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膨胀

合集下载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大于商品和服务供应量,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面临着通货膨胀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应对方法。

首先,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货币供应量的过度增加。

近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央行频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导致银行的货币创造速度加快,进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为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其次,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二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全球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产生了巨大压力,推高了进口价格,进而影响到国内的物价水平。

此外,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以及外汇市场的变动也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还与市场竞争不充分有关。

在一些行业中,存在垄断和寡头垄断现象,企业借此获取超额利润,推高商品价格。

此外,供需失衡、生产成本上升等因素也会对通货膨胀起到推动作用。

针对中国通货膨胀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央行需要更加精确地预测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调整货币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

此外,应加大流动性调控的力度,控制银行的贷款规模,防止过度投放资金进入市场。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打击市场垄断行为。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市场竞争不充分的行业的监管,加大反垄断力度,鼓励和支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此外,要加大对价格虚高的企业的惩罚力度,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

此外,加强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应对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农产品生产水平,扩大供给,稳定物价水平。

此外,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维护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此外,中国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提高经济的生产效率。

加大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此外,还可以积极扩大进口,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缓解供需矛盾,降低物价水平。

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

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

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流通中,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现象。

作为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中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问题。

为了准确计算通货膨胀水平,中国制定了一整套通货膨胀计算规则。

本文将对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概述通货膨胀计算是评估经济状况和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是根据国际通行的方法,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市场特点而制定的。

其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地反映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二、计算基准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的首要问题是确定计算的基准。

中国以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基准计算通货膨胀。

CPI反映了不同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情况,是评估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重要指标。

三、样本选择为了准确计算CPI,中国在各个城市和地区设立样本调查点,收集相关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信息。

样本选择的原则是全面代表各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波动情况,并确保样本的广泛性和充分性。

四、权重分配权重分配是根据不同商品和服务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来确定的。

通过权重分配,中国将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进行了合理的估算,以便更好地反映整体通货膨胀情况。

五、价格指数计算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采用的是基期加权法。

具体而言,每月的价格指数计算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计算价格变动率,即当月的价格与基期的价格之差;二是将价格变动率与相应的权重相乘,然后相加,得到该月的价格指数。

六、通货膨胀率计算通货膨胀率是CPI的变动百分比,是衡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通过计算不同时期的CPI差异,来确定通货膨胀率。

七、季节调整为了消除季节性因素对通货膨胀计算的影响,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规则进行了季节调整。

这意味着在计算通货膨胀率时,会对季节性价格变动进行校正,以准确反映出通货膨胀的长期趋势。

八、其他因素考虑除了上述基本计算规则外,中国通货膨胀计算还考虑了一些其他因素,如特殊因素的影响、品质变动与价格变动的关系等。

中国通膨率 -回复

中国通膨率 -回复

中國通膨率-回复中国通胀率是指中国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

通货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但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例如货币贬值、消费力下降以及经济不稳定。

因此,了解和监测通货膨胀率对于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通胀率的原因、影响和控制方法。

首先,我们来分析中国通胀率的原因。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以归因于多种因素,例如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超过供给等等。

首先,货币供应过度增长是通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央行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来控制货币供给量。

如果央行过度放松货币政策,导致货币供应增长过快,可能会出现过多的货币chasingtoo few goods 情况,从而推高物价。

其次,原材料价格上涨也是通胀率攀升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许多商品的价格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动影响。

当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原材料进口成本增加,最终导致国内产品价格上涨。

此外,需求超过供给是通胀率上涨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市场上的商品稀缺,价格就会上涨。

这种情况在一些热门行业和城市尤为常见。

其次,我们来分析通胀率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经济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首先,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推动消费和投资,促进就业增长。

此外,适度的通货膨胀还有助于减轻债务负担,因为货币逐渐贬值可以压低实际利率。

然而,高通货膨胀率也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消费者信心下降。

当物价上涨过快时,消费者往往会减少购买,等待物价稳定。

这将抑制消费,降低经济增长。

其次,高通货膨胀率还会导致工资和企业利润的下降。

当物价上涨超过工资增长时,实际工资会下降,工人的购买力减弱。

此外,企业在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的增加也会压低企业利润。

最后,我们来探讨中国对通货膨胀率的控制方法。

历史回顾新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

历史回顾新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

历史回顾新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历史。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市场需求和经济实际产出能力的增长速度,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情况,并对其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通货膨胀主要受到战争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为了战争需要,大量发行纸币来满足军队和政府开支。

战争结束后,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需要重建国家,并支付大量的军民代表费用。

这些因素导致了大量的货币供应,通货膨胀现象开始显现。

此外,在国共内战期间,国共两党的阵营都发行了大量的地方货币,增加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随着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通货膨胀的形势逐渐得到控制。

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控制资源配置和市场价格,导致了价格扭曲和供求失衡现象。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运动对经济运行的严重干预导致了物价暴涨,通货膨胀问题进一步加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通货膨胀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然而,在改革过程中,由于价格的逐步放开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新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的挑战。

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两步走”改革政策实施期间,当时的物价上涨迅速,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和货币政策调整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通货膨胀问题再次凸显。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幅动荡和全球经济的放缓,导致中国物价上涨明显。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压力。

总的来说,新中国的历次通货膨胀问题主要源自政治、经济因素和金融政策的改变。

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和政治运动对经济的干预,经济因素包括需求和供应的失衡,以及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货币政策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通货膨胀的形势。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货膨胀会导致人民币贬值,降低人民币的购买力。

其次,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不稳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课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课件

第三次通货膨胀1988-1989 特点:1988年的居民消费物价指数 CPI创造了建国近40年以来上涨的最 高记录 • 第一:波及面广 • 第二:涉及50个大类500多种商品, 部分地区抢购粮食食油。 • 第三:盲目性大 • 第四:各阶层群众普遍产生购物保值 心理。 • 第五:零售商品总额增幅高。 • 第六:商品抢购风潮伴随挤兑银行储 蓄存款风潮。
通货膨胀率是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率
• 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通 货膨胀率波动幅度很大,出现了几 次很明显的通货膨胀。1994年中国 的通货膨胀率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 最高值24.1%,面对严重的通货膨 胀形势,1993年开始适度从紧的货 币政策,并在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 的“软着陆“。
第五次通货膨胀
2003年通货膨胀之前,受亚 金融危机和国内需求不足的困 扰,经济持续低迷,政府从 1998年连续6年实行扩张性的 宏观调控政策,拉动经济增长 。
第六次的通货膨胀
• 产生的背景:2007年1月起,中国人民银行连续 调高利息6次、存款准备金率10次,但是,中国 的物价并未因调控而下降,一路上扬,直至2008 年1月,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7.1%,创 11年来最高纪录。2008年,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 剧烈变化,全球金融危机持续恶化,与全球经济 联系日益紧密的中国经济遭遇了外部环境“过山 车”般的巨大波。
我国改革开放的首次通货膨胀——1980年
• 原因:投资规模激增,财政支出 的加大致使出现较严重的财政赤 字,以及盲目的扩大进口导致我 国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外贸 赤字严重。
第二次通货膨胀——1984-1985
• 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固定资 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 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 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 升导致成本推动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会对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本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控制措施,旨在深入了解中国通货膨胀的情况。

一、原因分析1.货币发行量过大近年来,人民币的发行量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长成为通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金融机构对贷款需求的增加,央行不得不增加货币供应,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2.资产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上涨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通过投资房地产等资产,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也会带来经济统计上的通货膨胀。

3.进口价格上涨随着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涨,中国的大量产业原材料需要进口,这使得进口价格上涨,随之产生的成本上涨也将进一步推高物价,导致通货膨胀。

二、影响分析1.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使得人们生活成本的增加,失去购买力,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对国内大多数企业和家庭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将导致货币贬值,这会在一些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加大资金的风险,投资者将面临未来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压力。

3.社会稳定性降低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稳定性降低,许多人生活压力加大,很多家庭会选择更努力地工作,而这也将导致社会不公与犯罪的增加,给社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三、控制措施1.抑制过度增长的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的最好方法是抑制货币供应,控制货币流通,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避免产生过度的通货膨胀。

2.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价格的监管和管理,控制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平衡发展,让市场经济得到更加公平、公正、透明的状况。

3.适当提高利率适当提高利率可以增加货币的成本,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购买,避免过度消费倾向,降低生产成本,抑制通货膨胀。

四、总结综上所述,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定,而且令人忧虑。

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控制的重要问题。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应对方法一、建国初期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这次通货膨胀基本原因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前国民党政府滥发金元券,采取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用发行贷币的办法搜刮民财打内战,维持其统治。

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仍然上涨的基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人民币的最初一年里,随着解放战争的不断胜利,人民政府的财政支出、军费支出大增;而且生产又因为战争遭到破坏,少数不法分子囤积居奇,哄抬物价,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在新中国人民政府正确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经济措施,统一财经工作,整顿经济秩序,打击不法商贩,尽快组织恢复生产,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制止了持续了长达十二年之久的通货膨胀。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通货膨胀1、50年代和6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50年代,由于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刮“共产风”和“浮夸风”,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瞎指挥,追求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连续下降,财政出现虚收实支。

1958年到1960年,财政累计赤字高达169、4亿元。

银行系统采取“全额信贷”,需要多少,贷多少,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贷,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贷。

出现指山买柴,指水买鱼,划地为矿的怪现象。

基建规模过大,财政连年赤字,导致银行信用大膨胀。

政府采取纠正“左”的错误思想的政策,并实施“调整经济比例,压缩基建战线,控制贷币投放”的经济方针,通货膨胀很快得到治理。

具体采取的措施是:⑴大力压缩预算内、预算外基本建设投资规模;⑵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⑶大量精简职工和城镇人口;⑷严格控制财政管理,压缩财政支出;⑸控制贷币发行,组织回笼贷币。

一直到1963年,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物价有所回落,经济秩序基本恢复。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通货膨胀:这个时期属于“隐蔽性通货膨胀”虽然物价很稳定,贷币发行增长比例不是很大,但商品供应匮乏,上百种商品采取凭票限量供应,实际的黑市价格往往高于国营价好多倍,再加上经济建设中“左”的思想影响,使基建战线拉的过长,财政年连续赤字,贷币流通再次出现大的波动,直到改革开放前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相应对策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及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1/7/9
1
•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 人民生活的如汽油价、房价、食品价等的 持续上涨。导致人民生活困难,买房热, 买房难等。
• 那我国的通货膨胀是怎样引起的呢?
2021/7/9
2
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
• 1.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实行扩张性货币 政策以来加之近年中央银行有发行过多的 货币导致货币增长过快从而引发了通货膨 胀。
• 2.需求拉上通货膨胀,需求拉上通货膨胀 理论是从总需求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 其观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我过现在由 于种种原因已经形成了总需Βιβλιοθήκη 大于总供给 的局面从而形成了通货膨胀。
2021/7/9
3
• 3.温和性通货膨胀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 两种原因。近年来我国粮价不断上涨,是 由于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 题,属于成本推动;投资需求幅度为20% 为正常,而我国现在已经达到了25%,特 别是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价格不断上涨引 起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此属于需求拉动。 温和性通货膨胀还有一个因素国际传导, 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 格上升,属于需求拉动;而原油及其他国 际初级产品通过进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 则属于供给因素,是成本推动。
2021/7/9
6
• ②生态失衡的表现之一是生态环境恶化,治 理生态环境必须花费大量的成本。治理的社 会成本费用又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各个公民和 厂商,这种社会成本最终要由生产厂商来承 担,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使产品的 价格升高,相应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生态 失衡还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开采的难度日 益增加,由此导致资源开采成本上升,原料 能源价格上涨,使生产厂家的内在成本增加。 造成所谓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分析导语: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伴随着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通货膨胀。

本文将对中国通货膨胀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对经济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货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价格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以年度百分比进行衡量。

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会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资金收益贬值,经济不稳定等问题。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产生是复杂而多因素的,以下是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1.货币供应过多:作为金融机构,中国央行负责货币政策。

当央行过度放宽货币供应时,市场上的货币量会迅速增加,引发通货膨胀。

2.需求与供应失衡:中国经济增长迅猛,需求不断扩大。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价格上涨便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3.成本推动:生产成本上升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都会推动商品价格上涨。

4.外部因素影响:不稳定的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等外部因素也会对中国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三、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体如下:1.降低居民生活水平: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2.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不稳定,投资环境不确定,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计划。

3.债务负担加重: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债务负担加重,对企业的经营和国家的经济稳定都会带来很大的挑战。

4.消费和投资行为转变:由于通货膨胀,人们倾向于将资金用于短期消费和投机行为,而不是长期投资,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中国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紧缩货币供应:央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应,限制通货膨胀。

2.调整货币政策: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政策效率,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货币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减少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发生。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

建国以来的通货膨胀分次整理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它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每次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特点。

以下是对建国以来主要通货膨胀阶段的分次整理。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

长期的战争破坏导致经济凋敝,物资匮乏,而大量的货币发行使得物价飞涨。

当时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战争导致的财政赤字、货币超发以及物资短缺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为了治理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

首先是统一货币发行,整顿金融秩序,打击投机资本。

其次,通过加强物资调配,组织物资供应,稳定物价。

同时,大力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增加商品供应。

经过几年的努力,成功地遏制了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1965 年)“大跃进”运动期间,经济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工业生产急剧扩张,农业生产大幅下降,物资供应紧张。

加上错误的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货币发行量过多,引发了通货膨胀。

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包括压缩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加强农业生产,控制货币发行等。

经过几年的努力,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生产停滞,物资短缺。

同时,由于管理混乱,财政赤字增加,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再次出现。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虽然相对较为温和,但也对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经济秩序的逐步恢复和整顿,通货膨胀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改革开放初期(1978 1988 年)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

这一时期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经济过热、投资规模过大、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以及价格改革等因素引起的。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几个原因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几个原因

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几个原因通货膨胀是指一种普遍上涨货币价值的现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中国通货膨胀的几个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货币供应过多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实行了扩大内需的政策,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稳定,政府大量投资和采取了诸如降息、降准等措施来提供大量的货币供应。

然而,这种过度的货币供应导致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迅速上升,从而推高了物价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货币供应过多不仅是由政府的金融控制政策造成的,还与外部因素如石油和黄金价格等有关。

其次,供求关系失衡也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由于中国的供应链问题,特别是在农产品市场上,供求关系紧张。

农业供应链的失衡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从而带动了通货膨胀。

此外,中国人口庞大,消费需求量大,而供应侧的不足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中国需要加强农业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供给。

第三,成本上升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中国国内企业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生产和服务业的成本也随之上升,进而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尤其是在一些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业中,成本上升的压力更为明显。

因此,政府应该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提高劳动力技能和生产效率,以降低成本,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最后,外部因素也是导致中国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全球化的发展使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外国经济和政治变动的影响也对中国的通货膨胀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国际商品价格的上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等都会对中国的物价水平产生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外部因素,中国政府应加强对外贸易监管,提高投资和储蓄水平,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针对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首先,加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控制货币供应量,避免过度印制钞票,以稳定物价。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和原因分析

中国通货膨胀现状和原因分析

1绪论1.1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 因货币供应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应,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旳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应(供远小于求)。

1.2其实通货膨胀旳概念在经济学上历来就争议不断, 许多学派从供需、成本和国际经济体系角度解释, 引申出需求拉动通胀、成本推动通胀、构造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

有关通货膨胀, 经济学术界有两种见解, 主流旳见解, 可见之于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给通货膨胀所下旳定义:“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旳上涨。

今天, 我们用价格指数, 也即成千上万产品旳加权平均价格来计量通货膨胀。

”简朴地说, 通货膨胀等于价格总水平旳上涨。

若年物价总水平上涨3%, 一般就被觉得存在温和通货膨胀。

从技术上, 专家们倾向于关注CPI、PPI等等指标。

有关通货膨胀旳另一种见解, 说来很简朴:通货膨胀是一种纯正旳货币现象。

现代各国都实行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旳制度, 因而可以说, 仅从中央银行旳角度观测货币现象, 还是可以得出诸多可信旳结论。

所谓通货膨胀, 从技术意义上说, 就是中央银行发行了太多旳货币, 经济体中流通旳货币太多了。

1.3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3.1选题背景通货膨胀悄然来临, 影响着人民生活旳各个方面。

, 仍然是一种继续通胀上行旳时代, 没有最高, 只有更高。

回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旳五次通胀, 寻找通胀旳因素, 陈述通胀旳危害, 摸索治理通胀旳对策措施。

参照文献[1] 李为民, 试论通货膨胀旳成因[J], 贵州十年改革回忆与摸索, , (10).[2] 陶守梅, 近期我国通货膨胀旳成因及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公司, , (2).[3] 许善达, 本轮通货膨胀旳特点和应对之策[Z], 经济界, , (3).一、通货膨胀旳含义及种类通货膨胀是指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务旳一般价格水平或平均价格水平旳持续上升。

在通货膨胀时期, 单位货币能买到旳商品和劳务旳量呈持续下降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几次通货膨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本文将详细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几次通货膨胀,分析其原因和对策。

一、1988年的通货膨胀1988年,我国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田里的大米和其他主要粮食价格猛涨,导致居民生活负担加重。

此外,改革开放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调控不力也是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当时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市场调节,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以稳定物价。

其次,政府加大货币紧缩政策,收紧了银行系统的信贷,控制了货币供应。

最后,政府通过限制价格涨幅和增加商品供应等措施,降低了通货膨胀的速度。

这些措施逐渐生效,1989年通货膨胀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二、1994年的通货膨胀1994年,我国再次经历了一次通货膨胀。

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源于投资过热和外部冲击。

由于改革开放后各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投资涌入市场,导致资金供应过剩,价格上涨。

同时,境外的经济危机和冲击也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冲击,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的程度。

为了应对这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银行的监管和审慎经营要求,控制了信贷扩张。

其次,政府提高了利息率,吸引更多的存款,减少了流动性。

最后,政府加大了对投资项目的调控,限制了过度投资的行业,降低了投资的热度。

这些措施逐渐起效,1995年通货膨胀率回落到较低水平。

三、2008年的通货膨胀2008年,我国再次遭遇了一次严重的通货膨胀。

这一次通货膨胀源于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国内外资源价格的大幅上涨。

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我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同时,国际市场上的石油、铁矿石等资源价格大幅上涨,使得我国进口成本增加,进而推高了物价。

针对这一次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措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投资项目的审查和控制,避免了过热投资的产生。

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通货膨胀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也是国家经济环境中的常规挑战之一。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放,通货膨胀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经济问题。

本文将浅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认识,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原因通货膨胀指的是货币供应量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原因众多,其中包括供求关系失衡、成本推动、货币过度发行等。

在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供求关系的失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购买力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加,但供给方面尚未完全跟上。

这导致了商品供应不足,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推高了整体物价水平。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首先是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物价上涨使得人们的购买力下降,生活成本上升,特别是对低收入人群和固定收入人群的影响更为明显。

其次,通货膨胀还会引发社会不稳定。

当物价不断上涨,民众的不满情绪会逐渐积聚,甚至引发社会抗议和不安,对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产生潜在威胁。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成本的上升,企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尤其以中小企业为主。

这可能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下降,甚至一些企业不得不倒闭,对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影响。

三、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针对通货膨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首先是货币政策的调控。

通过适度收紧货币供应,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和幅度,以维持物价的稳定。

此外,中国政府还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推动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韧性和适应性。

另外,中国政府还通过价格管制和市场监管等手段,加强对物价上涨的控制。

加大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力度,打击市场不正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以降低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此外,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动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商品供应,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缓解供求失衡,稳定物价。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

xx通货膨胀成因及解决方法一、通货膨胀的一般定义、特点及类型。

(一)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

(二)特点: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

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

(三)类型: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

2.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1]。

二、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成因分析: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有三个原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我国当前需求矛盾引起的价格上涨受国际和国内两个因素的影响。

从国际市场来看,全球粮食减产,粮食库存下降,再加上大量粮食用于燃料乙醇生产,造成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关系总体趋紧,价格不断上涨。

这些因素向国内市场传导,助长了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上涨。

从国内市场来看,粮食涨价除了受国际市场、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以外,还和我国国内耕地面积减少,务农劳动力减少和工业用粮快速增长密切相关。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从成本推动的因素来看,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带动消费价格上涨。

首先,近年来,国际能源价格猛增导致生产1成本增高。

从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看,国际石油价格等其他能源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并通过进出口贸易传导到国内市场,引起国内产品成本增加。

其次,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导致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福利水平和工资收入,使我国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已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超过同期GDP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推高物价的总水平。

3、结构性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猪肉和粮食等价格的上涨带动其他食品价格上涨。

从市场实际情况看,总体上粮食、生猪、玉米等产品的总供给是没有问题的。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国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年11月开始由通货紧缩想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

这些都使人明显感觉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一、中国当前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

1、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最低工资制、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社会普通居民的利益,特别是下层人们的利益,但是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这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最终将走入“工资――物价螺旋”,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分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2、农产品价格的易涨难跌。

由于近年来国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袭击了多个粮食主产区,市场对粮价价格上涨预期高涨。

截至9 月28 日的数据显示,农业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2%,而农业部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则同比下降5.1%。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9 月24 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涨幅超出上月。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 月上旬和中旬50 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9 月份中上旬,肉禽蛋价格环比继续小幅上涨,而蔬菜类价格则总体下跌,二者呈现两极分化走势。

同比来看,肉禽蛋价格保持高位, 涨幅略有增加,拉动CPI 上涨约0.2 个百分点。

我国20年的平均通胀

我国20年的平均通胀

我国20年的平均通胀
我国20年的平均通胀介绍如下:
我国20年的平均通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是指通用货币,也叫法币,就是法律规定的必须使用的货币。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的现象。

比如市面上有100亿,刚好满足社会的需求,此时若加印100亿并流入市场,市面上所有的商品都会因新增的货币量而价格上涨。

表现为货币的持续贬值和物价的全面上涨,而导致的购买力下降。

因此,通货膨胀被戏称为隐形的小偷,不知不觉中,偷走我们的财。

通货膨胀的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或价格水平上涨率来表示,可以理解为购买力的缩水率。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方法有以下两种:
1、通过价格指数变化计算,公式如下: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2、利用基本概念推导计算,公式如下:
通货膨胀率=(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100%;
图中是中国过去20年的真实通货膨胀率,平均年均膨胀率
10.68%,2009年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9.21%,这意味着2009一年时间货币的购买力就贬值了近20%,还是很恐怖的。

中国通膨率 -回复

中国通膨率 -回复

中國通膨率-回复中国通胀率是指中国经济中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程度和速度。

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由多个因素驱动,包括货币供应量、需求与供应关系、成本推动因素等。

本文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中国通胀率的问题,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现象。

第一步:什么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种经济现象,即整个经济体系中的物价普遍上涨,购买力下降。

通货膨胀有多个类型,如通胀、恶性通货膨胀等。

通货膨胀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对经济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

第二步: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通货膨胀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货币供应量: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购买力相对降低,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可以由央行的货币政策引起,如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等。

2.需求与供应关系:需求高于供应时,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这可以由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引起。

3.成本推动因素:当企业的成本上升时,它们可能会提高产品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成本包括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等。

第三步:中国通膨率的测量方法是什么?中国通膨率通常是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测量的。

CPI基于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代表了消费者所支付的平均价格水平。

中国国家统计局每月公布全国和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的指数值,可以计算出通胀率。

第四步:中国通膨率的趋势如何?中国通膨率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通货膨胀也相应较高。

然而,近年来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根据官方数据,近年来中国的通胀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维持在1-3的范围内。

第五步:中国通胀率对经济有什么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费者购买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消费者需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同样的商品和服务,购买力下降。

2.投资决策受到影响: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投资决策,尤其是固定收益类投资。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

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而多变的问题,但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通货膨胀的原因、通货膨胀的影响和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通货膨胀事件。

首先,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供求失衡、货币超发和外部冲击。

供求失衡是指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大于供应,导致价格上涨。

货币超发是指政府或央行大量印发货币,增加了货币供应量,导致物价上涨。

外部冲击指的是一些外部因素对经济产生的冲击,如天灾、战争和国际贸易关系的变化,都可能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

其次,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通货膨胀降低了人民的购买力,导致商品变得更加昂贵。

其次,通货膨胀会抑制投资,因为企业担心未来的利润会被通胀所侵蚀。

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为人们对通胀的恐惧经常会引发社会抗议和不满情绪。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几次重要的通货膨胀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1948年至194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通货膨胀。

当时,国共内战的剧烈战斗导致了货币严重贬值,物价飞涨。

另一次重要的通货膨胀事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风暴”通货膨胀。

在这个时期,政府过度印发货币导致通胀率飙升。

这两次通货膨胀事件都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总而言之,中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供求失衡、货币超发和外部冲击。

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降低购买力、抑制投资和引发社会不稳定。

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通货膨胀事件,如1948年至1949年的通货膨胀和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风暴”通货膨胀,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严峻的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由于治理全球金融危机的扩张性政策刺激,中国国宏观经济形势自2009 年11 月开始由通货紧缩想通货膨胀转变,原材料价格、农产品价格、股价、房价急速上扬。

这些都使人明显感觉到前段时间的经济衰退正在演变成资产经济泡沫和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一、中国当前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

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1、工资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

工资上涨使得生产成本增长,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供给的数量减少,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由劳动的供求均衡所决定,但是在现实经济中,劳动市场往往是不完全的,最低工资制、新《劳动合同法》等政策措施,保障了社会普通居民的利益,特别是下层人们的利益,但是如果工资增加超过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提高工资就会导致成本增加,这又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上升,最终将走入“工资――物价螺旋” ,工资物价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工资的上升往往从个别部分开始,最后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农产品价格的易涨难跌。

由于近年来国内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频发,袭2、农产品价格的易涨难跌击了多个粮食主产区,市场对粮价价格上涨预期高涨。

截至9 月28 日的数据显示,农业部农产品价格同比上涨5.2%,而农业部菜篮子批发价格指数则同比下降5.1%。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9 月24 日,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7%, 涨幅超出上月。

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9 月上旬和中旬50 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9 月份中上旬,肉禽蛋价格环比继续小幅上涨,而蔬菜类价格则总体下跌,二者呈现两极分化走势。

同比来看,肉禽蛋价格保持高位, 涨幅略有增加, 拉动CPI 上涨约0.2 个百分点。

历史经验显示,商务部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与CPI 有更高的相关度,其拉动9 月份CPI 上涨约2.7%。

3、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高额利润致使价格总水平上涨。

垄断行业分为两种,不完全竞争市场的高额利润致使价格总水平上涨一种在凭借技术上的优势,进行行业上的垄断,如美国的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因为深厚的技术优势,垄断了全球各国的电脑操作系统。

另一种是由国家控制下的垄断行业,如,我们国家烟草、电力行业,由国营垄断,私人不可经营。

垄断行为的最典型之处是,人为控制产品生产和供给数量,制造有利于自己的“卖方市场”状态,维持大大高于竞争性市场的产品垄断价格,以攫取垄断利润。

而我国的垄断行业有自来水、电力、公交、烟草、石油、天然气、电信、铁路运输、包括银行等等,都是和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

他们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市场” 提高产品价格,不但会牵涉更多民生产品价格的上涨,还必然会推动下一步的物价上涨。

4、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扬导致中国的物价上涨。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上扬导致中国的物价上涨。

我国对进口原材料的依存度逐年提,其中对大宗资源型商品的依存程度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对于这些工业生产所必须原材料,我国政府和企业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因为这种大宗商品的价格决定权在国外,国内宏观调控部门对这些因素的控制力很弱。

在这种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上涨传导到中下游的产品,进而由于成本增加而推动了通货膨胀。

(二)结构性通货膨胀社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提高速度不同,发展趋势不同,与世界经济联系程度不同,但由于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不容易使生产要素从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开放部门转移,另一方面落后部门、衰落部门、封闭部门却又要求在工资、价格等方面向先进部门、兴起部门和开放部门看齐,结果就会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三)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要来,预先打算做好准备要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即对通胀的预期本身就会加快通胀的到来。

2008 年我国启动 4 万亿刺激经济计划方案,导致流动货币迅速增加,信贷激增,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通胀预期正快速形成。

2009 年每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同比上涨20%-29%,资产价格进一步上升。

加上基础性消费品的价格普遍迅速上涨使老百姓感觉到通货膨胀已经成为趋势,通胀预期形成。

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胀,并可能造成通胀螺旋式的上升。

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的提升,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这些产品或资产,以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的目的。

这种预期导致的对产品和资产的需求会导致此类资产价格加速上涨。

而这些产品或资产的价格一旦形成上涨趋势,会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大购买需求,导致通胀的螺旋式上升。

(四)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推进通货膨胀。

国际热钱的大量涌入推进通货膨胀。

国际热钱是为追求最高报酬及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短期、套利和投机。

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太慢,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压倒性的外资流入中国逼迫人民币升值。

国际热钱进入中国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后进入股市、楼市、农产品市场进行投机是双保险的投机行为。

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升值赚取汇差利润,另一方面在股市、楼市、农产品市场赚取投机收益。

最少可以稳赚人民币升值的汇差利润。

国际热钱本性是投机,投机必将带来巨大泡沫和金融风险。

最终热钱达到盈利点位离场后,其拿走的是投机利润,给国家造成的是泡沫破灭的金融风险,国内投资者是国际热钱豪赌的买单者、承受者和牺牲品。

目前中国股市突然暴涨、房价难以下降、农产品受到冲击等都与国际热钱流入不无关系。

二、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影响(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对资源的错误引导。

发生了通货膨胀,由于货币的破坏力导致价格系统对资源的错误引导紊乱,打乱了市场机制的一切有效秩序,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并使信号失真,造成资源配置失调,降低经济效率并使经济陷于不稳定状态。

2、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通货膨胀造成了部分虚假的需求,扰乱了相对价格对劳工的错误引导。

和工资体系,给了劳工许多错误的信息,把他们暂时吸引到一些工作岗位上去。

而一旦通货膨胀结束,或当它不再按足够的比率增加速度时,这些就业将会消失,并将引起新的失业。

3、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

目前中国上下大规模的在涨工资,今年的沿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海地区农民工短缺600 万,今年沿海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上涨15%-20%,而且这个已经是迅速的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蔓延,而目前中国的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性,另外也由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廉价劳动力成本一直是优势,低工资低物价符合中国利益升级转型还没成功,就将中国过早拖入高工资高消费阶段,那我国产品出口将无竞争力,市场被亚洲其他国家取代占领.通货膨胀将使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中国产品出口增加难度。

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种商品4、给投资和消费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价格的上涨,并非是由于市场的真正需求的上涨,而只是由于生产者的投机冲动或者消费者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恐慌造成的。

由于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能掌握市场的全面信息,因此这种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投机和恐慌很可能推动没有根据的进一步的投资冲动,而此时的消费也变得更加混乱。

盲目消费,抢购风随之而来。

(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1、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低收入家庭是通货通货膨胀“劫贫济富”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膨胀的最大受害者。

而膨胀的最大受害者。

一方面是因为食品类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货膨胀的主力军,收入越低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越高,食品价格上涨对其福利损害程度就越深。

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低收入者的消费在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边际消费倾向较大,其消费品也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这部分消费品往往缺乏价格弹性。

所以,低收入者往往不能像高收入者那样通过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来抵御通货膨胀。

2、此轮的通货膨胀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股市和楼市)迅速扩大此轮的通货膨胀伴随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例如股市和楼市)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进而扩大收入分配差距,加剧了低收入群体的不公平了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差距,感,同时也刺激了居民对各类资产追逐的热情,这种投资热情进一步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正在聚集,如果任由资产价格泡沫风险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必将危机社会稳定。

3、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成员的财富占有比例。

通货膨胀时,实物资产增值幅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成员的财富占有比例。

度高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持有者就可受益。

反之,必然受损。

若持有存款货币,因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受损;若持有证券,则视物价上涨和证券价格变动情况而定。

负债的社会成员因通货膨胀减轻了实际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受益。

一般而言,政府、企业处于净负债人地位,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

而居民处于净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三、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应对措施1、控制货币供应量。

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控制货币供应量。

治理通货膨胀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

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

2、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深层原因对症下药。

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

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

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采取紧缩信贷,控制货币投放,减少货币供应总量的措施。

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配合,综合治理通货膨胀,两条很重要的途径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控制消费过快增长,以此来实现控制社会总需求的目的。

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