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七上文言文专项复习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鹤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鹤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一种凶猛的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狼洞其中洞:洞口B. 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C. 鹊巢其上巢:筑巢D. 集古木上集:停息、聚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3)【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是怎样的呢?【答案】(1)A(2)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②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①有情义,乐帮助;②会动脑;③善求助,④懂感恩。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句子意思,依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依据语境判断字词意思。
A.洞: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故选A。
(2)①重点词语:变诈:诡诈;止:只是;句意: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②重点词语:谢:致谢。
句意: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鹊的行为表现的描写,理解形象,最后体会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三十二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狼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三十二第1题【单选题】下列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其一犬坐于前狼不敢前C、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A、①⑤/②④/③B、②/①③/④⑤C、①③/②⑤/④D、①④/②⑤/③【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久之,目似瞑;又数刀毙之B、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蜀之鄙有二僧C、吾欲之南海,何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恐前后受其敌;屠自后断其股【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诵读下列语句,语音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B、其一犬/坐于前C、狼/不敢前,眈眈/相向D、转视/积薪后,二狼/洞其中【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解释句中加线的字的含义苫蔽成丘______ 目似瞑______ 狼亦黠矣______ 眈眈相向______ 【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______(《岳阳楼记》)【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醉翁亭记》)【答案】:【解析】:第9题【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初中七年级上册 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④不亦惑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2)①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②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且:将要。
②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度:测量。
③句意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有祠者①,赐其舍人②卮酒③。
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⑤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日:“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祠者:主管祭祀的官员。
②舍人:门客,在自己手下办事的人。
③卮(zhī)酒:一杯酒。
④相谓:互相商议。
⑤且:将要(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数人饮之不足 ________②乃左手持卮________③遂饮其酒________④终亡其酒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3)由这个故事得出了一个什么成语?有什么寓意?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1)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3)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解析】【分析】(1)“数人饮之不足”的意思是: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足”的意思是“够”;“亡”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丢失,失去”的意思。
(2)本题注意重点词语:“固”“安”“为”。
(3)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比喻节外生枝,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故答案为:⑴够;拿,端;于是,就;丢失,失去;⑵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⑶画蛇添足,讽刺那些不顾客观实际,自以为是,弄巧成拙的人。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溥幼嗜学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选自《明史·张溥传》(1)“日沃汤数次”中“汤”字的意思是________(2)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由此你获得了哪些启示?【答案】(1)热水(2)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3)围绕“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来答即可。
【解析】【分析】(1)“汤”是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热水”,今义是食物煮熟后的汁水。
(2)解答此题要先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内容,然后用什么人+做什么事+结果概括即可。
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的故事。
(3)张溥的博学源自于他自身七录其书的刻苦钻研。
我们可以思考出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获得一样学问,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学习成果需要我们用勤奋去换取,哪怕写到"指掌生茧"也要继续学下去。
只要学习勤奋,终有所成就。
记住学无止境!故答案为:⑴热水⑵张溥靠抄书学有所成,名高一时。
⑶围绕“学习要勤奋刻苦,方能成功”来答即可。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⑵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正确概括。
⑶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观点的阐述,要围绕文章的主题进行。
【参考译文】张溥从小就热爱学习,他所读过的书一定亲手抄写,抄一遍再朗读一遍,读过之后就把它烧掉,再抄,这样持续了六七遍才停止。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总复习(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总复习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练习检测:(一)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项为之强.(.).(2)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捉虾蟆,鞭.数()(4)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5)徐.喷以烟()2、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蹲其身,使与台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 1 页④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3、选择题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2)();(3)()(1)、A、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在) B、蹲其身(其中的)C、以丛草为林(把)D、驱之别院(它,代虾蟆)(2)、A.使之冲烟而飞鸣(但是) B.余常于土墙凹凸处(在)C.以丛草为林(把)D.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3)、A、细.察其纹理(细小)B果.如鹤唳云端(果真)C、方.出神(正)D、徐.喷以烟(慢慢地)4、简答题(1)、本文记述了几件什么趣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徙衽以从阴________②其阴逾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徙:移动;②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
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拙”具体表现在“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②是/吾剑之所从坠(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答案示例:①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
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③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⑴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上专题复习----文言文
七年级语文上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一、《狼》阅读测试卷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大窘.()狡黠(..)苫.蔽()眈眈..()积薪.()弛.担()目似瞑.()意暇.甚()尻.尾()假寐.()变诈.()2.填空。
(1)本文作者是朝著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集《》。
“聊斋”是作者名,“志异”是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3.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顾.野有麦场()止.有剩骨()屠自后断其股.()意.暇甚()盖.以诱敌()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5.狼得骨头后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6.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7.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8.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9.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10.全文表现了狼的那些特点?二《狼》中考题汇编2012年南昌(原文略)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1分) ( )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 )(2分)(1)恐前后受其敌.( ) (2)屠自后断其股.( )11.翻译下面句子。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解释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非学无以广才广________ ②非志无以成学志________③年与时驰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检测试卷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鶱,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含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蒲松龄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意暇甚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叙述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寥寥几笔就勾画出屠户处境的危急,扣人心弦。
B.面对贪婪的恶狼,屠户虽然感到恐惧,但是他不迁就退让,先“投以骨”,以争取更有利的斗争时机。
C.屠户“奔倚”在积薪之下,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前后受敌的处境。
D.第⑤段是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阐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最终也会被人的勇敢与智慧打败。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带答案
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文言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汝①人识字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②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③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
”书二画,训曰:“二字。
”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④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⑤谢遣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⑥,久之不成。
父趣⑦之。
其子恚曰:“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注释)①汝:汝州,在今河南省西部。
②累世:连续几代。
③搦管:拿毛笔。
④辄:就。
⑤具币:准备钱币。
⑥治状:写请柬。
⑦趣:同“促”,催促。
(1)下列句中画线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汝有田舍翁/不舍昼夜B.归告其父曰/归心似箭C.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撒盐空中差可拟D.久之不成/尊君在不(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天下姓字多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3)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止增笑耳________ ②意暇甚________ ③苫蔽成丘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综合检测试卷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鶱,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②意暇甚________③屠自后断其股 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许几何哉?(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果其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就应该勇敢地与之作斗争。
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之情以及侥幸心理。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测试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班别:姓名:座号:一、基础知识的积存和运用(24分)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人不知而不愠(yùn)华歆王朗俱搭船避难(xīn)不闻机杼声(zhù)同是宦游人(huàn)B.诲人不倦(huǐ)学而不思那么罔(wǎng)歆辄难之(zhé)遂携拯如初(zhěng)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yuè)策勋十二转(zhuǎn)乡音无改鬓毛衰(cuī)朔气传金柝(tuò)D.思而不学那么殆(dài)尊君在不(fǒu)王欲舍所携人(shě)著我旧时裳(zhuó)以下加下划线字说明有误的一项()A.相委而去(丢下,抛弃)B.敏而勤学(敏捷,轻松)C.思而不学那么殆(危险,学业上陷入窘境)D.愿为市鞍马(买)以下词语书写有误的几项()A.巴山楚水剪烛西窗儿女共占巾B.扑朔迷离君向潇湘敏然世人矣C.磨刀霍霍巴山楚水默而识之D.沉舟侧畔不耻下问择善而从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A. 《木兰诗》中写木兰在北方艰苦生活的句子是:B《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顶用典故表现诗人十分复杂心情的句子是:朗诵以下诗句,节拍不适当的一句是()A.城阙/辅/三秦B.今日/听/君/歌/一曲C.扬子/江头/杨柳春D.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指出以下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4)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对以下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分析有误的项是()A.何有于我哉“哉”相当于“呢”,表示反问。
B.宁能够急相弃邪“邪”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C.不亦乐乎“乎”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说明句子有误的一组是()A.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取得新的明白得和体会,就能够够做教师了。
B.敏而勤学,不耻下问。
——聪敏而且爱勤学习,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七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测试题(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文言文测验
一、指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之虚所卖之恐栗
虽疮手勿惮止有剩骨
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然气厉不息
止增笑耳先将数石米餈
二、指出以下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布囊其中以缚背刃
彼不我恩也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
怀剑将犬
三、解释以下句子中的古今字并。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止有剩骨
场主积薪其中顾野有麦场
一狼径去屠自后断其股
止增笑耳童微伺其睡
郎诚见完于恩孰假设吾得专焉
幼愿耳或于人梦
至八月朝祭父母无相
寄乃告请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四、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
盖以诱敌狼不敢前
之虚所卖之无所不可
之虚所卖之持童抵主人所
即藏其尸故不得祸
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五、指出以下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
①童寄者,彬州牧儿也。
②与其是童,孰假设之?与其而分,孰假设吾得焉?
③ 可近耶?
④投以骨。
⑤⋯⋯何哉?虎用力,人用智⋯⋯
六、按文原句填空。
①,,!止增笑耳。
②屠乃奔倚其下,。
,。
③方欲行,薪后,,。
④屠自后断其骨,亦之。
,。
⑤复投之,。
骨已尽矣,。
七、翻句子。
① 两郎童,孰假设一郎童耶?彼不我恩也;郎完与恩,无所不可。
② 与其是童,孰假设之?与其而分,孰假设吾得焉?
③ 目莫敢其。
④ 夜半,童自,以即炉火之,手勿惮。
⑤童微伺其睡,以背刃,力上下,得;因取刃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测试题
第六单元文言文测验一、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之虚所卖之恐栗虽疮手勿惮止有剩骨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然气厉不息止增笑耳先将数石米餈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布囊其中以缚背刃彼不我恩也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怀剑将犬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字并。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止有剩骨场主积薪其中顾野有麦场一狼径去屠自后断其股止增笑耳童微伺其睡郎诚见完于恩孰若吾得专焉幼愿耳或于人梦至八月朝祭父母无相寄乃告请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恐前后受其敌其一犬坐于前盖以诱敌狼不敢前之虚所卖之无所不可之虚所卖之持童抵主人所即藏其尸故不得祸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五、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①童寄者,彬州荛牧儿也。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③岂可近耶?④投以骨。
⑤……何哉?虎用力,人用智……六、按课文原句填空。
①,,!止增笑耳。
②屠乃奔倚其下,。
,。
③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④屠自后断其骨,亦毙之。
,。
⑤复投之,。
骨已尽矣,。
七、翻译句子。
①为两郎童,孰若为一郎童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③侧目莫敢过其门。
④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
⑤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3)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知识点及练习题及答案1(3)一、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勾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踢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避之数岁/非在数十步之内B.尝食/饭疏食,饮水C.士以此爱,乐为用/乐亦在其中矣D.度不中不发/仁在其中矣(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3)李广是个怎样的人?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上文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字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一狼径去________(3)翻译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下列选项中不能表现狼狡诈本性的是()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C.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假复习九、文言文专题复习答案
8月5日:七年级上册(60分钟)
一、《狼》阅读测试卷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zhuì)大窘.(jiǒng)狡黠.(xiá)苫.蔽(bì)
眈.眈.(dān)积薪.(xīn)弛.担(chí)目似瞑.(míng)
意暇.甚(xiá)尻.尾(kāo)假寐.(mèi)变诈.(zhà)
2.填空。
(1)本文作者蒲松龄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
课文选自他的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是作者书斋名,“志异”是记述奇异的故事的意思。
(2)《狼》一文中发表评论,点明主题的句子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3.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_狼心狗肺_、_狼子野心_。
4.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5.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顾.野有麦场(看见)止.有剩骨(通“只”,只有)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意.暇甚(神情)
盖.以诱敌(原来)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隧.入(在柴禾堆中钻洞)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7.翻译下面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条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译: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不一会儿都死了,禽兽的欺诈手段又有多少呢?
8.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答:开始屠户很害怕,存有侥幸心理,给狼扔了几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拿起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大腿并杀死了它。
9.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2分)
答:狼的形象:贪婪、狡诈。
这则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是要失败的。
(或者认为这个故事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
二、《童区寄传》复习题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
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墟所卖之。
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贼易之,对饮酒,醉。
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
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
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夜半,童自转,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
因大号。
一墟皆惊。
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
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
愿以闻于官。
”
虚吏白州。
州白大府。
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
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1.本文作者是唐(朝代)的文学家柳宗元(人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A.去.逾四十里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贼易.之,对饮,酒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虚吏白.州腰白.玉之环
D.郎诚.见完与恩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吏护还之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D)
A.两狼之.并驱如故B.久之.,目似瞑C.又数刀毙之.D.之.墟所卖之
4.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
译:当两个人的仆人,哪比得上当一个人的仆人好呢?他待我不好。
(2)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
译:这孩子比秦武阳还小两岁,却杀了两个强盗,怎么能接近他?
5.文章是如何体现区寄胆识过人、智勇双全的?
答:文章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他的品质,如伪儿啼哭、以缚背刃、以利诱贼、疮手勿惮、哭叫报官等。
6.结尾一段对表现区寄有什么作用?
答:第一层写区寄不肯为“小吏”,被护送还乡,表现了他纯朴憨厚的性格。
第二层写“乡之行劫缚者”对区寄杀盗一事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区寄的惊人勇敢。
三、阅读《孔孟语录三则》完成问题:
1.给下列注音或写字:曲gōng(肱)不能淫.(yín)
2.将横线填写完整: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所谓大丈夫。
(3。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饭.疏食饮水吃三军可夺帅.也主帅
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威武不能屈.屈服
4.读了三则语录后,在为人处世方面你受到的启示是什么?
答:一个人要有坚定的志向和精神寄托,才能抵制物质的诱惑,在精神上超越自我,成为真正的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