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贾思勰的齐民要术21页PPT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1)
一、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二、科学家祖冲之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
一 .科技
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地位: (2)内容: (3)意义: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 应天时地利?
种作物要充分利用“最好的时机”,根 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 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 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 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 得好收成。
经验。这反映了( C )。
A. 北方民族融合的发展
B. 畜牧业居于生产主导地位
C. 鲜卑族与汉族习俗相同
D. 潍坊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3、右图是我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的书影。它的作者是( C )
A. 贾思勰 B. 张仲景 C. 郦道元 D. 祖冲之
4、有一位北方人,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 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他想了解我国古代北
人物
贾思勰 祖冲之
朝代 领域 主要成就及特点
北朝
农学
著有《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 完整的农学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南朝
数学
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 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钟繇 王羲之 顾恺之 郦道元
曹魏 书法 东晋 书法
创立楷书,独享盛名。
虚心好学、博采众长、 持之以恒、认真、专注。
3.雕塑
北魏时期,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两大宝库是什么?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为什么选择在这两个地方?
大同和龙门曾是北魏的都城所在地。
这一时期,凿窟造像之风为什么盛行?
佛教在我国的广泛传播;统治者对佛教的支持。
大同云冈石窟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优质教学课件
典例剖析
栏目索引
例 (2018山东青岛中考)(节选)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社会进步
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吴起在楚,商鞅在秦,亦严行以军功代贵族之新法……以前是
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
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贵族之崩溃。
栏目索引
初中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栏目索引
本课内容概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这一时期的 科技与文化成就斐然。在科技领域,出现了刘徽、祖冲之、贾思勰等著 名科学家;在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书法家锺繇、胡昭、“书圣”王羲 之和魏碑,画家顾恺之,石窟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 宝贵财富。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1.(2015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
() A.天文学著作 C.数学著作
B.医学著作 D.农学著作
答案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齐民要术》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
的农学著作。
栏目索引
2.(2018北京西城期末)《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 书。其作者是 ( ) A.刘徽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锺繇 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 家,著有农业科技著作《齐民要术》,故选B。
知识点二 科学家祖冲之 2.祖冲之的贡献
栏目索引
栏目索引
例2 (2019辽宁铁岭昌图期末)我国在1986年发行了祖冲之纪念银币。 祖冲之在数学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 A.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B.求得圆周率为3.141 6 C.创制出《大明历》 D.制造出指南车、千里船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伟大的科学家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求出 了圆周率在3.141 592 6和3.141 592 7之间,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 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领先世界近千年。 答案 A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简介
贾思勰,中国北朝北魏农学家,生于北魏齐
郡益都县(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而非青州 市,出身儒学家族,官至高阳太守(今山东 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贾思勰精通农业科 学,在复兴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华北农业时, 将旱地农业技术体系化,于北魏末年写成 《齐民要术》一书。
《齐民要术》
的林部河东域 书农《 生、的南南下 之书齐 产牧农东部游 首,民 技、业北、地 ,中要 术渔生部河区 记国术 知、产和北, 述古》 识副,山中即 了代是 。等盖东南今 黄五综 部述中部山 河大合 门农北、西 流农性 、
•
内 容 简 介
后世影响
• 《齐民要术》对秦汉以来中国黄河流域农业科学
技术知识进行的系统总结,保存了汉代农业技术 的精华,而且着重总结了《汜胜之书》以后北方 旱地农业的新经验、新成就,如以耕-耙-耱为中 心的旱地耕作技术系统和轮作倒茬、种植绿肥、 良种选育等项技术。在此后的1000 多年中,中国 北方旱地农业技术的发展,基本上没有超出它所 总结的方向和范围,为中国后来的许多农书开辟 了可以遵循的途径。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
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 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 生产水平已经达道很高的水平。 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 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
谢谢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
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 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 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 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
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 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 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 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 百科全书"。
2020中考历史备考:《齐民要术》
2020中考历史备考:《齐民要术》《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
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
“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贾思勰简介贾思勰(读音:xié),北魏时期益都(今属山东)人。
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
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成年以后,他开始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并因此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
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中年以后,他又回到自己的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
成书背景《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它的问世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客观条件基础的。
北魏之前,中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
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七年级 历史 上册(人教部编版)第四单元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
。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 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 隶书,为古今之冠,作《兰亭 集序》,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 伯敦、导所器重。……性好鹅 ,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 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道士云:“为写《道德经》, 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 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画中所描绘的洛神端庄美丽,时而徜徉于水面,“凌波微 步”;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含 情脉脉,仪态万千。
同时,由于山水诗的增多,山水画开始形成。
5、辉煌的雕塑艺术: 背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 许多石窟。
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他们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 都擅长行、草、隶书,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书法作为标准字体。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 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内容: 地位:
总结了生产经验 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强 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 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 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这部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 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锺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 家、政治家。推动了楷书(小 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 书鼻祖”。
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农学经典书籍: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 中国是世界农来的重要起源地之⼀。
古史中关于神农⽒始播百⾕、发明⽾耜等农具的传说,实际上告诉我们:在过去⼀个⾮常遥远的年代,我国的农业就产⽣和确⽴了。
这个年代的确很早,河北磁⼭和河南新郑裴⾥岗等新⽯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出的农业⼯具和⾕物遗存向我们证明,我国的农业有着近万年的发展史。
中国古代⼀直以农⽴国,古语常说“民以⾷为天”,因此历代对农业⽣产的发展都是⼗分重视的。
商代甲⾻⽂中,就有许多关于农事的⼘辞,内容涉及农作物的⽣长、天⽓的晴⾬、收成如何、粮⾷储藏等等。
其中出现了稻、⽲、稷、粟、麦、来(⼤麦)等农作物名称,还有畴、疆、甽(圳)、井、圃等⼟地整治的⽂字,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达到相当⾼的⽔平了。
周⼈的祖先后稷,传说是夏代的农官。
他们很早就是⼀个经营农业的部落。
从⾦⽂、《尚书》、《诗经》等古⽂献中的零星记载,我们知道周代在耕地整治、⼟壤改良、作物布局、良种选育、农时掌握、除⾍除草等农业技术⽅⾯都有了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已在其中萌芽。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和⽜耕的出现,以及农⽥⽔利事业的发达,标志着我国传统农业的真正到来。
当时的耕作制度已从休闲制向连种制过渡,深耕、熟耘技术逐渐普及,⽥间施肥⽇益受到重视,⼈们更加强调良种的选育并提出了良种选育的标准;另外,当时对“农时”、“地宜”以及病⾍害防治的认识也越来越深⼊。
所有这些,说明我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的⽣产技术体系在这⼀时期已开始形成。
随着农业⽣产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农学研究也开展起来。
到战国时期,重农思想已经形成,并且深⼊⼈⼼。
在诸⼦百家的著作中⼏乎都可以找到重农⾔论以及相关的农学知识的记述。
当时形成的众多学派中,有⼀个学派被称为“农家”,是⼀个专门研究农业政策和农学知识的学术团体。
我国最早的农学著作《神农》、《野⽼》等就是他们的作品。
但是,这⼀时期的农学著作现在都已失传,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有《吕⽒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审时》四篇。
齐民要术
内容概述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一部农书。全书92篇,分为10 卷,约11万字,包括农艺、园艺(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林木、畜牧(家禽、 家畜的饲养)、养鱼和农产品制造(如酿造、食品加工)及其他农业、 手工业等;其中,农艺和园艺占了重要篇幅。从西周以来,我国在农业 和手工业方面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在该书中都做了总结性的叙述。 更改文字:标题框及正文框中的 在农作物的栽培和种植方面,《齐民要术》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 文字可直接改为您所需文字。 用力少而成功多”。 更改图片:点中图片 》绘图工具 书中记载了主要农作物粟、黍、稷的播种日期,介绍了怎样选种、浸种 》格式 》填充 》图片 》选择您 和给水稻催芽技术,以及轮作和套种的经验。该书在强调因地、因时制 需要展示的图片。 宜的同时,对土壤的改良和耕作技术 (耕、锄等)也十分重视,提出要经常 增加图片:直接复制粘贴图片来 保持土壤中所含有的适量水分,增强土壤肥力,要利用农作物吸收养料 增加图片数,复制后更改方法见 的不同,进行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和套作。应当指出,该书中提出 了绿肥轮作的方法。当时欧洲还广泛实行轮换休耕的耕作方法,直到 19 “更改图片”。 世纪30年代以后,欧洲人在农业上才实行绿肥轮作制。在蔬菜栽培方面, 更改图片色彩:点中图片 》图片 认为应高度利用土地,生产上要粪大水勤。在果树种植方面,详细介绍 工具 》格式 》色彩(重新着色) 了嫁接法。在家畜饲养方面,注意喂料和喂水。该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二 》选择您喜欢的色彩。 十多种造酒的方法。该书引用有关著作156种,在我国农学史和世界农学 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1]
《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
• 《齐民要术》是一部有很高科学价值的“农业百 科全书”,它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我国北 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水平,其中有许多技术直到现 在还在应用,它比较系统地总结了黄河中、下游 地区北魏和北魏以前农业生产技术,初步建立了 农业科学体系,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最 早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Leabharlann 继承先古,重视实践貳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贾思勰《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摘要:《齐民要术》所蕴涵的传统农耕文化、农业技术、农业思想、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和贾思勰农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其的体例结构也堪为中国古农书农学体系的奠基之作。
本文根据《齐民要术》的结构归纳了它的主要内容,以及简要地介绍它在我国古代农业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齐民要术》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贾思勰的祖辈善于经营,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以及重视农业技术学习和研究;贾思勰曾任太守,历游河南、河北、山西、山东考察农业生产情况。
时至北魏末年,当时黄河和长江流域灾害频降,连岁凶灾,政治腐败,贵族荒淫,民不聊生。
为了实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的宏愿,贾思勰回乡经营农牧业,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广泛采集农业谚语,请教老农,进行实地观察、验证,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知识结合起来;6世纪40年代初,贾思勰写成了“以农为本,重视救荒农作物的栽培,发展基于大农业观的多种经营”的《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总结了秦汉以来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了《吕氏春秋》中有关农业科技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汉代后400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
《齐民要术》由序、杂说和正文3大部分组成,共10卷92篇,约l1万字;不仅记载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也记载了南方的农业生产;所讲述的范围并不仅限于农业领域的耕作技术,还涉及了和农业密切相关的经济领域。
二、《齐民要术》农学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总结《齐民要术》体系开中国古农书体例之先河,成为后世农书参考和模仿的典范。
在结构安排上,序言全面阐述了贾思勰“以农为主、通过经营农业以求富强”的进步思想和科学观点。
同时反映了贾氏人定胜天、实事求是、遵重客观规律和因时、因地、因物、因具体情况制宜的朴素唯物的辩证观以及崇尚劳动、重视生产、“后胜于前”的进步历史观。
卷一讲述耕田、收种以及全面总结土壤耕作技术,抓住黄河流域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总结了当时北方抗旱保墒的耕作技术。
初一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山西大同的龙门石窟和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反映了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的相关内容。
山西大同的龙门石窟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开凿的,河南洛阳的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初期。
两者都反映了北魏时期的佛教文化和石雕艺术,不是北朝时期。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石窟艺术2.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达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C.不限于雕刻艺术D.佛教盛行的结果【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石窟艺术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我们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时出现石窟艺术。
石窟艺术继承了秦汉以来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
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作品是 ( )A.《魏碑》B.《玄秘塔碑》C.《宣示表》D.《兰亭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相关知识,本题掌握课本知识,天下第一行书是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为楷书体,不是行书,排除即可。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4.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东汉时,改进造纸术,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A.蔡伦B.张仲景C.华佗D.祖冲之【答案】:A【解析】:此题为直答性选择题。
考查对造纸术相关内容的记忆情况。
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使纸成为重要书写材料的是蔡伦,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冊·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一)5.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A.陶潜的诗B.王羲之的书法C.顾恺之的画D.云冈石窟的浮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王羲之的书法。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第四单元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 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 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 有较强的经验性。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 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 遍的生产力。
1.书法
三、灿烂的文化
(1)汉字的演变 草书
魏碑体
时间 东汉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具体表现 书法逐渐成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钟繇和胡昭是书法名家,他们都擅长行、 草、隶书,锺繇尤擅楷书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胡书体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2.绘画 代表人物 东晋顾恺之
他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 物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女史箴 图》和《洛神赋图》。
2.祖冲之的贡献
(1)圆周率
①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东汉 曹魏
刘歆 张衡 刘徽
3.154 7 3.16 3.141 6
南朝 祖冲之 3.141 592 6(7)
②古代研究圆周率的方法: 曹魏 刘徽 创造“割圆术” 南朝 祖冲之 发展“割圆术”
割圆术
割之弥细,所失弥 少,割之又割,以 至于不可割,则与 圆合体而无所失矣。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3.雕塑——石窟
(1)背景 统治阶级大力宣扬佛教,开凿石窟。
(2)代表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3)特点 这些石窟中的造像,继承了秦汉以来
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 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 刻艺术品。
3.文学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陶渊明的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民歌在南北朝有很大发展,北朝民歌慷慨豪迈,
4.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教材研读】“顺天时,量地利, 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 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想一想: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 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巧
胡
东晋
氏
豪
北魏
放
三、灿烂的文化
1. 书法艺术:
王
东汉后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羲
锺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 之
曹魏 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
书,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西晋
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锺、 胡书体。
东晋
王羲之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 个新高度。
北魏
被誉为:“书圣” 代表作: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集序》 书法特点:飘若浮云, 矫若惊龙。
三、灿烂的文化
➢ 佛教盛行的影响及民间的反佛思想
【相关史事】佛教的盛行并没有减轻人们生活的苦难,反而 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因此,不断有人指出崇佛对国家社会的危 害,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朝思想家范缜。他撰写的《神灭论》, 系统阐述了无神论思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就像“锋利” 和“快刃”一样,快刃没有了,锋利也随着消失了。人的肉体 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范缜的《神灭论》遭到很多达官贵 人的围攻和反对,有人劝他放弃观点以取得高官,但范缜不为 所动,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
曹魏
西晋 东晋 北魏
【问题思考】结合下图,回顾 我国汉字字体的演变的过程。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三、灿烂的文化
1. 书法艺术: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案)-初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学习目标1.掌握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
2.了解王羲之和《兰亭集序》、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等知识。
3.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自我检测(一)贾思勰和《齐民要术》1.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2.作者: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
3.内容:总结了、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4.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科学家祖冲之1.地位:南北朝的杰出科学家。
2.成就(1)数学:把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
(2)历法: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
(三)书法绘画与雕塑1.书法(1)形成: 以后,书法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2)成就①曹魏时期书法名家锺繇和胡昭。
②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2.绘画(1)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 画占了主要地位,山水画开始形成。
(2)代表:东晋的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
(3)作品:《》和《》。
3.雕塑:山西大同的和河南洛阳的。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齐民要术》书影。
材料二“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1)《齐民要术》属于哪一门科学?这部科学著作的作者是谁?(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齐民要术》对于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有何历史地位?(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三、课堂练习1.南北朝时期,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A.《道德经》B.《齐民要术》C.《史记》D.《伤寒杂病论》2.下列有关贾思勰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发明了播种用的工具耧车B.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C.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D.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3.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 )A.韩非子的思想B.张仲景的理论C.祖冲之的贡献D.蔡伦的造纸术4.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一种,它随佛教传入我国。
南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代表作《齐民要术》
南北朝杰出农学家:贾思勰,代表作《齐民要术》人物简介贾思勰是中国古代杰出农学家,山东寿光人。
他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
成年以后,他走上仕途,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每到一地,他都非常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
中年以后,他回到故乡,开始经营农牧业活动,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北魏永熙二年(533年)-东魏武定二年(554年),他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共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
卷首有“序”和“杂说”各一篇。
“序”是全书的总纲,“杂说”则被认为是后人所作。
该书主要内容有:土壤耕作和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和植树技术,包括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和畜牧兽医;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技术等。
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著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人物生平贾思勰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
他曾担任过北魏高阳太守。
因其生活的年代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
他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实为必要。
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
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
主要成就突出贡献贾思勰建立了较完整的农学体系。
《齐民要术》全书结构严谨,从开荒到耕种;从生产前的准备到生产后的农产品加工、酿造与利用;从种植业、林业到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论述全面,脉络清楚。
在学科类目划分上。
书中基本依据每个项目在当时农业生产、民众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和轻重位置来安排顺序。
历史人物介绍
历史人物介绍展开全文历史人物介绍一、杰出人物贾思勰:北朝,山东人。
他一生致力于农业研究,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
他从小博览群书,汲取各方面的知识。
翻阅大量古代农业文献资料,并不辞辛苦,向一些有有丰富经验的农民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知识,同时还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和放牧活动,对农业生产有了亲身体验,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他将自己积累资料、经验,掌握的技术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它系统总结了在此以前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贾思勰为我国的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蔡伦:东汉蔡伦今湖南耒阳人。
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蔡伦宫中宦官生涯四十六年,后因宫廷斗争被迫自杀。
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的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用树皮、破布、麻头、旧鱼网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后人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是孔子对“仁”最有代表性的解释。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他主张有教无类,收学生不管出身贵贱贫富。
,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孔子的弟子将孔子的言论整理为《论语》一书。
他一生教书40余年,弟子三千,贤人有七十二人,被后人尊称为“圣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二、古代帝王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21)名嬴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