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学习】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城乡景观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1. 地域文化认知:学生需选择一个具体的地域(如城市或乡村),通过查阅文献、网络资源或实地考察,了解该地域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民俗风情等,并形成一份简要的书面报告。

2. 城乡景观对比:学生需对所选地域的城市和乡村景观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城市与乡村在建筑风格、道路交通、绿化环境、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差异,并尝试探讨这些差异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图片收集与整理:学生需收集反映所选地域城乡景观的图片,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整理,每张图片需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

4. 制作PPT或海报:学生将上述内容整合,制作一份PPT或海报,用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地域选择:学生应选择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地域作为研究对象,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兴趣性。

2. 文献与实地考察: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应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与实地考察的结合,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3. 图文并茂:学生在整理图片和文字说明时,应注重图文并茂,使展示成果更加生动形象。

4. 按时完成:学生应按照教师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完成作业,并按时提交。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内容的准确性:学生所收集的资料和信息是否准确、全面。

2. 逻辑性:学生对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分析和表达是否具有逻辑性。

3. 图文并茂:学生的成果展示是否做到图文并茂,表达清晰。

4. 创新性: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评阅,给出详细的评价和建议。

2.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问题和不足,教师将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含参考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5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中图版必修第二册(含参考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五)(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据此回答1~2题。

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用( )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1.D2.B[第1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

当地山货较多,另外根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

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

泥草房反映我国东北民居,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

]“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3.D4.B[第3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第4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 城市富有特色,就会拥有点石成金的赞誉,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影响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的商务环境和经济秩序,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资源加速良性循环,从而对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世界上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纽约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②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③罗马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④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西安的古朴B.桂林的灵秀C.苏杭的神秘D.拉萨的奇逸5.C6.A[第5题,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6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6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文化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一个地区的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持久性。

当地域文化作用于消费领域时,也是润物细无声。

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人们的消费态度和消费行为不同。

下图是关于地域文化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27290027】①北京人偏爱进口的东西②广州人信任港、台③上海人更喜欢国产④北京人有潜在的贵族意识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解析】上海人注重时尚,而时尚的东西多来自海外;广州人由于受港、台的影响较大,因此消费上注重物质,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北京是我国首都,同时又是古都,因此北京人消费受传统思想影响很大,精神上有潜在的贵族意识。

【答案】 A2.下列能正确反映一个地区文化特点的是 ( )①南方的居民夏天睡竹床,东北农村房屋使用双层玻璃②溜冰是北方人冬季爱好的运动项目,游泳是南方人喜好和擅长的运动项目③彝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火把节④新疆人到国内的其他地方后说普通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南方湿热,居民夏天睡竹床,东北农村房屋使用双层玻璃利于保温;冬季北方寒冷便于溜冰,南方人喜欢游泳;彝族的火把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新疆人到国内的其他地方后说普通话是人的适应性,不能反映当地的地区文化。

【答案】 A民居建筑的材料、样式和风格等都深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某地传统民居图,读图,完成3~4题。

3.民居中的正房一般供长辈居住。

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图示民居中的正房多位于其庭院式建筑中的( )A.北面B.南面C.东面D.西面4.下列不属于图示民居所在文化区特征的是( )A.天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B.盛产春小麦、棉花,属于旱作农业C.属于汉族聚居区,饮食多面食D.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解析】第3题,这是我国典型的北方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地区。

首先,由于正午太阳在南面,为了获得充足的光照,正房位于庭院的北面。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1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图版)学业分层测评1 Word版含解析

学业分层测评(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童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据此回答1~2题。

1.童谣中这些星星大多属于( ) 【导学号:32980007】A.行星B.恒星C.流星D.星云2.下列天体中属于上题所述类型的是( )A.太阳B.月球C.木星D.陨星【解析】第1题,能“挂在天上放光明”的大多属于自己能发光的恒星。

第2题,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木星是行星,陨星不是天体。

【答案】 1.B 2.A3.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可见宇宙的范围尺度取决于( ) 【导学号:32980008】A.观测时间的延长B.观测位置的变化C.观测空间的差异D.观测技术的提高【解析】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使用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天文观测的尺度大大扩展,达到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答案】 D4.关于天体系统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所示天体系统共有四级B.图示天体系统中最高一级是银河系C.我国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已经飞出图示最低一级天体系统D.图示天体系统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的“可见宇宙”【解析】图中有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级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神舟九号”飞船仍然在地月系中,“可见宇宙”是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所有河外星系的统称。

【答案】 B5.人们往往用“太阳从西边出来”形容某件事情不可能发生,但在下列哪个天体中却是太阳从西边升起的( )A.水星B.冥王星C.金星D.海王星【解析】太阳系中只有金星的自转方向是自东向西,其他行星的自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故只有金星上太阳从西边升起。

【答案】 C读下表,回答6~8题。

6.A.质量相近B.体积接近C.公转周期最为接近D.平均密度7.材料中所反映的太阳系的部分行星,其绕日公转方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同向性——各行星的自转方向都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同B.共面性——各行星的公转轨道面与地球的公转轨道面近乎在同一平面C.近圆性——各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D.各行星都在各自的轨道上按一定规律绕日运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8.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导学号:32980009】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解析】第6题,对比表中的数据可知,最相近的是平均密度。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通过对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2.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学生能够分析城乡景观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系;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城乡景观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并记录景观的特点,如建筑风格、植被分布、道路规划等。

2. 资料收集: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与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相关的资料,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影响,城乡景观的形成与地域文化的关联。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讨论该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形成报告。

4.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展示本组的报告,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作业要求:1. 实地考察需认真观察、记录,收集的资料要真实、准确;2. 小组讨论要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 报告内容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XX字;4. 课堂展示要尊重他人,尊重观点,积极参与讨论。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实地考察的认真程度、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观点的合理性、报告内容的条理性和准确性、课堂展示的表现等;2. 评价方式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根据作业完成情况,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教师;2.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关系,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的能力。

此外,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口头表达和公众演讲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反馈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课时分层作业六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课时分层作业(六)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A级·学考达标练下图为某村落“倒金字塔”式古木屋断面模型图,该村落分布在我国南岭一带,是一个具有400多年历史、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村落,也是“倒金字塔”式的传统民居仅存地。

据此完成1~2题。

1.该村落房屋采用木质结构有利于( )A.保护生态 B.节约土地C.就地取材 D.防寒保暖2.图示木屋上宽下窄可以更好地抵御( )A.台风 B.雨水C.地震 D.洪涝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目前,西南地区共有1 912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保护名录,其分布受海拔、河流、人口、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

当地政府对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传统村落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下图示意西南部分地区传统村落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相较于川渝地区,滇黔地区传统村落分布更为密集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宜人适宜居住②村落受外界干扰小③少数民族分布广泛④传统农耕历史悠久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4.当地政府对不同生态环境状况的传统村落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发挥该类乡村聚落历史文化价值的途径有( )①拆迁合并,扩大农业生产规模②集中布局,建设规模化小区③修复保护为主,采取休养生息政策④农旅融合,发展特色旅游业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是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建筑物。

骑楼普遍存在于南亚、东南亚各国以及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沿海侨乡地区(也称“岭南地区”)。

据此完成5~6题。

5.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B.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6.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降雨强度大C.高温多雨的气候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鄂伦春族主要生活在大小兴安岭附近,具有千年的历史。

20世纪50年代前,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以渔猎为主,猎马是其重要的生产工具,其传统聚落,属“游居”类型。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历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历案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本课程旨在通过地理视角,引导学生了解地域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其与城乡景观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认识。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地域文化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理解城乡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联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点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地域文化及城乡景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技能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关联性分析报告,评价其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意识。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地域的文化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地域文化的概念、分类及特点,讲解城乡景观的形成与演变过程,重点阐述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相互关系。

3.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地域的文化和景观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该地域文化的特点及其与城乡景观的关联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选择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和景观,分析其特点和形成原因,并尝试用地理知识解释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5.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知识点,强调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相互关系,提醒学生尊重和保护地域文化。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地域文化及城乡景观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自己家乡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关联性分析报告,包括地域文化特点、城乡景观形成原因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内容。

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中图版必修第二册

第2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建议用时:40分钟)读下列文化景观图,完成1~2题。

1.上述文化景观在我国黄土高原分布较广的是( )A.甲B.乙C.丙D.丁2.甲图景观显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寒冷B.干旱C.地势高D.雾多1.D 2.B[第1题,黄土高原上因黄土有较强的直立性,所以当地人利用这一特性开挖了一个个的窑洞作为住房,如丁图所示。

第2题,房屋屋顶的形状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甲图中的房屋为平顶,这主要是与其自然环境中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这一特征相适应的。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

据此回答3~4题。

3.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黄海沿岸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4.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3.C 4.B[第3题,从建筑材料和房屋的结构可知,该地气候湿热,因而最可能位于海南岛。

第4题,船形屋采用下空结构可防潮、防虫鼠,反映了当地潮湿、多虫鼠的环境特点,B项正确。

]“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5~6题。

5.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6.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5.D 6.B[第5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第6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 读下图,回答7~8题。

中国园林美国园林7.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8.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7.B 8.D[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课时分层作业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练习:课时分层作业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Word版含解析

附2课时分层作业(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B.②③C.①②D.③④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

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

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

] 2.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潮音寺(海神庙)天津港海滨浴场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C[潮音寺是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的,天津港、海滨浴场是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

] 读图,回答3~4题。

中国园林美国园林3.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4.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3.B 4.D[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B.欧洲传统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C.苏州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6.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5.A 6.D[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布局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湘教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2. 技能与操作:学会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城乡景观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联性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域文化调研:学生需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如家乡或某城市),对其地域文化进行调研,了解其历史沿革、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等。

2. 城乡景观观察:学生需对所选地域的城乡景观进行观察,记录当地的自然景观、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

3. 案例分析: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的城乡景观案例,分析其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影响和体现在城乡景观中。

4. 制作调研报告:将调研和观察的结果汇总,制作成一份简洁明了的调研报告,包括地域文化概述、城乡景观描述以及二者关系的分析。

三、作业要求1. 调研报告需图文并茂,可以配以图片、表格等辅助说明。

2. 调研过程中需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3. 分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关系时,需深入挖掘其内在联系,避免表面描述。

4. 按时提交作业,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评价将依据调研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分析深度以及学生的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能力进行。

2. 评价方式: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分,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3. 评价结果: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以资鼓励。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详细的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学习效果。

3. 教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普遍问题,调整后续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时的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保护城乡景观的意识。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了解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认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城乡景观的差异性,增强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主题研究:学生需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如某省份或城市),对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进行深入研究。

包括但不限于了解该地域的历史背景、民族构成、传统习俗、建筑风格、景观特点等。

2. 资料收集:学生应通过网络资源、图书馆、实地调查等途径,收集相关地域的资料。

资料内容包括地域历史变迁、重要历史事件、民俗风情、代表性建筑图片等。

3. 成果制作:学生需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PPT或电子相册,并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报告,详细阐述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城乡景观特点。

4. 课堂展示:学生需在课堂上进行PPT展示,并就报告内容进行讲解,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应保证收集的资料真实可靠,并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2. 报告中应包含自己的见解和分析,不应简单地复制粘贴。

3. PPT制作应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图文并茂。

4. 报告字数不少于1000字,应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5. 学生在课堂展示时,应做到表达清晰,态度大方。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是否全面、真实、具有学术性进行评价。

2. 报告的条理清晰度、逻辑严密性以及个人见解和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3. PPT的制作质量和课堂展示的表现也将作为评价的参考。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展示后,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需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反思和修改。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

通过本作业设计,希望学生能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提高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让学生:1. 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

2. 通过对某一特定地域的调研,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并能分析该地域的城乡景观特征。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次作业主要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 地域文化调研:学生需要选择一个具体地域(如自己的家乡或某著名旅游城市),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等方式,深入了解该地域的历史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建筑特色等。

2. 城乡景观分析:学生需根据调研所得,分析该地域的城乡景观特征,包括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交通状况等,并尝试探讨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三、作业要求1. 地域文化调研:- 调研内容需具体、详实,有明确的调研目的和方向。

- 调研方法应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实地考察、文献查阅、网络搜索等。

- 调研报告应包括调研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及分析等部分,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2. 城乡景观分析:- 分析应基于调研所得,结合地理学原理和方法。

- 分析内容应包括自然环境特征、城市规划理念、建筑风格演变、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

- 分析需结合地域文化的影响,探讨文化因素如何塑造了该地域的城乡景观。

3. 格式与提交:- 作业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包括电子版和纸质版。

- 报告应按照学校规定的格式排版,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 按时提交作业,不迟到、不早退。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评价将根据内容的准确性、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创新性进行评价。

2. 教师评阅: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评阅,指出优点和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

3. 同伴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评,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反馈:教师将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出详细的反馈意见,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自我反思: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第二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高中地理中图19必修第二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了解地域文化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2. 掌握城乡景观的基本分类、特点及差异。

3. 培养学生对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

4. 激发学生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意识。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围绕“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主题展开,具体包括:1. 地域文化调研:学生需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如家乡或某城市),对其地域文化进行调研,包括历史沿革、民俗风情、建筑特色等,并形成文字材料。

2. 城乡景观观察:学生需实地观察所选地域的城乡景观,记录下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征,如河流、山脉、建筑风格、街道布局等,并绘制简易的地图或制作图片集。

3. 对比分析:学生将调研所得的地域文化与观察到的城乡景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地域文化如何影响和塑造城乡景观,反之亦然。

4. 思考与讨论:学生需就如何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如何优化城乡景观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形成书面材料。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质量,特提出以下要求:1. 调研与观察:调研和观察需真实、详尽,文字材料和图片应相互印证。

2. 材料整理:调研材料需系统整理,观察记录需清晰明了,对比分析应深入透彻。

3. 创意表达:在思考与讨论部分,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出具有实际操作性的建议。

4. 提交方式:作业需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包括文字材料、图片和地图等。

5. 按时完成: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不得拖延。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内容真实性:调研和观察的内容是否真实、详尽。

2. 分析深度:对比分析和思考讨论的深度和广度。

3. 创意性:在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优化城乡景观方面的建议是否具有创意性和操作性。

4. 整体性:作业是否按照要求完成,格式是否规范。

评价结果将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需改进四个等级。

五、作业反馈作业反馈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 教师评阅: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评阅,给出评价和修改建议。

新教材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含解析

新教材人教地理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含解析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读下图,回答1~2题。

中国园林美国园林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地域文化的差异1.B 2.D[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3~4题。

3.建设骑楼的目的是()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4.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3.D 4.B[第3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第4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5.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潮音寺(海神庙)天津港海滨浴场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C[潮音寺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天津港、海滨浴场是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

] 6.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西方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需围墙[答案] B古人盛赞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据此回答7~8题。

7.“泉城”为济南的别称,该名称源于()A.黄河流经济南B.泉水众多C.大明湖D.小清河8.最能体现“泉城”特色的城市建筑物是()A.众多的高架桥B.山东大厦C.泉城广场的泉标D.八一立交桥7.B8.C[第7题,“泉城”源于济南泉水众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分层作业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1.下列关于地域文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②地域文化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如有人称东亚文化为“稻米文化”③地域文化中“地域”的范围可大可小,地域范围的大小与其重要性呈正相关④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在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②④B.②③
C.①②D.③④
A[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上,也就是物质文化方面。

东亚是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稻米文化”。

地域不管大小,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与其重要性没有关系。

]
2.下图中的三幅照片拍摄于天津滨海地区,其地理景观均反映了( )
潮音寺(海神庙) 天津港海滨浴场A.科技发展影响传统文化
B.地域文化影响建筑风格
C.自然环境影响人类活动
D.自然资源影响城市景观
C[潮音寺是古代人民对大海的崇拜和敬畏而产生的,天津港、海滨浴场是现代人们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都是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产物。

]
读图,回答3~4题。

中国园林美国园林
3.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D.以上三个方面
4.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差异
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地域文化的差异
3.B 4.D[中国园林和美国园林由于中西地域文化的差异,在建筑结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
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B.欧洲传统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
C.苏州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
6.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 )
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
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
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
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
5.A 6.D[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布局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7~8题。

7.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8.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7.D8.B[第7题,我国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而且夏季光照强烈,建骑楼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第8题,岭南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降水量大,气温高。

] 9.下列图中四种房屋建筑,反映了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4)丁地分布在我国________地区,它反映居住者的生产、生活方式以________为主。

现在,该地区也出现了定居现象,这说明地域文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更明显,如屋顶坡度大小与雨量多少、陕北窑洞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土壤、西北平顶土拱与干旱气候等。

【答案】(1)江南水乡气候湿润,降水丰富(2)西北气候干燥少雨,温差较大(3)黄土高原气候冬寒夏热,黄土直立性强且干燥(4)内蒙古草原游牧不断发展、变化的
[冲A挑战练]
以下四幅图片所示景观反映了不同类型的天津地域文化,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片信息概括可知,天津地域文化的特点是( )
A.多元性B.区域性
C.独特性D.相对稳定性
11.形成天津地域文化最主要的自然条件是( )
A.靠近首都B.温暖湿润的气候
C.平原地形D.沿河靠海
10.A11.D[图片反映出天津的地域文化包罗万象,国内外建筑比比皆是,因此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与天津位于海河和渤海交汇处的位置特点密切相关。

]
12.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南亚的印度河谷地在城市建筑风格、宗教、民俗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说明 ( )
A.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时代
B.地域文化的形成受一定的地理环境影响
C.地域文化的形成不分地点
D.地域文化在世界各地都有相同之处
B[地域文化形成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其形成要受到地域内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影响。

] 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的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域文化的形成,但地域文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建筑物作为物质文化景观,最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地理环境特点。

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分别是我国岭南和北方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居。

(1)广州西关大屋和北京四合院共同反映了中国地域文化怎样的特点?
(2)仔细观察有关图片,说出南北方民居的建筑结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地理环境特点,列表说明。

【解析】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城西“西关角”(今荔湾区)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

西关大屋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满洲窗和趟拢门,以及独特的布局形式,使其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

西关大屋和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农业文化为主体的社会文化的产物。

【答案】(1)内向性,封闭性,长者为尊,天人合一,农业文化。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