了1641万股成 交的历史最高纪录。根据《纽约时报》的统计,50种主要股票的 平均价格几乎下降了40%。
这场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其他经济领域,发展成一次空前的 经济危机,危机给了美国经济极其沉重的打击。1929年,美国的 工业生产下降了46%。如果按月份资料计算,从危机前的最高点 (1929年5月)到危机的最低点(1932年7月),美国的工业生产 下降了56%,退回到1905年的水平。危机遍及工业各部门,工业 生产连续下降3年之久。危机期间美国13万家企业倒闭,上千万 工人被赶出工厂,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到1283万人,占美国劳动 力总数的1/4。与此同时,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约1/4。对外贸易 和资本输出也受到严重打击。危机期间进出口总值减少70%。资 本输出一落千丈,1928年美国发行的外国有价证券是13亿美元, 1931年下降到2.5亿美元,1933年仅160万美元,资本输出几乎停 止。
(六)政府对市场的宏观控制及监管不力和社会公众的普遍投机 心理使市场的崩溃不可避免
美国政府在当时信奉的是无为而治的经济哲学,对市场上出 现的各种问题由其自己解决。每当股市显示出弱势,总统或政府 要员就出来发表讲话,宣称经济基本是健全的,持续的繁荣不会 结束。当胡佛在1929年3月1日就任美国总统时,尽管他连任两届 商业部长并早从1922年就知道股市存在问题,但他没有强烈地向 国会和报界表明自己对股市的看法,没有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虽然此时采取行动可能为时已晚。当时,工商界和银行业普遍反 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一般舆论对通过立法来控制持股公司、投 资信托公司、监管信用交易也没有任何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