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残留检测程序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引言:残留溶剂是指在制药、食品、化妆品、印刷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残留在最终产品中的有机溶剂。
残留溶剂的检测和分析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的方案,确保该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检测残留溶剂。
一、验证目的和范围1.验证目的:验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灵敏度和线性范围等性能指标。
2.验证范围: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的验证。
二、验证实验设计1.准备样品:收集一批含有已知浓度残留溶剂的样品,确保样品的浓度分布能够覆盖方法的线性范围。
2.准备溶剂标准品:根据实际需要,准备残留溶剂的标准品,浓度与样品中的残留溶剂浓度相对应。
3.确定分析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适用的残留溶剂分析方法,确保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样品中的残留溶剂。
4.验证参数:(1)准确性:通过对样品添加已知浓度的残留溶剂标准品,并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准确度参数。
(2)精密度:通过对样品进行多次重复测定,计算精密度参数。
(3)特异性:通过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判断分析方法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出残留溶剂。
(4)灵敏度:通过对样品进行逐步稀释,测定最低检测限,并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5)线性范围:通过对样品不同浓度的残留溶剂进行测定,并绘制标准曲线,估算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三、验证结果和数据分析1.准确性参数:根据重复测定数据,计算准确度参数,如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回收率。
2.精密度参数:根据重复测定数据,计算精密度参数,如RSD。
3.特异性结果:记录干扰试验结果,判断方法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出残留溶剂。
4.灵敏度结果:记录最低检测限,并评估方法的灵敏度。
5.线性范围结果:通过绘制标准曲线,记录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
四、验证结论和建议1.准确性和精密度:根据验证结果,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接受范围。
2.特异性:确认方法的特异性,并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物。
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溶剂在物质中的含量的分析技术。
溶剂残留物通常指的是溶剂在制造过程中或使用过程中留下的微量残留物,可以是有机溶剂、水溶剂、气体溶剂等。
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气相色谱法(GC法):气相色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溶剂挥发成气体,然后进入气相色谱仪分析,利用溶剂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和特征峰的面积来确定残留量。
2. 液相色谱法(HPLC法):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溶剂残留物。
样品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柱塞,利用溶剂在色谱柱中的滞留时间和特征峰的面积来确定残留量。
3. 红外光谱法(IR法):红外光谱法通过测量样品中溶剂残留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来确定残留量。
溶剂残留物的特征吸收峰可以与标准曲线进行比对,从而确定残留量。
4. 质谱法(MS法):质谱法是一种使用质谱仪测量溶剂残留物的方法,可以通过测量质谱图谱中特征峰的面积来确定残留量并进行定量分析。
5. 热重分析法(TGA法):热重分析法通过在高温下,测量样品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溶剂残留物的含量。
溶剂残留物的质量损失与溶剂的含量成正比。
6. 火焰离子化检测法(FID法):火焰离子化检测法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残留量测定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中溶剂残留物引入到火焰中,将其燃烧产生的离子电流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溶剂含量。
7. 水分测定法:溶剂残留物通常会导致样品中的水分含量增加。
因此,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来间接确定溶剂残留量。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溶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特点。
在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溶剂残留物的种类和浓度范围、准确度和灵敏度等因素。
同时,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应采用质量可靠的标准物质和标定方法进行分析。
SOP-06-QC-032-02残留溶剂测定法操作规程(EP、BP)
目录1.目的:--------------------------------------------------------------------22.范围:--------------------------------------------------------------------23.职责:--------------------------------------------------------------------24.内容:--------------------------------------------------------------------2 4.1简述:-------------------------------------------------------------------2 4.2仪器与用具:-------------------------------------------------------------2 4.3试剂:-------------------------------------------------------------------3 4.4操作:-------------------------------------------------------------------34.5结果与判定:-------------------------------------------------------------65.相关程序:---------------------------------------------------------------106.相关记录:---------------------------------------------------------------107.参考资料:---------------------------------------------------------------108.附件:-------------------------------------------------------------------109.历史和修订记载:---------------------------------------------------------201.目的:建立残留溶剂测定法操作规程(EP、BP),使测定过程按规定程序有序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
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残留溶剂是指在其中一种溶剂处理过程中,溶剂不能完全挥发,残留在处理物中的化合物。
残留溶剂的测试和分析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的简要说明,包含实验步骤、仪器设备、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估等。
1.实验目的:验证残留溶剂的测试方法是否准确可靠,适用于特定产品或材料的检测。
2.实验步骤:2.1样品准备:选取代表性的产品样品或材料样品,并按照标准或法规的要求制备样品。
2.2定量添加溶剂: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溶剂,以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残留情况。
2.3提取和浓缩:使用适当的提取方法(如固相萃取、溶剂萃取等)将残留溶剂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并将提取液浓缩。
2.4仪器分析:使用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对浓缩后的提取液进行定量分析。
3.仪器设备:3.1分析仪器: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等。
3.2样品制备设备:如研磨仪、超声波清洗器、离心机等,用于样品制备和处理。
4.数据处理:4.1标准曲线绘制:根据已知浓度的溶剂标准品,利用分析仪器进行测定,得到残留溶剂的峰面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绘制标准曲线。
4.2样品测定:将提取液注入分析仪器,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残留溶剂的浓度。
5.结果评估:5.1方法验证:通过实验结果,验证残留溶剂的测试方法是否能准确测定残留溶剂的浓度,并评估方法的重复性和精密度。
5.2检出限和定量限: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评估方法的敏感度和适用范围。
5.3结果分析:对于不同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评估残留溶剂的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4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对于残留溶剂测试方法的验证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为残留溶剂方法学验证方案的简要说明,具体实验细节和方法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溶剂残留分析步骤
溶剂残留分析步骤一、准备工作:取事先充分混匀的试样5.0g于20ml样品瓶中,压紧铝盖。
安装填充柱(柱内径4mm,柱长2m,螺旋不锈钢管,载体:Chromosort P (60~80目),固定相:10%邻苯二甲酸二癸酯)。
打开电脑,GC主机,打开气源,实时分析窗口,打开静态顶空进样器。
二、试样分析:1.顶空操作: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样品盘中,按SET键设置各项参数,可以连续按下ACT键,检查各项参数的实际值,等待仪器处于READY时,按下START 键,当样品全部完成后关闭电源开关,具体操作如下:1)按下SET键一次,屏幕显示METHOD,按▲或▼键选择操作方法号码,共可以编程4个方法,只编程了方法1,选择方法1;2)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OVEN TEMP,按▲或▼键设置加热炉温度,加热炉温度,要高于所要测的六号溶剂油的沸点,设置为70度;3)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MANIFOID TERMP,按▲或▼键设置取样系统的温度,此温度要稍微高于加热炉温度,设置为80度;4)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TUBE TEMP,按▲或▼键设置传输管的操作温度,此温度要稍微高于取样系统温度,设置为90度;5)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INCUB TIME,按▲或▼键设置单个样品在加热炉内的加热时间,即平衡时间,设置为30分钟;6)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SAMPLE INTERV,按▲或▼键设置两次取样之间的间隔时间,此值必须参照气相色谱仪分析时间来设定,分析时间为10分钟,设置为13分钟;7)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FIRST VIALN,按▲或▼键设置进行分析的第一个样品瓶的位置;8)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LAST VIALN,按▲或▼键设置进行分析的最后一个样品瓶的位置;9)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SAMPLE REPEAT ,按▲或▼键设置同一个样品瓶的样品被分析的次数,一般的设置为1;如果设置的不是1,会接着显示SINGLE PUN,设置同一个样品瓶重复取样是否为单针穿刺,有两个选项:YES和NO;10).再次下SET键,屏幕显示SHAKING,按▲或▼键设置样品瓶在加热时间内摇晃或不摇晃,有三个可选项:FAST SOFT和NO;11).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METHOD SEQ,按▲或▼键设置不同的操作方法运行样品,一般设为0000;12).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TRAY POS,按▲或▼操作样品盘的转动;13).再次按下SET键,屏幕显示CAROUSEL POS,按▲或▼键操作加热炉转盘的转动;*通过重复按ACT键,来查看下列参数的实际值:1)ACT.OVEN 显示加热炉的实际温度;2)ACT.MANIF 显示顶空气体传输系统的实际温度;3)ACT.TUBE 显示传输管的实际温度;4)CARR.PRESS 显示载气的实际压力(bar);5)AUX PRESS 显示辅助气的实际压力(bar);6)I.S.000000000000 显示样品瓶在加热炉内的实际位置,以6对数字显示,即表明加热炉转盘的六个位置,而显示的数字则是相对应的样品瓶2.气相操作:1)进样口。
溶剂残留量检测方法
溶剂残留量检测方法气相色谱仪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色谱柱:25%PEG-1500,301有机担体,柱长2m,内径2mm(也可以采用专业的毛细管柱)条件:柱室温度90℃检测器温度:150℃气化室温度:150℃1.包装材料溶剂残留量的检测采用气相色谱仪或等同原理的仪器,按生产实际使用溶剂的种类配制标准溶剂样品,用微升注射器取0.5μl、1μl、2μl、3μl和4μl样品,换算成质量。
将样品分别注入用硅橡胶密封好的清洁干燥的500ml三角瓶中,送入80±2℃恒温烘箱中放置30分钟后,用5ml注射器从瓶中取1ml气体,迅速注入色谱仪中测定。
以其出峰总面积值分别与对应的样品质量做出标准曲线。
裁取0.2m2样品,将样品迅速裁成10mm×30mm碎片,放入清洁的、在80℃条件下预热的500ml 三角瓶中,用硅胶塞密封,送入80±2℃恒温烘箱中加热30分钟后,用5ml注射器取1ml瓶中气体注入色谱仪中测定。
以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试验结果以mg/m2表示。
2.油墨溶剂残留量的检测采用气相色谱仪或等同原理的仪器,按产品标准要求的溶剂种类配制标准溶剂,将每种溶剂用10μl进样器通过密封胶塞向300ml输液瓶中注入1μl标准溶剂,放入80±1℃恒温烘箱中20分钟后取出,隔日再放入50±1℃恒温烘箱中20小时以上,取出后用1ml注射器分别从瓶中抽取0.2、0.6、0.8、1.0ml的气体进行测试,做出标准曲线。
将油墨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上制成印样,悬空放置2小时,将试样裁切成4条,规格为5cm ×10cm,总面积为200cm2,立即置于300ml输液瓶中塞紧瓶口,置于80±1℃恒温烘箱中30分钟,取出后用1ml注射器抽取气体,注入色谱仪测定,以出峰总面积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溶剂残留量,试验结果以mg/m2表示。
中心以化工行业技术需求和科技进步为导向,以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为基础,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为载体,致力于搭建产研结合的桥梁。
溶剂残留检测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气相色谱-FID检测1 标准曲线的绘制1.1 样品的制备a 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乙酸乙酯、异丙醇、甲苯、二甲苯各2ml到25ml标准瓶中;b 将标准瓶密封后摇匀,用微量注射器准确抽取0.4μl混合液分别注入25ml标准瓶中后密封好;c 将上述标准瓶放在80±5℃的烘箱中烘烤30min以上使其完全气化;d 在进样前2-5min将标准瓶从烘箱中取出待用。
1.2 样品的采集按气相色谱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分析条件如下:a 采用FID检测器以及毛细管柱进行分析;b 载气为氮气,气源总压力为0.7Mpa,流量控制表压为50Kpa;c 柱温初始温度为36℃,采用程序升温。
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36℃,保温4min后以30℃/min的速度升温至90℃,保温1min。
;d 进样口温度INJ为200℃、检测器温度DET为250℃;e 空气、氢气气源总压为0.2Mpa,空气的流量控制表压为50Kpa、氢气为60Kpa;f 进样量分别为0.3ml、0.4ml、0.5ml、0.6ml、0.7ml气体。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图谱分析采用面积外标法,在“N2000在线色谱工作站”中绘制标准曲线,步骤如下:a 点击“方法”---“积分”---“面积”---“外标法”---“采用”;b 点击“组分表”---“谱图”选择刚采集的标样图谱---“全选”输入各个标样的组分名---“采用”---“OK”;c 点击“校正”---“组分含量”输入标准样品的组分含量或浓度,见表1---“OK”;d 点击“加入标样”出现“打开图谱文件”选择组分含量所对应的标样图谱---“确定”;e 重复c-d步骤,输入其他的组分含量;f 预览校正曲线;g 点击“另存”输入方法文件名。
注:气相色谱条件每作一次微小变动都需要重新进行标准曲线的绘制2 待测样的溶剂残留测定2.1 待测样的制备a 取待测样膜10cm×10cm,剪碎后装入25ml的标准瓶中密封;b 将标准瓶放在80±5℃的烘箱中烘烤30min以上使其残留溶剂完全气化;c在进样前2-5min将标准瓶从烘箱中取出冷却待用。
包装材料溶剂残留测定法
包装材料溶剂残留测定法
一、实验原理
一般而言,一种新型的包装材料,涉及到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等相关因素,检测它的溶剂残留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它不会影响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
包装材料溶剂残留测定法是一种用来测定包装材料中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
检测原理是根据包装材料中残留的有害物质,以氯仿甲醛溶剂代替检测残留物质,进行氢质子吸收检测。
二、实验方法
1.准备样品
首先获得样品,拆开样品包装。
2.取样
取样时,取出样品中的溶剂瓶,清洗干净溶剂,如果样品厚度较大则取样量可以增大,如果样品厚度较小,可以将样品厚度变薄,确保检测精度。
3.样品基质检测
将拆开的样品插入手机上的样品基质检测仪,测量检测样品的有关化学物质含量,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4.溶剂残留测定
在恒温热灼箱中,将溶剂溶进样品中,将溶质吸收进样品,以氯仿甲醛溶剂代替检测残留物质,进行氢质子吸收检测。
5.测定结果
根据恒温热灼箱和氢质子吸收的检测结果,测定出溶剂残留量,比较溶剂残留和标准值,测出结果是否符合标准。
三、实验结论
本试验以氢质子吸收法为检测依据,对包装材料中残留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
残留溶剂gc方法
残留溶剂gc方法
残留溶剂GC方法是一种用于检测有机溶剂残留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被测的有机溶剂:根据制备工艺确定被测有机溶剂的范围。
2.色谱柱选择:按照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色谱柱。
3.进样方法:GC法包括溶液直接进样和顶空进样两种进样方法。
通常情况下,沸点低的溶剂建议采用顶空进样法,沸点高的溶剂可以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法。
4.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对于固体原料药,如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法,需先用水或合适的溶剂使原料药溶解,以使其中的有机溶剂释放于溶液中,才能被准确测定。
中国药典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中国药典溶剂残留检测方法药典是一种规范化的文献,用于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中国药典(Chinese Pharmacopoeia,简称ChP)是中国药物及医疗器械行业的权威标准,其中包含了对药品质量的要求和检测方法。
溶剂残留检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用于检测药品中可能残留的有机溶剂。
下面是一般用于中国药典中药品溶剂残留检测的一些常见方法: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使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有机溶剂的残留。
药物样品通常在高温条件下蒸发,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最后使用检测器进行检测。
气相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提高对溶剂残留的分析灵敏度和准确性。
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使用液相色谱仪检测溶剂残留。
药物样品在高压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液相质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高灵敏度、高准确性的检测方法。
头空气色谱法(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HS-GC):样品在封闭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来的气体通过气相色谱进行分离和检测。
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
核磁共振法(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虽然不是常规的溶剂残留检测方法,但核磁共振技术也可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有机溶剂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具体要求进行选择。
检测结果需要符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合格标准,以确保药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含有害的有机溶剂残留。
这些检测方法的选用通常受到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具体产品的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2020版《中国药典》残留溶剂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残留溶剂的测定。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简述:药品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药品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见附表1,除另有规定外,第一、第二、第三类溶剂的残留限度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对其他溶剂,应根据生产工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限度,使其符合产品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
本法照气相色谱法(见EKSOP-QC7039气相色谱检验操作规程)测定。
1、色谱柱:1.1毛细管柱:除另有规定外,极性相近的同类色谱柱之间可以互换使用。
1.1.1非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100%的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
1.1.2极性色谱柱:固定液为聚乙二醇(PEG-20M)的毛细管柱。
1.1.3中性色谱柱:固定液为(35%)二苯基-( 65%)甲基聚硅氧烷、(50%)二苯基-(50%)二甲基聚硅氧烷、(35%)二苯基-( 65%)二甲基聚硅氧烷、(14%)氰丙基苯基-(86%)二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的毛细管柱等。
1.1.4弱极性色谱:固定液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5%)二苯基-(95%)二甲基硅氧烷的毛细管柱等。
1.2填充柱:以直径为0.18~0.25mm 的二乙烯苯-乙基乙烯苯型高分子多孔小球或其他适宜的填料作为固定相。
2、系统适用性试验:2.1用待测物的色谱峰计算,毛细管色谱柱的理论板数一般不低于5000;填充柱的理论板数一般不低于1000。
2.2色谱图中,待测物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2.3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面积的RSD应不大于10%。
溶剂残留检测操作规程-李昌璞
溶剂残留检测操作规程1. 仪器与药品1.1气相色谱仪:带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1.2顶空瓶:20mL,配备铝盖和不含烃类溶剂残留的丁基橡胶或硅树脂胶隔垫。
1.3分析天平:感量为0.01g。
1.4移液器。
1.5压盖器1.6 N , N -二甲基乙酰胺[ CH3C( O) N( CH3) 2]:纯度≥99%。
1.7正庚烷( C7H16):纯度≥99%。
2. 分析步骤2.1 试样制备2.1.1 植物油样品制备:称取植物油样品5g(精确至0.01g)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向植物油样品中迅速加入5μL正庚烷标准工作液作为内标,用手轻微摇匀后密封。
保持顶空进样瓶直立,待分析。
制备过程中植物油样品不能接触到密封垫,如果有接触,需重新制备。
2.1.2 粕类样品制备:称量3g(精确到0.01g)粕类样品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再向其中加入400μL 去离子水后密封。
保持顶空进样瓶直立,待分析。
制备过程中基体粕不能接触到密封垫,如果有接触, 需重新制备。
2.2 样品测定将制备好的植物油或粕类试样上机分析后,测得其峰面积,根据相应标准曲线,计算出试样中溶剂残留的含量。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溶剂残留的含量按式(1)计算:X=ρ (1)式中:X——试样中溶剂残留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ρ——由标准曲线得到的试样中溶剂残留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5.本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植物油检出限为2mg/kg,定量限为10mg/kg;粕类检出限为2mg/kg,定量限为10mg/kg。
中国药典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
中国药典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中国药典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引言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有时会使用溶剂来提取或制备药物,这些溶剂残留在药物中可能对人体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药物的残留溶剂量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中国药典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测定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气相色谱法•使用气相色谱仪对药物样本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与适当的内标物混合,使用溶剂提取待检测药物•将提取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比较待检测药物峰和内标物峰的面积,计算溶剂的残留量液相色谱法•使用液相色谱仪对药物样本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与适当的内标物混合,使用溶剂提取待检测药物•将提取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比较待检测药物峰和内标物峰的面积,计算溶剂的残留量红外光谱法•使用红外光谱仪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样品固化在适当的基底上•使用红外光谱仪扫描样品,记录样品的吸收谱图•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比对,确定溶剂的残留量熔点测定法•将药物样品加热至熔点•观察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熔点范围•通过与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确定溶剂的残留量纳米孔电位法•使用纳米孔电位测定仪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电解液中•将电解液加入纳米孔电位测定仪进行实验•通过电位变化判断样品中的溶剂残留量结论中国药典为保障药物质量和人民健康制定了多种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熔点测定法和纳米孔电位法。
这些方法能够准确测定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并帮助药物生产者控制溶剂残留量,保证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气相质谱法•使用气相质谱仪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与适当的内标物混合,使用溶剂提取待检测药物•将提取液注入气相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记录药物衍射峰和内标物峰的质谱图,计算溶剂的残留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混合溶解•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在一定波长下的吸光度•通过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溶剂的残留量磁共振法•使用核磁共振仪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将样品放入核磁共振仪中进行扫描•通过谱线的强度和位置来判断药物中的溶剂残留量荧光光谱法•使用荧光光谱仪对药物样品进行分析•将药物样品与适当的溶剂进行混合溶解•使用荧光光谱仪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发射或持续激发的荧光强度•通过与标准曲线进行比较,计算溶剂的残留量总结中国药典为了保障药物质量,制定了多种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的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熔点测定法、纳米孔电位法、气相质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磁共振法和荧光光谱法。
溶剂残留检验流程及相关法规要求
溶剂残留检验流程及相关法规要求溶剂残留检验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剂残留检验的流程及相关法规要求。
一、溶剂残留检验流程1. 确定检验项目和方法: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确定需要检验的溶剂种类和检验方法。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2. 采集样品: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采集产品样品。
对于液态产品,可以直接将产品样品放入采样瓶中;对于固态产品,可以使用溶剂提取方法将产品中的溶剂提取出来。
3. 样品前处理: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
包括样品的稀释、过滤等操作。
4. 检验仪器调试: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检验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5. 注射样品:将样品注入到检验仪器中进行检测。
在注射之前,应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溶解和稀释。
6. 分析检测: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设置仪器参数,进行样品分析和检测。
7.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得出溶剂残留量的浓度。
8. 结果判定: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将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溶剂残留限量进行对比,判定样品是否合格。
9. 生成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填写到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测结果等内容。
10. 结果评价:根据检验结果评价样品的质量,提出改进和优化方案。
二、相关法规要求1. 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于食品添加剂中的溶剂残留量进行了相关要求。
2. GB 5009.24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残留溶剂的测定气泡色谱法》:规定了食品中溶剂残留测定的方法。
3. GB/T 5009.24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过程气相色谱法》:规定了食品中溶剂残留量测定的过程。
4. GB/T 191-2008《包装物中总迁移量测定》:对于包装材料中的溶剂残留量进行了要求。
溶剂残留准确度如何测定
【讨论】溶剂残留准确度如何测?溶剂残留准确度如何做?是将残留溶剂加入到样品中呢还是加入到溶剂中(如DMF)?原料药做含量测定的准确度时一般是直接配制三个不同的浓度,每个浓度3份,残留溶剂各位大侠是怎么做的?残留溶剂加入到样品中,可以做定量限浓度,限度50%浓度,限度100%三个浓度关于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中讲了120%的一定要做。
我们准备选80%、100%及120%三个浓度,每个浓度三个样品,再算出其回收率。
加到样品中应该是共识。
但样品要烘干,未加之前应该没有任何残留溶剂。
另外,用顶空做还是直接进样好呢?关于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中讲了120%的一定要做。
我们准备选80%、100%及120%三个浓度,每个浓度三个样品,再算出其回收率。
加到样品中应该是共识。
但样品要烘干,未加之前应该没有任何残留溶剂。
另外,用顶空做还是直接进样好呢?楼上,我们以前做的报FDA的是做了120%,按照限度检查是没必要估同等对待大于120%,只要做一下专属性试验及检测限就可以了(这也是ICH的要求)。
但这样做更保险一些呀。
另外,按照《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优选顶空,由于我们顶空像有点问题,是否可以用直接进样呀?另外,直接进样的线性相关系要控制到多少有没有规定?顶空还是直接进样,得看待测的是什么溶剂,限度很低的响应低的,沸点低的要顶空,限度很高的,响应大的直接进样就可以了个人也认为是限度检查,没必要做准确度吧,再说样品烘干了,你也不能保证样品里没有待测溶剂啊对照溶剂按限度配制80%、100%及120%三个浓度,每个浓度三个样品,共9份。
还要进一针空白样品,根据空白样品的溶剂残留量计算出所称的9份样品中的溶剂残留量。
计算回收率时,扣除即可。
楼上,我们以前做的报FDA的是做了120%,按照限度检查是没必要估同等对待大于120%,只要做一下专属性试验及检测限就可以了(这也是ICH的要求)。
但这样做更保险一些呀。
另外,按照《化学药物残留溶剂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优选顶空,由于我们顶空像有点问题,是否可以用直接进样呀?另外,直接进样的线性相关系要控制到多少有没有规定?残留溶剂检查并不都要采用顶空,顶空有顶空的优势,但也有其劣势,需要根据测定的溶剂进行合理的选择,本人做过一些对比实验,顶空测定的RSD大于直接自动进样,如果测定物稳定,测的溶剂响应高,采用直接进样会是个不错选择。
残留溶剂苯的检测方法
残留溶剂苯的检测方法
嘿,你知道残留溶剂苯怎么检测不?其实方法不难哦!可以用气相色谱法。
先准备好样品,把它放进色谱仪里。
这就好比在一个神秘的实验室里进行一场探索之旅。
色谱仪就像一个超级侦探,能把苯给找出来。
检测的时候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可不能马虎。
要是处理不好,那结果可就不准确啦!这就像做饭一样,调料放错了,味道能好吗?所以一定要仔细认真。
安全性方面呢,苯可是有毒的哦!在检测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然可就危险啦!这就像走在钢丝上,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稳定性也很重要,仪器要稳定运行,不然得出的结果也不靠谱。
这种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可多啦!比如在制药行业、化工行业都能用到。
为啥呢?因为这些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可高啦!检测残留溶剂苯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这就像给产品做了一次全面体检,只有健康的产品才能走向市场。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哈。
有个制药厂,之前一直不知道产品里有残
留溶剂苯,结果出了问题。
后来用了这种检测方法,及时发现了问题,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这多厉害呀!
总之,残留溶剂苯的检测方法很重要,能让我们的产品更安全,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哦!。
残留淋洗取样的操作方法
残留淋洗取样的操作方法
残留淋洗取样是一种检测物质在样品中的残留程度的方法。
下面是一般的操作方法:
1. 准备所需材料:抽取装置(如移液管或注射器)、样品容器、溶剂(用于淋洗)等。
2.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准备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混合物。
3. 准备淋洗溶剂:选择一种适当的溶剂,根据待测物质的性质进行选择。
确保溶剂纯度高,不会对待测物质造成干扰。
4. 执行淋洗操作:将待测物质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使用抽取装置将一定量的淋洗溶剂加入待测样品中,并混合均匀。
5. 抽取淋洗液:使用抽取装置将淋洗液从待测样品中抽取出来。
可以反复抽取多次,以确保尽可能多的残留物被提取出来。
6. 转移淋洗液:将抽取的淋洗液转移到样品容器中。
7. 分析淋洗液:对转移至样品容器中的淋洗液进行分析,可以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如色谱法、质谱法、吸光光度法等,以确定待测物质的残留浓度。
在进行残留淋洗取样操作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操作条件,如淋洗溶剂的浓度、淋洗液的体积等,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的问题,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清洗步骤和工具,防止样品间的污染。
2020版《中国药典》残留溶剂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残留溶剂检验操作规程⼀、⽬的:制订详尽的⼯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范围:本标准适⽤于样品残留溶剂的测定。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监督检查检验员执⾏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简述:药品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产中,以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使⽤的,但在⼯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药品中常见的残留溶剂及限度见附表1,除另有规定外,第⼀、第⼆、第三类溶剂的残留限度应符合表1中的规定;对其他溶剂,应根据⽣产⼯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限度,使其符合产品规范、药品⽣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
本法照⽓相⾊谱法(见EKSOP-QC7039⽓相⾊谱检验操作规程)测定。
1、⾊谱柱:1.1⽑细管柱:除另有规定外,极性相近的同类⾊谱柱之间可以互换使⽤。
1.1.1⾮极性⾊谱柱:固定液为100%的⼆甲基聚硅氧烷的⽑细管柱。
1.1.2极性⾊谱柱:固定液为聚⼄⼆醇(PEG-20M)的⽑细管柱。
1.1.3中性⾊谱柱:固定液为(35%)⼆苯基-( 65%)甲基聚硅氧烷、(50%)⼆苯基-(50%)⼆甲基聚硅氧烷、(35%)⼆苯基-( 65%)⼆甲基聚硅氧烷、(14%)氰丙基苯基-(86%)⼆甲基聚硅氧烷、(6%)氰丙基苯基-(94%)⼆甲基聚硅氧烷的⽑细管柱等。
1.1.4弱极性⾊谱:固定液为(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5%)⼆苯基-(95%)⼆甲基硅氧烷的⽑细管柱等。
1.2填充柱:以直径为0.18~0.25mm 的⼆⼄烯苯-⼄基⼄烯苯型⾼分⼦多孔⼩球或其他适宜的填料作为固定相。
2、系统适⽤性试验:2.1⽤待测物的⾊谱峰计算,⽑细管⾊谱柱的理论板数⼀般不低于5000;填充柱的理论板数⼀般不低于1000。
2.2⾊谱图中,待测物⾊谱峰与其相邻⾊谱峰的分离度应⼤于1.5。
2.3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待测物与内标物峰⾯积之⽐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于5%;若以外标法测定,所得待测物峰⾯积的RSD应不⼤于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剂残留检测程序一.打开气相色谱仪1.用于测溶残的样品要求用新样品瓶装,并且没有在有溶剂的地方打开过口。
2.将待测样品摇匀,准确称量25.00g到一个溶残瓶(105度120分钟烘后)中,塞好胶塞,50度水浴40±5min,用100μL微量进样器抽取溶残瓶内样品上方气体,置换三次以上,最后抽取100μL,迅速打入气相色谱进样器内,同时按下N2010色谱工作站上的开始图标开始检测。
3.检测完成,若发现自动积分基线不平,或者没有自动积分,需要进行手动积分。
4.手动积分方法:根据峰的形状修改起始点和结束点,根据基线的波动情况增减峰,比如由于基线本身波动形成的小碎峰,峰面积一般不大于200,而且出现频繁,需要删去; 5.出峰位置:正己烷溶剂在1分钟处出现,乙丙醚溶剂峰紧跟在正己烷溶剂峰后面出现,乙酸乙酯溶剂在1.7min处出峰,95%乙醇溶剂在2.6min左右出峰,甲醇溶剂出峰时间比较长,一般从3min开始到8min左右结束;根据这些出峰位置,如果样品中没有甲醇溶剂,一般4min以后没有峰出现,若有尖峰出现,属于仪器的突然波动应该删去,如果调整峰时出现手动积分无效,可以重新操作,或者把需要修改的峰删去,再根据需要添加峰。
二、附件:气相色谱使用规定1.计算办法计算时,样品中含有那些溶剂就以那些溶剂为标准样.即出、入库辣椒红、辣椒精采用95%乙醇溶剂分离的用乙丙醚和95%乙醇溶剂为标准样,用甲醇溶剂分离的用乙丙醚和甲醇溶剂为标准样;红辣素用乙丙醚溶剂为标准样;进厂色拉油用正己烷溶剂为标准样2. 进样器管理及使用2.1所有进样器购买后进行编号,使用时按编号顺序使用并记录在质检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2.2正常情况下使用一根进样器,另外备用一根进样器,其余进样器放集中保管;2.3不允许把进样器的拉杆拔出;2.4进样器每用一天,清洗一次,每天早晨清洗前一天用的,用甲醇清洗后,再用纯净水冲洗,之后105度烘120分钟,不要打开烘箱门,自然降到室温,取出备第二天使用;2.5检测有异常时,如怀疑进样器有问题,需使用备用进样器进行比较;2.6当使用的进样器损坏或报废时,再从一楼办公室领用一根新进样器,使用前先用新进样器校准原来进样器;3 .进样的基本要求3.1缓慢匀速:是指取样时缓慢匀速,保证进样器中没有别的物质;3.2快速:是指取样后送进仪器要快,工作站起动要快,尽量做到进样与起动工作站同时进行,样品应进入汽化室中载气流速的区域;3.3重复:是指取样要重复、送入仪器的操作也要重复,即每次进样时尽量做到一致,以保证保留时间一样;3.4进样器温度要正确设置;进样汽化温度要设置正确,要高于试样的平均沸点,温度太低会造成高沸点组份汽化不完全,温度太高,可能会引起某些组份的分解。
4.色谱柱管理及使用4.1所有色谱柱购买后进行编号,使用时按编号顺序使用;4.2正常情况下使用一根色谱柱,另外备用一根与正在使用的已校对色谱柱,其余色谱柱放在一楼办公室内;4.3色谱柱有碎峰出现时,须进行老化,老化色谱柱时柱温、进样、检测温度均设置180度,老化时间4小时。
要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写清时间、原因、效果;4.4检测有异常时,如怀疑色谱柱有问题,需更换备用的一根色谱柱;4.5当换新的色谱柱时,再从一楼办公室领用一根新色谱柱重新老化进行比较,以作备用,使用前先用新色谱柱校准原来色谱柱;4.6 换下的每一根色谱柱要记录在质检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上,写清换下时间原因;4.7 做到每一根色谱柱都有备案记录;5.标准样管理及使用5.1标准样品配制由质检部副经理或负责检验的主管主持;5.2标准样应在前次配置的样品最少剩下一瓶未用时即重新配制;5.3 配置标样溶残在15-20PPm;5.4 确定标样标准值时须经质检部副经理最终确认;5.5 每次配制的标准样不得少于6瓶,瓶上标上序号,按照序号先后顺序使用,并记录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5.6 每瓶标样使用6次,并每次使用记录在质检7-我的电脑-本地E盘-气相检测登记-相应的表中,写清使用标样瓶号、时间、次数、使用人、出峰面积;5.7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误差超过15%时,标样不再用。
6. 气相条件规定6.1 气相条件不得擅自更改,若需更改须经主管经理同意方可进行;6.2 气相条件更改要记录备案,写清更改条件、时间、原因、效果。
三.7890Ⅱ气相色谱操作规程1.开启氮、氢、空气发生器:1.1检查电解液液位,电解液液面不得低于下限,也不得高于上限,如低,加入纯净水到合适位置。
1.2检查发生器操作面板上氮、氢、空气压力表是否处于零压。
1.3检查发生器背面各个气体输出接口是否接好。
1.4上述三项如检测没有问题,开启空气、氢气电源开关。
待氢气流量显示降到0.10以下时,约3分钟后,开启氮气电源开关。
1.520分钟后打开仪器前门,将放空阀推入,给气相色谱仪供气。
2.水浴锅(加入适量水-约在篦上2cm)调到50℃,每天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看看是不是50℃,如不是调至50℃3.气相色谱仪开启3.1旋开净化器上氮气开关。
3.2当氮气压力为0.3Mpa,柱前压升到0.1Mpa后,开启电源开关;3.3按要求设定柱室温度60℃、进样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40℃:按OVEN 键输入要求的柱温,按Enter键输入设定柱温;按INJ键输入要求的进样温度,按Enter键输入设定进样器温度;按DETA器(A—填充柱检测器)温度,按Enter 键输入设定检测器(A—填充柱检测器)的温度;按DETB键键入要求的检测器(B--毛细管检测器)温度,按Enter键输入设定检测器(B--毛细管检测器)的温度 当检测器温度大于100℃时, 旋开净化器上空气、氢气开关,30秒后, 按FIRE 键点火,采用相应方法查看是否点着火;方法一:打开气相色谱上盖,拿一个铁扳手,放到检测器出口上,如看不到水珠说明没有点着火,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至扳手上有水珠为止;方法二:进一针样品,如出峰说明点着火,否则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止点着火为止;方法三:看电脑上相应的基线,基线向上后回落到比原基线稍高的位置,证明已经点着火。
3.4点火稳定30分钟后,进行检测;3.5用溶残瓶准确称取样品25g,加盖后在50℃水浴锅内放置40±5分钟; 3.6打开计算机中的色谱工作站,点击相应通道图标,进入数据处理系统;填写做样框:样品名栏——某样品;分析时间栏——4(正己烷、95%乙醇、乙丙醚)——15(甲醇、乙丙醚、甲醇);然后点击(min)或者按ENTER:试样、标样、基线栏选择——试样; 正确填写检测样品批号;3.7将微量进样器置换干净,抽取样品(在样品中置换不低于三次)100uL,注入进样器,同时点击数据处理系统工具栏中开始图标开始采集。
4.样品采集结束后,点击——进样后处理,将分析结果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4.1样品采集最少平行检测三次,取平均值按照下面测标准样列出的公式计算溶残(如果检测中某一次偏离较大则舍去);4.2同样方法采集标准样,按照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相应的溶残数,列出公式计算样品溶残值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超过15%时,应重新换标样检测。
5.关机:1)旋闭净化器上氢气、氧气开关灭火;2)按OVEN键设定40℃,按Enter键输入;开启色谱仪前门,等柱温降到40℃以下后关掉电源;3)最后旋闭净化器上氮气开关、关闭数据处理系统和水浴锅;4)关闭氮、氢、空气发生器:按空气-氢气-氮气顺序关闭电源;5)打开前盖,将放空阀拉出。
四.7890F气相色谱操作规程1. 开启型氮、氢、空气发生器;1.1.检查电解液液位,电解液液面不得低于下限,也不得高于上限;1.2.检查发生器操作面板上氮、氢、空气压力表是否处于零压;1.3.检查发生器背面各个气体输出接口是否接好;1.4.上述三项如检测没有问题,开启空气、氢气电源开关;1.5.待氢气流量显示降到010以下时,约3分钟后,开启氮气电源开关;1.6. 20分钟后打开仪器前门,将放空阀推入,给气相色谱仪供气。
2. 水浴锅(加入适量水-约在篦上2cm)调到50℃,每天用温度计测量,看看水温是不是50℃,如不是调至50℃。
3. 气相色谱仪开启3.1.旋开净化器上氮气开关;3.2.当氮气压力为0.3Mpa,柱前压升到0.1Mpa后,开启电源开关;3.3.按要求设定柱温度60℃、进样温度140℃、检测器温度140℃:按柱温键输入要求的柱温,按输入键输入设定柱温;按进样键输入要求的进样温度,按输入键输入设定进样器温度;按检测键输入要求的检测温度,按输入键输入设定检测温度;3.4.检测器温度升至100℃度以上时,打开空气、氢气开关,氧气压力保证0.15Mpa,氢气压力保证0.1Mpa,调整基流数值最小时,按点火开关点火,并保证点着火,可采用下面的方法,看是否点着火;方法一:打开气相色谱上盖,拿一个铁扳手,放到检测器出口上,如看不到水珠说明没有点着火,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至扳手上有水珠为止;方法二:进一针样品,如出峰说明点着火,否则需按FIRE键重新点火直止点着火为止;3.5.点火稳定30分钟后,量程9转换成8、量程8转换成9,三至四次,最终量程设定为9;衰减0转换成1、衰减1转换成0,三至四次,最终衰减设定为0,进行检测;3.6.用溶残瓶准确称取样品25g,加盖后在50℃水浴锅内放置40±5分钟打开计算机中的色谱工作站,点击通道2图标,进入数据处理系统。
填写做样框:样品名栏——某样品;分析时间栏——4(min);然后点击:试样、标样、基线栏选择——试样; 正确填写检测样品批号。
将微量进样器置换干净,抽取样品(在样品中置换不低于三次)100uL,注入进样器,同时点击数据处理系统工具栏中开始图标开始采集。
4. 样品采集结束后,点击——进样后处理,将分析结果记录在检测原始记录上。
样品采集最少平行检测三次,取平均值按照测标准样列出的公式计算溶残(如果检测中某一次偏离较大则舍去)。
同样方法采集标准样,按照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相应的溶残数,列出公式计算样品溶残值 ,当标准样出峰面积与第一次相比超过15%时,应重新换标样检测。
5. 关机:1)旋闭净化器上氢气、氧气开关灭火;2)按柱温键设定40℃,按输入键输入;开启色谱仪前门,等柱温降到40℃以下后关掉电源;3)最后旋闭净化器上氮气开关、关闭数据处理系统和水浴锅;4)关闭TX-300型氮、氢、空气发生器:按空气-氢气-氮气顺序关闭电源; 5)打开前盖,将放空阀拉出;6.备注:检测叶黄素、紫草溶剂残留时需用油稀释5倍检测,检测结果乘5倍,为最总结果;检测超临界色素、辣椒油树脂原膏溶残时需用油稀释2倍检测,检测结果乘2倍,为最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